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玉章 吉艳霞 +1 位作者 张贵敏 张乐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4,共6页
运用SAFMS-T型六维测力平台测量与平面定点录像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冲击阶段、积极缓冲阶段、反射蹬伸阶段、动力蹬伸阶段等,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踏跳着地技术的优劣表现在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积极剪... 运用SAFMS-T型六维测力平台测量与平面定点录像解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冲击阶段、积极缓冲阶段、反射蹬伸阶段、动力蹬伸阶段等,对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踏跳着地技术的优劣表现在以髋关节为轴的大腿积极剪绞速度和幅度;踏跳缓冲技术中,形成以膝、踝关节主动缓冲的积极缓冲阶段和以屈踝缓冲为主的反射蹬伸阶段;踏跳蹬伸技术中,反射蹬伸阶段获得垂直速度,动力蹬伸阶段获得水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三级远运动员 跨步 踏跳技术 着地 缓冲 蹬伸
下载PDF
女子跳马踏跳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侠文 王健 丁冬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5-79,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法对当今女子跳马踏跳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前手翻类、踺子类和跳转180°类三种类型踏跳技术的异同点。
关键词 体操 女子 踏跳技术
下载PDF
跳远踏跳技术研究综述
3
作者 王海明 《体育函授通讯》 2002年第3期72-73,共2页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 ,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 ,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 ,而且在较大程度... 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 ,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在当今世界跳远助跑速度越来越快且助跑速度日趋接近的今天 ,踏跳技术的差异已成为决定成绩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跳远成绩不仅取决于助跑速度 ,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踏跳技术和踏跳能力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踏跳技术 田径运动 缓冲练习 蹬伸练习
下载PDF
影响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伏广利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386-,共1页
跳远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充分展现运动员跳跑结合技术的一项运动,跳远中助跑和踏跳技术的准确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对跳远的重要意义,对影响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跳远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充分展现运动员跳跑结合技术的一项运动,跳远中助跑和踏跳技术的准确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对跳远的重要意义,对影响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策略,希望对跳远运动技术教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助跑与踏跳技术 准确性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跳远踏跳技术与力学分析
5
作者 冯春明 《衡水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55-56,共2页
踏跳从力学角度可分为踏段和跳段。踏段是踏跳腿以最合理的着板动作和角度 ,使助跑速度损失率尽量减小 ;跳段是把握蹬伸时机 ,以强有力的蹬伸获取尽量大的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掌握完整的踏跳技术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根本。
关键词 踏跳技术 运动力学 着板动作 着板角度 助跑速度 蹬伸 垂直速度 腾起角度
下载PDF
对跳远踏跳技术中几个传统理论问题的再认识
6
作者 王秉彝 《体育学刊》 CAS 1991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运用抛体理论研究得出,在跳远主体远度段有极大值时,最佳腾起角的大小是由最佳离板角的余弦值所决定,且两角之间存在互余关系。在实践中强调离板角的重要性比强调腾起角更有指导意义。本文对两个传统角度范围值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重... 本文运用抛体理论研究得出,在跳远主体远度段有极大值时,最佳腾起角的大小是由最佳离板角的余弦值所决定,且两角之间存在互余关系。在实践中强调离板角的重要性比强调腾起角更有指导意义。本文对两个传统角度范围值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重新论证与修正,给出了最简单、实用的最佳离板角和腾起角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离板角 最佳腾起角 急行 垂直速度 远度 优秀远运动员 极大值 计算公式 踏跳技术
下载PDF
踏跳技术对跳远起跳速度的影响
7
作者 刘振海 《少年体育训练》 2007年第2期23-23,共1页
起跳是由上板、缓冲和蹬三个部分组成。起跳效果多半取决于起跳腿开始着地的条件。运动员上板着地时,起跳腿积极前伸下压着地,有利于运动员送髋快速上板起跳,减少由于上板起跳所造成的速度下降,获得较大的冲击力值。运动员上板速度... 起跳是由上板、缓冲和蹬三个部分组成。起跳效果多半取决于起跳腿开始着地的条件。运动员上板着地时,起跳腿积极前伸下压着地,有利于运动员送髋快速上板起跳,减少由于上板起跳所造成的速度下降,获得较大的冲击力值。运动员上板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冲击力越大,从而激发伸肌纤维群调动尽可能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产生尽可能大的肌力来抵抗外来的冲击力值。这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支撑能力,运动员的支撑能力越好,越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冲量值,还能缩短起跳腿着地阶段的时间,并更早开始和完成缓冲阶段,从而缩短整个支撑阶段的时间,加快起跳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 踏跳技术 上板速度 支撑能力 运动员 冲击力
下载PDF
各类跳马动作的踏跳技术
8
作者 郑木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65年第1期1-17,共17页
(一)前言几年来,跳马项目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其他体操项目的技术水平比较起来,还是比较落后的.从十五届世界锦标赛我国女子六名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名次来看,女子跳马是我国女子队最落后的一个项目(如表一).从团体总分前六名... (一)前言几年来,跳马项目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其他体操项目的技术水平比较起来,还是比较落后的.从十五届世界锦标赛我国女子六名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名次来看,女子跳马是我国女子队最落后的一个项目(如表一).从团体总分前六名的跳马成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六名女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名次绩来看,我国女队是在第六名从一九六三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各项平均分数来看,亦是最落后的一个项目(如表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动作 优秀运动员 预先后摆 踏跳技术 全国体操锦标赛 前手翻 角度 水平速度 上板 垂直速度
