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CCL3、CCL4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东平 罗茜 +4 位作者 黄佩 郭义敏 吴柳松 何志旭 陈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3、CCL4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住院确诊的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分为新诊断组(n=37,病程≤3个月)和非新诊断组(n=27,病程>3个月),根据采集标...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3、CCL4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住院确诊的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分为新诊断组(n=37,病程≤3个月)和非新诊断组(n=27,病程>3个月),根据采集标本时机(初诊及入院治疗7天时)分为治疗前组(n=29)和治疗后组(n=35);并以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CCL3、CCL4表达,血小板(PCT)相关指标等。结果共纳入64例ITP患儿,男42例、女22例,中位年龄5.1(3.0~8.0)岁;健康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中位年龄为4.2(2.8~6.0)岁。治疗前组、治疗后组与对照组之间PLT计数、PLT体积(MPV)、PLT比率(P-LCR)、PLT分布宽度(PDW)、PLT比积(PCT)以及IgG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的PLT计数和PCT较低,MPV、P-LCR、PDW以及IgG较高。新诊断组、非新诊断组CCL3、CCL4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治疗后组CCL3和CCL4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CCL3和CCL4浓度均低于治疗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不同出血评分组之间CCL3、CCL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出血评分增加,CCL3、CCL4表达水平逐渐增加。治疗无效组的CCL3、CCL4表达水平高于完全反应组和反应组,而反应组的CCL3、CCL4表达均低于完全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L3、CCL4可作为评估儿童ITP病情危重程度及治疗反应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趋化因子ccl3 趋化因子ccl4 儿童
下载PDF
益气补肺解毒法对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细胞免疫平衡及趋化因子CCL3/CCR1影响和肺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敏 徐鹏飞 黄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18-122,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解毒法对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细胞免疫平衡及趋化因子CCL3/CCR1影响和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30例肺癌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解毒法对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细胞免疫平衡及趋化因子CCL3/CCR1影响和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30例肺癌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补肺解毒方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T细胞表达分泌的活化调节因子(Rantes)、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趋化因子CCL3、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水平,检测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IP-10、Rantes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MDA、IP-10、Rante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NF-γ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IL-2、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CR1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CCR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L3、CCL3/CCR1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CCL3、CCL3/CCR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eNO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Fe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VC、FEV1、FEV1/FVC水平升高(P<0.05),研究组FVC、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5%)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益气补肺解毒法可降低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平衡细胞免疫,降低趋化因子CCL3/CCR1水平,保护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补肺解毒法 肺癌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免疫平衡 趋化因子ccl3/CCR1 肺功能
原文传递
白芍总甙对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趋化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徐萍 刘胜武 +1 位作者 杨敬宁 熊焰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甙(TGP)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趋化因子配体3(CCL3)、趋化因子配体5(CCL5)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0例RA患者血清中的CCL3、CCL5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离20例RA... 目的:探讨白芍总甙(TGP)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趋化因子配体3(CCL3)、趋化因子配体5(CCL5)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0例RA患者血清中的CCL3、CCL5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离20例RA患者的PBMC进行体外培养,脂多糖(LPS)诱导CCL3、CCL5产生后,加入不同浓度的TG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的CCL3、CCL5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中CCL3、CCL5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GP浓度达到5μg/mL时可显著性抑制CCL3产生,TGP浓度达20μg/mL时可显著性抑制CCL5的产生,在5~40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之后继续增大剂量,其抑制作用亦不再增强。