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小资产阶级文艺的论争与批判——从许杰的《小资产阶级与文艺》一文说起
1
作者 杨剑龙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8-135,共18页
1957年8月,叶以群、孔罗荪、姚文元合作撰文《许杰在文艺上政治上的反动道路》,其中叶以群的《许杰的“小资产阶级文艺”之旗》,直接批判许杰1948年发表的《小资产阶级与文艺》。1928年的革命文学倡导,开启了以阶级划分作家、以小资产... 1957年8月,叶以群、孔罗荪、姚文元合作撰文《许杰在文艺上政治上的反动道路》,其中叶以群的《许杰的“小资产阶级文艺”之旗》,直接批判许杰1948年发表的《小资产阶级与文艺》。1928年的革命文学倡导,开启了以阶级划分作家、以小资产阶级界定作家与创作的先声。在与梁实秋的人性论、“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常常将他们归为小资产阶级文人,成为找不到政治出路动摇者的标签。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被确定了,小资产阶级的自我反省和批判被突出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常常以小资产阶级作为评判作家创作的不足和短处。在历次对于小资产阶级文人和创作的批判针砭过程中,将阶级斗争观念作为衡量作家衡量文学的标准,忽略与抛弃了人性与文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将革命与否视作评判作家立场与情感的唯一标准,模糊与消弭文学与革命不同的视阈及文学的特性;将工农兵的立场和情感看作衡量作家和文学的标准,批评或否定了文学表达的多样性与先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杰 《小资产阶级与文艺》 资产阶级 论争 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的批判与超越
2
作者 吴俊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虚伪性,指明什么样的国家及爱国主义需要人们保持警惕、何种意义上的国家值得人们热爱。他们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将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全人类解放事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虚伪性,指明什么样的国家及爱国主义需要人们保持警惕、何种意义上的国家值得人们热爱。他们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将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全人类解放事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爱国思想的历史性超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基本前提,实现人的解放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使命宗旨,坚持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实现使命宗旨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被压迫民族爱国主义饱含着反侵略和革命色彩,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必须坚守国际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爱国主义 国际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3
作者 高地 王艺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2,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频发和工人革命浪潮日益汹涌的背景下,密切关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包括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批判,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公德、宗教清德、...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频发和工人革命浪潮日益汹涌的背景下,密切关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包括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批判,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公德、宗教清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内容批判,以及对资产阶级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强制灌输、操纵媒体和控制舆论的方式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对科学认识和理性对待当代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文本研究以及在国际视野下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思想政治教育 资产阶级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子夜》中的资产阶级何以民族、经济危机何以世界?
4
作者 妥佳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1,215,216,共14页
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子夜》中吴荪甫失败的具体原因与小说中民族工业的整体困境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视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吴荪甫金融投机的最后一次失败主要缘于姐夫杜竹斋的出卖,与实业经营成败无关;而益中公司下属实业工厂主... 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子夜》中吴荪甫失败的具体原因与小说中民族工业的整体困境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视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吴荪甫金融投机的最后一次失败主要缘于姐夫杜竹斋的出卖,与实业经营成败无关;而益中公司下属实业工厂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是因中原大战影响交通而无法打开销路,在金融掣肘资金的情况下被迫出顶;裕华丝厂并非海外销路不畅,而是工人罢工影响生产,耽误其完成既有订单从而影响其获利。《子夜》通过吴荪甫在三条不同战线上的成败所写的中国资本主义问题,乃是实业凋敝金融发达的怪象。小说以实业家最终买办化的结局,质疑了所谓民族资产阶级的民族性,并以大量笔墨描绘了比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更为直接的国内问题。在经济史视角下重读《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不应把小说当成史料证据来剖析经济史,而应从中发掘茅盾、瞿秋白等不同左翼知识分子观察经济社会时复杂的精神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子夜》 民族工业 民族资产阶级 世界经济危机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制定与调适
5
作者 于化民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共17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只有付诸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目的。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则是实现两者有机联结的关键环节。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只有付诸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目的。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则是实现两者有机联结的关键环节。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应该怎样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当时乃至在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对他们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这一问题再次被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总路线,坚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在实践中积极进行探索和调适,注意纠正“左”的和右的偏向,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体系,并且被载入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确定与积极的实践效应,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的突出表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 统一战线 党的政策
下载PDF
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历史命运
6
作者 黄志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5-21,27,共8页
众所周知,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主张,并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最完备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为封建... 众所周知,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主张,并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最完备的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物而出现,在历史上是巨大的进步,它在西方国度里曾经经历了光辉的战斗历程,才走向没落。可是,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命运却是十分悲惨的。它在中国地平线上初露头角,立即被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所绞杀,并且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悲剧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深刻认识这种历史必然性,才能正确地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一正当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封建王朝江河日下的时刻,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列强各国迅速崛起的客观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主制度 中国资产阶级 历史命运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孙中山 袁世凯
