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肢骨折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钟哲 张新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80-0083,共4页
分析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上肢骨折手术时,借助超声引导的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确诊医治的40例上肢骨折患者开展分组研究,选取时段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全体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麻醉方式实施锁骨... 分析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上肢骨折手术时,借助超声引导的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确诊医治的40例上肢骨折患者开展分组研究,选取时段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全体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麻醉方式实施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都有20例。 结果 从不同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上,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都要存在更加明显的减少,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别(P<0.05)。在血管神经损伤、穿刺部位血肿、止血带反应、气胸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呈现出大幅降低变化,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别(P<0.05)。在麻醉优良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呈现出大幅提高变化,两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 上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在实施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借助超声引导,能够让阻滞起效时间及完全阻滞时间显著减少,控制并发症出现,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术 超声引导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阻滞起效时间
下载PDF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何晴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01-0003,共3页
综合分析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共30例,病例选取时间2022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按照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不同的麻醉方式进... 综合分析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共30例,病例选取时间2022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按照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15例),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15例)。结果 对比两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表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麻醉前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以及应激反应,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两组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麻醉后上述指标,结果表明两组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应激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可加速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麻醉起效,减轻不良反应和应激反应,维持血压和心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 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 麻醉起效时间 不良反应 阻滞完善
原文传递
预注法影响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宋伏虎 古妙宁 +3 位作者 李传翔 陈莺 王怡 陈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最佳的预注剂量和预注间期。方法选择ASAⅠ级,欲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192例,随机均分为4大组:Ⅰ组为对照组,预注3 mL生理盐水,分Ⅰ1~Ⅰ4 4个小组,分别间隔3、4、5、6 min预注间期,给予剩余剂量顺式阿曲库铵0.15 mg/...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最佳的预注剂量和预注间期。方法选择ASAⅠ级,欲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192例,随机均分为4大组:Ⅰ组为对照组,预注3 mL生理盐水,分Ⅰ1~Ⅰ4 4个小组,分别间隔3、4、5、6 min预注间期,给予剩余剂量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Ⅱ组分为Ⅱ1~Ⅱ4,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剂量为0.005 mg/kg,分别间隔3、4、5、6 min预注间期,给予剩余插管剂量0.145 mg/kg;同理,Ⅲ组4个小组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剂量均为0.01 mg/kg,间隔3、4、5、6 min预注间期,给予剩余插管剂量0.14 mg/kg;Ⅳ组4个小组顺式阿曲库铵预注量为0.015 mg/kg,剩余插管剂量0.135 mg/kg。每组顺式阿曲库铵总量达到0.15 mg/kg(3ED95)。使用肌松监测仪记录各组预注间期末TOFR值、插管条件评级、肌松效应起效时间。结果Ⅱ、Ⅲ组预注间期末TOFR值基本无抑制(P>0.05),Ⅳ组预注间期末TOFR值抑制明显(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起效时间均缩短(P<0.05);Ⅲ1、Ⅲ2组与Ⅲ3、Ⅲ4组,Ⅳ1、Ⅳ2组与Ⅳ3、Ⅳ4组预注剂量相同,随着预注间期的延长,起效时间也缩短(P<0.05)。结论随着预注间期的延长,起效时间也缩短,但考虑到全麻诱导时间应越短越好,因此,顺式阿曲库铵预注量为0.01 mg/kg,预注间隔为3 min应为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注法 顺式阿曲库铵 起效时间
下载PDF
罗哌卡因单用及复合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坐骨神经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献阳 徐旭仲 +2 位作者 陈丽梅 李挺 余微萍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及单用罗哌卡因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9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A、B、C三组(n=30)。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单侧坐骨神经-腰丛阻滞。三组坐骨神经用药分别为2%或1%利多卡因...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及单用罗哌卡因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9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A、B、C三组(n=30)。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单侧坐骨神经-腰丛阻滞。三组坐骨神经用药分别为2%或1%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联合及单纯罗哌卡因。记录三组腓肠神经外侧皮支(SN)、腓浅神经(FN)、胫神经跟内侧支(TN)的起效时间。记录起效时间小于15min及20min的例数及该时间点可以手术病人百分率。结果:A组TN起效时间快于B组与C组(P<0.05),A、B两组SN、FN起效时间快于C组(P<0.05);SN、FN、TN起效时间小于15min及20min的例数在A/B/C三组分别为28/24/14、25/19/12、29/19/16和29/28/23、29/24/19、30/23/23;A、B、C三组可以手术病人百分率在15min和20min时分别为83.3%、43.3%、33.3%和96.7%、66.7%、60%,A组大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应用2%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坐骨神经起效时间较快,是较好的临床用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坐骨神经 起效时间
