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2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美国氦气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对比及启示
1
作者 刘成林 张亚雄 +9 位作者 王馨佩 王海东 洪思婕 丁振刚 陈践发 许诺 朱玉新 刘克胜 罗娜 李文研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鉴于氦气资源的战略重要性、美国氦气资源条件的优越性及目前中国氦气供需矛盾的严峻性,开展中国与美国氦气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对比显得极为有意义。通过对比中国与美国氦气的地质条件、资源量和储量数据,基于氦气产量历史数据,结合全... 鉴于氦气资源的战略重要性、美国氦气资源条件的优越性及目前中国氦气供需矛盾的严峻性,开展中国与美国氦气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对比显得极为有意义。通过对比中国与美国氦气的地质条件、资源量和储量数据,基于氦气产量历史数据,结合全球氦气需求分析,采用哈伯特模型、高斯模型和资源量-储量约束下的产量预测模型,开展2023—2030年全球氦气产量预测,为中国氦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分析结果:(1)与美国所在的北美地台规模大且构造稳定相比,中国地台规模小且经历多期构造演化,中国氦气分布呈现点多、面广、类型多样的特点;(2)尽管目前国内外对中国氦气的资源量有不同认识,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含氦天然气资源潜力的对比,表明中国氦气资源丰富,资源量将会随着对氦气勘探程度和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动态增长;(3)预测显示,2023—2025年为中国氦气生产起步发展阶段,2026—2030年为快速增长阶段;(4)对中国氦气勘探开发的4点启示:坚定中国氦气勘探开发的信心、提出并完善适合中国地质条件的氦气富集理论、加大研发氦气勘探开发技术、2030年前中国氦气供应来自国际和中国国内2个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氦气 地质条件 资源潜力 启示
下载PDF
青海铅锌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分析
2
作者 蒋成伍 薛万文 +2 位作者 康继祖 赵志逸 李焕学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铅锌矿作为青海省的优势矿产之一,具有成带展布、分段集中、成矿类型丰富的特点。本文以2021年青海潜在矿产资源评价成果为基础,总结青海铅锌矿的成矿规律,梳理建立海相火山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等3个具较好潜力... 铅锌矿作为青海省的优势矿产之一,具有成带展布、分段集中、成矿类型丰富的特点。本文以2021年青海潜在矿产资源评价成果为基础,总结青海铅锌矿的成矿规律,梳理建立海相火山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等3个具较好潜力的预测模型;对4个主要铅锌成矿带潜在矿产资源进行了探讨,并对青海省内铅锌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资源评价 预测模型 资源潜力 青海省
下载PDF
中国铁矿床伴生关键金属: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
3
作者 杨志爽 黄小文 +4 位作者 孟郁苗 谭侯铭睿 谭茂 高英辉 张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38,共20页
关键金属对于国家高精尖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推进和新兴产业发展,许多国家对关键金属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中国战略性关键金属与“四稀金属”大致对应,主要以伴生形式赋存于各种类型的矿床中。铁矿是中国... 关键金属对于国家高精尖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技革命推进和新兴产业发展,许多国家对关键金属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中国战略性关键金属与“四稀金属”大致对应,主要以伴生形式赋存于各种类型的矿床中。铁矿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金属矿产之一,但以往的研究主要注重于铁矿床类型及成因的研究,对其伴生的关键金属研究程度不够。文章通过对大量文献开展深入调研工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铁矿床中关键金属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初步评价了铁矿床中关键金属的资源潜力。研究结果显示,铁矿作为大宗金属矿产主要伴生REE、Sc、Nb、Ta、PGE、Co、Ni、Ga、Ge、Se、Cd、In、Te、Re等关键金属以及Mn、Ti、V等有色金属;中国伴生关键金属铁矿床主要划分为5个成矿区:扬子地台西缘成矿区、长江中下游成矿区、鲁西成矿区、华北准地台北缘成矿区和白乃庙-东升庙成矿区。对铁矿床中伴生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和超常富集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关键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勘查提供参考,并提高中国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储备和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伴生关键金属 稀土元素 稀散元素 资源潜力
下载PDF
富县M区延长组长8资源潜力分析
4
作者 吴玮 王鹏 +1 位作者 徐宁 皮富强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57-159,共3页
富县M区自勘探以来,对长8油藏特征了解较少。为阐明其油藏分布规律,在大量资料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沉积微相、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进行分析,预测油气勘探有利区,为该区的下步详细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延长组 长8 致密油 资源潜力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莺北区渐新统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5