结论:TGP能够抑制RA患者PBMC中趋化因子的产生,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趋化因子ccl3 趋化因子ccl5 白芍总甙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CCL3和IGFBP-3表达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晓琴 王亮 +3 位作者 陈丽娟 张利容 田茂莹 马瑛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趋化因子配体3(CCL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诊断并治疗的绝经期骨质疏松病人120例为观察组,根据BMD检测结果分... 目的研究血清趋化因子配体3(CCL3)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月诊断并治疗的绝经期骨质疏松病人120例为观察组,根据BMD检测结果分为骨量减少组59例、轻度骨质疏松组33例、重度骨质疏松组2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期非骨质疏松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骨质疏松病人的血清CCL3、IGFBP-3表达及股骨颈和腰椎BMD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CL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IGFBP-3表达和腰椎、左股骨颈及右股骨颈BM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341~72.377,P<0.001)。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病人血清CCL3与IGFBP-3表达以及腰椎、左股骨颈和右股骨颈BM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88~26.761,P<0.001)。随着病程进展,血清CCL3表达显著升高,IGFBP-3表达以及腰椎、左股骨颈和右股骨颈BMD显著降低。<60岁组血清CCL3表达显著低于≥60岁组,IGFBP-3表达显著高于≥6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35、11.623,P<0.001)。骨质疏松病人CCL3表达与腰椎、左股骨颈和右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r=-0.647~-0.339,P<0.001),而IGFBP-3表达则与其均呈正相关(r=0.552~0.851,P<0.001)。结论血清CCL3、IGFBP-3表达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股骨颈和腰椎BMD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趋化因子ccl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骨密度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CCL3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外泌体的分泌 被引量:1
5
作者 段锋祺 陈丽璇 +4 位作者 周兆 高扬 刘革修 韩娜 肖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0-307,共8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3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SCs)外泌体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和活细胞计数检测h BMSCs的增殖活性;采用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3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SCs)外泌体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和活细胞计数检测h BMSCs的增殖活性;采用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对外泌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CCK-8检测显示,CCL3组细胞的存活率大于对照组(P<0.05);活细胞计数结果显示,CCL3组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h BMSCs表达CCR1、CCR5和CCR9 3种CCL3特异性受体;CCL3作用h BMSCs后,CCR9荧光强度明显增强,CCR5和CCR1荧光强度无显著差异。NT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CL3组外泌体分泌量明显减小(P<0.05),同时微囊泡(粒径大于100 nm)数明显增多(P<0.05);外泌体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CCL3组的CD9+外泌体阳性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CCL3促进h BMSCs增殖并抑制其外泌体的分泌,同时影响h BMSCs外泌体的粒径分布,无效的微囊泡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趋化因子ccl3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抑制MIP-1α/CCR1/CCR5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
6
作者 田佳玉 冯丹 +3 位作者 胡焓 张书力 童胜雄 李少军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对大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及趋化因子配体3(CCL3,即MIP-1α)/C-C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PHN组、L-Que组(30 mg/kg)、M-Que组(60 mg/kg)、H-Que组(120 mg/kg...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对大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及趋化因子配体3(CCL3,即MIP-1α)/C-C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PHN组、L-Que组(30 mg/kg)、M-Que组(60 mg/kg)、H-Que组(120 mg/kg)以及H-Que+MIP-1α组(120 mg/kg Que+0.4μg/kg重组MIP-1α)。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PWT)、热痛阈值(TWL);试剂盒检测外周组织液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腺苷二磷酸(ADP)以及脊髓背角样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背角病理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IP-1α/CCR1/CCR5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PHN组脊髓背角组织出现破裂现象,神经束排列混乱,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神经元轻微萎缩现象。