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锰结核结壳中超微生物化石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昱 张富生 +3 位作者 林承毅 边立曾 洪建明 陈建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深海锰结核 锰结壳 超微生物化石 电镜观察 生物催化 地勘探 成因 矿藏
下载PDF
答《关于深海锰结核中“纳米级超微生物化石”的思考和建议》一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承毅 张富生 +3 位作者 边立曾 陈建林 沈华悌 韩喜球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6-240,共5页
本文详细讨论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中新发现的中华微放线菌和太平洋螺球孢菌究竟是不是超微生物。首先,它们是笔者根据形态、结构和元素成分作为超微生物化石进行鉴定的。其次,透射电子显微像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出完整的微生物结构,包... 本文详细讨论了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中新发现的中华微放线菌和太平洋螺球孢菌究竟是不是超微生物。首先,它们是笔者根据形态、结构和元素成分作为超微生物化石进行鉴定的。其次,透射电子显微像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出完整的微生物结构,包括菌丝、孢子、孢囊和菌落等。它们之间的尺寸比例也是适当的。此外,透射电子显微像还揭示,深海锰质叠层石的纹层就是这些超微生物韵律性生长的结果,与滨海叠层石中的纹层十分相似。笔者认为,已知微生物的最小尺寸不能作为否定新发现的超微生物化石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超微生物化石的术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锰结核 纳米级 超微生物化石 螺球孢菌
下载PDF
关于深海锰结核中“纳米级超微生物化石”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忠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本文对最近从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中发现的“纳米级超微生物化石”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由于太平洋螺旋孢菌和中华微放线菌在形态构造上存在多解性。
关键词 深海 锰结核 纳米级 超微生物化石
下载PDF
超微生物钙颗粒剂毒理学实验
4
作者 田辉 樊柏林 +1 位作者 龚晨睿 宋毅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01-304,共4页
背景与目的 :检测超微生物钙颗粒剂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二项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及30d喂养实验。结果 :超微生物钙颗粒剂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经口... 背景与目的 :检测超微生物钙颗粒剂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二项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及30d喂养实验。结果 :超微生物钙颗粒剂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经口毒性,一次灌胃量达10g/kg,两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该受试物属实际无毒级。二项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对雌性大鼠低、中、高剂量为1.71、3.35、6.82g/kg剂量(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量的26、50、102倍) ,对雄性大鼠低、中、高剂量为1.82、3.48、6.99g/kg(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量的27、52、105倍)对Wistar大鼠的临床检查、血液学、生化学、脏器重量和系数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无明显影响 ,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生物钙颗粒剂 急性毒性 微核 精子畸形
下载PDF
超微生物是大洋多金属结核成矿的建造者 被引量:24
5
作者 陈建林 张富生 边立曾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7-343,共7页
通过对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内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内部纹层构造及锰矿物特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研究,以充分的证据,提出了锰结核是超微生物建造体的新观点,认为它是一种典型的锰质核形石,光滑状和瘤状锰结核的分布与矿区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通过对太平洋中国开辟区内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内部纹层构造及锰矿物特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系统研究,以充分的证据,提出了锰结核是超微生物建造体的新观点,认为它是一种典型的锰质核形石,光滑状和瘤状锰结核的分布与矿区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分别是由新近发现的纳米级中华微放线菌和太平洋螺球孢菌历经千百万年的世代繁衍和不断堆积加厚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结核 超微生物 生物成矿 锰矿 多金属结核
原文传递
深海锰结核中微生物的分类及串珠状超微生物化石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林承毅 张富生 +3 位作者 边立曾 周旅复 陈建林 沈华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821-824,共4页