作者 武爱俊 徐建永 +5 位作者 杨海长 李宏义 肖伶俐 李欣 沈娇 王柯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6,共12页
莺歌海盆地莺北区中新统烃源岩资源潜力有限,制约了油气勘探。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莺北区渐新统三角洲识别与含煤性分析、资源潜力评价和不同构造单元成藏条件比较等工作,明确了莺北区渐新统资源潜力和有利勘探... 莺歌海盆地莺北区中新统烃源岩资源潜力有限,制约了油气勘探。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莺北区渐新统三角洲识别与含煤性分析、资源潜力评价和不同构造单元成藏条件比较等工作,明确了莺北区渐新统资源潜力和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①莺北区渐新世具备发育大型(扇)三角洲的物质基础和构造条件,崖城组—陵水组继承性发育大型煤系三角洲,形成崖城组三角洲平原煤系和陵水组陆源海相泥岩2类烃源岩;②莺北区渐新统煤系三角洲是莺北区主力烃源岩,主要处于高成熟—过成熟度大规模生气阶段,天然气资源量达1.13万亿方;③莺北区凹陷带、东部斜坡带中组合是有利勘探方向,构造脊、鼻状构造等具有良好汇聚背景上的大型岩性、地层圈闭是发现大中型气田的重要领域。本项研究成果指导了莺北区的勘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莺北区 渐新统 煤系三角洲 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新疆北山红柳河一带区域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分析
6
作者 刘超 李涛 +4 位作者 田江涛 王君良 陈晔 代俊英 关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红柳河断裂是中天山与北山的构造缝合线,构造十分复杂。沿红柳河一带发现有铅锌、金、钨、银、铜、镍、钼、铁、锰钴、磷钒、铀、石墨、白云石大理岩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引用成矿系列概念,结合区域构造发展史,对研究区地质、矿产... 红柳河断裂是中天山与北山的构造缝合线,构造十分复杂。沿红柳河一带发现有铅锌、金、钨、银、铜、镍、钼、铁、锰钴、磷钒、铀、石墨、白云石大理岩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引用成矿系列概念,结合区域构造发展史,对研究区地质、矿产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划分出8个矿床成矿系列(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建立空间成矿演化模型,提出磁海-中坡山与幔源岩浆活动作用有关的镍、铜(金)、钴、铁、钒、钛矿床成矿系列、磁海-大水与印支期含矿流体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是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重点部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成矿系列 找矿突破行动 红柳河 北山
下载PDF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厄立特里亚铜资源潜力预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向文帅 姜军胜 +3 位作者 赵凯 曾国平 Ermias Yohannes Tesfai Berhe 《华南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新元古代东非造山运动在厄立特里亚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区形成了大面积出露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及相应的花岗质岩浆岩,与之相关的铜矿资源非常丰富。本文以厄立特里亚1∶10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样本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该... 新元古代东非造山运动在厄立特里亚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区形成了大面积出露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及相应的花岗质岩浆岩,与之相关的铜矿资源非常丰富。本文以厄立特里亚1∶10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样本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该国铜资源潜力进行预测。厄立特里亚共圈定地球化学块体7个,地球化学区域异常5个,地球化学块体的铜元素异常下限值为28×10-6。根据不同成矿带内已知铜矿床的资源量推算各区块铜的成矿率,以1 km矿床勘探深度为准则预测各区块潜在铜金属量,估算出厄立特里亚潜在铜资源为930.76万吨。其中,5、6号铜地球化学块体可作为下一步铜矿勘查的重点区域,1、2、3、4、7号铜地球化学块体的找矿潜力也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块体 铜矿 资源潜力预测 厄立特里亚
下载PDF
思茅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
8
作者 杜江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61-71,共11页
根据野外调查及样品测试,从富有机质页岩的地化特征、物性特征及保存条件等分析了思茅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思茅盆地发育下密地组、羊八寨组、挖鲁八组及和平乡组四套暗色页岩;其中,羊八寨组页岩累计厚度普遍大于100 m,TOC平均... 根据野外调查及样品测试,从富有机质页岩的地化特征、物性特征及保存条件等分析了思茅盆地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思茅盆地发育下密地组、羊八寨组、挖鲁八组及和平乡组四套暗色页岩;其中,羊八寨组页岩累计厚度普遍大于100 m,TOC平均为1.06%~2.54%,R o平均为1.81%~3.47%,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49.5%,为思茅盆地页岩气有利层段。景谷洼陷南部和普文洼陷受深大断裂、地层抬升剥蚀、岩浆岩和变质岩带影响较小,盖层厚度大,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好。思茅盆地与相邻呵叻盆地具有相似的油气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值得开展进一步的勘探研究工作。最后,综合考虑页岩分布、有机地化条件和保存条件,预测页岩气有利靶区主要位于勐班—德化及普文—象明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条件 资源潜力 有利靶区 思茅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分布特征成矿演化及资源潜力