下载PDF
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踏跳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9
作者 董黎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7-50,97,共5页
为了寻找我院男子跳远运动员踏跳阶段的运动学变化因素,本文通过高速电动摄影机,对我院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最佳踏跳阶段的技术进行影片定量解析:(一)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二)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进而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男子跳远成绩提供了参... 为了寻找我院男子跳远运动员踏跳阶段的运动学变化因素,本文通过高速电动摄影机,对我院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最佳踏跳阶段的技术进行影片定量解析:(一)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二)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进而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男子跳远成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踏跳技术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跳远踏跳力学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成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34期19-27,共9页
踏跳是跳远的主要部份。跳远运动员在助跑中所获得的速度,必须通过踏跳动作尽力获得下面两个效果。一、应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比率,同时为踏眺腿蹬伸用力做好准备。二、把握恰当的时机,使踏跳腿爆发地蹬离地面,以获得尽量大的垂直速... 踏跳是跳远的主要部份。跳远运动员在助跑中所获得的速度,必须通过踏跳动作尽力获得下面两个效果。一、应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比率,同时为踏眺腿蹬伸用力做好准备。二、把握恰当的时机,使踏跳腿爆发地蹬离地面,以获得尽量大的垂直速度。这是踏跳的两个任务。从而得到很好的起飞初速和腾起角以及较大的腾空高度。是取得理想跳远成绩的决定因素。为了做到上面两点,除了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弹跳力、运动技巧以及高度身体发展水平之外,还必须掌握完善合理的踏跳技术。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对踏跳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促进了跳远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对踏跳技术首先进行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身体重心 垂直速度 远运动员 优秀运动员 蹬伸 远成绩 着板角 踏跳技术 支撑时相
下载PDF
影响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踏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明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2年第3期16-17,共2页
踏跳技术在完整的跳远技术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跳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而起跳腾起角及垂直速度较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继续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和中国不同等级优秀运动员踏跳过程影响... 踏跳技术在完整的跳远技术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起跳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跳远成绩.而起跳腾起角及垂直速度较小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继续提高的一个重要障碍.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和中国不同等级优秀运动员踏跳过程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科学认识踏跳技术实质和跳远教学训练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跳技术 远成绩 男子远运动员 腾起角 技术 优秀运动员 远教学 术中 影响 因素分析
下载PDF
跳远踏跳阶段四个因素的不同组合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陈森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33-40,共8页
一、选题依据跳远踏跳阶段运动学诸因素的变化,历来是中外专家研究的重点。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率是起跳技术的关键;但是近几年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国内外又有人对上述传统的观点持不同意见。看来,问题似乎应... 一、选题依据跳远踏跳阶段运动学诸因素的变化,历来是中外专家研究的重点。比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率是起跳技术的关键;但是近几年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国内外又有人对上述传统的观点持不同意见。看来,问题似乎应归结到:多大的水平速度损失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 水平速度损失率 优秀运动员 腾起角 踏跳技术 上板速度 组合关系 运动成绩 远训练 中国运动员
下载PDF
跳远踏跳阶段四个因素的不同组合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陈森兴 《体育科学》 1984年第4期39-44,共6页
一、选题依据跳远踏跳阶段运动学因素的变化,历来是中外专家研究的注意点。传统的观点认为,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率是起跳技术的关键,但是近几年国内外又有人对这一观点持不同的意见。问题似乎应归结到:多大的水平速度损失率为最佳。事... 一、选题依据跳远踏跳阶段运动学因素的变化,历来是中外专家研究的注意点。传统的观点认为,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率是起跳技术的关键,但是近几年国内外又有人对这一观点持不同的意见。问题似乎应归结到:多大的水平速度损失率为最佳。事实上,跳远踏跳是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某一对输入和输出信息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单因素的研究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跳远起跳时空节奏的每一微小变化,必然都是诸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且都直接影响成绩之优劣。本文依照“黑箱”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 水平速度损失率 上板速度 中国运动员 不同组合 踏跳技术 运动成绩 腾起角 优秀远运动员 组合关系
下载PDF
