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亲气泡沫铜纳米线电极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
1
作者 王凯 叶丁丁 +3 位作者 朱恂 杨扬 陈蓉 廖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2-1240,共9页
利用可再生电能进行电化学还原CO_(2)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储能和减排技术,但在阴极发生析氢副反应,将降低电化学还原CO_(2)的性能。采用泡沫铜为基底制备铜纳米线电极扩展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然后通过十七氟癸基三甲基硅烷对电极进... 利用可再生电能进行电化学还原CO_(2)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储能和减排技术,但在阴极发生析氢副反应,将降低电化学还原CO_(2)的性能。采用泡沫铜为基底制备铜纳米线电极扩展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然后通过十七氟癸基三甲基硅烷对电极进行亲气处理,使电极表面从疏气状态变为超亲气状态,从而强化气相反应物CO_(2)传质,增加反应三相接触线,提高电极的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亲气处理的泡沫铜纳米线电极相比,所制备的超亲气泡沫铜纳米线电极虽然具有较小的电化学活性面积,但其超亲气的特性更有利于CO_(2)的传质,抑制了电解液中氢离子的传输,有效削弱了析氢副反应的发生。在电解电位为-1.5V(vs.Ag/AgCl)时,H_(2)法拉第效率降低了17.7%,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还原 二氧化碳 铜纳米线 超亲 传质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含棉复合材料构造及其油水分离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井一凡 广靖 +2 位作者 陈双双 刘浩钥 陈诚 《印染》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5,78,共5页
以多丙烯酸酯基化合物与多氨基化合物胶凝作用形成的凝胶体系为基础,引入棉纤维、含短氟碳链单体、交联单体、引发剂,基于原位聚合法制得超疏水/超亲油含棉复合材料[OC-PG@P(DVB-HFBM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探究... 以多丙烯酸酯基化合物与多氨基化合物胶凝作用形成的凝胶体系为基础,引入棉纤维、含短氟碳链单体、交联单体、引发剂,基于原位聚合法制得超疏水/超亲油含棉复合材料[OC-PG@P(DVB-HFBM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探究了其对水相及油相展现的不同特殊润湿行为并评价其应用稳定性。结果表明,OCPG@P(DVB-HFBMA)的水接触角大于158°,水滚动角为1°,油接触角为0°,具有出色的超疏水/超亲油性及突出的油水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疏水 超亲 棉纤维 复合材料 油水分离
下载PDF
超亲油疏水石墨烯海绵的制备及工业应用
3
作者 王研 李洋 +3 位作者 于勇勇 焦美州 王垚 赵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3-2149,共7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经超声浸渍和电热鼓风干燥箱170℃高温还原法成功制备出超亲油疏水的PU/r GO海绵。通过对制备的PU/r GO海绵进行了形貌、接触角和油水分离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PU/r GO海绵对多种有机溶...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经超声浸渍和电热鼓风干燥箱170℃高温还原法成功制备出超亲油疏水的PU/r GO海绵。通过对制备的PU/r GO海绵进行了形貌、接触角和油水分离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PU/r GO海绵对多种有机溶剂接触角0°,而水接触角则达到154.7°,经过连续油水分离器吸附挤压10次后,水接触角降低至140.2°,仍旧具有较好的亲油疏水性能。进水流量为50L·h^(-1)时,油水分离装置的平均除油率达最优。保证平均进水含油量为1807mg·L^(-1),稳定连续运行103h后PU/r GO海绵达到吸附饱和,出水平均含油量为10.0mg·L^(-1)左右,经测算PU/r GO海绵动态吸油量为8.32g·g^(-1)。自主研发生产的以PU/r GO海绵为核心单元的石墨烯基亲油疏水油水分离设备,可以实现不损失胺液的同时下,对含油贫胺液进行高效的油与胺液的分离,除油效率最高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PU/r GO海绵 超亲油疏水 油水分离装置 工业应用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海绵的制备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赵雅婷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49-251,共3页
为有效处理含油废水,满足环保要求,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超疏水-超亲油PVA海绵材料(STt@PVA),其可瞬时吸收氯仿、正十六烷及汽油等黏度较低的有机溶剂,高黏度食用油的吸附时长约20 s;对正十六烷、汽油及氯仿的分离效率,依次是98%、93%、86... 为有效处理含油废水,满足环保要求,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超疏水-超亲油PVA海绵材料(STt@PVA),其可瞬时吸收氯仿、正十六烷及汽油等黏度较低的有机溶剂,高黏度食用油的吸附时长约20 s;对正十六烷、汽油及氯仿的分离效率,依次是98%、93%、86%。且经过5次循环后,吸附正十六烷、氯仿-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在83%以上,表明STt@PVA具有很好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回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超亲油海绵 含油废水 可回收性能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龙 杜国勇 邓春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8,共11页
