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出相对速度分布和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方法
1
作者 谢名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5-98,共4页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υ1x,v1y,v1z,v2x,v2y,v2z)到速度坐标集合(vcx,vcy,vcz,v′x,v′y,v′z)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υ1x,v1y,v1z,v2x,v2y,v2z)到速度坐标集合(vcx,vcy,vcz,v′x,v′y,v′z)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速度 质心速度 几率分布 混合气体
下载PDF
用质心速度讨论一维碰撞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元喜 《大学物理》 1999年第11期46-47,共2页
利用质心速度讨论了两小球发生一维碰撞后的速度和动能损失
关键词 一维碰撞 质心速度 速度 动能损失
下载PDF
用质心速度图解法分析粒子分裂问题
3
作者 廖纲尚 《大学物理》 1987年第7期17-18,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作留法,可由两质点的速度求得其质心速度及两质点相对于质心的速度.利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实现质心参照系和实验室参照系间的相互转变,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适宜用以讨论粒子分裂和碰撞之类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粒子分裂时两... 本文介绍一种作留法,可由两质点的速度求得其质心速度及两质点相对于质心的速度.利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实现质心参照系和实验室参照系间的相互转变,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适宜用以讨论粒子分裂和碰撞之类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粒子分裂时两子粒子飞行夹角在各种情况下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速度 粒子 分裂 图解法 质心参照系 取值范围 作图法 实验室
下载PDF
基于连续体模型的蛇形机器人质心速度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丹凤 李斌 王立岩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9-837,共9页
基于连续体模型合理简化蛇形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基于该动力学描述获得无侧滑条件下使机器人质心速度稳定的关节角度参数集.然后,通过分析侧滑概率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得法向摩擦力有限时使质心速度稳定的控制参数.在实现质心速度... 基于连续体模型合理简化蛇形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基于该动力学描述获得无侧滑条件下使机器人质心速度稳定的关节角度参数集.然后,通过分析侧滑概率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得法向摩擦力有限时使质心速度稳定的控制参数.在实现质心速度稳定的基础上,基于连续体模型获得无侧滑时实现机器人速度跟踪的控制参数.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值设计控制器,将上述理论值作为关节角度参数的初值,利用速度反馈对关节角度进行微调节,消除模型近似和环境差异带来的速度误差.基于Open Dynamics Engine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蛇形机器人质心速度能够跟踪期望速度,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机器人 质心速度 跟踪 连续体模型 动力学
原文传递
车辆质心侧向速度实时估计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勇 殷承良 张建武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9-222,共4页
介绍一种用于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车辆质心侧向速度实时估计方法——综合估计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侧向速度直接积分估计法和模型估计法的优点。在给出综合估计法模型的基础上,对估计方法连续状态方程离散化,并给出闭环状态观测器反馈阵... 介绍一种用于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车辆质心侧向速度实时估计方法——综合估计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侧向速度直接积分估计法和模型估计法的优点。在给出综合估计法模型的基础上,对估计方法连续状态方程离散化,并给出闭环状态观测器反馈阵以及离散模型系数矩阵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估计法能充分汲取直接积分法的非线性不敏感和模型估计法无累积误差的优势。综合估计法可成功避免直接积分法和模型估计法的不足,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质心侧向速度 车辆稳定性控制 实时估计算法 闭环状态观测器
下载PDF
Cooper对质心定向运动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岳筱萍 邢怀民 赵合运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68,共3页
研究了稳恒超导电流密度 j=ensνs中 ,νS在产生磁场方面的作用 ;指出超导抗磁性起源的物理本质是 ,νSC(T)很大 (约为 1 0 3 - 1 0 4 ms- 1) ,νSC(0 )的上限是 0 K时电子 Fermi速度 (数量级为1 0 5ms- 1) ;并说明了 London穿透深度的... 研究了稳恒超导电流密度 j=ensνs中 ,νS在产生磁场方面的作用 ;指出超导抗磁性起源的物理本质是 ,νSC(T)很大 (约为 1 0 3 - 1 0 4 ms- 1) ,νSC(0 )的上限是 0 K时电子 Fermi速度 (数量级为1 0 5ms- 1) ;并说明了 London穿透深度的物理意义。指出 L ondon穿透深度是产生拆对磁场 Hc(T)所要求的 Jc(T)分布的最小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层 COOPER对 质心定向运动速度 稳恒超导电流密度 超导体 抗磁性 Londen穿透深度