1994年以来,作者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东太平洋的深海锰结核,其中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是采用离子减薄法制成的.这些锰结核按形态及其包壳的叠层石种类可分为表面光滑的和瘤状的两种类型.前者的包壳由微小... 1994年以来,作者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东太平洋的深海锰结核,其中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是采用离子减薄法制成的.这些锰结核按形态及其包壳的叠层石种类可分为表面光滑的和瘤状的两种类型.前者的包壳由微小叠层石组成,后者的包壳由奇异叠层石组成.文献[1]曾报道了锰结核中串珠状超微生物化石的首次发现,但是尚未进行分类和定名.此后,作者将另一种螺旋状超微生物化石定为太平洋螺球孢菌(新种),并认为螺球孢菌才是瘤状锰结核的包壳——奇异叠层石的真正建造者.本文是在上述基础上对深海锰结核中各种微生物按其与锰结核的关系进行分类,并对表面光滑的深海锰结核中的串珠状超微生物化石进行系统描述和定名.1 深海锰结核中微生物的分类深海锰结核可以看作为一种微生物建隆.在此建隆中发现的微生物化石种类很多,包括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放射虫、硅藻、硅鞭毛藻、海绵骨针、蠕虫虫管、真菌以及新发现的纳米级超微生物等等.但是,上述各种微生物(除纳米级超微生物外)化石文献中报道较多,但并未涉及其在锰结核的建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作者根据这些微生物与锰结核的关系将其分为以下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结核 超微生物 放线菌 化石 海洋 微生物
原文传递
科学家在火星陨石上发现超微生物
7
《Newton-科学世界》 2003年第8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超微生物 火星陨石 ALH84001 模拟性试验 结构
原文传递
超小微生物在低渗透油田中的现场应用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吴艳海 乐建君 +1 位作者 任长青 刘洋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8年第12期6-9,共4页
在大庆油田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断块低渗透油层3类不同油藏中开展了超小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控制在0.5μm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超小微生物进入油层中,达到近井地带解... 在大庆油田特低渗透油层、表外储层及断块低渗透油层3类不同油藏中开展了超小微生物解堵增产现场试验,试验所用的超小微生物采用营养缺陷法培养,菌体尺寸控制在0.5μm内。利用对营养物质比较敏感的超小微生物进入油层中,达到近井地带解堵增产的目的。现场试验17口井,累计增油超过2 630 t,有效率达76.4%,作用期6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微生物 营养缺陷法培养 微生物采油技术
下载PDF
基于分级过滤的自然水体原核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家梁 张汝毅 +1 位作者 邹斌 全哲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16,共9页
自然水体中微生物种类丰富,采集了上海周边的湖水、河水、海(岸)水、井水四类水体各两处样品,设计了含0.1μm终端截留孔径的半自动分级过滤装置分离富集不同粒径的水体微生物,使用原核微生物通用引物对16S rRNA基因V3+V4区扩增,高通量... 自然水体中微生物种类丰富,采集了上海周边的湖水、河水、海(岸)水、井水四类水体各两处样品,设计了含0.1μm终端截留孔径的半自动分级过滤装置分离富集不同粒径的水体微生物,使用原核微生物通用引物对16S rRNA基因V3+V4区扩增,高通量测序获得序列,对四类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比较分析,关注了能穿透0.22μm常规除菌过滤孔径的超微小微生物。结果显示水体环境主导了微生物的群落差异,河水与湖水中的群落总体接近,不同于海(岸)水和井水;海(岸)水和井水的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大。0.1μm上截留的优势超微小微生物在河水与湖水样品中均为Proteobacteria门SAR11 clade目的CladeⅢ和Actinobacteria门Sporichthyaceae科HgcI clade,海(岸)水中为Proteobacteria门SAR11 clade目的Clade Ia和Nanoarchaeota门Woesearchaeia古菌,井水中为Nanoarchaeota门Woesearchaeia属古菌以及未定域或未分类的微生物。其中未定域的微生物16S rRNA基因在系统发育树上单独成簇,可能是古菌的一个新类型。本研究所使用的分级过滤装置显示了在发掘超微小微生物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水体 原核微生物 群落分析 分级过滤 0.1μm滤膜 微小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古菌
下载PDF
自发和光诱导的生物超微弱发光图像的观测(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达谭 石慈 +1 位作者 王维江 李德红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35-1039,共5页
本文报导一种最新研制的高探测灵敏度、低噪声的光子图像观测系统(10光子/cm2sec)。利用该系统观测了绿豆芽,小葱和树叶等活体样品的超弱发光图像。图像清楚地反映了各部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新陈代谢旺盛程度。从实验结果... 本文报导一种最新研制的高探测灵敏度、低噪声的光子图像观测系统(10光子/cm2sec)。利用该系统观测了绿豆芽,小葱和树叶等活体样品的超弱发光图像。图像清楚地反映了各部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新陈代谢旺盛程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有丝分裂和新陈代谢较为旺盛的细胞超弱发光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超微生物光子 生物光子图像 弱发光
下载PDF
太平洋中国开辟区锰结核生物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建林 张富生 +4 位作者 林承毅 史君贤 沈华悌 王基庆 马维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33,T005,T006,共8页
