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挥体育独特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
作者 吴键 《体育教学》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但令人担忧的是,从学生健康成长态势看,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教育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导致青少年身心健康突... 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但令人担忧的是,从学生健康成长态势看,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教育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导致青少年身心健康突出问题的原因复杂。但是,毋庸置疑,运动不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直接原因。依照国家相关文件,学生在校期间,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是一项“硬规定”。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运动时间,教育部门倡导家长安排学生居家体育锻炼或者参与校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改革 体育锻炼 青少年身心健康 青少年体质健康 学生身心健康 每天一小时 心理健康方面 不可忽视
下载PDF
旅居何以康养?——节奏分析视角下康养旅居对身心健康的“单向度-循环”影响研究
2
作者 韵江 郑密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74,共15页
康养旅居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生活方式,是在中国时代特色背景下休闲度假产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然而,康养旅居对个体身心健康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机制尚未厘清。文章借鉴节奏分析理论,从单向度过程和循环过程... 康养旅居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生活方式,是在中国时代特色背景下休闲度假产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然而,康养旅居对个体身心健康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机制尚未厘清。文章借鉴节奏分析理论,从单向度过程和循环过程两个时空尺度出发,探索旅居者生活节奏变化下康养旅居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从单次康养旅居的单向度过程来看,旅居者经历了日常节奏化-节奏中辍-节奏调整-节奏嵌入-节奏持存的节奏演进过程,康养旅居者节奏变化过程本身具有疗愈功效,其健康状态、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均呈现倒U形趋势,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相互作用,并影响旅居者身心健康;2)从持续性康养旅居循环过程来看,人们的身心健康状态越来越佳,这种健康状态呈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趋势;3)康养旅居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边界条件,分别是时间视角的停留时长、空间视角的柔性边界以及系统视角的自我调节与社会支持。该研究强调了身体反节奏化的革命潜能,为全民康养时代下康养旅居地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居 身心健康 节奏分析 感官体验 情感体验
下载PDF
院前急救机构120指挥调度系统规划建设及运行管理中有关身心健康问题研究
3
作者 武秀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84-286,共3页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指挥中心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凡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无论是什么体制或模式通常都设有通讯部门或调度科室以及指挥调度人员。这支人数众多的庞大队伍不分昼夜承担着120急救电话的接警受...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指挥中心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凡独立建制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无论是什么体制或模式通常都设有通讯部门或调度科室以及指挥调度人员。这支人数众多的庞大队伍不分昼夜承担着120急救电话的接警受理与出诊调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调度系统 内在环境 身心健康
下载PDF
家庭教育支出与身心健康——对“双减”政策的效果评估
4
作者 孟涓涓 王辉 +1 位作者 杨宇 张明山 《经济管理学刊》 2024年第1期27-54,共28页
本文研究2021年实施的教育“双减”政策对中小学校内外负担、家庭教育支出以及身心健康等的影响。基于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双减”政策开展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显著减少了四分之一,家庭教育支... 本文研究2021年实施的教育“双减”政策对中小学校内外负担、家庭教育支出以及身心健康等的影响。基于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双减”政策开展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显著减少了四分之一,家庭教育支出及家长的时间投入降低了约15%,学生和家长的多项身心健康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异质性分析发现,家长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降幅相对更大,而这些学生和家长在身心健康方面的获益也更多。进一步的机制探索发现,家长在认知和信念上的差异影响了其实际的教育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家庭教育投入 身心健康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干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5
作者 孙雷 杨高原 +1 位作者 王涛 邹吉林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目的:评估教师群体干眼(DED)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机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横断面研究。将山东省临沂市市区3所中小学校教师183人纳入研究。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DED症状进行量化。采用精简版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 目的:评估教师群体干眼(DED)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机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横断面研究。将山东省临沂市市区3所中小学校教师183人纳入研究。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DED症状进行量化。采用精简版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S-21)评估心理状态。采用定量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和分类变量的χ^(2)检验来评估潜在影响因素与DED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DED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OSDI评分与抑郁、焦虑、压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共183名教师,其中男44人(24.0%),女139人(76.0%),年龄22-57(平均34.2±8.6)岁。DED的患病率为60.0%(109/183,95%CI 52.4%-66.7%)。抑郁患病率为26.2%(48/183,95%CI 19.8%-32.7%);焦虑患病率为39.3%(72/183,95%CI 32.2%-46.5%);压力患病率为23.0%(42/183,95%CI 16.8%-29.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工作年限增加、视频终端(VDT)应用时间增加、书面工作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较少的饮酒以及较高的抑郁、焦虑、压力评分均为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心理指标采用抑郁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VDT应用时间、书面工作时间、睡眠时间、饮酒量及抑郁评分是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心理指标采用焦虑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VDT应用时间、书面工作时间、睡眠时间、饮酒量及焦虑评分是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心理指标采用压力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VDT应用时间、书面工作时间及压力评分是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DED组中,OSDI评分与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所有参与者组中,OSDI分数与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重度DED组中,OSDI分数与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DED在教师群体中发病率较高。饮酒、睡眠减少、较长工作年限、较长的VDT使用时间以及较长的书面工作时间是DED的影响因素。重度DED组中,DED与抑郁、焦虑和压力高度相关。要重视教师的DED及与之相关的身心健康问题,积极预防,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抑郁 焦虑 教师 心理 身心健康
