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7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宝山含钨褐铁矿中钨的赋存状态与嵌布特征
1
作者 唐鸿鹄 刘丙建 +5 位作者 王翠 张雄星 韩海生 王丽 曹杨 孙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63-1274,共12页
通过多种分析方法,探究广东大宝山含钨褐铁矿的物相组成、元素分布等工艺矿物学特征,以揭示矿石中关键金属钨的赋存状态与嵌布特征。X射线荧光分析(XRF)、粉末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SEM-EDS)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 通过多种分析方法,探究广东大宝山含钨褐铁矿的物相组成、元素分布等工艺矿物学特征,以揭示矿石中关键金属钨的赋存状态与嵌布特征。X射线荧光分析(XRF)、粉末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SEM-EDS)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为含钨褐铁矿和石英,关键金属钨品位为1.35%。微区X射线衍射(Micro-XRD)和矿物解离度分析仪(MLA)结果表明:钨主要赋存于高铁钨华((W,Fe)(O,OH)_(3))中,而高铁钨华则以剥离和带状形式紧密分布在褐铁矿中。同时,还定量分析了有价元素在各主要矿物中的赋存和分布情况,并讨论了含钨褐铁矿风化演变和形成机制。最终提出了一种选冶联合分选回收流程,为高效回收含钨褐铁矿中关键金属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钨褐铁矿 赋存状态 微区X射线衍射
下载PDF
山东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
2
作者 史磊 王西荣 +3 位作者 宁霄峰 鹿峰宾 许延波 李亚楠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4,共14页
为探讨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采用能谱和电子探针(EPMA)对研究区内采集的岩(矿)石标本进行分析,获取矿物生成顺序,分析金矿物的形态、粒度、成色和赋存状态,探讨金的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南吕—欣木... 为探讨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采用能谱和电子探针(EPMA)对研究区内采集的岩(矿)石标本进行分析,获取矿物生成顺序,分析金矿物的形态、粒度、成色和赋存状态,探讨金的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南吕—欣木金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黄铁矿—石英(Ⅰ)、金—石英—黄铁矿(Ⅱ)、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Ⅲ)和石英—方解石(Ⅳ),其中第Ⅰ、Ⅲ阶段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金的赋存状态有晶隙金(占49.87%)、裂隙金(占42.81%)和包体金(占7.32%)。裂隙金的大小为7~20μm。金成色变化范围在886~943之间,平均成色为845,变化系数为11.7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显著的元素是Ag和Ag、Fe和S。金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大小依次是Au→Ag→Cr→Fe→S,与Pb、Cu和Zn等元素相关性不大。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金从矿源层(古老变质岩和玲珑复合岩体)溶滤出来,以简单的氯化物和络合物等迁移,富集在2个成矿阶段叠加部位。研究结果为揭示区域金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提供了证据,也为总结焦家金成矿带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成矿富集机制 成矿阶段 金成色 南吕—欣木金矿
下载PDF
湖北宜昌磷矿伴生稀土元素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3
作者 刘林 王大钊 +1 位作者 陈爱章 蔡雄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546,共22页
【研究目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中伴生有稀土元素,研究其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对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稀土矿的重要来源。【研究方法】本文以含稀土磷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取样的基础上... 【研究目的】湖北省宜昌磷矿中伴生有稀土元素,研究其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对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将成为未来稀土矿的重要来源。【研究方法】本文以含稀土磷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取样的基础上,开展岩矿鉴定、全岩地球化学分析、XRD衍射分析、SEM观察、LA-ICP-MS测试等工作。【研究结果】磷块岩中稀土元素总量ΣREE+Y为63.5×10^(-6)~271.8×10^(-6),不同层位或不同岩性的磷块岩中稀土元素含量有所差异。【结论】稀土元素含量受岩性控制明显,由白云岩→白云质磷块岩→致密块状磷矿石→泥质条带磷块岩→泥岩,含量逐渐升高。微量元素反映出宜昌磷矿的古气候以干热为主,西北部略表现出温暖湿润特点;Ce异常、V/Ni和Y/Ho比值反映海水中EH条件从底部到顶部,即从Ph22成磷期到Ph13成磷期,形成水体环境逐渐氧化。宜昌磷矿中稀土元素总量整体较低,且泥岩较磷块岩中含量高,表明吸附态稀土较类质同象稀土含量高。宜昌伴生稀土磷矿资源丰富,利用合理的技术对稀土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对宜昌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伴生稀土 分布规律 赋存状态 开发利用前景 矿产勘查工程 宜昌 湖北
下载PDF
安徽庐枞矿集区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硒、碲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研究
4
