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旅游目的地“三生”系统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1
作者 李锦宏 曾雪 车旭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例,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基于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生”系统的时空耦合态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贵州省各市(... 以贵州省9个市(州)为例,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再基于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生”系统的时空耦合态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贵州省各市(州)“三生”系统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其综合评价指数差异显著。(2)“三生”系统的重心一直位于贵阳市境内,但偏移方向有所不同;“三生”系统两两之间空间耦合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生产—生活”系统、“生活—生态”系统、“生产—生态”系统。(3)从时间上看,“三生”系统耦合协调度以波动上升和保持稳定为主,空间上呈现出以贵阳、遵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式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三生”系统 重心模型 时空耦合 贵州省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贵州省耕地占用遥感监测
2
作者 王红雷 严文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贵州省耕地资源相对有限,播面增长空间小,耕地占用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及时监测土地占用,对农田保护、减小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可以在耕地占用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地表结构的复杂性,高精度的耕... 贵州省耕地资源相对有限,播面增长空间小,耕地占用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及时监测土地占用,对农田保护、减小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可以在耕地占用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地表结构的复杂性,高精度的耕地占用监测面临较大困难。为提高监测精度,本文研究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监测贵州全省的耕地占用情况。首先,利用多类型、高频次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贵州省全域范围内的大量样本,据此挖掘遥感图像中的耕地占用信息;然后,联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构建耕地变化监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从遥感图像的光谱、空间和时相信息中提取耕地变化情况;最后,选取典型区域对监测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监测出贵州省占用耕地区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监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乱占用 深度学习 变化检测 遥感影像 贵州省
原文传递
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可开采资源量研究
3
作者 易世友 李强 +1 位作者 陈刚 吉勒克补子 《地下水》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综合贵州省地热研究相关成果资料,分析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热水资源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将贵州省划分为110个地热资源量估算区,参照省内地热流体资源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周边的实际特点,采用设计布井法、泉(井)流量统计法和比... 综合贵州省地热研究相关成果资料,分析贵州省地热流体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热水资源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将贵州省划分为110个地热资源量估算区,参照省内地热流体资源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周边的实际特点,采用设计布井法、泉(井)流量统计法和比拟法对贵州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地热流体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省内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国构造所处部位的控制,地热资源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储和隆起山地断裂对流型地热储,总体热储温度一般小于90℃,为低温地热资源;估算出贵州省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总量为23190.37 m^(3)/a,其中设计布井法估算的资源量为15926.22 m^(3)/a,天然温泉可开采资源量1183.34 m^(3)/a,地热井可开采资源量6080.80 m^(3)/a,总热能906933.97 Kw,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476.68×10^(8)MJ。所估算的地热流体可采资源量可为贵州省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流体 可开采资源量 设计布井法 泉(井)流量统计法 贵州省
下载PDF
1980-2020年贵州省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
作者 余万洋 陈怡帆 +3 位作者 方发永 张金鑫 李舟 赵龙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草地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畜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探明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对维护区域草地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贵州省1980-2020年草地空间转移特征,将景观格局... 草地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畜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探明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对维护区域草地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贵州省1980-2020年草地空间转移特征,将景观格局与空间自相关相结合,深入识别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化规律及有效管理区域,并利用地理探测器量化草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40年来,贵州省草地面积变化可划分为增长期(1980-2000年)、衰退期(2000-2015年)、恢复期(2015-2020年)3个阶段,草地面积总体上减少了176.88 km^(2)。发生变化区域集中在西部与南部地区,以草地和林地、耕地之间的转移为主,草地总体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西部与南部高,东部与北部低”的特征;2)草地整体景观破碎程度增加,聚合度降低,形状趋于复杂,区县尺度的草地斑块更破碎和分散,但形状更规则;3)草地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减弱,局部自相关存在高-高聚集和低-高聚集的空间聚类现象,且集中分布在西部与南部地区;4)草地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海拔是主导因子,解释力最高,为42.9%。双因子的交互作用可增强对草地空间分布格局的解释力,海拔与牧业产值、年平均气温、人口密度、GDP均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在海拔主导的草地总体分布格局下,区域间社会经济因素的不同和变化显著影响草地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同时地区政策起重要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空间分布动态 景观格局 空间自相关 驱动因素 贵州省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贵州省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其耦合特征分析