本文对叠层石(微小叠层石与奇异叠层石)及其建造者(中华微放线菌与太平洋螺球孢菌)在结核中显示的规律性特征,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生长,主要锰矿物及Fe、Mn元素与叠层石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超微生物直接成矿等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锰... 本文对叠层石(微小叠层石与奇异叠层石)及其建造者(中华微放线菌与太平洋螺球孢菌)在结核中显示的规律性特征,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生长,主要锰矿物及Fe、Mn元素与叠层石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超微生物直接成矿等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锰结核中叠层石柱体一般都显示出纹层、纹层组与纹层带3个级别的生长韵律,明层菌丝体密集,暗层菌丝体稀疏;两种叠层石类型与超微生物化石种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主要锰矿物含量变化与叠层石类型密切相关;叠层石柱体内Fe、Mn元素分布比柱间空隙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营养菌丝矿化程度比生殖菌丝强;超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与沉积粘附作用直接造成了结核中Fe、Mn元素的富集,而全球性大气候与洋底微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了微生物生长的兴衰,导致了明暗相间纹层的交替出现。我们认为,叠层石纹层显示的韵律性特征,是任何胶体化学作用与沉积作用难以形成的,只有微生物群体的世代繁衍,才能构筑成几乎固定不变的叠层石柱体形态。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了大洋锰结核的生物成因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锰结核 锰质叠层石 超微生物 铁锰矿物 铁锰元素 生物成因 叠层石纹层
下载PDF
超微玉米秸秆光合产氢响应面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荆艳艳 岳建芝 +1 位作者 王毅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优化超微生物质秸秆产氢工艺,提高产氢能力,对影响超微生物质秸秆光合产氢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获得温度、光照、底物浓度、接种量四因素与产氢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两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发现各因素的边际产量均减小,温度对... 为了优化超微生物质秸秆产氢工艺,提高产氢能力,对影响超微生物质秸秆光合产氢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获得温度、光照、底物浓度、接种量四因素与产氢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两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发现各因素的边际产量均减小,温度对边际产量的影响最大,温度越大,边际产量越低;在交互作用中,温度、光照的交互作用最大,其次是温度和底物浓度;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得出产氢量最高时各因素最优组合为温度33℃,光照强度3500lx,接种量25%,底物浓度5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生物质秸秆 光合产氢 响应面法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有机固体废物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廖汉鹏 陈志 +3 位作者 余震 卢晓梅 汪涌 周顺桂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9-444,共6页
有机固体废物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解决废物资源化高效利用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关键.虽然传统高温堆肥作为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存在发酵周期长、发酵温度低、无害化不彻底等缺陷,严重制约其工厂化... 有机固体废物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解决废物资源化高效利用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与关键.虽然传统高温堆肥作为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存在发酵周期长、发酵温度低、无害化不彻底等缺陷,严重制约其工厂化推广应用.本文推出一种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发酵参数以及在废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优势.该技术通过添加嗜热菌剂使发酵温度比传统高温堆肥高出20~30℃,能够显著缩短发酵周期、强化无害化效果.因此,该技术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的废物资源化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髙温堆肥 高温好氧发酵技术 有机废弃物 嗜热微生物
下载PDF
畜禽粪便超高温好氧堆肥工程案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邢睿智 艾超凡 +5 位作者 王梦怡 唐荣 杨祖沐 秦树平 陈志 周顺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05-2411,共7页
超高温好氧堆肥是高效、绿色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为了弥补超高温好氧堆肥在大规模工程性处理研究中的不足,通过对规模化畜禽粪便超高温好氧堆肥工程案例(处理量300 t·d^(-1))的分析,阐述了超高温好氧堆肥在工程应用中的原... 超高温好氧堆肥是高效、绿色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为了弥补超高温好氧堆肥在大规模工程性处理研究中的不足,通过对规模化畜禽粪便超高温好氧堆肥工程案例(处理量300 t·d^(-1))的分析,阐述了超高温好氧堆肥在工程应用中的原理、工艺选择、运行参数以及经济效益。槽式及条垛式规模化畜禽粪便超高温好氧堆肥的最高温度可超过80℃,20~30 d完成堆肥。堆肥结束后,含水率和有机质分别保持在44%和35%左右,EC值为2.9 mS·cm^(-1),水溶性有机碳和水溶性总氮的含量分别保持在3.0 mg·kg^(-1)和0.9 mg·kg^(-1)。此外,腐熟料经过二次加工,可制备为功能性有机肥料。超高温好氧堆肥投资成本小、产品价值高,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已形成的可复制的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新模式,可为农林残余、生活垃圾、厨房残余等其他有机固废的规模化超高温好氧堆肥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高温好氧堆肥 嗜热微生物
下载PDF
深海锰结核——核形石的新类型 被引量:29
15
作者 边立曾 林承毅 +3 位作者 张富生 杜德安 陈建林 沈华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2-236,T002,共6页
