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
1
作者 关文宇 张展华 张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084,共14页
微纳尺度的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可长期稳定存在,具有不同于大尺寸矿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正确认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来源、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准确评估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健康风险,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热... 微纳尺度的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可长期稳定存在,具有不同于大尺寸矿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正确认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来源、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准确评估其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健康风险,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综述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重点分析了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的团聚、转化和吸附等环境行为及其对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影响效应.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着重从金属硫化物超细颗粒精准识别和定量、超细颗粒与污染物及生物细胞的界面反应过程、超细颗粒与生物体作用的分子学机制和原位表征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物 超细颗粒 来源 环境行为 生物效应
下载PDF
雾化焙烧制备超细颗粒用旋风分离器优化模拟
2
作者 伍永福 栗志 +2 位作者 张学锋 王振峰 刘中兴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39-49,共11页
旋风分离器是雾化焙烧制备稀土氧化物工艺中的常用分离设备之一。为了提高焙烧产物中超细颗粒的分离效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旋风分离器的优化构型,利用颗粒分离效率和流体压降2项指标进行评价,以探讨扩张... 旋风分离器是雾化焙烧制备稀土氧化物工艺中的常用分离设备之一。为了提高焙烧产物中超细颗粒的分离效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旋风分离器的优化构型,利用颗粒分离效率和流体压降2项指标进行评价,以探讨扩张结构旋风分离器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锥筒高度为距旋风分离器顶板370 mm处,进行角度为10°的扩张改进后,分离器对粒径为1、3、5μm的颗粒分离效率分别提高13.25%、42.33%、44.02%,阻力系数减小3.6%;新改进结构旋风分离器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焙烧 旋风分离器 超细颗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细颗粒丙酸倍氯米松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异常疗效的Meta分析
3
作者 谢建芳 朱琳 +2 位作者 刘莎 刘芳君 田代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9-2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细颗粒倍氯米松(BDP)与普通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异常的疗效,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系统评价超细颗粒倍氯米松(BDP)与普通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异常的疗效,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linical Trials.go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超细颗粒BDP与普通ICS对哮喘患者小气道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1月。两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RCT。超细颗粒BDP与普通ICS在改善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SMD=0.55,95%CI 0.08~1.03,P<0.05)、闭合容量(CC,MD=-0.33,95%CI-0.39~-0.27,P<0.01)、小气道阻力(MD=-0.03,95%CI-0.05~-0.01,P<0.01)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细颗粒BDP与普通ICS在剩余50%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MEF_(50),MD=2.36,95%CI-5.09~9.80,P>0.05)、剩余2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MEF_(25),MD=4.81,95%CI-1.60~11.22,P>0.05)、残气量(RV,SMD=-0.21,95%CI-0.81~-0.38,P>0.05)、残气量/肺总量(RV/TLC,SMD=-0.36,95%CI-1.06~0.33,P>0.05)、闭合容量(CV,SMD=-1.14,95%CI-3.23~0.94,P>0.05)、肺泡一氧化氮(CaNO,MD=-0.35,95%CI-1.29~0.60,P>0.05)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细颗粒BDP与普通ICS治疗哮喘患者小气道异常比较,在改善MMEF、CC和小气道阻力上具有优势。