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诺贝特干预超氧化物歧化酶2转基因C57BL/6J小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1
作者 马江磊 张慧杰 +3 位作者 张晨芳 杨锡彤 程建杰 王光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47-4552,共6页
背景:氧化损伤被认为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超氧化物歧化酶2是关键的线粒体抗氧化分子,非诺贝特可通过激活的PPARα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表达。目的:验证非诺贝特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依赖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表达... 背景:氧化损伤被认为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超氧化物歧化酶2是关键的线粒体抗氧化分子,非诺贝特可通过激活的PPARα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表达。目的:验证非诺贝特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依赖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表达。方法:用TALENs系统构建超氧化物歧化酶2转基因C57BL/6J小鼠,通过PCR和DNA测序技术鉴定转基因小鼠进行基因分型,免疫印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2蛋白在转基因小鼠体内表达情况。将野生型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对照组(6只)、野生型非诺贝特组(6只)、转基因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2转基因型)(5只)、转基因非诺贝特组(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模型,90 min后拔出栓线,使脑血流再灌注30 min。使用脑血流监测仪监测局部脑血流;取脑组织切片,使用TTC染色分析各组脑梗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经PCR和DNA测序分析,成功构建超氧化物歧化酶2^(+/+)转基因小鼠9只。②缺血再灌注后,野生型非诺贝特组较野生型对照组的脑血流部分恢复、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01);转基因非诺贝特组与转基因对照组在脑血流与脑梗死体积方面无显著差异;转基因对照组在脑血流及脑梗死改善方面优于野生型对照组(P<0.001);野生型非诺贝特组与转基因对照组和转基因非诺贝特组在脑血流、脑梗死体积上均无显著差异。③结果说明,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表达是非诺贝特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非诺贝特 超氧化物歧化酶2 氧化应激 脑梗死 神经保护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易力 刘宏雷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9期109-112,共4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抗氧化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而生成氧和过氧化氢,从而影响着机体的氧化及抗氧化平衡关系。SOD2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贯穿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影响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抗氧化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而生成氧和过氧化氢,从而影响着机体的氧化及抗氧化平衡关系。SOD2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贯穿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影响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在肿瘤的治疗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不同研究中,SOD2与肿瘤的关系并不一致,提示其在不同的肿瘤、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均发挥了双向调节作用。深入了解SOD2在肿瘤中的动态改变有助于临床上更有针对性地对肿瘤进行治疗干预,可为个体化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2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生存预后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平 刘尧邦 刘奇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3-1111,共9页
目的评估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在乳腺癌中表达及预后价值,揭示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软件对TCGA数据进行生信分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SOD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应用KEGG... 目的评估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在乳腺癌中表达及预后价值,揭示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软件对TCGA数据进行生信分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SOD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应用KEGG的基因集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SEA),然后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关键基因筛选,两基因相关性使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通过免疫组化和RT-qPCR法对2018~2019年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样本各60例进行临床验证。结果SOD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乳腺正常组织,其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SOD2高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和后进展生存期均显著低于SOD2低表达者(P<0.05);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SOD2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构建PPI网络筛选出关键基因IL10和STAT4,二者均与SOD2呈正相关性。SOD2在临床乳腺癌组织样本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激素受体表达及雄激素受体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OD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OD2可能通过调控IL10和/或STAT4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 超氧化物歧化酶2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2基因rs48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男性不育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培冉 吴秋月 +11 位作者 余毛毛 张明超 倪梦霞 刘帅妹 蒋卫军 张静 李卫巍 曹进 李伊 杨晓玉 夏欣一 许豪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rs48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男性不育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519例特发性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19~40(28.92±4.37)岁,并按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rs48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男性不育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519例特发性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19~40(28.92±4.37)岁,并按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分为无精子症组(n=143)、严重少精子症组(n=175)、少精子症组(n=89)和弱精子症组(n=112)4个亚组;以338例正常生育的男性作为对照组,年龄19~40(28.40±4.25)岁,进行临床数据的采集。