9
作者 张金彪 王文娟 +3 位作者 李东锁 毛珂 谢尚晓 王晓永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黑龙江省能源比较丰富,煤炭资源在黑龙江省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该文通过对赋煤带的划分、煤的时空分布特征、含煤沉积盆地与演化,概括总结了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的成矿规律及演化特征。黑龙江省内可划分为3大赋煤带6个亚带,共发... 黑龙江省能源比较丰富,煤炭资源在黑龙江省能源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该文通过对赋煤带的划分、煤的时空分布特征、含煤沉积盆地与演化,概括总结了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的成矿规律及演化特征。黑龙江省内可划分为3大赋煤带6个亚带,共发育有含煤地层28个组,具有五大聚煤期,分别为晚石炭-早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和新近纪。36个含煤盆地主要预测区预测煤炭资源量为1933778万t,资源量远景较大的预测区块以及老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区是未来重点勘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煤带 分布特征 成矿演化 资源潜力 黑龙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长城六号井田煤系战略资源潜力分析
10
作者 沈建军 倪月琴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我国能源结构为“富煤、贫油、少气”,煤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大型煤炭基地的主战场,煤炭资源丰富,位于西缘的长城六号井田探明储量至少13500万t,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利用... 我国能源结构为“富煤、贫油、少气”,煤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正稳步推进,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大型煤炭基地的主战场,煤炭资源丰富,位于西缘的长城六号井田探明储量至少13500万t,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通过总结长城六号井田的地质构造、煤岩煤质特征和煤系资源潜力,根据地质条件的相似关联性,提出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优先开展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战略储备,同时考虑煤系其他战略资源的有限性,提出可暂缓开发的战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鄂尔多斯盆地 煤系 资源潜力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沁水盆地高家庄井田煤层气赋存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
11
作者 尹伟强 《晋控科学技术》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基于研究区煤层气参数井等资料,针对盖层、储层物性等赋存特征予以分析,初步认为研究区煤层煤质变质程度高,以镜质组为主的煤岩显微组分,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但研究区中部断裂构造密集,围岩封闭效果较差,西部埋深较大,储层物性特性较差... 基于研究区煤层气参数井等资料,针对盖层、储层物性等赋存特征予以分析,初步认为研究区煤层煤质变质程度高,以镜质组为主的煤岩显微组分,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但研究区中部断裂构造密集,围岩封闭效果较差,西部埋深较大,储层物性特性较差,均不利于煤层气的富集和保存。采用体积法估算了研究区内3#和15#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量。评价结果认为研究区煤层气资源属中等埋藏深度的小型煤层气田,地质储量丰度较低,开采价值有限,建议进一步加强勘探,查清煤层气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庄井田 煤层气 赋存特征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结构构造与能源资源潜力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碧竹 郑孟林 +11 位作者 贠晓瑞 蔡志慧 焦存礼 陈希节 郑勇 马绪宣 刘若涵 陈辉明 张盛生 雷敏 付国强 李振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105,共25页
共和盆地处于西秦岭、南祁连、东昆仑造山带结合部,其中发现了高温干热岩及多套烃源岩,但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因、资源潜力与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难以对其开展准确评价和有效勘探开发。本文在系统研究共和盆地及周缘地层发育、沉积充填、... 共和盆地处于西秦岭、南祁连、东昆仑造山带结合部,其中发现了高温干热岩及多套烃源岩,但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因、资源潜力与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难以对其开展准确评价和有效勘探开发。本文在系统研究共和盆地及周缘地层发育、沉积充填、构造变形与盆地深部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了盆地地热藏和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分布区带和勘探方向。多期活动的哇洪山—温泉、多禾茂、瓦里贡、塘格木右行走滑逆冲断裂与青海南山左行走滑逆冲断裂异向、同向相交(切),叠加地幔上涌作用,导致在中新生代共和盆地长期处于走滑-伸展的独特环境,并控制了盆地7个隆起、断陷构造单元的展布及属性。它经历了6期演化阶段:早中三叠世处于昆北弧前盆地及陆缘火山弧带,共和盆地基底主要岩石发育;晚三叠世阿尼玛卿洋闭合并发生碰撞造山,共和盆地褶皱基底形成;晚三叠纪末期发生碰撞后伸展,发育初始小型陆内裂谷盆地;在侏罗纪—白垩纪区域性伸展环境下形成局部断陷盆地;古近纪晚期—中新世发育拉分-断陷盆地;中新世末至今发育陆内前陆盆地。