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3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1
作者 杨峰 朱言杰 +6 位作者 凌焕贵 陈莹 蔺冬梅 沈迎春 盛桂林 陈宸 陈夕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贮藏期腐烂病是芋头上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芋头的产量和品质,给芋头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明确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筛选适于防治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的药剂,作者从江苏省南通市采集病样,利用组... 贮藏期腐烂病是芋头上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芋头的产量和品质,给芋头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明确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筛选适于防治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的药剂,作者从江苏省南通市采集病样,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其病原菌种类,对该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和pH值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显示,南通市芋头贮藏期腐烂病病原菌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条件为V8培养基,pH值为5,温度为25~30℃。7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双炔酰菌胺、甲霜灵、烯酰吗啉和氟吗啉对芋疫霉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_(50)值分别为0.0072、0.0922、0.1200、0.6778μg/mL,其他3种霜脲氰、氟啶胺、丙森锌的抑菌效果较差,EC_(50)值分别为6.9850、22.3473、52.5193μg/mL。本研究结果可为芋头腐烂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芋疫霉 芋头 贮藏期腐烂病
下载PDF
溏心卤蛋杀菌工艺优化及其贮藏期间品质变化
2
作者 王蒙蒙 吕晓慧 +1 位作者 靳皓博 金永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0,共9页
为了开发高品质溏心卤蛋,本文利用水浴模拟巴氏杀菌条件,优化溏心卤蛋巴氏杀菌工艺,使其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销售。研究了单因素条件下质构、感官评分和菌落总数的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杀菌条件,并在最佳杀菌条件下测... 为了开发高品质溏心卤蛋,本文利用水浴模拟巴氏杀菌条件,优化溏心卤蛋巴氏杀菌工艺,使其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销售。研究了单因素条件下质构、感官评分和菌落总数的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杀菌条件,并在最佳杀菌条件下测定了溏心卤蛋的贮藏品质。结果表明,杀菌温度65℃,杀菌时间20 min时,杀菌效果最佳,此时菌落总数为(0.37±0.025)×10^(3)CFU/g。贮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pH、含水量、色泽和感官评分均逐渐下降。贮藏期为16 d时,菌落总数值达到(1.47±0.063)×10^(4)CFU/g,已超出国家标准中微生物可接受水平限量值1×10^(4)CFU/g,其贮藏期在16 d以内。综上,巴氏杀菌技术可用于溏心卤蛋的生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溏心卤蛋 巴氏杀菌 工艺优化 理化指标 贮藏期
下载PDF
清洗杀菌方式对鲜切5号菜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宣晓婷 林旭东 +1 位作者 崔燕 凌建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对比分析了二氧化氯、超声波、碱性电位水、自来水对鲜切5号菜的清洗杀菌效果,并监测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及其微生物变化规律,优化得到最佳的清洗杀菌方式,同时研究最佳清洗杀菌方式对5号菜不同贮藏温度微生物及呈味氨基酸的影响,以期... 对比分析了二氧化氯、超声波、碱性电位水、自来水对鲜切5号菜的清洗杀菌效果,并监测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及其微生物变化规律,优化得到最佳的清洗杀菌方式,同时研究最佳清洗杀菌方式对5号菜不同贮藏温度微生物及呈味氨基酸的影响,以期获得延缓鲜切蔬菜品质下降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碱性电位水处理对鲜切5号菜表面微生物抑制作用最显著(p<0.05),且对贮藏期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对鲜切5号菜的水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有延缓作用。此外,碱性电位水清洗杀菌对鲜切5号菜的鲜味氨基酸有一定提高,且对苦味氨基酸含量没有影响。因此,碱性电位水清洗杀菌更能维持鲜切5号菜的贮藏品质。探索了碱性电位水在鲜切蔬菜的加工生产中的可行性,为新型鲜切蔬菜清洗杀菌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号菜 鲜切 清洗 杀菌 贮藏期
下载PDF
玉米种子贮藏期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4
作者 张奂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便是玉米。为保证玉米品质和产能满足要求,当种子进入贮藏期后,农户应提升对虫害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同步应用各类有效的防治手段,以此在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的... 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便是玉米。为保证玉米品质和产能满足要求,当种子进入贮藏期后,农户应提升对虫害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同步应用各类有效的防治手段,以此在提高粮食质量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贮藏期 虫害防治
