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泊松点距离约束下无人机辅助地面应急网络覆盖性能研究
1
作者 乌云嘎 姚媛媛 +2 位作者 潘春雨 岳新伟 李学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在用户数量激增的应急通信场景下,为保证地面用户的通信质量,提出了基于距离约束的用户自适应接入方案。首先采用泊松点距离约束策略(Poisson Point under Distance Constraint,PPDC)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位置进行建... 在用户数量激增的应急通信场景下,为保证地面用户的通信质量,提出了基于距离约束的用户自适应接入方案。首先采用泊松点距离约束策略(Poisson Point under Distance Constraint,PPDC)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的位置进行建模,避免无人机区域重叠带来的干扰问题。其次,引入基站负载传输协议(Base Station Load Transfer Protocol,BSLTP),当接入基站的用户数量超过给定阈值时,超载用户由无人机提供服务。此外,分别分析了地面基站和无人机的覆盖性能,得到了系统整体覆盖概率,并研究了无人机高度、覆盖半径、激增用户密度对网络覆盖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且所提部署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覆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 无人机(UAV) 距离约束 泊松点过程(PPP) 覆盖性能
下载PDF
基于先验距离约束的3D卷积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2
作者 杨文慧 杨宜菩 +2 位作者 杨帆 郭亚 张玉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5-96,共12页
用于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各种传感器中,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感知性能受天气影响较大,而车载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低成本且几乎不受天气影响的全天候工作器件,对于运动的物体,可提取丰富的多普勒信息。随着雷达技术和开源标注数据集的发展,基... 用于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各种传感器中,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感知性能受天气影响较大,而车载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低成本且几乎不受天气影响的全天候工作器件,对于运动的物体,可提取丰富的多普勒信息。随着雷达技术和开源标注数据集的发展,基于底层雷达数据的目标检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为解决车载毫米波雷达数据的角度分辨率低导致的目标检测和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并提升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框距离约束的3D卷积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方法,以实现多种动态目标的检测及分类。在本文方法中,通过设计3D ResNet的特征提取器来表征距离-角度-多普勒张量中的目标信息,解决现有的模型因忽略来自原始3D雷达信号的多普勒信息而表征不足的问题;其次,添加了绝对距离损失函数来训练模型,克服距离对目标呈现的影响,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此外,还提出了分距离单元区间重新设置先验框的方法,解决现有方法中先验框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所提出的模型在RADDet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以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的最先进的方法相比,本文模型在IoU阈值为0.1、0.3、0.5、0.7时均达到最优,其中IoU为0.1和0.3时提升最为显著方法,分别提升了6.6%和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目标检测 先验距离约束 3D卷积 自动驾驶
原文传递
基于距离约束的井下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晓阳 李宗伟 +1 位作者 方轲 田子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9-794,共6页
煤矿井下巷道为狭长的条状结构,信号衰减较大,地面已有的目标定位方法和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于井下,现有的矿井目标定位主要采取基于时间和信号强度的测距方法,而这些方法并没有考虑到井下巷道的条状结构特点,定位误差较大,依据矿井巷道的... 煤矿井下巷道为狭长的条状结构,信号衰减较大,地面已有的目标定位方法和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于井下,现有的矿井目标定位主要采取基于时间和信号强度的测距方法,而这些方法并没有考虑到井下巷道的条状结构特点,定位误差较大,依据矿井巷道的条状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井下目标定位方法。在巷道内每4个锚节点构成1个矩形区域,将固定的两锚节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垂直向量乘积为零的原理,矩形对角线的长度已知,通过基于RSSI的测距原理获得移动节点到矩形区域两对角线上锚节点的距离之比公式,进而通过合理的近似运算和向量乘法定理得到向量方程组,通过求解向量方程组可以得到移动节点的坐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约束 矿井 目标定位 RSSI
下载PDF
基于距离约束稀疏/组稀疏编码的自动图像标注 被引量:4