与Con组相比,PHN组PWT值、腺苷、AMP、ADP水平降低(P<0.05),TWL值、TNF-α、IL-1β水平、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以及MIP-1α、CCR1、CCR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Que治疗后,大鼠神经束排列杂乱现象有所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神经元萎缩现象减轻;与PHN组相比,L-Que组、M-Que组、H-Que组的PWT值、腺苷、AMP、ADP水平升高(P<0.05),TWL值、TNF-α、IL-1β水平、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以及MIP-1α、CCR1、CCR5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且Que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与H-Que组相比,H-Que+MIP-1α组的PWT值、腺苷、AMP、ADP水平降低(P<0.05),TWL值、TNF-α、IL-1β水平、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以及MIP-1α、CCR1、CCR5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Que可能通过抑制MIP-1α/CCR1/CCR5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炎症反应,进而减轻P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趋化因子ccl3 受体 CCR1 受体 CCR5
下载PDF
类1型-趋化因子配体3和趋化因子配体4基因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莉 李士林 +2 位作者 张仁芳 金力 卢洪洲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血清类1型-趋化因子配体3 (CCL3L1)和趋化因子配体4(CCL4L)基因与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217例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CCL3L1和CCL4L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血清类1型-趋化因子配体3 (CCL3L1)和趋化因子配体4(CCL4L)基因与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217例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CCL3L1和CCL4L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作相关性分析.CD4+和CD8+T淋巴细胞变化值定义为开始抗病毒治疗后48个月内的月均变化值,变化率定义为抗病毒治疗后48个月时的数值与开始抗病毒治疗前数值比的对数值.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CCL3L1基因中位数为2(0~8)拷贝,CCL4L基因中位数为3(0~7)拷贝.抗病毒治疗后,在CCL3L1基因为4~8拷贝、2~3拷贝和0~1拷贝组CD8+T淋巴细胞变化值(F=3.054,P<0.05)、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率(F=3.52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L3L1基因0~1拷贝组与4~8拷贝组间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值(P=0.023)和变化率(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率在CCL3L1基因为4~8拷贝与2~3拷贝组(P=0.010)、0~1拷贝组(F=4.3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率在CCL4L为4~7拷贝组与0~2拷贝组间(P=0.030)、3拷贝组间(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CCL4L表达由低到高,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值随之递增.结论 CCL3L1和CCL4L基因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趋化因子ccl3 趋化因子ccl4 基因拷贝数 免疫重建
原文传递
人趋化因子CC3配体样蛋白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立 蔡国旗 +7 位作者 李建平 张旭 王蒙蒙 刘萍 方佩斐 徐彬 徐胜前 潘发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71-475,I0002,共6页
目的探索人趋化因子CC3配体样蛋白1(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是否影响AS的遗传易感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405例AS患者,以及来自本院体检中心的401名健康对照。使用EDTA管收取外周血并提取DNA... 目的探索人趋化因子CC3配体样蛋白1(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是否影响AS的遗传易感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405例AS患者,以及来自本院体检中心的401名健康对照。使用EDTA管收取外周血并提取DNA,-80℃冷藏备用,同时使用调查表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CCL3L1拷贝数变异采用基于多重扩增PCR的AccuCopyTM技术进行检测,并随机选择50个样本使用荧光定量(Quantitative,q)-PCR的方法进行拷贝数验证,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及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7,P=0.076,χ2=1.14,P=0.289)。CCL3L1基因拷贝数范围为0~13(中位数4),按照中位数将拷贝数分为低、中、高3组后,结果显示2组间拷贝数变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1,P=0.669)。此外,结合临床指标进行的回归分析也未发现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AS疾病活动度或功能指数有关联(χ2=0.341,P=0.804;χ2=0.472,P=-0.774)。结论CCL3L1基因拷贝数变异可能与AS遗传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趋化因子ccl3 DNA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血清学指标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芙成 常丹阳 +1 位作者 王志方 刘志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sFlt-1)、趋化因子CC配体3(CCL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0例(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sFlt-1)、趋化因子CC配体3(CCL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30例(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组又分为轻度组89例,中度组95例和重度组46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30例(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sFlt-1、CCL3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sFlt-1、CCL3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Flt-1、CCL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sFlt-1、CC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1.71±29.80)ng/L vs(98.70±17.57)ng/L,(18.22±5.41)ng/L vs(13.68±3.89)ng/L,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Flt-1+CCL3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sFlt-1、CCL3单独诊断(0.886 vs 0.791、0.775,P<0.01)。