下载PDF
8种杀菌剂对甘薯匍枝根霉的室内毒力及贮藏期药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家荃 周桦楠 于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1-145,共5页
甘薯软腐病是贮藏期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匍枝根霉为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测定不同药剂对匍枝根霉的毒力水平,明确药剂对甘薯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对实际生产提供有效指导,采用平皿分析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匍枝根霉的毒... 甘薯软腐病是贮藏期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匍枝根霉为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测定不同药剂对匍枝根霉的毒力水平,明确药剂对甘薯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对实际生产提供有效指导,采用平皿分析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匍枝根霉的毒力并进行了贮藏期药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EC50由低到高分别为:50%咯菌腈、10%苯醚甲环唑、50%异菌脲、32.5%苯甲嘧菌酯、12.5%腈菌唑、80%烯酰吗啉、50%咪鲜胺锰盐、25%溴菌·多菌灵,EC50分别为0.1422、7.5133、8.4786、11.3104、16.3595、62.6331、78.6684、91.1605μg/mL。其中50%咯菌腈EC50值显著低于其他7种药剂,毒力最强,抑制效果最好。贮藏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贮藏45 d时,50%咯菌腈处理薯块发病率最低,为3.33%,防效最高,为90.63%,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10%苯醚甲环唑、50%异菌脲、32.5%苯甲·嘧菌酯和12.5%腈菌唑处理防效均在60%~80%间;贮藏90 d时,50%咯菌腈处理薯块发病率仍最低,为5.56%,防效仍最高,为86.49%,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10%苯醚甲环唑、50%异菌脲、32.5%苯甲·嘧菌酯和12.5%腈菌唑处理防效均在60%~75%间。在甘薯软腐病的防治中,生产上可推广使用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对贮藏期甘薯软腐病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匍枝根霉 毒力测定 甘薯软腐病 贮藏期药效
下载PDF
生姜精油-明胶涂膜对鸡肉贮藏期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名正 莫皓然 +4 位作者 李鑫 杨婷婷 柳丹 何雨 许存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6-143,共8页
目的探究生姜精油-明胶涂膜对鸡肉贮藏期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未涂膜鸡肉为对照组,检测明胶涂膜组和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鸡肉样品的失重率、色泽、质构等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合扫描电镜、电子鼻和电子舌观察在室温(25℃)贮藏条件... 目的探究生姜精油-明胶涂膜对鸡肉贮藏期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未涂膜鸡肉为对照组,检测明胶涂膜组和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鸡肉样品的失重率、色泽、质构等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合扫描电镜、电子鼻和电子舌观察在室温(25℃)贮藏条件下鸡肉肌肉组织结构、品质的变化。结果贮藏12h后,未涂膜组鸡肉的失重率为13.10%,其色泽和质构性能呈快速下降的趋势,且组织结构出现不同程度地劣变。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和明胶涂膜组鸡肉的失重率分别为5.94%、7.82%,且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的鸡肉失重率仅为未涂膜组的45.34%,有较好的持水力;与未涂膜组相比,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和明胶涂膜组的鸡肉色泽保护程度更好,质地劣变较为缓慢,组织结构保持较完整,且生姜精油-明胶涂膜组对鸡肉的保鲜效果优于明胶涂膜组。电子鼻、电子舌的数据显示,与明胶涂膜相比,加入生姜精油的复合明胶涂膜在气味和滋味上更接近新鲜鸡肉,表明精油-明胶涂膜更有利于保持鸡肉的气味和滋味。结论明胶涂膜对鸡肉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添加生姜精油之后形成的生姜精油-明胶涂膜更有利于保持鸡肉的品质,为生鲜鸡肉的贮藏保鲜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生姜精油-明胶涂膜 风味品质 贮藏期
原文传递
贮藏期甘薯损伤对愈伤后表皮生理特性及贮藏品质影响
7
作者 刘宇轩 倪文荣 +4 位作者 刘正一 吕尊富 崔鹏 庞林江 陆国权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9-227,共9页
