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乘客走行时间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辉 石旭 +2 位作者 李天宇 姚世严 郑剑飞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2期129-131,134,共4页
乘客走行时间是乘客步行通过车站内特定路线所花费的时间,该时间在车站客流风险调查、清分模型验证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检测方法存在过采样或欠采样问题,过采样会降低准确率,欠采样会降低召回率。为了提高准确率和召回率,文章提出... 乘客走行时间是乘客步行通过车站内特定路线所花费的时间,该时间在车站客流风险调查、清分模型验证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检测方法存在过采样或欠采样问题,过采样会降低准确率,欠采样会降低召回率。为了提高准确率和召回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人跟踪的走行时间测量方法,该方法根据乘客轨迹进行单一采样,从而避免了过采样和欠采样,最终大幅提升测量方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经充分的实验验证,在摄像头角度合适的情况下,该测量方法可以达到98%的准确率和52%的召回率,满足多项业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分析 人跟踪 人重识别 走行时间 智慧地铁
下载PDF
基于Wi-Fi探针的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与客流预警
2
作者 王越 胡华 陈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49,共6页
目的:为建立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模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性,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方法:采用基于Wi-Fi探针的数据采集方式,通过在车站通道中安装Wi-Fi探针收集信息数据,包括乘客设备MAC(媒体接入控制)地址、... 目的:为建立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模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性,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方法:采用基于Wi-Fi探针的数据采集方式,通过在车站通道中安装Wi-Fi探针收集信息数据,包括乘客设备MAC(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信号强度、距离嗅探器的距离等信息。通过java语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始处理,利用Mysql和navicat premium数据库的组合对数据进行深度清洗,验证了采用BPR美国联邦公路局函数建立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模型的可行性,并采用蚁群聚类算法将延误时间作为对车站通道客流预警等级划分的依据。结果及结论:总结了Wi-Fi探针客流采集原理和原始数据清洗方法,建立基于BPR函数的车站通道走行时间实时估计模型,实现了车站通道乘客走行时间实时估计,其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2.8%。将车站通道客流预警划分为畅通、基本畅通、拥挤、严重拥挤等4个等级,利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江苏路站的Wi-Fi探针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与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可适用性及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Wi-Fi探针 通道走行时间 BPR函数
下载PDF
基于走行时间鲁棒可靠性的随机交通均衡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华 高自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4,97,共10页
在基于走行时间可靠性的交通均衡问题中,普遍存在假设是引起走行时间变异的O-D(Origin-Destination)需求或路段通行能力的概率分布是精确已知的。然而,现实中这些概率分布很难精确获得.本文放松这个假设而仅要求知道O-D需求的前m阶矩(这... 在基于走行时间可靠性的交通均衡问题中,普遍存在假设是引起走行时间变异的O-D(Origin-Destination)需求或路段通行能力的概率分布是精确已知的。然而,现实中这些概率分布很难精确获得.本文放松这个假设而仅要求知道O-D需求的前m阶矩(这里m是和路段费用函数的形式相关的正整数),通过运用最坏风险价值和最坏条件风险价值指标定义鲁棒分位走行时间和鲁棒超过期望走行时间,并证明在一般分布下两种出行时间是等价的.基于此定义,通过整合出行者的感知误差,提出了鲁棒分位随机用户均衡(鲁棒超过期望随机交通均衡)模型,模型被表示为一个变分不等式,并证明了解的存在性,然后运用一种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数值算例显现了模型在应用上的特性及算法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随机交通均衡问题 最坏风险价值 最坏条件风险价值 鲁棒分位走行时间 鲁棒超过期望走行时间 变分不等式
下载PDF
地铁通道换乘乘客走行时间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杜鹏 刘超 刘智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对地铁换乘走行时间的准确查定是研究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本文从统计的角度对地铁换乘通道乘客走行时间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走行时间的因素,设计了推断乘客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 对地铁换乘走行时间的准确查定是研究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本文从统计的角度对地铁换乘通道乘客走行时间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走行时间的因素,设计了推断乘客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试验方法.采用该方法,选择北京地铁5号线的5个换乘站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东单站5号线换乘1号线通道样本的分析,得出乘客走行时间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拥挤对分布均值和方差影响显著的结论.接下来分析了影响分布函数参数的因素,在综合考虑通道实际长度和通道内设施影响程度后提出换算长度概念.通过对10个换乘通道的回归分析,表明走行时间均值与通道换算长度在一定范围内二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通道换乘 换乘走行时间 换算长度
下载PDF
