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8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制干酪钙体外消化与质构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胡炜 周思思 +6 位作者 何海 苏晨曦 杨逸凡 王明权 孙勇 王颖 刘小鸣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25,共7页
再制干酪是膳食钙摄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尚缺乏对市售再制干酪钙消化特性及影响因素解析的系统研究。文章选取6种市售再制干酪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再制干酪中钙的消化释放与质构特性,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售再制干酪产品在... 再制干酪是膳食钙摄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尚缺乏对市售再制干酪钙消化特性及影响因素解析的系统研究。文章选取6种市售再制干酪作为研究对象,评估了再制干酪中钙的消化释放与质构特性,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售再制干酪产品在模拟体外消化过程中的钙释放特性差异较大,可溶性钙含量与总钙含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不同产品在模拟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可溶性钙含量在10%~50%之间,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干酪的含量、钙剂与乳化盐的种类等。再制干酪可溶性钙含量与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脂肪含量、钙磷比呈显著正相关;质构特性中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与可溶性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揭示了再制干酪核心配料与质构特性对钙消化特性的影响,为再制干酪产品的配方升级与产品的钙生物利用率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干酪 体外消化 钙释放率 质构特性
下载PDF
墨鱼干碱水-纯水组合复水工艺优化及复水前后质构特性
2
作者 顾俊浩 尹明雨 王锡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9,共9页
目的:探究墨鱼干复水最优工艺参数及其复水前后的质构变化。方法:通过先用碱水后用纯水的组合复水方式进行处理,以复水率和蛋白损失率为优化指标进行条件优化,随后对墨鱼干复水前后的质构特性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组织形态等相关指标进... 目的:探究墨鱼干复水最优工艺参数及其复水前后的质构变化。方法:通过先用碱水后用纯水的组合复水方式进行处理,以复水率和蛋白损失率为优化指标进行条件优化,随后对墨鱼干复水前后的质构特性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组织形态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碱水处理墨鱼干的最佳条件为:碳酸钠浓度0.50%、时间2.0 h、温度50℃、料液比1:20 g/mL;在此基础上,进行纯水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时间1.0 h、温度50℃、料液比为1:20 g/mL。两步处理后,墨鱼干的复水率为261.10%±7.10%,蛋白损失率为16.80%±0.74%。复水处理使墨鱼干的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显著降低,而弹性则显著上升(P<0.05),并使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折叠,且肌纤维的间隙增加。结论:本研究明确墨鱼干最优复水参数并改善其质构特性,为墨鱼干的高质化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鱼干 复水工艺 复水率 蛋白损失率 质构特性
下载PDF
绿豆品种对发酵绿豆乳质构特性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刘晋琦 朱童 +3 位作者 邢莉那 刘双能 周素梅 芦晶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3,共8页
本研究以中国常见的12种绿豆品种为原料制备发酵绿豆乳,分析不同品种对发酵绿豆乳质构特性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品种B9制备的发酵绿豆乳持水力最高,为53.23%,硬度最大,为70.66 g,表观黏度最高,平均粒径为3.65μm,Zeta电位绝对值... 本研究以中国常见的12种绿豆品种为原料制备发酵绿豆乳,分析不同品种对发酵绿豆乳质构特性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品种B9制备的发酵绿豆乳持水力最高,为53.23%,硬度最大,为70.66 g,表观黏度最高,平均粒径为3.65μm,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为16.23 mV,该品种制备的发酵绿豆乳凝胶结构致密、孔隙小、感官得分高,适宜制备发酵绿豆乳。本研究深入挖掘影响发酵绿豆乳品质的原料特性,发现蛋白质含量和豌豆球蛋白样亚基(55 kDa)含量高的绿豆品种适宜制备质构与感官品质优异的发酵绿豆乳。上述指标可以作为筛选发酵绿豆乳适宜性加工品种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绿豆乳 持水性 质构特性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流水养殖条件下细鳞鲑、哲罗鲑及其杂交种生长、肌肉质构特性和营养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蒋湘辉 王兴兵 +2 位作者 李赫 王旭 徐浩然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比较我国冷水养殖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及其杂交种(B.lenok♂×H.taimen♀)生长、肌肉的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以体质量为(151.74±3.71)g的三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在模拟自然界流水环境条件下饲养90 ... 为比较我国冷水养殖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及其杂交种(B.lenok♂×H.taimen♀)生长、肌肉的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以体质量为(151.74±3.71)g的三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在模拟自然界流水环境条件下饲养90 d。结果显示:杂交种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细鳞鲑和哲罗鲑。杂交种肌肉的咀嚼性和硬度均显著高于细鳞鲑和哲罗鲑。细鳞鲑肌肉蛋白含量(20.62%)最高,细鳞鲑和杂交种脂肪含量(2.67%、2.71%)最高。哲罗鲑和杂交种的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高于细鳞鲑。另外,杂交种肌肉中常量元素K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以哲罗鲑的Mg元素、细鳞鲑的Ca和Zn元素以及杂交种的Na和Fe元素含量最高。综合各项指标发现杂交种不仅生长快,而且肌肉口感佳、品质好,是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经济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哲罗鲑(Hucho taimen) 杂交种(B.lenok♂×H.taimen♀) 生长 质构特性 肌肉营养