旨在明确愈伤处理对贮藏期甘薯品质影响,为甘薯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2种鲜食型甘薯心香与烟薯25分别进行贮藏,在不同的贮藏期(0,7,15,30,60,90 d)分别取样,在贮藏期设置不同程度的模拟损伤,分别为对照、高温愈伤、浅层损伤后... 旨在明确愈伤处理对贮藏期甘薯品质影响,为甘薯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2种鲜食型甘薯心香与烟薯25分别进行贮藏,在不同的贮藏期(0,7,15,30,60,90 d)分别取样,在贮藏期设置不同程度的模拟损伤,分别为对照、高温愈伤、浅层损伤后愈伤、深层损伤后愈伤。愈伤条件为相对湿度85%,室温35℃的培养箱中愈伤48 h,随后测定接种软腐病病原菌后的发病病斑直径,表皮防御酶活性(PPO、POD、PAL),薯块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延长,甘薯块根接种软腐病病菌后病斑直径增大。经过愈伤处理的甘薯较普通环境贮藏的甘薯具有更强的软腐病抗性。贮藏至90 d,2个品种薯块受到浅层损伤愈伤后处理的病斑扩散直径仅为对照处理的74.6%,71.1%。贮藏前期0~30 d各处理防御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贮藏后期90 d 2个品种损伤处理愈伤后防御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贮藏期60 d 2个品种块根受到损伤愈伤后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贮藏期甘薯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经过愈伤处理可以显著提升甘薯表皮的防御酶活性,降低感染软腐病后病菌扩散速度,提高甘薯的软腐病抗性。损伤程度对甘薯愈伤效果存在影响,受到浅层损伤愈伤后在防御酶活性及贮藏品质方面均优于受到深层损伤后愈伤的甘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贮藏期 损伤 贮藏品质 软腐病抗性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贮藏期甜瓜果实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动态变化
8
作者 郑贺云 朱丽霞 +4 位作者 姚军 李超 张翠环 汪志伟 耿新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7-273,共7页
为探明贮藏期甜瓜果实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动态变化,本研究以不同贮藏期的甜瓜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贮藏0、7、14、21 d的甜瓜果皮和果肉组织中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测... 为探明贮藏期甜瓜果实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动态变化,本研究以不同贮藏期的甜瓜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贮藏0、7、14、21 d的甜瓜果皮和果肉组织中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测序,通过物种注释和物种组成分析明确甜瓜贮藏期各阶段果实组织中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贮藏0 d时果皮中维什尼亚科齐马菌属(Vishniacozyma)、Papiliotrema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占绝对优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优势菌群转变为曲霉属(Aspergillus)、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果肉中的优势菌群也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贮藏21 d时优势菌群为Vishniacozyma、Trichothecium和毕赤酵母属(Pichia)。多样性分析表明果皮中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都高于果肉。综上所述,贮藏期内甜瓜果实中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果实品质劣变是Aspergillus、Trichothecium和Penicillium等致病菌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明确了贮藏期甜瓜果皮和果肉组织中真菌群落组成和动态变化,可为后续甜瓜保鲜及生防菌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贮藏期 真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不同贮藏期对鲜切菜山药和铁棍山药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田甜 赵雅琦 +7 位作者 王清 秦占军 潘媛 时文林 左进华 袁树枝 岳晓珍 封碧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87-397,共11页
本研究以‘长山细毛山药’菜山药及‘河南温县’铁棍山药为试验材料,研究在4℃贮藏0、30和60 d对鲜切山药货架期酚类物质含量和褐变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鲜切山药褐变指数均随货架期的延长而增大,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菜山药... 本研究以‘长山细毛山药’菜山药及‘河南温县’铁棍山药为试验材料,研究在4℃贮藏0、30和60 d对鲜切山药货架期酚类物质含量和褐变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鲜切山药褐变指数均随货架期的延长而增大,但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菜山药的褐变指数较低,而铁棍山药的褐变指数则较高。货架期第8 d时,贮藏30 d的鲜切菜山药的褐变指数仅比贮藏60 d的低4.6%,差异不显著,而同期的鲜切铁棍山药其褐变指数比贮藏60 d的低8.4%,差异显著(P<0.05)。鲜切铁棍山药随着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延长,其货架期内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木质素含量、酚类物质、绿原酸、褐变关键酶活性均增加;然而,鲜切菜山药呼吸速率、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期的延长而下降,褐变关键酶活性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酚类物质货架后期有所上升,其他指标与铁棍山药的变化规律比较一致。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铁棍山药中酚类物质和酶活性变化较大,且与褐变指数呈正相关,而菜山药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褐变指数只与酶活性之间成正相关性。总之,菜山药更适于鲜切加工,贮藏60 d其鲜切产品货架期可达8 d,而铁棍山药贮藏60 d鲜切产品货架期只有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贮藏期 鲜切 褐变 货架期
