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跖筋膜炎
1
作者 叶晶 许元元 +3 位作者 刘进 汤海军 黎小艇 周星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7-147,共1页
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11例跖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9~71岁。右足8例,左足3例。病程6~24个月。术前X线片显示均有跟骨骨刺。1.2手术... 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治疗11例跖筋膜炎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49~71岁。右足8例,左足3例。病程6~24个月。术前X线片显示均有跟骨骨刺。1.2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对患侧内踝骨性标志做标记,于足跟内侧与足底交界处标记跖筋膜走行水平线,分别以内踝后缘及尖端向跖筋膜水平线做垂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足跟内侧双通道技术 跖筋膜炎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欢 薛朝霞 +1 位作者 康博闻 杨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跖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PF)[1]又称足底筋膜炎,是一种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诊断的足部疾病,约有1/10的成年人受到PF影响,病程迁延不愈,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当前,PF多采取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2]作为一种非侵入、安全、有效的... 跖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PF)[1]又称足底筋膜炎,是一种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诊断的足部疾病,约有1/10的成年人受到PF影响,病程迁延不愈,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当前,PF多采取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2]作为一种非侵入、安全、有效的治疗,被认为是PF的优选治疗方法。研究发现[3]在PF病人的腓肠肌上存在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围绕MTrPs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疼痛及足踝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4]。当前,手法触诊是诊断MTrPs的“金标准”[5],然而受临床医师经验的影响,极易产生MTrPs的漏判和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筋膜炎 临床医师 红外热成像技术 激痛点 足底 体外冲击波 腓肠肌 非侵入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和针刀疗法在慢性跖筋膜炎治疗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3
作者 黄伟谦 冷楠楠 +3 位作者 王永强 柏天婷 陈建民 刘国印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和针刀疗法(NKT)在慢性跖筋膜炎(CPF)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C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患者意向确定具体治疗方案,然后...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和针刀疗法(NKT)在慢性跖筋膜炎(CPF)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C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患者意向确定具体治疗方案,然后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NKT组(26例)和ESWT组(22例)。ESWT组采用激痛点治疗模式,NKT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模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足跟静息痛和活动痛程度,应用压痛评分评定足跟压痛程度。结果整体分析发现:2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的组间比较及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随访时间节点,2组患者的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后1周(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压痛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KT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静息痛和活动痛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改善(P<0.05);ESWT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足跟静息痛和活动痛程度均较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增加(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NKT组患者的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程度均明显低于ESWT组(P<0.05),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2组患者之间的足跟静息痛和活动痛VAS评分差异逐渐增大,但足跟压痛评分间的差异变化不大。结论ESWT和NKT均能有效缓解CPF患者的足跟静息痛、活动痛和足跟压痛,并具有较好的镇痛维持效果,但NKT的中远期镇痛效果和维持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体外冲击波疗法 慢性跖筋膜炎 静息痛 活动痛 足跟压痛
下载PDF
放散式冲击波结合中药外用治疗跖筋膜炎
4
作者 郭永富 白志强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评价放散式冲击波结合中药外用治疗跖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跖筋膜炎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参照组采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研究组在参照... 目的:评价放散式冲击波结合中药外用治疗跖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跖筋膜炎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参照组采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外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足筋膜厚度、最长行走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t=3.709)低于参照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t=8.243)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足筋膜厚度(t=13.389)小于参照组,最长行走时间(t=9.820)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跖筋膜炎施以放散式冲击波结合中药外用治疗,既能减轻疼痛,又能改善足部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筋膜炎 中药外用 放散式冲击波
下载PDF