下载PDF
咖啡爆爆珠的研制及其质构特性的测量
5
作者 姚小华 李曼 +3 位作者 华彦涛 黄皓璋 龙飞 赵炫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海藻酸钠-果胶复合溶液的浓度、乳酸钙浓度、交联时间对爆爆珠质构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其优化。在制备成爆爆珠后,采用感官评分为主要评判指标,对咖啡粉及甘露糖醇的添加量进行优选,以此优化出咖... 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海藻酸钠-果胶复合溶液的浓度、乳酸钙浓度、交联时间对爆爆珠质构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其优化。在制备成爆爆珠后,采用感官评分为主要评判指标,对咖啡粉及甘露糖醇的添加量进行优选,以此优化出咖啡爆爆珠的最佳风味配方。结果表明,制备爆爆珠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海藻酸钠-果胶复合溶液(体积比9:1)浓度为2.0%,乳酸钙浓度为2.6%,交联时间为4 min,咖啡粉添加量为1.4 g、甘露糖醇添加量为5 g。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制成的咖啡爆爆珠质构性能佳,外观呈棕褐色,圆而饱满,咀嚼时爆浆感十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爆珠 咖啡 质构特性 海藻酸钠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营养、滋味及质构特性分析与评价
6
作者 李红艳 刘振鲁 +4 位作者 刘天红 王颖 张帅中 姜晓东 纪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8期19-30,共12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生长在海水盐度30‰以上的盐田蒸发池或泥沙质大水面内的生态型盐田虾(凡纳滨对虾)的营养、滋味、质构特性等品质。方法以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D0)为对照,对滨州市两种不同盐度下生产的盐田虾(凡纳滨对虾,Y45和Y30)的常... 目的分析和评价生长在海水盐度30‰以上的盐田蒸发池或泥沙质大水面内的生态型盐田虾(凡纳滨对虾)的营养、滋味、质构特性等品质。方法以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D0)为对照,对滨州市两种不同盐度下生产的盐田虾(凡纳滨对虾,Y45和Y30)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主要矿质元素、活性物质、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季胺化合物、有机酸、质构和熟制后的色度进行分析,并进行营养品质评价。结果与淡水虾相比,盐田虾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更高,脂肪含量更低。盐田虾和淡水虾中均检出18种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色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均高于35.38%,必需氨基酸指数远高于100,氨基酸平衡效果好,营养价值高;3组对虾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高;盐田虾中钙、钠、氯、镁等矿质元素显著高于淡水虾,牛磺酸和虾青素等活性物质含量远高于淡水虾,但其熟制后的体色偏淡;盐田虾蛋白质、磷、钠、氯、镁的营养质量指数远高于1,提供这些营养素的能力远大于提供热能的能力。滋味物质中,盐田虾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达3119.88 mg/100 g(Y45),无机离子中的Na^(+)、Cl^(-),甜菜碱,酒石酸含量显著高于淡水虾,游离氨基酸中的精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无机离子、甜菜碱、酒石酸、乳酸和琥珀酸是其滋味的主要贡献者,其他有机酸、呈味核苷酸、还原糖等也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滋味。从质构结果看,盐田虾的肌肉硬度和剪切力低,弹性高,肉质更细嫩。结论盐田虾(凡纳滨对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组成均衡、滋味鲜甜、膳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营养成分 滋味物质 质构特性 营养评价
原文传递
卡拉胶对肉制品质构特性及保水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7
作者 林瑞君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0期68-70,共3页
目的:研究卡拉胶对肉制品质构及保水性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探究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卡拉胶对肉制品硬度、弹性、内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2%的κ-卡拉胶可显著提高肉制品硬度约50%,且保水率增至85%。结论:卡拉胶通过形成凝胶... 目的:研究卡拉胶对肉制品质构及保水性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探究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卡拉胶对肉制品硬度、弹性、内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结果:2%的κ-卡拉胶可显著提高肉制品硬度约50%,且保水率增至85%。结论:卡拉胶通过形成凝胶网络等机制,显著改善肉制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肉制品 质构特性
下载PDF
4个家系斑点叉尾鮰肌肉质构特性及风味成分评价
8
作者 高瑞昌 张昊 +5 位作者 石彤 熊治渝 包玉龙 边文冀 陈校辉 袁丽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6-914,共9页
