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术后护理
1
作者 孙毅鑫 杜慧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术后护理干预。分析患者皮瓣存活情况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足踝功能、术前和术后7d时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5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术后3d时的皮瓣体征评分为(7.12±0.84)分,术后7d时的皮瓣体征评分为(4.12±0.63)分,与术后3d时比较显著降低(P<0.05);患者术后3个月时美国整形外科足踝协会的足踝量表评分(28.63±3.24)分高于术前(8.35±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3.30±0.74)分低于术前(6.52±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结论给予行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治疗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良好的术后护理对促进皮瓣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足踝功能恢复有积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 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护理 踝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2
作者 应江炜 马维虎 +4 位作者 刘观燚 徐荣明 黄雷 蒋伟宇 孙韶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7期607-608,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 缺损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3
作者 彭辉煌 吴建伟 杨国敬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优点。方法将40例足踝部软组织创伤性缺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病例采用传统创面换药+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另一组采用VSD+腓动脉穿支... 目的探讨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优点。方法将40例足踝部软组织创伤性缺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病例采用传统创面换药+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另一组采用VSD+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指标的对比,研究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优点。结果 VSD组中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例;创口感染2例,踝关节功能Kphoed评分平均为92.0±6.7分,住院时间平均为16.0±3.1天;对照组中皮瓣部分坏死6例,皮瓣感染6例,踝关节功能评分Kphoed评分平均为83.0±5.5分,住院时间平均为28.0±4.2天。结论 VSD结合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踝部创面软组织缺损可以减少创面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获得更好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皮瓣 手术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全 陈朝山 廖肇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坏死率、术后外观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感觉功能情况[周围神经病损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BMRC)评分]、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MRC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关节功能、感觉功能及外观状态,更受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齐珊珊 曹新会 杨卫娟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以郑州市骨科医院在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行FTRS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方法以郑州市骨科医院在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行FTRS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抗应激能力、修复效果以及足踝功能。结果术后30d时,观察组患者的抗应激能力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国整形外科足踝协会的足踝量表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可增强行FTRS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抗应激能力,同时提高手术修复效果,加快瘢痕恢复速度,有效改善其足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系统理论 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术 抗应激能力 瘢痕 踝功能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家米 李忠 侯识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血管危象发生率 功能评分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纯猛 金日龙 +1 位作者 李力 马健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3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皮瓣修复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近期治疗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及中期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近期以及中期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的手段对患者治疗,能够明显提升近期和中期的治疗效果,而在治疗安全性上也更高,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 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急诊修复下肢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中强 关志广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 探讨急诊一期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2 0 0 0年 2月~2 0 0 3年 12月 ,应用同侧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8例 ,并分析其可行性及手术注意点 ;切取皮瓣 4... 目的 探讨急诊一期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2 0 0 0年 2月~2 0 0 3年 12月 ,应用同侧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8例 ,并分析其可行性及手术注意点 ;切取皮瓣 4 cm× 5 cm~ 11cm× 12 cm。 结果 除 2例皮瓣远端 1/ 3发绀并坏死经换药 期愈合外 ,其余皮瓣均 期愈合。随访 1~ 2年 ,有 2例皮瓣臃肿 ,其余外观满意 ,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 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急诊修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 ,具有早期闭合创面、促进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 ,尤其适合于急诊修复小腿下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浅动脉 岛状筋膜皮瓣 急诊修复 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10
作者 王松山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莱西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隐神经组(n=40)与腓肠神经组(n=40)...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莱西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隐神经组(n=40)与腓肠神经组(n=40),隐神经组实施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腓肠神经组实施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皮瓣修复面积、踝关节功能情况,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瓣长、皮瓣宽、长宽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神经组最低旋转点离跟骨结节距离低于隐神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在疼痛感受、步态情况、日常活动水平、踝关节活动范围及距下关节活动范围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胀程度方面,腓肠神经组评分低于隐神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方面均有效,针对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适用于距离跟骨结节较近的部位;隐神经营养皮瓣则更适用于伤口靠近小腿内侧、内踝和足背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营养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对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11
作者 农建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皮瓣一期成活15例,另2例发生... 分析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7例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皮瓣一期成活15例,另2例发生动脉及静脉危象。有14例供、创面均一期愈合,3例延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受区均恢复到S2-S4级之间,皮瓣有臃肿表现,2例外观较差,行二期皮瓣修薄术治疗;供区均愈合良好,未见瘢痕;进行功能评估,治疗后的足踝功能及下肢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整体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治疗小腿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疗效及外观、预后功能都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皮肤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原文传递
个性化护理在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林娜 田宇 +2 位作者 刘博慧 闫笑 杨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17-0120,共4页
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4例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OFAS评分更高、VAS... 分析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4例患者为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行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OFAS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外踝上皮瓣移植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扩大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创伤性足跟软组织缺损的远期效果观察
