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谢丽丹 何颖韬 +1 位作者 周海萍 陈方红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2383-2384,23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均匀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脂肪肝50例(轻度组)、中度脂肪肝40例(中度组)、重度脂肪肝30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无脂肪肝的5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均匀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脂肪肝50例(轻度组)、中度脂肪肝40例(中度组)、重度脂肪肝30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无脂肪肝的5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4组受检者均进行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检查,测量肝脏区域速度指数(ZSI),并绘制ROC曲线分析ZSI对不同分度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照组的ZSI分别为(-16.0±3.1)、(-30.0±4.4)、(-48.6±6.5)和(9.0±2.4)m/s,4组受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ZSI诊断轻度脂肪肝的标准为>-27.5^-12.5m/s,中度脂肪肝的标准为>42.5^-27.5m/s,重度脂肪肝的标准为≤-42.5m/s。结论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诊断中,利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测量ZSI,可对脂肪肝进行初步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性脂肪肝 超声声速匹配技术 区域速度指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赖小伟 陈方红 +1 位作者 黄岩花 周宁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0期100-102,106,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的评价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2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纤维化患者74例,28例无纤维化。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 目的观察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的评价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2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纤维化患者74例,28例无纤维化。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测量不同肝部位区域速度指数,采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测定弥散系数(ADC)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随着肝硬化分期的不断加重,不同弥散敏感系数下弥散系数值均出现下降,且弥散敏感系数越大,弥散系数值越小;观察组肝左叶及肝右叶被膜下区域速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级越高,肝左叶及肝右叶被膜下区域速度指数越高,不同分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不同分期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声速匹配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 慢性乙肝纤维化 弥散系数
下载PDF
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价值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冬 陆洋 +1 位作者 柏根基 史昭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B患者,均采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计算区域速度指数,并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测量表观... 目的研究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B患者,均采用超声声速匹配技术计算区域速度指数,并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行肝活检,经病理学检查将纤维化程度分为汇管区纤维化(S 1)、汇管区周围纤维化(S 2)、纤维间隔形成伴小叶结构紊乱(S 3)和肝硬化(S 4)四期,比较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患者ADC值和区域速度指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区域速度指数或两者联合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结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在78例CHB患者中,发现S 1期20例,S 2期18例,S 3期24例和S 4期16例;S 1期患者区域速度指数为(21.7±5.9)m/s,显著低于S 2期[(26.8±7.3)m/s,P<0.05]、S 3期[(33.5±8.1)m/s,P<0.05]或S 4期[(36.0±9.2)m/s,P<0.05];S 1期患者ADC值为(1.3±0.2)×10^-3 mm^2/s,显著高于S 2期[(1.2±0.2)×10^-3 mm^2/s,P<0.05]、S 3期[(1.1±0.1)×10^-3 mm^2/s,P<0.05)]或S 4期[(0.9±0.1)×10^-3 mm^2/s,P<0.05];ROC分析显示区域速度指数判断S 4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95%CI=0.597~0.851),其诊断>S 2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532。ADC值判断>S 2期肝纤维化AUC为0.715(95%CI=0.569~0.861),其敏感度为0.758,特异度为0.625。两者联合判断>S 2期肝纤维化AUC为0.809(95%CI=0.678~0.910),其敏感度为0.813,特异度为0.710。区域速度指数与ADC值联合判断>S 2期肝纤维化AUC显著高于任何一项检测(P<0.05)。结论CHB患者定期接受超声声速匹配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可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程度,可指导临床早期作出合理的病情判断,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超声声速匹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肝纤维化 诊断
下载PDF
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谢丽丹 何颖韬 +1 位作者 周海萍 陈方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2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乙肝纤维化诊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间段同一年龄段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肝脏健康的人员80... 目的观察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慢性乙肝纤维化诊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间段同一年龄段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肝脏健康的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人员予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者不同部位区域的超声声速指数及观察组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下的弥散系数。