为探究4个不同家系斑点叉尾的鱼肉品质,及为斑点叉尾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理化分析等方法测定不同家系斑点叉尾鮰鱼肉的质构特性、风味物质等指标,比较品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家系斑点叉尾鱼肉中水分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 为探究4个不同家系斑点叉尾的鱼肉品质,及为斑点叉尾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理化分析等方法测定不同家系斑点叉尾鮰鱼肉的质构特性、风味物质等指标,比较品质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家系斑点叉尾鱼肉中水分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DZ29-1家系鱼肉肌肉硬度、回复性、弹性和内聚性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鱼肉中的游离氨基酸、腺苷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一磷酸与肌苷酸在不同家系间存在差异,其中DZ29-1家系鱼肉中腺苷三磷酸、腺苷一磷酸和肌苷酸含量最高;4个家系鱼肉中的挥发性气味物质种类相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斑点叉尾鮰鱼肉的质构特性和滋味及风味物质存在差异,试验结果可为筛选斑点叉尾优质品种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斑点叉尾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风味物质 质构特性
下载PDF
米粉质构特性与稻米理化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正午 方升亮 +10 位作者 曹威 胡丽琴 黎星 解嘉鑫 廖成静 康玉灵 胡玉萍 张珂骞 曹放波 陈佳娜 黄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3,共8页
【目的】探明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稻米理化性状指标,为优质米粉专用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于2020-2022年早季和晚季在湖南浏阳... 【目的】探明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稻米理化性状指标,为优质米粉专用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于2020-2022年早季和晚季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结果】米粉稻在不同年份和季节种植,加工出的米粉质构特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1)。米粉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变化范围分别为1651~4083 g、0.860~0.922、1295~2685 g、0.760~0.858、0.532~0.633。相关分析表明,米粉硬度和咀嚼性与稻米理化性状相关不显著。米粉弹性与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米粉稻存在适宜种植的气候条件。总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是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指标。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高,消减值低的米粉稻品种加工出的米粉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米粉品质 质构特性 直链淀粉含量 RVA谱
下载PDF
阿魏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质构特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响 尹月 +3 位作者 张喜闻 王敏 王永芳 赵玉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934,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阿魏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质构特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公雏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阿魏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肌肉质构特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公雏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300和600 mg/kg阿魏酸。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00和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1~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腹脂率均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胸肌黄度(b^(*))值均显著降低(P<0.05);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屠宰后45 min pH(pH_(45 min))显著提高(P<0.05);3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屠宰后24 h pH(pH_(24 h))显著提高(P<0.05),胸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腿肌红度(a^(*))值和pH_(45 min)均显著提高(P<0.05),24 h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胸肌黏附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提高(P<0.05);1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弹性显著提高(P<0.05);3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胸肌胶黏性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硬度显著降低(P<0.05);100和3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黏附性显著提高(P<0.05);1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腿肌内聚性显著提高(P<0.05)。7)与对照组相比,各阿魏酸添加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300和600 mg/kg阿魏酸添加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阿魏酸可以降低AA肉鸡生长前期的料重比,提高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降低腹脂率和血清TG含量,对肉品质和肌肉质构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白羽肉鸡饲粮中阿魏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白羽肉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质构特性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冷链流通中温度波动对冷冻南美白对虾持水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桢桢 尹明雨 王锡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8-217,共10页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设置-18~-12、-18~-6、-18~0℃温度波动参数,研究0、1、3、5、7次波动后南美白对虾的持水性及质构特性变化,通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内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波动次数的增加,3组...