受样本量及小气道参数不同的影响,此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气道 超细颗粒 倍氯米松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纳米气泡强化超细颗粒浮选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令轩 赵通林 +6 位作者 范兆琳 马芳源 刘欣悦 张迪 张明泽 李湘微 李明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纳米气泡浮选是回收微细颗粒矿物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节能、便利、低药耗的优势。目前,纳米气泡浮选已经应用于煤炭、石墨、赤铁矿、磷矿等多种矿物,然而,纳米气泡的理论研究尚存在诸多空白,如稳定性机制提出的污染物层、动态平衡、三... 纳米气泡浮选是回收微细颗粒矿物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节能、便利、低药耗的优势。目前,纳米气泡浮选已经应用于煤炭、石墨、赤铁矿、磷矿等多种矿物,然而,纳米气泡的理论研究尚存在诸多空白,如稳定性机制提出的污染物层、动态平衡、三相线钉扎等假说,且经典的DLVO理论也难以解释纳米气泡超强的稳定性。从表面纳米气泡的形成、表面接触角、表面纳米气泡的优先选择性成核、表面纳米气泡的毛细管机制、表面纳米气泡的稳定性等方面阐述了纳米气泡的性质以及强化超细颗粒浮选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纳米气泡强化超细颗粒浮选机制的研究空白,为超细颗粒纳米气泡浮选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气泡 超细颗粒 浮选 机理
下载PDF
先进后处理对重型车超细颗粒排放的影响
5
作者 于晓洋 鞠伟达 鲁永亮 《材料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69-180,共12页
本文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基于C-WTVC和中国重型商用车辆行驶工况(CHTC),研究了环境温度、工况因素以及先进后处理等关键参数对重型整车气态污染物、超细颗粒物(包括>23 nm和 23 nm的颗粒影响较小,对10~23 nm的颗粒影响显著,这与硝酸... 本文在重型底盘测功机上基于C-WTVC和中国重型商用车辆行驶工况(CHTC),研究了环境温度、工况因素以及先进后处理等关键参数对重型整车气态污染物、超细颗粒物(包括>23 nm和 23 nm的颗粒影响较小,对10~23 nm的颗粒影响显著,这与硝酸铵和硫酸铵的生成条件有关,使用含硫量低的燃料和润滑油可以降低 < 23 nm颗粒数。从总颗粒数上看,10~23 nm部分占总颗粒数的比重较高,包含10~23 nm部分时C-WTVC和CHTC工况在低环境温度时尚可满足当前法规限值,但当环境温度升高,尤其是CHTC工况,总颗粒数会大幅超过限值要求。CHTC低速段时间长,加速工况多是NOx排放和百公里油耗高于C-WTVC的主要原因,低速段急加速工况是今后降低NOx的研究重点,高速段是改善燃油经济性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环境温度 中国工况 C-WTVC
下载PDF
燃煤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2
6
作者 赵永椿 张军营 +2 位作者 魏凤 陈俊 郑楚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76-2881,共6页
煤粉燃烧排放大量超细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提出一种燃后区烟尘团聚促进新方法,通过在燃后区烟道喷射团聚促进剂,利用絮凝理论,增加超细颗粒之间的液桥力和固桥力,促使超细颗粒物团聚长大,进而被现有除尘装置捕... 煤粉燃烧排放大量超细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提出一种燃后区烟尘团聚促进新方法,通过在燃后区烟道喷射团聚促进剂,利用絮凝理论,增加超细颗粒之间的液桥力和固桥力,促使超细颗粒物团聚长大,进而被现有除尘装置捕获,减少超细颗粒的排放。在自行设计搭建的团聚实验台上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团聚促进剂溶液的pH值、流量、浓度,团聚室的温度以及模拟烟气中粉尘浓度等因素对超细颗粒物团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团聚对于超细颗粒物的脱除具有显著的作用,喷入团聚促进剂后的烟尘排放浓度远比无团聚和喷水的情况要低;团聚促进剂的高分子链对超细颗粒的吸附絮凝作用促进超细颗粒团聚,显著降低烟尘排放浓度,实现超细颗粒物经济高效脱除,达到国家新的烟尘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团聚 絮凝 煤燃烧
下载PDF
微乳液的结构及其在制备超细颗粒中的应用 被引量:108
7
作者 施利毅 华彬 张剑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本文对微乳液的结构及特征作了概括的论述,着重对W/O微乳液制备超细颗粒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包括超细催化剂粒子、半导体粒子、磁性材料、陶瓷材料、感光材料等,分析了微乳液滴中超细颗粒的形成机理,讨论了用该法制备超细颗粒的影... 本文对微乳液的结构及特征作了概括的论述,着重对W/O微乳液制备超细颗粒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包括超细催化剂粒子、半导体粒子、磁性材料、陶瓷材料、感光材料等,分析了微乳液滴中超细颗粒的形成机理,讨论了用该法制备超细颗粒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超细颗粒制备 微观结构 相行为
下载PDF
凝结洗涤塔脱除燃煤超细颗粒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颜金培 杨林军 +3 位作者 张霞 孙露娟 张宇 沈湘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8-13,共6页
对洗涤塔内相变促进燃煤细颗粒凝结长大与脱除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洗涤塔入口和洗涤塔内注入适量蒸汽,使其在塔内不同区域形成细颗粒凝结长大所需的过饱和环境。探讨了2种情况下,不同操作参数对燃煤超细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 对洗涤塔内相变促进燃煤细颗粒凝结长大与脱除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在洗涤塔入口和洗涤塔内注入适量蒸汽,使其在塔内不同区域形成细颗粒凝结长大所需的过饱和环境。探讨了2种情况下,不同操作参数对燃煤超细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种蒸汽添加方式均可显著促进燃煤超细颗粒的脱除,蒸汽添加量为0.03kg/m3时,颗粒数浓度脱除效率分别提高了50%和60%;对于塔前添加蒸汽,气液温差的提高有利于细颗粒的脱除,而塔内添加蒸汽则正好相反;此外,对于气液温差较大的情况,增大液气比可有效提高脱除效率;燃煤细颗粒的脱除效率随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提高,特别是塔内添加蒸汽的情况,当停留时间为1.5s时,塔前和塔内添加蒸汽脱除效率可分别达到60%和65%以上,而未添加蒸汽时脱除效率几乎不受停留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洗涤塔 凝结长大 脱除