下载PDF
校园路跑对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6
作者 苗宇 许军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期I0006-I0007,共2页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与挑战,他们常常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社交关系的困扰以及身体健康的考验。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与活动应运而生,其中校园路跑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运动方式,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与挑战,他们常常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社交关系的困扰以及身体健康的考验。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与活动应运而生,其中校园路跑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运动方式,正逐渐成为学生们改善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高校学生 社交关系 压力与挑战 学业压力 学生身心健康 快节奏 校园
原文传递
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7
作者 薛中会 马前锋 陈辰 《理论数学》 2024年第1期372-383,共12页
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分析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并运用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和干预建议。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家庭关... 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分析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并运用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和干预建议。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家庭关系、学校环境和个人特征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全面把握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 身心健康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校研究生身心健康状况及与心理压力源的关系
8
作者 蒋力 于芳 付奕 《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西省某高校在校研究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探讨其与心理压力源的关系,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疏导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心理压力源量表(PPSS)对山西省某高校...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西省某高校在校研究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探讨其与心理压力源的关系,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疏导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心理压力源量表(PPSS)对山西省某高校在校研究生进行采样调查,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88.9%。【结果】(1)研究生身心及心理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11.64%、14.22%,研三身心及心理亚健康检出率较其他年级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研究生压力均值2.01±0.84分,总体处于较轻水平,就业与前途、学业和其他压力是最主要压力来源,爱情婚姻压力最小;(3)心理压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CMI总分及各部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研究生心理压力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应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减轻研究生心理压力,提升研究生身心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研究生 身心健康 心理压力源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文森 侯晓猛 杨玉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0-0133,共4页
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医疗队伍中的关键成员,其主要任务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与支援。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阶层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模式使得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且... 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医疗队伍中的关键成员,其主要任务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与支援。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阶层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模式使得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目前,护士人员的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论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压力 身心健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与流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系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卓 罗雅楠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9,共15页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基于北京市流动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互联网使用与流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系及机制,分析流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特征及问题。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会促进流动老年人的...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基于北京市流动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互联网使用与流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系及机制,分析流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特征及问题。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会促进流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用频率与身心健康呈倒U型关系;仅用于社交娱乐时,使用频率与身体健康显著负相关,与精神健康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用于社交娱乐及健康管理时,使用频率与身心健康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社会融入和体育锻炼是“互联网使用-身心健康”的促进型中介因素;低学历流动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社交娱乐功能频繁,健康管理功能不足。因此,为发挥互联网健康赋能功能,应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着手,提升流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技能,鼓励其积极、适度、多样化使用互联网,避免过度娱乐化使用互联网,以不断促进和培育流动老年人健康型人力资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老年人 互联网使用 身心健康 健康型人力资本
