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压传递:概念和方式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晓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33-536,共4页
在超压沉积盆地中,超压传递可能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超压传递是由超压系统释放或泄漏出的超压流体的流动而引起其他压力系统孔隙流体压力增加的作用。根据超压传递的指向,可分为横向传递和垂向传递两类。由超压传递形成的超压称为传递... 在超压沉积盆地中,超压传递可能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超压传递是由超压系统释放或泄漏出的超压流体的流动而引起其他压力系统孔隙流体压力增加的作用。根据超压传递的指向,可分为横向传递和垂向传递两类。由超压传递形成的超压称为传递超压。超压传递的作用方式包括超压流体的注入作用、超压流体沿渗透性砂体的运移作用和超压封存箱的膨胀作用。文中还讨论了东营凹陷的超压传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传递 概念 沉积盆地 油气地质 流体流动 方式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深层二叠系超压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
2
作者 魏成林 张凤奇 +5 位作者 江青春 鲁雪松 刘刚 卫延召 李树博 蒋文龙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7,共11页
利用钻井、录井、测井以及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采用考虑多种超压机制的盆地模拟技术,综合判识了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二叠系地层超压的成因机制,定量恢复了各成因类型的超压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二叠系... 利用钻井、录井、测井以及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采用考虑多种超压机制的盆地模拟技术,综合判识了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二叠系地层超压的成因机制,定量恢复了各成因类型的超压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东部二叠系发育弱超压—强超压,地层压力系数为1.36~1.88,过剩压力为12~49 MPa,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超压存在明显差异。凹陷区超压最强,地层压力系数为1.50~1.88,过剩压力为23~49 MPa;斜坡带次之,地层压力系数为1.52~1.79,过剩压力为24~37 MPa;凸起区相对最弱,地层压力系数为1.36~1.59,过剩压力为12~23 MPa。(2)研究区不同岩性的地层超压成因不同,芦草沟组烃源岩超压成因为生烃和欠压实作用;上乌尔禾组储层超压成因为超压传递和欠压实作用;上乌尔禾组泥岩盖层超压成因为欠压实作用。(3)研究区芦草沟组烃源岩和上乌尔禾组泥岩盖层的超压具有持续增大的特征,芦草沟组烃源岩生烃增压贡献率沿凸起区、斜坡带至凹陷区逐步增大,上乌尔禾组泥岩盖层欠压实增压量也具有相同变化趋势;上乌尔禾组储层超压经历了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缓慢增大、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快速增大、早白垩世末期至现今缓慢增大3个阶段,其中超压传递增压对现今储层超压的贡献率为58.46%~7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生烃增 超压传递 上乌尔禾组 芦草沟组 二叠系 阜康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辽东湾凝析气田超压成因及侧向传递机制初探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潍莲 刘震 +1 位作者 夏庆龙 周心怀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7-388,共12页
位于辽东湾西部低凸起北端的JZ20-2超压凝析气田,离供烃中心较远,压力系数却达到1.56~1.7,这在我国东部裂谷盆地比较少见。经过综合分析,作者认为JZ20-2凝析气田异常高压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特殊地质背景紧密相关,辽中凹陷沙河街组三段超... 位于辽东湾西部低凸起北端的JZ20-2超压凝析气田,离供烃中心较远,压力系数却达到1.56~1.7,这在我国东部裂谷盆地比较少见。经过综合分析,作者认为JZ20-2凝析气田异常高压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特殊地质背景紧密相关,辽中凹陷沙河街组三段超压凝析油气沿不整合面、砂体输导通道向辽东湾西部低凸起的运移、充注和能量的侧向传递是JZ20-2凝析气田异常高压形成的根本原因,而上覆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营组三段巨厚的强超压泥岩封盖和辽西3号边界断层侧向遮挡共同构成的优越封闭环境是超压保存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该气田超压特征及其远距离超压侧向传递的成因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辽东湾西部低凸起超压流体运移聚集的规律和成藏作用,而且可能提供了一个超压远距离侧向传递的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Z20-2凝析气田 成因 超压传递 辽东湾西部低凸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构造带超压形成机制与高压气、水层成因 被引量:25
4
