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艳 王磊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9-82,共4页
实现相对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关键是不断优化生计策略。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旨在引导农户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优化家庭生计策略。研究认为,在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优化中,要鼓励有条件的... 实现相对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关键是不断优化生计策略。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旨在引导农户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优化家庭生计策略。研究认为,在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优化中,要鼓励有条件的相对贫困农户加快土地流转,提高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及时弥补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转型中的金融资本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农户 生计策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优化研究
2
作者 王磊 潘敏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关键是生计资本的优化。但研究发现,我国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总量不足且结构欠佳,主要呈现出物质资本不足、人力资本数量高质量低、金融资本匮乏及自然资本数量相对较多但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特征。为此,要着... 相对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关键是生计资本的优化。但研究发现,我国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资本总量不足且结构欠佳,主要呈现出物质资本不足、人力资本数量高质量低、金融资本匮乏及自然资本数量相对较多但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特征。为此,要着力加强相对贫困农户家庭资产建设,加大相对贫困农户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其金融资本积累。与此同时,要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相对贫困农户生计策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可持续 相对贫困农户 生计资本优化
下载PDF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农户识别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刚 廖和平 +2 位作者 李涛 张亚飞 冉启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1 027户农户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DEA模型测度了精准扶贫视角下不同属性农户类别的耕地利用效率,并以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了扶贫视角下影响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 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1 027户农户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DEA模型测度了精准扶贫视角下不同属性农户类别的耕地利用效率,并以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了扶贫视角下影响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瞄准性政策帮扶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并不高,且存在一般农户、贫困户、脱贫户的耕地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和贫困村、非贫困村的耕地利用效率依次降低的两种趋势;从贫困视角的农户识别看,贫困户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土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农业补贴、发展特色种植业和较强的村域经济发展速度对耕地利用效率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而耕地规模对耕地利用效率呈负向影响,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户仅接受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水平这一因素对扶贫视角下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农户识别 耕地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贫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张亚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32,共6页
本文通过对典型农业省份贫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的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贫困农户大多认可科技知识对家庭生产经营的作用,但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比较而言调查地区贫困农户对种植养殖技术、动植物新品种、化肥农药使用技术、农产品初加工等四... 本文通过对典型农业省份贫困农户农业科技需求的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贫困农户大多认可科技知识对家庭生产经营的作用,但有效需求相对不足。比较而言调查地区贫困农户对种植养殖技术、动植物新品种、化肥农药使用技术、农产品初加工等四项农业技术需求意愿最高。进一步对这四项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检验,结果发现:地理环境、信息来源、性别、文化程度、劳动力投入人数等是影响贫困农户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家中是否有人担任干部,是否有专业技能,是否参加过农技培训对贫困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农业科技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重庆市16个区县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靖 廖和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182,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拓宽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为研究区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重庆市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贫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县...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拓宽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为研究区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重庆市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贫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县域尺度上评价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借助象限图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水平关系类型。[结果]研究区共有13个区县贫困农户的分项生计资源表现为缺乏状态,其中5个区县表现出多项生计资源缺乏的状态,评价结果可为今后的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补短板"提供导向依据; 16个区县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属于中度协调类型,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区县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左偏态分布;仅3个区县的相互关系为协调发展类,其余13个为过渡类和失调衰退类,多数区县当前在处理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暂无有效的双赢模式。[结论]根据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空间分异特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提升两者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生计能力 生态环境水平 协同关系 重庆市
下载PDF
重庆市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靖 廖和平 樊昊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2-952,共11页
