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曲线及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的研制
1
作者 涂春景 江崇民 张彦峰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61,共10页
目的:建立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本土化生长曲线和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方法:以2015年和2020年中国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得到922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采用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for loca... 目的:建立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本土化生长曲线和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方法:以2015年和2020年中国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得到922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采用位置、尺度和形状的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for location,scale and shape,GAMLSS)模型,分年龄、性别构建其身高、体重和BMI等指标的生长曲线,然后运用与中国成年人BMI界值点接轨的方法制定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的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结果:1)研制得到中国澳门6~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BMI指标的系列生长曲线,以及BMI的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2)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各指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其中男、女生身高快速增长期分别为6~13岁和6~11岁。男、女生体重快速增长期分别为6~12岁和6~11岁。男、女生BMI最快增速分别在8~9岁和10~11岁,增速高峰期男生比女生早2年。3)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界值点高于内地界值点,尤其是8~13岁。运用本研究制定的界值点发现,中国澳门2015~2020年男、女生肥胖率分别增加了0.6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生长曲线模型有效性良好,建议使用中国澳门本土化生长曲线和界值点对中国澳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澳门 儿童青少年 生长曲线 消瘦、超重和肥胖界值点
下载PDF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身体意象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锻炼自我调节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赵程栋 汤国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29-336,共8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分层随机抽取426名在校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为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究身体意象、锻炼自我调节与锻炼坚持性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意象、锻炼自我调节和锻炼坚持性显著正相关;超重肥胖...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分层随机抽取426名在校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为有效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究身体意象、锻炼自我调节与锻炼坚持性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意象、锻炼自我调节和锻炼坚持性显著正相关;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意象、锻炼自我调节均对锻炼坚持性有显著预测作用;锻炼自我调节在身体意象和锻炼坚持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和肥胖大学生 身体意象 锻炼坚持性 锻炼自我调节
下载PDF
超重和肥胖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杨通念 杨金艳 +2 位作者 顾亚芳 周海英 方红丽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3期85-88,93,共5页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血糖及血压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2-10在本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759名超重和肥胖人员,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的结果将其分为Hp阳性组(247名)和Hp阴性组...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血糖及血压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2-10在本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759名超重和肥胖人员,根据14 C-尿素呼气试验的结果将其分为Hp阳性组(247名)和Hp阴性组(512名),观察比较两组人员血压、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Hp阳性组收缩压(SPB)、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SPB、FBG、TG异常率高于Hp阴性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B是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p感染会加重超重和肥胖人群糖脂代谢紊乱以及血压升高,而SPB的升高也是Hp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和肥胖人群 幽门螺杆菌感染 糖代谢 脂代谢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在治疗成人超重和肥胖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薛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86-0088,共3页
分析司美格鲁肽在治疗成人超重和肥胖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调取接受治疗的超重和肥胖成人88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将88例患者预先分两个组别,使用随机摸球方式,每组44例。两组基础干预相同,对照组予以奥... 分析司美格鲁肽在治疗成人超重和肥胖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调取接受治疗的超重和肥胖成人88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将88例患者预先分两个组别,使用随机摸球方式,每组44例。两组基础干预相同,对照组予以奥利司他;观察组予以司美格鲁肽。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评定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进行持续随访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药物不良反应,以评价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时BMI和腰臀比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时BMI和腰臀比较低(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81.82%低于观察组95.45%,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依从性良好,其余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消失,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治疗成人超重和肥胖的疗效更加显著,有助于降低体重和腰臀比,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成人 超重和肥胖 安全性
下载PDF
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5
