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爆发力的训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细根 《浙江体育科学》 1991年第5期46-49,共4页
本文根据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用力和起跳技术的特点,以希尔方程式原理为指导,采用多种组合的专门训练,发展运动员起跳腿的爆发力,提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而,为提高人体重心腾起高度创造条件。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的爆发力 多种组合的专门训练 起跳技术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起跳前一步助跑的负重训练
2
作者 徐细根 《体育师友》 1990年第5期22-22,共1页
背越式跳高起跳前一步助跑的技术特征是:在保持低重心的同时,加快动作速率,支撑腿快速前移,膝关节深屈,并支撑着整个身体,保持不减速或不破坏技术的动作节奏。为了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通常,运动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训练.这里... 背越式跳高起跳前一步助跑的技术特征是:在保持低重心的同时,加快动作速率,支撑腿快速前移,膝关节深屈,并支撑着整个身体,保持不减速或不破坏技术的动作节奏。为了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通常,运动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训练.这里介绍二种行之有效的负重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负重训练 支撑腿 技术要领 动作节奏 跳高起跳 助跑技术 起跳 最大速度 助跑起跳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起跳环节的反射力量练习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磊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第24期15-15,17,共2页
该文通过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反射力量的生理机制、反射力量与神经系统的关系、速度与力量的配合等角度论述分析,指出反射力量在跳高起跳技术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反射力量的训练方法。由于反射力量是肌... 该文通过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反射力量的生理机制、反射力量与神经系统的关系、速度与力量的配合等角度论述分析,指出反射力量在跳高起跳技术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反射力量的训练方法。由于反射力量是肌肉先做离心式收缩,然后随即做向心式收缩时爆发出的力量,因此跳高的专项力量练习要把握住离心收缩的势能存储,还要把握离心与向心收缩之间的爆发性力量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起跳 反射力量 训练方法
下载PDF
跳高起跳摆动腿与手臂的模拟动作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敦寿 《体育科研》 1981年第11期13-17,共5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市优秀跳高运动员共七人,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一,其中朱建华的最高成绩为2.30米,其余六人中有三名为运动健将,三名一级运动员。在七名研究对象中,有五名跳背越式,两名跳俯卧式。
关键词 摆动腿 俯卧式 反作用力 运动员 体育工作者 跳高起跳 背越式 手臂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起跳时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5
作者 李彦红 《内江科技》 2009年第3期139-139,共1页
背越式跳高起跳动作的好坏影响着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成。在学习起跳动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本文对学生起跳过程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指出了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起跳 错误动作 原因 纠正方法
下载PDF
摆动动作在跳高起跳中的作用
6
作者 周建刚 《浙江体育科学》 1983年第4期47-52,共6页
一、引言跳高是国际上发展较快的田径项目之一。无论是动作技术还是运动成绩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我国的跳高运动也不例外,继倪志钦的2.29米破当时世界纪录后,今天,年轻的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又以2.30米2.32米和2.33米的成绩不断创新全... 一、引言跳高是国际上发展较快的田径项目之一。无论是动作技术还是运动成绩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我国的跳高运动也不例外,继倪志钦的2.29米破当时世界纪录后,今天,年轻的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又以2.30米2.32米和2.33米的成绩不断创新全国纪录,连创亚洲新纪录。女子跳高也不例外,优秀跳高选手郑达真以1.93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平了亚洲纪录。但是与世界最高纪录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起跳 跳高运动员 支撑反作用力 动作技术 倪志钦 田径项目 运动成绩 亚洲纪录 世界纪录 全国纪录
下载PDF
对跳高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7
作者 Н.Γ.米哈依洛夫 Н.А.雅库宁 +1 位作者 И.В.拉扎列夫 毕龙树 《湖北体育科技》 1982年第1期78-80,共3页
近年来,跳高运动员大多数都采用背越式的姿势。用这种姿势,世界纪录创造者,韦西格跳过了2.36米,西梅奥尼跳过2.01米。然而,我们不要因此而忽视俯卧式,它的潜力之大,足以使运动员创造纪录,当年的瓦列里·布鲁梅尔和后来的雅辛科都用... 近年来,跳高运动员大多数都采用背越式的姿势。用这种姿势,世界纪录创造者,韦西格跳过了2.36米,西梅奥尼跳过2.01米。然而,我们不要因此而忽视俯卧式,它的潜力之大,足以使运动员创造纪录,当年的瓦列里·布鲁梅尔和后来的雅辛科都用俯卧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这两种姿势的研究,很多论文的作者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两种姿势的关键动作——起跳的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运动性和动力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起跳 跳高运动员 支撑反作用力 世界纪录 身体重心 雅辛 生物力学分析 起跳阶段 横竿 梅奥
