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子跳马Ⅱ.Ⅲ型动作踏跳研究
1
作者 陆爱云 金季春 +5 位作者 张汉文 周力行 陈美高 胡信文 杨育青 李祥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23-29,103-104,共9页
众所周知,踏跳对跳马动作技术关系很大,但是,对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定量测试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我们采用国内最新的FM型遥测应变仪,对1978年南京全国体操比赛男子跳马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现场测试。共测得183人次的多项技术数据,为进一... 众所周知,踏跳对跳马动作技术关系很大,但是,对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定量测试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我们采用国内最新的FM型遥测应变仪,对1978年南京全国体操比赛男子跳马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现场测试。共测得183人次的多项技术数据,为进一步研究跳马踏跳技术提供了条件。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1978年南京全国体操比赛,男子跳马三种比赛和国家集训队赛前训练的运动员共183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踏跳动作 运动员 遥测应变仪 赛前训练 体操比赛 马动作 踏跳技术 力量 踏跳时间
下载PDF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玉章 吉艳霞 +1 位作者 张贵敏 张乐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运用SAFMS-T型六维测力平台测量与平面定点录像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冲击阶段、积极缓冲阶段、反射蹬伸阶段、动力蹬伸阶段等,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踏跳着地技术的优劣表现在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积极剪... 运用SAFMS-T型六维测力平台测量与平面定点录像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冲击阶段、积极缓冲阶段、反射蹬伸阶段、动力蹬伸阶段等,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踏跳着地技术的优劣表现在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积极剪绞速度和幅度;踏跳缓冲技术中,形成以膝、踝关节主动缓冲的积极缓冲阶段和以屈踝缓冲为主的反射蹬伸阶段;踏跳蹬伸技术中,反射蹬伸阶段获得垂直速度,动力蹬伸阶段获得水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三级远运动员 跨步 踏跳技术 着地 缓冲 蹬伸
下载PDF
踏跳瞬间足后部骨骼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建设 顾耀东 +2 位作者 Mark Lake James Ren 曾衍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足后部骨骼在踏跳中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应用CT扫描和CAD/CAM软件处理,建立足后部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对背跃式跳高踏跳的足底压力测量和逆向肌肉力量计算,确定载荷约束条件,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 目的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足后部骨骼在踏跳中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方法应用CT扫描和CAD/CAM软件处理,建立足后部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对背跃式跳高踏跳的足底压力测量和逆向肌肉力量计算,确定载荷约束条件,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获得了踏跳瞬间,跟骨、距骨、舟骨等易损伤部位的生物力学响应和应力分布,发现跟骨后距关节,距骨背面均为应力集中处。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足后部骨骼生物力学研究,为踏跳中的运动损伤力学机理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模型 踏跳 应力集中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女子跳马踏跳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姚侠文 王健 丁冬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5-79,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法对当今女子跳马踏跳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前手翻类、踺子类和跳转180°类三种类型踏跳技术的异同点。
关键词 体操 女子 踏跳技术
下载PDF
跳深跳远练习和跳远踏跳的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吕季东 龙跃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8-71,共4页
采用文献研究及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动力学测试,对跳深跳远练习与跳远踏跳在形式、内容上的相似程度和差异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作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专门训练手段。
关键词 踏跳 力量 动力学
下载PDF
跳马“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屈体前空翻”动作上板踏跳技术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惠明 邵金宝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8,共6页
采用三维影片解析法,分析了许钢跳马“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类动作上极踏跳技术。结果表明:许钢在侧手翻推离地面时已开始了“纵转180°向外转体”,至着板、蹬离时已完成了较大幅度的转体动作;踏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少... 采用三维影片解析法,分析了许钢跳马“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类动作上极踏跳技术。结果表明:许钢在侧手翻推离地面时已开始了“纵转180°向外转体”,至着板、蹬离时已完成了较大幅度的转体动作;踏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少,重心轨迹左右偏离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 上板踏跳
