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内侧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茂林 史增元 +2 位作者 姚乃中 尹维刚 刘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提供足内侧皮瓣血供来源、类型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和15侧童尸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作观测。结果: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血管、跗内侧血管及二者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血管浅支和足底内侧血管浅支吻合成的血... 目的:提供足内侧皮瓣血供来源、类型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和15侧童尸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作观测。结果: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血管、跗内侧血管及二者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血管浅支和足底内侧血管浅支吻合成的血管弓。这些血管的皮支吻合丰富。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前、后支外径分别为1.5mm、1.2mm、0.7mm和0.8mm。结论:以上述轴心血管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修复足背、足跟、足前部及踝周围皮肤缺损。临床应用7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多源血供 解剖学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飞 李骥 +2 位作者 张发惠 吴水培 王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04-1405,共2页
目的总结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或深支为蒂的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5月-2007年5月,采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5~56岁。绞榨伤12例,热压伤2例,车祸伤4例。单纯手掌... 目的总结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或深支为蒂的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5月-2007年5月,采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5~56岁。绞榨伤12例,热压伤2例,车祸伤4例。单纯手掌软组织缺损7例;手掌软组织缺损伴指伸肌腱损伤3例,伴掌、指骨开放性骨折6例,伴手指挤压伤2例。皮肤缺损范围为4cm×2cm~9cm×6cm。损伤至入院时间1h~7d。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5cm×3cm~10cm×8cm。供区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18例皮瓣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供区1例植皮区少量坏死后痂下愈合,余均成活。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皮瓣质地好,外形无明显臃肿,两点辨别觉为6~9mm。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7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88.89%。结论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效果好,是理想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手掌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志民 练克俭 +4 位作者 洪加源 施建东 林斌 庄泽民 芮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4-775,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6年3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6例手部皮肤缺损。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7~49岁。机器辗压伤5例,重物砸伤1例。皮肤缺损范围为4cm×6cm... 目的观察应用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6年3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6例手部皮肤缺损。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7~49岁。机器辗压伤5例,重物砸伤1例。皮肤缺损范围为4cm×6cm~6cm×10cm。损伤至手术时间18~46d。结果1例术后第2天腕掌侧瘢痕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后皮瓣成活;余5例皮瓣成活,创口均期愈合。1例负重后足部供区反复出现渗液,经换药及加强皮肤护理后痊愈,另5例足部供区创面均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13个月,皮瓣质地好,耐磨擦,外形美观不臃肿,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足内侧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游离移植 肤缺损
下载PDF
隐神经支配足内侧皮瓣的解剖学观察及其对跟腱周围组织缺损的修复(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魏在荣 王达利 +4 位作者 王玉明 祁建平 孙广峰 王波 唐修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0期7971-7974,共4页
背景:足内侧皮瓣因其有较好的色泽和质地,还能恢复保护性感觉,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但该皮瓣的支配神经缺乏详细的解剖学资料。目的:在明确局部解剖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带隐神经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跟腱周围组织缺损,观察修复效果。设计... 背景:足内侧皮瓣因其有较好的色泽和质地,还能恢复保护性感觉,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但该皮瓣的支配神经缺乏详细的解剖学资料。目的:在明确局部解剖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带隐神经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跟腱周围组织缺损,观察修复效果。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和遵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对象:选择2004-01/2007-06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跟腱及局部皮肤缺损患者11例进行缺损修复,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5-40岁。方法:实验于2004-01/2007-06在贵州省遵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完成。20侧下肢标本来自遵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12条肢体以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患者截肢的8条肢体(患者同意将截肢用于实验)。2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重点显微解剖:①足底内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外径、长度和分布。②隐神经在内踝下的分支、分布。同期在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科完成采用带隐神经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跟腱周围组织缺损11例,皮瓣均采用带蒂转移修复缺损,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后采用回院复诊的形式完成随访1个月~2年,观察皮瓣的色泽、质地和与对侧足内侧区两点辨别觉差异。主要观察指标:支配带隐神经的足内侧皮瓣的血管神经情况和该皮瓣转移修复跟腱周围组织缺损后的外观和功能。结果:①解剖学观测结果:足底内侧动脉在距其起始1.0~2.0cm处分为浅、深两支。浅支穿拇趾展肌,在舟骨粗隆附近浅出,外径(1.0±0.2)mm(成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为足底内侧动脉的直接延续,外径(1.5±0.3)mm(成人),距足底内侧动脉起点2.5~5.0cm处分为内侧深支和外侧深支内侧深支在拇趾展肌深面潜行,在舟骨粗隆下方距内、外侧深支分支处再分为内侧支(皮支)和外侧支。②临床应用;本组共用11个皮瓣,皮瓣早期无血管危象发生、未出现皮瓣坏死、完全成活,无患者发生血管危象。7例获随访,其中2例随访1个月,3例随访6个月,1例随访1年,1例随访2年。随访期间观察到移植的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皮瓣与对侧足内侧区两点辨别觉无差异。结论:足内侧皮瓣由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供血,是隐神经的绝对支配区。隐神经支配的足内侧皮瓣能够修复跟腱及其周围组织缺损,且具有解剖变异少,切取容易等解剖恒定优势,修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足内侧皮瓣 内侧动脉 隐神经 修复 组织构建