下载PDF
参与学习活动何以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基于CGSS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马皓苓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94-104,共11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性特征之一,参与学习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何以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2018年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使用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性特征之一,参与学习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何以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2018年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使用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参与学习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采用改变计量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参与学习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边际效应分析显示,参与学习能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率分别提升6.79%和4.06%。通过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男性和60~69岁低龄老年人更能从参与学习活动中获得显著的身心健康双重收益。因此,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持续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注重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老年人 身心健康 老龄化社会 积极老龄化
下载PDF
社区环境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 2016~2020的分层模型研究
12
作者 牛兵 宗占红 《应用数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目的:社区环境作为WHO健康社会影响因素模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探讨社区环境状况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亟待关注。方法:本文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时间—个人”分层Lo... 目的:社区环境作为WHO健康社会影响因素模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探讨社区环境状况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亟待关注。方法:本文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时间—个人”分层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社区环境对我国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跟踪期内随着时间变化,老年人生理、心理不健康概率呈现倒U型变化,自评不健康概率呈U型变化;社区物理环境和社区社会环境均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心理及自评健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论:社区环境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建议改善社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来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物理环境 社区社会环境 身心健康
下载PDF
舞蹈教学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研究
13
作者 冯宝江 《艺术科技》 2024年第8期109-111,共3页
目的:舞蹈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旨在研究舞蹈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实验,分析舞蹈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从青少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发展的... 目的:舞蹈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旨在研究舞蹈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实验,分析舞蹈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从青少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当前适合中学生学习的舞蹈种类、舞蹈教学促进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依据,以及舞蹈教学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培养学生多元意识的作用。结果:舞蹈教学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全球公民意识。结论:舞蹈教学可以有效增强中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同时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焦虑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舞蹈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因此,舞蹈教学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教学 中学生 身心健康
下载PDF
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到心灵健康--习近平关于青年身心健康重要论断的四维探析
14
作者 储著斌 曾雯蔚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的身心健康关系祖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提出了关注青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即“三个健康”的重要论断。从内涵上看,要求青年要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和纯洁的... 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的身心健康关系祖国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提出了关注青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即“三个健康”的重要论断。从内涵上看,要求青年要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和纯洁的心灵。从生成逻辑看,该论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发展了党在不同时期的相关论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强调“三个健康”,有助于青年全面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优质人力资源,进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基于此,要发挥共青团的引领作用,突出学校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主体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青年工作 青年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心灵健康
下载PDF
校园春花、春叶植物景观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夏甜甜 庞欣雨 +1 位作者 邵镇宇 姚郑 《园林》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为了研究大学生易接触的校园春季植物景观对其情绪恢复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大学生对校园春季花、叶两类植物景观观赏前后的生理状态指标(血压、心率、血样饱和浓度)和心理状态指标(总体情绪紊乱程度)变化值。结果表明:在生理指标方面,同... 为了研究大学生易接触的校园春季植物景观对其情绪恢复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大学生对校园春季花、叶两类植物景观观赏前后的生理状态指标(血压、心率、血样饱和浓度)和心理状态指标(总体情绪紊乱程度)变化值。结果表明:在生理指标方面,同一指标的各试验组的测试结果不同,但对于大学生身心状态的恢复有正向效应;观察不同春季植物景观对血压收缩压、血氧饱和浓度的恢复性效果与其他指标比较恢复性效果不明显,总体呈现出春季观花植物对各指标的恢复性效果最好。在心理指标上,大学生的总体情绪紊乱程度值(TMD)与室内TMD相比都有明显下降;不同试验组的总体情绪紊乱程度之间存在差异性,对压力的缓解程度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植物景观 简式心境状态量表 身心健康 大学校园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与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与网络依赖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小弦 张岍 《当代青年研究》 2023年第1期87-97,共11页
