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粤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1
作者 丘伟清 陈金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以赣粤闽1 10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及模型,探究传统村落在赣粤闽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赣粤闽传统村落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集聚程度为福建>江西>广东。2)传统村落在赣粤闽区域、市... 以赣粤闽1 10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及模型,探究传统村落在赣粤闽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赣粤闽传统村落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集聚程度为福建>江西>广东。2)传统村落在赣粤闽区域、市域分布上不均衡,相较之下赣粤地区分布差异较大,闽则分布较平衡。3)空间布局上,呈现出赣为“三核多次”,粤为“两核两次”,闽为“一核两次”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粤闽 传统村落 集聚性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略论明清时期赣粤闽边区的人口迁移——以江西省寻乌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亨江 付火水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本文对明清时期寻乌县的人口迁移作了初步的考察,对人口迁移的动因、分布的规律进行了分析,以利于我们对明清时期赣粤闽边区人口流动的研究。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赣粤闽边区 人口迁移 寻乌县
下载PDF
赣粤闽交界及邻区近年中强地震加卸载响应比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杰 《华南地震》 2008年第1期85-91,共7页
以地震应变能作为响应因子,研究了1997至2007年赣粤闽交界及邻区4.0级(ML≥4.0)以上中强地震临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Y值)的基本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地震在临震前Y值呈现出高值异常形态。因而它可以作为此地区地震预测的一种... 以地震应变能作为响应因子,研究了1997至2007年赣粤闽交界及邻区4.0级(ML≥4.0)以上中强地震临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Y值)的基本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地震在临震前Y值呈现出高值异常形态。因而它可以作为此地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加卸载响应比特征 赣粤闽交界及邻区
下载PDF
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以赣粤闽边际地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柴超前 陈永林 +1 位作者 张爱明 朱玉婷 《嘉应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1-28,共8页
以101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赣闽粤边际地区(赣州、梅州、龙岩三市33县)为研究区域,使用ArcGIS10.2中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梳理了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客家传统村落数量多、密度... 以101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赣闽粤边际地区(赣州、梅州、龙岩三市33县)为研究区域,使用ArcGIS10.2中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梳理了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客家传统村落数量多、密度大,呈现南多北少空间分异特征;二、客家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西北坡和西南坡;三、客家传统村落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偏下的县;四、总体而言,建县时间越早客家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越多;五、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受自然、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传统村落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GIS 边际
下载PDF
赣粤浙闽皖贵畲族凤凰装比较与数字化创新传承研究
5
作者 涂少荣 《西部皮革》 2024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赣粤浙闽皖贵地区畲族服饰的丰富历史背景,特别是凤凰装头饰、款式结构、图案设计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畲族服饰,特别是凤凰装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构想。通过详细分析畲族服饰数字化的实施步骤... 文章深入探讨了赣粤浙闽皖贵地区畲族服饰的丰富历史背景,特别是凤凰装头饰、款式结构、图案设计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畲族服饰,特别是凤凰装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构想。通过详细分析畲族服饰数字化的实施步骤与方法,文章还探讨了一系列相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现畲族服饰的数字化,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畲族服饰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进人们对畲族服饰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贵畲族服饰 比较 数字化
下载PDF
主体功能视角下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影响机制——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
6
作者 黄颖敏 付晓 廖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运用熵值法、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原中央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运用熵值法、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原中央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特征,省域边界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塌陷带”,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内外开放区域不均衡态势显著;②高质量发展指数表现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与各优势维度密切相关;③经济开放是各主体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驱动因素,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均受到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而财政政策并未促进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对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尤其是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原中央苏区
下载PDF
艺术学视域下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造型艺术观探析
7
作者 王志强 廖智悦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不仅拥有丰富的种类资源和造型资源,而且极具地方特色,是客家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以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客家地区传统灯彩的实地...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不仅拥有丰富的种类资源和造型资源,而且极具地方特色,是客家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以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客家地区传统灯彩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梳理出客家传统灯彩源流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运用我国传统手工艺研究方法,对灯彩造型和装饰进行分析,提出具象模仿和抽象移情的客家传统灯彩的造型艺术观,为客家民间传统手工艺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客家传统灯彩 造型艺术