采用了一种简单、高效和环保的方法用于油水分离,即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和高温还原法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先负载在三聚氰胺海绵(MS)上,再通过柴油加热MS,将长链烷烃负载在MS上,成功制备了超疏水... 采用了一种简单、高效和环保的方法用于油水分离,即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和高温还原法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先负载在三聚氰胺海绵(MS)上,再通过柴油加热MS,将长链烷烃负载在MS上,成功制备了超疏水-超亲油三聚氰胺海绵。rGO的加入能够增加海绵表面的粗糙度,长链烷烃的加入能降低海绵表面的表面能。改性MS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吸油能力。油水分离性能测试表明,对各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可达97%以上。在泵提供动外力时可实现无搅拌状态下的静态连续油水分离和搅拌状态下的动态连续油水分离。改性MS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化学稳定性,在20次使用后对各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可达70%以上,即使在不同pH值的水中,也可以实现油水分离,对水包正己烷乳液也能有效地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还原氧化石墨烯 长链烷烃 三聚氰胺海绵 疏水-超亲 油水分离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RGO/TiO_(2)@MS海绵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星星 孙雪菲 +2 位作者 万章弘 费雯清 陈鹏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2-518,553,共8页
文章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种表面柔软的超疏水/超亲油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二氧化钛(TiO_(2))三聚氰胺海绵(melamine sponge,MS)(RGO/TiO_(2)@MS),可实现油水的高性能和高效率分离。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与MS的... 文章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种表面柔软的超疏水/超亲油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二氧化钛(TiO_(2))三聚氰胺海绵(melamine sponge,MS)(RGO/TiO_(2)@MS),可实现油水的高性能和高效率分离。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与MS的结合赋予两亲性MS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水接触角152°、油接触角0°),实现三维MS材料有效、快速的油水分离,其油水分离效率高于99.5%,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持久的抗污染能力。此外,在使用RGO/TiO_(2)@MS三维材料对以正已烷为模型油的油水乳液进行油水分离中,重复吸油—挤压—吸油步骤100次后,RGO/TiO_(2)@MS三维材料仍然具有优异的油水选择性,且分离效率仍可达95%以上,因此该材料具备可循环利用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RGO/TiO_(2)@MS是一种技术简单、可以快速生产、可重复性高的超疏水/超亲油三维新型油水分离材料,同时具备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海绵(MS) 疏水 超亲 油水分离 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超疏水/超亲油SiO_2微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14
7
作者 汤玉斐 高淑雅 +2 位作者 赵康 谢高伟 张恒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936,共8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SiO2微纳米纤维膜,经六甲基硅氮烷(HMDS)改性后获得疏水/亲油特性,用FTIR、SEM、接触角等手段表征纤维膜的成分、微观形貌和对水及正十二烷的润湿性能等,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纤维膜物性参数以及润湿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SiO2微纳米纤维膜,经六甲基硅氮烷(HMDS)改性后获得疏水/亲油特性,用FTIR、SEM、接触角等手段表征纤维膜的成分、微观形貌和对水及正十二烷的润湿性能等,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纤维膜物性参数以及润湿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改性后纤维膜的高温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SiO2微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多的孔隙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经HMDS改性后其表面粗糙结构结合疏水亲油的-Si(CH3)3基团使得纤维膜获得超疏水/超亲油特性,其水接触角为153.7°、水滚动接触角为8.2°、油接触角为0°;超疏水/超亲油SiO2微纳米纤维膜的最高耐受温度为450℃,最大拉伸强力为(40.7±9.4)×10-2N,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微纳米纤维膜 疏水 超亲 油水分离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党钊 刘利彬 +1 位作者 向宇 方文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16-222,共7页
