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1
作者 张含林 林辉 郭航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高糖培养下的CFs用不同时间的TGF-β1干预,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ERS)通路相关蛋白和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TGF-β1对CFs活化及ERS相关通路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CFs和心肌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erpud1)的表达情况。通过沉默Herpud1的表达及用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Herpud1后CFs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Herpud1在TGF-β1诱导的CFs活化中的作用。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TUDCA处理下CFs的活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中Herpud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激活因子6(ATF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Herpud1在TUDCA抑制CFs活化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Herpud1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成功构建CFs纤维化模型的基础上,TGF-β1能够诱导CFs活化及ER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Herpud1在CFs中的表达高于心肌细胞;敲除Herpud1可抑制TGF-β1所诱导的CFs活化;TUDCA能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CFs中GRP78、ATF6、α-SMA、Vimentin和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此外,过表达Herpud1还可逆转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活化的抑制。结论下调Herpud1基因的表达是TUDCA抑制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Herpud1 牛磺熊去氧胆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下载PDF
LPS刺激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尉心田 张阳 +3 位作者 周墨涵 秦旭 刘玉兰 肖勘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0-352,共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Smads通路的影响。选取18头21日龄、体重(7.09±0.9)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预饲14 d后,腹膜注射...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多糖(LPS)刺激后对断奶仔猪肝脏形态、功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Smads通路的影响。选取18头21日龄、体重(7.09±0.9)kg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头猪。预饲14 d后,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分别在注射前(0 h)、注射4 h和24 h后屠宰仔猪,取血浆和肝脏样品待测。结果表明:HE切片显示,与对照组(0 h)相比,LPS刺激4 h后肝细胞损伤严重,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出现大量坏死且细胞核溶解固缩。LPS刺激24 h后肝细胞核溶解固缩,较刺激4 h后损伤有所缓解。与对照组(0 h)相比,LPS刺激4 h后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升高(P<0.001),LPS刺激24 h后血浆中AST、AST/ALT活性升高(P<0.001),AKP活性降低(P<0.05),ALT活性均无显著变化。肝脏中TGF-β1基因表达在刺激4 h和24 h后均升高(P<0.05);TGF-βR2在LPS刺激4 h后下降(P<0.001);Smad3在LPS刺激4h后下降(P<0.05);Smad4在LPS刺激4h后有上升趋势(P<0.10)。由此可见,在LPS刺激后仔猪肝脏受损,TGF-β1/Smads信号通路被迅速激活参与肝脏的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脏损伤 SMADS信号通路 断奶仔猪
下载PDF
参附汤联合茯苓四逆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同源物3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谢继宏 陈艳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74-579,585,共7页
目的探讨参附汤联合茯苓四逆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同源物3(Smad homolog 3,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 目的探讨参附汤联合茯苓四逆汤治疗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同源物3(Smad homolog 3,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汤合茯苓四逆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EF)、每搏输血量(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per stroke,SV)]、心衰因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脑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纤维化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末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Ⅲ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TGF-β1、Smad3表达量变化,评价活动耐力、心衰评分、明尼苏达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LVEDD、LVESD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SV指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功能LVEDD、LVESD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SV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衰因子H-FABP、cTnI、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衰因子H-FABP、cTnI、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纤维化PICP、PⅢ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肌纤维化PICP、PⅢ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Smad3表达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TGF-β1、Smad3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动耐力较治疗前升高,心衰、明尼苏达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活动耐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明尼苏达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MACE发生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汤合茯苓四逆汤可显著改善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TGF-β1、Smad3表达,抑制心肌纤维化,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阳亏虚 参附汤 茯苓四逆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同源物3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明 李建华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子痫前期是复杂的妊娠特异性疾病,严重者会引起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是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生长因子,已被证明是胚胎发育和调节滋养层细胞活动所需的... 子痫前期是复杂的妊娠特异性疾病,严重者会引起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是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生长因子,已被证明是胚胎发育和调节滋养层细胞活动所需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母胎免疫稳态、血管形成及血管张力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TGF-β1可能成为子痫前期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子痫前期 胎盘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骨疏康干预Beagle犬磨牙压低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β-连环蛋白的表达
5
