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速度服从混合PH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志洪 蒋阳升 +1 位作者 吴云霞 刘玉乔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3-140,160,共9页
车队离散模型被用来描述交叉口下游交通量分布与上游交通量分布之间的关系,为信号协调控制等提供理论支持,能否准确描述异质交通流特征,并具备解析解是评判模型效果的关键.为此,提出兼具通用性和解析性的截断混合位相型分布(TMPH)拟合... 车队离散模型被用来描述交叉口下游交通量分布与上游交通量分布之间的关系,为信号协调控制等提供理论支持,能否准确描述异质交通流特征,并具备解析解是评判模型效果的关键.为此,提出兼具通用性和解析性的截断混合位相型分布(TMPH)拟合车辆行程车速,推导基于车辆速度服从截断混合PH分布的混合车队流量离散模型.基于实际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截断混合位PH可以充分描述异质交通流状况下的车辆速度分布.通过将推导建立的混合车队离散模型与经典的Robertson流量模型、混合高斯模型和实际到达流量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解析解,能更准确地描述异质交通流的车队离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队离散模型 截断混合PH分布 异质交通流 EM算法 信号协调控制
下载PDF
车联网环境下的动态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姚志洪 蒋阳升 +1 位作者 王逸 陈彦如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传统的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模型参数估计基于历史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交通流的动态变化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构建车联网环境下的动态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模型.首先,考虑到车联网环境下,车辆行程时间数据易于获得,可对模型的分布参数进行... 传统的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模型参数估计基于历史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交通流的动态变化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构建车联网环境下的动态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模型.首先,考虑到车联网环境下,车辆行程时间数据易于获得,可对模型的分布参数进行动态估计;然后,基于动态分布参数,构建动态异质交通流车队模型;最后,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下游交叉口到达流量分布与上游交叉口离去流量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经典的Robertson车队离散模型相比,动态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模型对下游交叉口的到达车辆流量分布预测效果更好,平均预测均方根误差可减少2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队离散模型 混合正态分布 异质交通流 车联网 行程速度
下载PDF
一种新的车队离散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殿海 李凤 宋现敏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1-895,共5页
为分析车队离散模型在实际中的适用性,以长春市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并验证了经典车队离散模型,建立了基于无变换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车队离散模型预测效果更佳。同时,根据不同位置的检测器数据和车队... 为分析车队离散模型在实际中的适用性,以长春市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并验证了经典车队离散模型,建立了基于无变换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车队离散模型预测效果更佳。同时,根据不同位置的检测器数据和车队离散模型提出交通流量反馈机制预测方法,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流量预测精度,对城市交通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车队离散模型 交通流量预测 反馈机制
下载PDF
行程时间服从混合高斯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姚志洪 蒋阳升 +2 位作者 赵斌 朱娟秀 罗孝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4,125,共9页
为充分描述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为信号配时优化、公交优先控制提供理论基础.考虑异质交通流条件下车辆行程时间分布特点,采用混合高斯分布拟合车辆行程时间分布.基于此,从流量角度推导了异质交通流条件下车队流量离散模型.... 为充分描述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为信号配时优化、公交优先控制提供理论基础.考虑异质交通流条件下车辆行程时间分布特点,采用混合高斯分布拟合车辆行程时间分布.基于此,从流量角度推导了异质交通流条件下车队流量离散模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下游交叉口到达流率分布与上游交叉口离去流率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将本文模型与Robertson模型、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与Robertson模型相比,平均预测均方误差减少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队离散模型 混合高斯分布 异质交通流 行程时间 信号优化
下载PDF
基于速度截断分布和流量的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11
5
作者 巫威眺 沈旅欧 靳文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解决Pacey模型中车速分布假设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假设车速服从在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之间的截断正态分布,利用分段函数构造了车队到达下游交叉口的流量分布函数,建立了基于交通流量的车队离散模型,研究了下游交叉口流量与上游交叉口断... 为解决Pacey模型中车速分布假设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假设车速服从在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之间的截断正态分布,利用分段函数构造了车队到达下游交叉口的流量分布函数,建立了基于交通流量的车队离散模型,研究了下游交叉口流量与上游交叉口断面离去流量之间的关系.以相邻交叉口实测数据为例分析车队流量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与Robertson流量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速度截断正态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车队流量通过下游交叉口的变化趋势,确保流量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车队离散模型 截断正态分布 信号协调控制
下载PDF
一种车速截断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魏明 陈学武 孙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5-889,共5页