下载PDF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研究综述
8
作者 王志强 权亚楠 《天工》 2024年第22期6-8,共3页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窥视客家传统工艺审美的窗口。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客家花灯的民俗文化、音乐与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及其传承保护等内容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现有赣闽粤边区客家造物艺术研究进行分门...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窥视客家传统工艺审美的窗口。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客家花灯的民俗文化、音乐与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及其传承保护等内容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现有赣闽粤边区客家造物艺术研究进行分门别类的综述,探析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的研究动态与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花灯 造物艺术
下载PDF
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道教文化的传播
9
作者 邹春生 谢小燕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
唐宋时期是赣闽粤边区道教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时期。通过道教人士的传教活动、地方官府的助教活动以及道教文学作品的传颂等途径,道教文化在赣闽粤边区的传播和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推动了道教在赣闽粤边区的发展,同时加强了官府对该地... 唐宋时期是赣闽粤边区道教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时期。通过道教人士的传教活动、地方官府的助教活动以及道教文学作品的传颂等途径,道教文化在赣闽粤边区的传播和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推动了道教在赣闽粤边区的发展,同时加强了官府对该地区的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民俗文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边区 道教文化的传播
下载PDF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10
作者 陈浩 廖彩荣 +1 位作者 付仙兵 张灵 《乡村科技》 2023年第8期62-67,共6页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革命老区。目前,该区域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正处于农业农村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秉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导向,涌现了一批优秀市县案例,在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3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同...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革命老区。目前,该区域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正处于农业农村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秉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导向,涌现了一批优秀市县案例,在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建设3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同时应看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在制度建设、体系构建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需完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仍待巩固。基于此,以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三明市、广东省梅州市为代表,构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旨在客观分析该区域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高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 原中央苏区
下载PDF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花灯的色彩与艺术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志强 曾唯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2期91-94,共4页
花灯在赣闽粤相邻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客家民间社会的日常习俗文化,为客家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传统花灯在色彩运用上富有特点,闪烁着灿烂的民间工匠智慧之光,也凝聚着代代客家艺人的经验,更是窥探客家民系心灵的重要窗口... 花灯在赣闽粤相邻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客家民间社会的日常习俗文化,为客家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传统花灯在色彩运用上富有特点,闪烁着灿烂的民间工匠智慧之光,也凝聚着代代客家艺人的经验,更是窥探客家民系心灵的重要窗口。该文以客家传统花灯的装饰色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客家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花灯色彩运用的分类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从民间工艺视角,指出客家花灯色彩的传统观念与审美特征。花灯作为客家民间手工艺文化的常见载体,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新的造型形式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客家 传统花灯 民间手工艺 色彩 艺术特征
下载PDF
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以毛泽东中央苏区时期农村调查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建新 曾过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2-88,共7页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伴随着中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了更好地得到赣闽粤边区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为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做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特别是对赣南、闽西的集中调查。从空间区域上来看中央苏区与赣闽粤边区这个客家大本营地区大致吻合,换句话说就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做的农村调查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客家社会的调查,因而这些调查对研究20世纪初期赣闽粤边区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边区 农村调查 客家社会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赣闽粤边区的人口运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丽琼 游海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外迁逃亡的难民、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避难迁入的人口(难民...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赣闽粤边区,是一个战乱绵延的地区,有关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运动与人口损失尚无准确论述。通过大量地方资料和实地调查材料的比较研究,从参军参战人数、外迁逃亡的难民、社会人口的非正常死亡、避难迁入的人口(难民)等几个方面,可见长期战乱导致该地区社会人口运动的非正常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 战乱 人口运动
