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轧制温度对低合金高强度钢材晶界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机理
1
作者 王庆龙 《冶金与材料》 202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低合金高强度钢材晶界再结晶过程与轧制温度之间的潜在关系。通过分析晶界再结晶的基本原理,特别关注高低温轧制场景下的晶界再结晶现象,研究了轧制温度对晶界能量、晶粒发育及再结晶核心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机理,深入剖析... 文章深入探讨了低合金高强度钢材晶界再结晶过程与轧制温度之间的潜在关系。通过分析晶界再结晶的基本原理,特别关注高低温轧制场景下的晶界再结晶现象,研究了轧制温度对晶界能量、晶粒发育及再结晶核心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机理,深入剖析了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最后,详细分析了轧制温度与材料性能之间的潜在关系,涉及机械性能的变化、微观结构的演变以及晶界特性的变化,为优化材料制备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温度 低合金高强度钢材 晶界再结晶 晶界能量 材料性能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AZ61镁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涛 邹金超 +2 位作者 黄志权 赵春江 王军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3-480,共8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浸泡实验对轧后(轧制温度分别为:300、350、380、400℃)AZ61镁合金分别进行了微观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了轧制温度对AZ6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及对耐腐蚀性的遗传效应,明确了轧...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浸泡实验对轧后(轧制温度分别为:300、350、380、400℃)AZ61镁合金分别进行了微观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了轧制温度对AZ6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及对耐腐蚀性的遗传效应,明确了轧制温度与耐腐蚀性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AZ61镁合金的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β相含量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其耐腐蚀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AZ61镁合金的腐蚀行为呈先局部点蚀,然后以“丝状”扩展为面蚀;当轧制温度为350℃时,AZ61镁合金的晶粒尺寸最小且β相含量最少,此时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其极化电阻高达530.970Ω·cm^(2),腐蚀电位φ_(corr)为-1.470 V,腐蚀电流密度J_(corr)为8.415×10^(-6)A/cm^(2),平均腐蚀速率低至1.14×10^(-4)g/(c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温度 AZ61镁合金 浸泡实验 耐腐蚀性 微观组织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Al-4.5Cu-1.5Mg-0.5Zr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影响
3
作者 杨春洋 孙有平 +1 位作者 何江美 翟传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优化加工工艺,改善合金的组织,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金相(OM)观察、拉伸试验和X射线衍射,分析在大应变轧制下冷轧结合T6态处理后板材的成形性能,引入Williamson-Hall模型和Taylor函数,分析合金内部位错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 目的优化加工工艺,改善合金的组织,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方法采用金相(OM)观察、拉伸试验和X射线衍射,分析在大应变轧制下冷轧结合T6态处理后板材的成形性能,引入Williamson-Hall模型和Taylor函数,分析合金内部位错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前期轧制温度从350℃升高到400℃,合金晶粒得到明显细化,再结晶充分,晶粒尺寸细小,晶界处第二相粗大;冷轧后晶粒破碎严重,晶粒的碎化方向与轧制方向垂直;在350℃时,合金内部的位错密度为1.62×10^(15)m^(-2),位错密度对强度的贡献值为219.5MPa,其抗拉强度最大为602MPa、屈服强度为512MPa、伸长率为12.6%。结论Al-4.5Cu-1.5Mg-0.5Zr合金的晶粒组织明显细化,其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4.5Cu-1.5Mg-0.5Zr合金 轧制温度 显微组织 位错强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钼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明杰 李麦海 魏忠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0-32,共3页
着重研究了开坯轧制温度对钼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低温开坯轧制与高温开坯轧制相比,采用低温开坯轧制的钼板晶粒细长,晶界相互连锁搭接,强度及延伸率高。
关键词 钼板 轧制温度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超轻Mg-Li合金熔铸工艺与轧制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富荣 崔建忠 温景林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5-37,共3页
