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4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外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曹源(综述) 吕扬 周方(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常见于中青年[1~3]。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如何选择尚存争议[4,5],但对于运动员、年轻人等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肯定[6]。跟腱断裂...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常见于中青年[1~3]。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如何选择尚存争议[4,5],但对于运动员、年轻人等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肯定[6]。跟腱断裂的手术方式多样,近年来出现各种微创术式[7,8]。术式以及医生经验的差异导致术后外固定佩戴时间以及早期功能锻炼计划有所不同[9,10]。传统的术后康复方案通常需要严格非负重跖屈位石膏固定6周[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肉系统 跟腱断裂 早期功能锻炼 医生经验 石膏固定 微创术式 修复术后 术后康复
下载PDF
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2
作者 王哲 崔继君 +1 位作者 康聪 马凯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究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3~12月就诊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共19例,采用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中穿刺次... 目的探究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3~12月就诊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共19例,采用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统计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中穿刺次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和Kaikkonen评分。结果患者平均切口长度(2.61±0.23)cm,平均手术时间(41.42±4.9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22±2.07)mL术中平均穿刺7(6,8)次,均无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AOFAS、ATRS、Kaikkonen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术后1年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多孔金属板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下载PDF
经皮微创手术联合Bunnell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宋磊 张树立 顾怀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手术联合Bunnell缝合法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Bunnell缝合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微创手术... 目的研究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手术联合Bunnell缝合法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Bunnell缝合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微创手术+Bunnell缝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2.32±2.12)ml少于对照组的(56.04±3.76)ml,切口长度(2.24±0.54)cm以及手术时间(31.23±1.4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2.32±2.21)cm、(62.43±2.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微创手术联合Bunnell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术中各项指标,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Bunnell缝合法 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4
作者 石守印 海拉提·巴合提 +1 位作者 孙俊刚 周文正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16~52岁,平均(32±5)岁。采用小切口+...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16~52岁,平均(32±5)岁。采用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完成跟腱断端缝合修复,手术前后采用Arner-Lindholm跟腱功能评定标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定患者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患者切口均愈合,无皮肤坏死和跟腱外露,未出现切口感染和腓肠神经损伤症状,至随访结束未出现跟腱再次断裂。末次随访Arner-Lindholm跟腱功能评分:优20例,良4例。末次随访AOFAS评分:优20例,(95±5)分;良4例,(80±5)分;总分平均为(87.5±5)分。结论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改良Kessler缝合法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下载PDF
跟腱断裂缝合术后病人实施分阶段康复护理效果的Meta分析
5
作者 李莹 杨巧巧 +2 位作者 党晨珀 朱婷 侯费祎 《循证护理》 2024年第6期951-95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分阶段康复护理在跟腱断裂缝合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分阶段康复护理在跟腱断裂缝合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有关常规护理对比分阶段康复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在跟腱断裂缝合术后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28日。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从中提取所需信息,根据Cochrane系统评估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分阶段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术后疼痛[MD=-2.11,95%CI(-2.56,-1.66),P<0.00001]、缩短住院时间[MD=-4.46,95%CI(-4.90,-4.01),P<0.00001]、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0.29,95%CI(0.18,0.45),P<0.00001]、切口感染发生率[RR=0.29,95%CI(0.14,0.60),P=0.001]、术后发热发生率[RR=0.35,95%CI(0.15,0.81),P=0.01]、跟腱粘连发生率[RR=0.26,95%CI(0.10,0.69),P=0.007]、提高疗效[RR=1.16,95%CI(1.02,1.33),P=0.03]。但两组术后跟腱再断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05,2.08),P=0.2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分阶段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跟腱断裂缝合术后病人的康复情况。建议临床积极应用分阶段康复护理,有效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护理 跟腱断裂 疼痛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每日目标化管理模式联合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莉敏 张颖 张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每日目标化管理模式联合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60例行跟腱修复手术的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跟腱修复... 目的探讨每日目标化管理模式联合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跟腱断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60例行跟腱修复手术的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跟腱修复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按照快速康复计划建立护理路径并结合每日目标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与口渴评分及患肢肿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口渴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肢肿胀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和肌肉萎缩发生率分别为3.33%(1/3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目标化管理联合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跟腱断裂围术期护理中有明显优势,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促进早期离床活动,降低术后感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进行目标化管理有利于护士精准执行,能够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日目标化管理 快速康复护理 护理路径 跟腱断裂 围术期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