作者 范昌育 王震亮 +3 位作者 王爱国 张骁 张永庶 孔红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9-706,714,共9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属于多期构造叠加的新生型前陆盆地,复杂的构造背景造就了盆地内成因复杂的超压.目前对该区超压的成因认识尚不确定,导致在钻井过程中事故频发,背斜顶部多钻遇超压永层、差气层、气-水同层.在泥岩压实研究的基础上,...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属于多期构造叠加的新生型前陆盆地,复杂的构造背景造就了盆地内成因复杂的超压.目前对该区超压的成因认识尚不确定,导致在钻井过程中事故频发,背斜顶部多钻遇超压永层、差气层、气-水同层.在泥岩压实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后的声速与有效应力图解法,识别了研究区存在的超压类型,评价了各种成因类型的超压在超压形成中的贡献,分析了研究区背斜顶部超压水层的成因.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浅部地层(2 100~2 200m以上)主要发育不均衡压实超压,而较深部地层(2 100~2 200m以下)超压存在多元成因,主要有不均衡压实、传递及其他成因超压(如构造挤压),其中传递增压作用最为明显,对超压的复合成因段总超压的贡献最大为57%.超压传递的途径主要有:垂向沟通深部超压地层的断裂、侧向传递背斜翼部埋深较大地层内超压的输导层.古近纪以来地层较快的沉积速率和岩性组合造就了普遍发育的不均衡压实超压,对超压的复合成因段总超压的贡献最大为43%;其他增压机制在该地区对超压的贡献较小,大部分为4%~6%.研究区湖相地层背斜顶部未发现可观的高丰度气层,主要受输导条件、超压体的封隔及超压的增溶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传递 水溶气藏 背斜 鄂博梁构造带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超压发育特征、成因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鲁雪松 赵孟军 +4 位作者 张凤奇 桂丽黎 刘刚 卓勤功 陈竹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9-870,共12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地层超压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差异分布问题,开展超压成因判识、超压演化模拟研究。利用实测地层压力、钻井液密度、测井等资料和超压成因判识及超压演化模拟技术,分析超压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布规律,讨论不...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地层超压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差异分布问题,开展超压成因判识、超压演化模拟研究。利用实测地层压力、钻井液密度、测井等资料和超压成因判识及超压演化模拟技术,分析超压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分布规律,讨论不同构造带超压成因机制及超压在纵横向上差异分布的原因,探讨超压发育演化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准南前陆冲断带超压在纵向上多层系发育、越深超压规模越大,横向上超压在山前带最不发育,褶皱背斜带最发育、斜坡区较发育。超压差异分布主要受控于不同区带的不均衡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强度的差异。沟通深部超压层系的断层造成的超压传递作用对该区超压幅度的进一步增大有重要贡献。超压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在:当强超压形成于储集层致密化之前,超压对深层储集层物性具有一定保持作用,拓展了深层—超深层的勘探深度;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和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超压泥岩盖层之下是油气规模富集的主要场所;在总体超压的背景下,超压强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油气富集与保存,压力系数以1.6~2.1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 成因 构造挤 超压传递 油气成藏 前陆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乐东A构造储层超压形成机制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超 罗晓容 +4 位作者 范彩伟 张立宽 刘爱群 李虎 李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4-1051,共18页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乐东A构造深层超压天然气资源丰富,查明超压形成机制对于认识乐东斜坡区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和地层压力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根据超压测井响应、数值模拟及天然气成藏条件解剖讨论了乐东A构造储层超压成因机制,分析了...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乐东A构造深层超压天然气资源丰富,查明超压形成机制对于认识乐东斜坡区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和地层压力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根据超压测井响应、数值模拟及天然气成藏条件解剖讨论了乐东A构造储层超压成因机制,分析了储层强超压形成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乐东A构造中新统储层普遍发育超压,压力系数最大可达2.27,接近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纵向上压力系数发生突变。富泥地层快速埋藏导致的机械压实不均衡作用可使压力系数达到1.5~1.6左右。强超压(压力系数>1.6)表现出明显的卸载响应特征,表明储层压力远高于原位泥岩压力。储层中卸载型超压主要是由三亚组超压沿断层垂向传递作用引起的。储层强超压的形成与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密切相关,深层成熟—高成熟的三亚组烃源岩提供了强超压传递的流体来源,烃源岩与储层之间发育的隐伏断层/微裂隙系统为天然气垂向运移及超压垂向传递提供了有利通道,天然气晚期充注有利于透镜状砂体中传递超压的保存。