作者 张亮 王世伟 +5 位作者 范裕 周涛发 许龙 江涧 王延明 涂文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3-676,共14页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 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矽卡岩型矿床中伴生关键金属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对成矿带内斑岩矿床中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分布和富集规律尚关注较少。本次工作以成矿带内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矿床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的岩矿石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化学分析、TIMA及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成分测试等分析技术方法对矿床中硒和碲等关键金属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溪矿床中硒和碲元素发生显著富集,与主成矿元素铜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估算矿床中伴生硒资源量约为1196t、碲资源量约为96.6t,其中硒达到大型规模,具有潜在利用价值。与成矿带内其他典型矽卡岩矿床(包括斑岩-矽卡岩矿床)相比,沙溪斑岩型矿床中硒和碲的含量明显偏低,这可能是深部成矿岩浆演化过程的差异导致的。矿床中有91.64%的硒、87.48%的碲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沙溪矿床硒、碲与主成矿元素铜和金的富集规律一致,流体混合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可能是硒和碲的主要的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和碲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斑岩型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基于煤矸石中锂、镓元素赋存状态的高梯度磁选预富集试验
5
作者 孙逢帅 代世琦 +2 位作者 王磊 邢耀文 桂夏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2,共9页
我国山西、内蒙古部分矿区煤矸石中蕴藏着锂、镓等战略性关键金属,其锂、镓元素富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煤矸石中锂、镓含量很低,直接浸出需消耗大量化学药剂,高效、经济的富集锂、镓元素仍存在很大挑战。为提高煤矸石中锂、镓富集效... 我国山西、内蒙古部分矿区煤矸石中蕴藏着锂、镓等战略性关键金属,其锂、镓元素富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煤矸石中锂、镓含量很低,直接浸出需消耗大量化学药剂,高效、经济的富集锂、镓元素仍存在很大挑战。为提高煤矸石中锂、镓富集效率,针对山西朔州地区煤矸石中锂、镓元素赋存状态和预富集方法展开研究。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矿物物相组成、矿物解离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光谱,研究了煤矸石中锂、镓元素的赋存状态,利用高梯度磁选探究通过抛除黄铁矿对煤矸石中锂、镓元素预富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矸石主要由高岭土、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等矿物组成,锂、镓元素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类矿物中,黄铁矿中含量较少。原矿中锂质量分数146.37μg/g,镓质量分数25.04μg/g。通过磁选方法抛除黄铁矿可对煤矸石中锂、镓元素预富集,1000 mT时,预富集效果最佳,磁选尾矿中锂质量分数210.63μg/g,为原矿中锂含量的1.45倍,锂回收率88.00%。镓质量分数31.88μg/g,高于原矿中镓元素,镓回收率8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赋存状态 高梯度磁选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矽卡岩矿床钴赋存状态及富集特征
6
作者 王硕 许源 +3 位作者 单鹏飞 斯郎旺堆 李光明 曹明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80,共18页
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钴是我国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钴常作为伴生组分出现在矽卡岩矿床中,部分矿床中伴生的钴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西... 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钴是我国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钴常作为伴生组分出现在矽卡岩矿床中,部分矿床中伴生的钴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分布众多矽卡岩型矿床,但对其中钴的富集特征和赋存状态尚缺乏系统认识和深入研究。本文对冈底斯东段的甲玛、龙马拉、春哲、知不拉、蒙亚啊、努日、邦浦、浦桑果、亚圭拉矽卡岩型矿床,以及冈底斯西段的帮布勒和查个勒等矽卡岩型矿床进行调查。通过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上述矽卡岩型矿床中代表性矿石钴的富集特征及赋存状态进行研究。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显示冈底斯东段的矿床均不同程度存在钴的富集,其中甲玛、知不拉、浦桑果和春哲矿床中矿石的平均钴含量可分别达853×10^(-6)、410×10^(-6)、460×10^(-6)和898×10^(-6);西段的帮布勒和查个勒矽卡岩型矿床中矿石钴含量基本低于检出限(<3×10^(-6))。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钴元素在甲玛矿床中主要以辉砷钴矿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在浦桑果矿床中主要以辉砷钴矿和硫铜钴矿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在知不拉矿床中主要以硫镍钴矿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而在东段其他矽卡岩型矿床中缺乏独立钴矿物,钴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在黄铁矿、斑铜矿、黄铜矿、闪锌矿、黝铜矿、碲银矿中。综上所述,冈底斯东段矽卡岩型矿床钴的富集程度明显优于冈底斯西段矽卡岩型矿床,表明冈底斯东段比西段更具钴富集潜力,冈底斯东段矽卡岩富钴的特征空间上大致受控于深部岩石圈结构,其成因可能与东段存在更多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此外,矿质沉淀不排除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本次研究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矽卡岩型矿床钴的富集特征、成矿机理及后续勘探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矽卡岩矿床 富集特征 赋存状态
下载PDF
安徽安庆铜铁矿床钴的赋存状态、分布与富集规律研究
7