5
作者 邹永偲 兰安军 +2 位作者 范泽孟 陶倩 钱方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42,共11页
[目的]探究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规律,对喀斯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风险防控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贵州省近20年景观生态安... [目的]探究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规律,对喀斯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风险防控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贵州省近20年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机理和耦合协调特征。[结果](1) 2000—2020年,贵州省以林地生态空间为主,占国土空间总面积53%以上,工业生产和城镇生活用地快速增长,导致城乡生活空间向外扩张挤占农业生产和林地生态空间。(2) 2000—2020年期间贵州省景观生态安全整体处于向好发展,南部景观生态安全等级总体优于北部地区。(3) 2000—2020年贵州省景观生态安全的Moran′s I值分别为0.340,0.400,0.414,空间相关性显著,“高—高”和“低—低”值为主要空间集聚模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布格局与景观生态安全分布有较高的一致性。(4)贵州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良好,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结论]人类经济活动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会改变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从而影响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及耦合协调性,因此需要优化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贵州省生态安全建设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三生”空间 景观生态安全 耦合协调度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吴春艳 邓映岚 +11 位作者 赵平 胡仕秀 吴小燕 朱焱 黎香彦 谢正州 王蓉 高艳 杨秀英 许海娜 卢然 冉利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2-1260,共9页
背景尿失禁好发于40~60岁女性,其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影响。目的了解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选取贵州省7个地区10家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0... 背景尿失禁好发于40~60岁女性,其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影响。目的了解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选取贵州省7个地区10家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0~6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分别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女性下尿路症状问卷量表(ICIQ-FLUTS)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测定研究对象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CS)制定的诊断标准,判断尿失禁类型,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不同尿失禁类型和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6份,有效回收率为98.9%。2966名研究对象中,尿失禁的患病率为33.4%(991/2966),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0.1%(596/2966),急迫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0%(58/2966),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1.4%(337/29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月经情况、产次、盆腔器官脱垂史、会阴裂伤、会阴侧切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盆腔手术史、流产次数、新生儿体质量是急迫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腰围、慢性盆腔疼痛史、盆腔器官脱垂史、会阴裂伤是混合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混合性尿失禁患者I-QoL总分、行为限制得分、心理影响得分、社会活动障碍得分均低于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P<0.05);重度尿失禁患者I-QoL总分、行为限制得分、心理影响得分、社会活动障碍得分均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结论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较高,为33.41%,不同类型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不同,混合性尿失禁和重度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为该人群的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尿失禁 压力性 尿失禁 急迫性 混合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7
作者 谭廷鸿 王卓 +4 位作者 肖洋 张宁 杨传东 吴瑶 康公平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为了解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麻阳河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随机踏查法对麻阳河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评价。麻阳河保护区有大型真菌247种,隶属于59科121属;其中优势科有红菇科、多孔菌科、小菇科... 为了解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麻阳河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随机踏查法对麻阳河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评价。麻阳河保护区有大型真菌247种,隶属于59科121属;其中优势科有红菇科、多孔菌科、小菇科、鹅膏科、牛肝菌科;优势属有红菇属、乳菇属、鹅膏属、小菇属、栓孔菌属、粉褶菌属、枝瑚菌属、灵芝属、小皮伞属。大型真菌中食用菌68种,药用菌23种,食(药)用菌18种,毒菌41种。调查研究表明,麻阳河保护区有丰富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资源调查
下载PDF
不同市场环境下贵州省抽水蓄能电站的电价形成机制研究
8