研究认识将为钻前压力预测和安全钻井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并为莺歌海盆地非底辟区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过程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机械实不均衡 超压传递 天然气成藏 乐东斜坡区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成因机制述评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晓峰 解习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60,共6页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压力封闭层、超压流体、岩石骨架和输导通道;由于储层超压系统所处环境的差异,其超压强度可以大于、等于和小于环境的超压强度;超压传递、不均衡压实、裂解气的生成和浮力作用是储层超压形成的重要机制;... 储层超压流体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压力封闭层、超压流体、岩石骨架和输导通道;由于储层超压系统所处环境的差异,其超压强度可以大于、等于和小于环境的超压强度;超压传递、不均衡压实、裂解气的生成和浮力作用是储层超压形成的重要机制;大多数储层超压是油气聚集的结果;超压释放是超压流体系统内部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研究储层超压流体系统将更直接地揭示超压盆地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流体系统 释放 超压传递 油气藏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凸起地层压力预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韬政 刘成林 +5 位作者 田继先 李培 冉钰 冯德浩 李国雄 吴育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地层超压预测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井曲线组合、声波速度-垂向有效应力交会图、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和超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凸起各层位的超压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 地层超压预测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井曲线组合、声波速度-垂向有效应力交会图、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和超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凸起各层位的超压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大风山凸起下油砂山组地层超压成因为不均衡压实和构造挤压作用;上干柴沟组和下干柴沟组上段超压成因为不均衡压实、构造挤压和超压传递。(2)用单一方法如平衡深度法或伊顿法均无法有效预测研究区的地层压力,基于不同超压成因机制的差异,对下油砂山组地层压力采用平衡深度法计算,对上干柴沟组和下干柴沟组上段则使用伊顿法计算,结果更准确。研究区压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地层压力的误差小于7.00%,平均误差为4.30%。(3)超压的预测可为油藏描述、储量估算、安全钻井作业提供数据支持。超压是油气运移的动力,可以指示油气运移的方向,估算油气运移距离,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深度法 成因 不均衡 构造挤 超压传递 大风山凸起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储层超压特征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晓峰 解习农 张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7-341,共5页
对储层超压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渤中坳陷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机理.利用RFT实测储层压力资料分析了渤中坳陷储层超压的特征和成因.渤中坳陷存在3套储层超压系统:浅层明化镇组-馆陶组储层超压系统、中层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储层超压系统、基... 对储层超压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渤中坳陷油气晚期快速成藏机理.利用RFT实测储层压力资料分析了渤中坳陷储层超压的特征和成因.渤中坳陷存在3套储层超压系统:浅层明化镇组-馆陶组储层超压系统、中层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储层超压系统、基底(中生界及以下地层)储层超压系统.渤中坳陷的储层超压可能主要是由3种机制综合引起的,即不均衡压实作用、超压传递作用和裂解气的生成作用.少量保存的传递超压是深部超压流体注入的'化石',它是超压背景下油气快速充注成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传递 裂解气 快速成藏 渤中坳陷
下载PDF
矿区混合成因的地层超压随钻预测方法探讨
10
作者 林炳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6期276-276,278,共2页