作者 马立芳 郭红卫 +3 位作者 何霭娜 付珩 徐洁 周建军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及影响因素。[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3个街道6个社区共计1360名成人,采用问卷和医学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该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情况及其危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研究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及影响因素。[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3个街道6个社区共计1360名成人,采用问卷和医学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该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情况及其危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和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30.7%和10.9%,中心性肥胖率为40.6%,体质指数为(24.1±3.6)kg/m^2。超重和肥胖者中有46.3%患高血压,10.7%患糖尿病,31.0%血脂异常。肥胖和超重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者的2.7倍,患血脂异常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8倍。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进入回归模型,与超重和肥胖独立相关。[结论]本区超重和肥胖率远远超过全国水平,并导致其他营养相关疾病患病危险性增加,建议加以关注。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主要为高等文化程度和从事中等体力以下职业,≥45岁年龄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和肥胖 危险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江苏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晖明 王人卫 +3 位作者 汤强 李森 缪爱琴 许浩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4,120,共7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变化和流行特点,为肥胖症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次合计85362个样本的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分析比较10年间江苏省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特征。超重和... 目的:分析江苏省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变化和流行特点,为肥胖症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次合计85362个样本的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分析比较10年间江苏省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特征。超重和肥胖采用中国人群BMI标准评价。结果:(1)10年间江苏省成年居民标化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增加了8.7%和43.4%,其中城镇分别增加3%和20.8%,同期农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大幅度增加了13.7%和77.8%,2010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6.4%和11.9%,全省估计的超重人数增加了343.9万,肥胖人数增加了281.7万;(2)年龄期间队列分析,各出生队列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在全年龄段均呈现上升趋势,45岁前增幅较大,50岁后增幅平缓,10年间男性的肥胖率增幅高于女性;(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调整OR值为:男性1.693(女性参照),苏中1.147和苏北1.387(苏南参照),城镇1.127(农村参照),2005年度1.138和2010年度1.291(2000年参照),所有P<0.001。结论:江苏省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居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45岁以前人群、农村地区人群肥胖率增幅较快,是今后肥胖控制的重点群体;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南北地域、监测年度的超重和肥胖风险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超重和肥胖 患病率 流行趋势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常用肥胖诊断标准对新疆墨玉县农村维吾尔族围绝经期妇女超重和肥胖状况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丽 彭新涛 +3 位作者 王顺 桑晓红 李素华 刘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953-957,共5页
目的比较常用肥胖诊断标准对农村维吾尔族围绝经期妇女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特点,为肥胖症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新疆墨玉县364个自然村中抽取15个村中的1 650名维吾尔族成人,完成慢性肾脏病... 目的比较常用肥胖诊断标准对农村维吾尔族围绝经期妇女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的特点,为肥胖症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新疆墨玉县364个自然村中抽取15个村中的1 650名维吾尔族成人,完成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疾病检出率的横断面调查,资料完整的40~65岁的围绝经期女性为274人。2013年再次对该人群进行跟踪调查,资料完整的围绝经期女性为361人,2次调查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分析常用的5种诊断指标和5种肥胖诊断标准下,维吾尔族妇女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结果 2007-2013年墨玉县围绝经期女性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升高趋势。中心性肥胖诊断一致性较好的是WC(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80cm、WHtR(世界卫生组织,WHO)>0.85、一致率为92.2%%(κ≥0.7)。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高的是中国肥胖病体质量分类标准,与亚太标准(BMI≥25kg/m^2)诊断吻合度较高,一致率为74.8%(κ=0.590),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BMI切点。超重和肥胖诊断吻合度最好的是WHO亚洲标准和WGOC-BMI标准,一致率为86.5%(κ≥0.7),WHO亚洲标准与亚太标准也有较好的诊断吻合度,一致率为79.8%(κ≥0.7)。结论 WC(WGOC)≥80cm、WHtR(WHO)>0.85,诊断标准对于维吾尔族围绝经期女性中心性肥胖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于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最高的是中国肥胖病体质量分类标准,推荐其作为筛选肥胖高危人群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和肥胖 患病率 诊断标准
下载PDF
昌平区超重和肥胖中小学生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状况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志鑫 李淑波 +4 位作者 耿坤 庞武元 张淑群 刘建军 杨洪涛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8年第6期640-641,共2页
2型糖尿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过去曾认为中老年人群易患2型糖尿病,目前由于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㈨,该病发病率在儿童青少年中呈上升趋势。笔者于2007年5-10月对昌平区中小学生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 2型糖尿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过去曾认为中老年人群易患2型糖尿病,目前由于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㈨,该病发病率在儿童青少年中呈上升趋势。笔者于2007年5-10月对昌平区中小学生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糖代谢等异常指标与某些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超重和肥胖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
下载PDF
2006—2015年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莹 徐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1期1803-1804,共2页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肥胖列为一种疾病,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超重肥胖本身还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是众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曾伟等[1]对2007—2015年成都市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成都...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肥胖列为一种疾病,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超重肥胖本身还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是众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曾伟等[1]对2007—2015年成都市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超重率由24.2%增长到35.1%,肥胖率有5.4%增长到13.0%,已经对当地居民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2015的健康数据为分析集,探讨我国成人(≥18岁)过去十年超重肥胖的长期流行趋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肥胖 肥胖 超重和肥胖 健康数据 超重 危险因素 慢性疾病 长期变化趋势
下载PDF