基于路段走行时间可靠性的路网容量可靠性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海旭 蒲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3-576,共4页
为了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基于路网容量可靠性概念的分析,构造了基于路段走行时间可靠性的路网容量可靠性双层规划模型.根据模型中反映的路径选择行为为用户平衡的特点,用灵敏度分析法求解路网容量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1个简单的算例.算例... 为了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基于路网容量可靠性概念的分析,构造了基于路段走行时间可靠性的路网容量可靠性双层规划模型.根据模型中反映的路径选择行为为用户平衡的特点,用灵敏度分析法求解路网容量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1个简单的算例.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用于评估随机环境下的路网性能,并为路网性能的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可靠性 双层规划模型 路段走行时间可靠性 用户平衡
下载PDF
事故影响下走行时间及择路概率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玲娟 刘海旭 蒲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9,共7页
为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路径走行时间与用户择路概率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路段传输模型和LOGIT选择模型的拟动态模型,给出了事故影响下路网各时段行程时间和交通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事故影响下路段的排队扩散及消散过程... 为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路径走行时间与用户择路概率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路段传输模型和LOGIT选择模型的拟动态模型,给出了事故影响下路网各时段行程时间和交通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事故影响下路段的排队扩散及消散过程.结果表明:事故持续期到排队完全消散期内,路径走行时间和路径选择概率呈现此消彼长并持续震荡的状态;事故持续期和事故清除后,事故路段上的排队位置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路段传输模型 路径走行时间 路径选择概率 交通流密度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动态路段走行时间计算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红霖 焦朋朋 孙文博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5年第2期69-73,79,共6页
为建立合理的动态交通网络中路段走行时间模型,分析了动态路段走行时间函数的一般形式,对比国内外常用的几种离散型动态路段走行时间函数,基于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建立了动态路段走行时间模型。模型可以根据实际路段驶入率、驶出率,... 为建立合理的动态交通网络中路段走行时间模型,分析了动态路段走行时间函数的一般形式,对比国内外常用的几种离散型动态路段走行时间函数,基于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建立了动态路段走行时间模型。模型可以根据实际路段驶入率、驶出率,推算出任意时刻进入路段车辆的走行时间,并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求解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车辆进入路段后的交通状态是动态路段走行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累积驶入驶出车辆数曲线可以直接求出动态路段走行时间,能够为动态交通网络中路径走行时间求解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动态路段 走行时间 元胞自动机 动态交通网络 交通仿真
下载PDF
地铁车站延滞性步行设施影响乘客走行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2,共3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进站闸机和出站闸机等延滞性步行设施,对乘客走行造成的影响,通过客观实测数据,运用曲线估计的方法,分别建立乘客走行时间的BPR函数模型。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走行时间 设施 BPR函数
下载PDF
事故影响下路径走行时间演变的拟动态模型
9
作者 陈玲娟 蒲云 刘海旭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路网中走行时间与用户择路概率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事故路段及非事故路段流量状态及LOGIT原则的拟动态模型.利用分流合流模型及速度—密度函数,分别建立路段容纳车辆数和非事故路段走行时间模型,通... 为描述交通事故影响下路网中走行时间与用户择路概率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规律,建立了基于事故路段及非事故路段流量状态及LOGIT原则的拟动态模型.利用分流合流模型及速度—密度函数,分别建立路段容纳车辆数和非事故路段走行时间模型,通过分析事故路段交通流的演化过程,利用交通波理论估计排队长度,建立事故路段走行时间模型.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前,经过一定的模拟时段后,路网交通流趋近稳定,各条路径的选择概率趋于平衡;事故持续时段内,排队长度、路径走行时间、路径选择概率相互影响,且均呈现出震荡状态;事故清除后,路径走行时间持续下降;排队完全消散后,经过一定时段稳定后的路径走行时间和路径选择概率达到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拟动态模型 合流-分流模型 路网走行时间 速度密度关系
下载PDF
基于数理统计的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估计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童燚杰 王利鑫 +2 位作者 潘明轩 李正洋 金波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对车站换乘走行时间的估计是分析成网条件下地铁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调查方法,同时采用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 对车站换乘走行时间的估计是分析成网条件下地铁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调查方法,同时采用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以重庆地铁两路口换乘站为例,对所提出方法的实际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行时间 数理统计 抽样调查 正态分布 两路口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车站乘客走行时间函数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志刚 石嵘 高伟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7-60,共4页
