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光照和赤霉素浓度对秀雅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赵冰 董进英 张冬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30,共5页
研究了温度、光照和赤霉素浓度对秀雅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过高并不利于秀雅杜鹃种子发芽,一定变温、较低温度条件处理可以促进秀雅杜鹃种子萌发;3种光照处理对秀雅杜鹃的最终发芽率没有太明显的影响,而在24 h全光照状态下... 研究了温度、光照和赤霉素浓度对秀雅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过高并不利于秀雅杜鹃种子发芽,一定变温、较低温度条件处理可以促进秀雅杜鹃种子萌发;3种光照处理对秀雅杜鹃的最终发芽率没有太明显的影响,而在24 h全光照状态下,其发芽势要低于另外2种光照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秀雅杜鹃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处理的出芽时间都集中在播种后的第8~9天.本研究为秀雅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雅杜鹃 温度 赤霉素浓度 光照 发芽率
下载PDF
赤霉素浓度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建军 郭运娜 郑志新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22期46-46,共1页
以油松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赤霉素浓度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50 mg/L的赤霉素最有利于油松种子的萌发,此时,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与其它浓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油松种子 赤霉素浓度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下载PDF
赤霉素(GA_3)浓度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卜令铎 计思贵 +5 位作者 李江舟 张立猛 罗秀莲 安建南 何泉 李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46-51,99,共7页
[目的]明确不同赤霉素(GA_3)浓度对烤烟上部叶生长的影响。[方法]针对山地和坝地烟田,采用一年多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GA_3浓度对烤烟上部叶面积、干重、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2类烤烟上部叶面积和干重增幅随GA_3浓度升高均... [目的]明确不同赤霉素(GA_3)浓度对烤烟上部叶生长的影响。[方法]针对山地和坝地烟田,采用一年多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GA_3浓度对烤烟上部叶面积、干重、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2类烤烟上部叶面积和干重增幅随GA_3浓度升高均先升后降,随叶位下移逐渐降低。山地以GA_3浓度20 mg/L效果最佳,上部平均叶面积和干重增幅近20%,新平和易门县产量分别增加5.2%和15.0%;坝地以30 mg/L最优,平均叶面积和干重增幅为25%~30%,新平和峨山县产量分别增加7.0%和11.9%。同时,2类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下降,总钾含量普遍升高,化学成分趋向协调。[结论]适宜的GA_3浓度可有效促进烤烟上部叶开片、增产和化学成分的协调,而低浓度作用较小,浓度过高会推迟烟叶成熟,影响烘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开片 质量 赤霉素浓度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对丹参种苗建成与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俊莹 房海悦 +3 位作者 龙雪栋 苏莲杰 徐姣 马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62,共3页
探讨赤霉素及浸种时间对丹参种苗建成以及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质量浓度赤霉素和浸种时间处理丹参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赤霉素浸种质量浓度为500 mg·L-1,浸种24 h,种苗长势最好,赤霉素质量浓度主效应对种苗株高、根... 探讨赤霉素及浸种时间对丹参种苗建成以及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质量浓度赤霉素和浸种时间处理丹参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赤霉素浸种质量浓度为500 mg·L-1,浸种24 h,种苗长势最好,赤霉素质量浓度主效应对种苗株高、根长和茎粗呈显著差异,赤霉素浸种时间主效应对株高呈显著差异,对根长和茎粗未呈显著差异。赤霉素质量浓度和浸种时间的交互效应对株高呈显著差异,赤霉素质量浓度和浸种时间对根长和茎粗未呈显著差异,可见赤霉素对种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通过对产量各相关性状鲜质量、干质量、根长、侧根数及主根直径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性状间相关性显著,可以用来作为评价丹参质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种苗 赤霉素质量浓度 生长指标
下载PDF
赤霉素处理对鸭儿芹采种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荣 任吉君 +1 位作者 王艳 冯国良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4-96,共3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和喷药次数对鸭儿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0~300 mg/L赤霉素连喷10次处理鸭儿芹,所得到的种子产量和活力都比较高,适合在鸭儿芹种子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鸭儿芹 赤霉素浓度 种子产量 质量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激素浓度对独一味幼苗生长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李廷菊 李灿琳 +5 位作者 冉毅 段久富 李瑞兰 樊锦雅 古锐 钟世红 《草学》 2023年第6期49-59,共11页