下载PDF
从资产阶级自由概念看“自由”的堕落——阿多诺对于康德自由学说的批判及其启示
7
作者 王晓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0-60,共11页
康德的先验自由概念典型地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自由观的代表。这个自由观对于科学观的态度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于自由的两种态度,即既需要自由又否定自由。资产阶级自由观所表现出来的这两种态度从不同方面以自由的名义来否定... 康德的先验自由概念典型地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自由观的代表。这个自由观对于科学观的态度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于自由的两种态度,即既需要自由又否定自由。资产阶级自由观所表现出来的这两种态度从不同方面以自由的名义来否定自由。从阿多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自由之中一定包含冲动,自由就是对不自由的否定,不存在给定的自由。如果自由是先验的,是给定的,那么自由就会变成高高在上的人的自我欺骗,就会变成纯粹形式的自由。而这种纯粹形式的自由之中就会被偷偷摸摸地塞进经验的内容,自由就会变成心理上的“自恋”,甚至还会包含种族主义的要素。而当代资产阶级在宣称自己国家是自由国家时就是把自由当作既定的、肯定的东西,并拥有这种东西。他们由此而陷入疯狂的自恋之中,并且以“自由”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征服和掠夺,变成了康德所说的“最坏的恶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阿多诺 康德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下载PDF
解剖维多利亚时代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经验》评述
8
作者 舒小昀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彼得·盖伊的《资产阶级经验》探讨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时期的资产阶级经验,是在解剖特定时代的特定阶级。盖伊注重整体性的研究,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涉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以倡导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 彼得·盖伊的《资产阶级经验》探讨从维多利亚到弗洛伊德时期的资产阶级经验,是在解剖特定时代的特定阶级。盖伊注重整体性的研究,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涉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以倡导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的文化史而闻名,留下鸿篇巨制。《资产阶级经验》根据历史的意义来把它界定为1837-1914年,对19世纪历史的本质进行总体把握,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深入解释来力图反映历史发展的全貌。资产阶级具有多样性,盖伊概括他们的相似特征,描绘其集体传记。盖伊将精神分析、传记与历史相互结合起来,展示宏观时代脉络和微观的个体生平的纵横交织,完成了一个阶级的文化史,其著作开阔了关于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经验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盖伊 资产阶级经验》 精神分析 经验
下载PDF
略论我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政策——为庆祝党的七十诞生而作
9
作者 姜铎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0-74,共5页
今年“七一”,是伟大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七十诞生,特结合我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专业,写这篇有关党对中国资产阶级政策的文章,以志我个人的热烈庆祝之情。
关键词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 发展过程 旧中国 无产阶级
下载PDF
赏漫画,学历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0
作者 吴志荣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3年第7期153-162,共10页
一、漫画赏析漫画1:在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约翰一世(1199一1216年在位)统治时期,由于约翰一世专横暴戾,贪得无厌,导致了社会的普遍不满。于是,一些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联合,迫使约翰一世于1215年6月15日签署了《大宪章》。《... 一、漫画赏析漫画1:在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约翰一世(1199一1216年在位)统治时期,由于约翰一世专横暴戾,贪得无厌,导致了社会的普遍不满。于是,一些大封建领主、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联合,迫使约翰一世于1215年6月15日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全文共有63条,主要内容是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贵族们的经济、司法和政治特权不受侵犯,保证教会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宪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领主 金雀花 漫画
下载PDF
瞿秋白对我党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贡献
11
作者 李东明 《天府新论》 1995年第3期84-87,共4页
瞿秋白对我党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贡献李东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如何对待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党在进行民主革命时必须予以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干这一问题,党的不少领导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翟... 瞿秋白对我党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贡献李东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如何对待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党在进行民主革命时必须予以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干这一问题,党的不少领导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翟秋白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产阶级理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瞿秋白 无产阶级 帝国主义 中国革命 陈独秀 社会主义 官僚资产阶级
下载PDF
吴荪甫:民族资产阶级的巨子——茅盾《子夜》的人物分析之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中 陆文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39-145,共7页
对《子夜》中吴荪甫这一艺术典型形象的评价历来歧见纷纭。本文认为吴荪甫是一个抵制买办资产阶级,以民族工业来救国的爱国的民族资本家,一个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有理想、有才干、有魄力、有事业心的资本家。他的悲剧不是个人悲... 对《子夜》中吴荪甫这一艺术典型形象的评价历来歧见纷纭。本文认为吴荪甫是一个抵制买办资产阶级,以民族工业来救国的爱国的民族资本家,一个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有理想、有才干、有魄力、有事业心的资本家。他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时代悲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共同的社会历史悲剧。茅盾把这个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长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巨子,写得铁腕棘手,雄风逼人,气质不凡,才气横溢,但终于被黑暗的时代吞噬,从而使《子夜》成为一部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成就的社会小说,达到以小说参与中目社会性质论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家 买办资产阶级 民族工业 三十年代 历史命运 帝国主义 瞿秋白 官僚资产阶级 封建主义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理论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占阳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0-56,共7页