作者 钟镇海 王世伟 +3 位作者 周涛发 王彪 吴硕 束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9-641,共13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广泛发育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且伴生Co资源,而成矿带内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中关键金属Co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以及富集规律研究尚未系统开展。本文以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安庆铜矿为研究对象...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广泛发育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且伴生Co资源,而成矿带内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中关键金属Co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以及富集规律研究尚未系统开展。本文以矽卡岩型铜铁矿床——安庆铜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样、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化学分析及矿物原位LA-ICP MS微量成分测试手段,初步估算矿床中伴生Co的资源量约为8769t,达到中型规模,查明了伴生Co的平均含量为166×10^(-6),综合利用潜力较大。查明了铜矿石中Co含量(平均含量为166×10^(-6))明显高于铁矿石(平均含量为126×10^(-6)),尤其是含铜磁黄铁矿型矿石中Co元素富集程度最高,且计算得出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和黄铜矿分别赋存矿石Co含量的45.1%、52.8%、0.5%和1.6%。此外,矿床内不同类型矿化蚀变岩中Co含量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总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Co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内,黄铁矿中Co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早石英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1)中Co含量为258×10^(-6)~25920×10^(-6),晚石英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2)中Co含量为0.3×10^(-6)~594×10^(-6),磁黄铁矿中Co含量变化范围较小,主要集中于311×10^(-6)~1181×10^(-6),Co主要富集于早石英硫化物阶段,晚石英硫化物阶段不富集。含铜磁黄铁矿型矿石中Co元素变化范围大(85×10^(-6)~430×10^(-6))是由于矿石中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含量以及黄铁矿Co含量极不均匀造成的。综合前人研究,本次工作认为大气降水混入引起的成矿流体冷却和稀释可能是导致安庆铜矿中Co元素沉淀富集在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Co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安庆铜矿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西湾铅锌矿床闪锌矿中镉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
8
作者 阎磊 范裕 +2 位作者 黄俊 左彤 兰秉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2-662,共21页
镉(Cd)是一种重要的关键金属元素,对国家安全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闪锌矿是最具经济意义的富镉矿物,查明闪锌矿中镉的赋存状态,对研究镉的富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限于研究手段,闪锌矿纳米尺度上镉的赋存状态研究仍相对薄... 镉(Cd)是一种重要的关键金属元素,对国家安全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闪锌矿是最具经济意义的富镉矿物,查明闪锌矿中镉的赋存状态,对研究镉的富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限于研究手段,闪锌矿纳米尺度上镉的赋存状态研究仍相对薄弱。西湾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矿床中产出富镉闪锌矿。本次研究使用LA-ICP-MS对闪锌矿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含量和Mapping分析,查明闪锌矿微米尺度镉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扫描透射电镜(STEM)查明纳米级闪锌矿的微观形貌和高分辨原子像,明确纳米尺度镉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西湾矿床闪锌矿中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186×10^(-6)~9859×10^(-6),镉在闪锌矿中分布不均匀,闪锌矿孔洞发育的区域相对富镉,而闪锌矿均质区域相对贫镉。通过高分辨原子像的晶面间距和原子线扫描结果,确定西湾矿床闪锌矿中Cd原子以原位替代Zn原子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晶格中,未发现纳米级镉的独立矿物。对比金顶和牛角塘等富镉铅锌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铅锌矿床中平均镉含量不高,推测成矿带可能缺乏充足的镉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纳米尺度 赋存状态 富集机制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金英金矿床金赋存状态及流体包裹体特征
9
作者 汪徽 温守钦 +1 位作者 李敏 朱恩静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金英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铁岭—靖宇隆起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接触界面凹陷侧。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矿相学、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综合研究发现:该矿床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 金英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铁岭—靖宇隆起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接触界面凹陷侧。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矿相学、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综合研究发现:该矿床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和银金矿,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主要以裂隙金形式赋存,其次以粒间金和包裹金形式赋存;石英中包裹体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形态以椭圆形、菱形和不规则形为主,成矿温度139.6℃~253.1℃,盐度1.74%~4.65%,密度0.79~0.94 g/cm^(3),成矿压力33.6~65.6 MPa,成矿深度1.2~2.4 km,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沉淀机理 金英金矿床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悦洋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和沉淀机制