艾塞那肽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19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一鸣 胡朝晖 刘加和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艾塞那肽治疗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9例,治疗开始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时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艾塞那肽治疗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9例,治疗开始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时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小时C肽。治疗期间每周门诊随访1次,并做馒头餐实验,分别测定FPG,2hPG并记录低血糖及观察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患者FPG、2hPG、HbA1C、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较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艾塞那肽能有效降低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的血糖和体重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超重和肥胖 2型糖尿病 体重指数
下载PDF
体重污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干预 被引量:12
11
作者 祝大鹏 周雯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4,共6页
体重污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显著负面影响,损害了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诱发了个体饮食障碍、回避体育锻炼等异常行为。体重污名通过行为改变、心理应激效应、社会关系改变、歧视的结构效应和消极归因模式等作用机制... 体重污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显著负面影响,损害了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诱发了个体饮食障碍、回避体育锻炼等异常行为。体重污名通过行为改变、心理应激效应、社会关系改变、歧视的结构效应和消极归因模式等作用机制对超重和肥胖人群产生影响。心理干预和媒体宣传对消除体重污名的效果不一,体育锻炼干预对消除体重污名具有稳定的显著作用。今后的研究需要从研究群体和方法上进一步改进,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污名 超重和肥胖人群 心理影响 异常行为 体育锻炼
下载PDF
不同有氧运动处方对单纯性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学生减肥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凌文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有氧运动处方对单纯性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学生减肥的效果。方法60名单纯性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学生随机分为形体组和减肥组各30例,2组学生采用不同有氧运动处方进行试验10个月,分别于试验前、试验6个月、试验10个月后测定形体指... 目的观察不同有氧运动处方对单纯性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学生减肥的效果。方法60名单纯性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学生随机分为形体组和减肥组各30例,2组学生采用不同有氧运动处方进行试验10个月,分别于试验前、试验6个月、试验10个月后测定形体指标和血糖、血脂、血胰岛素、瘦素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后2组学生的平均体重、体重指数(BM I)、血糖、血脂、胰岛素、瘦素、胸围、腰围、臀围与试验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后形体组学生的胸围、腰围、臀围、腰/臀围与减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不同有氧运动处方能有效控制体重,改善形体,降低体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超重和肥胖 青少年学生 有氧运动 减肥
下载PDF
北京地区航天系统职工超重和肥胖状况及相关疾病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丽萍 郝燕菲 马志红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526-2529,2533,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航天系统职工超重和肥胖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相关性,为职业人群的体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12月体检的航天系统职工1706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体重指数(BMI),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航天系统职工超重和肥胖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相关性,为职业人群的体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12月体检的航天系统职工1706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体重指数(BMI),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生化指标,并检查腹部、乳腺(女性)、前列腺(男性)彩超。根据BMI分为肥胖组(n=2156)、超重组(n=6201)、正常组(n=8054)及消瘦组(n=649),由于消瘦人群数量较少,将其纳入正常体重组。对BMI和各项体检结果以及常见慢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超重组人群和肥胖人群的FPG、TG、TC、LDL-C、ALT、UA等指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HDL-C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人群和肥胖人群主要疾病包括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脂肪肝、胆囊疾病、前列腺增生的检出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的职业人群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高于体重正常人群,有效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是降低慢病患病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系统职工 超重和肥胖 慢性病
下载PDF
江苏高校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玉秀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与生活方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超重和肥胖与吃早餐方式、饮食偏好方式、体育锻炼方式、睡眠方式和应激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建议的干预措施为:学校提供方便快捷的免... 对江苏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与生活方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超重和肥胖与吃早餐方式、饮食偏好方式、体育锻炼方式、睡眠方式和应激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建议的干预措施为:学校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早餐促进大学生吃早餐;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施"运动锻炼参与率"、"运动习惯巩固率"和"体质健康指标改善率"三项考核;强化作息制度和改善宿舍环境保证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学校、社会和家长对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方式 超重和肥胖
下载PDF
体重管理对超重和肥胖的糖耐量减低患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丽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5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体重管理对超重和肥胖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8月体检中新诊断为IGT的282例超重和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原则将其中150例分配到管理组,1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 目的:探讨体重管理对超重和肥胖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8月体检中新诊断为IGT的282例超重和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原则将其中150例分配到管理组,1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管理组接受为期1年的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措施的体重管理,1年后对两组体重、血糖和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管理组BMI、2 h PB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及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与入组时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 h PBG和HbA1c均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和FPG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进展为糖尿病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糖耐量减低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糖耐量正常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措施的体重管理能够部分逆转超重和肥胖的IGT患者的糖耐量减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管理 超重和肥胖 糖耐量减低