用Sequenom Mass Array技术对SOD2 rs4880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OD2 rs4880位点不同基因型与男性不育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FSH、PR精子百分率、精子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野生型纯合TT比较,杂合突变型TC(OR=0.90,95%CI:0.65~1.25,P=0.516)与纯合突变型CC(OR=1.49,95%CI:0.38~5.81,P=0.566)均显示与男性不育无相关性;亚组分析中均显示该基因位点与男性不育不存在相关性:无精子症组中,TC/TT(OR=0.99.95%CI:0.62~1.58,P=0.967),CC/TT(OR=1.58,95%CI:0.26~9.59,P=0.619;严重少精子症组中,TC/TT(OR=1.07.95%CI:0.70~1.64,P=0.750),CC/TT(OR=1.31,95%CI:0.22~7.96,P=0.767;少精子症组中,TC/TT(OR=0.83.95%CI:0.47~1.48,P=0.535),CC/TT(OR=1.22,95%CI:0.13~11.90,P=0.865);弱精子症组中,TC/TT(OR=0.59.95%CI:0.33~1.05,P=0.074),CC/TT(OR=1.84,95%CI:0.30~11.16,P=0.510)。结论:SOD2 rs488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男性不育不存在相关性,但是由于实验样本条件的限制,需要更大的样本量以及样本选取范围来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2 rs4880 男性不育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2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肠屏障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方海宏 危思维 +4 位作者 李露兰 陆嘉茵 胡振华 徐薇 曾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改善失血性休克肠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麻醉后仅行动静脉置管术)、失血性休克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麻醉后行动静脉置管术,休克后给予0.3mL溶剂)、白藜...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改善失血性休克肠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麻醉后仅行动静脉置管术)、失血性休克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麻醉后行动静脉置管术,休克后给予0.3mL溶剂)、白藜芦醇组(大鼠麻醉后行动静脉置管术,休克后给予白藜芦醇15mg/kg)、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特异性抑制剂(2-ME)组(在白藜芦醇组基础上加用2-ME,浓度为0.1mmol/L)。采用股动脉放血的方法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给药后分成两批,一批用以观察各组24h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另一批在休克2h后取血测定血清D-乳酸含量,取小肠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和Chiu评分,并比较小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ZO—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CSSC)、丙二醛(MDA)含量的差异。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存活率、SOD,活性、GSH、GSH/GSSG均降低,生存时间缩短,D-乳酸、Chiu评分和MDA含量均明显升高,小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大鼠存活率明显升高[75.0%(6/8)比37.5%(3/8)],生存时间显著延长(h:21.0±4.3比10.4±5.8,P〈0.05),血D-乳酸含量、小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D-乳酸(μg/L):380.18±70.59比500.88±97.53,Chiu评分(分):1.75±0.71比4.00±0.53,均P〈0.05],紧密连接蛋白表达、SOD2活性、GSH和GSH/GSSG明显升高[Occludin蛋白(灰度值):0.89±0.10比0.43±0.07,Claudin蛋白(灰度值):0.78±0.06比0.33±0.05,ZO-1蛋白(灰度值):0.83±0.06比0.34±0.07,SOD2(kU/L):0.85±0.12比0.51±0.11,GSH(μmol/L):7.25±1.01比3.86±0.54,GSH/GSSG:6.39±1.14比1.56±0.25,均P〈0.05],MDA显著降低(ng/g:5.00±1.31比8.63±0.92,P〈0.05)。与白藜芦醇组比较,2-ME组大鼠存活率明显降低[50.0%(4/8)比75.0%(6/8)],生存时间再度缩短(h:12.2±5.7比21.0±4.3,P〈0.05),D-乳酸含量增加(μg/L:463.88±60.16比380.18±70.59)和Chiu评分评分升高(分:3.13±0.99比1.75±0.71,P〈0.05),紧密蛋白表达降低[Occludin蛋白(灰度值):0.55±0.04比0.89±0.10,Claudin蛋白(灰度值):0.38±0.05比0.78±0.06,ZO-1蛋白(灰度值):0.41±0.04比0.83±0.06,均P〈0.05],SOD,活性、GSH、GSH/GSSG下降[SOD2活性(kU/L):0.58±0.13比0.85±0.12,GSH(μmol/L):4.49±0.52比7.25±1.01,GSH/GSSG:1.57±0.39比6.39±1.14],MDA含量增加(ng/g:6.25±1.04比5.00±1.31,P〈0.05)。Sham组小肠组织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模型组小肠上皮绒毛倒塌,黏膜屏障破坏明显;白藜芦醇组小肠绒毛和小肠屏障的破坏明显减轻;2-ME组病理学改变较白藜芦醇组明显。结论白藜芦醇能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肠屏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O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超氧化物歧化酶2 休克 失血性 肠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子宫内膜病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鹏 陈向红 朱鹏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女性子宫内膜正常和病变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5例女性子宫内膜组织蜡块,包括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8例、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20例和子宫内膜样腺癌47例,通过组织微... 目的研究女性子宫内膜正常和病变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5例女性子宫内膜组织蜡块,包括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8例、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20例和子宫内膜样腺癌47例,通过组织微阵列仪制备组织微阵列(TMA)蜡块并进行切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TMA中各组子宫内膜组织的SOD2表达情况。结果 TMA切片中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癌组织的SOD2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8.4%、55.0%、45.0%和38.3%,各组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OD2的表达分别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子宫肌层浸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 SOD2基因表达下调导致的氧化应激加剧可能在女性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超氧化物歧化酶2 免疫组织化学 SOD2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2基因rs48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殷仕宝 顾海勇 +1 位作者 侯宜军 胡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rs48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3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癌组)的外周静脉血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rs48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3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癌组)的外周静脉血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分析SOD2 rs4880的基因分型,同时收集38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进行对比。