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及重度组血清sFlt-1、CCL3水平及Gensini评分明显升高,且重度组血清sFlt-1、CCL3水平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Flt-1、CCL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20,r=0.479,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sFlt-1、CCL3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sFlt-1、CCL3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趋化因子ccl3 血管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在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海平 赵学凌 +2 位作者 吴雪梅 李兴国 郑宏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7-369,372,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下腔静脉深静脉血栓(DVT)模型,观察血栓形成后下腔静脉及血栓栓子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及其与血栓栓子溶解的关系。方法 100只18~22g的昆明种小白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90),模型... 目的建立小鼠下腔静脉深静脉血栓(DVT)模型,观察血栓形成后下腔静脉及血栓栓子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及其与血栓栓子溶解的关系。方法 100只18~22g的昆明种小白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90),模型组采用神经血管钳钳夹联合结扎下腔静脉建立小鼠DVT模型。建模后将模型组分为DVT组(小鼠不加任何干预,n=45)和DVT+MIP-1α-Ab组(小鼠予以MIP-1α中和抗体持续腹腔注射7d,n=45),于2、4、8、12、21d5个时间点各处死8只,质量/长度比值比较栓子溶解程度,应用SYBR?GreenⅠ核酸凝胶染液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股静脉组织中MIP-1αmRNA、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DVT组1只小鼠因严重感染死亡;模型组小鼠均有血栓形成。DVT组及DVT+MIP-1α-Ab组栓子质量/长度比值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缩小的趋势(P<0.05),相同时间点DVT组血栓栓子质量/长度比值减小更为明显(P<0.05);DVT组MIP-1αmRNA、蛋白随时间点的改变呈逐渐升高趋势,8d升至最高点(P<0.05),后呈逐渐下降趋势,DVT+MIP-1α-Ab组MIP-1αmRNA、蛋白表达亦呈上述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时间点组间比较,DVT组MIP-1αmR-NA、蛋白变化较为明显(P<0.05)。结论 DVT形成后MIP-1α参与了血栓栓子的溶解过程,MIP-1α中和抗体可阻断其溶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l3 静脉血栓形成 溶解
下载PDF
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CCL3和CCR5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楠 张麟临 +4 位作者 舒瑞辰 王志芬 丁玲 敖吉莹 王国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趋化因子配体3(CCL3)和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CCR5)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40~260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趋化因子配体3(CCL3)和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CCR5)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40~260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切121痛组(R+I组)。于切口痛模型制备的同时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μg·kg^-1·min^-1,输注时间60min,分别于输注瑞芬太尼前24h(基础状态)、输注停止后2、6、24和48h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4-6节段,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CL3mRNA和CCR5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CCL3和CCR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I组、R组和R+I组MWT降低,TWL缩短,脊髓CCL3mRNA和CCR5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组和R组比较,R+I组MWT降低,TWL缩短,脊髓CCL3mRNA和CCR5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形成的机制与脊髓CCL3和CCR5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痛觉过敏 疼痛 趋化因子ccl3 受体 CCR5 脊髓
原文传递
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和血管内皮细胞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浩东 胡德林 +4 位作者 余又新 王春华 占利民 方林森 徐庆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和血管内皮细胞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仅行盲肠探查术,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各组均于术后3、6、12、24、48h时相点,分别...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和血管内皮细胞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仅行盲肠探查术,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各组均于术后3、6、12、24、48h时相点,分别留取肺泡灌洗液检测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留取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E-选择素,并统计学分析肺泡灌洗液MIP-1α与血清TNF-α和E-选择素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CLP术后3 h B组肺泡灌洗液MIP-1α和血清TNF-α、E-选择素即开始升高,明显高于A组,且逐步升高,到术后12 h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但在48 h时点仍然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B组肺泡灌洗液MIP-1α与血清TNF-α和E-选择素变化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LP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ALI)后,AM的变化可以通过E-选择素影响肺血管内皮细胞变化,AM聚集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脓毒症致ALI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趋化因子ccl3 内皮 血管 E选择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巨噬细胞 肺泡