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理论的历史演变王占阳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理论,是一个在历史上多次发生过重大变化.并因此而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理论。因此,根据原版的毛泽东著作.认真系统地... 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理论的历史演变王占阳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的理论,是一个在历史上多次发生过重大变化.并因此而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的重要理论。因此,根据原版的毛泽东著作.认真系统地考察这一理论的演变过程,真正恢复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自由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 私人资本主义 买办阶级 自由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 中国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
下载PDF
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毛泽东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赋光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2,共4页
研究毛泽东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应将其放在中国政局大态势中,放在毛泽东政治战略与策略中去考察分析,即将历时与共时分析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为何如此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破解毛泽东为何最终消灭民族资产阶级之谜。毛泽东是... 研究毛泽东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应将其放在中国政局大态势中,放在毛泽东政治战略与策略中去考察分析,即将历时与共时分析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为何如此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破解毛泽东为何最终消灭民族资产阶级之谜。毛泽东是一个目的十分明确要获取社会主义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资产阶级 毛泽东 中国资产阶级 力量对比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中间阶级 买办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 二重性 自由资本主义
下载PDF
从列宁到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钊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85年第3期52-57,共6页
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我党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是与列宁、斯大林对这个概念的使用相一致的。我查阅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后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我党关于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是与列宁、斯大林对这个概念的使用相一致的。我查阅了列宁和斯大林的著作后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和列宁、斯大林是根本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斯大林著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 毛泽东 买办资产阶级 列宁 帝国主义国家 共产国际 中国资产阶级
下载PDF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发展与贫困——围绕着《中国民约精义》的纵横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福惠 《浙江学刊》 1986年第Z1期246-253,共8页
卢梭的《民约论》在本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引起了各种反响:憎其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者有之,崇其为福音而顶礼膜拜者有之,视其为时髦而随意搬用者亦有之。1903年,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刚在科考中失意转而激烈主张革命的刘师培,遵照甲午... 卢梭的《民约论》在本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引起了各种反响:憎其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者有之,崇其为福音而顶礼膜拜者有之,视其为时髦而随意搬用者亦有之。1903年,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刚在科考中失意转而激烈主张革命的刘师培,遵照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早期资产阶级宣传家们“合中西之言以喻民”的主张,“搜国籍得前圣曩哲言民约者若干篇”,证以杨廷栋经日文转译的《民约论》,并发挥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民约论 近代资产阶级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 甲午战争 民主思想 政治学说 西方资产阶级 君主专制 士大夫
原文传递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错误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恩鸿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1年第z1期101-106,共6页
关键词 中共 国民党政权 土地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左”倾错误 共产国际 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领导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买办阶级 买办资产阶级
下载PDF
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曲折发展──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理论的历史演变之二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用舒 《武陵学刊》 1997年第1期60-63,88,共5页
关键词 中国资产阶级理论 民族资产阶级 毛泽东 官僚资产阶级 历史演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 日本帝国主义 买办阶级
下载PDF
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进 《文史哲》 1981年第4期39-45,共7页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介绍传播的历史上,有一种看起来十分奇怪而实际上却非常自然的现象——首先在我国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者,而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马克...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介绍传播的历史上,有一种看起来十分奇怪而实际上却非常自然的现象——首先在我国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不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者,而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马克思主义是何时传到中国的?蔡元培先生一九二○年曾经指出:“西洋的社会主义,二十年前,才输入中国”。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一九○○年前后传入中国的。从现在见到的资料来看,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首先在我国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他们就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著作,在自己的著述中介绍过马克思的生平事业及其学说,翻译、出版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国外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专著和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思想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学说 无政府主义者 孙中山 资产阶级改良派 梁启超 新民丛报 资产阶级革命 蔡元培
下载PDF
“国家—民族”理论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成功实践——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造
20
作者 谢圣庚 张继焦 张嘉熙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51,158,共10页
“国家—民族”理论是中国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凝练总结出来的。基于“国家—民族”理论视域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典型案例,从国体与政体、执政党、社会道路、民... “国家—民族”理论是中国学者在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凝练总结出来的。基于“国家—民族”理论视域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典型案例,从国体与政体、执政党、社会道路、民族与公民身份、共同文化五个维度阐释“五个认同”,有助于理解当前中国道路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国家通过“伞式”社会结构自上而下地发挥主导力量,进行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有效地将各民族和诸多阶级进行整合。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认同和拥戴“国家—民族”体制,理解与支持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体现了“国家—民族”自上而下主导体制与“五个认同”自下而上机制的双向互动。这有利于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构建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国家—民族”理论 “伞式”社会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