原文传递
洗涤塔脱除燃烧源超细颗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露娟 杨林军 +3 位作者 张霞 颜金培 张宇 沈湘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08-1514,共7页
在填料洗涤塔中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燃煤和燃油超细颗粒凝结长大并高效脱除的实验研究;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SEM及XPS对两种燃烧源细颗粒凝结洗涤前后的数浓度、粒径分布、形貌和元素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考察了洗涤塔进口... 在填料洗涤塔中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燃煤和燃油超细颗粒凝结长大并高效脱除的实验研究;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SEM及XPS对两种燃烧源细颗粒凝结洗涤前后的数浓度、粒径分布、形貌和元素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考察了洗涤塔进口气液温差、进口烟气含湿量及液气比等对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煤和燃油产生的超细颗粒形貌和组分具有较大的差别,燃煤超细颗粒主要为硅铝矿物质,而燃油超细颗粒主要为含炭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煤超细颗粒相变脱除效果优于燃油超细颗粒;脱除效率随洗涤塔进口气液温差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进口气液温差下,增大进口烟气含湿量可显著提高超细颗粒的脱除效率;液气比的影响与填料洗涤塔内是否存在蒸汽相变有关;通过合理调节进口烟气含湿量及进口烟气与洗涤液的温差在填料塔内建立微粒凝结长大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可有效脱除燃烧源超细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相变 超细颗粒 洗涤塔 脱除
下载PDF
超细颗粒在声场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华琼 周勇 +1 位作者 李爱蓉 段蜀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9-584,共6页
在内径为130mm的声场流化床中,以原生纳米级SiO2超细颗粒为物料,在声压水平为0~140dB、声波频率为0~500Hz范围内系统地考察了声波对超细颗粒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声波频率为100~150Hz、声压大于130dB时,声波可以有效地消除节... 在内径为130mm的声场流化床中,以原生纳米级SiO2超细颗粒为物料,在声压水平为0~140dB、声波频率为0~500Hz范围内系统地考察了声波对超细颗粒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声波频率为100~150Hz、声压大于130dB时,声波可以有效地消除节涌、抑制沟流、降低临界流化速度,显著地改善纳米SiO2颗粒的流化质量.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声压越高,超细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越低,流化质量越好.当频率低于100Hz或高于150Hz时,随着频率的进一步降低或增加,超细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都增大,甚至又出现节涌和沟流,声波的效果减弱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流态化 聚团 声场
下载PDF
燃煤超细颗粒团聚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魏凤 张军营 +1 位作者 郑楚光 陈俊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518,共4页
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超细颗粒有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配合中国目前电站除尘方式的新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将一种表面具有较高粘附活性的团聚剂溶液喷入烟气中,使烟气中超细颗粒物团聚成较大颗粒物后能够被电站现有除尘装置所除去。... 针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超细颗粒有效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配合中国目前电站除尘方式的新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将一种表面具有较高粘附活性的团聚剂溶液喷入烟气中,使烟气中超细颗粒物团聚成较大颗粒物后能够被电站现有除尘装置所除去。为了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模拟锅炉烟尘流动的小型团聚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团聚剂对超细颗粒物的团聚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烟气流量、烟尘浓度、团聚剂流量和浓度等都是影响超细颗粒物团聚的重要因素;若保证烟气温度降低幅度在10℃以内,且烟气流量和烟尘浓度相同时,适当增加团聚剂的浓度或流量,可使超细颗粒物的团聚效率达到70%,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煤燃烧 团聚剂 模拟
下载PDF
燃煤飞灰超细颗粒物声波团聚清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陈厚涛 赵兵 +1 位作者 徐进 沈湘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28-32,共5页