中日男子跳远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成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12期22-25,共4页
男子跳远从上一届中日对抗赛列入了比赛项目,去年9月10日在东京比赛,我国跳远运动员刘玉煌的成绩是7.51米,输给了日本运动员臼井淳一(7.87米)和吉本敏寿(7.61米)。十个月之后,79年7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口田径对抗赛上,刘玉煌以7.8... 男子跳远从上一届中日对抗赛列入了比赛项目,去年9月10日在东京比赛,我国跳远运动员刘玉煌的成绩是7.51米,输给了日本运动员臼井淳一(7.87米)和吉本敏寿(7.61米)。十个月之后,79年7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口田径对抗赛上,刘玉煌以7.86米的新成绩战胜了日本运动员(见表一),并打破了由邹振先保持的7.81米的男子跳远全国纪录。在第六次试跳中,他曾跳出7.98米的远度,可惜踏板过线犯规,这个成绩未能问世。刘玉煌在今年的多次比赛中竞技状态一直很好,成绩稳定,可望超过8米大关已是为期不远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远运动员 日本运动员 张涛 对抗赛 助跑速度 运动成绩 身体重心 踏跳技术 平均速度
下载PDF
男子跳马Ⅱ.Ⅲ型动作踏跳研究
15
作者 陆爱云 金季春 +5 位作者 张汉文 周力行 陈美高 胡信文 杨育青 李祥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23-29,103-104,共9页
众所周知,踏跳对跳马动作技术关系很大,但是,对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定量测试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我们采用国内最新的FM型遥测应变仪,对1978年南京全国体操比赛男子跳马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现场测试。共测得183人次的多项技术数据,为进一... 众所周知,踏跳对跳马动作技术关系很大,但是,对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定量测试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我们采用国内最新的FM型遥测应变仪,对1978年南京全国体操比赛男子跳马踏跳力量和时间进行现场测试。共测得183人次的多项技术数据,为进一步研究跳马踏跳技术提供了条件。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1978年南京全国体操比赛,男子跳马三种比赛和国家集训队赛前训练的运动员共183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动作 运动员 遥测应变仪 赛前训练 体操比赛 马动作 踏跳技术 力量 时间
下载PDF
浅谈跳远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6
作者 杨巍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5年第1期63-63,共1页
浅谈跳远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杨巍在跳远教学中,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跳远前的助跑是为了获得水平速度。踏板起跳是为了获得垂直速度。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合适构成了跳远技术的初速度和起跳的角度。它... 浅谈跳远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杨巍在跳远教学中,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跳远前的助跑是为了获得水平速度。踏板起跳是为了获得垂直速度。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合适构成了跳远技术的初速度和起跳的角度。它决定了起跳后身体重心抛物线的高度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教学 身体重心 助跑和起 落地动作 踏跳技术 腾空动作 落地技术 技术动作 重点与难点
下载PDF
巧用垫子进行跳远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的教学
17
作者 窦可林 《体育教学》 2012年第12期70-70,共1页
一、上一步起跳摆动腿上垫子练习 1.练习目的 让学生学习起跳脚的踏跳技术,体会重心上板和摆动腿前摆的肌肉感觉。
关键词 结合技术 远助跑 教学 巧用 练习目的 踏跳技术 肌肉感觉
下载PDF
中学生跳远助跑踏跳的教法
18
作者 李运成 赵坤 《少年体育训练》 2003年第1期13-13,共1页
一、问题的提出助跑踏跳是跳远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快速准确的助跑踏跳与跳远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跳远教学课中一般都将助跑踏跳技术列为重点。可因助跑踏跳技术要求精确,即使一些出色运动员在比赛中也难免出现失误,相比之下... 一、问题的提出助跑踏跳是跳远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快速准确的助跑踏跳与跳远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跳远教学课中一般都将助跑踏跳技术列为重点。可因助跑踏跳技术要求精确,即使一些出色运动员在比赛中也难免出现失误,相比之下,在我们中学普通体育教学中,若想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好全程助跑踏跳技术是很困难的。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教学方法上也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助跑的步幅和节奏极易发生变化使助跑显得不稳定,致使难以正确踏准自己所量的标志。因此形成量非所用的状况。其二,每班学生一般在三四十人,有的甚至更多,如果每个学生都在助跑道上划上自己的标志或标有记号等,在助跑时各人很难看清自己的标志,造成视觉混乱,不利于准确助跑踏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跑 远成绩 远教学 踏跳技术 中学生 技术 教法 普通体育教学 快速准确 具体表现
下载PDF
支撑跳跃教学方法改革新尝试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志军 王志刚 《体育教学》 2003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支撑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踏跳技术 过马动作
下载PDF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院女子跳远水平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黎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41-45,共5页
近几年,我院女子跳远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3人跳出5.80米,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0人跳出5.50米以上,其中前8名平均成绩为5.70米,比1979年前的院纪录高出30厘米。这说明我院女子跳远进步是很快的,基础也是较雄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我院女子跳远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3人跳出5.80米,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0人跳出5.50米以上,其中前8名平均成绩为5.70米,比1979年前的院纪录高出30厘米。这说明我院女子跳远进步是很快的,基础也是较雄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女子跳远水平,下面就近年在比赛中观察、现场测量以及电影技术图片中收集到的部分技术数据和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粗浅的分析,供训练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跑速度 女子远运动员 速度利用率 一级运动员 远成绩 绝对速度 摆动腿 身体素质 技术数据 踏跳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