下载PDF
超高压和巴氏杀菌对百香果汁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冉露霞 王俊杰 +4 位作者 成臣 罗雯丽 陈欣兰 朱桢栀 朱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6,共11页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杀菌(Ultra-High Pressure Sterilization,600 MPa/6 min)和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80℃/30 s)对百香果果汁贮藏期菌落总数、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营养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均使百香果汁...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杀菌(Ultra-High Pressure Sterilization,600 MPa/6 min)和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80℃/30 s)对百香果果汁贮藏期菌落总数、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营养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均使百香果汁达到商业无菌的状态,贮藏期结束后,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mL。巴氏杀菌使果汁总色差显著升高(P<0.05),且始终高于超高压处理,说明超高压杀菌对保持百香果汁色泽更有效。超高压处理对百香果汁可溶性糖、总酸、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贮藏期结束后,巴氏杀菌果汁的总酚、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显著低于(P<0.05)超高压杀菌处理。巴氏杀菌处理后果汁的挥发性化合物酯类、醇类、酮类、醛类、烯烃类保留率低于超高压处理,且保留率与贮藏期呈负相关。综上,传统巴氏杀菌会降低百香果汁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超高压杀菌对百香果汁品质的保持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汁 超高压杀菌 巴氏杀菌 贮藏期 品质特性 芳香化合物
下载PDF
采摘期及贮藏期库尔勒香梨冲击损伤规律研究
11
作者 蒋鑫 曾勇 +3 位作者 刘扬 张瑞 张权威 廖结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明晰库尔勒香梨冲击损伤变化规律,减少香梨机械损伤,本研究利用自制水果跌落损伤试验台进行冲击损伤试验,研究采摘期和贮藏期内香梨硬度变化规律,得到采摘期和贮藏期香梨冲击高度与损伤体积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包装材料对香梨冲击损... 为明晰库尔勒香梨冲击损伤变化规律,减少香梨机械损伤,本研究利用自制水果跌落损伤试验台进行冲击损伤试验,研究采摘期和贮藏期内香梨硬度变化规律,得到采摘期和贮藏期香梨冲击高度与损伤体积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包装材料对香梨冲击损伤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采摘期和贮藏期内香梨硬度均表现为前阶段下降速度快,后阶段下降速度趋于平缓;随着冲击高度增加,香梨损伤体积不断增大,冲击高度与损伤体积呈现二次函数关系;包装材料对香梨冲击损伤的缓冲性能表现为钢板<胶合板<瓦楞纸板<EPE板。研究结果可为揭示香梨冲击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采摘期 贮藏期 损伤体积
下载PDF
黑米花青素对贮藏期面包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张涛 孙汉巨 +9 位作者 刘淑芸 马钢 王蕾 李骁 高玲艳 裴慧 顾荥荧 何辛洲 步显勇 谢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2-97,共6页
该文将黑米花青素提取物以不同添加量(0‰、1.0‰、1.5‰、2.0‰、2.5‰和3.0‰)加入到面包中,通过分析面包色泽、水分含量、硬度、回生焓值、油脂氧化和微生物生长等指标,研究花青素对贮藏期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面... 该文将黑米花青素提取物以不同添加量(0‰、1.0‰、1.5‰、2.0‰、2.5‰和3.0‰)加入到面包中,通过分析面包色泽、水分含量、硬度、回生焓值、油脂氧化和微生物生长等指标,研究花青素对贮藏期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面包色泽变暗变黄,但花青素的添加使面包水分含量升高,硬度、回生焓值、酸价和过氧化值降低,菌落总数和霉菌数减少。其中,添加2.5‰花青素对面包贮藏期品质改善效果最好;与空白组相比,贮藏5 d后,添加2.5‰花青素的面包水分含量升高1.93%,硬度和回生焓值分别降低11.10%和25.88%;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从0.45 mg/g和6.31 g/100 g降低至0.33 mg/g和4.13 g/100 g。此外,添加2.5‰花青素面包在25℃条件下可保存5 d。因此,2.5‰的花青素有助于提高面包在贮藏期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花青素 天然保鲜剂 面包 贮藏期 品质
下载PDF
鲜荸荠贮藏期主要腐败菌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筛选研究
13
作者 许红丽 李飞 +3 位作者 许春芳 严守雷 李洁 郑彬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2期32-38,共7页