采用电阻炉熔炼锂盐覆盖氩气保护的方法成功地熔炼和铸造了锂质量分数分别为4.16 % ,8.2 % ,10.8 的超轻镁- 锂合金铸锭,其组织分别为α,α+ β和β固溶体。铸锭经均匀化后在200 ℃,300 ℃,400 ℃轧制,... 采用电阻炉熔炼锂盐覆盖氩气保护的方法成功地熔炼和铸造了锂质量分数分别为4.16 % ,8.2 % ,10.8 的超轻镁- 锂合金铸锭,其组织分别为α,α+ β和β固溶体。铸锭经均匀化后在200 ℃,300 ℃,400 ℃轧制,研究了轧制温度,含锂量与轧制裂边的关系。实验发现α相合金在200 ℃发生板材横裂碎化,300 ~400 ℃之间轧制裂边减轻,在400 ℃最轻。β相合金在各温度下十分容易轧制。α+ β相合金塑性较好,裂边介于α相和β相合金之间,在200 ~300 ℃塑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熔铸 轧制 轧制温度
下载PDF
变分法在H型钢万能轧制温度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庆田 张文志 宗家富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8-681,共4页
应用变分法建立了 H型钢翼缘和腹板的变形温升和摩擦温升的数学模型 ,同时考虑接触温降和穿梭温降 ,推导出 H型钢万能轧制温度计算公式。在线测试结果验证 。
关键词 变分法 H型钢 轧制温度 数据模型 万能轧制
下载PDF
轧制温度和热处理对TB9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金明 任璐 +3 位作者 倪沛彤 麻西群 朱梅生 吴欢 《钛工业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0,共4页
研究了轧制温度和热处理制度对TB9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850、930℃下轧制的TB9钛合金棒材经810℃×30 min/WQ固溶后,显微组织均为等轴β组织,930℃下轧制的棒材组织更加均匀,轧制温度对棒材固溶后... 研究了轧制温度和热处理制度对TB9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850、930℃下轧制的TB9钛合金棒材经810℃×30 min/WQ固溶后,显微组织均为等轴β组织,930℃下轧制的棒材组织更加均匀,轧制温度对棒材固溶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经510℃×12 h/AC时效处理后,棒材的强度和塑性等综合性能随轧制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抗拉强度全部大于1 300 MPa,屈服强度大于1 200 MPa,延伸率大于10%,能够满足某零件对材料的要求。此外,TB9钛合金的强度随时效温度的上升而减小,而塑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温度 热处理 TB9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Zr-4合金板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卫国 周邦新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5-261,共7页
用反极图和织构取向因子等方法研究了经300~980℃轧制75%的Zr-4合金板的织构。实验结果表明:在α相温区内轧制,Zr-4合金板中形成了[0002]基极主要取向轧面法向的织构,fn、ft和fl几乎不随轧制温度的变化而改变,fn:ft:fl≈7:2... 用反极图和织构取向因子等方法研究了经300~980℃轧制75%的Zr-4合金板的织构。实验结果表明:在α相温区内轧制,Zr-4合金板中形成了[0002]基极主要取向轧面法向的织构,fn、ft和fl几乎不随轧制温度的变化而改变,fn:ft:fl≈7:2:1;在α+β双相温区内,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Zr-4电饭中逐渐形成了基极主要取向横向的织均,fn显著减小,ft和fl明显增大.经940℃轧制后,fn:ft:fl≈3:4:3,ft>0.4;经β相温区内980℃轧制后,fn:ft:fl≈3:3.6:3.4,三个方向的织构取向因于趋于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轧制温度 织构 织构取向因子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TB6钛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飞 黄利军 +1 位作者 丁小明 赵志伟 《钛工业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2,共3页
采用三辊螺旋轧机,在Tβ-40℃、Tβ-30℃和Tβ+160℃三种不同温度下对TB6钛合金棒材进行轧制,研究轧制温度对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Tβ-40℃轧制后的组织为等轴组织,Tβ-30℃轧制后的组织为双态组织,Tβ+160℃轧制... 采用三辊螺旋轧机,在Tβ-40℃、Tβ-30℃和Tβ+160℃三种不同温度下对TB6钛合金棒材进行轧制,研究轧制温度对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Tβ-40℃轧制后的组织为等轴组织,Tβ-30℃轧制后的组织为双态组织,Tβ+160℃轧制后的组织为网篮组织;具有等轴组织和双态组织的TB6钛合金棒材的拉伸强度相当,均高于具有网篮组织的,而等轴组织的塑性与网篮组织的相当,但低于双态组织的;综合分析知,经Tβ-30℃轧制后的TB6钛合金棒材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温度 TB6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热轧无间隙原子钢性能及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作成 关小军 +1 位作者 韦珂 赵罕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系统研究了轧制温度对热轧无间隙原子( I F)钢深冲性能及织构的影响规律,为热轧 I
关键词 轧制温度 性能 织构 热轧 无间隙原子钢 IF钢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超低碳钢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景晖 桥本俊一 鹿岛高弘 《鞍钢技术》 CAS 1998年第3期30-32,37,共4页
在高温形变后,把超低碳钢在700~920℃之间保温,以此作为开轧温度(FET),测定钢的晶粒度、应力-应变曲线,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试验的结果是在铁素体已热轧、退火后可得高塑性。
关键词 轧制温度 超低碳钢 塑性 轧制
下载PDF