4
作者 臧淼 徐惠民 张永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83,共6页
为解决图像自动标注中的语义鸿沟问题,有效选择并利用图像特征,提出基于距离约束稀疏/组稀疏编码(distance constraint sparse/group sparse coding,DCSC/DCGSC)的2种特征选择算法,并分别应用到图像自动标注任务中。考虑到不同特征基相... 为解决图像自动标注中的语义鸿沟问题,有效选择并利用图像特征,提出基于距离约束稀疏/组稀疏编码(distance constraint sparse/group sparse coding,DCSC/DCGSC)的2种特征选择算法,并分别应用到图像自动标注任务中。考虑到不同特征基相似性对图像语义相似性的贡献不同,定义了度量二者相关性的距离约束正则项。将该正则项分别集成到稀疏/组稀疏编码的特征选择模型中,使选择的特征在保证稀疏性/组稀疏性的同时,优先选择与语义相似性描述最接近的视觉特征基。利用在训练图像集中学习的特征权值,寻找测试图像的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图像,并通过标签转移实现图像标注。在Corel5K图像库上测试标注性能,集成多特征的DCGSC查准率、查全率和标注正确的关键词个数可达32%、34%和151,优于其他相关标注算法。而对于单特征图像,使用DCSC也能改善标注性能。可见,距离约束对特征选择和图像标注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图像标注 距离约束 稀疏编码 组稀疏编码 特征选择 K最近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修正距离约束的深井巷道目标定位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余修武 张可 +3 位作者 周利兴 张枫 胡沐芳 刘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2,共5页
针对基于距离约束的井下定位算法本身存在的近似误差,尤其在锚点附近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改进算法,引入1个误差系数ω,并以此为依据,来选取误差较小的边作为定位信息来源,同时引入修正系数ε来进行修正分割点,使其更加接近于垂足,... 针对基于距离约束的井下定位算法本身存在的近似误差,尤其在锚点附近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改进算法,引入1个误差系数ω,并以此为依据,来选取误差较小的边作为定位信息来源,同时引入修正系数ε来进行修正分割点,使其更加接近于垂足,以此来减少定位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远小于原定位算法,约为1/4;改进算法的最大误差小于1.5 m、最小误差为0.2 m;改进算法不仅定位精度优于原定位算法,且计算复杂度较低,更加适用于深井环境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深井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距离约束 误差修正
下载PDF
基于距离约束的InSAR长基线高精度动态测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静 向茂生 +3 位作者 韦立登 王海亮 孙曦蕊 刘忠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89-1595,共7页
为了获得高精度的高程信息,干涉SAR系统需要采用长基线结构,进而要求对长基线进行高精度的动态测量。该文针对单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组合基线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约束的基线联合动态解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空间后方交会模型增... 为了获得高精度的高程信息,干涉SAR系统需要采用长基线结构,进而要求对长基线进行高精度的动态测量。该文针对单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组合基线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约束的基线联合动态解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空间后方交会模型增加距离约束条件,实现了对双天线干涉基线的高精度测量。论文对该方法进行了原理性分析和地面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约50 m的摄影距离处基线长度测量精度优于1 mm,姿态角精度优于60",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SAR 基线测量 空间后方交会 距离约束
下载PDF
顾及距离约束的地标相对影响力评价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永滨 李小龙 +2 位作者 程朋根 蔡联斌 唐瑶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63-1670,共8页
位置的准确描述与否直接影响着LBS的服务质量。相对位置描述作为文本大数据中位置信息交换的常用方式,其关键点在于参照地标的选择,准确地评价地标影响力是正确选择参照地标的重要依据。目前,地标影响力的模型与方法重点关注地标内在特... 位置的准确描述与否直接影响着LBS的服务质量。相对位置描述作为文本大数据中位置信息交换的常用方式,其关键点在于参照地标的选择,准确地评价地标影响力是正确选择参照地标的重要依据。目前,地标影响力的模型与方法重点关注地标内在特征的影响。然而,非孤立存在的地标却同时受到了内在特征与相邻地标的双重约束,因此,在实际场景中是无法忽略距离因素对地标选择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认知、视觉及场景等方面评价地标的个体影响力;利用待定位点与地标的距离,计算每个地标对待定位点的距离相对影响力;提出了顾及距离约束的地标影响力评价模型。最后以南昌市八一广场周边区域内的多个相邻地标为例,结合现场问卷调查验证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的有效性。问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较好地评价了地标的相对影响力,能够为人们推荐比已有模型更符合心理预期的参照地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标 相对影响力 距离约束 地标显著度