7
作者 陈香梅 王润 +2 位作者 袁树芳 白露 刘俐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研究跟腱断裂及手术修复后不同时间段、不同体位下的弹性变化,及其与临床功能的相关性,评价SWE成像对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SWE成像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跟腱断裂在北京...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研究跟腱断裂及手术修复后不同时间段、不同体位下的弹性变化,及其与临床功能的相关性,评价SWE成像对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SWE成像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跟腱断裂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行手术修复的36名患者的跟腱SWE。于初次就诊时、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分别测量跟腱中立位、最大跖屈位、最大背屈位的SWE值,同时进行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结果跟腱断裂后,SWE值明显下降。手术修复后,跟腱肿胀增粗,中立位长轴跟腱SWE值先增加后降低,最大背屈位长轴SWE值逐渐增加,低于健康志愿者的跟腱SWE值。中立位及最大背屈位SWE值与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呈正相关(r=0.759,r=0.944)。结论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中立位及背屈位长轴SWE值逐渐上升,与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呈正相关,可用于跟腱断裂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手术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
8
作者 陈香梅 王润 +2 位作者 袁树芳 白露 刘俐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研究跟腱断裂及手术修复后不同时间段、不同体位下的弹性变化,及其与临床功能的相关性,评价SWE成像对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SWE成像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研究跟腱断裂及手术修复后不同时间段、不同体位下的弹性变化,及其与临床功能的相关性,评价SWE成像对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使用SWE成像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跟腱断裂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进行手术修复的36名患者的跟腱SWE。于初次就诊时、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分别测量跟腱中立位、最大跖屈位、最大背屈位的SWE值,同时进行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结果跟腱断裂后,SWE值明显下降。手术修复后,跟腱肿胀增粗,中立位长轴跟腱SWE值先增加后降低,最大背屈位长轴SWE值逐渐增加,低于健康志愿者的跟腱SWE值。中立位及最大背屈位SWE值与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呈正相关(r=0.759,r=0.944)。结论跟腱断裂手术修复后,中立位及背屈位长轴SWE值逐渐上升,与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呈正相关,可用于跟腱断裂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手术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急性跟腱断裂治疗研究进展
9
作者 许鹤星 刘彦群 +5 位作者 方龙云 李安镇 秦向征 李红日 文吉 朴文田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急性跟腱断裂好发于30~40岁的运动爱好者,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认为功能康复在跟腱断裂治疗中起关键作用.多数外科医生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首选保守治疗,但手术仍是急性跟腱断裂更可靠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急性跟腱断裂治疗... 急性跟腱断裂好发于30~40岁的运动爱好者,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认为功能康复在跟腱断裂治疗中起关键作用.多数外科医生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首选保守治疗,但手术仍是急性跟腱断裂更可靠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急性跟腱断裂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跟腱断裂的原因、损伤机制及分型应力突然增加导致运动负荷升高是跟腱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约78%的患者发生在跑步、跳跃、打篮球等剧烈运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跟腱断裂 开放治疗 微创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疗效对比
10
作者 林宇宁 何杏贤 邵庆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性。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1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中。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经皮微创组)和B组(开放手术组...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性。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1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中。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经皮微创组)和B组(开放手术组)。在至少6个月的随访中,记录了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6个月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评分(AOFAS),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的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在术后早期(6个月)AOFAS评分方面,A组(88.26±6.75)分明显高于B组(81.57±5.12)分(P<0.05)。此外,经皮微创组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而开放手术组则有1例伤口感染。结论:经皮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方面显示出更好的效果,明显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并让患者早期功能更快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微创技术 开放手术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应用于跟腱断裂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顾剑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078-0081,共4页
分析对于跟腱断裂手术患者,采用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的效果。方法 实施跟腱断裂术的患者,共72例,对于创口的冲洗,常规A组采用生理盐水,防粘连B组采用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7天,对两组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 分析对于跟腱断裂手术患者,采用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的效果。方法 实施跟腱断裂术的患者,共72例,对于创口的冲洗,常规A组采用生理盐水,防粘连B组采用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7天,对两组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对两组ADL评分比较,相较于常规A组,防粘连B组高,(P<0.05);术后7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于功能以及对线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对线等等评分,相较于常规A组,防粘连B组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前跖屈角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防粘连B组跖屈角度>常规A组,(P<0.05)。结论 对于跟腱断裂手术患者来说,羧甲基壳聚糖冲洗液的应用,术后可避免发生粘连,同时可帮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足踝功能,属于安全且有效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案,可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防粘连冲洗液 跟腱断裂 效果