4200轧机轧制温度人工神经网络预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丽丽 孟令启 +1 位作者 张洛明 马金亮 《机械工程师》 2005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基于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采用改进的BP网络LevenbergMarquardt训练规则,优化计算4200中厚板轧机轧制温度。通过该网络的μ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提高了收敛速度,使4200中厚板轧机轧制温度的预报精度大为提高,为预报该轧机的轧制温度... 基于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采用改进的BP网络LevenbergMarquardt训练规则,优化计算4200中厚板轧机轧制温度。通过该网络的μ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提高了收敛速度,使4200中厚板轧机轧制温度的预报精度大为提高,为预报该轧机的轧制温度计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00轧机 轧制温度 BP网络 预报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Q225钢微观组织及析出相的影响
13
作者 王亚男 孟祥志 王珣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75-580,共6页
为研究抗震性更好的钢种,对Q225钢进行不同轧制温度下的轧制,并对轧制后试样进行800℃,1h,空冷处理,然后利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晶粒有趋向均匀且晶粒... 为研究抗震性更好的钢种,对Q225钢进行不同轧制温度下的轧制,并对轧制后试样进行800℃,1h,空冷处理,然后利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晶粒有趋向均匀且晶粒尺寸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轧制温度在940~980℃时,晶粒较小且大小较均匀;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析出相的分布逐渐均匀;轧制温度在940~980℃时,析出相的大小与间距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25钢 轧制温度 显微组织 析出相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交叉轧制AZ31镁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蓉 钱书琨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6,共4页
通过交叉轧制工艺制备了组织均匀的AZ31镁合金板材,并研究了轧制温度对板材晶粒尺寸、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轧制工艺可以有效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基面织构的均匀性;通过降低轧制温度可降低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基面织构最... 通过交叉轧制工艺制备了组织均匀的AZ31镁合金板材,并研究了轧制温度对板材晶粒尺寸、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轧制工艺可以有效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基面织构的均匀性;通过降低轧制温度可降低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和基面织构最大极密度,从而有效提高板材综合力学性能;轧制温度为250℃时,板材的平均晶粒尺寸和最大极密度分别为4μm和8.4,此时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01.0MPa,220.2MPa和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交叉轧制 轧制温度 织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轧制温度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15
作者 张利 张理刚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冶金丛刊》 1998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对轧制状态和非轧制状态的轧件温度变化的具体分析,介绍了现在奥地利用计算轧制温度的GFM方法。对于提高用传统方法计算得到的轧制温度的可信度,这种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轧制动态 轧制温度 GFM 连轧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大应变轧制AZ61镁合金板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嵇文凤 严红革 +3 位作者 陈吉华 苏斌 吴远志 朱素琴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1,共5页
采用单道次大应变热轧工艺对AZ61镁合金板材进行轧制,研究了轧制温度对板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450℃之间轧制时可以成功制备出表面光洁、平整以及力学性能良好的AZ61镁合金板材;在不同温度轧制时AZ61镁合金... 采用单道次大应变热轧工艺对AZ61镁合金板材进行轧制,研究了轧制温度对板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450℃之间轧制时可以成功制备出表面光洁、平整以及力学性能良好的AZ61镁合金板材;在不同温度轧制时AZ61镁合金发生不同程度的再结晶;400℃时可获得最均匀细小的轧制组织,板材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08.96MPa,226.54MPa和22.52%,分别比铸态提高58.18%,29.93%和14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61镁合金 大应变轧制 轧制温度 再结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简单断面型钢轧制温度场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17