不同时期肌力康复训练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向一 孟景红 +2 位作者 孙涛 张仲 赵海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肌力康复训练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跖筋膜炎患者200例,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1、2、3、4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1、2、3、4组分别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同期和治...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肌力康复训练辅助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跖筋膜炎患者200例,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1、2、3、4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1、2、3、4组分别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同期和治疗1、2、3周进行肌力康复训练。末次治疗次日,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前1天与末次治疗次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和踝关节活动功能,采用Novel Pedar鞋垫式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检测足底压力、冲量、接触面积等足底生物力学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统计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1、2、3、4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且观察1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2、3、4组(P均<0.05),而观察2、3、4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五组治疗后VAS、足底压力、足底冲量及血清PCT、CRP、SA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AOFAS评分及足底接触面积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1、2、3、4组治疗后VAS、足底压力、足底冲量及血清PCT、CRP、SA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OFAS评分及足底接触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1组治疗后VAS、足底压力、足底冲量及血清PCT、CRP、SAA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2、3、4组治疗后,AOFAS评分及足底接触面积均显著高于观察2、3、4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2、3、4组治疗后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力康复训练辅助能够提高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踝关节活动功能,改善足底生物力学特征,抑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与体外冲击波治疗同期辅助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筋膜炎 体外冲击波治疗 肌力康复训练
下载PDF
3D打印矫形鞋垫联合理筋康复法治疗足外翻式跖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文元 孙绍裘 +1 位作者 孙绍卫 李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2-994,共3页
跖筋膜炎又称跖腱膜炎、足底筋膜炎,是指由于足底肌腱纤维结缔组织的无菌炎症反应而引起足底疼痛的一种疾病,中老年人更为常见,目前呈现年轻化趋势[1]。跖筋膜炎患者常在足部受力增加时疼痛加剧,有时疼痛会扩散至小腿导致无法行走或站立... 跖筋膜炎又称跖腱膜炎、足底筋膜炎,是指由于足底肌腱纤维结缔组织的无菌炎症反应而引起足底疼痛的一种疾病,中老年人更为常见,目前呈现年轻化趋势[1]。跖筋膜炎患者常在足部受力增加时疼痛加剧,有时疼痛会扩散至小腿导致无法行走或站立,而扁平足是跖筋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筋膜炎 扁平足 足外翻 3D打印 足底 症反应
下载PDF
中药熏洗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跖筋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善旭 朱俊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72-175,17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跖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跖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A组为联合组,B组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C组行中药熏洗,1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跖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跖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A组为联合组,B组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C组行中药熏洗,1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美国足踝外科联会提出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法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cale,AOFAS),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VAS和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的VAS和AOFAS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VAS、AOFA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同期的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跖筋膜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筋膜炎 中药熏洗 超声 针刀
下载PDF
针刀松解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璐 纪进化 +1 位作者 汪燕 刘国印 《东南国防医药》 202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NKT)与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型跟痛症(PHS-CP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接受PHS-CPF治疗的48例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治疗方式分为NKT组(26例)和E...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NKT)与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型跟痛症(PHS-CP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医学院骨科接受PHS-CPF治疗的48例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治疗方式分为NKT组(26例)和ESWT组(22例),NKT组采用针刀松解治疗模式进行操作,ESWT组采用激痛点治疗模式进行操作。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压痛评分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各随访时间节点,2组患者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均低于治疗后1周(P<0.05);2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足跟压痛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NKT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晨起足跟痛均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改善(1.88±0.71 vs 2.54±0.65,1.62±0.64 vs 2.54±0.65,P<0.05);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ESWT组治疗3个月后,晨起足跟痛无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6个月后,晨起足跟痛增加(4.32±0.78 vs 3.45±1.10,P<0.05)。治疗后1周时,NKT组的晨起足跟痛明显低于ESWT组(4.58±0.90 vs 5.27±0.98,P<0.05),而2组的足跟压痛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与ESWT组相比,NKT组在缓解晨起足跟痛(2.54±0.65 vs 3.45±1.10,1.88±0.71 vs 3.64±0.95,1.62±0.64 vs 4.32±0.78)和足跟压痛(0.58±0.58 vs 1.00±0.53,0.54±0.58 vs 1.09±0.61,0.73±0.53 vs 1.14±0.71)上更具优势(P<0.05)。结论NKT与ESWT治疗PHS-CPF的临床疗效确切,均能有效缓解晨起足跟痛和足跟压痛,并具有较好的维持治疗效果,但NKT的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体外冲击波疗法 慢性跖筋膜炎 跟痛症 晨起足跟痛 足跟压痛