下载PDF
中学体育课堂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8
作者 韩卉 《读与写(下旬)》 2021年第2期0122-0122,共1页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的确能够按照新的思路来开展,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循序...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的确能够按照新的思路来开展,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渗透,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教学的内容更好地优化,给同学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与此同时,教学工作的开展,应掌握好新的方法和标准,对教学的质量更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 跳高起跳 教学问题
下载PDF
对我国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宋广林 闫之朴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进行赛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较低;起跳腿的髋、膝、踝3关节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高度较低,...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进行赛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较低;起跳腿的髋、膝、踝3关节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高度较低,助跑水平速度未能合理地转化为起跳的垂直速度。起跳的垂直速度是影响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起跳技术 三维运动学 男子跳高运动员 中国
下载PDF
优秀跳高运动员郑幸娟起跳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洁 张桃臣 +1 位作者 孔德佳 张明曦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99,共3页
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对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郑幸娟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她存在着H1的数值偏小,H3的数值偏大的缺点,起跳腿的蹬伸和手臂的摆动配合不合理的现象,认为需改善蹬摆的配合和过杆技术。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女子跳高起跳技术 郑幸娟
下载PDF
简析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爆发力的训练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立道 《田径》 2018年第11期37-38,共2页
随着体育项目的逐年增多,腿部爆发力的训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的特点,讨论符合人体机能结构的起跳爆发力合理方法。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起跳腿爆发力 训练策略 组合训练
原文传递
跳高起跳中的上端发力技术初探
12
作者 戴峰 《田径》 2017年第6期41-42,共2页
在多年的训练实践和观察中发现,我国高水平跳高运动员与欧美等国相比,在形态和机能上存有差异,主要的外部表现为力量和动作幅度的差异,并且我国运动员的膝部伤病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了该项目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充分发挥人的动作速度快... 在多年的训练实践和观察中发现,我国高水平跳高运动员与欧美等国相比,在形态和机能上存有差异,主要的外部表现为力量和动作幅度的差异,并且我国运动员的膝部伤病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了该项目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充分发挥人的动作速度快、灵活性好的特点,从专项的关键技术上挖掘潜力,改变原有的起跳发力习惯,提高起跳速度和效率,减少膝部损伤,或将成为该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起跳 跳高运动员 项目水平 动作速度 动作幅度 起跳 起跳技术 体能训练 后蹬 髋部
原文传递
对滕颜乐跳高动作技术数据分析
13
作者 郑亦华 叶永延 刘锡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64-66,65,共3页
滕颜乐,一九六二年出生,是我国一九八六年全国田径跳高成绩前十名的运动员之一。研究他的跳高动作,并取得他在比赛过程中的实际参数,从而分析其动作特点,发现其优点和不足,提供一定数据给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以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训练... 滕颜乐,一九六二年出生,是我国一九八六年全国田径跳高成绩前十名的运动员之一。研究他的跳高动作,并取得他在比赛过程中的实际参数,从而分析其动作特点,发现其优点和不足,提供一定数据给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以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训练对策或改进技术动作,有助于成绩提高,这不仅积累了我国运动员的资料,充实教材内容,而且对实际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技术 跳高成绩 比赛过程 起跳 起跳动作 实际参数 数据分析 九六 跳高技术 跳高起跳
下载PDF
背越式跳高落杆形式与技术错误之分析
14
作者 乔平 毕亚旭 苏少伟 《体育师友》 1993年第Z1期53-54,共2页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怎样较准确地判定学生技术动作上的问题;是体育教师经常面临的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也通过国内外一些资料的启发认为,根据学生过杆失败的落杆形式来判断学生的技术错误,是一个实用而简单的方法。试跳失...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怎样较准确地判定学生技术动作上的问题;是体育教师经常面临的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也通过国内外一些资料的启发认为,根据学生过杆失败的落杆形式来判断学生的技术错误,是一个实用而简单的方法。试跳失败的落杆形式可归为三类: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越式跳高 过杆 起跳技术 水平速度 跳高成绩 跳高起跳 助跑速度 垂直速度 助跑起跳 起跳