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SOD2 rs4880的遗传平衡情况,采用两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比较两组SOD2rs488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并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来评价发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对风险。结果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SOD2 rs4880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SOD2 rs4880 T>C 3种基因型TT、TC、C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1. 84%、22. 37%、3. 68%和74. 74%、20. 79%、3. 42%,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1)与携带SOD2 rs4880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SOD2rs4880 TC基因型、CC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升高1. 12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 12,95%CI:0. 79~1. 59,P> 0. 05;OR=1. 12,95%CI:0. 52~2. 43,P>0. 05);(2)隐性模型中相对于TT+TC基因型,携带纯合突变CC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升高1. 09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 09,95%CI:0. 51~2. 36,P>0. 05);(3)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状态后,与携带SOD2 rs4880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携带SOD2 rs4880 CC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升高1. 10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1. 10,95%CI:0. 50~2. 39,P>0. 05)。结论 SOD2 rs4880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易感因素,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小俊 刘友东 +3 位作者 季承博 顾琦晟 于亮 李继坤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以及沉默SOD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生长和活性氧产生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SOD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6株胃癌细胞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目的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以及沉默SOD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生长和活性氧产生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SOD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6株胃癌细胞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SOD2蛋白表达及转染小分子干扰RNA siSOD2后胃癌细胞株MKN1、NUGC4中的SOD2表达;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细胞活性氧(ROS)检测实验分别检测沉默SOD2基因的两株胃癌细胞株增殖以及ROS产生。结果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SOD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48/66)和40.9%(27/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17,P=0.000)。6株胃癌细胞株的SOD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KN1=23.062,PMKN1=0.002;tMKN45=5.648,PMKN45=0.030;tNUGC3=26.613,PNUGC3=0.001;tNUGC4=17.103,PNUGC4=0.003;tAGS=39.475,PAGS=0.001;tN87=37.677,PN87=0.001)。MKN1、NUGC4胃癌细胞沉默SOD2基因72 h和96 h后,增殖能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MKN1,t72 h=6.329,P72 h=0.001;t96 h=10.487,P96 h=0.000)、(NUGC4,t72 h=5.551,P72 h=0.003;t96 h=6.304,P96 h=0.001)。同时MKN1、NUGC4胃癌细胞沉默SOD2基因后的ROS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95.341±10.71、99.439±9.311(t=11.295,P=0.001)和181.561±14.502、97.876±12.867(t=23.476,P=0.000)。结论SOD2在胃癌中高表达,同时沉默SOD2基因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且产生过量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氧化物歧化酶2 活性氧 增殖
原文传递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1和解耦联蛋白-2的表达提高卵巢功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相丽 马会明 +9 位作者 何艳桃 刘超群 侯巧妮 辛丞 周恺玥 马振华 王燕蓉 裴秀英 陈冬梅 徐仙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探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 PMSC)移植治疗对环磷酰胺所致卵巢早衰(POF)模型SD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解耦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5):空白对照组,POF模型组,治疗对照组,h PMSC移植组... 目的探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 PMSC)移植治疗对环磷酰胺所致卵巢早衰(POF)模型SD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解耦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5):空白对照组,POF模型组,治疗对照组,h PMSC移植组。以首计量50 mg/kg、维持剂量8 mg/kg连续14 d给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建立POF模型,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变化,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活性氧族(ROS)、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水平;HE染色方法检测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泡计数,VG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SOD1和UCP-2蛋白表达。结果 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FSH水平[(10.60±1.0)IU/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83±0.92)IU/L](P<0.01),而E2、AMH水平[(35.52±10.27)ng/L、(2 090.6±397.5)ng/L]则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5.62±3.76)ng/L、(3 636.39±204.4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 PMSC移植组血清中ROS和8-OHd G升高(P<0.05)。卵泡计数显示h MSC移植组闭锁卵泡数(5.36±1.11)显著低于治疗对照组(8.01±2.22)和POF模型组(11.21±1.69)(P<0.05)。与治疗对照组相比,h PMSC移植组中ROS和8-OHdG显著下降(P<0.05)。VG染色显示,与治疗对照组比,hP MSC移植组纤维化面积比例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治疗对照组相比,hP MSC移植组中SOD1和UCP-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hP MSC移植组与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中SOD1和UCP-2蛋白表达相较于治疗对照组是降低的,而hP MSC移植组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 MSC移植改善POF模型SD大鼠氧化应激,降低SOD1及UCP-2表达,起到保护卵巢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 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解耦联蛋白-2(UCP-2)表达 卵巢早衰(POF) 大鼠
