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国华 陈燕明 +2 位作者 蔡庆 陈晓军 洪若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33-37,共5页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及传递特性,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分析其内部晶体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及传递特性,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分析其内部晶体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表面结构,透射电镜(TEM)及动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其大小,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磁化率等参数。此外,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家兔血和不同脏器中的样品铁含量,MRI观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的增强效果。结果:所得样品核心为四氧化三铁晶体,表面包覆葡聚糖,核心粒径6~8nm,整体颗粒直径为33nm,样品铁含量为0.2mmol/L。磁化曲线表现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8.1emu/g。样品在家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6h),主要分布至脾、肝、肺、心、淋巴等网状内皮系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在T2WI信号明显降低。结论: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磁共振阴性造影剂,广泛用于肝脾、淋巴结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 物理性质 磁学性质 传递特性 磁共振阴性对比剂
下载PDF
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性反应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烁慧 陆方 +5 位作者 杨赛 范德生 龚志刚 程瑞新 朱琼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36h、48h、72h)平均分成6亚组行MR扫描,结束后即刻取脑行HE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微粒、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吞噬细胞。结果:6h模型亚组于MRI图像上梗死灶未见明显强化。12~72h模型亚组梗死灶于T_2WI及T_2W快速场回波(T_2WFFE)图像上呈负性强化,于T_1WI图像上呈正性强化。除72h亚组的T_2W-FFE序列外(t=0.728,P=0.47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6h、12h、24h、36h、48h、72h各亚组的各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强度比值均见明显差异(P<0.01)。普鲁士蓝染色示12~72h模型组梗死灶铁微粒沉积,免疫组化染色(CD68)显示病灶区吞噬细胞增生。结论:USPIO可作为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活体监测的新型MRI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吞噬细胞 炎性反应 急性期脑缺血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及其在肿瘤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华 陈燕明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6期2494-2497,共4页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对比剂,具有血浆半衰期长及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摄取等特点,在磁共振血管成像、肝脏骨髓肿瘤的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肿瘤病灶的显示及肿瘤免疫成像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在基础...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对比剂,具有血浆半衰期长及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摄取等特点,在磁共振血管成像、肝脏骨髓肿瘤的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肿瘤病灶的显示及肿瘤免疫成像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在基础及临床方面研究的深入,其必将使现有的一些肿瘤磁共振成像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磁共振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小龙 陆建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03-1506,共4页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磁共振对比剂具有血浆半衰期长、能够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两个重要特性。相对于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钆螯合物对比剂,USPIO对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但仍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确证。...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磁共振对比剂具有血浆半衰期长、能够特异性结合巨噬细胞两个重要特性。相对于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钆螯合物对比剂,USPIO对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但仍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确证。本文就近年来USPIO在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磁共振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巨噬细胞 动脉硬化斑块 多发硬化症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研究
5
