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4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提取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工艺优化
1
作者 林俊铭 谢静 +2 位作者 曾荣 白永亮 郭艳峰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4期63-67,共5页
目的:明确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冻干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以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超声温度(℃)、超声时间(min)、超声功率(W)、料液比,对卵孢小奥德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目的:明确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冻干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以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超声温度(℃)、超声时间(min)、超声功率(W)、料液比,对卵孢小奥德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影响卵孢小奥德蘑多糖提取率的先后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卵孢小奥德蘑多糖提取的最优参数为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80 W以及料液比1∶40,在此条件下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提取率为5.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卵孢小奥德蘑 多糖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联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超声波提取葛根中葛根素工艺
2
作者 黄佳伟 梁雁 +1 位作者 韦慧鲜 阮碧芳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2期37-44,共8页
为优化酶法-超声波提取葛根中葛根素的工艺条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葛根素提取的4个影响显著的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使结果接近最大响应值;最后运用Box-Behn... 为优化酶法-超声波提取葛根中葛根素的工艺条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葛根素提取的4个影响显著的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使结果接近最大响应值;最后运用Box-Behnken试验对葛根素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葛根中葛根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4%,酶解时间70 min,液料比30∶1(mL/g),乙醇体积分数52%,超声时间31 min,超声温度64℃;在此工艺条件下葛根素得率为8.78 mg/g。以上结果说明,Plackett-Burman试验联合Box-Behnken分析能较好地优化酶法-超声波提取葛根中葛根素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葛根素 PLACKETT-BURMAN 酶法-超声波提取 工艺
下载PDF
厚朴中厚朴酚的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
3
作者 陈吓俤 黄晨轩 +1 位作者 戴丽玲 蔡迎谊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76-79,共4页
主要以厚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厚朴酚在0.05~0.1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厚朴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g/... 主要以厚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厚朴酚在0.05~0.1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厚朴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280 W、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70℃。在此工艺条件下,厚朴中厚朴酚的提取率为0.5953%。实验对厚朴中厚朴酚含量的测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超声波提取 厚朴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 被引量:142
4
作者 谢明杰 宋明 +3 位作者 邹翠霞 刘长江 卢明春 金凤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6,74,共3页
利用超声波提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 ,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 ,提取一次 ,30min所得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提取 12 0min的提取率高约 4 6 % ,... 利用超声波提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 ,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 ,提取一次 ,30min所得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提取 12 0min的提取率高约 4 6 % ,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 ,2 4 0min的提取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大豆异黄酮 提取 回流提取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探讨 被引量:51
5
作者 徐凌川 张华 +1 位作者 许昌盛 王建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灵芝多糖 最佳工艺 中药有效成分 最佳提取条件 超声波提取 超声技术 提取工艺 收率 溶剂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沙葱籽多糖工艺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君萍 侯喜林 +2 位作者 董海艳 俞阗 马志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以野生沙葱种子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脱脂后的滤渣为材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沙葱籽多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 目的:以野生沙葱种子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脱脂后的滤渣为材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沙葱籽多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沙葱籽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料比48.0:1(mL/g)、提取温度73.1℃、提取时间1.6h、超声波功率300W、提取次数2次,沙葱籽多糖得率预测值为7.59%,验证值为7.47%,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58%。结论:超声波法提取沙葱籽多糖能大大缩短提取时间,且方法简便、准确、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沙葱籽 多糖 超声波提取
下载PDF
菠萝皮渣果胶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张初署 秦小明 +2 位作者 林华娟 唐艳丽 胡龙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草酸铵作为提取溶剂和超声波振荡处理法提取菠萝皮渣果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作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菠萝皮渣果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组合为草酸铵浓度0.4﹪、料液比1∶40、pH5.0、温度70℃... 目的:探讨采用草酸铵作为提取溶剂和超声波振荡处理法提取菠萝皮渣果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作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菠萝皮渣果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组合为草酸铵浓度0.4﹪、料液比1∶40、pH5.0、温度70℃、超声波频率47kHz、提取时间90min,菠萝皮渣中的果胶提取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果胶 草酸铵 超声波提取
原文传递
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21种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丽莉 王美飞 +2 位作者 胡恩宇 刘晶 吴丽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1-1086,共6页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21种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土壤中的酚类化合物,提取液经碱性水溶液分配净化,去除非酸性有机杂质,再酸化萃取酚类化合物,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21种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土壤中的酚类化合物,提取液经碱性水溶液分配净化,去除非酸性有机杂质,再酸化萃取酚类化合物,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以10g土壤样品计,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1~0.06 mg/kg.实际样品添加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62.9%~111.4%,相对标准偏差为4.3% ~ 24.0%(n=6),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结果表明:该法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好,可用于土壤中多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气相色谱法 酚类化合物 土壤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逯家辉 王迪 +3 位作者 郭伟良 孟庆繁 张益波 滕利荣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作用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莽草酸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作用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莽草酸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1g八角茴香原料,以甲醇为溶剂,提取时间202s,液料比46.4∶1(mL∶g),超声波功率318W,得率预测值为8.25%,验证值为8.21%,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莽草酸 响应面法 超声波提取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花椒皮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高亚妮 田呈瑞 +2 位作者 康宇新 郝果 周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77-82,共6页
以花椒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花椒果皮中的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椒果皮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50min、乙醇体积分数45%。采用紫外分光光... 以花椒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花椒果皮中的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椒果皮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50min、乙醇体积分数4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得率可达到3.56%。花椒皮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和.OH的IC50分别为0.855μg/mL和132.18μg/mL;同时可以看出花椒皮总黄酮也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且高于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花椒果皮 黄酮 正交试验 抗氧化
下载PDF
木薯皮总香豆素活性物质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晓明 李开绵 +3 位作者 台建祥 叶剑秋 陆小静 吕飞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8-164,152,共8页
