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布病脊柱炎
1
作者 张耀 张强 +3 位作者 赵昌松 陈佳敏 马睿 袁征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布病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例病灶呈跳跃性分布的胸腰椎布病脊柱炎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布病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例病灶呈跳跃性分布的胸腰椎布病脊柱炎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1年,VAS、JOA、ODI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01);术后1年的VAS、JOA、ODI与术后2周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01)。术后2周,所有患者ESR、CRP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430,P=0.395)。但术后1年的ESR、CRP与术前及术后2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01)。9例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患者的ASIA分级由术前B级1例、C级2例、D级6例,恢复至术后1年时D级1例、E级8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布病脊柱炎,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布病脊柱炎 跳跃性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雪春 周杨 李圆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51-52,55,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及外侧淋巴结清扫术的175例PTC患者,分析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 目的: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及外侧淋巴结清扫术的175例PTC患者,分析跳跃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及超声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PTC患者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率为1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微小钙化、存在血流、位于甲状腺上极是PTC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为0.814,预测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91.1%。结论:肿瘤微小钙化、存在血流、位于甲状腺上极是PTC患者颈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跳跃性转移 超声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跳跃性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麦威拉呢·木合塔尔 高书涛 +3 位作者 胡宇坤 依力达尔·塞达合买提 盛伟斌 甫拉提·买买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目的:总结跳跃性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跳跃性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2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49.5±2... 目的:总结跳跃性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跳跃性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2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49.5±27.5岁。其中2处病灶24例,3处病灶7例。对每例患者明确责任椎,确定手术病灶、融合节段、内固定方式,以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随访29.7±14.7个月(15~85个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红细胞沉降(ESR)和C-反应蛋白(CRP);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病灶后凸Cobb角;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骨愈合标准分级以评估术后结核活动性、症状改善、畸形矫正及骨愈合。结果:31例患者中20例(65.4%)只有1处病灶出现临床症状,23例(74.2%)以疼痛为主诉入院,15例(48.4%)在病程中只有疼痛症状,而11例(35.5%)只有1处病灶出现疼痛症状,18例(58.1%)患者初诊时至少有1处病灶漏诊。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80.0±52.2min(165~330min),失血量567.7±332.0mL(150~1000mL)。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例,切口感染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结核病灶均治愈,未出现复发。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ESR为41.5±26.3mm/h、16.3±13.4mm/h、12.5±6.3mm/h、11.4±5.2mm/h、9.2±3.1mm/h;CRP为32.8±23.2mg/L、7.3±5.6mg/L、6.2±4.1mg/L、5.1±3.7mg/L、2.8±2.3mg/L;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6.4±2.4分、2.4±1.7分、2.3±1.3分、1.6±0.9分、0.9±0.7分、0.4±0.3分。术后各个时间点CRP、ESR、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Cobb角25.7°±4.9°,术后1周15.4°±2.1°,末次随访时17.1°±2.3°,术后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10例存在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末次随访时1例术前A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术前B级患者1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D级;5例术前C级患者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术后6~12个月42处植骨病灶均获得骨融合,末次随访时34处病灶BridwellⅠ级愈合,8处病灶BridwellⅡ级融合。结论:对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明确责任椎及各处病灶病变特点,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安全且高效,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跳跃性 个体化治疗 植骨融合内固定 手术疗效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李润霄 沈文斌 +1 位作者 曹彦坤 邓文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5-1671,共7页
目的:探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nodal skip metastasis, NSM)预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价值及其出现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将患者分为NSM组和非淋巴结跳跃性转移(NNSM)组。利... 目的:探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nodal skip metastasis, NSM)预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价值及其出现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食管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将患者分为NSM组和非淋巴结跳跃性转移(NNSM)组。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影响NSM出现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全组患者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及两组患者治疗后失败情况等,并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减少一些偏差和混杂变量。结果:患者中位OS时间和PFS时间分别为26.0个月(95%CI:23.1~28.9)和18.0个月(95%CI:14.8~21.2)。