形成了3个大构造-沉积层序和8个亚层序,发育了深海陆棚相-碳酸盐岩台地相-火成岩相以及多旋回的冲积扇-河流相-滨浅湖相-半深湖相等陆相沉积层序,它们记录了共和盆地的叠合发育演化及多期改造过程,与古特斯阿尼玛卿洋俯冲、后撤式俯冲、碰撞后伸展的近程效应响应,与班公-怒江、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打开、俯冲、闭合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远程效应响应。共和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色造就了盆地较好的油气和地热的能源资源条件。盆地发育有中下侏罗统羊曲组、下白垩统万秀组、新近系咸水河组和临夏组等三套烃源岩,可形成上-中-下三套潜力油气勘探层系,需进一步开展地层精细对比、区带评价和圈闭落实工作。共和盆地深部5层结构构造特征及盆地形成动力学过程揭示了其具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潜力。幔源上涌驱动导致地壳内各层向上扰动,叠加走滑伸展的盆地发育环境,形成短路径-多源增热模式。地幔上涌、中下地壳局部熔融体提供了区域热源、局部热源;陆缘弧和碰撞相关花岗岩类叠加多期次断裂、裂缝及热液活动起到“控热储及热传导”作用;上覆巨厚细粒沉积岩阻热扩散而形成“控热盖”,是中高温干热岩型地热藏主控因素,也为浅层水热型地热的生成奠基。研究成果可为存在局部高大地热流的陆内中小型盆地地热藏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层层序 深部结构构造 演化与动力学 短路径-多源增热模式 干热岩地热能 油气资源潜力 共和盆地
下载PDF
中国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与资源潜力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秋麟 米石云 +1 位作者 张倩 王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2-412,共11页
鉴于我国页岩油在类型划分、评价方法、评价参数标准和资源潜力预测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将页岩油划分为夹层页岩油、纯页岩油和原位转化页岩油三大类。根据这三大类页岩油明显不同的赋存与形成特征,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容积法、基于... 鉴于我国页岩油在类型划分、评价方法、评价参数标准和资源潜力预测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将页岩油划分为夹层页岩油、纯页岩油和原位转化页岩油三大类。根据这三大类页岩油明显不同的赋存与形成特征,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容积法、基于热解烃S1含量体积法、基于氢指数变化的生烃量法资源量计算方法模型,并确定各种方法模型的关键参数及参数下限标准,最后按照统一的参数标准评价了我国主要盆地页岩层系的三大类页岩油资源量。我国纯页岩油、夹层页岩油、原位转化页岩油地质资源量分别为145.4×10^(8), 95.1×10^(8),708.2×10^(8)t,可采资源量分别为9.4×10^(8),7.1×10^(8),460.3×10^(8)t。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页岩油资源丰富,是推动国内原油增产稳产的重要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标准 资源评价方法 资源潜力 夹层页岩油 纯页岩油 原位转化页岩油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中国石化常规—非常规油气一体化勘探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永强 宋振响 +3 位作者 王斌 邱岐 孙中良 吴小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2-88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中国石油在准噶尔盆地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的分布格局。为进一步吸收邻区油气成果勘探开发经验和地质理论新认识,制定中... 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中国石油在准噶尔盆地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的分布格局。为进一步吸收邻区油气成果勘探开发经验和地质理论新认识,制定中国石化在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策略,文章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特征,指出了目前资源评价中存在的对天然气和非常规油气资源不够重视的问题;通过梳理近年来盆地在多领域、多层系、多类型的重大油气勘探突破,结合中国石化矿权区油气地质条件和勘探实际,提出中国石化下一步在准噶尔盆地的重点突破方向及勘探策略。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目前已进入中下组合勘探为主的新时期,勘探思路也必须随之调整,必须坚持由早期的源外勘探转为源内及近(进)源勘探,由早期的常规油气勘探为主,转为常规—非常规油气并重;并就下一步如何尽快实现中国石化在准噶尔盆地的大突破、大发现和增储上产目标,提出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组建常规—非常规一体化攻关团队、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联合攻关和加大风险勘探力度等4个方面的勘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下组合 勘探进展 常规—非常规油气一体化 勘探策略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咸化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以柴西坳陷下干柴沟组上段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泽清 龙国徽 +8 位作者 周飞 唐丽 姜营海 白斌 张静 刘畅 王艳清 张博策 贾生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25-2444,共20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的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32)页岩油获勘探重大突破。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属于典型的咸化湖盆,通过岩芯观察和X射线衍射全岩、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分析,发现在此环境下形成的页岩及页岩油具有明显的特性:...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的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32)页岩油获勘探重大突破。