对燃煤超细颗粒物在低频率高强度声场中团聚清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声场的理论分析,设计并建立了燃煤飞灰超细颗粒物声波团聚清除实验平台。利用该实验平台,研究了声场强度对细颗粒清除效率的影响以及颗粒粒径分布的迁移特性。... 对燃煤超细颗粒物在低频率高强度声场中团聚清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声场的理论分析,设计并建立了燃煤飞灰超细颗粒物声波团聚清除实验平台。利用该实验平台,研究了声场强度对细颗粒清除效率的影响以及颗粒粒径分布的迁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低频高强声场对亚微米颗粒及亚微米以下颗粒有较好的团聚清除效果。而且随着声场强度的增大,超细颗粒的清除效率也增加。当团聚室内声强达到160dB时,PM2.5总颗粒数量浓度减少了58.9%,质量浓度减少了68.4%;PM10总颗粒数量浓度减少了59.0%,质量浓度减少了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声波团聚 清除效率 能耗
下载PDF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3
作者 魏凤 张军营 +1 位作者 王春梅 郑楚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1,63,共6页
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技术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减少超细颗粒物的排放 .介绍了超细颗粒物团聚的促进方法 :电团聚、声团聚、磁团聚、热团聚、湍流边界层团聚、光团聚和化学团聚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全面概述了各种团聚技术的国内外研究... 超细颗粒物团聚促进技术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减少超细颗粒物的排放 .介绍了超细颗粒物团聚的促进方法 :电团聚、声团聚、磁团聚、热团聚、湍流边界层团聚、光团聚和化学团聚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全面概述了各种团聚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讨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超细颗粒 团聚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浓度超细颗粒的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晖 郑刚 +1 位作者 李孟超 孔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3,共5页
针对光子相关光谱颗粒粒径测量法不能在线测量高浓度超细颗粒的问题,通过分析溶液浓度对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后向散射光路,提出了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实验采用50nm、100nm以及500nm三种标准乳胶球颗粒,在不同的浓... 针对光子相关光谱颗粒粒径测量法不能在线测量高浓度超细颗粒的问题,通过分析溶液浓度对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后向散射光路,提出了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实验采用50nm、100nm以及500nm三种标准乳胶球颗粒,在不同的浓度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后向光子相关光谱测量法能有效抑制多重散射的影响,适用于高浓度超细颗粒粒径的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超细颗粒 颗粒测量 光子相关光谱 后向散射
下载PDF
双峰分布的超细颗粒动态光散射信号模拟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雅静 郑刚 +2 位作者 申晋 刘伟 孙贤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37-2342,共6页
为获取双峰分布超细颗粒的动态光散射模拟信号,通过建立动态光散射随机过程的AR模型,利用修正的Levison-Durbin递推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和阶数的方法模拟光散射信号.分别对10 nm与90 nm,200 nm与1 000 nm双峰分布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进行... 为获取双峰分布超细颗粒的动态光散射模拟信号,通过建立动态光散射随机过程的AR模型,利用修正的Levison-Durbin递推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和阶数的方法模拟光散射信号.分别对10 nm与90 nm,200 nm与1 000 nm双峰分布颗粒的动态光散射信号进行模拟,得到的模拟信号光强自相关函数与理论值吻合,用双指数法对颗粒粒径反演,相对误差小于3.55%.通过分析模型阶数、采样时间、采样频率、模拟数据长度等参数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得出双峰分布颗粒光散射信号的模拟精度与各参数的关系:在低于阈值阶数时,模型阶数选择对精度影响大,模型阶数越高,信号模拟的精度越高,高于阈值阶数时,模型阶数选择对精度影响不大,可选阈值阶数模型模拟信号.选定一定的采样时间,采样频率越高,模拟数据长度越长,模拟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散射 信号模拟 AR模型 超细颗粒 随机信号 模拟参数
下载PDF
超细颗粒物聚并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刘忠 刘含笑 +2 位作者 冯新新 李怀亮 邢振中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6,共5页