国外经验表明,按照乘客在车站内的走行特征来合理布置步行设施,可以有效缓解车站内的拥堵现象。通过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单向换乘通道、上行楼梯和下行楼梯3种步行设施乘客的走行速度和流量进行调查,分析了轨道交通车站乘客走行时... 国外经验表明,按照乘客在车站内的走行特征来合理布置步行设施,可以有效缓解车站内的拥堵现象。通过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单向换乘通道、上行楼梯和下行楼梯3种步行设施乘客的走行速度和流量进行调查,分析了轨道交通车站乘客走行时间函数。分析表明,换乘通道的走行速度比楼梯快,上楼梯的走行速度低于下楼梯;对于上行楼梯,其自由流下的走行速度仅为换乘通道相应流量走行速度的54%。收集的数据和建立的函数可以用来改善上海等城市的乘客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走行时间函数 设施 特征
下载PDF
基于ATS与AFC数据的地铁乘客出站走行时间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凌波 郝妍熙 胡华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年第12期164-169,共6页
乘客出站走行时间的估计研究对于帮助检验站内拥挤度、为线路行车计划提供一定依据等具有重要的意义。AFC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乘客出站数据,列车的ATS到站时间数据可以得到列车到达每一地铁站的时间,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乘客出... 乘客出站走行时间的估计研究对于帮助检验站内拥挤度、为线路行车计划提供一定依据等具有重要的意义。AFC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乘客出站数据,列车的ATS到站时间数据可以得到列车到达每一地铁站的时间,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乘客出站走行时间的估计值,并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出乘客的走行时间函数。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得到乘客出站走行时间的真实值,并拟合出实地调查的走行时间函数。最后,通过比较模型计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走行时间 AFC数据 正态分布
下载PDF
考虑动态走行时间的铁路换乘公交衔接优化
13
作者 高俊华 张姚 蒋阳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1,共7页
铁路到达客流衔接换乘城市公交显著影响枢纽内的交通疏散效率和乘客体验,以往研究将换乘走行时间作为常量或简单函数处理,无法完全真实反映铁路与公交系统的动态关系,换乘衔接仍有优化空间。通过构建phase-type型流体换乘排队网络模型,... 铁路到达客流衔接换乘城市公交显著影响枢纽内的交通疏散效率和乘客体验,以往研究将换乘走行时间作为常量或简单函数处理,无法完全真实反映铁路与公交系统的动态关系,换乘衔接仍有优化空间。通过构建phase-type型流体换乘排队网络模型,推导不同换乘客流状态下的换乘走行时间,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乘客换乘等待时间成本与企业运营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综合客运枢纽内铁路到达旅客换乘公交的衔接优化模型,实现了在铁路换乘公交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对动态走行时间的精细化考虑。最后,对成都东站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协调公交车辆到站时间,减小了乘客换乘等待时间,相较于现有运行方案,成本减少了31%,换乘等待时间约减少了62%,证明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换乘走行时间 流体排队模型 衔接优化 换乘公交
下载PDF
机场陆侧抵港旅客出行链走行时间研究
14
作者 孙雨婷 成洪博 +2 位作者 林绵峰 赵净洁 李静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构建出行链走行时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明确了机场陆侧抵港旅客出行链的定义,选取出行链走行时间进行研究;其次分析了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及是否携带行李对旅客出行链走行速度的影响,结合路径距离构建出行链走行时间模型... 提出了一种构建出行链走行时间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明确了机场陆侧抵港旅客出行链的定义,选取出行链走行时间进行研究;其次分析了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及是否携带行李对旅客出行链走行速度的影响,结合路径距离构建出行链走行时间模型;最后在大兴机场选取下客廊桥至行李提取区出口这一区域进行现场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由P-value值可以看出在0.05的置信水平下,两组数据服从同一分布,得出此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旅客出行链走行时间。可作为机场陆侧抵港旅客时间分布的基础,对机场陆侧接续运输进行指导,提升机场旅客出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机场陆侧 个体出 走行时间
下载PDF
基于鲁棒软时间窗和箱种代用的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
15
作者 师志鸿 李友东 +1 位作者 王瑞永 孙文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传统的空箱调运问题多是研究箱种之间的彼此独立性,而忽略实际运输中箱种代用的情况,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同时考虑需求站对集装箱空箱到达有时间窗约束,以及运输走行时间不确定性会对时间窗产生影响,建立了鲁棒软时间窗和箱种代用的集装... 传统的空箱调运问题多是研究箱种之间的彼此独立性,而忽略实际运输中箱种代用的情况,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同时考虑需求站对集装箱空箱到达有时间窗约束,以及运输走行时间不确定性会对时间窗产生影响,建立了鲁棒软时间窗和箱种代用的集装箱空箱调运模型。首先,依据走行时间不确定性特点,建立鲁棒软时间窗模型;其次,通过等价变换和对偶变换,将鲁棒软时间窗模型转换为线性规划模型,简化了模型;最后,将集装箱调运模型转换为一般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使模型更易于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将箱种代用引入模型,有效地配置了空箱调运,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对不确定走行时间p的个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箱种代用和不代用情况下p都存在一个较小的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箱调运 箱种代用 鲁棒软时间 整数线性规划 不确定走行时间