针对现有Pacey模型不能较好解决车速服从偏性正态分布的缺陷,假设车速服从最小速度至最大速度区间上的截断对数正态分布,提出了一种车速截断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以上游交叉口的排队车辆在绿灯放行后的时空分布特征为研究对象,... 针对现有Pacey模型不能较好解决车速服从偏性正态分布的缺陷,假设车速服从最小速度至最大速度区间上的截断对数正态分布,提出了一种车速截断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以上游交叉口的排队车辆在绿灯放行后的时空分布特征为研究对象,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出发,分析这部分车辆的车速统计特征对其下游道路上行驶离散过程的影响,并给出车队密度等交通流参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车队头、尾部的离散模型,为下游交叉口的配时方案提供交通数据.最后,以某相邻交叉口的协调控制为例,比较所提模型与现有Pacey模型在计算交通流参数方面存在的差异.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前者在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中需要较少的提前和后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车队离散模型 截断对数正态分布 信号协调控制
下载PDF
一种车速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明 孙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1-1525,共5页
针对现有Pacey模型不能较好解决车速服从偏性正态分布的缺陷,从交通流密度角度提出一种车速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当该信号灯由红变绿时,探讨上游交叉口的排队车辆的速度统计特征对车队在下游道路行驶过程中的离散特性的影响,从... 针对现有Pacey模型不能较好解决车速服从偏性正态分布的缺陷,从交通流密度角度提出一种车速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当该信号灯由红变绿时,探讨上游交叉口的排队车辆的速度统计特征对车队在下游道路行驶过程中的离散特性的影响,从而为下游交叉口的配时方案提供交通量数据基础.最后,以相邻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车队离散模型 对数正态分布 信号协调控制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车队离散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魏明 孙博 靳文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6-492,共7页
鉴于Pacey提出的车队离散模型仅考虑红灯相位期间正在上游交叉口停车的排队车辆,这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文章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假设车速为在最小速度和自由流速度之间的截断正态分布,考虑它的红灯相位正在停车排队及红灯相位未停车而... 鉴于Pacey提出的车队离散模型仅考虑红灯相位期间正在上游交叉口停车的排队车辆,这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文章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假设车速为在最小速度和自由流速度之间的截断正态分布,考虑它的红灯相位正在停车排队及红灯相位未停车而绿灯相位直接驶离的所有车辆,提出一种车速截断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当信号灯由红变绿时,该模型可描述这部分车辆在下游道路行驶过程中的行驶过程,从而为下游交叉口的配时方案提供交通量数据基础。最后,以相邻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为例,比较分析文中模型和Pacey模型的差异,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流 车队离散模型 截断正态分布 信号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车队离散模型的交叉口关联度量化方法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8
9
作者 保丽霞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8,共5页
分析了常用的基于流量、距离、周期的交叉口合并控制原则,提出了综合因素关联度量化方法,考虑交通流量、交叉口距离、车队离散特性等因素,基于车队离散模型,构建相邻交叉口间关联度的量化公式,建立指标修正公式,结合实际分析模型的可靠... 分析了常用的基于流量、距离、周期的交叉口合并控制原则,提出了综合因素关联度量化方法,考虑交通流量、交叉口距离、车队离散特性等因素,基于车队离散模型,构建相邻交叉口间关联度的量化公式,建立指标修正公式,结合实际分析模型的可靠性,获得反映综合因素的关联度值,为子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是否合并控制的决策支持。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模型应用,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700 m相邻交叉口,以及4个交通流平稳上升的时段,进行关联度值计算,并根据是否合并的决策支持调整信号控制参数。结论表明:对于单一原则难以界定的边缘性合并判断,基于车队离散模型的量化综合判断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并为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关联度量化 车队离散模型
原文传递
异质交通流分布已知条件下的车队离散模型
10
作者 宋薇 李国超 +1 位作者 辛悦 张剑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58-63,71,共7页
公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中车队离散规律是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对异质交通流环境下的车队离散情况做出更加合理的描述,本研究依据Robertson模型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了已知异质交通流分布条件下的车队离散模型,通过VISSIM仿真数据,分析了... 公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中车队离散规律是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对异质交通流环境下的车队离散情况做出更加合理的描述,本研究依据Robertson模型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了已知异质交通流分布条件下的车队离散模型,通过VISSIM仿真数据,分析了上、下游交叉口流率随时间转换之间的关系,将结果与原始的Robertson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已知异质交通流分布的条件下,本文模型预测的下游交叉口流率能更好的表达异质特性,预测均方误差减少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交通流 车队离散模型 交通信号控制 流率预测
下载PDF
基于行程时间分布的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16
11
作者 姚志洪 沈旅欧 +2 位作者 巫威眺 蒋阳升 黄磊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4-142,151,共10页
为充分反映公交车停靠随机延误对交通流的影响,准确描述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规律,提高交叉口车流到达分布预测的精度和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小汽车行程时间、公交行驶时间和停靠时间分布,假设车辆行程... 为充分反映公交车停靠随机延误对交通流的影响,准确描述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规律,提高交叉口车流到达分布预测的精度和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小汽车行程时间、公交行驶时间和停靠时间分布,假设车辆行程时间服从截断正态分布,并通过调查数据拟合分布,拟合决定系数在0.9以上,证明了假设的合理性。基于此,从流量的角度分别推导了公交车和小汽车的车队流量离散模型,进而分析了2种交通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异质交通流车队流量离散模型。最后,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下游交叉口到达流量分布与上游交叉口离去流量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将该模型与Robertson模型和混合高斯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异质交通流条件下,小汽车和公交车车队存在不同的到达分布规律,与小汽车车队相比,公交车车队到达下游的时间较晚且峰值较缓;与Robertson模型和混合高斯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模型不仅能够描述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还能充分体现小汽车和公交车各自的车队离散规律,基于此可研究制定公交优先控制策略。研究成果可为离线信号配时、公交优先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队离散模型 截断正态分布 异质交通流 行程时间