下载PDF
基于距离约束的随机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8
8
作者 曾接贤 王斌斌 陈志良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从图像中提取直线是图像处理中基本而又重要的任务。Hough变换是提取直线的经典算法。针对随机Hough变换(RHT)存在无效采样和无效累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随机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该算法在随机Hough变换选择点对时,先... 从图像中提取直线是图像处理中基本而又重要的任务。Hough变换是提取直线的经典算法。针对随机Hough变换(RHT)存在无效采样和无效累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随机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该算法在随机Hough变换选择点对时,先判断这两点是否满足某一距离约束条件,从而确定是否将其变换到参数空间;然后在参数空间中判断直线的存在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本算法具有低内存、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距离约束 随机霍夫变换 直线检测
下载PDF
一种融合局部与全局信息的距离约束角点匹配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恩生 朱敏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81,共4页
图像匹配技术在众多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针对既有平移又有旋转的情形,提出了基于距离约束的角点匹配方法,首先利用角点值进行匹配点对的粗选,然后利用局部角点间距离及全局角点间距离结合进行匹配点对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 图像匹配技术在众多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针对既有平移又有旋转的情形,提出了基于距离约束的角点匹配方法,首先利用角点值进行匹配点对的粗选,然后利用局部角点间距离及全局角点间距离结合进行匹配点对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无误匹配的匹配点对,准确性高,对噪声具有一定鲁棒性,且由于匹配过程中主要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关系,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所以匹配时间大幅减少,在现实中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点提取 角点匹配 旋转不变 距离约束 图像拼接
下载PDF
基于尺度制约规则耦合距离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文亮 张福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133,共8页
为了提高图像的匹配精度及其鲁棒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尺度制约规则耦合距离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采用箱式滤波器对高斯函数二阶偏导进行逼近,对特征点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特征点对应的空间尺度来建立尺度制约规则,剔除伪特征点.然后,... 为了提高图像的匹配精度及其鲁棒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尺度制约规则耦合距离约束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采用箱式滤波器对高斯函数二阶偏导进行逼近,对特征点进行检测;同时,利用特征点对应的空间尺度来建立尺度制约规则,剔除伪特征点.然后,以特征点为中心,形成圆形区域,计算其Haar小波响应,获取特征点的主方向以及特征向量,形成特征描述子.随后,利用特征点的尺度相似性以及角度相似性来建立空间相似法则,完成特征点的匹配.最后,利用特征点欧氏度量的结果,建立距离约束模型,对匹配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进行约束,剔除错误的匹配特征点.实验结果显示,与当前图像匹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匹配的图像具有更好的匹配准确度及匹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Hessian矩阵行列式 尺度制约规则 空间相似法则 距离约束
下载PDF
略谈动词对“自己”长距离约束的制约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金钟镐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2,共4页
本文试图证明"自己"位于宾语位置时,动词(约束域①内的动词)对"自己"长距离约束有制约作用。动词本身的性质能决定"自己"在域内约束还是在域外约束。及物动词可分为可反身动词和不可反身动词:前者是指动... 本文试图证明"自己"位于宾语位置时,动词(约束域①内的动词)对"自己"长距离约束有制约作用。动词本身的性质能决定"自己"在域内约束还是在域外约束。及物动词可分为可反身动词和不可反身动词:前者是指动词的动作行为可以回指其动词的主体,而后者则不能。如果域内动词是不可反身动词,"自己"绝不能域内约束;如果域内动词是可反身动词,"自己"可以在域内或在域外寻找自己的先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己” 约束 距离约束 可反身动词 不可反身动词
原文传递
评审专家抽取中的时间距离约束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陶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年第9期33-36,共4页