下载PDF
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微创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跖筋膜炎伴跟骨骨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婷婷 陈志华 +3 位作者 倪宏星 余刚 吴华杰 朱邦顺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4期713-715,共3页
目的:观察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微创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跖筋膜炎伴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跖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微创治... 目的:观察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微创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跖筋膜炎伴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跖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第10天开始中药熏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AOFAS-AH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2周、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OFAS-AH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在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AOFAS-AH评分较对照组均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性跖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在内侧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更有利于术后早期减轻疼痛等症状、改善踝-后足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跖筋膜炎 跟骨骨刺 内侧双通道 关节镜微创治疗 中药熏洗
下载PDF
经皮微创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减压治疗跖筋膜炎12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伟 秦建忠 +3 位作者 周聚普 张勇 蒋涛 张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减压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1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跖筋膜炎足跟内侧经皮做一小切口,微创下行跖筋膜松解,切断跖筋膜内侧1/2,同时在足跟压痛点处以2.0 mm克...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减压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12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跖筋膜炎足跟内侧经皮做一小切口,微创下行跖筋膜松解,切断跖筋膜内侧1/2,同时在足跟压痛点处以2.0 mm克氏针垂直跟骨骨面钻孔,进行局部减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American Orthopaedic of Foot and Ankle Surgery Ankle-Hindfoot,AOFAS-AH)评分及足与踝预后量表(Foot and Ankle Outcome Scale,FAOS)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1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9.2±1.7)月。VAS评分由术前(7.9±0.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0.2)分(P=0.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48.9±1.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82.5±0.7)分(P=0.000)。FAOS评分由术前(42.2±0.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82.6±1.1)分(P=0.000)。结论经皮微创跖筋膜松解联合跟骨减压术可有效缓解保守治疗无效的跖筋膜炎症状,创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跖筋膜炎 减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单侧慢性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柳曦 钱林学 +3 位作者 李谷锋 史宪全 刘凤岐 马立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3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单侧慢性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单侧慢性跖筋膜炎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压痛点注射组和超声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单侧慢性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单侧慢性跖筋膜炎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压痛点注射组和超声引导下注射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每3 d接受一次治疗,一共治疗5次;压痛点注射组在压痛点注射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和利多卡因1 ml;超声引导下注射组在超声引导下将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和利多卡因1 ml注射到跖筋膜深层。所有患者门诊随访12周。记录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足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足踝关节功能的美国足踝矫形协会(AOFAS)评分、末次随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末次随访时对照组、超声引导下注射组和压痛点注射组的VAS分别是:4.2±0.4分、3.2±0.4分和4.0±0.5分,而三组AOFAS分别为48.5±4.7分、74.6±7.5分和49.4±5.2分。三组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注射组VAS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注射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压痛点注射组和对照组AOFAS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超声引导下注射组明显高于压痛点注射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单侧慢性跖筋膜炎疼痛,并且改善足踝功能,是治疗单侧慢性跖筋膜炎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跖筋膜炎 超声引导 药物注射 高能量冲击波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跟骨刺切除治疗老年难治性跖筋膜炎 被引量:3