NSM组与NNSM组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33.0个月和24.0个月(χ^(2)=8.025,P=0.005);中位PFS时间分别为24.1个月和14.3个月(χ^(2)=5.012,P=0.02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病变部位和病理N分期为影响患者出现NSM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00、0.000)。PSM后NSM组患者的1、3、5年OS和PFS也均显著性优于NNSM组患者(χ^(2)=5.301、4.581,P=0.021,0.032)。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食管癌病变部位、病理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均为影响患者OS和PFS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24、0.004、0.000、0.016、0.001和0.009、0.008、0.000、0.010、0.006)。结论:NSM为食管癌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较好的预测指标,且病变部位和病理N分期为影响NSM出现的独立性危险因素;NSM与NNSM组患者治疗后失败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最终的研究结论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大宗病例的随机对照相关研究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切除 跳跃性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跳跃性多节段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效果观察
5
作者 费继明 王鑫 苏世奇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跳跃性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脊柱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48例采取PVP术式治疗的跳跃性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进行PVP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随访时...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跳跃性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脊柱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48例采取PVP术式治疗的跳跃性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进行PVP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脊柱功能均明显恢复,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跳跃性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PVP治疗,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短、康复快等优势前提下,能显著促进脊柱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性脊柱骨折 多节段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功能
下载PDF
跳跃性脊柱结核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麦威拉呢·木合塔尔 盛伟斌 甫拉提·买买提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6786-16791,共6页
结核病通常由来自原发病灶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播散感染全身器官和组织,脊柱结核在脊柱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仍比较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及医疗水平相对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近年来脊柱结核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目前在临床上多节段或跳跃性脊... 结核病通常由来自原发病灶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播散感染全身器官和组织,脊柱结核在脊柱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仍比较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及医疗水平相对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近年来脊柱结核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目前在临床上多节段或跳跃性脊柱结核的患者仍比较多,但是由于其特点是存在被正常的椎体所隔开至少两处脊柱椎体或附件结核病灶,极易出现漏诊,随着近年来MRI普及,漏诊率有所下降。对于跳跃性脊柱结核,除了彻底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应进行适当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或组织病理学评估,以作出准确的诊断。相对于普通单病灶脊柱结核,跳跃性脊柱结核症状更重,更易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治疗难度也相对更大。本文主要对跳跃性脊柱结核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理解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跳跃性 诊断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超声联合临床特征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跳跃性转移的价值
7
作者 李栋 郑琪 +1 位作者 唐丽玮 孙芳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2例PTC患者的超声特征,根据有无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分为跳跃组与非跳跃组,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2例PTC患者的超声特征,根据有无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分为跳跃组与非跳跃组,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1 cm、肿瘤位于腺体上极及包膜侵犯是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显示AUC为0.807。结论 患者年龄(≥55岁)、肿瘤大小(最大径≤1 cm)、肿瘤位置(位于上极)及包膜侵犯是发生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跳跃性转移常为颈部多区受累(多为III、IV区)。因此当超声发现甲状腺可疑恶性病灶并伴有以上超声征象及临床特征时,应仔细扫查颈侧区淋巴结,尤其是III、IV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 跳跃性转移
下载PDF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及其成因
8
作者 张俊芳 王雯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64-67,共4页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是在社会发展总进程的制约下,具体国家或民族由于其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所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体系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跳跃性规律具有客观...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是在社会发展总进程的制约下,具体国家或民族由于其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所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体系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跳跃性规律具有客观普遍性,但是,它内在于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并表征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是多种历史机国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所有制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选择性是其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运动 跳跃性发展 历史跳跃性规律 资本主义阶段 历史发展 历史一般规律 普遍 社会发展 世界历史 历史选择