综述了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油水分离材料的特殊润湿性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主要包括Young方程、Wenzel模型、Cassie模型以及制备油水分离材料的两种途径。然后全面介绍了金属网膜... 综述了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油水分离材料的特殊润湿性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主要包括Young方程、Wenzel模型、Cassie模型以及制备油水分离材料的两种途径。然后全面介绍了金属网膜类、纺织品类、合成膜类等二维结构的油水分离材料,以及海绵、泡沫、气凝胶等三维网络状类油水分离材料和智能型油水分离材料。最后总结了目前在油水分离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油水分离的基本机制和理论研究不够完善,并指出开发和研究能够分离特殊油品的材料以及智能响应性可控的油水分离材料仍然是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泡沫 疏水 超亲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棉织物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石彦龙 杨武 冯晓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4-1729,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n O溶胶,以棉织物为基底,在其表面浸涂Zn O溶胶,再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0°.利用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可以实现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n O溶胶,以棉织物为基底,在其表面浸涂Zn O溶胶,再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后显示出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0°.利用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可以实现对油水混合物中油和水的有效分离.为防水服饰的设计、超疏水/超亲油材料的制备及在油水混合物的分离与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 超亲 棉织物 ZnO溶胶 油水分离
下载PDF
粳稻超亲变异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振华 曲莹 +3 位作者 刘海英 朱立楠 张忠臣 金正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12,共9页
选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亲本和杂种后代超亲变异系,比较分析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积累特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GS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和基因碱基序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通过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连续定向选可获得超亲... 选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亲本和杂种后代超亲变异系,比较分析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积累特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GS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和基因碱基序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通过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连续定向选可获得超亲变异系,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基因型紧密相关;灌浆过程中籽粒GS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GS活性密切相关,而且籽粒GS活性也能产生超亲变异;在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亲本及超亲变异系籽粒GS1.3 和GS2 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灌浆进程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到抽穗后15-20d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GS1.3 和GS2 基因mRNA表达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关系密切,GS基因mRNA表达量高的基因型籽粒蛋白质含量也高,而且超亲表达;尽管不同品种GS1.3 和GS2 基因碱基序列保守性很高,但不同品种水稻GS1.3 和GS2 基因的碱基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个别碱基不同的基因多态性,品种间有性杂交后代在基因分离和稳定过程中通过碱基的替换仍然能发生碱基的随机性变化及三联体密码和氨基酸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超亲变异系 籽粒 GS基因表达 序列变异
下载PDF
轮回422与籼稻杂交F_1抽穗期超亲遗传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顾兴友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6,共6页
分析了偏粳型广亲和品种轮回422与籼稻品种南京11、I88025(具有簇生小穗标记基因Cl)杂交F1~F3及BC1在不同日长条件下的抽穗期表现。长日照试验表明,F1超亲迟熟(超亲优势率达49%)主要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 分析了偏粳型广亲和品种轮回422与籼稻品种南京11、I88025(具有簇生小穗标记基因Cl)杂交F1~F3及BC1在不同日长条件下的抽穗期表现。长日照试验表明,F1超亲迟熟(超亲优势率达49%)主要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短日照试验结果证明,杂种超亲迟熟主要由其强感光性引起的,上述互补基因属于感光性基因.通过互补测验和连锁分析证明,两籼稻亲本所携互补基因为等位关系,此基因与6号染色体上的Cl基因连锁,重组率为27.78%±1.82%。根据试验结果可以认为,感光性基因的互补作用是造成籼粳杂种一代生育期超亲迟熟的主要遗传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穗期 超亲 遗传分析 籼稻 杂种一代
下载PDF
芋叶超疏水超亲油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兵 徐万飞 +3 位作者 李红 刘浏 沈玉华 谢安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91-2195,共5页