作者 万哲 杜军 胡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4502-4506,共5页
背景:骨疏康可以有效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提高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抑制骨吸收。但骨疏康在牙根吸收方面作用的研究匮乏,其调控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骨疏康在Beagle犬正畸牙根吸收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β-连... 背景:骨疏康可以有效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提高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抑制骨吸收。但骨疏康在牙根吸收方面作用的研究匮乏,其调控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骨疏康在Beagle犬正畸牙根吸收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Beagle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蒸馏水组(n=6)与骨疏康组(n=6),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蒸馏水组与骨疏康组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压低模型,造模后分别每天灌胃蒸馏水与骨疏康(2.1 g/kg)。干预6,9,12周,收集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和牙周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第一磨牙随时间推移有明显压低现象出现,在第12周效果最为明显;(2)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蒸馏水组磨牙组织随着加力时间周期的不断延长,破骨细胞数量呈上升趋势,骨吸收现象不断加重;骨疏康组磨牙的根吸收程度轻于蒸馏水组,骨修复能力和牙周组织的改建能力优于蒸馏水组;(3)蒸馏水组磨牙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疏康组磨牙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水平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在9周和12周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蒸馏水组(P<0.05);(4)结果表明,骨疏康可能通过激活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连环蛋白,促进Beagle犬磨牙骨组织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吸收 骨疏康 转化生长因子β1 Β-连环蛋白 BEAGLE犬 正畸牙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宫腔粘连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6
作者 刘现红 孙晓 +3 位作者 杨晓飞 裴慧慧 徐晨 刘慧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0期3752-3756,共5页
目的 观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腔粘连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 目的 观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腔粘连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前检测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术后随访1 a,统计术后复发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GF-β1与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截至随访结束,107例宫腔粘连患者中有3例失访,1例主动要求退出研究,最终纳入103例进行研究。103例患者血清TGF-β1为10.51~53.76 ng·L^(-1),中位TGF-β1为32.04(27.18,34.58)ng·L^(-1),术后随访1 a,有26例术后复发,占比25.24%,根据TGF-β1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TGF-β1组和低TGF-β1组,高TGF-β1组粘连程度为重度患者占比高于低TGF-β1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孕次、产次、月经周期、手术时间、粘连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患者粘连程度为重度占比、TGF-β1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粘连程度为重度、TGF-β1高表达是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TGF-β1在宫腔粘连术后复发患者中高表达,且TGF-β1高表达会增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干预方案,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宫腔粘连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光璨 翟超 +1 位作者 张晓轩 任春娥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实质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引起的子宫内膜纤维化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月经改变、不孕及妊娠丢失、反复的胚胎种植失败等,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健康。IUA发生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多样,是...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实质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引起的子宫内膜纤维化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月经改变、不孕及妊娠丢失、反复的胚胎种植失败等,严重影响了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健康。IUA发生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多样,是由多因素、多环节综合控制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为一类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人体多种疾病病理进展的重要环节。目前认为该细胞因子与组织纤维化密切相关,其过度表达会促进子宫内膜纤维化,加重IUA的程度。综述TGF-β1及其相关通路在IUA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子宫疾病 纤维化 炎症 宫腔粘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甲基化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世鲁 张丽 +5 位作者 温文杰 张启伦 武晓影 薛竞帆 周婉 叶山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DN+ATRA组,每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DN+ATRA组,每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对照组和DN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DN+ATRA组给予5 mg/kg ATRA灌胃,连续干预4周。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和血液生化指标,肾脏组织行HE染色和PAS染色,选择MS-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中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选择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组织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升高(均P<0.05)。与DN组比较,DN+ATRA组大鼠FBG、BUN、Scr、24 h尿蛋白降低,但高于对照组(均P<0.05)。HE染色和PAS染色DN组肾小球形状不规则,系膜基质增多着玫瑰红色,部分肾小管有萎缩且存在管腔扩张,肾小管周围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增生,DN+ATRA组大鼠肾脏组织病变情况明显减轻。DN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DN+ATRA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相较于DN组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低于DN组,DN+ATRA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于DN组(均P<0.05)。结论:ATRA能通过升高TGF-β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抑制DN大鼠肾脏组织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DN大鼠肾脏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糖尿病肾病 肾脏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甲基化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路在IgA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昭恒 丁樱 +1 位作者 郭婷 黄文龙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843-849,共7页