下载PDF
血浆SP-D及痰CCL3在中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雪峰 解友邦 +3 位作者 顾玉海 何响 孙泽蕊 多杰 《军事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766-770,共5页
目的检测中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痰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变化,探索2种生物标志物在中海拔COPD急性加重诊断及严重性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严格按纳入和排除... 目的检测中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SP-D)及痰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变化,探索2种生物标志物在中海拔COPD急性加重诊断及严重性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严格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健康体检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以及同期的COPD稳定期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CON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组(COPD组),每组50例,均为汉族。所有受试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及收集诱导痰,用ELISA法检测血浆SP-D及痰CCL3的浓度,并完善肺功能检查。结果(1)AECOPD组及COPD组患者SP-D、CCL3浓度均显著高于CON组健康体检者,且AECOPD组亦高于COPD组(P<0.05);(2)AECOPD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浆SP-D及痰CCL3均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332、-0.291、-0.508、-0.285,P<0.05),而仅血浆SP-D及痰CCL3与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r=0.473、0.370,P<0.05)及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r=0.450、0.362,P<0.05)呈正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AECOPD组患者中与FEV1%预计值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血浆SP-D及痰CCL3,而mMRC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血浆SP-D及痰CCL3;(4)血浆SP-D和痰CCL3在COPD急性加重诊断中的灵敏度分别为68%、72%,特异度分别为86%、82%。两者联合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8、76%、92%。结论血浆SP-D联合痰CCL3有望成为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海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血浆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D 趋化因子ccl3 FEV1%预计值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静 范晓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方法 120只雄性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VMC组80只,对照组40只。VMC组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建立VMC模型,对照组接种不含病毒DMEM液。接种后第3、7、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方法 120只雄性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VMC组80只,对照组40只。VMC组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建立VMC模型,对照组接种不含病毒DMEM液。接种后第3、7、15、30天每组各取10只处死,留取心脏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心肌MIP-1α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检查心脏病理变化,分析MIP-1α水平与心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VMC组小鼠接种病毒后第3天心肌组织MIP-1α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第7天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第30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各时间点,VMC组小鼠的MIP-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心肌病理学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结论 MIP-1α过度表达可能在VM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l3 心肌炎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AMI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早期血清MIP-1α变化情况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彩丽 叶武成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739-741,74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早期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变化,并分析早期MIP-1α水平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早期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变化,并分析早期MIP-1α水平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梗死类型分为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支架植入前后血清MIP-1α的水平;观察不同特征的AMI患者早期血清MIP-1α水平的差异;分析MIP-1α水平与患者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支架植入前两组患者的MIP-1α水平无明显差别,植入后1h、6h、12h和24h时,两组患者血清MIP-1α水平均降低,且非ST段抬高组降低更明显(P〈0.05);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变支数〉2支、侧支循环较差、累及分支的AMI患者术后6h血清MIP-1α水平较高,而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MIP-1α水平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手术前每搏输出量(SV)、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局部电压电位(LVPS)、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无明显差异,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V、LVPS、LVEF水平均升高,NT-proBNP、CTnI和hs-CRP水平均下降,而非ST段抬高组上述指标的改善较ST段抬高组更为明显(P〈0.05);术后6h时的MIP-1α水平与SV、LVPS和LVEF显著负相关,与NT-proBNP和CTnI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在植入冠脉支架早期,MIP-1α水平呈下降趋势,且非ST段抬高的AMI患者降低更明显;血清Mip-1a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支架植入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支架 趋化因子ccl3