原文传递
基于Robertson模型的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志洪 蒋阳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充分描述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为信号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基础,结合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流特征和Robertson模型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对多股交通流分别建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异质交通流车队流量离散模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分析... 为充分描述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为信号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基础,结合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流特征和Robertson模型计算速度快的优点,对多股交通流分别建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异质交通流车队流量离散模型.通过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下游交叉口到达流率分布与上游交叉口离去流率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将本文模型和Robertson模型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Robertson模型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异质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平均预测均方误差减少了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队离散模型 异质交通流 行程时间 协调控制
下载PDF
行程时间服从截断正态分布的动态车队离散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姚志洪 王逸 +2 位作者 杨涛 蒋阳升 杨柳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94-2100,共7页
为解决传统车队离散模型参数不能反映交通流实时变化特征的不足,利用车联网环境下实时的行程时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动态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行程时间服从截断正态分布的动态车队流量离散模型。然后,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路段上下... 为解决传统车队离散模型参数不能反映交通流实时变化特征的不足,利用车联网环境下实时的行程时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动态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行程时间服从截断正态分布的动态车队流量离散模型。然后,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路段上下游断面流率分布的特征和关系。最后,将本文模型与传统静态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到达流率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下游断面交通流的到达分布;且路段交通流的波动性越大,本文模型预测效果越好;与传统静态模型相比,本文模型预测的平均均方误差减少了2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车队离散模型 截断正态分布 车联网 行程时间
原文传递
考虑车速分布区间限制的车队密度离散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旅欧 靳文舟 魏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65-1469,共5页
假设车速为在最小速度和自由流速度之间的截断正态分布,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分析了上游交叉口的排队车辆在绿灯放行后在下游道路行驶过程中的离散特性。构造了车队在时空坐标上的交通流密度函数的分段计算公式。给出了整个车队通过和未... 假设车速为在最小速度和自由流速度之间的截断正态分布,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分析了上游交叉口的排队车辆在绿灯放行后在下游道路行驶过程中的离散特性。构造了车队在时空坐标上的交通流密度函数的分段计算公式。给出了整个车队通过和未通过下游断面的车辆数计算公式,以及上下游断面的流量分布模式,得出了车队密度离散模型。基于此,本文推导了车队头尾部离散模型,以方便在信号灯协调控制中应用。最后,以相邻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车队密度离散模型 截断正态分布 信号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混合交通流离散模型的交通流预测研究
15
作者 陈叶啸 李施维 邓利昆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4期11-15,共5页
经典的Robertson车队离散模型有计算速度快的优点,但对于预测道路上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准确预测机非混合环境下到达下游交叉口的流率分布。因此,为充分描述车队离散规律,给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Rober... 经典的Robertson车队离散模型有计算速度快的优点,但对于预测道路上的机非混合交通流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准确预测机非混合环境下到达下游交叉口的流率分布。因此,为充分描述车队离散规律,给交通信号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Robertso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机非混合交通模型。在实际的调查中,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得出上游交叉口离去流率分布。同时,将混合交通流模型和Robertson模型预测出的下游交叉口到达流率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交通流模型更能描述混合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队离散规律,与Robertson模型相比,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减小1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混合交通流 车队离散模型 信号控制 行程时间
下载PDF
交叉口交通流动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6
作者 马文涛 孙守广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4期39-41,共3页
本文针对我国交通条件比较混乱的特性,提出描述交通流控制系统中车队离散规律的实用动态模型。同时,对车队离散动态进行稳定性分析与实际运算。