10
作者 刘兰海 陈静 +2 位作者 周涛发 孙艺 WHITE Noel C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7-1002,共16页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世界上银矿的重要矿床类型,伴生有金铜铅锌等多种金属。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可以为矿床资源禀赋、选冶成本以及经济价值的综合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年来,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贵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中...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世界上银矿的重要矿床类型,伴生有金铜铅锌等多种金属。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可以为矿床资源禀赋、选冶成本以及经济价值的综合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近年来,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贵金属的赋存状态研究中,相比传统方法而言其能提供精确定量的矿物学信息。悦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福建省紫金山矿田,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是研究银赋存状态的理想选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发现,矿体主要受控于岩性边界和断裂构造,主要矿石类型为热液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成矿作用可以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银多金属、石英-碳酸盐等四个阶段,其中银在石英-银多金属阶段沉淀,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石英伊利石硫化物亚阶段和石英冰长石硫化物亚阶段。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矿石类型使用TIMA(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zer)自动矿物分析系统,结合显微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银的赋存形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化研究,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对银沉淀机制及成矿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悦洋矿床中的银90%以上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是硫化银和自然银,且粒径大多在10~50μm之间;少部分银以次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黄铜矿中,或以显微包裹体和类质同相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和闪锌矿中。成矿热液中银主要以硫氢络合物形式运移,主成矿期大量的冰长石与银矿物共生表明沸腾作用是主要的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的赋存状态 矿物定量分析 银的沉淀机制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紫金山矿田
下载PDF
河北某邯邢式铁矿矿石特征及钴的赋存状态研究
11
作者 王芳 白明 +4 位作者 朱丹 董立帅 刘爽 李献龙 鲁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以及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等手段对矿石进行全面研究,重点关注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矿物粒度以及有用元素钴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磁性... 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以及矿物自动分析系统(AMICS)等手段对矿石进行全面研究,重点关注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矿物粒度以及有用元素钴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磁性铁的含量占比达到94.23%,主要以磁铁矿为主要回收矿物。而钴的品位为0.014%,硫的品位为1.89%,在回收利用铁资源的同时,可进一步回收硫钴元素。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包括磁铁矿、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铜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包括蛇纹石、金云母和碳酸盐矿物等。矿石的结构形式主要为半自形-它形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以及包含结构等;构造以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为主。当矿石破碎至-2mm时,磁铁矿和黄铁矿的粒度较粗。在矿石中并未发现钴的独立矿物存在,钴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磁铁矿、黄铁矿以及褐铁矿中。通过采用适当的选矿工艺,可以获得硫钴精矿,从而进一步富集和回收钴元素。这些研究结果为该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邢式铁矿 矿石特征 赋存状态 硫钴精矿
下载PDF
露天矿山岩质边坡软弱夹层赋存状态影响边坡稳定性规律研究
12
作者 樊鸿志 王光进 +1 位作者 蓝蓉 刘明生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3,共12页