下载PDF
试论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交界地区的动乱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坚 宋三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三路交界地区爆发了频繁的动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为该处在南宋时属三路交界的边远山区,盗贼多而且地方官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缺乏责任心且不够清廉;二为该处有劫掠、好斗的社会风气;三为南宋初年该处人民负担的加重... 南宋高宗初年赣闽粤三路交界地区爆发了频繁的动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为该处在南宋时属三路交界的边远山区,盗贼多而且地方官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缺乏责任心且不够清廉;二为该处有劫掠、好斗的社会风气;三为南宋初年该处人民负担的加重。实际上,这些动乱是该处长期以来地理环境及文化环境(社会风气)所沉积下来的隐患在南宋初年人民负担加重的情况下的总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初年 交界地区 动乱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承接产业转移钻石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小云 彭迪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34,共6页
承接产业转移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在以往的产业承接过程中,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存在产业集群少和技术创新不足、转移产业对本地的根植性差、破坏生态环境、优化经济结构与提高就业不平衡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文章重... 承接产业转移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在以往的产业承接过程中,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存在产业集群少和技术创新不足、转移产业对本地的根植性差、破坏生态环境、优化经济结构与提高就业不平衡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文章重点以江西赣南为例,改造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而构建了"赣闽粤承接产业转移钻石模型"。该模型中主要包含对外开放和市场发育程度、生产成本、市场需求、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政府等6个主要因素,同时社会文化作为辅助因素对上述有关主要因素具有间接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中央苏区 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农业变迁与转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游海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 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赣闽粤边区农业渐进性转型的例子说明,对近代中国农业整体变迁评价应立足于多区域的实证研究,任何单一区域的农业评价都无法涵盖近代中国农业的整体变迁内容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年间 边区 农业 转型
下载PDF
清代赣闽粤边区盐粮流通与市镇的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琍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边区 市镇 流通 清代 行销
下载PDF
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游海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62-73,共12页
考察特定历史时段和特定地区的市场网络(交通通信网络)变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该地区一个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传统古商道网、公路交通网、邮电通信网、信息传递速度)传承与嬗变... 考察特定历史时段和特定地区的市场网络(交通通信网络)变迁,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该地区一个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传统古商道网、公路交通网、邮电通信网、信息传递速度)传承与嬗变的梳理和考察,揭示了一个市场相对封闭、社会经济相对贫困的山区由传统向现代渐进转型的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对近代赣闽粤边区社会经济逐渐衰败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边区 市场网络 传承 嬗变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地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初步转型——以赣闽粤三边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3,共9页
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三边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行政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民众组织和社会整合的社区化、社团化与行业化,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重在引导与服务和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呈现了与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的不同特点和... 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三边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行政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民众组织和社会整合的社区化、社团化与行业化,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重在引导与服务和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呈现了与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的不同特点和逐步向现代社会缓慢转型的趋势。在中国自清末"新政"开始的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和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它构成了该地区百年来社会转型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应忽视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上半叶 地方基层政府职能 边区
下载PDF
抗元活动与元代赣闽粤边界社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志繁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8-112,共5页
文天祥等人在闽粤赣边界的抗元活动不仅是延续宋室命脉之举 ,而且也是给三省边界地区带来重大影响的“地方事件”。边界地区持续的社会动乱不仅使化外的“畲”人与化内的“汉”民等人群相互交融 ,而且官方的行政区划亦因此而跨越原来的... 文天祥等人在闽粤赣边界的抗元活动不仅是延续宋室命脉之举 ,而且也是给三省边界地区带来重大影响的“地方事件”。边界地区持续的社会动乱不仅使化外的“畲”人与化内的“汉”民等人群相互交融 ,而且官方的行政区划亦因此而跨越原来的数省边界 ,使边界模糊不清 ,导致赣闽粤三省边界形成元代一个独特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天祥 抗元 边界 社会变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