12
作者 祝云利 缪志和 +2 位作者 刘福存 符培亮 祝钧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跟骨刺切除治疗老年难治性跖筋膜炎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到2017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跖筋膜炎患者22例。纳入患者年龄均≥70岁,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并经多种方法治疗后疼痛缓解...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跟骨刺切除治疗老年难治性跖筋膜炎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到2017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跖筋膜炎患者22例。纳入患者年龄均≥70岁,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并经多种方法治疗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接受关节镜下骨刺切除并部分跖筋膜松解术。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日常行走的时间。分析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跟痛症评分(CS)以及术后6个月12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评分,并与术前数据进行比较以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22例患者术后恢复日常行走的平均时间为(12.4±5.5)d。术后2例双足跖筋膜炎患者失访,共20例患者(22足)完成随访。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VAS评分和CS均改善[0.7(0.0~3.2)vs 5.3(3.8~7.0),Z=2.1,P<0.01;87.0±11.3vs 38.9±10.1,t=14.2,P<0.01]。术后6个月SF-12生理和心理评分均较术前升高(50.9±10.7 vs 45.3±9.6、47.2±9.2 vs 34.2±10.6,t=4.3、4.1,P均<0.01)。结论关节镜下跟骨刺切除并部分松解跖筋膜可有效缓解跖筋膜炎患者症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刺 跖筋膜炎 疼痛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亚静 徐宁 +2 位作者 荣雪余 赵汉学 魏芳远 《骨科》 CAS 2020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203例临床诊断跟痛症病人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资料,并总结病因。对比分析跖筋膜炎病人的双侧跖筋膜及足底脂肪垫的超声参数。按身体质量指数...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203例临床诊断跟痛症病人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资料,并总结病因。对比分析跖筋膜炎病人的双侧跖筋膜及足底脂肪垫的超声参数。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大于24 kg/m^2分为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对比两组上述参数,探讨超声诊断跖筋膜炎的价值。结果跖筋膜炎是203例病人足跟痛的首要病因,占82.8%。其中跖筋膜炎病人患侧跖筋膜跟骨止点处的超声测量厚度大于健侧(0.50 cm vs.0.37 cm),而脂肪垫厚度小于健侧(0.55 cm vs.0.60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段跖筋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组与BMI≤24 kg/m^2组病人右侧跟骨止点处跖筋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24 kg/m^2组左侧跖筋膜厚于BMI≤24 kg/m^2组(0.46 cm vs.0.4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MI>24 kg/m^2组右侧足底脂肪垫厚度较BMI≤24 kg/m^2组增厚(0.59 cm vs.0.5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直接显示跖筋膜跟骨止点处增厚,可为足底跖筋膜炎临床诊断提供定量的参数指标,对于足跟痛的软组织因素分析和鉴别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痛 跖筋膜炎 超声 鉴别
下载PDF
针刀疗法治疗跖筋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朝鲁 王雪林 图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34期3778-378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和封闭疗法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跖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单纯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治疗。2组均只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SF-MPQ及JOA评分以评价疗效...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和封闭疗法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跖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单纯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治疗。2组均只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SF-MPQ及JOA评分以评价疗效,于治疗后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中医证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7%,对照组复发率为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周、1个月时SF-MPQ评分及JOA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SF-MPQ评分改善情况与患者年龄有显著性关联。结论针刀疗法和封闭疗法治疗跖筋膜炎疗效相当且安全,而针刀疗法复发率更低。但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针刀疗法的疗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疗法 跖筋膜炎 针刀疗法
下载PDF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不同方案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帅 刘水涛 +1 位作者 杨军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发散式体外冲击波不同方案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效果。方法将54例跟痛症患者根据治疗间隔天数随机分为治疗组1(间隔2天),治疗组2(间隔4天),治疗组3(间隔6天),每个治疗组根据冲击波不同能量分为低能量组(0.08 m J/mm2)和高能量... 目的比较发散式体外冲击波不同方案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效果。方法将54例跟痛症患者根据治疗间隔天数随机分为治疗组1(间隔2天),治疗组2(间隔4天),治疗组3(间隔6天),每个治疗组根据冲击波不同能量分为低能量组(0.08 m J/mm2)和高能量组(0.16 m J/mm2)。冲击波治疗频率为7 Hz,每次冲击2000次,共治疗4次。比较六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在超声定位下测量跖筋膜厚度。结果六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六组患者治疗前跖筋膜厚度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六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效果良好,但本试验显示体外冲击波能量和间隔天数与治疗效果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跖筋膜炎 不同方案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牵伸训练联合脉冲超声波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春薇 郑萍 +2 位作者 吴坚 鲁杰 闫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11期40-43,共4页
