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泽红 柏永青 +2 位作者 孙九林 董锁成 李静楠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6,共7页
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贫困问题集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脆弱贫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未来一段时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开展研究,论证了实现生态资产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贫困问题集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脆弱贫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未来一段时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开展研究,论证了实现生态资产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同时增长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路线图。对照“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绿色现代化”的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目标,阐述了中长期(当前—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任务。研究表明,到2020年,西部地区基本消除相对贫困,使生态资产触底达到拐点,启动恢复性增长;到2035年,西部地区整体消除相对贫困,彻底修复受损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整体生态恢复;到2050年,西部地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绿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贫困区 西部地 生态文明 绿色现代化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区农村体育人口的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贫困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屈杰 万义 +4 位作者 海宛平 彭彦 陶坤 杨峰 张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6,56,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西部三州(市)的农村体育人口进行分层抽样与分析,探索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抽样所在的少数民族贫困区农村体育人口,与全国平均...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西部三州(市)的农村体育人口进行分层抽样与分析,探索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抽样所在的少数民族贫困区农村体育人口,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其中青少年比例严重偏低,而中老年比例相对较高。活动时间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活动内容与生产方式紧密相连,活动场所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低,劳动力迁移产生的连锁反应,社会习俗中顽固的"巫风"思想,全民健身工作没有落在实处,成为阻碍体育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口 湘西 少数民族贫困区 农村
下载PDF
环首都贫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驱动因素分析——以河北涞水县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丽 张蓬涛 周智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81,共8页
由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的重要量化指标.该文参考谢高地等人提出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涞水县2001~ 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 由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的重要量化指标.该文参考谢高地等人提出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涞水县2001~ 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7年和2007 ~ 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差异较大.2001~2007年,耕地面积有大幅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大幅增加,2007~2010年,耕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园地、林地、滩涂和裸地减少;2007 ~ 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率明显高于2001~2007年;由于林地、滩涂面积的减少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使得整个研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减少4 024.47万元;整个研究期间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农用地和非农用地经济生态位在研究期内呈波动变化,导致其两者的差值也呈波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前期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后期社会经济指标对生态系统起负向作用.由于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该区域迫切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以实现区域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环首都贫困区 涞水县
下载PDF
基于和谐发展机理的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测评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颖琦 李学伟 周学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8-105,共8页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界定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特点,并针对生态脆弱贫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探讨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的机...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界定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特点,并针对生态脆弱贫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探讨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的机理,结合发展机理探讨该区域优势产业培育的测评模型,提出了测评其优势产业发展状况的四级测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 和谐发展 机理 优势产业 评价指标
下载PDF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产业联动模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颖琦 邓元慧 郭名 《科学决策》 2009年第2期51-64,共14页
本文在对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37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产业和产业联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产业联动的模式,该模式共分为区域内产业联动模式和区域外产业联动模式两大类。通过分析不同的产业联动模式对产业竞争力各... 本文在对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37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产业和产业联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产业联动的模式,该模式共分为区域内产业联动模式和区域外产业联动模式两大类。通过分析不同的产业联动模式对产业竞争力各个要素的影响,深入分析了产业联动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西部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产业联动进行了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 产业联动 模式
下载PDF
环京津贫困区耕地资源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基于保定市7个贫困县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丽 张蓬涛 朱永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5-261,共7页