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属于典型的咸化湖盆,通过岩芯观察和X射线衍射全岩、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分析,发现在此环境下形成的页岩及页岩油具有明显的特性:(1)页岩以碳酸盐岩矿物为主,岩性以纹层状云灰岩和层状灰云岩为主;(2)烃源岩具有低TOC、高转化率的特点,游离烃含量高,具有明显的石油“超越效应”,而且页岩的含油性和生烃潜量与碳酸盐矿物含量呈正相关性;(3)储层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特点,黏土矿物类型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有利于页岩油的稳产和高产;(4)地层压力系数高,能量充足,原油轻质组分多、气油比高。柴西坳陷E32页岩层系厚度大、面积广,为了评价其资源潜力,将柴西坳陷划分为小梁山、英雄岭、扎哈泉和茫崖4个凹陷,首先应用成因法计算资源量,然后用体积法、容积法和类比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最终用德尔菲法确定页岩油总的资源量为69×10^(8)t。本文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1)明确了咸化湖盆页岩油独特的地质特征,指出富油层系的岩性组合;(2)提出了计算吸附烃的计算公式,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页岩油资源量的评估方法;(3)资源量的落实证实了柴西坳陷具有可观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坚定了勘探信心;(4)多因素综合划定的I类有利区带面积为2460km^(2),指出了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坳陷 咸化湖盆 下干柴沟组上段 页岩油 资源潜力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二叠系烃源岩演化及资源潜力
16
作者 曹倩 李海华 +4 位作者 单帅强 戚家振 李风勋 王斌 韩彧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7,共8页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二叠系烃源岩已被证实为较好—好烃源岩。为厘清该烃源岩热演化和生烃过程,在分析近年来古生界油气勘探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质参数,利用TSM盆地模拟方法,对其热演化及生排烃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该区二叠...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二叠系烃源岩已被证实为较好—好烃源岩。为厘清该烃源岩热演化和生烃过程,在分析近年来古生界油气勘探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质参数,利用TSM盆地模拟方法,对其热演化及生排烃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该区二叠系烃源岩油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分布在南部坳陷新生代断陷内的二叠系烃源岩经历了两次生排烃过程,初次生排烃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二次生排烃主要发生在古近纪;而分布在隆起区的二叠系烃源岩只经历了第一次生排烃过程。二叠系烃源岩总资源规模达20.76×10^(8) t,资源丰度达12.2×10^(4) t/km^(2),达到中等丰度级别,能够为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整个南部坳陷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30.4%,而在新生代断陷中,其二次生烃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可达55%,因此,发育二叠系烃源岩及新生界烃源岩的新生代断陷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演化 生排烃 资源潜力 二叠系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非洲钾盐矿床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17
作者 孙宏伟 任军平 +3 位作者 许康康 吴兴源 唐文龙 贺福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0-1401,共12页
全球钾盐资源分布不均,储量及产量均过于集中。中国钾资源十分紧缺,寻找新的钾盐资源供应地是重要的任务。非洲地区钾盐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刚果(布)、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埃及、摩洛哥等国家,成钾时代主要为白垩纪、新近纪及第... 全球钾盐资源分布不均,储量及产量均过于集中。中国钾资源十分紧缺,寻找新的钾盐资源供应地是重要的任务。非洲地区钾盐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刚果(布)、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埃及、摩洛哥等国家,成钾时代主要为白垩纪、新近纪及第四纪。非洲钾盐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干旱炎热环境加速海水蒸发、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大量断陷凹地及多期次的海侵事件,为非洲地区钾盐的最终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非洲典型钾盐矿床(点)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潜力等进行分析,综合认为西非加蓬-刚果盆地北侧次级盆地、东非达纳基尔盆地中心区及西北非干盐湖区为有利的找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矿床特征 时空分布 资源潜力 非洲
下载PDF
粤西北禾洞岩体地区铀矿化特征与资源潜力
18
作者 叶永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5-216,共2页