针对现有评审专家抽取中距离约束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距离约束。本文介绍了时间距离的含义及其提出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基于GIS技术的时间距离计算方法,具体包括相关假设、计算步骤、解决方案以及实现过程。时间距离约束的... 针对现有评审专家抽取中距离约束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距离约束。本文介绍了时间距离的含义及其提出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基于GIS技术的时间距离计算方法,具体包括相关假设、计算步骤、解决方案以及实现过程。时间距离约束的提出不仅可以保证所有被选专家都可按时到达评审地点,而且还能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合理调配专家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审专家库 时间距离约束 GIS
下载PDF
基于距离约束的精密动态单点定位
13
作者 聂建亮 吴富梅 +1 位作者 郭春喜 程传录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于双天线动态GPS定位,本文采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方法确定飞机运动轨迹;考虑两个接收机所处环境几乎完全相同,两天线的空间距离为固定常数,构造距离约束条件,修正飞机定位结果,提高动态单点定位解算的可靠性。最后以一个实测机载... 对于双天线动态GPS定位,本文采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方法确定飞机运动轨迹;考虑两个接收机所处环境几乎完全相同,两天线的空间距离为固定常数,构造距离约束条件,修正飞机定位结果,提高动态单点定位解算的可靠性。最后以一个实测机载GPS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态单点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单点定位 信息融合 距离约束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可变形变距离约束的人脸三维恢复技术
14
作者 马占春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9-151,共3页
针对二维图像序列人脸的表情极易发生变化,人脸之间特有的三维几何特征失去约束性,几何特征的关联性出现大幅错位,造成三维人脸模型的重建误差较大,真实性不强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形变距离约束的人脸三维恢复技术... 针对二维图像序列人脸的表情极易发生变化,人脸之间特有的三维几何特征失去约束性,几何特征的关联性出现大幅错位,造成三维人脸模型的重建误差较大,真实性不强的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形变距离约束的人脸三维恢复技术,通过计算运动过程中的三维人脸几何特征,运用运动形变约束的理论,通过对形变距离约束完成运动中的人脸特征约束,防止建模过程中出现特征失联的问题,保证建模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得到的人脸建模误差较小,改进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建模 非线性优化 形变距离约束
下载PDF
距离约束在出租车客流网络结构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龙 刘岳峰 司若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0-886,共7页
基于轨迹数据的提取与分析,发现出租车客流存在距离约束。建立包含距离约束的流量演化模型,生成模拟网络,并对不同约束参数下的网络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距离约束导致网络的度分布、流量强度分布、距离强度分布等产生"截... 基于轨迹数据的提取与分析,发现出租车客流存在距离约束。建立包含距离约束的流量演化模型,生成模拟网络,并对不同约束参数下的网络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距离约束导致网络的度分布、流量强度分布、距离强度分布等产生"截断"现象,并且约束距离越小,"截断"现象越明显。随着约束距离的减小,边权分布的衰减速度变慢。度流量强度相关性、度距离强度相关性整体呈现幂律相关,并且随着约束距离的减小,幂指数逐步增大。随着约束距离的减小,节点之间流量强度从微弱的负相关逐步转为微弱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人群移动的距离依赖性对出租车客流网络结构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约束 出租车客流网络 复杂网络 结构特征
下载PDF
RFID距离约束协议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伟 孙惠平 陈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58-2366,共9页
中继攻击给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攻击者通过原封不动地转发RFID读写器和标签的通信消息的方式,增加了读写器和标签通信的距离,破坏了RFID默认为短距离通信的隐含假设.而抵御中继攻击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基于测量读写器与... 中继攻击给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攻击者通过原封不动地转发RFID读写器和标签的通信消息的方式,增加了读写器和标签通信的距离,破坏了RFID默认为短距离通信的隐含假设.而抵御中继攻击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基于测量读写器与标签之间通信时间的距离约束协议,Hancke和Kuhn在2005年提出了第1个RFID距离约束协议HK,自此以后,陆续有新的距离约束协议问世.目的就是设计一个距离约束协议来抵御中继攻击,同时该协议适合于RFID标签计算资源有限的特点.首先回顾了已有的各种距离约束协议,分析了这些协议的优点和缺陷,并提出了针对距离约束协议的攻击模型,最后,基于HK协议,提出了一个新的距离约束协议HKM,该协议采用预定义质询和随机质询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了HK协议浪费的内存,通过与现有的几个典型的距离约束协议进行对比,该协议在内存消耗和抵御中继攻击两个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中继攻击 距离约束协议 安全与隐私 攻击模型