原文传递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SOD2基因多态性与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景慧 王庭丰 陈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62例以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DNA中SOD2 rs7855、rs5746151、rs5746136、rs2758331和rs4880的基...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62例以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DNA中SOD2 rs7855、rs5746151、rs5746136、rs2758331和rs4880的基因多态性;162例患者中,43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63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56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RECIST 1.0版标准评价疗效并将患者分为化疗敏感组(CR+PR)和不敏感组(SD+PD),分析疗效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以上多态性位点的关系。结果 162例晚期NSCLC患者SOD2rs7855、rs5746151、rs5746136、rs2758331和rs4880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62例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获PR 43例、SD 68例、PD 51例,分为化疗敏感组43例和不敏感组119例,化疗敏感率为26.5%。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ECOG评分和化疗方案与化疗敏感性均无关。SOD2 rs7855、rs5746151、rs5746136和rs2758331位点中,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化疗敏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突变型等位基因相对于野生型等位基因及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相对于野生型纯合子化疗不敏感的风险未升高(P>0.05);SOD2 rs4880 TT、TC、CC基因型的敏感率依次为42.1%、19.6%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等位基因的敏感率分别为35.2%和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野生型TT型为参照,TC、CC基因型化疗不敏感的风险升高,且C等位基因相对于T等位基因化疗不敏感的风险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D2 rs4880多态性与晚期NSCLC患者含铂方案的疗效有关,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者化疗不敏感的风险较高,SOD2 rs4880多态性可用于预测晚期NSCLC患者对含铂方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基因多态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 含铂方案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在丹酚酸A抗紫外线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霞 王彦方 +1 位作者 陈战巧 俞颂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SIRT3在丹酚酸A(Sal A)抗紫外线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Sal A)组、UV组、Sal A+UV组、Sal A+UV+阴性si-RNA组、Sal A+UV+si-SIRT3组,UV照射剂量为30 mJ/cm^2,Sal A浓度为50 ... 目的:探讨SIRT3在丹酚酸A(Sal A)抗紫外线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Sal A)组、UV组、Sal A+UV组、Sal A+UV+阴性si-RNA组、Sal A+UV+si-SIRT3组,UV照射剂量为30 mJ/cm^2,Sal A浓度为50 μmol/L,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DCFH-DA法分析细胞内ROS水平,Cu Zn/Mn-SOD活性检测试剂盒(WST-8法)检测SOD2活性,Western blot分析SIRT3、SOD2、Bcl-2、Bax、cleaved-Caspase3、Cyt c的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内SIRT3和SOD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UV处理后,ARPE-19细胞内SIRT3蛋白和mRNA表达量降低,经5、25、50 μmol/L预处理后,SIRT3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UV组细胞凋亡率,ROS含量,Bax、cleaved-Caspase3、Cyt c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SOD2表达量和活性明显降低。与UV组相比,Sal A+UV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SIRT3、cleaved-Caspase3、Cyt c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SOD2表达量和活性明显增加。与Sal A+UV相比,Sal A+UV+si-SIRT3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SIRT3、cleaved-Caspase3、Cyt c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SOD2表达量和活性明显降低。结论:Sal A可增加SIRT3的表达,恢复SOD2活性,降低UV诱导细胞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超氧化物歧化酶2 细胞损伤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SOD2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祥琴 《现代临床医学》 201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变异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作用。方法:以750例散发青光眼患者和1 500例正常对照者,对rs6917589、rs2842980、rs5746136、rs4880的SOD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用SNa Pshot法进行基因...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变异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作用。方法:以750例散发青光眼患者和1 500例正常对照者,对rs6917589、rs2842980、rs5746136、rs4880的SOD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用SNa Pshot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χ2检验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等位基因关联分析表明,rs6917589和rs5746136与POAG有相关性(P=0.023和P=0.026)。rs2842980和rs4880与POAG无相关性(P=0.064和P=0.703)。由这4个SNP组成的单倍体型ATGT有POAG的趋势(P=0.003 2)。结论:我们的结果显示SOD2与POAG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表明SOD2可能在POAG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Artermin和SOD2基因在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谢家滨 廖小花 +2 位作者 陈光元 邱丽云 刘文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7期194-196,共3页