关键词 车队离散动态模型 稳定性 城市交通 交叉口 交通流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速度截断对数正态分布的车队密度离散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巫威眺 沈旅欧 靳文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127,共6页
鉴于Pacey提出的车队密度离散模型中车速为从负无穷到正无穷上的正态分布这一假设与实际车速分布情况明显不符,基于实地收集数据,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假设车速服从在最小速度至最大速度之间的截断对数正态分布,由此分析了上游交叉口的... 鉴于Pacey提出的车队密度离散模型中车速为从负无穷到正无穷上的正态分布这一假设与实际车速分布情况明显不符,基于实地收集数据,从交通流密度的角度,假设车速服从在最小速度至最大速度之间的截断对数正态分布,由此分析了上游交叉口的排队车辆在绿灯放行后往下游道路行驶过程中的离散特性,利用分段函数方式构造了车队在时空坐标上的交通流密度函数的计算公式.针对信号协调控制应用,提出了在某一时刻公交车队头部驶过和尾部未驶过下游断面的车辆数计算公式,推导了下游交叉口断面处的流量分布模式,结合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流 车队密度离散模型 截断对数正态分布 信号协调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数据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茜 臧照奇 +1 位作者 周围 周清雅 《交通运输研究》 2015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针对不同的交通流状态选取合适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线圈、视频、微波获取的多源实时交通数据,利用车队离散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模型获取各转向流量,采用HCM(Highway Capacity Manual)公式计算排队长度和延误,并根据干道交叉口排队长... 为针对不同的交通流状态选取合适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线圈、视频、微波获取的多源实时交通数据,利用车队离散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模型获取各转向流量,采用HCM(Highway Capacity Manual)公式计算排队长度和延误,并根据干道交叉口排队长度界定干线交通流状态:欠饱和、接近饱和、过饱和,从而选择相应的干线协调控制策略:在欠饱和状态下采用最大绿波带法,在接近饱和状态下采用改进的多带宽协调模型,在过饱和状态下采用排队占比最小模型。以青岛市香港中路为例,通过VISSIM仿真软件对算法和策略进行仿真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干线协调策略与原始控制方案相比,平均延误减少了19.4%,平均停车次数减少了22.8%,平均排队长度减少了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车队离散模型 卡尔曼滤波 干线协调 平均排队占比最小
下载PDF
基于电警数据的单点自适应信号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骆旅舟 谈超鹏 唐克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8-1808,共11页
通过深入挖掘利用电警数据蕴含的交通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警数据的单点自适应信号控制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各进口道均布设电警设备的四肢交叉口,4个上游交叉口也布设有电警设备,能够获取前往目标交叉口的车流。首先,根据TOD时段上... 通过深入挖掘利用电警数据蕴含的交通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警数据的单点自适应信号控制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各进口道均布设电警设备的四肢交叉口,4个上游交叉口也布设有电警设备,能够获取前往目标交叉口的车流。首先,根据TOD时段上下游电警匹配历史数据,利用高斯混合模型估计各路段行程时间参数,进而标定基于截断正态分布的车队离散模型;其次,基于实时到达率预测值,以目标交叉口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对信号控制参数进行实时滚动优化,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最后,在不同需求场景下对该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路段行程时间均值与标准差的估计误差均小于3s,车均延误与排队长度较最优灯组配时分别减少34.2%和40.5%以上。与感应控制相比,该方法在高需求场景下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车均延误与排队长度分别减少12.9%和15.8%,在其他场景下也分别有2.6%和5.4%以上的改善。同时,滚动优化时长的增加也能带来控制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电警数据 自适应信号控制 车队离散模型 动态规划
下载PDF
A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signal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agents with embedded platoon dispersion model
20
作者 别一鸣 王殿海 +1 位作者 马东方 朱自博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1年第3期311-315,共5页
In order to reduce average arterial vehicle delay, a novel distributed and coordinated traffic contro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using the multiple agent system and the reinforce learning (RL). The RL is used to minimi... In order to reduce average arterial vehicle delay, a novel distributed and coordinated traffic contro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using the multiple agent system and the reinforce learning (RL). The RL is used to minimize average delay of arterial vehicles by training the interaction ability between agents and exterior environments. The Robertson platoon dispersion model is embedded in the RL algorithm to precisely predict platoon movements on arteries and then the reward functio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ispersion model and delay equations cited by HCM2000.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is evaluated in a Matlab environment an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algorithm and the conventional coordination algorithm are conducted in three different traffic load scenario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algorithm in all the scenarios. Moreover, with the increase in saturation degree, the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establish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agents signal coordination reinforce learning platoon dispersion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