目前矿区地层孔隙压力预测仍以分析沉积欠压实模式的异常地层孔隙压力为主,可以通过对钻探矿井参数及测井响应进行分析实现随钻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当遭遇超过随钻预测值的较高的关井压力值或随钻测压值时,避免将非欠压实模式成因的地层... 目前矿区地层孔隙压力预测仍以分析沉积欠压实模式的异常地层孔隙压力为主,可以通过对钻探矿井参数及测井响应进行分析实现随钻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当遭遇超过随钻预测值的较高的关井压力值或随钻测压值时,避免将非欠压实模式成因的地层孔隙压力实测值用于校正欠压实模式的地层孔隙压力监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随钻预测 矿区混合成因 侧向运移 超压传递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兴隆构造带临河组超压成因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越 谢佩宇 +5 位作者 张凤奇 陈树光 李永新 关铭 周然然 张洁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1-675,共15页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兴隆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超压分布差异大,演化过程复杂。根据测井、录井以及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利用改进的超压识别图版和数值模拟方法及实际地质条件,综合识别研究区临河组超压成因,进一步定量评价不同成因超压的贡献...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兴隆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超压分布差异大,演化过程复杂。根据测井、录井以及实测地层压力等资料,利用改进的超压识别图版和数值模拟方法及实际地质条件,综合识别研究区临河组超压成因,进一步定量评价不同成因超压的贡献率及演化过程,明确不同构造带超压差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临河组超压强度从构造高部位到洼槽区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临河组烃源岩层超压成因主要是生烃作用和欠压实作用,储层中的超压成因主要为超压传递作用和欠压实作用;②研究区不同岩性地层各机制超压贡献构成差异较大,生烃增压对研究区临河组烃源岩层总超压的贡献率为56.68%~89.30%,超压传递增压对研究区临河组储层总超压的贡献率为63.80%~96.09%;③距今5.3 Ma,研究区临河组烃源岩和储层中欠压实增压开始形成,之后平缓增加至现今,烃源岩中生烃增压和储层中超压传递增压分别自5.3 Ma和3 Ma以来开始形成并快速增大至现今。该研究既有助于深化认识临河坳陷深层超压形成机制,又可指导该地区后期的油气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增 超压传递 盆地模拟 力演化 临河坳陷
原文传递
川西坳陷中段陆相地层压力演化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27
12
作者 郭迎春 庞雄奇 +2 位作者 陈冬霞 冷济高 田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6-433,共8页
以川西坳陷中段现今地层压力分布、测井资料分析及超压成因机制探讨为基础,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恢复该地区的地层压力演化史,讨论增压机制的阶段差异性、不同机制增压幅度的差异性以及压力演化对天然气运移聚集成藏的控... 以川西坳陷中段现今地层压力分布、测井资料分析及超压成因机制探讨为基础,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恢复该地区的地层压力演化史,讨论增压机制的阶段差异性、不同机制增压幅度的差异性以及压力演化对天然气运移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超压的主要成因机制有欠压实作用(晚三叠世早期—侏罗纪末)、生烃作用(早侏罗世末—新近纪)和构造挤压作用(白垩纪至今),构造挤压和生烃作用是现今须家河组超压的主要成因。侏罗系超压的主要成因是超压传递作用,主要发生在白垩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时期。超压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超压产生的裂缝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断裂输导和超压驱动促使了侏罗系"远源次生气藏"的形成。侏罗系压力系数高值区和须家河组中高超压带是该区今后勘探优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 生烃增 构造挤 超压传递 成藏 川西坳陷
下载PDF
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凤奇 王震亮 +1 位作者 赵雪娇 宋玉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9-747,共9页
通过对间接估算和地层测试获取的地层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实际地质资料和前人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并估算了主要超压机制对现今超压的贡献,探讨了异常高压形成过程及其与天然气藏形成的关系。... 通过对间接估算和地层测试获取的地层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实际地质资料和前人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并估算了主要超压机制对现今超压的贡献,探讨了异常高压形成过程及其与天然气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均衡压实、构造应力和超压传递作用为迪那2气田异常高压的主要形成机制,其中断裂的垂向开启和褶皱形成引起的超压传递作用是最主要原因。迪那2气藏的形成与气藏内异常高压的形成具有同步性,康村期的早期油气充注时,储层基本为正常压力系统;库车沉积期快速的沉积作用产生了压实不均衡作用,形成了约5~10MPa的过剩压力;库车组剥蚀期到第四纪,在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下,断裂幕式开启形成的垂向超压传递作用、褶皱形成引起的侧向超压传递作用和水平的构造应力作用,极大地增大了储层中异常压力的幅度,形成了约40~50MPa的过剩压力,该时期为迪那2气田超高压及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 超压传递 构造挤 迪那2气田 库车坳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储层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凤奇 鲁雪松 +4 位作者 卓勤功 钟红利 张佩 魏驰 刘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4-1016,共13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强烈,导致其下组合储层超压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复杂。