文章关注了互联网使用状况与青年群体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总体能够提升青年群体的健康水平,对其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用对青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影响部分通过... 文章关注了互联网使用状况与青年群体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总体能够提升青年群体的健康水平,对其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用对青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影响部分通过对现实人际交往改变以及网络依赖程度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人际关系,对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频繁的互联网使用也会导致网络依赖程度增强,造成网络成瘾、迷失现实等不良的互联网使用后果,从而对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总体支持了互联网使用的积极效应论,即互联网使用对青年群体的总体影响利大于弊,但仍然需要警惕不良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从而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 网络依赖 健康不平等
下载PDF
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新病症: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及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允旭 王婷婷 +2 位作者 魏俊伶 邢燕云 苏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30-2835,共6页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PGAD)和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GPD)二者合称为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PGAD/GPD),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自发或继发出现持续性性兴奋状态和/或生殖器官及骨盆其他区域感觉异常为特...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PGAD)和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GPD)二者合称为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PGAD/GPD),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自发或继发出现持续性性兴奋状态和/或生殖器官及骨盆其他区域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特殊病症。此病主要累及女性,因其症状特殊性,常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甚至有自杀倾向。PGAD/GPD已引起国外医疗界的重视,并将其纳入国际疾病分类-11(ICD-11)。目前国内对这一新发现病症普遍认识不足。本文总结了PGAD/GPD的国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国际妇女性健康研究学会(ISSWSH)最新专家共识对PGAD/GPD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了介绍,初步探讨了PGAD/GPD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国内医学界应采取的应对思路,以期引起国内广大医学工作者对此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 女(雌)性 感觉障碍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 女性身心健康 病理生理机制 诊断和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高校体弱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0期18-28,共11页
目前关于高校体弱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一直都没有统一规定,大多数学校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的,且项目以民族传统项目居多,但体弱学生上课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是有区别的。该文以三亚某高校51名体弱学生为实验对象,对他们进行... 目前关于高校体弱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一直都没有统一规定,大多数学校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的,且项目以民族传统项目居多,但体弱学生上课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是有区别的。该文以三亚某高校51名体弱学生为实验对象,对他们进行为16周,每周2次,每次1h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干预,对比分析在整个干预周期前后受试者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校体弱学生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体弱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八段锦 高校体弱学生 身心健康 锻炼感觉
下载PDF
“健康第一”:陶行知的身心健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9
作者 申国昌 赵凯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17,共8页
陶行知的身心健康教育思想,是他立足生活经历和受教经历,在反思社会现实与时代情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身心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人民健康生活的“维稳器”,同时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为创造“健康之堡垒”,... 陶行知的身心健康教育思想,是他立足生活经历和受教经历,在反思社会现实与时代情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身心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人民健康生活的“维稳器”,同时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为创造“健康之堡垒”,陶行知指出身心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立足日常生活,囊括体育运动、卫生教育、饮食调节、心理关怀等各个方面;在教育上,他秉持“预防为先”“劳逸结合”的健康教育,并强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采取“知行合一”“做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借鉴陶行知身心健康教育思想的有益因子,启示当今教育应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采取“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发挥“家”“校”“政”“社”育人合力;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范围,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第一 生活教育 知行合一
下载PDF
高质量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20
作者 何文义 《人民周刊》 2023年第10期60-62,共3页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让青少年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明确体育在教育实践中应该以乐趣引导入手,进...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让青少年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明确体育在教育实践中应该以乐趣引导入手,进而实现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坚定的身、心、灵共育目标,成为推进教育改革、探索体教融合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享受乐趣 人格健全 青少年身心健康 健全人格 人才培养体系 根本遵循 增强体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