粤西北禾洞岩体位于郴州—钦州铀多金属成矿带中北段,是区内重要的产铀岩体之(李小英,2010;谢建新,2013;徐浩等,2013)。禾洞岩体高硅、富碱,贫铁、镁、钙,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在成岩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壳幔混合作用(李响等,2022)。禾洞... 粤西北禾洞岩体位于郴州—钦州铀多金属成矿带中北段,是区内重要的产铀岩体之(李小英,2010;谢建新,2013;徐浩等,2013)。禾洞岩体高硅、富碱,贫铁、镁、钙,为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在成岩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壳幔混合作用(李响等,2022)。禾洞岩体内岩浆—构造热液活动频繁且强烈,酸碱类型蚀变发育,多方向多级序断裂交汇发育,铀成矿条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铀矿化特征 禾洞岩体 粤西北
下载PDF
缅甸稀土资源潜力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9
作者 张鑫刚 曾国平 周晓亚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1期12-19,共8页
稀土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已成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体博弈的重要角力场。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可... 稀土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已成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体博弈的重要角力场。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可靠供给,对于巩固和增强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体系的优势地位,以及维护相关产业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和区域资源分布对缅甸离子吸附型稀土的资源潜力做出研判,缅甸以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为主,从北部佤邦、克钦邦到南部德林达依省、墨吉地区的广大区域均有产出,资源潜力巨大。其次,从稀土产量、中缅稀土贸易形势、市场主体、矿业投资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缅甸稀土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缅甸快速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亦是我国中重稀土资源保障的重要支柱,中缅稀土贸易形成了“三驾马车”式产品结构,中资企业担当缅甸稀土开发的主力军,基础设施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矿业投资政策有全面收紧的趋势。最后,从合作发展、自身保障、区域拓展、再生资源开发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稀土资源保障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离子吸附型 缅甸 资源潜力 产业发展
下载PDF
中国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未来勘探方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敏 刘雅利 +3 位作者 冯动军 申宝剑 杜伟 王鹏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7-1108,共12页
以中国南方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代表的海相页岩气是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近年来,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开拓页岩气资源新领域和提高页岩气产量仍是重中之重。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 以中国南方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代表的海相页岩气是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近年来,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开拓页岩气资源新领域和提高页岩气产量仍是重中之重。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国内海相层系页岩气分布特征与资源潜力,并进行有利区预测。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7.50~33.19)×10^(12)m^(3)和(3.50~6.14)×10^(12)m^(3),其中深层页岩气资源占比超过50%,主要分布在川东高陡构造带和川南低陡构造带;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8.7~24.6)×10^(12)m^(3)和(1.3~3.7)×10^(12)m^(3),在川东开江—梁平、龙驹坝、建南及三星等地区具有勘探潜力;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分别为(5.69~12.71)×10^(12)m^(3)和(0.89~1.06)×10^(12)m^(3),其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南井研—犍为—威远—资阳、川北南江及中扬子宜昌等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蓟县系洪水庄组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等海相古老层系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是潜在的页岩气资源接续,陡山沱组页岩气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湘鄂西和渝东南地区,洪水庄组页岩气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河北承德—宽城一带,下马岭组页岩气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河北涿州—北京房山—门头沟—昌平一带和兰旗营子一带。基于此,进一步对海相页岩气未来勘探方向提出3点建议:一是聚焦深层—超深层、常压页岩气,走向新区新层系,拓宽页岩气勘探领域;二是深化深层—超深层、完善常压及丰富新区新层系页岩气勘探理论;三是着眼深层—超深层页岩气钻完井和开采技术与配套装备改进与创新,降低常压页岩气单井钻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气 资源潜力 有利区 深层—超深层 勘探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