探索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当前区域性多维贫困测度和致贫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16个扶贫重点县的贫困农户调查样本为基础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等方法刻画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 探索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当前区域性多维贫困测度和致贫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16个扶贫重点县的贫困农户调查样本为基础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等方法刻画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特征,借助最小二乘法(OLS)和空间回归模型(SLM和SEM)探索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研究区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存在显著空间差异,贫困深度与贫困广度并无明显的正向关联性;多种资本匮乏型在渝东北更为集中,地区内贫困农户脱贫难度相对更大;生计资本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正相关性,低值区在渝东北的集聚程度相对更高,区域内贫困现象与广义地理要素的共生性更强;相对于OLS和SLM,SEM被证实是最适用于该研究的计量模型,地形起伏度、少数民族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第一产业比重、县镇交通时间等是影响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生计资本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重庆
下载PDF
贫困农户外出就业研究——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梅 杨秋林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2-66,共5页
本研究在采取典型访谈、农户调查等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贫困农民外出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外出就业对贫困农户家庭、家庭经济、农业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贫困农户 外出 务工
下载PDF
贫困农户合作机制研究:合作式贫困治理结构的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牟永福 刘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143,共4页
贫困农户合作是反贫困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情况来看,贫困农户之间主要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社或扶贫互助金、能人带动或农村经纪人等合作形式。这些形式对于解决贫困农户资金、技术需求,促进农村社会新的治理结构快... 贫困农户合作是反贫困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情况来看,贫困农户之间主要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社或扶贫互助金、能人带动或农村经纪人等合作形式。这些形式对于解决贫困农户资金、技术需求,促进农村社会新的治理结构快速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贫困农户合作存在的认知偏差、管理能力缺位、层次不高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贫困农户合作机制的建构。因此,以政府引导为主,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和项目监测体系、完善户企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村经纪人等贫困农户合作机制,就成为当前贫困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合作机制 贫困治理结构
下载PDF
新疆边远地区贫困农户土地流转决策及其福利水平差异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速建 刘美玉 王季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决策在边远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2017年中国典型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地区农户家庭的微观调研数据,识别...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决策在边远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2017年中国典型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地区农户家庭的微观调研数据,识别和分析了影响贫困农户土地转入、土地转出两种流转决策的主要因素,贫困农户土地转入、土地转出两种流转决策福利效果及两种流转决策福利效果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贫困农户户主年龄、上年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等变量对贫困农户的土地流转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贫困农户从之前的参与土地转出改变为不参与任何土地流转决策,到最后倾向于参与土地转入;贫困农户户主受教育水平、上年非农收入所占比重、上年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时间等变量对贫困农户的土地流转决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贫困农户从之前的参与土地转入改变为不参与土地流转进而倾向于参与土地转出;转入土地、转出土地两种流转决策对贫困农户家庭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农业经营投资均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影响因素 福利效果 贫困农户
下载PDF
边境地区贫困农户多维特征及致贫因素分析——基于广西崇左市贫困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8
10
作者 叶慧 陈敏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精准识别是边境地区精准扶贫的首要工作。较之单维收入贫困指标,包含健康、教育、居住、劳动力、耕地和收入的多维贫困指标更能反映农村人口的贫困全貌。边境地区贫困农户在每个维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待遇县比边境县贫困程度更深... 精准识别是边境地区精准扶贫的首要工作。较之单维收入贫困指标,包含健康、教育、居住、劳动力、耕地和收入的多维贫困指标更能反映农村人口的贫困全貌。边境地区贫困农户在每个维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待遇县比边境县贫困程度更深更广且致贫因素也不尽相同。在贫困特征多维化和致贫因素多元化背景下,边境地区扶贫开发应建立起以多维贫困识别为基础,专项扶贫为主体,区域开发和定点帮扶为手段的精准扶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地区 贫困农户 多维贫困指标 致贫因素
下载PDF
精准扶贫、信息共享与贫困农户金融服务创新——以张家界金融产业扶贫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祚祥 杨密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2-102,共11页
精准扶贫的特点在于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与信息共享,并以此降低金融机构向贫困农户获取信用的搜寻成本,为贫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创新奠定了新的基础。精准扶贫将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识别出来,集合为贫困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与农村的社区信... 精准扶贫的特点在于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与信息共享,并以此降低金融机构向贫困农户获取信用的搜寻成本,为贫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创新奠定了新的基础。精准扶贫将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户识别出来,集合为贫困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与农村的社区信用结合形成了基于精准扶贫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扩大了农户的信用范围,提高了贫困农户的金融缔约能力,降低了贫困农户企业家行为的成本,为提高贫困农户的自生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农户 信息共享 金融创新
下载PDF
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贫困农户住房保障及其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9县(区)3370户农户为样本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璐 黄善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81,共10页
宅基地制度是实现住房保障的一项基础性制度,通过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系统解决贫困农户人员聚集、宅基地取得和建房资金筹措方面的难题,平衡宅基地的住房保障和资产功能之间的关系。文章以黑龙江省9县(区)为调查区域,对样本区域住... 宅基地制度是实现住房保障的一项基础性制度,通过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助于系统解决贫困农户人员聚集、宅基地取得和建房资金筹措方面的难题,平衡宅基地的住房保障和资产功能之间的关系。文章以黑龙江省9县(区)为调查区域,对样本区域住房无保障贫困农户家庭特征以及现行住房保障措施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如何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解决贫困农户住房保障问题。研究发现:现行住房保障措施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覆盖范围有限、资金压力大以及未充分有效利用存量宅基地的普遍性问题。结合全国宅基地试点改革经验,建议优化宅基地空间布局、构建农村宅基地分类有序退出机制、搭建农村住房及宅基地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宅基地置换机制,为贫困农户住房保障提供用地和资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 贫困农户 住房保障 黑龙江省
下载PDF
贫困农户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基于精准扶贫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公丕宏 姚星星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2,共4页