目的对Artermi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在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对200例女性子宫内膜组织蜡块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学检测,分析Artermin和SOD2基因在良性子宫内膜疾病与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在本次所收集... 目的对Artermi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在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对200例女性子宫内膜组织蜡块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学检测,分析Artermin和SOD2基因在良性子宫内膜疾病与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在本次所收集的样品之中,61例为正常的子宫内膜标本,Artermin基因的表达占比42.62%(26/61),SOD2基因的表达占比68.85%(42/61);32例简单型子宫内膜低度增生,Artermin基因的表达占比25.00%(8/32),SOD2基因的表达占比56.25%(18/32);32例复杂型子宫内膜高度增生,Artermin基因的表达占比53.13%(17/32),SOD2基因的表达占比43.75%(14/32);75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Artermin基因的表达水平占比84.00%(63/75),SOD2的表达占比38.67%(29/75)。在各组织中,Artermin以及SOD2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ermin和SOD2基因表达与恶性肿瘤具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ermin基因 超氧化物歧化酶2基因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基于MT3、SOD2 mRNA表达调控的醒脑再造胶囊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14
作者 李向阳 姚永琴 +3 位作者 吴光泽 徐庆锋 吴芹 石京山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再造胶囊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灌胃给药醒脑再造胶囊1周后,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组织梗死范围,实时荧光定... 目的观察醒脑再造胶囊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灌胃给药醒脑再造胶囊1周后,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组织梗死范围,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域金属硫蛋白3(MT_3)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_2)mRNA的表达。结果醒脑再造胶囊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评分,缩小脑组织梗死范围,并使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域MT_3和SOD_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醒脑再造胶囊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上调脑组织抗氧化损伤基因MT_3和SOD_2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金属硫蛋白3 超氧化物歧化酶2 氧化损伤 SD大鼠
下载PDF
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铂类化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钦尧 宋珊 +1 位作者 王涛 向小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研究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铂类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来医院呼吸内科NSCLC铂类化疗患者252例,使用PCR扩增法分析患者的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的生存率,采用Cox 比... 目的研究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铂类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来医院呼吸内科NSCLC铂类化疗患者252例,使用PCR扩增法分析患者的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的生存率,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影响因素对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252例患者中化疗有效组(CR+PR)122 例,化疗无效组(SD+PD)130 例。TNM 分期(HR 值为 2.450)、SOD2 SNPrs4880 基因型(HR 值为 2.085)以及 RRM1RR524CT基因型(HR值为1.523)是影响化疗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RM1 SNPrs488等位基因的C/C基因型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其他基因型患者(T/C、T/T),SOD2 SNPrs488等位基因的C/C基因型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T/C、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RM1及SOD2多态性间在化疗敏感性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携带至少1个RRM1 RR524位点的C等位基因和SOD2 SNPrs4880位点的T等位基因的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P<0.05)。结论 RRM1、SOD2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晚期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方案的化疗疗效及生存率,二者可联合应用可预测化疗疗效,提示可根据患者基因型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2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 NSCLC
下载PDF
含人SOD_2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16
作者 李新娜 史艳芬 +2 位作者 仲苓芝 李文雪 李荣贵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4期7399-7400,共2页
目的:从人基因组中克隆SOD2基因的启动子并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并进行基因测序鉴定。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人SOD2基因启动子片段后,将其插入到pGL3-basic载体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上游,将构建的重组质粒... 目的:从人基因组中克隆SOD2基因的启动子并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并进行基因测序鉴定。方法: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人SOD2基因启动子片段后,将其插入到pGL3-basic载体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上游,将构建的重组质粒通过双酶切片段的凝胶电泳分析和DNA测序以确定插入位置和序列的正确性。结果:双酶切反应和测序结果显示SOD2基因启动子插入的位置和序列是正确的。结论:成功克隆了SOD2基因启动子,为后续SOD2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 荧光素酶 启动子 报告基因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进程中自由基水平和SOD2表达相关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野 杨俊卿 周岐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I/R)致神经元退行性变所涉及的自由基和SOD2表达的时程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抽取并回输约40%总血量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 min建立I/R损伤模型。组织学检测神经元损伤;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I/R)致神经元退行性变所涉及的自由基和SOD2表达的时程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抽取并回输约40%总血量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0 min建立I/R损伤模型。组织学检测神经元损伤;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分光光度计法检测SOD2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OD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海马MDA含量进行性显著升高(P<0.05);I/R术后5、15、30和60 d海马SOD2活性(14.69±2.49 U/mg.pro,14.15±2.41 U/mg.pro,15.07±2.67 U/mg.pro,15.55±2.64 U/mg.pro)和蛋白表达(9.20±1.23,5.40±1.03,4.90±0.92,5.60±0.59)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海马出现进行性神经元核固缩加重和神经元丢失。结论 I/R致小鼠神经元退行性变与SOD2蛋白表达和活性保持低水平状态而氧化应激进行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神经元退行性变 超氧化物歧化酶-2 自由基