软弱夹层作为一种典型地质结构是影响整个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软弱夹层的性质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含软弱夹层矿山露天岩质边坡,运用正交对照法对边坡软弱夹层的埋深、倾角、数量及夹层间结构面间距等4种... 软弱夹层作为一种典型地质结构是影响整个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好地分析软弱夹层的性质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含软弱夹层矿山露天岩质边坡,运用正交对照法对边坡软弱夹层的埋深、倾角、数量及夹层间结构面间距等4种夹层赋存状态,进行变量4×4正交模拟,揭示了不同赋存状态下边坡稳定性及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边坡软弱夹层的赋存状态对边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随软弱夹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随之增大,当埋深达到一定值后,边坡安全系数趋于稳定;2)随着软弱夹层角度的增大,破坏机制表现为层间错动、顺层蠕滑和沿软弱结构面的剪切滑移递进式变化;3)随软弱夹层层数增多,边坡整体性下降致使变形不均匀,边坡安全系数减小,水平方向位移增大;4)对比同等埋深结构面间距较小的软弱夹层边坡,结构面间距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边坡 软弱夹层 赋存状态 安全稳定性 边坡变形
下载PDF
黔东南金井金矿床地质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13
作者 陈学峥 周力 +2 位作者 江满容 刘安璐 刘文浩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金井金矿床是黔东南下达—金井金矿田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介绍金井金矿床矿石特征,并运用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金井金矿床属于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以含金石英脉形式产出于金井... 金井金矿床是黔东南下达—金井金矿田的一个代表性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观察基础上,介绍金井金矿床矿石特征,并运用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该矿床金的赋存状态。金井金矿床属于贫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以含金石英脉形式产出于金井背斜两翼层间滑动带中,主要矿石矿物为(含银)自然金,其热液成矿期可以划分为石英—自然金阶段、石英—毒砂—自然金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阶段3个成矿阶段。金可以划分为可见金和不可见金,可见金主要为自然金,成色高,以裂隙金、包裹金、粒间金的形式赋存于石英、黄铁矿、毒砂、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中;不可见金则以纳米金和固溶体金两种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等硫化物中。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研究矿床成因和提高矿石选冶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矿石特征 金井金矿床 黔东南
下载PDF
某红土型镍矿中镍钴的赋存状态对其回收的影响
14
作者 许晨 肖仪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6,共7页
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是一种富含镍、钴、铁的重要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巨大。探究红土型镍矿中镍和钴的赋存状态,以深入了解赋存状态对镍和钴回收利用的影响。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镍和钴主要赋存于褐铁矿、锰的水合氧化物和锰镍矿中... 褐铁矿型红土镍矿是一种富含镍、钴、铁的重要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巨大。探究红土型镍矿中镍和钴的赋存状态,以深入了解赋存状态对镍和钴回收利用的影响。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镍和钴主要赋存于褐铁矿、锰的水合氧化物和锰镍矿中,根据该红土型镍矿特征判断最佳冶炼回收方法为高压酸浸工艺。研究为红土型镍矿的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相关工业应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红土型镍矿 赋存状态 高压酸浸
下载PDF
X射线衍射和TIMA研究陕南镇巴地区富锂黏土岩的矿物组成及锂的赋存状态
15
作者 周伟 张嘉升 +2 位作者 祁晓鹏 徐磊 杨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黏土岩型锂矿作为可利用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广、储量大而备受关注。陕西镇巴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新发现黏土岩型锂矿(资源),Li_(2)O最高含量可达0.39%,达到了黏土锂矿的工业指标(0.2%),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查明... 黏土岩型锂矿作为可利用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广、储量大而备受关注。陕西镇巴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新发现黏土岩型锂矿(资源),Li_(2)O最高含量可达0.39%,达到了黏土锂矿的工业指标(0.2%),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查明陕南镇巴地区富锂黏土岩中黏土矿物种类、含量及富锂黏土岩中锂的赋存状态,本文选取陕西镇巴地区富锂黏土岩,通过偏光显微镜鉴定初步查明黏土岩的矿物组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全自动综合矿物分析系统(TIMA)分析技术定量查明富锂黏土岩中黏土矿物及主要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黏土岩主要由高岭石、铝绿泥石、伊利石、锂绿泥石等黏土矿物以及赤铁矿组成,含少量绿泥石、金红石等矿物。TIMA分析表明样品中锂绿泥石最高含量为8.94%,对应锂含量为0.12%(Li_(2)O含量为0.26%),略低于该样品全岩Li_(2)O含量(0.31%)。锂绿泥石呈丝缕状,不规则粒状,嵌布于一水软铝石、伊利石、铝绿泥石之间。综合研究认为镇巴地区富锂黏土岩中锂主要赋存于锂绿泥石中,其他矿物的锂含量很低。锂绿泥石、伊利石、高岭石等层状结构硅酸岩矿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性,锂以Li^(+)形式吸附于黏土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A分析技术 富锂黏土岩 锂的赋存状态 锂绿泥石 陕南镇巴地区
下载PDF
江西石坞金矿床地质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及对选矿工艺的指示意义
16
作者 饶峥 赵立民 +5 位作者 潘永盛 林忠良 黄美俊 郝斌斌 刘义真 巫志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9-1798,共10页
