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熵和模糊集理论的带钢表面缺陷分割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永敏 樊继壮 赵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51-1658,共8页
由于冷轧带钢表面缺陷图像中存在过渡区,在图像分割过程中既要利用灰度信息也要利用空间结构信息才能取得好的分割效果。因此,本文研究了信息熵中的超熵以及模糊集理论,根据超熵可以用来测度图像的空间结构,模糊集可以描述出图像灰度过... 由于冷轧带钢表面缺陷图像中存在过渡区,在图像分割过程中既要利用灰度信息也要利用空间结构信息才能取得好的分割效果。因此,本文研究了信息熵中的超熵以及模糊集理论,根据超熵可以用来测度图像的空间结构,模糊集可以描述出图像灰度过渡区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熵和模糊集理论的图像分割算法。结合超熵和模糊集理论构建出模糊超熵,通过计算图像的最大模糊超熵所对应的最优隶属度函数参数组合确定了分割阈值,并利用该阈值完成图像分割。将该算法与Ostu以及一维最大模糊熵分割算法相比较,结果显示,本文算法能够准确地从背景中提取缺陷,有效地抑制了过分割现象。利用提出的误分割率和有效信息率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用本文算法分割后的图像有效信息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均在82.7%以上,同时误分割率均低于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图像 模糊理论 超熵 图像分割
下载PDF
论流域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指标——超熵 被引量:29
2
作者 岳天祥 艾南山 张英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0-28,共9页
在“侵蚀流域系统的信息熵”一文中,我们在伊凡诺夫曲线的基础上,将信息熵由侵蚀流域引入了一般流域;而后,在“再论流域系统信息熵”一文中,证明了斯特拉勒曲线在流域系统内外营力作用大致相等时处于瞬时平衡的形态特征,从而将线性平衡... 在“侵蚀流域系统的信息熵”一文中,我们在伊凡诺夫曲线的基础上,将信息熵由侵蚀流域引入了一般流域;而后,在“再论流域系统信息熵”一文中,证明了斯特拉勒曲线在流域系统内外营力作用大致相等时处于瞬时平衡的形态特征,从而将线性平衡态熵引入了流域系统研究。但就一般情况而言,流域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这要求进一步研究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非平衡态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超熵概念。在探讨实际问题时,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体系,对此,可将它们归并为包含一个子系统的体系和包含多个子系统的体系两种情形,并导出了适合于单子系统体系的超熵表达式: (?)_xP=[-βα~3(α~2-1)]\[α(-β-1)-3]和对多于系统体系适用的超熵表达式: (?)_xP=kP-∑|Pi-P|将它们分别应用于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的研究,得出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熵 流域系统 稳定性 判别指标
下载PDF
基于超熵理论的泥石流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9
3
作者 麦华山 徐林荣 匡乐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7年第4期62-66,共5页
泥石流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合理进行危险性评判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研究项目为依托,选择泥石流流域沟谷的纵剖面形态指数作为流域的地貌特征指标,用超熵理论量化泥石流流域地貌系统的稳定性与... 泥石流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合理进行危险性评判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研究项目为依托,选择泥石流流域沟谷的纵剖面形态指数作为流域的地貌特征指标,用超熵理论量化泥石流流域地貌系统的稳定性与演化趋势,并借助于模糊综合评判手段,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评判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为泥石流流域系统的演化趋势预测以及危险性等级划分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 超熵 模糊综合评价 纵剖面形态指数
下载PDF
泥石流流域系统的超熵 被引量:19
4
作者 蒋忠信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35-42,共8页
超熵是用以表征流域系统稳定性的新型定量指标。本文提出了以沟谷纵剖面形态指数N表达超熵数学式,并以成昆、南昆铁路沟谷为例,试用手泥石流沟的判别与活动性评价。
关键词 超熵 泥石流 沟谷纵剖面
下载PDF
CO_2 增加与气候突变关系的研究——超熵产生在一维变系数扩散自组织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龚玉斌 徐舶 王宝英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94-199,共6页
建立了变系数扩散的一维自组织非线性气候模型,取热流输运系数为D(x)=D0(1-x2)(x=sinθ,θ为纬度),运用超熵产生理论讨论了CO2浓度增加与气候突变的稳定性关系,得到突变时CO2浓度的临界值,所得结论基本... 建立了变系数扩散的一维自组织非线性气候模型,取热流输运系数为D(x)=D0(1-x2)(x=sinθ,θ为纬度),运用超熵产生理论讨论了CO2浓度增加与气候突变的稳定性关系,得到突变时CO2浓度的临界值,所得结论基本上符合近代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特征,也与有关文献的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熵 气候突变 二氧化碳 气候模型 温室效应
下载PDF
微生物生长稳定性超熵产生判据 被引量:1
6
作者 龚玉斌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运用非平衡热力学超熵产生理论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理论,以细胞、营养物和产物为参量,求得了微生物生长的超熵产生及稳定性判据,理论分析与实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微生物生长 分批培养 超熵产生
下载PDF
微生物生长稳定性超熵产生判据
7