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木薯皮香豆素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总香豆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总香豆素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 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木薯皮香豆素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总香豆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总香豆素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浸提的提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总香豆素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超声波功率550 W,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12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皮提取物的总香豆素平均质量比为2.48 mg/g。影响总香豆素含量的4个因素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与溶剂浸提法(提取时间360 min,液料比16 mL/g,总香豆素2.14 mg/g)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总香豆素含量高、提取物活性好、溶剂用量少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皮 超声波提取 总香豆素 工艺优化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蚕沙中叶绿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海洪 汪坤 +1 位作者 金文英 王新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7-209,211,共4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蚕沙中叶绿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蚕沙软化时间、液料比、超声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提取叶绿素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超...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蚕沙中叶绿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蚕沙软化时间、液料比、超声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提取叶绿素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蚕沙中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g蚕沙为原料,用水作软化剂,软化15min,液料比24mL/g,超声时间38min,提取叶绿素含量预测值为3.19mg/g,验证值为3.11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波提取 蚕沙 叶绿素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波 张晓艳 +3 位作者 黄攀 吕德雅 严帆 刘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6-171,共6页
以野生马齿苋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马齿苋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马齿苋黄酮超声波法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 以野生马齿苋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马齿苋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马齿苋黄酮超声波法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30∶1(ml/g)、提取时间55.40 min、提取温度64.19℃,此条件下马齿苋黄酮理论提取率为1.42%,实际提取率为1.38%。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表明响应面法对马齿苋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黄酮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响应曲面优化超声波提取灵芝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董艳红 李姝婧 +5 位作者 郑惠华 李雪 陈贵堂 赵立艳 辛志宏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8-101,共4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灵芝多糖提取得率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水料比进行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表明:灵芝多糖提取在超声功率680W、超声时间17min、水料比28: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得率达(20.79±0.11)mg...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灵芝多糖提取得率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即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水料比进行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表明:灵芝多糖提取在超声功率680W、超声时间17min、水料比28: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得率达(20.79±0.11)mg/g,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和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响应曲面 超声波提取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杜仲叶中有效成分工艺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董娟娥 马柏林 +2 位作者 刘丽 马玲 张博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6-68,共3页
对超声波提取杜仲叶中的活性成分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加热回流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认为,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前的浸泡时间是60~90min,提取时间为40min,超声波频率为40kHz;超声波提取对热敏性物质的提取效果优于加热回流法。
关键词 杜仲 超声波提取 工艺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猕猴桃根熊果酸工艺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杨艳 任亚梅 +3 位作者 马婷 周九庆 查晶 张哲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9,共6页
为优化猕猴桃根熊果酸的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熊果酸得率为响应值,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 为优化猕猴桃根熊果酸的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自变量,熊果酸得率为响应值,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225 W、超声频率40 kHz时,超声波提取熊果酸工艺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3.8%、液料比7.80∶1(mL/g)、提取时间23.2 min、提取温度79.1℃。此提取条件下,熊果酸得率达到2.014%,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性,且提取液中熊果酸的纯度为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根 熊果酸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野艾蒿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1
17
作者 戴喜末 熊子文 罗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97,共5页
为确定野艾蒿多糖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并考察野艾蒿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为确定野艾蒿多糖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获得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并考察野艾蒿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野艾蒿多糖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min、提取温度70℃、水料比40: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6.44%与理论预测值6.71%的相对误差为4.02%,拟合度较好。野艾蒿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较强,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多糖 响应面法 超声波提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菌丝体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逯家辉 董媛 +3 位作者 张益波 张亮 张清岩 滕利荣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了探索超声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作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RSM)对超声... 为了探索超声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作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RSM)对超声波的提取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桑黄菌粉0.1g,提取时间260s,液料比49∶1(mL∶g),提取功率464W,提取两次,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为13.19%。桑黄菌丝体多糖得率比常规水提法高,同时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波提取 桑黄 多糖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甘草黄酮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曾超珍 刘志祥 +1 位作者 吴耀辉 王晓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02-2403,共2页
目的研究甘草中的黄酮提取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正交试验提取甘草中的黄酮,杯碟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超声波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功率385W,80%乙醇,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8 min,黄酮提取率为6.23%。该提取... 目的研究甘草中的黄酮提取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正交试验提取甘草中的黄酮,杯碟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超声波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功率385W,80%乙醇,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8 min,黄酮提取率为6.23%。该提取液对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青霉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 5,0.062 5,0.031 3,0.15,0.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0.25,0.125,0.031 3,0.5,0.25 mg/ml。结论超声波技术是提取甘草黄酮的高效方法,甘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甘草 黄酮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红玉 王成章 +4 位作者 张宇思 陶冉 原姣姣 李文君 朱佳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获得最优的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的工艺条件。以抗氧化剂(VC和BHT)为参照,采用DPPH和FRAP法评... 采用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获得最优的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的工艺条件。以抗氧化剂(VC和BHT)为参照,采用DPPH和FRAP法评估牡丹籽壳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00 W,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25∶1,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多酚含量为5.75%。牡丹籽壳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71.0μg/m L,FRAP值为18.33 mmol/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壳 多酚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