为初步探究不同播期和赤霉素浓度对独一味幼苗生长和药用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分别选取7个不同播种日期及4种赤霉素(GA_(3))浓度,测定其对出苗率、成活率、真叶比例、幼苗生长参数及地上部分次生代谢产物含... 为初步探究不同播期和赤霉素浓度对独一味幼苗生长和药用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分别选取7个不同播种日期及4种赤霉素(GA_(3))浓度,测定其对出苗率、成活率、真叶比例、幼苗生长参数及地上部分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最适宜播种条件。6月17日播种出苗率和成活率最高,除4月播种种子发芽较慢外,种子发芽时间在10~14d;100mg/L GA_(3)溶液处理出苗率和成活率均为最高;种子浸泡GA_(3)可使长真叶时间提前,同时GA_(3)浓度越高,真叶增加越显著;4月底和6月底播种对根系生长有利;高浓度GA_(3)有利于根系生长,而适宜的GA_(3)浓度有利于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4月底和7月底播种山栀苷甲酯、连翘酯苷B和胡麻属苷、8-O-乙酰山栀苷甲酯含量较高;GA_(3)浓度与各药用成分含量成反比,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表明,4月底至6月中旬播种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真叶生长和地上部分代谢产物等的积累;100mg/L GA_(3)浓度处理种子更有利于独一味幼苗生长,此结果可为独一味大棚育苗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播期 赤霉素浓度 生长发育 药用成分
下载PDF
赤霉素对土鲁番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白世践 陈光 +2 位作者 赵荣华 李超 蔡军社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 mg/L、30 mg/L、40 mg/L的处理均能增大果粒重及穗重,显著提高果实硬度,减轻萎蔫程度;浓度为20 mg/L的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 mg/L、30 mg/L、40 mg/L的处理均能增大果粒重及穗重,显著提高果实硬度,减轻萎蔫程度;浓度为20 mg/L的处理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大,着色最好,且对果穗及果粒重的增幅最大,分别为49.8%与28.3%;浓度为30 mg/L、40 mg/L的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可溶性总糖含量,不利于着色;各处理间还原型Vc的含量无差异。综合比较,以20 mg/L的赤霉素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赤霉素 吐鲁番 克瑞森无核葡萄 果实品质 low CONCENTRATION of GA3
下载PDF
3个因素对柚木种实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海坤 莫雅芳 +2 位作者 黄志玲 彭玉华 朱积余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37,共5页
于4月份对柚木种实进行清水浸泡时间、赤霉素浓度和播种方式3个因素4水平的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是影响柚木种实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清水浸泡时间是影响柚木种实发芽的次要因素,赤霉素浓度对幼苗苗高和叶片长有极... 于4月份对柚木种实进行清水浸泡时间、赤霉素浓度和播种方式3个因素4水平的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是影响柚木种实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清水浸泡时间是影响柚木种实发芽的次要因素,赤霉素浓度对幼苗苗高和叶片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但是对柚木种实发芽没有显著影响;柚木种实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50 mg/L的赤霉素浸泡24 h,播种后覆盖河沙1~2 em,也可以不用赤霉素处理而直接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种实 浸泡时间 赤霉素浓度 播种方式 发芽率 活力指数
下载PDF
花楸种子催芽及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跃杰 霍冬磊 滑福建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4期39-40,42,共3页
针对花楸种子通过3种层积方法(持续低温、低温-中温、低温-高温)、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研究其对花楸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mg/L GA处理后采用35天0~5℃层积后转入5~15℃层积的方法,其平均发芽时间最短,62.3天即可发芽,并且绝... 针对花楸种子通过3种层积方法(持续低温、低温-中温、低温-高温)、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研究其对花楸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mg/L GA处理后采用35天0~5℃层积后转入5~15℃层积的方法,其平均发芽时间最短,62.3天即可发芽,并且绝对发芽率最高,达到6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 层积方法 赤霉素浓度 发芽率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乌腺金丝桃种子萌发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寒 金司阳 +1 位作者 郭慧 王振月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2期17-20,共4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选乌腺金丝桃种子的最佳萌发工艺。以发芽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温度、赤霉素浓度及浸泡时间、pH对试验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原理设计试验,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分析,最终以可行性和经济学确定乌腺金丝桃最佳萌发工艺。结果表明... 通过响应面法优选乌腺金丝桃种子的最佳萌发工艺。以发芽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温度、赤霉素浓度及浸泡时间、pH对试验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原理设计试验,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分析,最终以可行性和经济学确定乌腺金丝桃最佳萌发工艺。结果表明,乌腺金丝桃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2℃,2.6g/L的赤霉素浸泡35h,在pH值为6的培养皿中进行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腺金丝桃 发芽率 响应面法 温度 赤霉素浓度 PH