通过静态接触角(C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芋叶的超疏水超亲油性能.考察了不同处理温度下芋叶的饱和吸油率、缓释保油率以及离心保油率.结果表明,芋叶下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其静态水接触角为157.1°(滚动角小于3°),远大... 通过静态接触角(C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芋叶的超疏水超亲油性能.考察了不同处理温度下芋叶的饱和吸油率、缓释保油率以及离心保油率.结果表明,芋叶下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其静态水接触角为157.1°(滚动角小于3°),远大于上表面静态水接触角(109.1°).不同温度处理的芋叶的饱和吸油率的变化呈现一定规律,在200℃下干燥的芋叶具有最高饱和吸油率(8.1 g/g).芋叶对难挥发性的机油固定能力较强,并且在较高转速下对机油仍具有较高的离心保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叶 疏水 超亲 饱和吸油率 保油率
下载PDF
水稻杂种超亲表达26S蛋白酶体亚基基因OsHL1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义平 陈学峰 +2 位作者 熊建华 华扬 李阳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9-493,共5页
运用DDRT PCR分离获得水稻杂种一代超亲表达的cDNA片段。以此序列在日本晴cDNA全长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 ,检索到一个功能未知的全长cDNA ,有 16 90bp,命名为OsHL1,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位于 3号染色体上R2 393和MRG4 5 4 8之间。序列分析表... 运用DDRT PCR分离获得水稻杂种一代超亲表达的cDNA片段。以此序列在日本晴cDNA全长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 ,检索到一个功能未知的全长cDNA ,有 16 90bp,命名为OsHL1,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位于 3号染色体上R2 393和MRG4 5 4 8之间。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与日本晴编码 2 6Sproteasomeregulatoryparticlenon ATPasesubunit5基因片段的序列同源性为97%。其中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ORF) ,编码 4 4 3个氨基酸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高度保守区。RT PCR显示OsHL1基因的表达受到ABA和MeJA处理下调。推测杂种的表现可能与 2 6S蛋白酶体亚基参与的信号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种优势 超亲表达 26S蛋白酶体亚基 OsHL1基因 基因克隆
下载PDF
铜表面超疏水和超亲油银膜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代学玉 杨武 +5 位作者 郭昊 王琴琴 赵静卓 郑艳萍 赵菊玲 龙世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将铜片置于硝酸银溶液中,通过电交换反应制备了银膜,然后用12-羟基硬脂酸(HSA)进行修饰,在铜表面成功制备了HSA修饰的银膜,并对其形貌、亲水性、亲油性及水接触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银膜具有微纳米二元结构的树枝晶;经... 将铜片置于硝酸银溶液中,通过电交换反应制备了银膜,然后用12-羟基硬脂酸(HSA)进行修饰,在铜表面成功制备了HSA修饰的银膜,并对其形貌、亲水性、亲油性及水接触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银膜具有微纳米二元结构的树枝晶;经HSA修饰后的银膜具备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在水、无水乙醇、丙酮和正己烷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接触角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羟基硬脂酸(HSA) 疏水表面 超亲油表面 电交换反应 银膜
下载PDF
微纳米结构ZnO超亲/疏水表面结霜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云飞 伍彬 吴会军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52-55,共4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铝基底上制备了微纳米结构ZnO薄膜表面试片,表面接触角小于3°,经FAS修饰后接触角达154.5°.通过结霜过程实验,表明两者均具有较好的抑霜效果,在测试条件下,与裸铝试片相比,水珠初始冻结时间分别延迟27 min及22...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铝基底上制备了微纳米结构ZnO薄膜表面试片,表面接触角小于3°,经FAS修饰后接触角达154.5°.通过结霜过程实验,表明两者均具有较好的抑霜效果,在测试条件下,与裸铝试片相比,水珠初始冻结时间分别延迟27 min及22 min;对于FAS修饰的微纳米结构ZnO薄膜表面,在30 min时其结霜量仅为裸铝试片的55%,反映低表面能的粗糙化结构表面对结霜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氧化锌 微纳米结构 超亲 疏水 结霜
下载PDF
水稻超亲变异系和品种间OsRSR1基因序列比较及其性状变异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微 韩云飞 +4 位作者 朱琳 曲悦 何沈雨 张忠臣 金正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9,共11页