13
作者 许光跃 冒海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169-169,共1页
目的观察扩大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创伤性组跟软组织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例创伤性组跟软组织缺损患者,将足底内侧缘和内踝前缘延续线的焦点作为皮瓣旋转轴点,将皮瓣旋转轴点和患者的第一跖骨和第... 目的观察扩大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创伤性组跟软组织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例创伤性组跟软组织缺损患者,将足底内侧缘和内踝前缘延续线的焦点作为皮瓣旋转轴点,将皮瓣旋转轴点和患者的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连接的线作为皮瓣轴线,在皮瓣轴线的两侧、足内侧非负重区和跖骨后面足底内侧非负重区设计扩大足底内侧皮瓣实现修复.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10例患者中,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侧表皮部分出现坏死情况,进行换药后愈合.患者在手术6个月后的皮瓣外形、质地和色泽都较为满意,功能较为良好,两点辨别和侧足底相似,皮瓣供区的外观和功能通过手术之后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扩大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创伤性组跟软组织缺损的远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 组跟软组织缺损 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 远期效果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甜甜 林平 +1 位作者 方文雅 徐伟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797-79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共92例,根据皮瓣修复手术方法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分析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共92例,根据皮瓣修复手术方法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41例,行小腿岛状穿支皮瓣修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皮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MRC感觉功能恢复分级中,S3-S4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0%)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8214,P>0.05)。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复合软组织缺损,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足踝功能以及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更好,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复合软组织缺损 小腿岛状穿支皮瓣
下载PDF
外固定架与健侧小腿皮瓣修复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厚敏 霍华春 +1 位作者 张开一 潘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2923-2924,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与健侧小腿皮瓣修复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128例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与健侧小腿皮瓣修复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128例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72例)和B组(56例)。对A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与健侧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与健侧小腿内侧皮瓣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修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修复优良率[92.86%(52/56)]与A组[95.83%(69/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6%(3/56)]与A组[5.56%(4/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架与小腿皮瓣修复创伤后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均可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且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伤 外固定架 小腿皮瓣修复
下载PDF
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晗 王丹丹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5期977-978,共2页
目的探讨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如果患者为单纯软组织缺损,则给予其局部或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如果患者... 目的探讨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如果患者为单纯软组织缺损,则给予其局部或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如果患者为复合组织缺损,则给予其组合组织再造治疗;如果患者具有较轻的污染情况或局部及全身条件允许,则给予患者Ⅰ期修复重建治疗;如果患者具有较为复杂的伤情、较为严重的感染及较多的组织缺损,则给予患者分期修复重建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足部均具有较为满意的承重能力及平衡能力、良好的耐磨性能及较为美观的外形,40例患者中,优24例,良8例,可4例,差4例,踝-足部恢复的优良率为80.0%(32/40)。结论足部创伤及疾病造成的足骨及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重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踝-足部恢复的优良率,有效恢复患者的足部功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及疾病造成的骨及软组织缺损 修复重建 方法 效果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3
17
作者 李军 徐永清 +3 位作者 徐小山 郭远发 汪新民 王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研究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1994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 ,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5 2例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 ,其中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4 7例 ,慢性溃疡 3例 ,... 目的 研究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1994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 ,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5 2例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 ,其中创伤致皮肤软组织缺损4 7例 ,慢性溃疡 3例 ,肿瘤切除术后 2例。切取皮瓣范围 4 cm× 6 cm~ 10 cm× 2 1cm。 结果 术后 4 8例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 期愈合 ;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 ,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术后 4 6例皮瓣经 5个月~ 4年随访 ,平均 2 .4年 ,均有一定程度的感觉恢复 ,两点辨别觉为 11~ 17mm ,平均 14 mm ;有 4 0例皮瓣质地、弹性好 ,踝关节功能良好 ,6例皮瓣弹性较差 ,踝关节功能欠佳。 结论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便 ,易于切取 ,不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 ,不吻合血管 ,且皮瓣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 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4
18
作者 阮国辉 白道永 +3 位作者 张兴中 李金海 李世红 江爱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血管蒂皮瓣 修复 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杰 郑怀仁 +4 位作者 刘锴 袁海胜 刘羽 李亚君 李海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5~54岁,平均31.5岁。创面外露时间5d~6个月,均... 目的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15~54岁,平均31.5岁。创面外露时间5d~6个月,均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或钢板外露。15例创面伴不同程度感染。皮肤缺损范围3.5cm×3.0cm~10.0cm×6.5cm。切取皮瓣范围6cm×5cm~11cm×8cm,皮瓣血管蒂长6~15cm,蒂宽4~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6个月~3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无臃肿,外观良好,大部分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可弹跳,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游离肌皮瓣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36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朝晖 王成琪 +3 位作者 任志勇 郭德亮 蒋萍萍 宋元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09-510,共2页
目的 :分析游离肌皮瓣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1 988~ 2 0 0 0年 ,应用各类游离肌皮瓣 36例 ,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结果 :1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坏死再次行背阔肌皮瓣修复成功 ,1例腹直肌皮... 目的 :分析游离肌皮瓣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1 988~ 2 0 0 0年 ,应用各类游离肌皮瓣 36例 ,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结果 :1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坏死再次行背阔肌皮瓣修复成功 ,1例腹直肌皮瓣部分坏死 ,植皮后愈合 ,其余均顺利愈合。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者 34例。 3例复发 ,其中 2例再次手术后愈合 ,1例应病人要求截肢。结论 :对于无条件行局部皮瓣转位治疗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的病例 ,游离肌皮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肌皮瓣 治疗 小腿 软组织缺损 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