下载PDF
鸡树条荚蒾实生苗培育技术研究
11
作者 刘跃杰 霍冬磊 滑福建 《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34-36,共3页
针对鸡树条荚蒾种子的深度休眠进行了不同阶段的试验,在层积催芽处理试验中,方法 6高温50天后转入低温这种处理(方法 6)的发芽势最高,为67%;而高温50天后转入中温这种处理(方法 3)的发芽率最高,为76%;在针对打破胚轴休眠的催芽后处理试... 针对鸡树条荚蒾种子的深度休眠进行了不同阶段的试验,在层积催芽处理试验中,方法 6高温50天后转入低温这种处理(方法 6)的发芽势最高,为67%;而高温50天后转入中温这种处理(方法 3)的发芽率最高,为76%;在针对打破胚轴休眠的催芽后处理试验中,赤霉素100×10^(-6) mg/mL浸泡24 h的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84%,可以实现其种子的当年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树条荚蒾 层积方法 赤霉素浓度 发芽率
下载PDF
黄连花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彦妮 孙冬玲 何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29,共3页
以黄连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储藏温度、赤霉素溶液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培养温度对黄连花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寻求黄连花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黄连花种子有休眠的特性;4℃低温干燥储藏比20℃室温干燥... 以黄连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储藏温度、赤霉素溶液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培养温度对黄连花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寻求黄连花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黄连花种子有休眠的特性;4℃低温干燥储藏比20℃室温干燥储藏发芽效果好;最适的赤霉素处理质量浓度为400 mg·L-1,赤霉素浸种时间为24 h,最佳的萌发温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花 储藏 赤霉素质量浓度 浸种时间 萌发温度
下载PDF
药用绿化植物千里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3
作者 钟艺 洪瑜婕 +1 位作者 江王浩淼 李叶芳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千里光种子为材料,探究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和播种方式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5~25℃是千里光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对其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5~15 mg/L的赤霉素处理是促进千里光种子萌发的较好浓度,相比于CK,... 以千里光种子为材料,探究温度、光照、赤霉素浓度和播种方式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15~25℃是千里光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对其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5~15 mg/L的赤霉素处理是促进千里光种子萌发的较好浓度,相比于CK,发芽启动时间提前,发芽持续时间缩短;不盖土播种条件下的千里光种子的出苗率、出苗势、出苗指数最好,其更有利于千里光种子的萌发,在生产实践中应采用不盖土的播种方式,可加盖透明薄膜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种子萌发特性 温度 光照条件 赤霉素浓度 播种方式
下载PDF
五种野生杜鹃种子萌发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晶晶 白丽蓉 +3 位作者 李鑫 马琦琦 潘远智 姜贝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89,共6页
以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discolor)、山光杜鹃(Rhododendron oreodoxa)、海绵杜鹃(Rhododendron pingianum)、大钟杜鹃(Rhododendron ririei)和绒毛杜鹃(Rhododendron pachytrichum)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发芽法及发芽率测定等方法,研究... 以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discolor)、山光杜鹃(Rhododendron oreodoxa)、海绵杜鹃(Rhododendron pingianum)、大钟杜鹃(Rhododendron ririei)和绒毛杜鹃(Rhododendron pachytrichum)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发芽法及发芽率测定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储藏条件、培养温度及赤霉素浓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开发利用野生杜鹃资源、提高杜鹃繁育技术、培育抗逆新品种、扩大园林应用范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种杜鹃种子均存在后熟期,喇叭杜鹃、海绵杜鹃、绒毛杜鹃储藏6个月为宜,山光杜鹃、大钟杜鹃储藏3个月为宜;-20℃与4℃储藏有利于减慢种子活力下降速度;5种杜鹃种子萌发适宜的培养温度为15~20℃;200~600 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杜鹃种子有利于提升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杜鹃 种子萌发 储藏条件 培养温度 赤霉素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