下载PDF
性别因素在阿曲库铵预注法中对肌松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辉 顾连兵 +2 位作者 辜晓岚 何建华 黄凤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73-774,共2页
目的研究性别因素在阿曲库铵预注法中对肌松起效时间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120例 ASA 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男女各60例.按性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M_1组(男性)与 F_1组(女性)不给预注量阿曲库铵;M_2组(男性)与 F_2组(女... 目的研究性别因素在阿曲库铵预注法中对肌松起效时间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120例 ASA 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男女各60例.按性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M_1组(男性)与 F_1组(女性)不给预注量阿曲库铵;M_2组(男性)与 F_2组(女性)全麻诱导前给予预注量阿曲库铵0.05 mg/kg。使用多功能监测仪监测肌松效果,将 T_4/T_1=0所需时间作为插管时间。结果F_2组肌松起效时间明显快于 M_2组(P<0.05);M_1组和 M_2组肌松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2组肌松起效时间明显快于 F_1组(P<0.05)。结论女性患者预注阿曲库铵似可加快肌松起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注法 阿曲库铵 性别 起效时间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诱导时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娟 陈晓琳 +1 位作者 顾悦超 谭志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2-746,共5页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在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时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利多卡因(L)组和0.90氯化钠溶液(c)组,每...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在丙泊酚全身麻醉诱导时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利多卡因(L)组和0.90氯化钠溶液(c)组,每组均为20例。L、C组分别在丙泊酚麻醉诱导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到60时,静脉注射1mg/kg利多卡因或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min内注射完毕,即刻每例患者静脉注射0.15mg/kg顺式阿曲库铵。记录肌松起效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L组的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为(188.6±17.4)S,显著短于C组的(207.1±20.6)S(P〈0.05)。气管插管后,L组的HR归一化值(即刻HR测量值/HR基础值)、MAP归一化值(即刻MAP测量值/MAP基础值)均显著小于C组(P值分别〈0.05、0.01)。结论静脉应用1mg/kg的利多卡因可明显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且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气管插管 顺式阿曲库铵 起效时间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玲 梁成平 +2 位作者 王思平 张洁 柯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法 对 41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咪唑斯汀 10mg ,1次 /d ,对患者首次服药后 3 0min、60min、90min、12 0min自觉症状及体征减轻开始的时间进行记录。对首次服药后 60min及 12 0min...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及安全性。方法 对 41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咪唑斯汀 10mg ,1次 /d ,对患者首次服药后 3 0min、60min、90min、12 0min自觉症状及体征减轻开始的时间进行记录。对首次服药后 60min及 12 0min起效时间进行观察并评估疗效。结果 患者首次服药后 60min以内起效 12例 ( 2 9.2 6% ) ;12 0min总起效 2 4例 ( 5 8.5 4% ) ;12 0min起效为 3 6例 ( 87.80 % )。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快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物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治疗 急性荨麻疹 起效时间观察
下载PDF
小剂量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老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长宝 王爱忠 江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5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麻黄碱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芬太尼和丙泊酚... 目的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5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麻黄碱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后,分别予肾上腺素0.06μg/kg、麻黄碱70μg/kg或0.9%氯化钠溶液5mL,然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记录肌松起效时间及气管插管评级,监测心排量、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碱组的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气管插管评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本组基础值比较,麻醉诱导后对照组的心排量和血压显著下降(P值分别<0.05、0.01);麻醉诱导后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碱组的血压显著下降(P值分别<0.05、0.01),但心排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麻醉诱导后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碱组的血压和心排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5、0.01),麻黄碱组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肾上腺素组(P值均<0.05)。气管插管后麻黄碱组的血压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肾上腺素组(P值分别<0.05、0.0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即刻3组的心率均较本组基础值显著下降(P值分别<0.01、0.05),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0.06μg/kg肾上腺素和70μg/kg麻黄碱都可缓解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的循环抑制,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改善气管插管条件。肾上腺素作用短暂,不会加剧气管插管所致的高血压,因而更适合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麻黄碱 顺式阿曲库铵 起效时间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时间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怡新 严开林 +2 位作者 肖嵘 张静 刘伟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9-430,共2页