作者 陆方 郭然 +4 位作者 林江 杨烁慧 傅彩霞 刘孟潇 俞健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8,共5页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来评价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内大血管形成的有效性。材...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来评价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内大血管形成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建立16只裸鼠原位HCC-LM3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建模后第21天开始分别使用华蟾素(治疗组,n=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8)每天干预,至干预后的第21天在3.0 T西门子磁共振上行USPIO增强SWI检查,并对SWI图像上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TSS)进行评分。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所获得的ITSS差异,并评价与病理学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肿瘤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华蟾素治疗组8只荷瘤裸鼠存活5只,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荷瘤裸鼠存活7只。华蟾素治疗组肿瘤的ITSS评分和病理MVD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12只荷瘤裸鼠ITSS评分与肿瘤MVD高度正相关(r=0.647,P=0.022);与肿瘤体积高度正相关(r=0.645,P=0.023)。结论USPIO增强SWI MRI成像研究显示华蟾素能够抑制裸鼠原位肝细胞癌肿瘤内大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敏感加权成像 华蟾素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的合成并行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7.0 T MR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琼 邓钢 +6 位作者 吴国球 张宇 王松 赵瑞 王中娟 居胜红 金晖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31-435,共5页
目的: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粒子MR分子探针,并探讨其作为MR特异性分子探针示踪剂使动脉粥样硬化成... 目的: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粒子MR分子探针,并探讨其作为MR特异性分子探针示踪剂使动脉粥样硬化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DC(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化学连接剂将MMP-9单克隆抗体与DMSA[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HOOCCH(SH)-CH(SH)-COOH)]修饰的USPIO相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学活性的MR分子探针。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免疫活性及生物稳定性。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结合机械损伤的方法,建立小鼠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MR磁性粒子探针(Ab-MMP-9-USPIO)经小鼠尾静脉注射(45 mgFe.kg-1),分别于0、4、6、24、48 h对小鼠颈部行7.0 TMR扫描检查。结果:向0.05 mg的USPIO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单克隆抗体,ELISA试验所得的生成物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纳米颗粒(Ab-MMP-9-USPIO)吸光度值随抗体含量增加而增大,与阴性对照USPIO组(未加单克隆抗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间隔3 d及100 d后再次测量,100μg及200μg单抗组吸光度值降低(P<0.05)。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磁性粒子探针后6 h,损伤侧颈动脉斑块管壁信号于T2WI像上降低最显著,管腔呈"假性扩大样"改变。结论:EDC化学方法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USPIO粒子,同时仍具有抗体的免疫学活性及生物稳定性。该合成物可以作为MR分子探针在体显像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子成像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单克隆抗体 核磁共振成像 分子影像学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在头颈鳞癌淋巴转移MRI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楼锦涛 王志强 卫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059-4062,共4页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磁共振对比剂,可用来评价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与常规MRI对比,USPIO增强MRI能提高转移淋巴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且能更好地鉴别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本文就近年来USPIO增强MRI在头颈鳞癌(H...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磁共振对比剂,可用来评价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与常规MRI对比,USPIO增强MRI能提高转移淋巴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且能更好地鉴别转移及非转移淋巴结。本文就近年来USPIO增强MRI在头颈鳞癌(HNSCC)淋巴结转移中的相关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评估USPIO增强MRI对检测HNSCC转移淋巴结的临床应用潜力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淋巴转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及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成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勇刚 朱默 +3 位作者 戴颖钰 陈剑华 倪健坤 郭亮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1-724,897,共5页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制作及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I成像的方法。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腹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制作及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I成像的方法。