结果观察组F0~F4期患者速度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分级的增加,速度指数随之升高,不同分级之间速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纤维化程度下ADC有显著差异,且随纤维化分级的增加,ADC逐渐下降,同时ADC随弥散敏感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声速匹配联合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老年慢性乙肝纤维化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肝纤维化分级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声速匹配 磁共振弥散成像 老年 慢性乙肝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在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何颖韬 谢丽丹 +3 位作者 周海萍 卢伟业 陈方红 黄岩花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在老年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均匀性脂肪肝患者80例为观察组对象,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肝脏健康人员80例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人员经超声检查及MRI... 目的观察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在老年均匀性脂肪肝分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均匀性脂肪肝患者80例为观察组对象,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肝脏健康人员80例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人员经超声检查及MRI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匀性脂肪肝分度患者部位区域的超声声速指数及观察组均匀性脂肪肝程度下的弥散系数。结果观察组分度增加,指数也逐渐升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度之间速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肪肝程度下ADC差异明显,随脂肪肝分度升高,ADC呈下降趋势;ADC随着弥散敏感系数逐渐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声速匹配在老年均匀性脂肪肝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均匀性脂肪肝分度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声速匹配 磁共振弥散成像 老年 均匀性脂肪肝
下载PDF
分析超声声速匹配技术对脂肪肝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妍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声速匹配技术(SSC)对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0例经CT确诊的脂肪肝病例进行分析,利用超声SSC进行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测定,比较SSC与CT结果,判定SSC测定的符合程度。结果140例患者中重度脂肪... 目的探究超声声速匹配技术(SSC)对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0例经CT确诊的脂肪肝病例进行分析,利用超声SSC进行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测定,比较SSC与CT结果,判定SSC测定的符合程度。结果140例患者中重度脂肪肝患者有22例,中度脂肪肝患者有74例,轻度脂肪肝患者有38例,正常患者有6例,符合率达90.7%。重度脂肪肝的特异性最高,轻度脂肪肝的敏感性最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SSC可以作为检测脂肪肝的诊断方法,并可对脂肪肝分度进行量化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声速匹配技术 脂肪肝分度 诊断
下载PDF
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征蓉 陈小维 +1 位作者 李家琼 黄昊飞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疑似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超声检...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肝区域速度指数(zone speed index,ZSI)和肝脏实质回声在乙肝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疑似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测肝脏实质回声强度,然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ZSI值。检测当天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病理学活检。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回声强度和ZSI值的特点。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肝实质回声和ZSI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中S0、S1、S2、S3、S4分别为34例、50例、25例、21例和20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回声强度评分和ZSI分别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S0和S1、S1和S2以及S3和S4的回声强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分期的回声强度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ZS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SI对肝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20.451、22.282、23.540与26.021 m/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4、0.9515、0.9637和0.9506。ZSI对各个分期的肝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回声强度。结论相比于肝实质回声强度,ZSI对各个分期的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效果、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超声检测声速匹配组织量化 肝区域速度指数
下载PDF
选区声速匹配指数成像技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小禹 杨顺实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声速匹配技术在评价肾功能不全肾实质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超声的声速匹配成像技术检测95例受检者左肾实质,包括对照组30例,肾功能不全组32例,慢性肾衰组33例。分2步完成测量过程:首先调整取样框,包含部分肾实质,测得声... 目的:探讨声速匹配技术在评价肾功能不全肾实质纤维化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超声的声速匹配成像技术检测95例受检者左肾实质,包括对照组30例,肾功能不全组32例,慢性肾衰组33例。分2步完成测量过程:首先调整取样框,包含部分肾实质,测得声速匹配值V1,然后缩小取样框,不包含肾实质,完全为肾周的结缔组织,测得声速匹配值V2,检查结束后,静态分析,分别测量取样框的面积S1和S2,利用公式计算三组间的肾实质的声速匹配值。结果:对照组、肾功能不全组和慢性肾衰竭组,三组间肾实质肾实质匹配值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三组间肾周组织声速匹配值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选区声速匹配指数对肾功能不全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01。结论:选区声速匹配指数技术可以有效检测肾功能不全肾脏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超声声速匹配指数 肾功能不全 肾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