目的 对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进行观察 ,并与氯雷他定进行对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试验 ,以咪唑斯汀 10 0mg、氯雷他定 10mg ,1次 /d口服 ,对 3 0 0例门诊急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后 1h、2h观察皮损 ,7... 目的 对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进行观察 ,并与氯雷他定进行对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试验 ,以咪唑斯汀 10 0mg、氯雷他定 10mg ,1次 /d口服 ,对 3 0 0例门诊急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后 1h、2h观察皮损 ,7天后随访 1次。结果 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急性荨麻疹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但咪唑斯汀起效时间要快于氯雷他定。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起效时间 急性荨麻疹 咪唑斯汀
下载PDF
预注法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轶聪 付宝军 刘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起效时间 全麻患者 预注法 非去极化肌松药 临床应用 同分异构体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麻黄碱预处理复合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对其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钊 陈林 +1 位作者 欧晓峰 郑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比较麻黄碱预处理复合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预注与两者单独应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Ⅰ组),小剂量顺式... 目的比较麻黄碱预处理复合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预注与两者单独应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Ⅰ组),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预注组(Ⅱ组),麻黄碱预处理组(Ⅲ组),麻黄碱预处理复合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预注组(Ⅳ组)。麻醉诱导:Ⅰ组和Ⅱ组静注异丙酚1~2 mg/kg及生理盐水(2 ml),Ⅲ组和Ⅳ组静注异丙酚1~2 mg/kg及麻黄碱70μg/kg。待患者入睡校准肌松监测仪后,所有患者静注芬太尼4~5μg/kg,Ⅰ组和Ⅲ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Ⅱ组和Ⅳ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0.005 mg/kg。3 min后,Ⅰ组和Ⅲ组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Ⅱ组和Ⅳ组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45 mg/kg。当T1达最低时由同一麻醉医师行气管插管。记录起效时间(静注插管剂量Cis至T1达最大阻滞的时间)、给予插管剂量Cis前4个成串刺激比率(TOFR)比值及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结果各组患者间给予插管剂量前TOF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插管剂量Cis起效时间短于其它各组(P〈0.05);Ⅰ组和Ⅱ组插管前MAP、HR较诱导前降低(P〈0.05),Ⅲ组和Ⅳ组插管前MAP、HR较诱导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的MAP、HR与插管前即刻相比均增加(P〈0.05)。结论麻黄碱预处理复合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预注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可进一步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麻黄碱 血液动力学现象 起效时间
下载PDF
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起效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钟文伟 赵云峰 +2 位作者 黄锦葵 谢怡 陈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2期141-142,共2页
目的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起效时间及起效时累计剂量。方法对302例4~65岁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根据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观察... 目的评估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起效时间及起效时累计剂量。方法对302例4~65岁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根据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治疗中的起效时间及起效时累计剂量。疗程1年以上有105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302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免疫治疗的患者中171例(56.6%)于用药的10周内起效(10周用药的累积计量为4220μg),第6周为药物起效的高峰期。随访1年以上的105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62例,无效19例(图1),总有效率为81.9%。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能够有效安全的治疗变应性鼻炎,且起效时间快,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滴剂 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起效时间
下载PDF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锡恩 徐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组(E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两组术前及其他术中用药相同,采用TOF-WATCH加速度仪监测肌松,并...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组(E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两组术前及其他术中用药相同,采用TOF-WATCH加速度仪监测肌松,并记录诱导前后的血压、心率。结果两组的插管条件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P组(P<0.05),P组诱导后的MAP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均可提高罗库溴铵的插管条件。相对于丙泊酚,依托咪酯可缩短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罗库溴铵 起效时间 插管条件 诱导 上腹部手术 TOF 择期 影响
下载PDF
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顾连兵 黄凤伦 谢文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28-229,共2页
目的 :研究预注法和增大剂量法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5 0例病人分为五组 ,每组 10例。Ⅰ组、Ⅱ组分别单次静注罗库溴铵 0 6mg/kg、0 75mg/kg。Ⅲ组、Ⅳ组为预注组 ,初始总剂量均为 0 6mg/kg,预注量分别为0 0 6mg/kg、0 ... 目的 :研究预注法和增大剂量法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5 0例病人分为五组 ,每组 10例。Ⅰ组、Ⅱ组分别单次静注罗库溴铵 0 6mg/kg、0 75mg/kg。Ⅲ组、Ⅳ组为预注组 ,初始总剂量均为 0 6mg/kg,预注量分别为0 0 6mg/kg、0 12mg/kg。预注间隔 2分钟后 ,静注插管量 ,Ⅲ组 0 5 4mg/kg、Ⅳ组 0 48mg/kg。Ⅴ组为单次静注琥珀胆碱1 5mg/kg。观察各组肌松的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及心血管反应。结果 :Ⅰ~Ⅴ组肌松起效时间分别为 10 6 3± 46 8、98 6± 19 9、99 1± 2 7 5、95 7± 2 8 0、94 7± 2 5 3秒。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气管插管条件及心血管反应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2~ 2 5ED95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与琥珀胆碱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预注法 起效时间 增大剂量法