下载PDF
跳跃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9
作者 卜保献 李志伟 +1 位作者 石福明 张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92-1593,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跳跃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椎跳跃性骨折进行手术减压、内固定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术后均得到1—1.8a随访,患者损伤脊柱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合并脊髓损伤者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目的]探讨胸腰椎跳跃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椎跳跃性骨折进行手术减压、内固定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术后均得到1—1.8a随访,患者损伤脊柱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合并脊髓损伤者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跳跃性胸腰椎骨折得到方案良好手术治疗,对患者脊柱及脊髓功能等恢复有极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跳跃性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基于跳跃性诊断的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义明 梁忠民 +1 位作者 赵卫民 刘晓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3,57,共4页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致使水文系列的一致性遭到破坏,传统频率分析方法对水文系列的一致性要求已很难满足。为此,探索非一致性水文系列的频率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假定"发生跳跃性变异的实测系列存在着某种理想化的平...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致使水文系列的一致性遭到破坏,传统频率分析方法对水文系列的一致性要求已很难满足。为此,探索非一致性水文系列的频率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假定"发生跳跃性变异的实测系列存在着某种理想化的平稳性(一致性)状态,且这种平稳状态所具有的振动中心(即均值)是系列变异点前后两实测样本系列均值的线性组合",通过综合变异点前后两段系列,开展跳跃性变异系列的一致性修正及频率分析计算。应用该方法对黄河上游唐乃亥站1961—2007年的年径流系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未修正系列和修正系列的水文频率计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0 a一遇设计标准以上设计年径流量的差异幅度在6.7%以上;且随着设计标准的提高,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一致 跳跃性变异 一致修正 水文频率分析
下载PDF
基于TIGGE资料的预报跳跃性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换换 段明铿 +2 位作者 智协飞 胡航菲 赵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利用2011年3月—2013年2月TIGGE资料中ECMWF,NCEP及CMA 3个中心的500 hPa佗势高度场、850 hPa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集合预报资料,采用Jumpiness指数同时结合单点跳跃、异号两点跳跃等预报跳跃相关概念,研究了集合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 利用2011年3月—2013年2月TIGGE资料中ECMWF,NCEP及CMA 3个中心的500 hPa佗势高度场、850 hPa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集合预报资料,采用Jumpiness指数同时结合单点跳跃、异号两点跳跃等预报跳跃相关概念,研究了集合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预报的预报跳跃特征问题,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而言,短时效预报之间的跳跃性低于长时效预报之间的跳跃性。集合平均预报的结果之间较其相应的控制预报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在预报跳跃的频率统计方面,集合平均预报结果总体上明显低于集合控制预报,两者在长时效的预报跳跃情况差别较大。该文研究了预报跳跃对不同区域、时间和变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时间平均的预报跳跃性对区域和变量很敏感。不同预报跳跃类型出现的频率及集合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预报在预报跳跃性方面的差异对区域、时间和变量的敏感性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GE资料 预报跳跃性特征 Jumpiness指数
下载PDF
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跳跃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颜学亮 曹奇 陈小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跳跃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采取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5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5例...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跳跃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采取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5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多节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5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7.10±6.52岁。患者术前均行骨密度测量(T值〈-2.5)、MRI或ECT检查以确诊。患者均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药物,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剂量为1.2—2.1mL,平均1.8±0.38mL.所有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前、术后2天、术后半年随访时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3例的病椎至少2个,多至5个。平均2.31个。使用小术剂量骨水泥前患者VAS评分为7.83±0.75,治疗后2天VAS评分为4.32±0.72,随访时VAS评分为2.23±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骨水泥可有效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节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跳跃性 压缩骨折
下载PDF
用功、能增量方法研究压杆跳跃性屈曲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岳 王志强 彭国旗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5,共3页
在微弯杆件平衡位置作准静态位移时,以任一点处的状态为参考态,建立的平衡位置有微位移时,用功、能增量平衡关系,可以直接导得相应突变模型的平衡方程来对杆跳跃式屈曲行为进行分析。该研究途径也可用于其他弹性体跳跃式屈曲问题。
关键词 能增量 功增量 压杆 跳跃性屈曲 平衡位置 突变理论 势能函数
下载PDF
中国股市收益率与波动率跳跃性特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童汉飞 刘宏伟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72,共12页
