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用途对种植户农业增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韬 汪兴旺 陈丽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如何发挥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扶持农户农业生产并实现增收的作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能促进经济作物种植户农业增收的缘由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基于宁夏农地产权抵押试点区1562个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类别中介... 如何发挥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扶持农户农业生产并实现增收的作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能促进经济作物种植户农业增收的缘由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基于宁夏农地产权抵押试点区1562个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类别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用于经济作物种植对促进农户农业增收的概率比用于粮食作物种植高18.2%;种植农户贷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农地产权抵押贷款促进农业增收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用于经济作物种植促进种植农户农业增收的作用要比粮食种植高出7.5%。为此,金融机构在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扶持“三农”政策的过程中,应针对种植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用途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贷款方案与帮扶措施,协助种植农户在确保生产经营有较好盈利率的前提下理性扩大经营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抵押 贷款用途 种植农户 农业增收
下载PDF
加强贷款用途的管理 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同裕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前,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不下是困扰我国金融业的老大难问题.不良贷款的成因,固然有其客观因素,但忽视对我国银行业自身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管理水平是十分不利的.要降低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必须从加强贷款用途... 目前,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不下是困扰我国金融业的老大难问题.不良贷款的成因,固然有其客观因素,但忽视对我国银行业自身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管理水平是十分不利的.要降低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必须从加强贷款用途的管理入手,向管理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管理 银行业 贷款用途 管理 信贷资产质量
下载PDF
贷款用途、担保情况与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贷款信用风险
3
作者 王琪瑶 林聪 许浩东 《经济视野》 2014年第11期328-329,共2页
近年来,农户信贷风险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越发重要。本文利probit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户收入、文化程度及贷款数额对贷款违约概率显著正相关,而抵押方式获得贷款和消费贷款会... 近年来,农户信贷风险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信贷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越发重要。本文利probit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户收入、文化程度及贷款数额对贷款违约概率显著正相关,而抵押方式获得贷款和消费贷款会提高农户违约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用途 担保情况 信用风险probit模型
下载PDF
巧用贷款用途 防控贷款风险
4
作者 韩婷婷 《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5X期39-39,共1页
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贷款用途进行贷前调查及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地强化贷款贷前、贷时及贷后的风险管理,努力提高贷款质量,实现防控贷款风险的作用。现笔者就如何巧用贷款用途,防控贷款风险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贷款用途 防控 风险
下载PDF
浅谈如何确保贷款用途的真实性
5
作者 吕利民 《纳税》 2018年第6期223-223,共1页
当前银监会下发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为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及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是我国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基础。《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对... 当前银监会下发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为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及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是我国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基础。《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对贷款用途明确应加强管理,在贷款发放中特别强化审查,减少贷款不按用途使用的风险。《个贷办法》明确强调不得发放无用途贷款,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规规定和相关政策,特别强调要开展尽职的贷前调查。《流贷办法》同样强调贷款用途要真实,为此特别明确规定要进行流动资金测算,贷款金额不得超出测算的流动资金需求,贷后检查时关注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也对贷款用途提出具体要求。可见贷款用途真实性对防范贷款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用途 真实性 贷前调查 贷时审查 贷后检查
下载PDF
商业银行贷款用途违规问题研究
6
作者 刘伟明 《吉林金融研究》 2021年第6期45-48,共4页