下载PDF
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为蒂游离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开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王勇 石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为蒂足内侧皮瓣设计的改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侧成人下肢标本及 2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 ,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分支分布、吻合、外径及长度 ,皮瓣的静脉和神经分布...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为蒂足内侧皮瓣设计的改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侧成人下肢标本及 2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 ,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内侧支分支分布、吻合、外径及长度 ,皮瓣的静脉和神经分布。结果 :内侧支长 (2 .6± 0 .2 )cm ,外径 (1.0± 0 .1)mm ;伴行静脉 1条占 75 % ,外径 (1.3± 0 .3)mm ,伴行静脉 2条者占 2 5 % ,外径 (0 .9± 0 .2 )mm ;皮瓣供区有隐神经终支和足背内侧皮神经内侧支分布。结论 :①足内侧皮瓣可以是足底内侧动脉深皮内侧支或由跗内侧动脉供血 ;②静脉为动脉伴行静脉和大隐静脉深、浅两套 ;③皮瓣有隐神经终支和足背内侧皮神经内侧支 ;④游离足内侧皮瓣适用于手部创面修复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动脉深支 足内侧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逆行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 被引量:2
6
作者 龚志鑫 张桂生 +3 位作者 于亚东 田德虎 韩久卉 张冰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514-514,共1页
关键词 远端肤缺损 足内侧皮瓣 逆行修复 肤软组织缺损 组织解剖特点 修复效果 带血管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守江 杨连根 +1 位作者 安小刚 娄宏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 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后踝皮肤缺损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心赤 柴益民 林崇正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32-33,共2页
目的 报告采用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踝后侧皮肤缺损的结果。方法 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缺损大小沿足内侧轴线设计皮瓣,首先解剖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再游离深支的内侧支及伴行静脉,沿舟状骨骨膜及胫后肌腱浅层切取皮瓣。结果 11例... 目的 报告采用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踝后侧皮肤缺损的结果。方法 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缺损大小沿足内侧轴线设计皮瓣,首先解剖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再游离深支的内侧支及伴行静脉,沿舟状骨骨膜及胫后肌腱浅层切取皮瓣。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6cm×6cm-7cm×9cm,随访2-4年,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薄而柔软,特别适用于修复踝关节后侧的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 修复术 肤缺损 踝关节后侧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开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解剖学 研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缺损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鲲鹏 赵艳霞 +1 位作者 马斌 赵晓磊 《医疗装备》 2011年第2期59-59,共1页
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以来我科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 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以来我科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结论:足内侧皮肤血供属多源性,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及附内侧动脉等供养,上述动脉解剖较为恒定,均可做为血管蒂选择,因此,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大鱼际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足内侧皮瓣 大鱼际肤及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11
作者 罗晓华 杨骏 刘梁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手部肤缺损 移植 吻合血管足内侧皮瓣
下载PDF
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趾足跟皮肤缺损
12
作者 张落舟 张朝 +2 位作者 徐晓光 曹立鹤 于洪波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肤缺损 带血管蒂足内侧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吻合神经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
13
作者 丁俊杰 管英杰 董卫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155-156,共2页
目的报道吻合神经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采用足内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内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19例,与第一趾底神经吻合7例。结果本组26例全部成活,皮瓣外观与质地良好,功能恢复好,皮瓣皮... 目的报道吻合神经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采用足内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内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19例,与第一趾底神经吻合7例。结果本组26例全部成活,皮瓣外观与质地良好,功能恢复好,皮瓣皮肤感觉S2~S3,皮瓣供区无影响。结论吻合神经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吻合神经 缺损
下载PDF
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缺损
14
作者 王磊 黄晨 冯亚高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08年第9期47-47,共1页
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以来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结论足... 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以来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结论足内侧皮肤血供属多源性,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及附内侧动脉等供养,上述动脉解剖较为恒定,均可做为血管蒂选择,因此,应用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大鱼际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足内侧皮瓣 肤缺损