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异常免疫、肾脏炎症反应、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流失、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不仅在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调节多种... 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异常免疫、肾脏炎症反应、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流失、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不仅在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调节多种类型细胞的生长、趋化、分化和凋亡,它的表达和活化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疾病后期肾纤维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通过TGF-β1信号通路寻找治疗IgA肾病的分子生物学靶点成为IgA肾病治疗的新方向。现对TGF-β1通路在IgA肾病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IGA肾病 免疫 炎症 纤维化 综述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
10
作者 金国钰 杨春润 +3 位作者 何静 张舒荣 刘欢欢 李长忠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0期1557-156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2)和模型组(n=12)。术后7、14及28 d收集双侧子宫组织,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动态观察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和子宫内膜腺... 目的探讨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相关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2)和模型组(n=12)。术后7、14及28 d收集双侧子宫组织,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动态观察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和子宫内膜腺体数目;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及α-SMA蛋白表达。结果相比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子宫结构破坏;术后7、14和28 d,子宫内膜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术后14和28 d,子宫内膜腺体数目明显减少、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例明显增加,α-SMA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TGF-β1可能通过激活肌成纤维细胞及相关信号通路进一步促进子宫内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黏连 纤维化 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miR-361-3P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成骨细胞凋亡的研究
11
作者 王帆 王鹏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研究人成骨细胞内miR-361-3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凋亡标志分子caspase 3蛋白活性表达的影响,探讨miR-361-3P/TGF-β1通路在人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iR-361-3p mimic或inhibitor及TGF-β1 siRNA(siTGF-β1... 目的研究人成骨细胞内miR-361-3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凋亡标志分子caspase 3蛋白活性表达的影响,探讨miR-361-3P/TGF-β1通路在人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iR-361-3p mimic或inhibitor及TGF-β1 siRNA(siTGF-β1)转染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 3的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361-3p和TGF-β1基因的结合情况。结果在hFob1.19细胞内,miR-361-3p mimic显著下调了TGF-β1mRNA表达,同时明显抑制了细胞内的TGF-β1蛋白活性(P<0.05);miR-361-3p mimic作用hFob1.19细胞48 h后,miR-361-3p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导致成骨细胞内caspase 3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5),并减少WT-TGF-β1的荧光素酶活性;miR-361-3p inhibitor可增强hFob1.19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内caspase 3蛋白活性,而si-TGF-β1则可明显增强caspase 3活性表达。结论miR-361-3p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负向调控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miR-361-3P 转化生长因子β1 caspase 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SIL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通路的影响
12
作者 魏士刚 马雪梅 宿海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SIL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上皮细胞细胞增殖、凋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运用反转录PCR(RT-PCR)检测lncRNA SIL在人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HEPApiC、肺泡Ⅱ型细胞(AECⅡ)以及...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SIL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上皮细胞细胞增殖、凋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运用反转录PCR(RT-PCR)检测lncRNA SIL在人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HEPApiC、肺泡Ⅱ型细胞(AECⅡ)以及被肺炎链球菌R6感染的A549、HEPApiC、AECⅡ细胞的表达,显示其表达在R6感染的A549细胞中最高,故应用A54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A549组(常规培养)、A549+R6组(用R6感染A549细胞)、lncRNA SIL mimic组(在A549细胞中转染lncRNA SIL mimic,并用R6感染细胞)和lncRNA SIL siRNA组(在A549细胞中转染lncRNA SIL siRNA,并用R6感染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1/Smads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并设立TGF-β1/Smads通路抑制剂组进行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炎症因子表达。结果:与A549组比较,A549+R6组lncRNA SIL表达升高(P<0.05)。与A549+R6组比较,lncRNA SIL mimic组lncRNA SIL表达升高,lncRNA SIL siRNA组表达降低(均P<0.05)。与lncRNA SIL mimic组比较,lncRNA SIL siRNA组lncRNA SIL表达降低(P<0.05)。与A549组比较,A549+R6组不同时间细胞增殖率降低(均P<0.05)。与A549+R6组比较,lncRNA SIL mimic组不同时间细胞增殖率降低,lncRNA SIL siRNA组不同时间细胞增殖率升高(均P<0.05)。与A549组比较,A549+R6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A549+R6组比较,lncRNA SIL mimic组细胞凋亡率增加,lncRNA SIL siRNA组细胞凋亡率降低(均P<0.05)。与A549组比较,A549+R6组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升高,Smad 6、Smad 7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A549+R6组比较,lncRNA SIL mimic组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升高,Smad 6、Smad 7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与A549+R6组比较,lncRNA SIL siRNA组TGF-β1、Smad 2、Smad 3蛋白表达降低,Smad 6、Smad 7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lncRNA SIL siRNA组与抑制剂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549组比较,A549+R6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细胞-1β(IL-1β)、IL-6水平升高(均P<0.05)。与A549+R6组比较,lncRNA SIL mimic组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lncRNA SIL siRNA组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后,沉默lncRNA SIL可逆转肺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及增殖减少的情况,并抑制TGF-β1/Smads通路激活,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感染 长链非编码RNA SIL 肺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通路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13