为研究环京津贫困区耕地面积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采用保定市7个贫困县的1997—2011年统计资料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法对7县进行区域划分,然后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耕地面积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及区域差异。... 为研究环京津贫困区耕地面积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采用保定市7个贫困县的1997—2011年统计资料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采用聚类分析法对7县进行区域划分,然后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耕地面积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3个区域(山区、环京和近京区域)均显示耕地面积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山区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而环京和近京区域两者关系均呈负相关关系;两者的关系在区域内部各县之间存在差异;区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也存在差异。耕地数量与农民收入的正负向关系及差异原因与农民的收入来源及收入结构关系密切,并与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农民收入 面板数据模型 环京津贫困区
下载PDF
贫困区的发生类型与可持续性脱贫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孙继凤 刘爱荣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1,共4页
分析了贫困区的发生机制和三种类型。从我国扶贫攻坚的现状出发,针对贫困区人与环境三个生产环节的矛盾焦点。
关键词 贫困区 发生类型 可持续性脱贫 脱贫对策
下载PDF
西南贫困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构建及创新战略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祖良 张素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8-160,共3页
西南贫困区是我国攻坚脱贫的核心区域,构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对于西南地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点三圈五面"的新型"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 西南贫困区是我国攻坚脱贫的核心区域,构建"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对于西南地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点三圈五面"的新型"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商业模式,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电商"、"互联网+产业链"、"互联网+金融+农业"、"互联网+金融+教育"、"互联网+金融+旅游"五个具体的商业模式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西南贫困地区攻坚脱贫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贫困区 互联网+ 金融 商业模式 精准扶贫
下载PDF
生态脆弱型贫困区社会经济地域系统的特征与作用机制——以陇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录仓 谢永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6-80,共5页
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的叠加与互制,是陇南社会经济地域系统落后的外在表现;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使系统的结构功能不完善,而结构演潜的延滞性进一步恶化了地域系统的协调性;区域基础设施的残缺不全和人文思想意识的落后,使地域系统表现... 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的叠加与互制,是陇南社会经济地域系统落后的外在表现;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使系统的结构功能不完善,而结构演潜的延滞性进一步恶化了地域系统的协调性;区域基础设施的残缺不全和人文思想意识的落后,使地域系统表现为强烈的封闭性;地域组织的离散性,使地域系统内部的整合力受到抑制,而区域中心城镇发育不足、城乡互动机制的弱化,进一步降低了地域系统的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域系统 特征与作用机制 生态脆弱型贫困区 陇南地
下载PDF
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历史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鲁西奇 蔡述明 《山地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65-170,共6页
18—19世纪前期流民的大规模移入引发了秦巴山地的全面开发,而落后的、掠夺性的农业垦殖方式及其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水旱灾害频繁.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农耕面积显著减缩,单产下降,... 18—19世纪前期流民的大规模移入引发了秦巴山地的全面开发,而落后的、掠夺性的农业垦殖方式及其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水旱灾害频繁.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农耕面积显著减缩,单产下降,人口大量外流,经济普遍衰退,人民生活愈益走向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地 生态恶化 贫困区 生态环境 历史
下载PDF
基于动态当量的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潘洪义 张琴 +2 位作者 李加安 徐婕 黄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218-8229,共12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定、三生空间确定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以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当...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定、三生空间确定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以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和金口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当量法,揭示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强烈,汉居区、彝汉混居区、彝居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均呈现增强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2)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仅在2010年略有回升,且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存在差异;(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出中部和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且各区域变化方向存在差异,上升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彝汉混居区和汉居区,下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彝居区和彝汉混居区。基于动态当量进行生态服务系统价值时空演变研究,立足于变化过程,着眼于现状,可为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生态保护规划提供科学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当量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彝汉交错深度贫困区 时空演变
下载PDF
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贫困区问题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文升 丁四保 《开放导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贫困区(棚户区)揭示的是在改革与发展中,一些城市和城市中的一些住区,由于经济结构的衰退和制度转型的冲击,形成城市贫困问题。治理贫困区,克服城市贫困,关键是要使贫困居民能够分享发展的机遇和成果。在老工业基地城... 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贫困区(棚户区)揭示的是在改革与发展中,一些城市和城市中的一些住区,由于经济结构的衰退和制度转型的冲击,形成城市贫困问题。治理贫困区,克服城市贫困,关键是要使贫困居民能够分享发展的机遇和成果。在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贫困区(棚户区)治理改造中,要强调以便利居民生活为目的,采用低成本的、多种形式的改造途径;改善安置小区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置,对居民就业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必须扩大对贫困居民的救助和援助,帮助克服贫困;实施引资政策、地方税收的优惠,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援助的机制,将从根本上促进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城市 贫困区 治理
下载PDF
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区减贫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志刚 苟红霞 陈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12,共12页