原文传递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相关研究
16
作者 欧晓琪 陈曼 +10 位作者 赵玮 张改玲 傅旻婧 王东出 邱丽媛 王榕 蒋能刚 樊吉文 张弦 李壹 王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3-500,共8页
目的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其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发生早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 目的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其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发生早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根据病例对照原则纳入2019年9月18日至2022年5月9日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CD19-CAR-T细胞免疫治疗且后续均进行allo-HSCT的42例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同一时间点不同患者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到桥接移植期间aGVHD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的水平变化, 观测时间点为接受CAR-T治疗前当天, 以及接受CAR-T治疗到桥接移植之间的时间点: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第4、7、14、21、28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预测患者发生aGVHD及aGVHD患者发生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 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入组42例患者, 24例发生aGVHD, 其中11例死于aGVHD, 31例患者存活。接受CAR-T细胞治疗前当天aGVHD组与无aGVHD组患者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时, aGVHD组患者血清弹性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lafin)水平为4 482(2 811, 6 061)ng/L, 较无aGVHD组患者的2 466(1 948, 3 375)ng/L高(Z=3.145, P=0.001);第28天时aGVHD组患者血清Elafin水平为4 391(2 808, 5 594)ng/L, 高于无aGVHD组的2 463(1 658, 2 830)ng/L(Z=2.038, P=0.048)。在第14天时, aGVHD死亡组与aGVHD生存组比较, 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21.02(12.36, 30.35)ng/L比5.56(3.64, 10.79)ng/L]、可溶性CD25(sCD25)[422.47(257.99, 1 233.78)IU/ml比 216.11(133.75, 457.39)IU/ml]、Elafin[4 101(2 393, 5 006)ng/L比 2 155(1 781, 3 033)ng/L]、白细胞介素(IL)-6[119.08(23.97, 183.43)ng/L比8.39(2.91, 17.42)ng/L]、IL-8[13.56(12.50, 24.52)ng/L比2.83(1.73, 6.87)ng/L]更高(Z=2.653, P=0.007;Z=2.176, P=0.030;Z=2.058, P=0.041;Z=3.329, P<0.001;Z=3.162, P=0.001)。KM生存曲线显示第14天时血清高MIP-1α、sCD25、Elafin、IL-6、IL-8水平患者的生存率低于血清低MIP-1α、sCD25、Elafin、IL-6、IL-8水平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3、4.890、6.551、10.563、20.755, P均<0.05)。结论 CAR-T细胞免疫治疗桥接allo-HSCT患者的结局与患者CAR-T细胞免疫治疗到桥接allo-HSCT之间的血清MIP-1α、sCD25、Elafin、IL-6、IL-8相关, 高MIP-1α、sCD25、Elafin、IL-6、IL-8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可作为提示临床选择合适疗法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单位 趋化因子ccl3
原文传递
哮喘患者MIP—1α等炎症因子在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新怀 梁小敏 苏丽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200-1202,1208,共4页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0L(MIP-1α)、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80例健康成年人的资料作为对照,观察两组血清MIP-1α、炎症...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0L(MIP-1α)、炎症因子和肺功能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80例健康成年人的资料作为对照,观察两组血清MIP-1α、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和肺功能的差异,分析MIP-1α水平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者的MIP-1α、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07.04、-33.209、-55.132,P〈0.01);哮喘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和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7.100、39.154、22.791、25.391、19.356,P〈0.01);哮喘组患者的IgG、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9.564、7.528,P〈0.01),IgE水平高于对照组(t=-82.683,P〈0.01);哮喘患者MIP-1α水平与IL-6、TNF—α、IgE水平呈正相关,与FVC、FEV1、FEV1/FVC、MMEF、PEF、IgG、IgM呈负相关。结论哮喘患者血清MIP-1α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和肺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趋化因子ccl3/代谢 细胞因子类/代谢 炎症 呼吸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甲基苯丙胺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彧 石艺 +9 位作者 叶力 陈晖 蒋俊俊 梁冰玉 黄颉刚 周波 廖艳研 苏锦明 潘沛江 梁浩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冰毒)对 HIV 感染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设吸食甲基苯丙胺的 HIV 感染组、无吸毒史的 HIV 感染组、吸食甲基苯丙胺的非HIV 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5名。