荸荠是一种果蔬两用、药食同源的水生植物。采挖贮运过程中,荸荠表皮易受到机械损伤,如微生物侵染创口会引起霉变腐烂。以广西荔浦荸荠为试验对象,对荸荠贮藏期引起腐败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荸荠在4℃低温贮藏期间的... 荸荠是一种果蔬两用、药食同源的水生植物。采挖贮运过程中,荸荠表皮易受到机械损伤,如微生物侵染创口会引起霉变腐烂。以广西荔浦荸荠为试验对象,对荸荠贮藏期引起腐败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荸荠在4℃低温贮藏期间的优势腐败菌为Irpex lacteus(白囊耙齿菌)、Marasmius cladophyllus(担子菌属)、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胶孢炭疽菌)、Ceriporia lacerata(撕裂蜡孔菌),以上腐败菌研究为首次报道,其中I.lacteus(白囊耙齿菌)和C.lacerata(撕裂蜡孔菌)发病率为100%,致病性最强。对腐败菌抑制剂进行筛选发现,0.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液能有效抑制从荸荠中分离出的4种优势腐败菌,抑菌率均在70%以上,为低温贮藏期荸荠保鲜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荸荠 低温贮藏期 腐败霉菌 抑菌剂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
下载PDF
玉米种子处理技术及贮藏期管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占国 许成州 《种子科技》 2023年第8期26-28,共3页
试验研究了戊唑醇、噻苯隆以及芽孢杆菌3种玉米种子处理方式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外试验的方式得出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玉米种子活力、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不同影响,从而选出最佳处理方式,再从贮藏期入手探究科学合理的玉米种子管理措施。结... 试验研究了戊唑醇、噻苯隆以及芽孢杆菌3种玉米种子处理方式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外试验的方式得出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玉米种子活力、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不同影响,从而选出最佳处理方式,再从贮藏期入手探究科学合理的玉米种子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是最佳的玉米种子处理方式,贮藏期管理方法应从调节环境温湿度、袋装种子以及提高透气性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确保种子贮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处理技术 贮藏期管理
下载PDF
低钠酱鹿肉的配方优化及贮藏期特性研究
15
作者 刘东 夏金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
为开发一种钠含量较低但品质优秀的鹿肉制品,文章选取氯化钾、抗坏血酸钙和酵母抽提物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得到最佳使用量,再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根据实际可操作性调整得到最佳配方,然后对低钠酱鹿肉贮藏期内品质的变... 为开发一种钠含量较低但品质优秀的鹿肉制品,文章选取氯化钾、抗坏血酸钙和酵母抽提物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得到最佳使用量,再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根据实际可操作性调整得到最佳配方,然后对低钠酱鹿肉贮藏期内品质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配方为氯化钾30%、抗坏血酸钙6%、酵母抽提物15%。此时低钠酱鹿肉的感官评分为85.02分,接近模型预测值。与对照组相比,钠含量降低了35.60%,钾离子与钙离子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4℃环境下贮藏,通过pH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分析,证实低钠酱鹿肉的贮藏期品质接近传统酱鹿肉。使用该配方制作的酱鹿肉,钠含量显著降低(P<0.05),保证了其原有的风味与品质,可为制作低钠酱鹿肉制品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 鹿肉 模糊数学评定 响应面 贮藏期
下载PDF
发酵工艺对黑果腺肋花楸果酒贮藏期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瑞 景缘 +4 位作者 刘静 胡雨晴 高惠颖 范明慧 吕长鑫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1-196,共6页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用果汁、带渣汁和熟汁三种不同发酵工艺酿造黑果腺肋花楸果酒,测定其在贮藏期理化指标、功能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熟汁发酵酒具有较高的... 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用果汁、带渣汁和熟汁三种不同发酵工艺酿造黑果腺肋花楸果酒,测定其在贮藏期理化指标、功能性成分、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熟汁发酵酒具有较高的酒精度[(12.13±0.11)%vol]、花色苷[(644.63±12.08)mg/L]和总酚[(4213.41±89.03)mg/L]含量,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75.33±2.08)%和(60.21±1.83)%;带渣汁发酵酒的黄酮含量最高为(555.50±24.15)mg/L,有较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果汁、带渣汁和熟汁发酵酒分别检测出35种、40种、3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醇类物质占比较高,分别是39.78%、42.70%和45.76%;熟汁发酵酒感官评价较高为83.03分。综上所述,熟汁发酵较其他两种发酵工艺获得的果酒香气协调,口感醇厚,整体品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发酵工艺 贮藏期 香气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静动高压联合处理法的驴乳加工工艺优化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