下载PDF
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69,共4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技术进行三维立体分析。指标为: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长,最后一步右脚的放脚角度,着地角与起蹬角,踏跳阶段髋关节转动角度及肩髋夹角。结果显示:踏跳阶段支...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技术进行三维立体分析。指标为: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长,最后一步右脚的放脚角度,着地角与起蹬角,踏跳阶段髋关节转动角度及肩髋夹角。结果显示:踏跳阶段支撑腿具有“早”、“拧”的技术特点。即:“早”———起蹬早,使踝、膝、髋关节在蹬伸时所产生的蹬伸力垂直通过身体重心;“拧”———支撑腿在蹬离地面过程中,支撑脚与地面有拧转蹬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 踏跳阶段 生物力学 着地角 起蹬角 肩髋夹角
下载PDF
跳远踏跳专项力量特征及其训练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振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84,93,共3页
从跳远专项力量特征、专项力量练习设计与选择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提高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踏跳力量能力,有助于运动员掌握正确的专项技术动作,促进其专项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踏跳 专项力量 训练方法
下载PDF
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力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全 经训成 《体育学刊》 CAS 1996年第4期29-32,共4页
本课题利用CANON——16mm高速摄影机,KISTER三维测力台等仪器,对10名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短程、全程助跑三级跳远跨步跳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有关运动学、动力学参数,分析了运动员跨步跳踏跳的动力效应.
关键词 跨步踏跳 退让性工作 载荷
下载PDF
武术运动员腾空飞脚踏跳足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娜 王洪宇 李天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6,共4页
应用新兴的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对吉林省武术队优秀运动员腾空飞脚踏跳时的足底压力部分情况进行准确采集,分析踏跳过程中压力-时间变化特点、压强-时间变化特点、峰值压力、峰值压强出现的时间和区域,以期为揭示腾空飞脚踏跳... 应用新兴的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对吉林省武术队优秀运动员腾空飞脚踏跳时的足底压力部分情况进行准确采集,分析踏跳过程中压力-时间变化特点、压强-时间变化特点、峰值压力、峰值压强出现的时间和区域,以期为揭示腾空飞脚踏跳时的足底各区压力分布规律,提高训练效果及防损伤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空飞脚 踏跳 足底压力
下载PDF
对陈敏后两步助跑与踏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黎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0-34,共5页
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的方法,对健将级男子跳远运动员陈敏的后两步助跑与踏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陈敏的助跑节奏良好,速度较快,但踏跳前一步明显减速,主要是由于摆动腿着地脚跟领先所致;着板技术与踏跳效果较理想,但起跳角偏小。
关键词 陈敏 助跑 踏跳 运动学
下载PDF
跳深与助跑对踏跳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静 李世明 +1 位作者 部义峰 熊安竹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通过实验并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探讨了跳深和助跑对踏跳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跳深高度和助跑远度对踏跳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助跑 踏跳效果
下载PDF
跳远踏跳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文海 张婷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58-60,共3页
从力学角度阐明了在跳远踏跳阶段助跑速度的转换问题 。
关键词 踏跳 支撑反作用力 生物力学 助跑速度
下载PDF
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准确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恒 李军 李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年第8期18-20,共3页
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7年全国田径特许赛(重庆站)三级跳远决赛的男、女运动员的助跑踏跳犯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充分认识准确踏跳的重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踏跳的准确性,从而... 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7年全国田径特许赛(重庆站)三级跳远决赛的男、女运动员的助跑踏跳犯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充分认识准确踏跳的重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踏跳的准确性,从而创造更优异的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三级 运动员 踏跳
下载PDF
跳马高难空翻动作获得最大翻转角速度和垂直速度的探讨——强制动踏跳和弱制动推手技术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庆元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5-70,96,共7页