对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由核心和叠层石包壳组成,具有核形石特有的结构和构造。因此,深海锰结核是一种锰质核形石。根据包壳中叠层石的种类,东太平洋锰质核形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 对东太平洋深海锰结核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由核心和叠层石包壳组成,具有核形石特有的结构和构造。因此,深海锰结核是一种锰质核形石。根据包壳中叠层石的种类,东太平洋锰质核形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表面光滑,内部致密,包壳主要由微小叠层石组成;另一种表面呈瘤状,内部疏松,包壳主要由奇异叠层石组成。透射电镜研究表明,锰质核形石的建造者是纳米级超微生物。其中微小叠层石(Minima)是由中华微放线菌(Miniactinomyces chinensis sp.nov.)建造的;奇异叠层石(Admirabilis)是由太平洋螺球孢菌(Spirisosphaerospora pacifica sp.nov.)建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锰结核 核形石 叠层石 超微生物化石
下载PDF
关于纳米细菌的论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富生 边立曾 +2 位作者 盛东 林承毅 周旅复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3-258,共6页
纳米生物学是一个亟待开发、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本文对近 1 0年来各国科学家在纳米生物学方面所作的探索和研究进行了综述 ,着重介绍了哺乳动物体内和矿物岩石中的纳米细菌 (化石 )、火星陨石中的生物活动残迹以及一些生物学家对它们的... 纳米生物学是一个亟待开发、前景广阔的新领域 .本文对近 1 0年来各国科学家在纳米生物学方面所作的探索和研究进行了综述 ,着重介绍了哺乳动物体内和矿物岩石中的纳米细菌 (化石 )、火星陨石中的生物活动残迹以及一些生物学家对它们的评论 .最后 ,作者希望更多学者积极关注和参与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微细菌 超微生物化石 纳米生物 火星陨石
下载PDF
深海锰结核的分类及两类锰结核的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燕宁 陈逸君 +4 位作者 戴乐美 张孟群 林承毅 张富生 边立曾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8,共3页
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深海锰结核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即将前人分类中的次要分类依据(内部构造和表面结构)提高为分类的第一标志,将前人分类中的主要标志(外形和大小)作为第二标志.新分类所划分的表面光滑的和瘤状-粗糙深... 分析了国内外各种深海锰结核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案,即将前人分类中的次要分类依据(内部构造和表面结构)提高为分类的第一标志,将前人分类中的主要标志(外形和大小)作为第二标志.新分类所划分的表面光滑的和瘤状-粗糙深海锰结核正好与微小叠层石和奇异叠层石两个族相对应,而且还进一步与中华微放线菌和太平洋螺球孢菌两种超微生物化石相对应.两类锰结核在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叠层石种类等各方面的区别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锰结核 分类 叠层石 内部构造 表面结构 超微生物化石 铁锰矿石 表面光滑 瘤状-粗糙
下载PDF
产气产酸菌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的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珊珊 董浩 +4 位作者 张忠智 曹思远 万云洋 董汉平 俞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9期54-57,共4页
考察了所筛选的产气产酸菌KB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的应用潜力。糖蜜发酵实验中KB菌代谢产生大量气体和有机酸,其中有机酸主要为乙酸。利用饥饿处理法制备超小KB菌,处理后KB菌只有新鲜培养菌株大小的四分之一左右,且保留较高活性。... 考察了所筛选的产气产酸菌KB提高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的应用潜力。糖蜜发酵实验中KB菌代谢产生大量气体和有机酸,其中有机酸主要为乙酸。利用饥饿处理法制备超小KB菌,处理后KB菌只有新鲜培养菌株大小的四分之一左右,且保留较高活性。利用微观仿真透明模型观察KB菌对残余油的作用,结果表明KB菌可在油相边缘及附近的水相中增殖,并朝着残余油的方向运动。岩芯实验表明,KB菌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具有对低渗透油藏解堵的应用潜力;饥饿法处理得到的超小KB菌可以更好地降低低渗岩芯的阻滞作用,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被推进到更深的地层,进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低渗透油藏 产气产酸菌 微生物
下载PDF
得克萨斯大学:纳米探针让肿瘤组织现形
19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4,共1页
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进入肿瘤后发出荧光的纳米探针,可在癌症手术时作为通用显像剂。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成功使用了这种类似晶体管的探针,并发现其能标记出直径小于1mm的肿瘤结。目... 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进入肿瘤后发出荧光的纳米探针,可在癌症手术时作为通用显像剂。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成功使用了这种类似晶体管的探针,并发现其能标记出直径小于1mm的肿瘤结。目前对许多癌症,尤其是早期或较早期的实体肿瘤来说,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因为在理论上,若是以手术完全移除肿瘤细胞,癌症是可以被治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探针 生物医学工程 显像剂 萨斯 小鼠实验 高金明 显像技术 超微生物 图像引导 假阳性结果
原文传递
九种补钙产品不合格
20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1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生产日期 补钙 有限责任公司 营养保健品 超微生物 生物制品 产品质量 国家卫生部 批号 抽查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