下载PDF
一次性吸痰管保留灌肠对药液保留时间、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慧敏 罗惠玲 +3 位作者 李素明 邓华鲜 曹志华 李雪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在儿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6例肠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7例),52例有烦躁症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一次性肛管进行保留灌肠...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替代常规肛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在儿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6例肠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7例),52例有烦躁症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用一次性肛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并记录保留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肠道感染观察组患儿药物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保留时间长于60 min的为37例,对照组为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烦躁患儿镇静药物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30 min的为24例,对照组为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小儿保留灌肠可延长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缩短起效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保留灌肠 一次性吸痰管 保留时间 起效时间
下载PDF
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顺式阿曲库胺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洁 郑海波 +3 位作者 田丹 张立伟 杨桐伟 潘振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44-1345,共2页
全麻诱导后患者意识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至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全麻过程中一段风险较大的时间,病人有发生误吸,缺氧的危险。诱导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快慢,因此,缩短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对于提高诱导期的安全性有着... 全麻诱导后患者意识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至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全麻过程中一段风险较大的时间,病人有发生误吸,缺氧的危险。诱导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快慢,因此,缩短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对于提高诱导期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效时间 阿曲库胺 麻黄碱 小剂量 顺式 预注 气管插管条件 全麻诱导
下载PDF
加速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长宝 王爱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是气管插管常用的肌松药,起效最快,静注1mg/kg后60s可行气管插管,但因其可引起高钾血症、胃内压升高、恶性高热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起效时间 气管插管条件 全身麻醉诱导 诱导期间 保护性反射 琥珀胆碱 高钾血症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民 蔡宏伟 陈雪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04-220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比较两种药物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TOF无反应期、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59岁,体重42~76kg。将60例患者... 目的:通过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比较两种药物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TOF无反应期、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59岁,体重42~76kg。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0.06mg/kg后,S组以舒芬太尼0.7μg/kg缓慢静注(>60s),F组以芬太尼5μg/kg缓慢静注(>60s),然后均予依托咪酯(etomidate)0.3mg/kg及罗库溴铵(rocuronium)0.6mg/kg后至肌松监测T1=0时进行插管。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后,待患者意识消失,启动肌松监测,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OF)方式,记录两组注射肌松药后的起效时间(注药至TOF=0的时间)、TOF无反应期(第一次静注非去极化肌松药后T1=0的持续时间)。由同一麻醉医生插管后评价插管条件。评分标准分为优、良、一般和差。结果:两组注射肌松药后的起效时间(注药至TOF=0的时间)、TOF无反应期分别为(1.61±0.83)、(1.51±0.68)min和(23.32±8.13)、(24.84±8.7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两组插管条件评分为优者分别是22、28例;为良者分别是8、2例;两组均无评分为一般或差者。S组较F组评分为优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和TOF无反应期影响没有差异;而舒芬太尼可以提供更好的插管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舒芬太尼 罗库溴铵 肌松药起效时间 插管条件
下载PDF
卤米松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湿疹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敏 张钧芬 +5 位作者 王文娟 赵梓纲 林碧雯 郝甜 杨怡 李承新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湿疹患者的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分配原则将61例湿疹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0.05%卤米松乳膏和0.02%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外涂皮损处,疗程14 d。在治疗第0、1、3、5、10、14天对患者进行随... 目的观察卤米松乳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湿疹患者的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分配原则将61例湿疹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0.05%卤米松乳膏和0.02%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外涂皮损处,疗程14 d。在治疗第0、1、3、5、10、14天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卤米松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丙酸氯倍他索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别,两种药物均对湿疹患者具有良好疗效,但卤米松组患者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为(8.9±3.6)d,丙酸氯倍他索组患者为(11.3±2.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卤米松乳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湿疹总体疗效相当,但卤米松乳膏起效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卤米松 丙酸氯倍他索 起效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