作者 陈鑫磊 余永波 +1 位作者 李鹏 牛海涛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浓度为0、1、5、10、20、40μg/L的TGF-β1处理T24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细胞划痕方法检测其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浓度为0、1、5、10、20、40μg/L的TGF-β1处理T24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细胞划痕方法检测其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使用浓度为5μg/L的TGF-β1处理T24细胞0、0.5、1、2、6、24 h,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PD-L1蛋白及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p-ER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将T24细胞分为A~C组,A组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B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μg/L的TGF-β1培养,C组培养基加入终浓度为5μg/L的TGF-β1及SB431542培养,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C组细胞中PD-L1相对表达量;将T24细胞分为D~G组,D组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E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μg/L的TGF-β1培养,F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μg/L的TGF-β1、AKT抑制剂MK2206培养,G组培养基加入终浓度5μg/L的TGF-β1、ERK抑制剂U0126处理T24细胞,均处理24 h,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G组细胞中p-AKT、p-ERK和PD-L1相对表达量。结果浓度0、1、5、10、20、40μg/L的TGF-β1处理T24细胞24 h,其他浓度的TGF-β1处理T24细胞的增殖能力相较于0μg/L时均显著增强(t=3.59~12.18,P<0.05),各浓度之间T24细胞的迁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浓度为5μg/L时相较于其他浓度,PD-L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3.22~5.64,P<0.05);浓度为5μg/L的TGF-β1处理T24细胞0、0.5、1、2、6、24 h后,T24细胞PD-L1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F=199.20,P<0.05),并且处理时间为0.5 h相较于其他处理时间,p-AKT、p-ERK表达量显著升高(t=6.26~64.24,P<0.05);B组与A组比较,T24细胞PD-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31.24,P<0.05),C组与B组比较,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t=17.04,P<0.05);E组与D组比较,T24细胞的PD-L1、p-AKT、p-ERK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9.44~37.29,P<0.05),G组与E组比较,p-AKT、PD-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104.40、6.74,P<0.05);F组与E组比较,p-ERK、PD-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24.26、17.01,P<0.05)。结论TGF-β1可以促进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细胞内PD-L1表达,不影响其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内PD-L1、p-ERK和p-AKT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B7-H1抗原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左乳腺癌术后放疗发生心脏毒性有关
14
作者 郑国红 曹钢 +1 位作者 米蕊 王晓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4期310-315,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的2个位点rs12985162(G>A)和rs10417924(T>C)多态性及表达水平与左乳腺癌术后放疗发生心脏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接受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104例女性左乳腺癌患者和100例右乳腺癌患者...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的2个位点rs12985162(G>A)和rs10417924(T>C)多态性及表达水平与左乳腺癌术后放疗发生心脏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接受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104例女性左乳腺癌患者和100例右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毛细管电泳和片段分析技术对TGF-β基因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2985162、rs10417924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TGF-β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记录心脏毒性事件发生情况,截止至放疗结束后6个月。结果:左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右乳腺癌患者(36.5%vs 9.0%,χ^(2)=21.804,P<0.001)。发生心脏毒性的左乳腺癌患者在临床分期和术后行放疗构成比方面与心脏无毒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组和无毒性组的TGF-β的rs12985162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χ^(2)=7.527,P=0.023)。采用Logistic回归校正临床分期和术后是否行化疗后发现,AA或GA基因型左乳腺癌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对于rs10417924位点,左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组和无毒性组的TT、TC、CC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χ^(2)=6.324,P=0.04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C或TC基因型左乳腺癌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rs12985162和rs10417924位点的等位基因在左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组和无毒性组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左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组的TGF-β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毒性组[(3.44±0.38)vs(1.83±0.15),t=8.643,P<0.001]。左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患者中rs12985162位点AA+GA基因型患者的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G基因型(t=4.124,P<0.001)。rs10417924位点CC+TC基因型与TT型比较,TGF-β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4,P=0.284)。结论: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左乳腺癌术后放疗发生心脏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单核苷酸多态性 放疗 心脏毒性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修复烧伤足踝附近创面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受体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邵明冰 马桓 高永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究Lando?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简称Lando?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对修复烧伤患者足踝附近创面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2例烧伤患者为研... 目的:探究Lando?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简称Lando?