贷款用途违规问题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相当突出,近三年有关商业银行贷款用途违规的行政处罚案在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环节都有所体现。金融监管部门之所以对贷款用途进行严格监管主要是因为贷款用途违规是商业银行信用风... 贷款用途违规问题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相当突出,近三年有关商业银行贷款用途违规的行政处罚案在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环节都有所体现。金融监管部门之所以对贷款用途进行严格监管主要是因为贷款用途违规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它严重误导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贯彻执行,又是高利贷、洗钱、欺诈、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滋生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贷款违规问题背后有着复杂的宏观与微观方面的原因,需要从借款人、商业银行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等三方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据此,要切实防范贷款违规的金融风险、从源头遏制金融违法犯罪,应真正追究借款人有关贷款用途的违约责任,商业银行要重整对借款人贷款用途的实质性调查、审核和管理流程,金融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有关贷款用途监管的理念、制度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用途 信用风险 金融监管
下载PDF
关于中小企业贷款用途的一点思考
7
作者 谢加悦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58-59,共2页
一看这个标题,很多人会问中小企业“贷款用途”还用得着思考?肯定是用于“购买原材料”啊!监管部门对贷款用途的限定以及受托支付的要求,本意和出发点是为了让贷款流向实体经济,防止贷款资金挪用,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但目的达... 一看这个标题,很多人会问中小企业“贷款用途”还用得着思考?肯定是用于“购买原材料”啊!监管部门对贷款用途的限定以及受托支付的要求,本意和出发点是为了让贷款流向实体经济,防止贷款资金挪用,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但目的达到了吗?在目前的实际操作中,无论这一笔贷款金额大小,一百万或是上千万,几乎都是一次性支付给同一个企业,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但我们没有选择,因为不这么做业务没法开展,有时候甚至还要帮着客户去完成这个动作。然后我们开始监控所谓的贷款资金回流,还自鸣得意地觉得银行进一步加强了信贷资金用途的管理,有效控制了风险。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件一开始就知道是造假、是欺骗的事上,自我催眠让自己觉得这是对的,然后还自欺欺人告诉大家,我这个假造得是很严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用途 中小企业 小企业发展 一次性支付 监管部门 实体经济 资金挪用 实际操作
下载PDF
全面治理贷款用途违规问题对策探讨
8
作者 王文金 《清华金融评论》 2021年第11期67-70,共4页
贷款用途违规问题是各商业银行受到行政处罚最多的事由之一。为加强贷款用途管理,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措施强化监管,但贷款用途违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根治。本文分析了滋生贷款用途违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总结长期以来贷款用途... 贷款用途违规问题是各商业银行受到行政处罚最多的事由之一。为加强贷款用途管理,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措施强化监管,但贷款用途违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根治。本文分析了滋生贷款用途违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总结长期以来贷款用途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用途 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 行政处罚 经验教训 违规问题 对策探讨 强化监管
原文传递
贷款用途不真实的法律后果及风险应对
9
作者 徐燕 《中国农村金融》 2017年第17期57-58,共2页
受托支付不应绝对化,应尽量引导贷款人实事求是地填写贷款用途,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同时,在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以新还旧”时,银行有义务明确告知保证人贷款的实际用途,
关键词 贷款用途 风险应对 法律后果 实事求是 证据材料 绝对化 贷款 借款人
原文传递
银行贷款用途和形态应予关注
10
作者 纪洪伟 《金融博览》 2016年第7期65-65,共1页
笔者近日对某县级市辖区内单户存量贷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相当比例企业贷款的用途和形态出现了新变化,应给予足够重视。调查显示,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持续流向"僵尸"类企业或类"僵尸"类企业,维持还本付息,甚至贷款还息,... 笔者近日对某县级市辖区内单户存量贷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相当比例企业贷款的用途和形态出现了新变化,应给予足够重视。调查显示,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持续流向"僵尸"类企业或类"僵尸"类企业,维持还本付息,甚至贷款还息,形成了资金黑洞,占用大量资金且无效利用,使得金融政策不仅起不到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反而资助技术落后、产能过剩企业苟延残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用途 持续流 企业贷款 产能过剩 企业资产负债 产业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 信贷资源 金融政策 信贷资产质量
原文传递
地方法人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合规争议点释疑
11
作者 刘伟明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3年第2期56-60,共5页
地方法人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存在合规争议的部分集中体现在跨区经营信贷业务的认定、信贷核心业务环节的范围以及贷款用途合规性等三个方面。对上述三个问题在实务中存在的争议以及背后涉及的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 地方法人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存在合规争议的部分集中体现在跨区经营信贷业务的认定、信贷核心业务环节的范围以及贷款用途合规性等三个方面。对上述三个问题在实务中存在的争议以及背后涉及的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地方法人银行在互联网贷款业务合规管理方面应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法人银行 互联网贷款 跨区经营 信贷核心业务环节 贷款用途
下载PDF
高校贷款的管理与核算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卫民 郭志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9-50,共2页
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管理与核算,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高校贷款的管理应从三方面着手:银行贷款项目的管理;银行贷款额度的管理;银行贷款用途的管理。参照现行银行贷款的几种核算方法,提出高校贷款购置固定资产和进行房屋维修应区别对待。
关键词 高校 核算方法 银行贷款 贷款项目管理 贷款额度管理 中国 贷款用途管理
下载PDF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风险不容忽视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春胜 周维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9年第10期68-68,共1页