综合地层压力和实际地质资料,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超压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砂岩、泥岩的综合压实特征;结合改进的超压识别图版和声发射测定的... 准噶尔盆地南缘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挤压强烈,导致其下组合储层超压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复杂。综合地层压力和实际地质资料,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超压的测井响应特征和砂岩、泥岩的综合压实特征;结合改进的超压识别图版和声发射测定的古应力等,确认了研究区下组合储层超压的主要形成机制;结合构造应力和垂向载荷双重压实作用的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各超压形成机制的演化特征和对现今超压形成的贡献。结果表明,构造挤压作用是研究区下组合储层超压形成的最主要成因,其次为垂向上的不均衡压实作用及沿断裂的垂向和沿砂体的侧向超压传递作用。古近纪以来到塔西河期,垂向上的不均衡压实作用在研究区部分地区开始形成,该增压作用对四棵树凹陷东部和第三排构造带东部深层下组合齐古组强超压形成的贡献分别为1.4%和33.3%;塔西河末期以来,持续的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引起了研究区下组合储层压力快速增加,该增压作用对四棵树凹陷东部和第三排构造带东部下组合齐古组强超压形成的贡献分别为65.8%和50.8%;独山子末期以来特别是第四纪,背斜的形成和断裂的开启引起下组合深层储层形成了快速的超压传递增压,该增压作用对四棵树凹陷东部和第三排构造带东部下组合齐古组强超压形成的贡献分别为32.8%和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挤 超压传递 深层 异常高 下组合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南缘构造带超压与油气成藏关系
15
作者 马海龙 刘一锋 +3 位作者 邱楠生 陈雪刚 王祥 陈才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49-2061,共13页
西昆仑山前构造复杂,不同构造单元的流体场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尚未揭示。梳理构造、超压与油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前陆盆地超压和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样例,并为西昆仑山前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部署提供依据。根据实测地层压力和钻井液数据... 西昆仑山前构造复杂,不同构造单元的流体场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尚未揭示。梳理构造、超压与油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前陆盆地超压和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样例,并为西昆仑山前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部署提供依据。根据实测地层压力和钻井液数据,明确了西昆仑山前南缘地区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通过测井曲线组合和加载—卸载曲线法结合地质情况分析,明确了超压的主要形成机制;基于构造演化史和油气成藏过程,探讨了超压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前深部地层存在强超压,在柯克亚构造带浅层存在弱超压。构造挤压作用是研究区超压的最主要成因,其次为沿断裂的垂向超压传递作用。油气充注导致的超压传递是浅层是否发育超压的决定性因素,浅层油气藏常常伴随着弱超压发育。构造挤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和运移通道,引起的抬升剥蚀和断层活动控制着区域盖层的保存条件,在凹陷内部由于埋深迅速加大促进了烃源岩快速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挤 超压传递 异常高 塔西南 前陆盆地
原文传递
锦州20-A构造沙二段储层成岩特征及异常高孔带成因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冲 王清斌 +2 位作者 杨波 朱文森 赵国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5,共5页
综合利用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物性等资料,对锦州20-A构造沙河街组二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超压成因、次生孔隙成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锦州20-A构造沙二段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可溶... 综合利用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阴极发光、物性等资料,对锦州20-A构造沙河街组二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超压成因、次生孔隙成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锦州20-A构造沙二段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可溶组分含量较高;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以早期碳酸盐胶结和后期溶解为典型特征,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A期,较研究区整体成岩演化滞后;沙二段地层压力连线与静水压力线平行,且压力系数随深度减小,为连通传递超压,超压封存箱内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再分配以及超压对黏土矿物转化的抑制是深部高孔带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二段储层 成岩特征 异常高孔带 次生孔隙 连通传递 溶蚀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