下载PDF
枢纽通道中行人走行延误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漆凯 张星臣 《物流技术》 2011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首先描述了步行通道行人走行延误的研究现状,接着从通道空间结构布局与行人流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步行通道走行延误的影响因素。将通道中的延误分为路段延误与节点延误,并分别建立了计算模型,路段延误模型基于经典的BPR函数,节点延误模... 首先描述了步行通道行人走行延误的研究现状,接着从通道空间结构布局与行人流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步行通道走行延误的影响因素。将通道中的延误分为路段延误与节点延误,并分别建立了计算模型,路段延误模型基于经典的BPR函数,节点延误模型采用了修正的韦伯斯特延误模型,最后应用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行人流量在接近饱和流的状态下,路段的延误时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 走行时间 路段延误 节点延误 广义费用
下载PDF
动车运用所存车场与检查库间走行线能力分析
17
作者 闻方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8期82-83,共2页
目前,对动车运用所能力的研究中,很少对存车场、检查库前的走行线的能力进行分析。随着动车运用所规模的增大,走行线能力对整个动车所的能力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必要对走行线能力进行分析。利用走行时间作为评判的基本参数,通过对... 目前,对动车运用所能力的研究中,很少对存车场、检查库前的走行线的能力进行分析。随着动车运用所规模的增大,走行线能力对整个动车所的能力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必要对走行线能力进行分析。利用走行时间作为评判的基本参数,通过对比走行时间与可利用作业时间的方式,可简单、有效地评判走行线数量与动车运用所规模匹配性。对动车运用所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运用所 存车场 检查库 线 走行时间
下载PDF
基于鲁棒软时间窗的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段刚 陈莉 +2 位作者 李引珍 何瑞春 朱昌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6,共9页
对带有软时间窗的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将走行时间分为确定和不确定2类,首先建立鲁棒软时间窗模型,避免传统鲁棒方法过于保守的缺陷,然后构造基于鲁棒软时间窗的空箱调运问题通用模型。通过等价变换和对偶变换,将鲁棒软时间窗模型转... 对带有软时间窗的铁路集装箱空箱调运问题,将走行时间分为确定和不确定2类,首先建立鲁棒软时间窗模型,避免传统鲁棒方法过于保守的缺陷,然后构造基于鲁棒软时间窗的空箱调运问题通用模型。通过等价变换和对偶变换,将鲁棒软时间窗模型转换为对应的线性规划,再将空箱调运模型转换为一般的整数线性规划,并根据模型的特点得到解的一些性质,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一般框架。通过算例对不确定走行时间的数量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只有非常少的不确定走行时间对最优解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箱调运 不确定走行时间 鲁棒软时间 对偶理论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铁路网检衡车组作业站点序列优化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树峰 安爱民 +2 位作者 王龙 李学宝 王颖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37,共6页
为合理确定检衡车组进行检定作业时的运行径路,提高检衡车组的运用效率,基于运筹学中单旅行商问题(TSP)的求解思路,以检衡车组在所负责子区域路网内的广义走行时间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函数,首先构建单组检衡车作业站点序列优化模型,并设计... 为合理确定检衡车组进行检定作业时的运行径路,提高检衡车组的运用效率,基于运筹学中单旅行商问题(TSP)的求解思路,以检衡车组在所负责子区域路网内的广义走行时间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函数,首先构建单组检衡车作业站点序列优化模型,并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组检衡车担当同一路网内作业站点轨道衡和超偏载检测装置检定作业的实际路情,建立多组检衡车作业站点序列优化模型,将多组检衡车的运行径路优化类比为多旅行商问题(MTSP),通过设置虚拟弧费用将其转化为TSP问题,从而实现多组检衡车作业站点序列优化模型的求解。以哈尔滨铁路局管内路网的检衡车组作业站点序列优化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衡车组 作业站点序列 运用计划 广义走行时间 运筹学 粒子群算法 虚拟弧费用
下载PDF
基于技术站改编作业的集装箱空箱调运鲁棒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永军 段刚 +2 位作者 陈莉 田丽娜 苏旺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3-589,共7页
对一般的集装箱办理站,考虑到技术站改编时间和运输走行时间对空箱需求站时间窗的影响,以集结费用、技术站改编费用、车辆走行费用以及空箱早到库存成本或延误损失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以车站作业能力和线路通过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 对一般的集装箱办理站,考虑到技术站改编时间和运输走行时间对空箱需求站时间窗的影响,以集结费用、技术站改编费用、车辆走行费用以及空箱早到库存成本或延误损失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以车站作业能力和线路通过能力为约束条件,建立基于技术站改编作业的空箱调运模型。针对集装箱空箱运输过程中走行时间不确定的特点,建立鲁棒软时间窗组合优化模型。通过等价变换和对偶变换,将鲁棒软时间窗组合优化模型转换为线性规划模型,极大地简化了模型。然后构造基于技术站改编作业的空箱调运鲁棒优化模型,并将其转换为一般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最后对不确定走行时间的个数p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其存在一个较小的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优化 鲁棒软时间 空箱调运 技术站改编作业 不确定走行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