原文传递
有限切开无结桥接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维波 张宜 +2 位作者 梁文卫 朱春晖 周福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687-2691,共5页
背景:跟腱断裂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传统手术方式切口大,并发症产生概率高,探索其微创手术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目的:探讨有限切开无结桥接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 背景:跟腱断裂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传统手术方式切口大,并发症产生概率高,探索其微创手术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目的:探讨有限切开无结桥接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切开无结桥接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分析随访期并发症及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采用Amer-Lindholm标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均未出现切口并发症,Amer-Lindholm标准疗效优18例(82%)、良4例(18%),优良率100%;②末次随访时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均高于术前,目测类比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患者患侧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有限切开无结桥接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有限切开 无结 桥接 随访 并发症
下载PDF
Krackow缝合法和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伍亮 孙丽丽 谷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Krackow缝合法和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 目的:观察Krackow缝合法和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6,Krackow缝合法)和对照组(n=52,改良Kessler缝合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 d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6个月的跟腱活动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白细胞(WBC)、皮质醇(Cor)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AOFAS-AH和ATRS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rackow缝合法和改良Kessler缝合法应用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均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Krackow缝合炎症应激反应更小,术后跟腱活动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KRACKOW缝合法 改良Kessler缝合法 跟腱功能
下载PDF
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聪 王哲 崔继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1期78-82,共5页
目的观察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跟腱龙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随访6个月。比较2... 目的观察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跟腱龙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跟腱愈合时间)、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实验室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跟腱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分别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AOFAS踝-后足评分、ATRS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时,2组TGF-β1、BMP-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孔金属板辅助下微创跟腱修补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较好,能加快术后康复,改善患肢功能,提高TGF-β1、BMP-2水平,且多孔金属板更贴合病变组织生理解剖形态,可大大减少手术相关损伤和并发症,相较于跟腱龙修补术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金属板 微创跟腱修补术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 跟腱完全断裂评分
下载PDF
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宇 陈文 方宜宥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前MRI评估与跟腱吻合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中MRI诊断准确率及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作... 目的探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前MRI评估与跟腱吻合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评估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中MRI诊断准确率及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RI检查,以术中探查为金标准,并记录术前、术后12周的SF-MPQ评分及AOFAS评分。按照术前MRI评估及术中探查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部分断裂组(20例)和完全断裂组(40例)。分析MRI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周时SF-MPQ评分及AOFAS评分;分析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MRI检查在严重程度不同的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中诊断准确率为100%(60/60,例),在新鲜闭合性完全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中诊断准确率为92.50%(37/40,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疼痛相关性分析,术后12周时部分断裂组患者在SF-MPQ各项量表评分下降均优于完全断裂组(P<0.05);且严重程度(完全断裂)、完全性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Ⅲ型)、断裂部位(跟腱下段)是导致术后12周时踝关节仍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前MRI评估与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术后12周时部分断裂组患者的AOFAS评分高于完全断裂组患者(P<0.05);且严重程度(完全断裂)、完全性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Ⅱ型;Ⅲ型)、断裂部位(跟腱下段)是导致术后12周时踝关节功能恢复一般及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I在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术前MRI评估相关参数跟腱断裂严重程度、完全性跟腱断裂Myerson分型及跟腱断裂部位可作为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的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 术前MRI 术后踝关节 疼痛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军事训练跟腱损伤人员的高频肌骨超声灰度表现及其在诊断跟腱断裂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媛 刘佳 +1 位作者 吴晓燕 姥义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究军事训练跟腱损伤人员的高频肌骨超声灰度表现及其在跟腱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中心第904医院接诊的参与军事训练后跟腱损伤患者106例,男性90例,女性16例;年龄18~39岁,平... 目的探究军事训练跟腱损伤人员的高频肌骨超声灰度表现及其在跟腱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中心第904医院接诊的参与军事训练后跟腱损伤患者106例,男性90例,女性16例;年龄18~39岁,平均25.1岁。均经手术证实为单侧跟腱损伤。分析高频肌骨超声(美国GE公司Logiq E9型)平扫检查浅表骨骼肌肉组织与手术诊断跟腱断裂的一致性,并比较手术诊断和超声诊断结果下患者的患侧和健侧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差异,分析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对跟腱断裂的诊断效能。结果106例跟腱损伤患者中,经手术诊断跟腱断裂86例,其中超声诊断跟腱断裂76例,未断裂10例;手术确诊跟腱未断裂20例,其中超声诊断跟腱未断裂12例,断裂8例,超声诊断跟腱损伤的特异度为88.4%(76/86),灵敏度为60.0%(12/20)。