下载PDF
FGF7通过上调SOD2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宇晴 温艺红 +6 位作者 张铭 朱杰宁 杨莹 严钰敏 易芷瑶 曾妮 单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618,共8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调控心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RNA表达谱芯片检测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与健康对照心肌组织以及重组FGF7腺病毒感染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和正常对照mCFs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血管...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调控心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RNA表达谱芯片检测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与健康对照心肌组织以及重组FGF7腺病毒感染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和正常对照mCFs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mCFs建立心肌纤维化的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FGF7对mCFs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重组FGF7腺病毒感染mCFs,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FGF7、Ⅰ型胶原α1链(Col1a1)、Ⅲ型胶原α1链(Col3a1)和肌动蛋白α2(Acta2)等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检测蛋白激酶B(PKB/Akt)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活化情况。用siRNA沉默mCF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或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抑制mCFs中AMPK的活性后,检测过表达FGF7的mCFs中心肌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衰患者心肌组织及AngⅡ诱导的mCFs中FGF7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FGF7不影响mCFs的细胞周期,但可降低mCFs中Col1a1、Col3a1和Acta2的表达(P<0.05)。过表达FGF7的mCFs中SOD2表达和磷酸化AMPK水平增加(P<0.05),但磷酸化Akt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沉默SOD2可逆转FGF7抑制mCFs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而compound C可减弱FGF7上调SOD2表达和抑制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结论:FGF7通过激活AMPK来增加SOD2表达,从而发挥抑制mCFs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 超氧化物歧化酶2 心肌成纤维细胞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广雁 肖梦媛 陈建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调控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对H9C2氧化应激的潜在机制。方法红花黄色素处理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H9C2后,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实时...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调控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对H9C2氧化应激的潜在机制。方法红花黄色素处理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H9C2后,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氧化应激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RNA-seq检测红花黄色素处理后心肌细胞H9C2的miRNA表达差异。表达差异miRNA检测氧化应激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红花黄色素处理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H9C2后,MDA的水平下降(P<0.05),SOD、CAT、GSH-Px的水平上升(P<0.05)。红花黄色素处理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H9C2后,氧化应激关键基因MPO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SOD2,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水平上升(P<0.05)。过表达hsa-miR-887-5p时MPO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hsa-miR-382-5p时SOD2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hsa-miR-639时CAT2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hsa-miR-761时GPX4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通过调控hsa-miR-382-5p、hsa-miR-887-5p、hsa-miR-639、hsa-miR-761的表达水平,分别靶向SOD2,MPO,CAT,GPX4 mRNA的3端非编码区,之后调控其表达水平,最终调节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H9C2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心肌细胞H9C2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2 髓过氧化物 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华 刘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6期132-135,共4页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主要包括炎症性损伤和非炎症性损伤。氧化应激是炎症反应的开始阶段,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的失调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氧化剂应用于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通过去乙...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主要包括炎症性损伤和非炎症性损伤。氧化应激是炎症反应的开始阶段,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的失调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氧化剂应用于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通过去乙酰化作用,参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维持细胞能量供应,在抗氧化、细胞凋亡、细胞侵袭及细胞迁移中发挥作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作为一种调节酶,可降低机体活性氧的水平,有望成为活性氧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本文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呼吸系统 超氧化物歧化酶2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