下载PDF
Cooper对质心定向运动速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邻近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邢怀民 岳筱萍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65,共3页
在零场下 ,由超导电流密度的两种表达形式 ,导出了超导载流子质心定向运动速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由毕萨定律定性地解释了“邻近效应”
关键词 质心定向运动速度 空间分布 超导电流密度 邻近效应 超导载流子 超导电子 超导现象 COOPER
下载PDF
Cooper对质心定向运动速度的空间分布与自场空间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岳筱萍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由 Cooper对质心定向运动速度和超导电流密度矢量随空间分布的规律 ,导出了既随温度、又随空间变化的 Cooper对质心定向运动速度的表达式 ,并由此导出了超导电流自场随温度和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外磁场在超导体内的指数衰减规律。
关键词 COOPER对 质心定向运动速度 空间分布 自场 超导载流子 超导电流 温度
下载PDF
质心速度在解一维弹性碰撞问题上的应用
9
作者 张永杰 《学园》 2013年第2期155-156,共2页
本文介绍用质心速度的关系来解一维完全弹性碰撞的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的关系较为简单,容易记忆,运用起来比较方便。
关键词 一维完全弹性碰撞 质心速度 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动力总成质心加速度间接测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茁 张林波 瞿元 《化工管理》 2015年第23期131-132,134,共3页
动力总成的质心加速度道路载荷谱是整车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以下将对动力总成质心加速度变换方法、误差分析以及测点选取原则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 蒙特卡罗 动力总成 质心速度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再论绳子的质心运动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榕 刘国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一段绳子一端以匀速度向上和向下运动时,其质心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从中推证出许多有趣的结论.
关键词 自然科学版 质心运动 质量 时间 质心速度 动力学问题 再论 运动学问题 质心速度 质心位置
下载PDF
质心坐标系中多粒子体系的角动量
12
作者 G.Faucher 景岚 《运城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55-57,共3页
已经证明:在质心坐标系中可以采用等效的不同方法来表达多粒子体系的角动。
关键词 质心坐标系 质心位置 实验室坐标系 粒子系统 质心速度 矢径 相应值
下载PDF
质心坐标系中多粒子体系的角动量
13
作者 G.Fauchre 景岚 《运城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65-68,共4页
在质心坐标系中可以采用等效的不同方法来表达多粒子体系的角动量。 Ⅰ 实验室坐标系 我们以m_i,ri和vi表示一个由n个粒子组成的体系的质量、矢径和速度。
关键词 质心坐标系 实验室坐标系 质心位置 粒子系统 矢径 质心速度 位置矢量 相应值
下载PDF
质心法速算一维碰撞
14
作者 谢汝成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31期78-79,共2页
利用碰撞前后相对质心的速度变化,分析计算碰撞物理量.
关键词 一维碰撞 质心速度
下载PDF
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运动技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苑廷刚 黄乐 +5 位作者 王国杰 李爱东 郑富强 王泽峰 胡水清 米奕祥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5,共8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二维录像解析、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获取"2014年清华精英赛"前6名我国现役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2步的步长、步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二维录像解析、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获取"2014年清华精英赛"前6名我国现役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2步的步长、步速、踏板精度、质心速度、踏板和起跳瞬间速度和起跳角度等关键运动技术参数,结合部分世界级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参数的比较研究,获得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整体关键技术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速度接近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平均为10.53±0.15m/s,且加速积极,速度下降率较低,平均为0.62%±0.23%;2)除李金哲以外,其余运动员最后2步步长变化符合"大-小"的国际主流技术;3)步长变化率较小,平均为7.74%±7.74%,其值随成绩的提升有增大趋势(r=0.642,P>0.05);4)踏板精度较低,平均为0.13±0.05m,还有一定提升空间;5)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和离板瞬间垂直速度的获得主要发生在踏板至最大缓冲阶段,并且二者在此阶段的增减率上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880,P<0.05);6)我国运动员由于踏板至最大缓冲阶段水平速度损失率和垂直速度增长率较低,平均为6.91%±2.32%和63.04%±9.96%,低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15.64%±3.33%和70.21%±13.03%,从而对与成绩呈正相关关系的水平速度损失率和垂直速度转化率产生影响,进而对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的获得带来难度,从整体上制约了成绩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最后2步 踏板精度 质心速度 腾起初速度 腾起角度