为了比较分析OsRSR1表达特点及序列和功能变异与性状遗传变异关系,选用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很高的籼稻品种和极低的糯稻品种及遗传背景相似,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粳稻亲本和杂交子代超亲变异系等为供试材料,进行转录因子基因Os... 为了比较分析OsRSR1表达特点及序列和功能变异与性状遗传变异关系,选用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很高的籼稻品种和极低的糯稻品种及遗传背景相似,但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粳稻亲本和杂交子代超亲变异系等为供试材料,进行转录因子基因OsRSR1的克隆、表达量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灌浆初始阶段和后期阶段OsRSR1表达量大,灌浆中期表达量小,呈V字形变化,籽粒OsRSR1表达量高的品种其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低,反之表达量低的品种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高,二者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品种间有性杂交子代OsRSR1表达量会出现超亲变异;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间OsRSR1全长DNA碱基序列及mRNA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多态性,与亲本相比有性杂交后代DNA碱基序列无论是在外显子区还是内含子区都可发生变化,而且DNA转录mRNA过程中也发生个别碱基的变化,形成与DNA碱基序列不配的mRNA碱基序列,最终形成同义或非同义的三联体密码,是性状产生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态性的重要途径; OsRSR1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基因序列的碱基变化均未改变基因的完整结构,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的6个供试材料间的个别氨基酸差异并未导致OsRSR1蛋白的基本元件和功能变化,该蛋白结构域保守性很强。为深入研究基因转录水平的分子调控和遗传变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亲变异系 OsRSR1基因序列 表达特性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铜网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彦龙 汪志丹 +4 位作者 方芸 吕涛 冯晓娟 冯雷 杨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2-480,共9页
以铜网为基底,通过浸涂法在其表面制得超疏水超亲油有机-无机复合薄膜,水滴、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1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SiO_2纳米球构成的复合阶层结构及低表面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涂层的协同作用使铜网产生独... 以铜网为基底,通过浸涂法在其表面制得超疏水超亲油有机-无机复合薄膜,水滴、油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分别为152°和1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SiO_2纳米球构成的复合阶层结构及低表面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涂层的协同作用使铜网产生独特的润湿性。该铜网具有很好的自清洁性和抗腐蚀性,可用于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制备超疏水-超亲油薄膜方法简单、成本低、无氟,有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 超亲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SIO2 油水分离
下载PDF
高效高分子酰化催化剂——含超亲核试剂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积涛 孙经武 刘振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97-703,共7页
以4氨基吡啶为原料,制备各种含烷氨基吡啶基团的二元酰氯和二元胺反应性单体,再经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型高分子超亲核催化剂.用气相色谱跟踪以聚酰胺催化的叔丁醇反应,结果表明,聚酰胺在酰化反应体系中有着良好的溶解性,含烷氨... 以4氨基吡啶为原料,制备各种含烷氨基吡啶基团的二元酰氯和二元胺反应性单体,再经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型高分子超亲核催化剂.用气相色谱跟踪以聚酰胺催化的叔丁醇反应,结果表明,聚酰胺在酰化反应体系中有着良好的溶解性,含烷氨基吡啶基团的线型聚酰胺具有比4( N,N二甲基氨基) 吡啶(DMAP) 更高的催化能力,而交联型树脂较其线型聚合物活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亲核试剂 酰化 聚酰胺 叔丁醇 乙酰化 催化剂
下载PDF
502玉米自交系超亲性状及配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东先旺 刘绍棣 +1 位作者 王均邦 刘春风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研究对优良玉米自交系502的超亲现象及配合力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502玉米自交系比其双亲340和黄早4穗位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高,经济产量形成阶段干物质积累强度大,产量性状优,抗病力强。与生育期相近的代表性... 本研究对优良玉米自交系502的超亲现象及配合力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502玉米自交系比其双亲340和黄早4穗位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高,经济产量形成阶段干物质积累强度大,产量性状优,抗病力强。与生育期相近的代表性黄改系比较,其高配合力主要表现在产量性状、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抗病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超亲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超疏水-超亲油表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代学玉 高兰玲 冷宝林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0期88-89,共2页
超疏水-超亲油表面因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超疏水-超亲油表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 疏水 超亲 微纳米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