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设置-18~-12、-18~-6、-18~0℃温度波动参数,研究0、1、3、5、7次波动后南美白对虾的持水性及质构特性变化,通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内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波动次数的增加,3组温度波动组南美白对虾的水分含量、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和剪切力逐渐减少,解冻损失、离心损失逐渐增加,持水性及质构特性发生显著劣变,且随着波动范围的增加,劣变程度加剧。巯基含量、最大内源荧光强度不断下降,且SDS-PAGE图显示肌原纤维蛋白部分发生氧化变性;通过微观结构更直观地发现,温度波动各组的冰晶和肌肉组织中的孔洞逐渐增大且不规则化。此外,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进一步阐明蛋白变性和冰晶的重结晶是引起持水性及质构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温度波动次数增加会加剧南美白对虾持水性和质构特性的下降,应尽量避免冷链流通过程中多次大幅度甚至极端温度波动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温度波动 持水性 质构特性 蛋白变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芙蓉鲤鲫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及其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芳 王敏 +4 位作者 尹月 李响 张喜闻 陈佳亿 赵玉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芙蓉鲤鲫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及其理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4.98±0.05)g的芙蓉鲤鲫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50、300 mg/kg的白藜芦醇...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对芙蓉鲤鲫生长性能、肌肉质构特性及其理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4.98±0.05)g的芙蓉鲤鲫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50、300 mg/kg的白藜芦醇,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白藜芦醇添加组肝体比分别显著降低11.36%和16.12%(P<0.05);各组间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肥满度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白藜芦醇组全鱼粗脂肪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40%和25.52%(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48.17%(P<0.05)。(3)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内聚性、咀嚼性分别显著提高9.52%、39.22%(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黏性显著降低51.61%(P<0.05),内聚性显著提高9.52%(P<0.05)。(4)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Ca^(2+)-ATP酶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38.46%和65.00%(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Ca^(2+)-ATP酶和T-AOC活性分别显著提高369.23%和62.50%(P<0.05);与对照组相比,150 mg/kg白藜芦醇组肌肉巯基含量显著增加50%(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白藜芦醇有助于降低芙蓉鲤鲫肝体比、肝脏和全鱼脂肪含量,提高肌肉抗氧化功能、咀嚼性、内聚性,改善肌肉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芙蓉鲤鲫 生长性能 质构特性 抗氧化
下载PDF
黑米全粉凝胶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构特性
13
作者 韦剑思 赵仙艳 +2 位作者 李梅 李影球 林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134-142,共9页
以黑籼粘米和黑粳粘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索黑米全粉凝胶的工艺条件,利用感官评价及质构仪测定凝胶的硬度、弹性、黏性、内聚性、咀嚼性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黑籼粘米全粉制备凝胶的较优工艺条件为米浆浓度40%、煮制温... 以黑籼粘米和黑粳粘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索黑米全粉凝胶的工艺条件,利用感官评价及质构仪测定凝胶的硬度、弹性、黏性、内聚性、咀嚼性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黑籼粘米全粉制备凝胶的较优工艺条件为米浆浓度40%、煮制温度100℃、煮制时间10 min;黑粳粘米全粉制备凝胶的较优工艺条件为米浆浓度35%、煮制温度100℃、煮制时间30 min。该工艺制得凝胶产品软硬适中、米香味浓郁、可塑性较强、适用于米糕生产;两种黑米全粉凝胶质构(硬度、胶黏性、弹性)指标综合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米浆浓度>煮制温度>煮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凝胶 工艺优化 质构特性 质构图谱 感官评价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的质构特性及营养品质评价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宏 王一帆 +3 位作者 管纹萱 范馨茹 赵前程 李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3-33,共11页