作者 龚玉斌 王昌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运用非平衡态热力学超嫡产生理论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理论,以细胞、培养基和产物为参量,讨论了微生物生长的超熵产生及稳定性判据.理论分析与实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微生物 超熵产生理论 生长动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基于超熵的粗糙精度度量的优化算法
8
作者 黄晓梅 周中华 吴根秀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8年第2期57-59,共3页
粗糙集的精度度量中,知识的粒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特征。Baowen Xu等人通过超熵描述知识粒度,提出一种新的粗糙精度度量方法,但是该方法没有排除对精度度量无影响的无效颗粒,从而可能造成精度度量的不合理。本文在该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一... 粗糙集的精度度量中,知识的粒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特征。Baowen Xu等人通过超熵描述知识粒度,提出一种新的粗糙精度度量方法,但是该方法没有排除对精度度量无影响的无效颗粒,从而可能造成精度度量的不合理。本文在该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一种优化算法,并通过实例说明该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精度 超熵 度量
下载PDF
基于流域系统地貌超熵的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麦华山 《广东水利水电》 2014年第3期35-37,69,共4页
该文探讨了流域地貌系统的超熵理论对于泥石流演化阶段划分的影响,并应用于泥石流危险性的定量评价。通过四川省川西高速公路沿线10条泥石流沟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地貌系统超熵理论能较好地应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具有一... 该文探讨了流域地貌系统的超熵理论对于泥石流演化阶段划分的影响,并应用于泥石流危险性的定量评价。通过四川省川西高速公路沿线10条泥石流沟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地貌系统超熵理论能较好地应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超熵 危险性
下载PDF
大气中大尺度扰动超熵的产生和广义Lyapunov稳定性及其应用
10
作者 罗德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9-327,共9页
本文把大气中的大尺度扰动与背景场分开,由于扰动与背景场义有能量交换,因而扰动可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尔后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研究大气中大尺度扰动的特性,并指出:大气中大尺度扰动超熵的产生表征了大气中扰动有效位能的增减.在此基础... 本文把大气中的大尺度扰动与背景场分开,由于扰动与背景场义有能量交换,因而扰动可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尔后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研究大气中大尺度扰动的特性,并指出:大气中大尺度扰动超熵的产生表征了大气中扰动有效位能的增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个Lyapunov函数,而这个Lyapunov函数的时间导数表征了大尺度扰动总能量的增减,另外,还按Glandsdorff和Prigogine的工作引入了一个广义Lyapunov函数,这个函数的时间偏导可以与大尺度E—P通量联系起来,最后还用大尺度扰动超熵的产生讨论了阻塞形势的发展和衰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熵 李雅普诺夫 稳定性 函数 大气
下载PDF
超熵产生在一维自组织气候模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龚玉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212-216,共5页
该文给出了包含云和辐射动态反馈的一维气候模型,根据Liapunov稳定性理论,以超熵产生作为气候突变判据,讨论了云量温度变化率、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和大气有效发射率与气候突变的关系。
关键词 超熵 气候突变 气候变化 自组织气候模型
下载PDF
超熵理论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岳天祥 刘伯篪 +1 位作者 艾南山 刘小风 《四川地震》 1990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文在以往流域系统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超熵的概念,解决了过去遗留的疑难问题;同时,应用这一理论建立了较微地貌法应用范围更广的地震预测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活动不太强,且被第四系广泛覆盖的东北地区,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超熵理论 地震 研究
下载PDF
基于超熵产生分析的反应精馏系统多稳态研究(Ⅰ)定态稳定性判据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震 路士庆 +2 位作者 杨伯伦 王华军 吴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3-568,共6页
为对反应精馏系统中的多稳态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超熵产生进行定态点稳定性分析和判定的新思路。根据反应精馏质热传递的特征以及熵流熵产分析,建立了该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定义系统的二阶变分为超熵,由非平衡热力学定态点的里亚... 为对反应精馏系统中的多稳态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超熵产生进行定态点稳定性分析和判定的新思路。根据反应精馏质热传递的特征以及熵流熵产分析,建立了该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定义系统的二阶变分为超熵,由非平衡热力学定态点的里亚普罗夫稳定性分析理论,取二级超熵δ2S为里亚普罗夫函数,将此函数对时间求导,得到了系统的超熵产生;将系统在扰动情况下的变化转化为超熵产生的变化,根据超熵产生的正负性即可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非平衡热力学 超熵产生 多稳态