一是监管不到位.制度约束性差。目前国家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尚未有明确的金融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监管.政府金融办虽有监管之权,但其侧重于抓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缺乏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本金变动、贷款对象、贷款用途、贷款... 一是监管不到位.制度约束性差。目前国家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尚未有明确的金融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监管.政府金融办虽有监管之权,但其侧重于抓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缺乏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股本金变动、贷款对象、贷款用途、贷款额度、贷款利率等合规性方面的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的各项业务运作完全处于自我约束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公司 风险 金融部门 规章制度 贷款对象 贷款用途 贷款额度 贷款利率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票据兑付考核中贷款“变味”问题应重视
14
作者 刘志平 徐红 《金融经济》 2007年第6X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合同 票据兑付 贷款利率定价 信贷政策 人民银行 贷款用途 央行票据 贷款投向 贷款
下载PDF
商业银行信用证打包贷款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15
作者 李俊芸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05年第5期32-33,共2页
一、信用证打包贷款的含义与性质(一)信用证打包贷款的含义信用证打包贷款业务最初仅局限于对出口货物的包装提供贷款。在国际贸易采取信用证结算的情况下,当出口商接到国外进口方银行开来的信用证但缺乏包装货物的流动资金时,就以正待... 一、信用证打包贷款的含义与性质(一)信用证打包贷款的含义信用证打包贷款业务最初仅局限于对出口货物的包装提供贷款。在国际贸易采取信用证结算的情况下,当出口商接到国外进口方银行开来的信用证但缺乏包装货物的流动资金时,就以正待包装的货物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使货物能够顺利包装出口。由于贷款用途仅限于包装,范围较窄,金额也不大,所以贷款的风险也较小。随着国际贸易和银行信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银行 银行信用证 信用证交易 贷款用途 进口方 开证行 国家风险 信用贷款 贸易背景 开证申请人
下载PDF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资金流向监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炳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本文通过对目前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发放流程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具体业务叙做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贷款用途的监控普遍存在诸多漏洞,贷款用途管理流于形式,存在贷款被挪用的风险。因此,本文从合同签订、贷款发放与支付三个... 本文通过对目前商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发放流程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具体业务叙做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贷款用途的监控普遍存在诸多漏洞,贷款用途管理流于形式,存在贷款被挪用的风险。因此,本文从合同签订、贷款发放与支付三个环节建议商业银行细化对固定资产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固定资产贷款 贷款用途管理 资金流向监控
下载PDF
银行信贷资金用途监管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忠贤 邱继彩 《时代经贸》 2011年第2期177-177,共1页
当前贷款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是银行信贷经营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客户违约使用信贷资金、贷款用途不真实也成为业内一个隐讳话题。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管理,对于提高客户信息透明度,降低信贷资金风险,保障银行正当权益具有重要... 当前贷款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是银行信贷经营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客户违约使用信贷资金、贷款用途不真实也成为业内一个隐讳话题。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管理,对于提高客户信息透明度,降低信贷资金风险,保障银行正当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贷 有效监管 资金用途 信贷资金风险 贷款用途 信息透明度 信贷经营 资金使用
下载PDF
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8
18
作者 姚恒纪 封家驷 《现代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4-24,共1页
个人住房贷款具有笔数较多、贷款用途单一、贷款期限较长的特点.决定了该项业务风险的分散性、隐蔽性、受市场影响的波动性和滞后性的特征。如何既拓展业务空间,又能保证业务发展质量,是做大做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业务风险 贷款用途 贷款期限 市场影响 业务空间 发展质量 分散性
下载PDF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保山市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应胜 《时代金融》 2010年第10X期132-133,共2页
自2009年6月云南省保山市成立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以来,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保山市小额贷款公司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地方金融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
关键词 贷款风险管理 地方经济 公司贷款 发展调查 地方金融 贷款质量 云南省保山市 贷款利率 金融机构信贷 贷款用途
下载PDF
并购贷款发展的困难分析
20
作者 王琛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5期92-93,共2页
并购贷款之所以一直难以破冰,主要是因为其风控要求非常高,而且历史上商业银行发放的此类贷款也曾遗留大量坏账。一方面,并购贷款流程复杂,贷款用途跟踪困难,更容易被挪作他用;另一方面,并购贷款要求银行充分了解客户的信息,需... 并购贷款之所以一直难以破冰,主要是因为其风控要求非常高,而且历史上商业银行发放的此类贷款也曾遗留大量坏账。一方面,并购贷款流程复杂,贷款用途跟踪困难,更容易被挪作他用;另一方面,并购贷款要求银行充分了解客户的信息,需要对收购方和目标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专业分析,而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能力,还没有专业化到统一安排企业债务成本以及并购完成后对企业运作实施有效的参与、监督和驾驭,从而难以控制信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贷款 困难分析 企业财务状况 商业银行 贷款流程 贷款用途 业务能力 企业运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