在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贫困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减贫可行能力欠缺,成为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难题。"扶贫先扶智",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构建合理有效的成本补偿机制,减少贫困农户教育投资的支出,降低农户... 在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贫困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减贫可行能力欠缺,成为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难题。"扶贫先扶智",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构建合理有效的成本补偿机制,减少贫困农户教育投资的支出,降低农户教育投资的风险;要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补齐教育资源的短板,满足贫困农户高度异质性的教育投资需求,改变贫困文化的影响;要鼓励引导贫困农户增加教育投资,累积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劳动报酬,同时通过教育机制阻断代际贫困传递,提升贫困农户的减贫能力与脱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精准扶贫
下载PDF
我国贫困农户产生的原因与产业化扶贫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31
14
作者 徐志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1-714,共4页
本文分析认为,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是导致我国扶贫投资效率下降,减贫速度趋缓的重要原因,并从自然、市场、技术、经营方面,分析了贫困农户使用技术、发展高效农业面临的风险。从提高扶贫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扶持农村... 本文分析认为,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是导致我国扶贫投资效率下降,减贫速度趋缓的重要原因,并从自然、市场、技术、经营方面,分析了贫困农户使用技术、发展高效农业面临的风险。从提高扶贫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筹建产业化风险基金、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提出了增强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建立产业化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内生动力 风险 治理
下载PDF
新疆贫困县农村教育收益率分析——基于新疆伊吾县贫困农户的典型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志清 宋玉兰 +1 位作者 柴军 王金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38,共3页
本文运用明瑟收益率模型与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对新疆贫困县不同文化程度下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进行了分类测定。实证分析表明虽然总体上看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家庭收入的贡献很大,但是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尤其中等职业... 本文运用明瑟收益率模型与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对新疆贫困县不同文化程度下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进行了分类测定。实证分析表明虽然总体上看教育对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家庭收入的贡献很大,但是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尤其中等职业教育是推动新疆贫困县教育收益率提高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收入结构 贫困农户收入 高中阶段教育
下载PDF
中国贫困农户小额信贷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贫困农户 小额信贷 运行机制 项目影响力 利率 强制性
下载PDF
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贫困农户风险管理策略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新建 韦圆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5,共12页
基于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野调查和MPL风险偏好行为实验样本数据,对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户具有强烈的风险规避态度,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其风险管理策略选... 基于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野调查和MPL风险偏好行为实验样本数据,对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户具有强烈的风险规避态度,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其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风险感知越强、风险规避程度越低,贫困农户越倾向于采用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风险感知越弱、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贫困农户则更倾向于采用事后策略应对风险;风险感知与风险偏好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农户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事前事后差异。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实施精准脱贫,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干预和缓解贫困农户的风险规避态度,建立贫困农户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风险偏好 风险策略 贫困农户 广西民族地区 精准脱贫
下载PDF
认知差异、信息分化与国家扶贫政策清单执行绩效——基于全国20省(区、市)3513个贫困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浩天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3,共7页
基于全国20省3513个贫困户的调查数据,分别建构两分类与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以"信息分化"假说为基础,分析农户"建档立卡"意愿的认知差异和扶贫清单执行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扶贫治理中的"信息分化"效... 基于全国20省3513个贫困户的调查数据,分别建构两分类与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以"信息分化"假说为基础,分析农户"建档立卡"意愿的认知差异和扶贫清单执行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扶贫治理中的"信息分化"效应导致贫困农户获取扶贫信息的能力较弱,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个体农民对扶贫政策的认可程度也较低。同时,对扶贫政策"非常满意"是农户选择"建档立卡"的重要原因。对于扶贫政策清单治理绩效而言,扶贫政策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升了扶贫治理的透明度与公平性,同时,也有助于优化不同扶贫主体在贫困治理中权责匹配程度。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扶贫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宣传力度,不断压缩贫困之间的信息差距,逐渐提升扶贫政策清单的脱贫治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扶贫政策清单 信息分化 执行绩效
下载PDF
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与扶贫政策绩效——基于江苏省342个贫困农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1
19
作者 徐志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扶贫投资的效率在下降。培育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成为取得反贫困成功的关键。内生动力不足是贫困农户能力不足和面...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扶贫投资的效率在下降。培育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成为取得反贫困成功的关键。内生动力不足是贫困农户能力不足和面临各种风险时的必然反应。要提高贫困农户的内生动力,就需要在反贫困中推动参与式扶贫、完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以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内生动力 扶贫政策 绩效
下载PDF
贫困农户社会资本的结构性缺陷及培育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志 黄荔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84,共2页
反贫困策略的选择应以贫困的分析范式为基础,而社会资本作为耦合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粘合剂",使得社会资本范式成为阐释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强化社会资本与农村扶贫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变得至关重... 反贫困策略的选择应以贫困的分析范式为基础,而社会资本作为耦合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粘合剂",使得社会资本范式成为阐释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强化社会资本与农村扶贫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变得至关重要,且必须重视贫困农户社会资本的培育问题,进而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帮助和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社会资本 结构性缺陷 培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