下载PDF
“超熵”评价泥石流沟发育现状及危险度——以大渡河某电站库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俊生 王运生 +2 位作者 吴俊峰 徐鸿彪 陈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1-135,共5页
泥石流沟谷是一个复杂的地貌系统,其发育可分2个时期、5个阶段,一旦形成泥石流,危害性较大。从系统科学和地貌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能综合表述地貌演化特征的因子——超熵,对大渡河瀑布沟电站库区泥石流沟谷进行沟谷纵剖面形态和超熵值计算... 泥石流沟谷是一个复杂的地貌系统,其发育可分2个时期、5个阶段,一旦形成泥石流,危害性较大。从系统科学和地貌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能综合表述地貌演化特征的因子——超熵,对大渡河瀑布沟电站库区泥石流沟谷进行沟谷纵剖面形态和超熵值计算,进而对发育现状指数及危险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1条泥石流沟中,有14条泥石流处在发展期,具有潜在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4条泥石流处在孕育期,危险度较低;有3条处在旺盛期,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高,一旦爆发,对沟口人员造成较大危害,危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熵 沟谷纵剖面形态 泥石流沟 危险度评价 演化现状
下载PDF
超熵产生在一维海-气气候系统中的应用(I)——ElNin(?)起因的定性研究
15
作者 林振山 《大自然探索》 1990年第2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超熵产生 海水 大气 气候系统 应用
下载PDF
论非平衡态热力学稳定性的超熵产生判据
16
作者 吴传生 《武汉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63-69,共7页
本文运用同线性化稳定性原理比较的方法,分析了非平衡态热力学稳定性超熵产生判据的适用性。
关键词 非平衡态 热力学 稳定性 超熵
下载PDF
超熵产生在一维自组织气候模型中的应用
17
作者 龚玉斌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4期279-284,共6页
给出了包含云和辐射动态反馈的一维气候模型,根据Liapunov稳定性理论,以超熵产生作为气候突变判据,讨论了该模型中云量温度变化率、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和大气有效发射率与气候突变的关系。
关键词 气候学 自组织气候模型 超熵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模糊超熵与遗传算法的轨面缺陷分割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天栋 闵永智 马宏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6-50,56,共6页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分割时速度与精度难以同时满足实时检测的问题,首先利用Hough变换提取钢轨表面有效区域以节省耗时并减小对缺陷检测精度的影响;然后结合模糊理论与超熵理论计算图像的模糊超熵值,再利用隶属度函数求取最优分割阈值函数...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分割时速度与精度难以同时满足实时检测的问题,首先利用Hough变换提取钢轨表面有效区域以节省耗时并减小对缺陷检测精度的影响;然后结合模糊理论与超熵理论计算图像的模糊超熵值,再利用隶属度函数求取最优分割阈值函数;最后以最优分割阈值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基于遗传算法确定最优分割阈值.通过与Otsu算法及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的分割性能对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分割速度与精度,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UGH变换 图像分割 模糊理论 超熵理论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超熵产生分析的反应精馏系统多稳态研究(Ⅱ)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雷震 路士庆 +2 位作者 杨伯伦 王华军 吴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环氧乙烷与水合成乙二醇为模型体系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该反应精馏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多定态解,利用超熵产生判据式对各定态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多稳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浓度涨落、温度涨落、其他操作... 以环氧乙烷与水合成乙二醇为模型体系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该反应精馏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多定态解,利用超熵产生判据式对各定态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多稳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浓度涨落、温度涨落、其他操作负荷的变化以及反应动力学特性都可以成为反应精馏系统出现多稳态的原因。将超熵产生判据用于反应精馏体系定态稳定性的判定,较为可靠。因为超熵产生判据式是由热力学基本原理推导而来,较好地反映了反应精馏过程演化的非线性不可逆的热力学本质,因此本方法对反应精馏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非平衡热力学 超熵产生 多稳态
下载PDF
超熵产生与海雾生消之初探
20
作者 于世永 张玉俊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以近海面低层大气为研究对象,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及区域嫡的Glbbs关系为基础,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导出了一个适于描述海雾生消过程的熵平衡方程,并通过个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关键词 耗散理论 超熵 海雾 生消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