石坞金矿床位于钦杭结合带东段北部万年推覆体中金山推覆构造的中部位置,矿体严格受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scanni... 石坞金矿床位于钦杭结合带东段北部万年推覆体中金山推覆构造的中部位置,矿体严格受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糜棱岩和超糜棱岩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等手段,对石坞金矿床矿石特征及金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粒径范围0.04~0.4 mm。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金矿物只有自然金一种。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64.92%)和粒间金(23.99%)为主。按粒度分类,以细粒金(57.24%)和微粒金(27.01%)为主,粒径范围0.005~0.037 mm。在0.074 mm的磨矿细度达到75%的情况下通过全硫化物浮选,可以较好地对金矿物进行富集和回收。通过选矿工艺对比研究,“快速浮选-快浮尾矿再浮选”的选矿工艺的金回收率最高,达到9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石特征 赋存状态 选矿工艺 石坞
下载PDF
某锌矿中锌及稀散元素镓、锗的赋存状态
17
作者 张莉莉 李波 +3 位作者 梁冬云 蒋英 洪秋阳 李美荣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118-122,156,共6页
这是一篇工艺矿物学领域的论文。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和MLA矿物自动定量检测技术,对国内某锌矿石中锌及伴生稀散元素镓、锗的赋存状态和主要载体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锌矿石中含Zn 4.87%、Ga 4.10 g/t、Ge 59.0... 这是一篇工艺矿物学领域的论文。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和MLA矿物自动定量检测技术,对国内某锌矿石中锌及伴生稀散元素镓、锗的赋存状态和主要载体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锌矿石中含Zn 4.87%、Ga 4.10 g/t、Ge 59.00 g/t,未发现稀散元素镓、锗的独立矿物,镓、锗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从该矿石中分选闪锌矿(包含异极矿),锌、镓、锗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95%、56%、93%左右。少部分微细粒状胶态闪锌矿不易获得解离,易损失于尾矿中,对锌的回收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锌矿 稀散元素 镓锗 MLA 赋存状态
下载PDF
东昆仑库德尔特金矿床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18
作者 丁兆滨 张勇 +3 位作者 张培青 李泽峰 刘国燕 赵永亮 《矿产勘查》 2024年第4期578-587,共10页
库德尔特金矿床是近几年在东昆仑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共圈定金矿体13条,长25~300 m,平均厚度0.84~17.27 m,矿体形态复杂,呈脉状、透镜状、囊状,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等。由于矿床工作程度较低,仅个... 库德尔特金矿床是近几年在东昆仑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共圈定金矿体13条,长25~300 m,平均厚度0.84~17.27 m,矿体形态复杂,呈脉状、透镜状、囊状,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等。由于矿床工作程度较低,仅个别学者对金矿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更是未涉及到。库德尔特新发现的独立金矿体,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厘清矿床成因和金的赋存状态,对矿床今后的勘查工作及矿石选冶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和方法,对矿石矿物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库德尔特金矿石主要可分为铅锌银金复合金矿石和独立金矿石两类,两者金矿物均为自然金,赋存状态均以粒间金为主,含少量裂隙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自然金的粒度以微、细粒金为主,粒径多为3~20μm。根据矿石特征、金的赋存形态,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库德尔特独立金矿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铅锌银金矿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他们同属于与中三叠世花岗闪长岩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型Cu-Mo-Pb-Zn-Au-Ag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地质特征 扫描电镜 矿床成因 库德尔特 东昆仑
下载PDF
广西越城岭地区香炉山铷矿矿石特征及铷的赋存状态研究
19
作者 李莉 夏瑜 +4 位作者 周奇明 同锐灵 周丽君 陈永琳 冯吉福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铷(Rb)是稀有金属,其资源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以广西越城岭地区香炉山铷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鉴定、TIMA以及LA-ICP-MS等微区分析手段查明了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 铷(Rb)是稀有金属,其资源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以广西越城岭地区香炉山铷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鉴定、TIMA以及LA-ICP-MS等微区分析手段查明了矿床中不同类型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矿石的物质组成特征及其中铷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香炉山矿石中含铷矿物为白云母、钾长石和斜长石,其中Rb含量由高到低为白云母>钾长石>斜长石,钾长石是Rb的主要载体矿物,Rb在钾长石中不均匀分布;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岩的钾长石中Rb占比均大于80%,表明香炉山铷矿床属于长石型铷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炉山铷矿 矿石特征 赋存状态 LA-ICP-MS 广西越城岭
下载PDF
六盘水地区煤中汞含量的分布赋存状态研究
20
作者 金艳梅 蒙叶 张頔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80-84,89,共6页
通过对六盘水地区93家204个煤层煤样进行汞含量测定,研究了六盘水地区煤中汞含量的分布特征,探究了特低硫煤、低硫煤、中硫煤、中高硫煤、高硫煤中汞含量与灰分、硫含量的关系。
关键词 煤中汞 含量分布 赋存状态 高汞煤 释放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