目的评价牵伸训练联合脉冲超声波对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跖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牵伸组和牵伸训练联合超声波组各10例。在治疗前、后1、2、3个月以VAS(Visual analog scale,视觉类比标度)评价足跟晨痛,并抽取足部... 目的评价牵伸训练联合脉冲超声波对跖筋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跖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牵伸组和牵伸训练联合超声波组各10例。在治疗前、后1、2、3个月以VAS(Visual analog scale,视觉类比标度)评价足跟晨痛,并抽取足部功能指数(FFI)量表中的行动障碍子量表评价患足功能状态,并比较两组口服止痛药使用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资料和足跟痛的起始状态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4个时间点上两组间晨痛及行动障碍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晨痛及行动障碍在治疗前后的4个时间点分别得到有效改善(P<0.05)。联合超声波组的服药人数明显少于单纯牵伸组(P<0.05)。结论单纯牵伸训练及联合脉冲超声波治疗跖筋膜炎,对于改善足跟痛及功能障碍均有效,联合超声波可减少止痛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超声波 牵伸训练 跖筋膜炎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芳远 曲峰 +1 位作者 王显军 张建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5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慢性跖筋膜炎患者19例(21足)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均采集自体静脉血制备PRP,胫后神经阻滞后行... 目的探讨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慢性跖筋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慢性跖筋膜炎患者19例(21足)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均采集自体静脉血制备PRP,胫后神经阻滞后行跖筋膜穿刺,均匀注入2 ml PRP。记录患者注射后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患者足踝部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Roles and Maudsley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 0.001),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显著上升(P均< 0.001);治疗后12个月,患者治疗满意8例(42.1%),良好8例(42.1%),不满意3例(15.8%)。注射PRP后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跖筋膜穿刺注射PRP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足部疼痛及活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穿刺注射 慢性跖筋膜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伟 熊兴勇 侯新聚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方法特选取跖筋膜炎患者50例,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针刀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法进行治疗,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方法特选取跖筋膜炎患者50例,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针刀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压痛评分、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痛评分、VAS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法应用于跖筋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压痛评分、VAS评分,提高患着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针刀疗法 跖筋膜炎 临床价值意义
下载PDF
小针刀结合滚足法治疗跖筋膜炎性跟痛症25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平 邓万溪 +1 位作者 王海洲 谢杰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第8期605-606,共2页
目的:规范并简化小针刀治疗跖筋膜炎的操作,评价小针刀及小针刀结合滚足法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将75例跖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小针刀组,小针刀结合滚足组以及安慰剂组,通... 目的:规范并简化小针刀治疗跖筋膜炎的操作,评价小针刀及小针刀结合滚足法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将75例跖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小针刀组,小针刀结合滚足组以及安慰剂组,通过相对应方法干预,观察比较小针刀治疗、小针刀结合滚足法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整体痛评分术前分别为6.18±1.20,6.46±1.35,6.46±1.10,术后1个月分别为4.36±1.36,3.14±1.18,5.02±1.25,术后3各月分别为2.82±1.14,1.72±0.89,5.20±1.55,术后6个月分别为2.98±0.84,1.58±0.76,5.44±1.36;三组治疗后1、3、6月整体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针刀滚足组与单纯小针刀组比较,各时点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小针刀及小针刀结合滚足法治疗跖筋膜炎性疗效显著,小针刀结合滚足法更能延长其疗效,同时简易小针刀简单规范快速有效的特点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筋膜炎性跟痛症 小针刀 滚足法
下载PDF
电针结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凌 程杰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每日进行常规的跖筋膜牵张训...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每日进行常规的跖筋膜牵张训练及跟腱牵张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电针联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量表(AOFAS-AHS)评分。结果: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AOFAS-AH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慢性跖筋膜炎合并功能性腓肠肌挛缩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牵张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跖筋膜炎 功能性腓肠肌挛缩 电针 郑氏三号熏洗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