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腹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MRI检查包括平扫、USPIO增强MRI黑血序列和白血序列。观察AS斑块形成特点,比较不同成像线圈、序列及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12只兔AS模型成功建立,斑块主要位于腹主动脉,在MRI扫描范围内病理检查共发现86个斑块,其中普鲁士蓝染色阳性斑块67个。膝关节线圈成像质量优于其他线圈,MR黑血与白血序列对斑块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黑血成像序列对于区分AS斑块成分较白血序列好。结论球囊损伤结合高脂饮食饲养制备兔AS模型成功率高、制作周期短并可控制斑块发生部位。USPIO增强MR成像序列能敏感检出并反映兔AS斑块成分,成像技术优化对于提高图像质量及斑块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琦 王丽佳 +1 位作者 刘响 时高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534-54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与多聚左旋赖氨酸(PLL)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磁标记效率及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寻找最佳配比浓度。方法实验采用6周龄Wister近交系大鼠,150 g左右,雄性。用贴壁法分离培养B...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与多聚左旋赖氨酸(PLL)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磁标记效率及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寻找最佳配比浓度。方法实验采用6周龄Wister近交系大鼠,150 g左右,雄性。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使用6nm USPIO-PLL复合物标记BMSCs。实验分6组,对照组为未标记的BMSCs(A组)。按照PLL的有无及PLL质量浓度梯度(0、0.25、0.50、0.75、1.00μg/mL)分为5个实验组(B^F组);其中每个实验组再根据不同浓度铁离子与PLL结合(USPIO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150μg/mL)。使用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标记后的BMSCs及BMSCs内的USPIO微粒。BMSCs活力测定采用台盼蓝排除实验。BMSCs生长曲线绘制采用MTT法。MRI观察体外标记后BMSCs的显影。火焰法测量BMSCs内铁含量,验证铁含量与MRI信号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台盼蓝染色证实90%以上标记后BMSCs均拒染台盼蓝。根据BMSCs生长曲线判断单纯使用铁离子质量浓度达到200μg/mL时或PLL用量达1.00μg/mL会对BMSCs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火焰法测得单独USPIO标记BMSCs与USPIO-PLL标记BMSCs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及SWI序列图像从B组至F组信号强度逐级下降,反映出铁离子的变化情况。结论使用USPIO(100μg/mL)结合PLL(0.75μg/mL)标记BMSCs即对细胞活性和生长无不利影响,且标记BMSCs的信号强度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家兔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宜传 张顺花 +2 位作者 陈岩 许红 张俊祥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观察其对家兔的毒性作用,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磁强计及1...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观察其对家兔的毒性作用,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磁强计及1.5T超导型磁共振仪等测定其相关理化指标。选取家兔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按1.25ml/kg耳缘静脉注射样品、对照组按1.25ml/kg耳缘静脉给予生理盐水。给药后于饲养2周末,检测其血清主要生化指标、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并行MR检查观察实验组肝、脾的增强效果。结果:成功制备USPIO,核心粒径小于10nm,饱和磁化强度为47.2emu/g。给药后饲养2周,家兔无死亡。给药2周末予MR检查,实验组肝、脾在T2WI信号降低,对照组肝、脾在T2WI信号未见降低;两组家兔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脾组织进行普鲁士蓝染色,实验组家兔肝、脾内分布少许铁蓝色颗粒,而对照组均无铁蓝色颗粒。结论: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USPIO符合作为磁共振成像阴性对比剂的要求,通过给药家兔血清学、病理组织学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说明USPIO生物相容性较好且毒性低,可作为磁共振的阴性对比剂用于肝、脾等部位磁共振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毒性试验 共沉淀法
原文传递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检测良恶性淋巴结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刘国华 陈燕明 +2 位作者 蔡庆 陈晓军 洪若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0期1831-1835,共5页
目的:研究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USPIO)增强MRI检测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兔24只,静脉注射0.2mmolFe/kg的USPIO,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兔体内脏器铁含量。另取4只兔,作为正常淋巴结组,4只兔双侧... 目的:研究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USPIO)增强MRI检测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兔24只,静脉注射0.2mmolFe/kg的USPIO,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兔体内脏器铁含量。另取4只兔,作为正常淋巴结组,4只兔双侧后腿肌肉注射蛋黄乳胶,用于建立腘窝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模型,4只兔后腿肌肉接种VX2肉瘤,用于建立腘窝肿瘤转移淋巴结模型。3组动物均静注0.2mmolFe/kg的USPIO,于注射前、注射后12h分别行MRI扫描,观察淋巴结信号强度变化,扫描后取出淋巴结,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观察淋巴结结构变化,铁颗粒的存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铁含量。