下载PDF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在儿童踇趾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世保 倪国骅 +3 位作者 王国营 张德洪 杨洪海 吴二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19-1520,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逆向移位修复儿童踇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踇趾皮肤缺损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3岁。撕脱伤4例,重物砸伤3例。踇趾末节踇趾腹缺损1例,近节腹侧缺损4... 目的总结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逆向移位修复儿童踇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踇趾皮肤缺损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3岁。撕脱伤4例,重物砸伤3例。踇趾末节踇趾腹缺损1例,近节腹侧缺损4例,踇趾残端皮肤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5cm×2.0cm~6.0cm×4.0cm。病程2h~1个月。术中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6.5cm×4.5cm,供区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5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分别于术后2d和3d出现0.5cm×1.0cm水疱,均于2周后脱痂皮愈合。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7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好,两点辨别觉为5~12mm,无溃疡或磨损,行走无影响。结论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儿童踇趾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 肤缺损 足内侧皮瓣 儿童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和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石合 黄汝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41-42,63-64,共4页
在42侧成年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足底内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结果表明足底内侧动脉可作为足底内侧和足内侧联合皮瓣的血管蒂;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可作为足底内侧皮瓣的轴心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作为足内侧皮瓣的轴心血管。
关键词 内侧 足内侧皮瓣
下载PDF
游离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湘元 李宏辉 +4 位作者 郭俊光 刘世豪 罗壬满 刘源 黄文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4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3年2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1例指掌侧皮肤缺损,范围为2 cm×2.5 cm^3 cm×7 cm。损伤至手术时间3~72 h。结果:1例皮瓣边缘出... 目的:探讨游离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5月-2013年2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1例指掌侧皮肤缺损,范围为2 cm×2.5 cm^3 cm×7 cm。损伤至手术时间3~72 h。结果:1例皮瓣边缘出现小面积坏死,行扩创缝合后伤口愈合,1例术后出现血管栓塞,经手术重新吻合血管后皮瓣成活,余19例皮瓣顺利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1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耐磨擦,外形不臃肿,皮瓣感觉及关节活动恢复满意。结论:足内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游离移植 指掌侧 肤缺损
下载PDF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辉凯 彭远清 +3 位作者 谢振军 赵国红 郑竞舟 孙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 探讨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6例趾皮肤伴甲床、趾骨部分缺损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 皮瓣切取面积为2 cm×2 cm-4 cm×6 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经拆线并穿刺抽液... 目的 探讨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6例趾皮肤伴甲床、趾骨部分缺损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 皮瓣切取面积为2 cm×2 cm-4 cm×6 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经拆线并穿刺抽液后好转. 皮瓣肤色、质地、厚薄与受区近似,不需二期行皮瓣修整术.术后随访14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优良,外形满意,感觉良好,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较好地恢复趾的外形及感觉,是修复此类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缺损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彬 陈伟明 +2 位作者 黄勇仪 刘飞 钟子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135-135,13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行足内侧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16例皮瓣移植后均全部成活,创面均为I期愈合,随访4~12个月,所有患者皮瓣... 目的探讨采用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行足内侧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16例皮瓣移植后均全部成活,创面均为I期愈合,随访4~12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血运良好,外形恢复满意,无臃肿,痛觉、触觉均正常,踝关节功能良好,可正常行走。结论足内侧皮瓣修复在足跟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供区损害小、皮瓣较薄、色泽质地与受区软组织接近等优点,是一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足内侧皮瓣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修跟骨外露5例
20
作者 张杰 李大鹏 +2 位作者 曾涛 刘伟 刘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637-637,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收治跟骨外露病人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2~48岁,跟骨外露3㎝×3㎝到6㎝×5㎝。致伤原因:电击伤1例,烧伤后瘢痕溃疡3例,车祸外伤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7d^1年,软组织缺损部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收治跟骨外露病人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2~48岁,跟骨外露3㎝×3㎝到6㎝×5㎝。致伤原因:电击伤1例,烧伤后瘢痕溃疡3例,车祸外伤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7d^1年,软组织缺损部位均为足跟处且伴跟骨外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骨外露 资料与方法 软组织缺损 致伤原因 手术时间 瘢痕溃疡 电击伤 外伤 烧伤 年龄 车祸 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