下载PDF
跳高腾起角,初速度的坐标线解分析方法
15
作者 杨津森 《福建体育科技》 1985年第2期19-21,12+22-25+18,共9页
了解跳高起跳时重心的腾起角和初速度,既有助于研究与评价运动员的腾起高度和远度,也有利于确定与验证起跳点的距离和助跑夹角等有关的运动学参数。因此测量与计算跳高腾起角与初速度的方法,其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腾起角 跳高起跳 初速度 远度 运动学参数 过杆 解图 推铅球 垂直速度 水平速度
下载PDF
跳高运动员摆动器官的力学分析与训练
16
作者 刘忆湘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1994年第Z2期271-272,共2页
跳高运动员摆动器官的力学分析与训练武汉工学院刘忆湘有关实验证明跳高起跳时加大摆动腿的角速度,使方向改变有可能不致减速,即能获得更大腾起高度。根据这一研究,本文认为:为了提高跳高成绩,必需加大腾空速度,而不必人为地去造... 跳高运动员摆动器官的力学分析与训练武汉工学院刘忆湘有关实验证明跳高起跳时加大摆动腿的角速度,使方向改变有可能不致减速,即能获得更大腾起高度。根据这一研究,本文认为:为了提高跳高成绩,必需加大腾空速度,而不必人为地去造成垂直速度。为了阐明上述的观点,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运动员 跳高成绩 跳高起跳 力学分析 垂直速度 起跳 助跑速度 起跳阶段 背越式跳高 水平速度
下载PDF
对俯卧式跳高技术改进趋势的估计
17
作者 孙守正 《辽宁体育科技》 1982年第6期20-24,共5页
跳高,是现代田径运动中技术变革最大的项目。自1968年福斯贝里(美)以背越式取得奥运会冠军之后(2.24米),不仅引起初学者的极大兴趣,就是优秀运动员,改跳背越式的也大有人在。特别是在斯通斯以背越式首破2.30米大关之后,更引起体育界的注... 跳高,是现代田径运动中技术变革最大的项目。自1968年福斯贝里(美)以背越式取得奥运会冠军之后(2.24米),不仅引起初学者的极大兴趣,就是优秀运动员,改跳背越式的也大有人在。特别是在斯通斯以背越式首破2.30米大关之后,更引起体育界的注目,一度出现背越式要“淘汰”俯卧式的观点。但1977年雅钦科(苏)用俯卧式跳过2.33米,继而又征服了2.34米(室内成绩2.35米)刷新当时的世界男子跳高记录,女运动员阿克曼(东德)也用俯卧式创造了2米的世界记录,于是对俯卧式跳高又另眼相看,提出要重新评价俯卧式。而后就两种跳高姿势的优劣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直到现在仍在继续探索着,这无论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日趋完善,还是对俯卧式跳高技术的改进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技术 背越式跳高 起跳 助跑速度 奥运会冠军 跳背 跳高起跳 蹬伸动作 水平速度 跳高成绩
下载PDF
提高俯卧式跳高技术教学质量的几个练习
18
作者 叶东波 《体育科学研究》 1984年第1期15-18,共4页
俯卧式跳高技术自一九三六年问世后,一直被公认是较先进的一种跳高技术。在跳高运动史上,它的确也做出巨大的贡献。回顾历史,世界男子跳高成绩中,第一个跳过2。10米,2.15米,2.20米,2.25米,
关键词 跳高技术 跳高成绩 过杆 教学质量 起跳 助跑起跳 落地区 蹬伸阶段 跳高起跳 助跳板
下载PDF
小学四年级跨越式跳高设计
19
作者 徐利平 钱丽萍 施燕燕 《运动》 2014年第19期83-84,共2页
《跨越式跳高》一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三、四年级(水平二)第四章,是小学三、四年级跳跃教材的重要内容,本课重点是在一、二年级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简单形式的跳高基本动作,初步体会直腿摆动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 《跨越式跳高》一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三、四年级(水平二)第四章,是小学三、四年级跳跃教材的重要内容,本课重点是在一、二年级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简单形式的跳高基本动作,初步体会直腿摆动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恐惧心理和缺少自信等情况,本课通过用橡皮筋代替竹竿,用彩色丝带区分摆动腿,用分层次练习代替统一练习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方法 过杆 学习过程 人教版 沙包掷远 教学效果 学习意识 队列队形 队列练习 跳高起跳
下载PDF
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在体育中运用的尝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大愚 《体育科研》 1984年第6期14-16,共3页
近年来,在通过高速摄影来分析运动技术时,数据的平滑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有关方面的重视,对数据平滑的方法问题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尚未见到在分析运动技术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本文的目的就是尝试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对... 近年来,在通过高速摄影来分析运动技术时,数据的平滑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有关方面的重视,对数据平滑的方法问题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尚未见到在分析运动技术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本文的目的就是尝试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朱建华跳过2.37米时的起跳动作为例),并对在分析跳高起跳技术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平滑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一些必要的讨论。研究方法 1.拍摄高速技术影片。摄影采用Bolex电影摄影机,电动马达每秒50格。摄影机位置如图一所示。 2.用影片解析法从影片中提出所需数据,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平滑技术 数据平滑 起跳动作 背越式跳高 跳高起跳 电动马达 运动学特征 计算机计算 函数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