目的 探讨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的质构特性和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不同熟化方式对3种扇贝冷冻预制菜(蒸蒜蓉扇贝、香煎扇贝、烤扇贝)进行处理,分析熟化后的质构、色差、微观结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生扇贝及煮扇贝的差异... 目的 探讨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的质构特性和营养价值。方法 采用不同熟化方式对3种扇贝冷冻预制菜(蒸蒜蓉扇贝、香煎扇贝、烤扇贝)进行处理,分析熟化后的质构、色差、微观结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生扇贝及煮扇贝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扇贝预制菜品质。结果 扇贝冷冻预制菜熟化后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性增加,但蒸蒜蓉扇贝和烤扇贝的质构指标均低于煮扇贝和香煎扇贝,后者肌肉纤维排列更紧密;香煎扇贝、烤扇贝和蒸蒜蓉扇贝的白度值均显著低于煮扇贝和生扇贝;熟化后扇贝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蛋白质含量为20.68~29.79g/100g,粗脂肪含量为0.50~2.26g/100g;氨基酸组成合理,脂肪酸组成丰富,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2.05~31.07g/100g,烤扇贝具有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主成分分析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为香煎扇贝>烤扇贝>蒸蒜蓉扇贝>煮扇贝>生扇贝。结论 即烹扇贝冷冻预制菜熟化后营养全面,香煎扇贝质构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较高,本研究为后续开发扇贝产品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即烹预制食品 质构特性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凝胶基于质构特性的营养效应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洋 程凯旋 +6 位作者 康宇 徐晨凤 刘博文 邓伶俐 程超 张驰 商龙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05-413,共9页
作为重要的非流体食品类型,凝胶类食品的弹性、硬度、黏性及咀嚼性等质构特性对其感官特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是其发挥营养效应的重要物性基础。由于其质构特性的强大可塑性,凝胶食品不仅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其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作为重要的非流体食品类型,凝胶类食品的弹性、硬度、黏性及咀嚼性等质构特性对其感官特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是其发挥营养效应的重要物性基础。由于其质构特性的强大可塑性,凝胶食品不仅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其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以及机体食欲响应的调控作用也备受研究者关注。该文综述了凝胶食品的质构特性在各消化环节发挥营养效应尤其是影响消化过程的作用机制,澄清了凝胶食品的营养效应取决于其质构性质而非化学结构,该文不仅有望为新型功能食品(如饱感强化食品)的开发提供思路借鉴,也可为后续开展凝胶物性的营养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食品 质构特性 消化 营养效应
下载PDF
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的研制及质构特性分析
16
作者 刘建 段升霞 +3 位作者 谭斌 张东立 赵贵红 张大虎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3,共7页
将黑蒜和山药加入马铃薯粉中,研制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以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探讨黑蒜粉添加量、山药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以及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 将黑蒜和山药加入马铃薯粉中,研制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以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探讨黑蒜粉添加量、山药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以及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制作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烘烤型黑蒜山药薯片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马铃薯粉添加量30g,白砂糖添加量9g,油添加量2g,食盐添加量1.0g,黑蒜粉添加量1.5g,山药粉添加量9g,水添加量50mL,烘烤温度145℃,烘烤时间22min。按此配方及工艺条件生产的黑蒜山药薯片质地均匀,无裂纹,口感较好,入口爽脆,有独特的黑蒜风味。研究结果为新型薯片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山药 薯片 工艺 质构特性
下载PDF
食盐添加量对腐乳毛坯营养成分与质构特性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王颖 贺羽 王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4,123,共7页
大豆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为人类重要的零胆固醇非肉蛋白源,也是功能性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目前,发酵豆制品普遍存在于我国甚至整个亚洲,各国都有不同特色和风味的发酵豆制品。腐乳是源自中国的古老的发酵豆制品,已有1500年左右的发展... 大豆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为人类重要的零胆固醇非肉蛋白源,也是功能性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目前,发酵豆制品普遍存在于我国甚至整个亚洲,各国都有不同特色和风味的发酵豆制品。腐乳是源自中国的古老的发酵豆制品,已有150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腐乳、豆豉、酱油、豆酱是我国传统的4种发酵型调味品。腐乳是由大豆制作而成,通过大豆先磨浆、后点浆的工艺形成豆腐白坯,先经前期发酵形成腐乳毛坯,再经后期发酵形成腐乳成品。腐乳的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相较于其他发酵豆制品,腐乳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腐乳发酵过程中使用的大量食盐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的担忧。该实验探究了不同食盐含量发酵的腐乳毛坯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的变化,具体内容:营养成分方面,腐乳毛坯水分、脂肪、水溶性蛋白、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质构特性方面,腐乳毛坯硬度、弹性、黏附性、内聚性和胶黏性的变化;腐乳毛坯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从而对不同食盐含量发酵的腐乳毛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腐乳毛坯的水分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随着食盐含量的减少呈现上升趋势;腐乳毛坯的水溶性蛋白含量、总酸含量、硬度、弹性、内聚性、胶黏性随着食盐含量的减少呈现下降趋势;食盐含量为10%时腐乳毛坯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毛坯 营养成分 质构特性 大豆异黄酮 食盐含量