下载PDF
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技术发展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文杰 王禄修 《渝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50-53,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六届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前 8名运动员比赛成绩及质心速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更趋于平衡式技术 ;第三跳远度是影响当今世界水平三级跳远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优秀世界运动员三跳速度保... 应用灰色关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六届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前 8名运动员比赛成绩及质心速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更趋于平衡式技术 ;第三跳远度是影响当今世界水平三级跳远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优秀世界运动员三跳速度保持较好 ;三跳可供参考的最佳腾起角为 13.96° + 0 .94°— 12 .35°±1.6 0°— 2 1.6 5°± 2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发展模式 质心速度 灰色关联 男子
下载PDF
非弹性碰撞之困惑
17
作者 李俊峰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7,共2页
题目 一根长为2a的均匀杆与竖直线成θ角,自高处无初速落下,与光滑水平地面作完全非弹性碰撞,杆下端与地面接触后又立刻离开地面,问:杆下落高度H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杆始终在竖直平面内运动.(改编自:李俊峰、张雄编著《理论力学(... 题目 一根长为2a的均匀杆与竖直线成θ角,自高处无初速落下,与光滑水平地面作完全非弹性碰撞,杆下端与地面接触后又立刻离开地面,问:杆下落高度H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杆始终在竖直平面内运动.(改编自:李俊峰、张雄编著《理论力学(第2版)》习题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非弹性碰撞 水平地面 理论力学 竖直平面 竖直线 李俊峰 碰撞问题 质心速度 动量矩定理 竖直方向
下载PDF
空气阻力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兼与郭桔光等同志商榷
18
作者 葛隆祺 《浙江体育科学》 1989年第4期41-43,共3页
《浙江体育科学》1988年第二期《跳远空中动力学分析》一文的编者按,提出要进一步探讨空气阻力对自体位移运动腾空时相的影响,据此,笔者发表一点粗浅看法,并与郭桔光等同志商榷。 1.空气阻力身体腾空阶段,所受空气阻力与空气密度ρ、身... 《浙江体育科学》1988年第二期《跳远空中动力学分析》一文的编者按,提出要进一步探讨空气阻力对自体位移运动腾空时相的影响,据此,笔者发表一点粗浅看法,并与郭桔光等同志商榷。 1.空气阻力身体腾空阶段,所受空气阻力与空气密度ρ、身体迎风面积S、运动速度v有关,设迎面阻力系数为C(由风洞实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成绩 腾空阶段 迎风面积 风洞实验 动力学分析 运动速度 阻力系数 体育科学 质心速度 远度
下载PDF
求振动周期四法
19
作者 杨榕楠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6年第10期37-38,共2页
1.公式法如果物体做简谐运动,则它所受的回复力F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满足关系F=-kx.可以证明,这个动力学微分方程的解为x=Acos(ωt+(?)_0),其中ω是振动物体的圆频率,它由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ω=(k/m)^(1/2)。
关键词 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 振动周期 机械能守恒定律 质心速度 等效法
下载PDF
坡面薄层水流流速测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夏卫生 雷廷武 +2 位作者 刘春平 吴金水 赵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室内模拟水槽中分别用质心运动学原理、电解质脉冲法和流量法3种方法测量不同坡度、不同泥沙含量条件下的薄层水流流速。比较以上3种测量结果发现在下垫面无渗透时,即加入的盐液没有损失时,电解质脉冲法测量坡面薄层水流流速与质心运... 在室内模拟水槽中分别用质心运动学原理、电解质脉冲法和流量法3种方法测量不同坡度、不同泥沙含量条件下的薄层水流流速。比较以上3种测量结果发现在下垫面无渗透时,即加入的盐液没有损失时,电解质脉冲法测量坡面薄层水流流速与质心运动速度及流量法测量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在泥沙含量较大时,电解质脉冲法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大,流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显著;随着测量距离的延长,测量误差变小,这可能是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加,加入电解质的时间与测量时间之比减小,从而使假设加入的电解质为电解质脉冲更加合理。总的来说,电解质脉冲法在实验条件下测量坡面薄层水流流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运动速度 坡面薄层水流 电解质脉冲法 流量法 数学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