下载PDF
距离约束分簇策略下无人机群空地组网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媛媛 乌云嘎 +2 位作者 董瑶瑶 冯志勇 尉志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959,共9页
在无人机(UAV)辅助的能量受限低功耗物联网(IoT)节点数据传输场景中,针对传统的Matérn聚类过程(MCP)建模造成的无人机覆盖冗余问题,该文提出一种Matérn集群下的距离约束分簇策略(MCDC)。该策略采用带有距离约束的Matérn... 在无人机(UAV)辅助的能量受限低功耗物联网(IoT)节点数据传输场景中,针对传统的Matérn聚类过程(MCP)建模造成的无人机覆盖冗余问题,该文提出一种Matérn集群下的距离约束分簇策略(MCDC)。该策略采用带有距离约束的Matérn聚类过程对无人机和地面IoT节点位置进行了建模,实现冗余覆盖的大幅度下降。在此分布策略下,IoT节点首先通过从无人机发送的射频信号中收集能量,然后利用收集的能量向无人机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解决IoT节点能量受限问题。此外,分析了IoT节点传输机会以及无人机群空地网络的上行传输中断性能和吞吐量,并衡量了上下行阶段的时间分配比,无人机的发射功率,以及IoT节点密度等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群 距离约束 能量收集 低功耗物联网 空地组网 随机几何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二次距离约束图像检索技术
18
作者 白明昌 《甘肃科技纵横》 2008年第3期16-16,29,共2页
相关反馈技术是图像检索过程中的一种交互式技术。在图像检索中,传统支持向量机作为反馈学习仅仅是把相关反馈看作模式分类问题。然而在海量图像数据中,映像到特征空间中的图像是线性不可分的,在图像检索中仅靠简单的模式分类来学习反馈... 相关反馈技术是图像检索过程中的一种交互式技术。在图像检索中,传统支持向量机作为反馈学习仅仅是把相关反馈看作模式分类问题。然而在海量图像数据中,映像到特征空间中的图像是线性不可分的,在图像检索中仅靠简单的模式分类来学习反馈,得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本文在无约束的反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约束距离算法,即在基于支持向量机得到分类后,对分类结果按照距离相关图像的聚类中心进行再次排序后,将结果回馈给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机 二次距离约束 相关反馈
下载PDF
通信距离约束下异构水下爬游机器人任务分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雅丽 高立娥 +2 位作者 李乐 郭利伟 刘卫东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年第9期204-209,共6页
为了保证执行任务的水下爬游机器人之间时刻保持信息交互,提出了一种带通信距离约束的异构水下爬游机器人集群任务分配方法;首先,建立了异构水下爬游机器人集群的任务分配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多水下爬游机器人通信距离、航程等约束条件... 为了保证执行任务的水下爬游机器人之间时刻保持信息交互,提出了一种带通信距离约束的异构水下爬游机器人集群任务分配方法;首先,建立了异构水下爬游机器人集群的任务分配数学模型;其次,分析了多水下爬游机器人通信距离、航程等约束条件;最后,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对异构水下爬游机器人集群的任务分配问题进行求解,在满足约束条件情况下实现了多爬游机器人总航行距离最短;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通信距离约束下实现多水下爬游机器人任务分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水下爬游机器人 通信距离约束 任务分配 蚁群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距离约束的高精度组网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子越 甘晓川 马骊群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18年第10期26-30,共5页
大型装备制造业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数字化测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测量对象的多样化和测量技术更新使得传统的单一参量测量技术难以满足制造业需求,大尺寸坐标测量技术成为大尺寸测量的主要手段及重要发展方向,并得以广泛应用。大... 大型装备制造业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数字化测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测量对象的多样化和测量技术更新使得传统的单一参量测量技术难以满足制造业需求,大尺寸坐标测量技术成为大尺寸测量的主要手段及重要发展方向,并得以广泛应用。大尺寸的一维位移测量可以通过溯源手段达到很高的精度,研究一种基于多个距离约束的坐标测量方法。首先介绍了组网算法的数学模型,然后给出了最优化的求解方法,为完成求解还设计了合理的迭代初值获取方法,最终可通过迭代解算出多个测量站位的位姿和多个控制点的坐标,达到高精度组网的目的。最后,设计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组网方法与一维标准器比对的距离测量精度优于±3um,与正四面体标准器比对的坐标测量精度优于6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测量 大尺寸坐标测量 距离约束 组网 迭代初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