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改善中枢性性早熟患儿身高获益的思考
1
作者 梁立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随着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改变,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以改善身高为目的的性早熟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目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s,GnRHa)仍是首选治疗药物,但其对身高的... 随着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改变,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以改善身高为目的的性早熟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目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s,GnRHa)仍是首选治疗药物,但其对身高的改善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身高获益低于预期。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是提高GnRHa疗效的可选治疗策略,然而联用时机等尚无明确推荐。基于性早熟治疗现状,重新审视单用GnRHa及联合rhGH治疗对身高的改善作用至关重要。该文探索了联合治疗适应证等策略,以期指导临床用药,帮助性早熟患儿实现更理想的身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身高获益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生长激素 儿童
下载PDF
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获益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贾艳敏 杨淑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52-0054,共3页
分析生长激素在矮小症患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共纳入80例研究对象,均在本院就诊,临床确诊为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共80例。随机分设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对照组,40例)和重组人生长激素(观察组,40例)两种方案进行治疗。通过患儿... 分析生长激素在矮小症患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共纳入80例研究对象,均在本院就诊,临床确诊为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共80例。随机分设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对照组,40例)和重组人生长激素(观察组,40例)两种方案进行治疗。通过患儿生长速率、HtSDS、骨成熟度和代谢指标,对两种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展开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生长速率和HtSDS较前增加,观察组两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12个月,两组骨成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FPG、TG、TG无明显变化,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效果明确,有利于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对其糖脂代谢影响小,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生长激素 身高获益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矮小症患儿生长激素治疗后身高获益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季芳璐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S01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矮小症患儿应用生长激素对其身高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58例矮小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29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患儿联合应用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生长数... 目的分析矮小症患儿应用生长激素对其身高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58例矮小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29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患儿联合应用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生长数据(包括骨龄、生长速度、身高等)和骨吸收及骨形成指标(包括胶原羧基末端肽同分异构体、骨钙素、碱性磷酸酶等)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骨龄、生长速度、身高、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胶原羧基末端肽同分异构体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矮小症患儿在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可促进其骨骼发育及身高生长,对改善患儿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患儿 生长激素 身高获益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性患儿的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菲 罗静思 +3 位作者 唐晴 钱家乐 冯莹 马琼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PP)女性患儿的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GnRHa治疗的CPP女性患儿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记录治疗期间的年生长速率、骨龄及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_(B...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PP)女性患儿的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GnRHa治疗的CPP女性患儿的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记录治疗期间的年生长速率、骨龄及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_(BA))、遗传靶身高、成年期终身高(FAH)、预测成人期终身高(PAH)、净获身高、超重/肥胖比例,以及随访终末时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情况、月经情况等。结果(1)随治疗时间延长,患儿的年生长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1年的年生长速率低于5 cm/年。(2)患儿的FAH为(160.98±4.95)cm,超过遗传靶身高,且高于治疗前和停药时的PAH(均P<0.05);停药时的HtSDS_(BA)较治疗前增加(P<0.05)。64例患者中,92.2%(59/64)的患儿FAH超过遗传靶身高,93.8%(60/64)的患儿治疗后身高有所追赶;随访终末时,64例患儿的净获身高为(9.45±4.47)cm。(3)小年龄治疗组的净获身高高于大年龄治疗组(P<0.05),但FA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停药时的超重率较治疗前稍有增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终末时的超重率较停药时降低(P<0.05);治疗前、停药时、随访终末时的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终末时,64例患儿中,有4例(6.25%)明确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结论CPP女性患儿GnRHa治疗后身高获益显著,干预时间不同的患儿身高获益相似。GnRHa治疗可能会一过性增加CPP患儿的体重,但可能不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GnRHa治疗后CPP患儿有一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风险,应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身高获益 成年期终身高 不良反应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