作者 阎军 鹿守理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95-98,共4页
应用MARC/autoforge商用有限元软件,对方轧件在椭圆孔型中的轧制温度场进行了热力耦合模拟。研究了模拟过程中的传热边界条件,分析了轧制前和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过程,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说明... 应用MARC/autoforge商用有限元软件,对方轧件在椭圆孔型中的轧制温度场进行了热力耦合模拟。研究了模拟过程中的传热边界条件,分析了轧制前和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过程,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说明模拟计算和实际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温度 有限元模拟 轧制温度
下载PDF
轧制温度和轧制道次对Mg-1RE-0.5Zn-0.5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连全勇 王立新 +3 位作者 袁峰 胡文鑫 吴广新 张捷宇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激光导热仪研究了轧制温度和轧制道次对Mg-1RE-0.5Zn-0.5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Mg-1RE-0.5Zn-0.5Zr合金主要由镁基体(α-Mg)和沿晶界分布的LaMg12、CeMg12第二相组成... 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激光导热仪研究了轧制温度和轧制道次对Mg-1RE-0.5Zn-0.5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Mg-1RE-0.5Zn-0.5Zr合金主要由镁基体(α-Mg)和沿晶界分布的LaMg12、CeMg12第二相组成。经过轧制变形后,合金的晶粒细化,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当轧制温度相同时,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而提高。当轧制道次相同时,轧制温度越高,合金的抗拉强度越高。在相同的轧制温度下,合金的断后伸长率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轧制退火态合金的抗拉强度低于轧制态合金,这是由于退火处理后晶粒长大,合金的抗拉强度略有降低。合金在410℃轧制不同道次时的热导率较高,3道次轧制的最高,达146.678 W/(m·K),比铸态合金提高了20.9%。410和450℃轧制退火态合金的热导率相比轧制态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RE-0.5Zn-0.5Zr合金 轧制温度 轧制道次 力学性能 导热性能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双辊铸轧硅钢形变与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超 张芳 +2 位作者 沙玉辉 柳金龙 左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71-7075,共5页
采用宏微观织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轧制温度对双辊铸轧Fe-2.8%Si-0.8%Al硅钢形变与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室温和200℃轧制样品形变织构均由α(〈110〉∥RD)、γ(〈111〉∥ND)和λ(〈001〉∥ND)纤维织构组成,但200℃轧制显著减弱α、... 采用宏微观织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轧制温度对双辊铸轧Fe-2.8%Si-0.8%Al硅钢形变与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室温和200℃轧制样品形变织构均由α(〈110〉∥RD)、γ(〈111〉∥ND)和λ(〈001〉∥ND)纤维织构组成,但200℃轧制显著减弱α、λ形变织构,增强γ形变织构特别是1/4层的{111}〈110〉织构。200℃轧制时,剪切带数量增多、储能增强,从而促进了Goss({110}〈001〉)、Cube({001}〈100〉)再结晶晶粒分别在γ和{111}〈110〉形变基体剪切带的大量形核,γ再结晶晶粒在晶界少量形核以及Goss和Cube再结晶晶粒的增多,有效抑制了γ织构。λ织构的变化由Cube和{001}〈110〉的变化共同决定,在1/4层,Cube织构显著增强导致λ织构的增强;在中心层,Cube略微增强而{001}〈110〉显著减弱导致λ织构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轧制温度 双辊铸轧 形变织构 再结晶织构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大应变轧制Al-4.5Cu-1.5Mg-0.1Sc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春洋 孙有平 +2 位作者 何江美 翟传田 李旺珍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在不同温度下对Al-4.5Cu-1.5Mg-0.1Sc进行大应变轧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拉伸试验等研究轧制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温度400℃时,Al-4.5Cu-1.5Mg-0.1Sc铝合金再结晶充分,晶粒尺寸细小均匀... 在不同温度下对Al-4.5Cu-1.5Mg-0.1Sc进行大应变轧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拉伸试验等研究轧制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温度400℃时,Al-4.5Cu-1.5Mg-0.1Sc铝合金再结晶充分,晶粒尺寸细小均匀,结合热处理可有效改善基体中第二相分布不均现象;400℃热轧并T6态处理后合金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为455 MPa,伸长率为21.8%;合金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断口上分布着大量细小的韧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大应变轧制 Al-4.5Cu-1.5Mg-0.1Sc 轧制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