本文以高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多元相关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获得跳马翻转角速度的两个方面的技术矛盾,确定了决定翻转角速度的主要方面,以及确定了以这一技术方式获得最大的翻转角速度,与同时获得最... 本文以高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和多元相关分析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获得跳马翻转角速度的两个方面的技术矛盾,确定了决定翻转角速度的主要方面,以及确定了以这一技术方式获得最大的翻转角速度,与同时获得最大的垂直速度的技术要求是一致的。进而探讨了有利于获得较大的翻转角速度和较大的垂直速度的强制动踏跳与弱制动推手的跳马技术。经分析认为这种技术可能是完成跳马两周半空翻动作的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速度 转角速度 水平速度损失 推手技术 制动 空翻动作 踏跳 第二腾空 马技术 运动员
下载PDF
跳远踏跳力学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文成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34期19-27,共9页
踏跳是跳远的主要部份。跳远运动员在助跑中所获得的速度,必须通过踏跳动作尽力获得下面两个效果。一、应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比率,同时为踏眺腿蹬伸用力做好准备。二、把握恰当的时机,使踏跳腿爆发地蹬离地面,以获得尽量大的垂直速... 踏跳是跳远的主要部份。跳远运动员在助跑中所获得的速度,必须通过踏跳动作尽力获得下面两个效果。一、应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比率,同时为踏眺腿蹬伸用力做好准备。二、把握恰当的时机,使踏跳腿爆发地蹬离地面,以获得尽量大的垂直速度。这是踏跳的两个任务。从而得到很好的起飞初速和腾起角以及较大的腾空高度。是取得理想跳远成绩的决定因素。为了做到上面两点,除了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弹跳力、运动技巧以及高度身体发展水平之外,还必须掌握完善合理的踏跳技术。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对踏跳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促进了跳远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对踏跳技术首先进行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跳动作 身体重心 垂直速度 远运动员 优秀运动员 蹬伸 远成绩 着板角 踏跳技术 支撑时相
下载PDF
对跳远踏跳改制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伟霖 李仕丰 《湖北体育科技》 2005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文中以跳远踏跳改制方法为切入点 ,通过教学的实验研究对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对比 ,从实验组表现出来的显性优势 ,得出放宽对踏跳板准确性的要求 ,不失为一个好措施。这对高校体育教... 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文中以跳远踏跳改制方法为切入点 ,通过教学的实验研究对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对比 ,从实验组表现出来的显性优势 ,得出放宽对踏跳板准确性的要求 ,不失为一个好措施。这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并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跳 高校体育教学 竞技运动项目 教材化 素质教育 切入点 实验研究 对比 表现
下载PDF
如何提高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踏跳准确性
18
作者 舒菁 孙大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75-76,共2页
少年跳远运动员由于训练时间短,主观判断和目测能力较差,不能根据助跑距离的变化迅速调整步幅、步频,因而在比赛中踏跳的误差很大,影响了比赛成绩。为了提高少年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我在训练中采用了“固定”训练方法,即固定预... 少年跳远运动员由于训练时间短,主观判断和目测能力较差,不能根据助跑距离的变化迅速调整步幅、步频,因而在比赛中踏跳的误差很大,影响了比赛成绩。为了提高少年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我在训练中采用了“固定”训练方法,即固定预备姿式、固定起点、固定开始用力、固定前三步的步长、固定加速点,通过1个月4次课的训练,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远运动员 踏跳准确性 训练方法 助跑距离 助跑踏跳 比赛成绩 训练时间 比赛中 姿式 远助跑
下载PDF
初探跳远教学中影响踏跳准确性的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亮 张轶 陈涛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4期240-240,共1页
在跳远教学中,踏跳是关键技术。而影响踏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就踏跳的准确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速度 踏跳 准确性 助跑 心理因素
下载PDF
跳远踏跳阶段四个因素的不同组合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陈森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33-40,共8页
一、选题依据跳远踏跳阶段运动学诸因素的变化,历来是中外专家研究的重点。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率是起跳技术的关键;但是近几年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国内外又有人对上述传统的观点持不同意见。看来,问题似乎应... 一、选题依据跳远踏跳阶段运动学诸因素的变化,历来是中外专家研究的重点。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率是起跳技术的关键;但是近几年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国内外又有人对上述传统的观点持不同意见。看来,问题似乎应归结到:多大的水平速度损失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跳阶段 水平速度损失率 优秀运动员 腾起角 踏跳技术 上板速度 组合关系 运动成绩 远训练 中国运动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