作者 丁光旭 田思源 +3 位作者 方国华 王逸可 王珍妮 吴志远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在梳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电价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贵州省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制定了针对贵州省乌江流域抽水蓄能电站在不同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价形成机制,分别对现货市场形成前后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进行测算。结... 在梳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电价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贵州省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制定了针对贵州省乌江流域抽水蓄能电站在不同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价形成机制,分别对现货市场形成前后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不完善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站上网电价为0.351 5元/(kW·h),抽水电价为0.263 6元/(kW·h),站点容量电价为668.50~771.70元/(kW·a);在较完善的电力市场环境下峰谷电价差为0.331~0.504元/(kW·h),站点容量电价为586.17~689.37元/(kW·a),可认为现阶段未形成现货市场的情况下严格执行两部制电价是合理有效的,未来形成现货市场后将由市场竞争生成电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电价机制 现货市场 两部制电价 电量电价 容量电价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人口时空演变分析
9
作者 唐天君 周忠发 +2 位作者 张付显梅 黄登红 邓芳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68-274,F0003,共8页
运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将贵州省内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000—2020年共计21期WorldPop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揭示了贵州省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1年来的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坝区人口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按人口... 运用GIS空间统计工具,将贵州省内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000—2020年共计21期WorldPop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揭示了贵州省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21年来的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坝区人口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按人口增长曲线特征可以划分为稳定增长期(2000—2006年)、快速波动增长期(2006—2010年)、快速负增长期(2010—2015年)以及缓慢下降期(2015—2020年)4个阶段,总体下降了0.99万人,其中五千亩耕地坝区上升了0.94万人,万亩耕地坝区下降了1.93万人;五千亩以上耕地坝区人口分布以较低密度聚集区与低密度聚集区为主,人口分布差异较明显;人口密度的空间相关性总体上表现为无明显差异,在局部表现为HH集聚、LL集聚和HL集聚;坝区人口重心迁移幅度较小,经向变化和纬向变化均呈往复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坝区 人口分布 时空演变 空间自相关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州地方品种猪感染猪伪狂犬病毒情况调查分析
10
作者 汪忠荣 欧工华 +4 位作者 张人俊 毛以智 刘霞 吴通奎 包涛涛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为了解贵州省黔东南州地方品种猪感染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情况,为品种资源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笔者应用ELISA方法,对在从江香猪、黔东南花猪、剑白香猪和白洗猪主要分布地区采集临床健康猪血清样品560份进行检测。
关键词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地方品种猪 猪伪狂犬病 调查
下载PDF
困境与路径: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研究
11
作者 王佳敏 徐长红 陈红 《武术研究》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山地旅游是贵州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贵州省山地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贵州省山地旅游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贵州省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原生性、复合性、脆弱性的特点... 山地旅游是贵州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贵州省山地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贵州省山地旅游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贵州省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原生性、复合性、脆弱性的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生态与发展不平衡、精品意识淡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困境,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纾缓路径,以期能为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山地旅游 困境与路径
下载PDF
贵州省汛期降水特征及强降水过程分型研究
12
作者 罗阳欢 白慧 +2 位作者 陈早阳 李忠燕 李浪 《山地气象学报》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为探究贵州省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利用贵州省81个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汛期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及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汛期降水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及强降水过程分型研究。【结果】贵州省1981... 【目的】为探究贵州省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利用贵州省81个气象观测站1981—2020年汛期降水资料,采用EOF、REOF及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汛期降水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及强降水过程分型研究。【结果】贵州省1981—2020年汛期平均降水量为924.9 mm,降水量在682.7~1194.1 mm,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6.94 mm/10 a。贵州汛期降水大体上呈现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强降水过程次数及持续天数分布及波动变化与汛期降水基本一致。【结论】贵州省汛期降水分布不均,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贵州省汛期强降水空间场主要有全省一致型、东西反向型和南北反向型3种典型模态。经REOF方法可将贵州省细分为3个强降水区域,根据环流场分析,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东部型强降水(Ⅰ型和Ⅲ型)与西部型强降水(Ⅱ型),各类型强降水落区受500 hPa环流分布情况以及850 hPa水汽来源与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降水 时空特征 分型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