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冰毒)对 HIV 感染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设吸食甲基苯丙胺的 HIV 感染组、无吸毒史的 HIV 感染组、吸食甲基苯丙胺的非HIV 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5名。流式细胞仪检测 HIV 感染者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并测定HIV 载量;ELISA 法检测血浆 MIP-1α、MIP-1β、IL-6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比较和交互作用分析采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在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与非吸毒者比较,CD4+ T 淋巴细胞明显下降、HIV 载量明显升高(t 值分别为5.431,4.670,均 P <0.01)。在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 MIP-1α、MIP-1β、IL-6表达量分别为(40.60±9.84)、(47.35±11.25)和(37.94±11.44) pg/mL ,无吸毒史者分别为(31.31±8.11)、(39.40±8.41)和(31.31±8.11) pg/mL(t=2.822,P=0.001;t=2.192, P=0.020;t=1.831,P=0.043);非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 MIP-1α、MIP-1β、IL-6分别为(24.45±5.90)、(27.82±7.25)和(27.18±8.57) pg/m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2±5.79)、(31.76±9.04)和(23.28±6.07) pg/mL(t=1.860,P=0.158;t=1.317,P=0.233;t=1.438,P=0.228)。甲基苯丙胺与 HIV 感染在调节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时,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均 P>0.05)。结论吸食甲基苯丙胺可上调 MIP-1α、MIP-1β的表达,表明甲基苯丙胺可能在促进 HIV 的感染中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HIV 趋化因子ccl3 趋化因子ccl4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联合4-1BB配体降低肝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研究
19
作者 覃林花 吕礁 +5 位作者 施云星 周国中 季兴英 李琳 郭亚军 卫立辛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4-478,共5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联合4-1BB配体(4-1BBL)对肝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4-1BBL(m4—1BBL)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a1-6小鼠MIP-1α(mMIP-1α),筛选并扩增抗性克隆,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4—1BBL的表...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联合4-1BB配体(4-1BBL)对肝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4-1BBL(m4—1BBL)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a1-6小鼠MIP-1α(mMIP-1α),筛选并扩增抗性克隆,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4—1BBL的表达,绘制并比较mMIP-1α和m4—1BBL同时或单独表达的Hepa1—6细胞的生长曲线。C57B/L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各组分别接种Hepa1-6mMIP-1α+m41BBL、Hepa1-6m4—1BBL、Hepa1-6mMIP-1α、Hepa1-6pBabepuro、Hepa1-6、Hepa1-6pLXSHD和PBS,观察比较各组肝癌细胞的致瘤性,比较各组小鼠的存活率。结果成功获得同时表达mMIP1α和m4—1BBL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1—6mMIP—1α+m4—1BBL,mMIP-1α和m4—1BBL同时或单独表达不影响Hepa16的生长曲线。观察5周,Hepa1-6mMIP-1α+m4—1BBL接种的小鼠均未生长肿瘤,Hepa1-6mMIP-1α+m4—1BBL的体内致瘤性低于Hepa1-6mMIP-1α和Hepa1—6m4—1BBL。接种Hepa1-6mMIP1α+m41BBL的小鼠12周末存活率(9/9)高于接种Hepa1-6m41BBL小鼠(6/9)和Hepa1-6mMIP-1α小鼠(1/9)。结论趋化因子MIP-1α联合共刺激分子4-1BBL降低了肝癌细胞体内致瘤性,并使小鼠的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l3 4-1BB配体 肝细胞 疾病模型 动物 存活率
原文传递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MIP-1α及其受体CCR1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宁玉珍 陈凤英 +3 位作者 崔晓迎 任鸿坤 郑奇 邓晓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9期5899-5902,共4页
目的通过制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颈动脉球囊拉伤模型,观察血管组织形态,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CC型趋化因子受体1(CCR1)的表达,以探讨HHcy促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 目的通过制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颈动脉球囊拉伤模型,观察血管组织形态,检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CC型趋化因子受体1(CCR1)的表达,以探讨HHcy促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高同型半胱氨酸组30只,采用80mg·kg-1·d-1L-蛋氨酸皮下注射制备HHcy的大鼠模型,对照组30只,同剂量生理盐水(80mg·kg-1·d-1)皮下注射。4周后行颈动脉球囊拉伤,分别于术后7d、14d取材。酶法检测血浆Hcy浓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平滑肌细胞增殖和MIP-1α、CCR1表达情况。结果 (1)HHcy组大鼠血浆Hcy显著高于对照组[(57.09±7.59)μmol/Lvs.(5.28±0.20)μmol/L,P<0.01]。(2)血管损伤组血管内膜较未损伤组明显增厚,HHcy组上述变化更为明显。(3)血管损伤组MIP-1α和CCR1阳性表达强于未损伤组,MIP-1α和CCR1蛋白在HHcy血管损伤组的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结论 (1)L-蛋氨酸皮下注射可成功制备HHcy大鼠模型。(2)HHcy诱导MIP-1α、CCR1表达增强,在血管损伤后促进内膜增生和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趋化因子ccl3 受体 CCR1 血管内膜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