下载PDF
控制体重改善超重和肥胖患者体外受精的临床结局
16
作者 乔洪武 李静 +3 位作者 吴佘玲 娄华 王兴玲 管一春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为改善超重和肥胖患者在体外受精中的卵子和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等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IVF/ICSI-ET的超重和肥胖患者139例,每位患者分别行超促排卵2周期,前后2周期... 目的:为改善超重和肥胖患者在体外受精中的卵子和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等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IVF/ICSI-ET的超重和肥胖患者139例,每位患者分别行超促排卵2周期,前后2周期均采用长方案行IVF/ICSI,第2周期对体质量进行合理的干预,体质量减少>5%,按减重前后的BMI分为2组。减重前BMI>24 kg/m^(2)。减重后较减重前体质量减少5%以上。使用配对设计的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体质量干预前后两个周期的体外受精临床结局指标(如获卵数、2PN数及D3可利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等)。结果:减重前后两组BMI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减重后组行IVF/ICSI的获卵数、2PN数、HCG日E2、D3可利用胚胎数、D3优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及移植妊娠率均显著优于减重前组(P<0.05);减重后组的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减重前组(P=0.028);两组患者Gn总天数和Gn总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患者在进入体外受精周期前应给予合理的体质量干预;合理的体质量干预可以有效地增加卵子数量、提高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率,最终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控制体质量 超重和肥胖 体外受精
下载PDF
太极健骨操对超重和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军 《运动》 2018年第16期37-38,71,共3页
教育体制的改革,推动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大学生数量呈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但相比于其他阶段的学习生活,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相对缓慢,这导致一些大学生疏于锻炼,造成超重和肥胖问题的出现,身体各项指标不良。本研究以高校超重和肥... 教育体制的改革,推动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大学生数量呈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但相比于其他阶段的学习生活,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相对缓慢,这导致一些大学生疏于锻炼,造成超重和肥胖问题的出现,身体各项指标不良。本研究以高校超重和肥胖男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太极健骨操健身运动的实施效果,挖掘传统太极文化内涵,将太极健骨操的价值展现出来,使其全面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健骨操 超重和肥胖 大学生 身体指标
下载PDF
超重和肥胖成人心外膜脂肪组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浙成 杨德业 +3 位作者 徐永远 胡智星 童跃锋 赖长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年第4期223-224,229,共3页
目的研究超重和肥胖成人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资料210份,均具人体指标测量、空腹血生化检查和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腹... 目的研究超重和肥胖成人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资料210份,均具人体指标测量、空腹血生化检查和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腹壁脂肪厚度(SFT)等数据,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推荐的判定标准,分为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组SI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P<0.01),FINS、HOMA-IR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明显厚于体重正常组(P<0.01);控制年龄、性别、腰围影响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FINS、HOMA-IR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9、0.249,P<0.05;和SI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9,P<0.05,SFT则与各个因素无相关性;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HOMA-IR呈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09,P<0.01,而SFT仅和BMI呈正相关。结论超重肥胖成人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和胰岛素抵抗成正相关,可能是新的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和肥胖 心外膜脂肪组织 超声测量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学生中医饮食健康素养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热依拉·吐尔逊 赵艳 +5 位作者 杨亚洁 刘红双 孙屿欣 柯秀慧 张聪 廖艳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80-85,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中医饮食健康素养和超重/肥胖现况,为开展“食育项目”的中医营养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共190名,进行中医饮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其超重...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中医饮食健康素养和超重/肥胖现况,为开展“食育项目”的中医营养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某初中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共190名,进行中医饮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其超重和肥胖与中医营养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行为(practice)(以下简称K-A-P)、每周/每日运动频率和睡眠时间的相关性,并对超重和肥胖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房山区初中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分别为44.7%和27.1%;超过95%的中医饮食健康素养的条目得分与(body mass index,BMI)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499~-0.80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中医营养KAP和每周/每日运动频率、睡眠时间等条目后,中医知识中“四性”(OR=0.032)、“五味”(OR=0.080),态度中“使用中医营养知识指导膳食的态度”(OR=0.074),行为中“感冒的中医食养选择”(OR=0.036)仍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该中学初中生中医饮食健康素养有待改善,中医营养K-A-P、睡眠时间和每日/每周运动频次均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存在统计学关联,应加强家校合作,开展中医营养的宣教,特别是应普及控制体质量的饮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超重和肥胖 中医饮食 知识-态度-行为 健康素养
下载PDF
学校干预对儿童超重和肥胖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锦雯 陈江华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9期161-162,共2页
目的 评价学校干预对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1994年11月6日~20l4年l1月6日部分学校干预治疗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为BMI,体质量,血压等,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学校干预组与不干预组治疗... 目的 评价学校干预对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1994年11月6日~20l4年l1月6日部分学校干预治疗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为BMI,体质量,血压等,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学校干预组与不干预组治疗儿童超重和肥胖在体质量指数降低值[MD=-1.35,95%CI(-1.57,-1.12)]、体质量降低值[MD=-0.99,95%CI(-1.71,-0.27)]、收缩压降低值[MD=1.78,95%CI(0.24,3.32)]及体脂肪百分比降低值[MD=-2.04,95%CI(-3.30,-0.7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行为学校为基础的干预措施中,相较于不干预组,学校干预组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干预 儿童超重和肥胖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