作者 汪发勇 张磊 周银朋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
针对如何在县域范围内规划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结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可为贵州省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提供理论支撑。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针对如何在县域范围内规划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问题,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结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可为贵州省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提供理论支撑。贵州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求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准则层因素对建设需求的影响程度为水源维护需求>水土流失治理需求>治污需求>人居环境维护需求>生态环境维护需求,指标层中水源功能、林草植被覆盖率、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对建设需求的影响较大。以盘州市为例,基于盘州市1∶50 000地形图进行小流域划分,结合国土资源调查、水土流失监测、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评价各小流域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求,并选取建设需求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36、71、106、142的小流域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实地调研结果符合建设需求排序,验证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需求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清洁小流域 建设需求 评价指标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博物馆中英外宣文本对比及翻译策略研究
14
作者 张学玉 韦宁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贵州省博物馆藏品总数累计8万余件,其中馆藏苗族服饰和苗族银饰位居全国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走向世界,外宣文本在传播民族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构建文化自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贵州省博物馆的中英外... 贵州省博物馆藏品总数累计8万余件,其中馆藏苗族服饰和苗族银饰位居全国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走向世界,外宣文本在传播民族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构建文化自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贵州省博物馆的中英外宣文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在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词汇以及音韵上的差异,并分析其中采用的具体化、省译、深度翻译等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文本 英汉差异 翻译策略 贵州省博物馆
下载PDF
贵州省云贵高原型中蜂形态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廖艳 邓梦青 +2 位作者 赵恬 袁扬 王胤晨 《蜜蜂杂志》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从贵州省4个县12个采样点117群中华蜜蜂中,每群随机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29项形态指标的测定。利用SPSS19.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因素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较高的因素,包括了76.44%的变异。利用提取... 从贵州省4个县12个采样点117群中华蜜蜂中,每群随机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29项形态指标的测定。利用SPSS19.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因素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较高的因素,包括了76.44%的变异。利用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4个类群:威宁雪山、黑石头镇为一类,纳雍姑开乡、新房乡、水东乡、羊场乡和赫章野马川镇、平山镇为一类,正安芙蓉江、和溪镇为一类,威宁石门、草海为一类,说明贵州省境内中蜂存在形态差异及种群分化;变异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12个采样点中华蜜蜂29项形态指标样点间差异较大,其中,黑石头镇、雪山镇在前翅长和前翅宽两个指标及吻长、股节长、基节长等与个体大小相关指标平均值较大,均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为贵州省中蜂资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数据,对开发和利用蜜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云贵高原型中蜂 形态特征 分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构建实施精准饲养猪牛羊平台——以贵州省畜牧业为例
16
作者 任玲珠 韩宝银 +3 位作者 杨珊 严娅 韦永清 王清霖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13-16,共4页
以贵州省猪牛羊畜牧业为例,通过互联网搭建线上实时精准互动饲养猪牛羊平台、与线下为农村个体户或群体饲养猪牛羊双联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线上客户的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挖掘,以便准确筛选出目标客户群体。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贵州... 以贵州省猪牛羊畜牧业为例,通过互联网搭建线上实时精准互动饲养猪牛羊平台、与线下为农村个体户或群体饲养猪牛羊双联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线上客户的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挖掘,以便准确筛选出目标客户群体。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贵州省畜牧业的相关信息,以扩大畜牧业市场及其影响力并促进销售。打造一个新的销售方式,为贵州省畜牧业的销售,打造一个全新的销售渠道。引领农户以网络为新的销售方式,推动贵州省畜牧业销售及畜牧业养殖的积极性,用新颖的方式助推贵州畜牧业销售,走向全国广阔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销售 新媒体 猪牛羊畜牧业 云养殖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形成机理的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以贵州省黔西县为例
17