结果:USPIO在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12h),除脾肝肺外,其主要分布至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MRI平扫时,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T2信号强度无显著差异,静注USPIO后,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心T2信号强度明显降低,肿瘤转移淋巴结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和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显示,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均含有USPIO铁颗粒,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结构丧失,未见铁颗粒。结论:静脉注射USPIO后MR成像可用来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标记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与磁共振成像实验
12
作者 周术奎 姚婷婷 +2 位作者 张楷乐 邹青松 傅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2期7796-7802,共7页
背景:上皮细胞是组织工程常用的种子细胞类型,但如何无创性地对其进行体内示踪仍缺乏有效手段。目的:探讨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标记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及其体外磁共振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原代培养比格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分别予以0... 背景:上皮细胞是组织工程常用的种子细胞类型,但如何无创性地对其进行体内示踪仍缺乏有效手段。目的:探讨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标记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及其体外磁共振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原代培养比格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分别予以0,5,10,25,50,100 mg/L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联合0.75 mg/L多聚赖氨酸标记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普鲁士蓝染色鉴定不同质量浓度梯度下细胞内铁表达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确定最佳标记质量浓度。最后,将2×10^5个标记上皮细胞置于1 mL PBS缓冲液中重悬,行3.0 T MR T2*WI序列扫描,测量不同标记质量浓度下MRI灰度值。结果与结论:(1)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联合0.75 mg/L多聚赖氨酸成功标记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细胞内存在蓝染铁颗粒,且随质量浓度增加,蓝染颗粒增加,至25 mg/L时蓝染率达到饱和;(2)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质量浓度低于25 mg/L时,细胞增殖不受影响;(3)磁共振扫描显示,随着转染质量浓度增加,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标记细胞磁共振信号降低;(4)结果表明,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联合多聚赖氨酸能有效标记犬口腔黏膜细胞,且当转染质量浓度在25 mg/L以下时,不影响细胞增殖,体外磁共振成像显影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化合物 纳米结构 磁共振成像 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顺磁性纳米氧化铁 口腔上皮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磁性标记及MR分子成像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芳 何花 +4 位作者 熊瑶 朱凯 胡洁婷 王一帆 郭玉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1-405,415,共6页
目的探讨多聚赖氨酸-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PLL-USPIO)标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并行MR分子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浓度为10μg/ml的PLL-USPIO标记hPMSCs,考察标记效率,并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凋亡率等生物学特性。建立... 目的探讨多聚赖氨酸-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PLL-USPIO)标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并行MR分子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浓度为10μg/ml的PLL-USPIO标记hPMSCs,考察标记效率,并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凋亡率等生物学特性。建立不同数量级细胞琼脂糖凝胶模型,应用3.0T MR分别以T2WI、T2mapping、T2^*mapping序列扫描比较MR横向弛豫时间及弛豫率。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标记率>95%,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5,P=0.63)。标记细胞增殖能力在第1天、第3天、第5天与未标记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标记细胞和标记细胞晚期凋亡率分别为4.2%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P=0.35);两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9%和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P=0.91)。当标记细胞数量为1×10^4个时,T2^*mapping序列即可显示,且对应R2^*值大于R2值。结论PLL-USPIO可有效标记hPMSCs,在一定范围内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3.0T MR可实现h PMSCs的体外成像,其中T2^*mapping序列较T2WI、T2mapping序列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分子成像 体外研究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磁性标记及MR示踪在大鼠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伟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682-3684,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磁性标记及磁共振成像(MR)示踪在大鼠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C6胶质瘤细胞株系定位注射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结果未磁性标记的内皮祖细胞T2*map序列下肿瘤区见线状针道信号,肿瘤组织在T2*map序列...