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离散-连续比例选择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王芯 吕晓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文章基于Kuhn-Tucker模型的KAR模型和MDCEV模型是两个应用比较广泛的研究绝对数量的模型,有良好的性质。文章基于比例数据的特点,还有KAR和MDCEV中效用函数的形式,提出了适用于比例数据的比例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研究比例数据的Amemyia-T... 文章基于Kuhn-Tucker模型的KAR模型和MDCEV模型是两个应用比较广泛的研究绝对数量的模型,有良好的性质。文章基于比例数据的特点,还有KAR和MDCEV中效用函数的形式,提出了适用于比例数据的比例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研究比例数据的Amemyia-Tobin模型来说,提出的比例模型的形式更加的简单,满足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参数的含义更加的清晰,并且参数估计也比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模型 离散-连续模型 效用模型 比例数据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锦州25-1南油田太古界潜山油藏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旭 赵春明 +3 位作者 雷源 吕坐彬 张迎春 童凯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80-83,共4页
针对锦州25-1南太古界潜山油藏裂缝发育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对裂缝性油藏描述及开发方案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建立构造模型网格的基础上,对基质和裂缝系统分开建模,并首次引入离散裂缝网格建... 针对锦州25-1南太古界潜山油藏裂缝发育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对裂缝性油藏描述及开发方案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建立构造模型网格的基础上,对基质和裂缝系统分开建模,并首次引入离散裂缝网格建模技术,建立起反映裂缝性油藏地质特征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并对地质建模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开发效果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潜山优化开发方案。该方案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在锦州25-南潜山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油藏 地质建模 离散模型 数值模拟一体化 锦州25-1南油田
下载PDF
通勤出行时间与方式选择 被引量:11
3
作者 鲜于建川 隽志才 朱泰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01-1605,共5页
针对不同方式通勤出行者在出行时间上的差异性,从通勤出行方式对通勤出行时间的影响出发,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时间选择纳入同一模型系统,建立由离散选择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组成的离散-连续模型,对通勤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及其... 针对不同方式通勤出行者在出行时间上的差异性,从通勤出行方式对通勤出行时间的影响出发,将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时间选择纳入同一模型系统,建立由离散选择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组成的离散-连续模型,对通勤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及其相互影响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通勤出行方式对出行时间选择有显著影响,通勤者年龄、性别及其家庭成员结构、工作活动属性及通勤途中的非工作活动安排等都是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准确预测通勤出行选择行为及其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出行 出行时间 出行方式 离散-连续选择模型
下载PDF
投资组合有效选择的一种实用算法
4
作者 刘树人 杨柳 王芳华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3年第3期73-76,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组合投资中基于离散系数的均衡理论。然后提出了求解高维数组合投资问题的转轴算法,该算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处理各投资项目之间的协方差矩阵为半正定的情形。
关键词 投资组合 有效选择 转轴算法 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 多目标规划 均衡理论 离散系数 协方差矩阵
下载PDF
考虑停车可用性的建成环境对小汽车通勤出行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尹超英 邵春福 王晓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4-719,共6页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考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停车可用性,以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PAM-DCM)。利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借助Mplu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与不考虑停...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考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停车可用性,以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PAM-DCM)。利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借助Mplu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与不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模型拟合效果更优,且停车可用性对小汽车通勤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建成环境对小汽车通勤有显著影响,且居住地建成环境的影响大于工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停车可用性 建成环境 小汽车通勤 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
原文传递
全球FTA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开 靳玉英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111,共9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浪潮,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从复杂网络角度对全球FTA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全球FTA网络,对其网络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此后利用...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浪潮,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从复杂网络角度对全球FTA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全球FTA网络,对其网络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此后利用离散选择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除传统的地理和经济因素外,FTA的网络结构特征也是其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原因,而且加入制度、语言和历史文化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证实模型的结果非常稳健。最后是全文的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协定 离散选择模型 “轴心-辐条”格局 复杂网络
原文传递
非线性定价下的居民能源需求特征测度——基于条件与无条件需求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方燕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共13页
随着能源领域复杂非线性定价的广泛使用,对居民能源需求特征的准确测度,是政府规制者和学术界评估与实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础问题。以居民用电的分时阶梯定价为例,首先从理论上刻画了非线性定价下的条件需求与无条件需求;然后利用2009—2... 随着能源领域复杂非线性定价的广泛使用,对居民能源需求特征的准确测度,是政府规制者和学术界评估与实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础问题。以居民用电的分时阶梯定价为例,首先从理论上刻画了非线性定价下的条件需求与无条件需求;然后利用2009—2011年杭州和上海的电网公司行政数据,分别估计了条件需求与无条件需求收入与价格特征,并通过分解需求弹性探索了阶梯定价结构与需求特征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阶梯下的条件价格弹性差异明显,在峰和谷时段分别为-0.24^-3.93和-0.06^-1.19;利用参数与非参数估计得出的分时阶梯电价下的无条件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1.051与-1.032,均大于纯分时电价下的需求弹性-0.688。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定价结构显著影响需求特征,阶梯定价相对于线性定价将提高居民的能源价格弹性;而对条件弹性与无条件弹性的分解显示,非线性定价的价格弹性受到尖点黏贴效应与阶梯虚拟收入效应的联合影响。研究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阶梯定价 分时阶梯定价 条件与无条件需求 离散-连续选择模型 弹性结构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