17
作者 苟小刚 张明 +2 位作者 周玉贵 尹庆贺 王玉涛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129,共10页
该研究以鲜驴乳为原料,采用静态超高压(High-Pressure Processing,HPP)联合动态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UHPH)技术对鲜驴乳进行处理,以杀菌效果及酸度、pH值等指标为考察因素,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优化驴乳加工... 该研究以鲜驴乳为原料,采用静态超高压(High-Pressure Processing,HPP)联合动态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UHPH)技术对鲜驴乳进行处理,以杀菌效果及酸度、pH值等指标为考察因素,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优化驴乳加工工艺,并对其贮藏期内品质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采用静动高压联合处理(High-Pressure Processing+,HPP+)驴乳,最佳工艺为HPP最佳处理压力为550 MPa,HPP处理最佳保压时间为12 min,UHPH最佳处理压力为150 MPa,通过该工艺加工驴乳酸度为2.67°T,pH值为7.10,菌落总数为8 CFU/mL。在4℃冷藏条件下,以巴氏灭菌(Pasteurization Treatment,PAST)(72℃,15 s)驴乳为对照,对HPP+驴乳进行贮藏期品质变化研究发现,PAST驴乳贮藏时间到达14 d时已不适合饮用与销售,HPP+驴乳贮藏时间到达21 d时出现酸败气味,并于28 d出现分层现象,建议PAST驴乳最佳饮用时间为7 d内,HPP+驴乳最佳饮用时间为14 d内。综上所述,驴乳经HPP+技术处理后可有效杀灭其中所含微生物并有效延长驴乳的货架期。该研究可为HPP+技术在乳品加工行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乳 静动高压联合处理 工艺优化 贮藏期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山核桃仁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何侃 王春晓 +2 位作者 齐福建 邓杨勇 高军龙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5期109-112,共4页
以山核桃仁为研究对象,选择铝箔袋、热封袋、扎口袋3种不同包装方式,研究贮藏期间过氧化值、酸价、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包装方式对山核桃仁贮藏期品质劣变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可根据产品贮藏周期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包装方式。研... 以山核桃仁为研究对象,选择铝箔袋、热封袋、扎口袋3种不同包装方式,研究贮藏期间过氧化值、酸价、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包装方式对山核桃仁贮藏期品质劣变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可根据产品贮藏周期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包装方式。研究结果可为山核桃仁产品的贮藏保鲜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仁 包装方式 贮藏期 品质劣变
下载PDF
南国梨贮藏期保鲜剂筛选
19
作者 玄志友(摘录)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期58-58,共1页
据《北方园艺》2022年第20期《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南果梨贮藏期品质的影响》(作者叶春苗等)报道,为探索南国梨贮藏期的适用保鲜剂,采用0.25 mg/kg 1-甲基环丙烯(1-MCP)、0.25 mg/kg硝普钠(SNP)和0.25 mg/kg褪黑素作为保鲜剂处理南果梨,研... 据《北方园艺》2022年第20期《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南果梨贮藏期品质的影响》(作者叶春苗等)报道,为探索南国梨贮藏期的适用保鲜剂,采用0.25 mg/kg 1-甲基环丙烯(1-MCP)、0.25 mg/kg硝普钠(SNP)和0.25 mg/kg褪黑素作为保鲜剂处理南果梨,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南果梨果实贮藏理化指标与酯类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剂处理 南果梨 贮藏期 香气成分变化 果实贮藏 南国梨 褪黑素 理化指标
下载PDF
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20
作者 韩瑞华 张自启 +3 位作者 段爱菊 王淑枝 王利霞 刘顺通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04-106,共3页
本文对不同种薯来源地的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薯种薯贮藏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育苗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病毒病,洛阳农林科学院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9.60%和2.40%,开... 本文对不同种薯来源地的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薯种薯贮藏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育苗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病毒病,洛阳农林科学院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9.60%和2.40%,开封市尉氏县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46.20%和3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种薯 贮藏期 育苗期 病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