新疆南疆四地州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深度贫困区“三区三州”之一,分析其家庭减贫满意度对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故以南疆四地州320户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不同扶贫政策对南疆深度贫困区全部样本... 新疆南疆四地州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深度贫困区“三区三州”之一,分析其家庭减贫满意度对我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故以南疆四地州320户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不同扶贫政策对南疆深度贫困区全部样本家庭、非贫困家庭及贫困家庭减贫效果的影响与差异。结果表明:全部家庭样本的就业、居住、教育条件的提升对政府减贫满意度呈显著正向影响;医疗扶贫对政府减贫帮扶满意度呈负向影响;人居环境扶贫效果最明显;非贫困家庭和贫困家庭的扶贫政策效果存在差异等。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给出相应对策启示,即进一步提高深度贫困区居民切实需求和政府相应扶贫供给的精确匹配度,提高精准脱贫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贫效果 满意度 深度贫困区 南疆
下载PDF
贫困区的生产:广州同德围地区的空间演化逻辑 被引量:5
14
作者 姚华松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5-193,共9页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广州同德围地区这一空间演化、历史变迁与现实矛盾的剖析,分析这一原本发展底质和基础较弱的地区如何建构、演绎和强化为一种作为贫困区的社会空间。由于人口、产业、产权和开发主体构成的复杂性,这一地区...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广州同德围地区这一空间演化、历史变迁与现实矛盾的剖析,分析这一原本发展底质和基础较弱的地区如何建构、演绎和强化为一种作为贫困区的社会空间。由于人口、产业、产权和开发主体构成的复杂性,这一地区在空间上呈现一种叠合式的区隔特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机会匮乏,阶层固化特征明显,导致本地出现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树立发展共同体的思维,强化本地与广州城区的社会网络联系,打造开放与流动的社会空间,应是本地区脱贫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区 空间生产 空间碎片化 同德围
下载PDF
“涞涞易”贫困区发展蔬菜产业的SWOT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润清 刘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7-189,共3页
"涞涞易"贫困区作为保定市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河北省扶贫攻坚重点片区,该贫困区的蔬菜产业发挥了推动扶贫的重要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贫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策略配对,从政府、专业协会... "涞涞易"贫困区作为保定市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河北省扶贫攻坚重点片区,该贫困区的蔬菜产业发挥了推动扶贫的重要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对影响贫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策略配对,从政府、专业协会、企业和农户4个层面提出了该贫困区发展蔬菜产业推动扶贫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涞涞易”贫困区 蔬菜 扶贫 SWOT
下载PDF
陕南贫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高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80-2581,共2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陕南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20个)集中地区,县...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包括县、乡(镇)、村经济,具有多层次、综合性和基石性等特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战略意义。陕南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20个)集中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竞争力不强,使陕南地区的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表现突出,而且也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对陕南县域经济现状及制约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增强陕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贫困区县域经济 竞争力 对策分析
下载PDF
武陵山连片贫困区生态蚕桑产业发展研究--以黔江区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磊 滕祥河 文传浩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以武陵山连片贫困区典型区域——黔江区为例,对武陵山连片贫困区蚕桑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发展基础与发展问题进行全面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武陵山连片贫困区蚕桑产业整体发展较好,蚕桑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产业链... 以武陵山连片贫困区典型区域——黔江区为例,对武陵山连片贫困区蚕桑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发展基础与发展问题进行全面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武陵山连片贫困区蚕桑产业整体发展较好,蚕桑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产业链偏短、规模经营不充分、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动力不足等发展短板。提出理顺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科技创新,注重技术推广;培育新型主体,推动规模经营;拓展产业链条,提髙综合利用;推广先进模式,发展立体经济等措施加快武陵山片区蚕桑产业发展。对武陵山连片贫困区乃至欠发达生态保护发展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连片贫困区 生态文明 蚕桑产业 跨越式发展 精准扶贫
下载PDF
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路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8-25,共8页
教育扶贫脱贫已成为新形势下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由于地势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众多、教育水平落后、贫困人口规模较大,教育扶贫脱贫任务艰巨。目前,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工作尽... 教育扶贫脱贫已成为新形势下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由于地势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众多、教育水平落后、贫困人口规模较大,教育扶贫脱贫任务艰巨。目前,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教育扶贫的对象识别不精确、成果考核机制单一、资金不足等问题。要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依靠教育彻底摆脱贫困、实现致富目标,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不断完善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础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双语教育,尤其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其他多元扶贫主体协同的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教育扶贫脱贫 民族地 深度贫困区 精准扶贫
下载PDF
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怡楹 王俊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67,共5页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 生态脆弱贫困区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吴起县 定量研究
原文传递
山西深度贫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友红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6期70-73,共4页
实施易地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山西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山西深度贫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开局良好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搬迁群众观念落后、搬迁对象难以精准... 实施易地搬迁是解决深度贫困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山西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山西深度贫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体开局良好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搬迁群众观念落后、搬迁对象难以精准识别、搬迁规划不够科学、旧房拆除腾退困难等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因此,为推进山西深度贫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必须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宣传引导,用科技手段精准识别搬迁对象,搬迁规划要统筹考虑"乐业"与"安居",旧房拆除腾退要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深度贫困区 易地扶贫搬迁 精准扶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