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磁性标记及磁共振成像(MR)示踪在大鼠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C6胶质瘤细胞株系定位注射建立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结果未磁性标记的内皮祖细胞T2*map序列下肿瘤区见线状针道信号,肿瘤组织在T2*map序列未见明显异常的信号,而磁性标记的内皮祖细胞T2WI和T2*map扫描下发现瘤周异于针道信号的间断线状低信号,并可见信号变弱的趋势,迁移后的内皮祖细胞在血管生成处定位。结论 USPIO对于内皮祖细胞磁性标记和MR示踪是一种有效的标记物,而MRI也是活体示踪观察USPIO标记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内皮祖细胞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性标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浓度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芳 熊瑶 +2 位作者 何花 王一帆 郭玉林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探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的最佳浓度区间,为实现其磁共振(MR)体内动态成像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分离培养hPMSCs,以多聚赖氨酸(PLL)为转染剂,与不同浓度USPIO形成PLL-USPIO复合物,... 目的探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的最佳浓度区间,为实现其磁共振(MR)体内动态成像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分离培养hPMSCs,以多聚赖氨酸(PLL)为转染剂,与不同浓度USPIO形成PLL-USPIO复合物,分别标记hPMSCs并考察其标记效率,检测标记后h PMSCs的存活率、增殖能力和凋亡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普鲁士蓝染色均显示细胞质内大量铁颗粒存在,当标记浓度≥10μg·mL^-1时标记率均>95%;当磁性标记浓度为15、20和25μg·mL^-1时hPMSCs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标记浓度在25μg·mL^-1内时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在第1天、3天、5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养至第7天标记浓度为25μg·mL^-1组的OD值低于对照组(P=0.047);各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晚期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凋亡率随标记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标记浓度≥15μg·mL^-1时早期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标记浓度为20、25μg·mL^-1总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SPIO浓度区间为5~15μg·mL^-1时可以对hPMSCs进行有效标记且对其活性、增殖能力和凋亡率等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浓度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在小鼠巨噬细胞体外MRI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江 戈锐 +5 位作者 朱凯 孙杰 宋美娜 赵薇 马宏宁 王志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ultra-micro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USPIO)标记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最适浓度以及比较MRI中不同扫描序列在细胞吞噬功能评价中的敏感度差别。材料与方法用终浓度为0...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ultra-micro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USPIO)标记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最适浓度以及比较MRI中不同扫描序列在细胞吞噬功能评价中的敏感度差别。材料与方法用终浓度为0、25、50、75、100、125μg/mL的USPIO分别与小鼠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法(CCK-8)计算细胞存活率以及USPIO对该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普鲁士蓝染色确认细胞对USPIO的吞噬效应;3.0 T MRI扫描细胞-琼脂糖凝胶模型,记录T1WI和T2WI序列的弛豫时间和弛豫率并计算弛豫时间降低率。结果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对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USPIO浓度≥50μg/mL时,细胞存活率随USPIO浓度增加显著降低(P均<0.05);USPIO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为(186.5±7.2)μg/mL;当USPIO浓度为50μg/mL时,细胞形态开始皱缩、透光度减低;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普鲁士蓝染色呈显著阳性;MRI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细胞即见显著信号改变;随USPIO浓度增加,T1、T2弛豫时间显著缩短(P均<0.01),对应弛豫率R1、R2逐渐升高;相同USPIO浓度下,各组T2弛豫时间降低率显著高于T1弛豫时间降低率(P均<0.001)。结论浓度为25μg/mL的USPIO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而且标记效率高、MRI即见显著信号改变与较好的成像效果,为标记巨噬细胞的最适浓度;MRI能用于细胞标记后的体外成像,T2WI序列在检测细胞吞噬USPIO后的信号变化优于T1W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磁共振成像 小鼠
下载PDF
MRI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丹 张菁 +1 位作者 杨岚清 伍兵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6-330,共5页