下载PDF
测试条件对麻糬凝胶质构特性测定结果的影响
18
作者 韩晓翠 周显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16-21,共6页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测试条件(压缩比、测试速度、停留时间)对麻糬凝胶质构特性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全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测试模式得到硬度、黏性、回复性、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和内聚性指标,并采用...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测试条件(压缩比、测试速度、停留时间)对麻糬凝胶质构特性参数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全质构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测试模式得到硬度、黏性、回复性、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和内聚性指标,并采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方法对质构参数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比对硬度、黏性、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内聚性和回复性有显著性影响;测试速度对黏性、硬度、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内聚性及回复性均有显著性影响;停留时间对回复性、咀嚼性、胶着性、内聚性和弹性有显著性影响。通过变异系数对比分析选择适宜的质构测试条件为压缩比40%、测试速度1.0 mm/s、停留时间3 s;并对单因素优化得到的测定条件进行重复试验验证,发现质构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说明该测试条件下测定结果稳定性较好,可较好地反映麻糬凝胶质地特征,适用于麻糬凝胶类样品的质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糬 凝胶 质构特性 质构分析 测试条件
下载PDF
冰温贮藏对玉露香梨果实质构特性及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迎丽 张微 +3 位作者 杨志国 王亮 陈会燕 李超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28-135,共8页
旨在探讨冰温贮藏对玉露香梨果实质构特性及色泽代谢的影响,为冷藏品质的保持提供技术参考。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在冷藏(0℃)、冰温贮藏(-1℃)下,就果实硬度、脆性、韧性、匀质指数等质构特性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叶绿素酶等色... 旨在探讨冰温贮藏对玉露香梨果实质构特性及色泽代谢的影响,为冷藏品质的保持提供技术参考。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在冷藏(0℃)、冰温贮藏(-1℃)下,就果实硬度、脆性、韧性、匀质指数等质构特性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叶绿素酶等色泽变化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处理延缓了玉露香梨果实脆性及硬度的下降,减缓果肉纤维化程度,与0℃处理相比,180 d果实脆性及果皮硬度分别提高了3.17%、2.83%,匀质指数降低了10.31%,且差异显著。-1℃处理抑制叶绿素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上升,贮藏240 d时,果实叶绿素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分别为7.784 mmol/(min·g)、8.135 U/g,显著低于0℃处理下果实的酶活性,从而抑制叶绿素降解及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累积;叶绿素含量较0℃增加12.11%,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较0℃处理分别降低18.21%、17.01%,延缓果面色泽转黄的过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果面色度角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酶活性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冰温贮藏(-1℃)有效延缓了玉露香梨中长期贮藏果实质地的变化及果面色泽转黄,保持了果实冷藏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露香梨 冰温 质构特性 色泽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与红螯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及质构特性比较分析
20
作者 黄仲凯 张奕璐 +5 位作者 王燕珍 雷海鹏 夏溪延 吴志杰 石善仁 康玉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为进一步探究两者在营养价值及食用品质上的异同,为消费者提供膳食指导,为优化渔业养殖品种提供参考,以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生化分析法测... 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为进一步探究两者在营养价值及食用品质上的异同,为消费者提供膳食指导,为优化渔业养殖品种提供参考,以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生化分析法测定两者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利用质构仪对两者肌肉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胶黏性等特性进行量化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红螯螯虾的出肉率显著高于克氏原螯虾(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克氏原螯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红螯螯虾(P<0.05),而粗灰分含量则显著低于红螯螯虾(P<0.05);在质构特性上,红螯螯虾肌肉硬度、弹性及咀嚼性明显优于克氏原螯虾(P<0.05)。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有着更高的出肉率和更好的食用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红螯螯虾 营养成分 质构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