股票市场收益率通常小幅波动,但是当市场出现重大或者异常信息时,收益率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的运动,产生跳跃性变化,市场波动率也明显加剧。本文采用Jump-GARCH对沪深两市A股B股的这类跳跃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该模型:当收益率... 股票市场收益率通常小幅波动,但是当市场出现重大或者异常信息时,收益率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的运动,产生跳跃性变化,市场波动率也明显加剧。本文采用Jump-GARCH对沪深两市A股B股的这类跳跃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该模型:当收益率小规模变化时,波动率由GARCH(1,1)平稳随机过程产生,但是当收益率发生跳跃性变化,波动率将背离GARCH(1,1)过程,调整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估计出沪深两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跳跃性变化,比正态分布的GARCH模型更合理地反应了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率过程。本文同时讨论了A股B股的跳跃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率 收益率 跳跃性 Jump—GARCH
下载PDF
一期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跳跃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刚 崔西龙 +1 位作者 李超 崔红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跳跃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33椎)脊柱跳跃性骨折患者行一期后路钉棒内固定结合椎休成形术。术前行MRI或CT检查,在骨折累及三柱节段或神经损伤处行内固定,视椎管占位情况决定是否减压... 目的评价后路一期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跳跃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33椎)脊柱跳跃性骨折患者行一期后路钉棒内固定结合椎休成形术。术前行MRI或CT检查,在骨折累及三柱节段或神经损伤处行内固定,视椎管占位情况决定是否减压,对椎体后壁完整椎体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24个月。无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内固定失败;无继发后凸畸形加重,无迟发神经损伤;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均不有同程度的恢复。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脊柱跳跃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跳跃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脊柱跳跃性骨折的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左玉明 王志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脊柱跳跃性骨折 漏诊 诊断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其廓清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继先 张本固 蒋仁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 (跳跃性 N2 )的特点及转移方式 ,为制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总结 12 1例 (广州军区总医院 1996~ 1999年 10 1例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1999~ 2 0 0 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 (跳跃性 N2 )的特点及转移方式 ,为制定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总结 12 1例 (广州军区总医院 1996~ 1999年 10 1例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1999~ 2 0 0 0年 2 0例 )经系统性淋巴结廓清后病理证实为 N2 的 NSCL C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跳跃性 N2 与非跳跃性 N2 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发现跳跃性 N2 2 3例 (19.0 % ) ,其中腺癌 18例 (78.3% )。跳跃性 N2 患者中平均每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组为 1.1组 ,明显低于非跳跃性 N2 的 3.1组。肺上叶肿瘤跳跃性 N2 多位于第 4或第 5组淋巴结 ,肺下叶肿瘤跳跃性 N2 多位于第 7和第 8组淋巴结。 结论 跳跃性 N2 是 NSCL 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特亚群。在行肺上叶癌根治术时 ,应常规清扫第 4或第 5组淋巴结 ;在行肺下叶癌根治术时 ,应常规清扫第 7和第 8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涛 王世勇 +1 位作者 屈涛 蓝旭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17例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ESR、CRP、X线片、CT等了解结核治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4年,1...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17例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ESR、CRP、X线片、CT等了解结核治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4年,1例伤口不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结核病复发1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改善,术后4∽8个月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 ESR由术前(45.6±17.7)mm/1 h降至(12.3±9.2)mm/1 h,CRP由术前(8.8±6.9)mg/L降至(1.6±1.4) mg/L,VAS评分由术前(5.1±1.4)分降至(1.5±1.0)分,ODI由术前57.8%±19.2%降至11.8%±7.6%,后凸角度由术前22.6°±9.7°矫正到8.9°±4.5°,术后各项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性结核 胸腰椎结核 一期病灶清除 植骨
下载PDF
小剂量骨水泥PKP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金锐 汪建军 +1 位作者 祖波 戴明君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科运用小剂量PKP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21例,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科运用小剂量PKP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21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单椎体骨水泥填充量为1.4~2.6 mL,平均(2.1±0.38)mL,有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顺工作通道反流,术后及后期观察均未有任何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术后随访均≥6个月,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疗效保持良好。结论小剂量骨水泥PKP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跳跃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跳跃性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N2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家齐 刘磊 +2 位作者 王桂阁 白文梁 李单青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72-277,共6页
肺癌作为全球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主要治疗方式,尤其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依然占主导地位,而淋巴结转移状态对于肺癌的分期、预后至关重要。跳跃性N2淋巴结转移比较常见,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主... 肺癌作为全球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主要治疗方式,尤其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依然占主导地位,而淋巴结转移状态对于肺癌的分期、预后至关重要。跳跃性N2淋巴结转移比较常见,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归纳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N2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跳跃性N2转移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