淋巴结转移是预测直肠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准确评估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助于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常规MRI主要依靠淋巴结大小诊断淋巴结性质,准确性不高。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敏感地发现淋巴结,但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 淋巴结转移是预测直肠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准确评估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助于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常规MRI主要依靠淋巴结大小诊断淋巴结性质,准确性不高。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敏感地发现淋巴结,但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有部分重叠。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能反映淋巴结微环境情况,有利于鉴别淋巴结性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MRI(USPIO-MRI)可以诊断淋巴结性质且诊断敏感度较高,但尚未应用于临床。就常规MRI、DWI、DCE-MRI、USPIO-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勇刚 朱默 +3 位作者 戴颖钰 陈剑华 倪健坤 郭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观察USPIO增强前后AS斑块MRI信号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结果:12例兔AS模型成功建立,扫描范围内共发现普鲁士蓝染色阳性斑块67个,USPIO增强前后信号明显改变者共53个。USPIO增强T2WI及T2*WI表现为斑块中央信号减低,其负性强化峰值出现在注射对比剂后96h。USPIO增强3D-TOF序列表现为管壁点状充盈缺损。病理检查发现,氧化铁颗粒主要沉积在内膜下、泡沫细胞中以及泡沫细胞融合崩解的粥样坏死物中。结论:USPIO增强MRI能检出并反映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有望用于对AS病变诊断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针刺减轻永久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亚急性期炎性反应的USPIO增强MRI研究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方 詹松华 +1 位作者 成建明 杨烁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增强MRI评估针刺减轻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 MCAO)大鼠亚急性期与巨噬细胞募集有关炎性反应...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增强MRI评估针刺减轻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 MCAO)大鼠亚急性期与巨噬细胞募集有关炎性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首先建立39只SD大鼠p MCAO和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9只(A组)、无针刺对照组15只(B组)、电针组15只(C组)。每组再分为72 h、5天、7天3个亚组。每只大鼠造模前经尾静脉注射12mg Fe/kg剂量USPIO,造模成功后C组大鼠选取百会穴、右侧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只模型鼠行1.5T MR扫描。测量B、C 2组大鼠冠状位T_2WI梗塞侧最大面积信号值和最低信号值以及SWI上梗塞侧最低信号值,测量对侧镜像信号值,并计算比值。观察p MCAO模型鼠T_2WI上最低信号比值与CD68铁套染中铁染色阳性率是否相关。结果 C组72h和5天亚组T_2WI最大面积信号比值明显低于B组(P﹤0.05);C组7天亚组的T_2WI最低信号比值明显高于B组(P<0.05)。C组5天和7天亚组SWI最低信号比值明显高于B组(P<0.05)。5 d(r=0.483,P=0.047)和7d(r=0.525,P=0.033)p MCAO模型鼠T_2WI上最低信号比值与巨噬细胞吞噬铁颗粒的阳性率正相关。结论通过USPIO增强MRI我们发现,针刺可以减轻p MCAO大鼠亚急性期与巨噬细胞募集有关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巨噬细胞 针刺 炎性反应
下载PDF
针刺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改善大鼠脑梗死急性期脑血流的USPIO-DSC MRI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烁慧 吴瑜 +4 位作者 詹松华 杨辰瑶 孔营楠 张成 陆方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7期557-562,共6页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susceptibility-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DSC)MRI评价针刺通过调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susceptibility-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DSC)MRI评价针刺通过调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梗死区域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首先建立24只SD大鼠pMCAO和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6只(A组)、无电针梗死组10只(B组)、电针梗死组8只(C组)。每组再分为24 h和48 h二个亚组。造模成功后C组大鼠选取百会穴、右侧足三里穴和水沟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只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在1.5 T MRI上行USPIO-DSC MRI扫描。测量模型鼠梗死区域的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测量对侧镜像区域相应参数值,并计算比值(rrCBV和rrCBF)。观察24 h和48 h A组、B组和C组间的rrCBV、rrCBF值有无显著差异,以及B组加C组的这二个参数值分别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否相关。结果A组rrCBV和rrCBF在24 h和48 h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rrCBV和rrCBF在24 h和48 h均显著高于B组(P<0.05)。24 h B组加C组rrCBV、rrCBF分别与IL-1β、IL-6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显著正相关(P<0.05);rrCBV与TNF-α显著正相关(P<0.05)。48 h B组加C组rrCBV、rrCBF分别与IL-1β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针刺在下调炎性因子IL-1β、IL-6以减轻炎性反应的同时,又通过上调IL-10和TNF-α来增加pMCAO大鼠急性期梗死区域的rrCBV和rrCBF,以维持梗死区域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炎性细胞因子 针刺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