超声诊断和手术诊断跟腱断裂的Kappa值为0.465。跟腱断裂患者的患侧区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32.29±12.34)低于邻近健康区(69.81±17.45)和健侧区(71.03±20.41,P<0.05),邻近健康区和健侧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腱断裂组患侧区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32.29±12.34)低于跟腱未断裂组(54.71±16.89,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结果显示,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诊断跟腱断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7(95%CI:0.592~0.882)。结论军事训练跟腱损伤人员患侧区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降低,高频肌骨超声灰度值诊断跟腱断裂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损伤 高频肌骨超声 跟腱断裂 军事训练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运动性跟腱断裂类型及手术效果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花 沈素红 +1 位作者 王红丽 沈泽航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76,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运动性跟腱断裂类型及手术效果的判断价值。选取65例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5例不完全断裂患者和20例完全断裂患者。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系统测量患者跟腱纵切面的平均弹性值(Em... 本研究旨在分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运动性跟腱断裂类型及手术效果的判断价值。选取65例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5例不完全断裂患者和20例完全断裂患者。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系统测量患者跟腱纵切面的平均弹性值(Emean)。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不完全断裂组相比,完全断裂组患者的跟腱纵切面Emean明显降低(P<0.01)。以跟腱纵切面Emean≤89.434 kPa为截断值,跟腱纵切面Emean诊断跟腱完全断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00%、73.33%和0.832。与治疗效果优良患者相比,治疗效果可差患者的跟腱纵切面Emean明显降低(P<0.05)。以跟腱纵切面Emean≤184.81 kPa为截断值,跟腱纵切面Emean诊断治疗效果优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3.33%、58.00%和0.760。本研究表明,跟腱纵切面Emean可用于评估跟腱断裂类型和术后跟腱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跟腱断裂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平均弹性值 疗效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闭合跟腱断裂的疗效比较
18
作者 张洪彬 何文全 +2 位作者 苏进益 陆红日 栾波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84-587,共4页
目的比较卵圆钳配合骨锚钉技术和传统大切口术式治疗闭合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将37例闭合跟腱断裂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卵圆钳配合骨锚钉技术治疗,17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切口术式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 目的比较卵圆钳配合骨锚钉技术和传统大切口术式治疗闭合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将37例闭合跟腱断裂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卵圆钳配合骨锚钉技术治疗,17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切口术式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完全负重下地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6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大切口术式相比,卵圆钳配合骨锚钉技术治疗闭合跟腱断裂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患者完全负重下地时间早,踝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卵圆钳配合骨锚钉
下载PDF
小切口辅助经皮缝合系统修复急性闭合跟腱断裂并发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钰 王晓宁 +3 位作者 黄鑫 陈国强 陈华 吴克俭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辅助经皮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处置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8月至2019年11月采用小切口辅助经皮跟腱缝合系统(micro-incision percutaneous Achilles tendon suture system,MIPAS)治疗的急性闭... 目的:分析小切口辅助经皮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处置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8月至2019年11月采用小切口辅助经皮跟腱缝合系统(micro-incision percutaneous Achilles tendon suture system,MIPAS)治疗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279例,其中男269例,女10例;右侧96例,左侧183例;年龄18~64(36.9±11.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0.5~7(2.7±0.9)d。收集记录术后18个月内切口相关情况、再断裂、腓肠神经损伤、静脉血栓、跟腱粘连、局部疼痛和踝关节僵硬,以及相应处置措施和并发症转归,总结分析原因和预防策略。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浅表及深部感染,未出现症状性跟腱粘连和踝关节僵硬。发生迟发性线结反应2例(0.7%),再断裂5例(1.8%),腓肠神经损伤3例(1.1%),穿刺点皮肤内陷21例(7.5%),症状性静脉血栓2例(0.7%),一过性内踝后方疼痛45例(16.1%)。经个体化处理,功能良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分93~100(98.9±5.4)分。结论:应用MIPAS系统修复跟腱断裂有其特殊并发症,但切口相关并发症、再断裂、腓肠神经损伤、膝上深静脉血栓和踝关节僵硬等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小切口辅助经皮跟腱缝合系统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开放与微创手术方式对兔急性跟腱断裂愈合影响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高剑 吴建科 +8 位作者 马国续 李晓亮 张汉霖 张博闻 丁一 康毅 黄永禄 巩凡 赵飞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 通过构建动物建模以及分子层面的检测对比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对兔跟腱愈合的影响。方法 构建兔跟腱断裂模型并分组进行手术处理;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术后1周和8周的跟腱组织形态;采用Western b... 目的 通过构建动物建模以及分子层面的检测对比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对兔跟腱愈合的影响。方法 构建兔跟腱断裂模型并分组进行手术处理;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术后1周和8周的跟腱组织形态;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术后8周各组跟腱组织中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术后8周各组跟腱组织中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采用qPCR检测术后8周跟腱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Ⅰ)和Ⅲ型原蛋白(Collagen typeⅢ,COLⅢ)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术后8周各组跟腱抗张力和弹性模量。结果 术后8周,微创手术术后跟腱组织炎症反应弱于开放手术组;微创手术组的炎性因子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弱于开放手术组;微创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比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更高,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更低;微创手术组的跟腱抗张力和弹性模量都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微创手术组相较于开放手术组术后引发炎症反应更弱,新生血管形成更快,跟腱术后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手术 微创手术 跟腱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