聚并器内超细颗粒物的聚并形式主要有热聚并、库仑聚并、布朗聚并和湍流聚并.采用湍流双流体模型和颗粒群平衡模型(PBM)进行耦合,对不同机理的聚并机理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聚并器内湍流聚并起最主要作用,布朗聚并和热聚并对湍流聚并... 聚并器内超细颗粒物的聚并形式主要有热聚并、库仑聚并、布朗聚并和湍流聚并.采用湍流双流体模型和颗粒群平衡模型(PBM)进行耦合,对不同机理的聚并机理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聚并器内湍流聚并起最主要作用,布朗聚并和热聚并对湍流聚并增强较小,可以忽略;库仑聚并对于湍流聚并提高明显,因此,可以考虑在聚并器前对颗粒预荷电,提高颗粒聚并效果;在电站实际烟温条件下,热聚并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在电站实际运行中热聚并作用也需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聚并模型 湍流聚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制备槲皮素超细颗粒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学武 李志义 +2 位作者 韩冰 夏远景 苑塔亮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6,共4页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连续的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以槲皮素、乙醇及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与溶液流率比对结晶颗粒形状与尺寸...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制备纳微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连续的超临界反溶剂过程实验装置,以槲皮素、乙醇及二氧化碳系统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与溶液流率比对结晶颗粒形状与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可制备出平均直径在1~6μm范围内的槲皮素超细颗粒;且操作压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体积流率比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反溶剂过程 超细颗粒 槲皮素
下载PDF
声波团聚脱除柴油机尾气中超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厚涛 章汝心 +1 位作者 曹金祥 沈湘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利用低频率高强度声场试验装置,进行了脱除柴油机尾气中超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由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实时在线测量烟气中颗粒浓度在声波作用前后的变化,系统研究了声场强度、停留时间和颗粒数目浓度对细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低频率高强度声场试验装置,进行了脱除柴油机尾气中超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由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实时在线测量烟气中颗粒浓度在声波作用前后的变化,系统研究了声场强度、停留时间和颗粒数目浓度对细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频高强声场对柴油机尾气中的超细颗粒具有较高的团聚清除效果,提高声场强度、适当延长停留时间和增大初始颗粒数目浓度均有利于颗粒物的声波团聚脱除。当声波频率为1kHz、团聚室内声场强度达到161.5dB时,0.023—10μm粒径的颗粒数目浓度可减少55.7%。试验结果表明低频高强声波场是一种控制柴油机尾气中超细颗粒排放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团聚 超细颗粒 柴油机尾气 低频高强声场
下载PDF
街道峡谷内超细颗粒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新令 黄震 +2 位作者 王嘉松 屠晓栋 叶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5-700,共6页
测试研究了街道峡谷内4个不同高度处10~487nm粒径范围内颗粒的数浓度及粒径分布,根据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得到不同高度处颗粒数浓度粒径分布均呈包含2~3个峰的对数正态分布;一定高度范围内(1.5~20m),随高度增加,核模态数... 测试研究了街道峡谷内4个不同高度处10~487nm粒径范围内颗粒的数浓度及粒径分布,根据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得到不同高度处颗粒数浓度粒径分布均呈包含2~3个峰的对数正态分布;一定高度范围内(1.5~20m),随高度增加,核模态数浓度显著降低,其峰值粒径向大粒子方向偏移,积聚模态数浓度和粒径分布变化不如核模显著;随高度继续增大,颗粒数浓度和粒径分布无显著变化.同时对不同测点的PM2.5,和CO的浓度进行了测试,得到总颗粒数、总颗粒体积、CO和PM2.5浓度垂直方向多呈幂函数递减规律分布.受环境风速风向影响,测试Ⅰ(高风速,递升型街道峡谷)时总颗粒体积、PM2.5和CO浓度均低于测试Ⅱ(低风速,风向平行于街道峡谷)时,测试I时总颗粒数、总颗粒体积、PM2.5,和CO浓度的垂直衰减率均低于测试Ⅱ时;无论递升型街道峡谷或风向平行于街道峡谷,总颗粒数浓度垂直衰减率均大于同期CO和PM2.5的垂直衰减率,表明总颗粒数浓度除了受环境空气的稀释作用影响外,同时还受到沉降或凝并等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超细颗粒 数浓度 粒径分布 垂直衰减率
下载PDF
燃煤超细颗粒物喷雾团聚的模型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俊 张军营 +2 位作者 魏凤 黄充 郑楚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2-636,共5页
通过对喷雾团聚过程中雾滴和颗粒物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分析,结合雾滴干燥理论提出了一个聚团增长的模型.据此模型计算出了不同初始条件(初始雾滴直径,喷雾溶液流量)对喷雾团聚最终参数(雾滴蒸发时间,团聚效率等)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发现... 通过对喷雾团聚过程中雾滴和颗粒物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分析,结合雾滴干燥理论提出了一个聚团增长的模型.据此模型计算出了不同初始条件(初始雾滴直径,喷雾溶液流量)对喷雾团聚最终参数(雾滴蒸发时间,团聚效率等)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发现:随着喷雾雾滴初始直径的不断增大,最终形成的聚团的直径也不断增大,但是团聚效率却随之降低.而将雾滴初始直径控制在10~20 μm范围内时,可得到最佳的喷雾团聚效果.增大喷雾溶液的流量可提高喷雾团聚的效率,且要达到同样的团聚效率,雾滴初始直径越小,所需的喷雾溶液流量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 喷雾 团聚作用 煤燃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