作者 张景华 张建龙 +3 位作者 欧阳渊 高慧 刘洪 刘小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石漠化的成因与形成机理,找出影响石漠化敏感性的主要自然因素,选取年降雨量、坡度、岩性组合、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度5个指标,在GIS的支持下,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开展了黔西县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在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石漠化的成因与形成机理,找出影响石漠化敏感性的主要自然因素,选取年降雨量、坡度、岩性组合、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度5个指标,在GIS的支持下,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开展了黔西县石漠化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黔西县石漠化仍然处于较为敏感状态,中度、高度和极敏感区域的面积合计为1176.39 km^(2),占46.97%,发生石漠化可能性依然存在;中度、高度和极敏感区主要分布于洪水—仁和、定新—重新、五里—沙井和钟山—铁石—素朴等区域,与石漠化土地的分布区域一致;绝大部分石漠化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分布在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嘉陵江组是敏感性最高的地层单元;通过综合研究石漠化各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和内在联系及继承关系来比较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可以替代专家调查表方法,来降低层次分析法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形成机理 改进层次分析法 敏感性评价 贵州省 黔西县
下载PDF
贵州省124所医疗机构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现况调查
18
作者 王颜颜 查筑红 +4 位作者 王静 林丹 曾妮 罗光英 李凌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现状,为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22年7—12月贵州省124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情况、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 目的了解贵州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感染现状,为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22年7—12月贵州省124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血液透析相关情况、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他感染相关情况。结果共调查MHD患者15114例,年龄以36~<60岁年龄段为主(55.83%)。血液透析龄以1~<5年为主(59.37%),血液透析频率主要是3次/周(73.91%)。透析血管通路以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为主,共12948例(85.77%)。原发疾病以慢性肾衰竭为主(99.89%)。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5.29%,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0.6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0.24%,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率1.70%。不同年龄、透析医院数、透析机构规模的MHD患者HB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透析时间、透析机构规模的MHD患者HC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透析医院数MHD患者T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为36~<60岁MHD患者HBV、HCV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10%、0.84%。透析时间≥10年的患者HCV感染率(1.64%)较高。透析床位数≥90张的医疗机构患者HCV、HIV和TP感染率均较高,分别为0.74%、0.28%、1.94%。HBV感染率最高的是透析床位数<30张的医疗机构,为18.64%。发生血管穿刺部位感染9例(0.06%),血流感染12例(0.08%),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7例(0.05%),肺部感染30例(0.20%)。不同血管通路类型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肺部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通路类型为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患者的血管通路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37%)和肺部感染发病率(1.10%)均较其他类型高。结论贵州省MHD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透析频率多为3次/周,以AVF为主要血管通路。MHD患者容易合并HBV、HCV、HIV、TP、血流感染和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感染 血流相关感染 预防与控制 贵州省 血透相关感染
下载PDF
贵州省惠水县涟江大坝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息朝庄 张鹏飞 +3 位作者 吴林锋 杨茗钛 范云飞 夏浩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0-662,共13页
【研究目的】涟江大坝位于贵州省惠水县,为查明该地区土壤硒分布特征,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337件,成土母岩样品4件,土壤剖面样品16件,分析测定Se、养分元素和As、Cd、Cr、Cu、Hg、Ni、Pb、Zn重金属元素等含量。【研究方法】通过表层... 【研究目的】涟江大坝位于贵州省惠水县,为查明该地区土壤硒分布特征,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337件,成土母岩样品4件,土壤剖面样品16件,分析测定Se、养分元素和As、Cd、Cr、Cu、Hg、Ni、Pb、Zn重金属元素等含量。【研究方法】通过表层土壤、成土母岩、土壤剖面样品中Se、养分元素、重金属元素含量对比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该区土壤Se分布特征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区内土壤偏酸性,土壤中Se元素含量范围为0.19~3.65 mg/kg;土壤中养分元素P、B和SOM含量高;区内不同成土母质表层土壤Se平均值具有上石炭统灰岩>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中二叠统栖霞组灰岩>上白垩统茅台组砂岩>中三叠统罗楼组灰岩>中三叠统边阳组碎屑岩的变化规律;区内土壤剖面中Se含量随深度加深而降低。【结论】区内富硒土壤丰富,主要为中等和高级,富硒土壤面积为42.94 km2;土壤中Se与SOM呈显著正相关关系,Se与K_(2)O、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态环境 茅口组灰岩P2m 茅台组砂岩K2m 环境地质调查 涟江大坝 惠水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鸟类新记录——卷羽鹈鹕
20
作者 张鹤 黄小龙 +6 位作者 冉景丞 杨再华 刘广慧 刘懿 程绍传 晏玉莹 张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4,共1页
2023年11月7日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监测的调查中,于朱家湾的芦苇丛中(104°15′21.71″E,26°49′24.80″N)发现并拍摄到2只鹈鹕属Pelecanus鸟类(图1),于11月10日在西海码头(104°16′9.65″E,26... 2023年11月7日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监测的调查中,于朱家湾的芦苇丛中(104°15′21.71″E,26°49′24.80″N)发现并拍摄到2只鹈鹕属Pelecanus鸟类(图1),于11月10日在西海码头(104°16′9.65″E,26°51′8.50″N)再次发现,两地直线距离为4 km。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刘阳,陈水华,2021),确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P. crispus,隶属于鹈形目Pel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idea。1只为成体,1只为亚成体,成体嘴宽大,直长而尖,上、下嘴喙的后半段为黄色,下颌上有1个橘黄色的喉囊,颊部和眼周围裸露的皮肤均为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羽鹈鹕 鹈形目 马敬能 颊部 喉囊 鹈鹕科 贵州省威宁县 湿地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