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对修复烧伤患者足踝附近创面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66例)和自体组(6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自体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3周干扰素(IFN)-γ以及白细胞介素(IL)-2表达水平均更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L-6水平均更低(P<0.05)。术后1周及4周,联合组患者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及Ⅱ型受体(TβRⅡ)的表达均低于自体组(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患者瘢痕色泽、厚度以及柔软度的改善均更显著(P<0.05)。与自体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6.36%vs.54.55%)以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55.61±4.21)分vs.(53.78±4.16)分]均更高(P<0.05)。结论:Lando?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烧伤患者足踝附近创面的疗效更好,且降低TGF-β1、TβRⅠ及TβRⅡ的表达,遗留瘢痕更少,创面愈合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自体皮 移植 烧伤 足踝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miR-23b对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破骨细胞的影响
16
作者 宋建辉 穆继宏 黎士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4175-4180,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23b水平升高与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抑制miR-23b的表达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个新靶点。目的:探究miR-23b对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及对破骨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雄... 背景:研究表明,miR-23b水平升高与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抑制miR-23b的表达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个新靶点。目的:探究miR-23b对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及对破骨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iR-NC组、miR-23b inhibitor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进行风湿关节炎建模,建模成功后,对miR-NC组尾静脉注射20μL 1×10^(8) L^(-1)的miR-NC,miR-23b inhibitor组尾静脉注射20μL 1×10^(8) L^(-1)的miR-23b inhibitor,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同期尾静脉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21 d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形态;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iR-23b的mRNA相对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及鬼笔环肽染色法检测破骨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结构正常且排列整齐,模型组、miR-NC组出现明显滑膜细胞增生且排列紊乱,同时可见毛细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且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现象,miR-23b inhibitor组可见滑膜细胞轻度增生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充血情况明显改善;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iR-23b相对表达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iR-23b inhibitor组血清中miR-23b相对表达较miR-NC组明显降低(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iR-23b inhibitor组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较miR-NC组明显降低(P<0.05);④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可见大量阳性表达的典型多核破骨细胞(P<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iR-23b inhibitor组破骨细胞体积及数目较miR-NC组明显减少(P<0.05);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破骨细胞鬼笔环肽染色可见明显纤维肌动蛋白环形成(P<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iR-23b inhibitor组纤维肌动蛋白环面积较miR-NC组明显缩小(P<0.05);⑥上述结果说明,降低miR-23b表达可对风湿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其可有效抑制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降低破骨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 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转化生长因子β1 破骨细胞活性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唐海 龚向瑶 张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神经系统病变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5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神经系统病变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5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理特征、相关生化指标及自身抗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S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因素,ROC曲线分析TGF-β1和IL-6对pS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病程更短、口干症与干眼症发生率更低、ESSDAI评分更高、TGF-β1与IL-6水平更高、补体C_4水平更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TGF-β1和IL-6是pS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9、1.79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F-β1、IL-6及二者联合预测pS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68、0.946,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P<0.05)。结论:血清TGF-β1、IL-6与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pS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诊断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白介素-17、核转录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水平及意义
18
作者 孙小媚 刘微 +2 位作者 阚丽娜 崔韶轩 杨昊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IH患者28例(A组),PBC患者25例(B组)和AIH/PBC...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IH患者28例(A组),PBC患者25例(B组)和AIH/PBC重叠综合征(AIH/PBC OS)19例(C组),同时设置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取所有受检者外周血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NF-κB、TGF-β1表达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法。两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A组、B组、C三组血清IL-17[(25.34±7.78)、(29.74±8.29)、(34.98±8.51)、(11.35±3.17)ng/L]、NF-κB[(0.94±0.12)、(1.27±0.18)、(1.49±0.23)、(0.27±0.06)ng/ml]、TGF-β1[(51.85±8.37)、(89.60±12.82)、(105.74±15.30)、(8.29±2.45)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84、414.985、600.390,均P<0.05)。四组血清TBIL、GGT水平比较:对照组<A组<C组<B组,四组血清ALT、AST比较:对照组<B组<C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0.092、1190.308、896.034、306.019,均P<0.05)。7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血清IL-17与NF-κB、TGF-β1、TBIL、GGT正相关(r=0.332、0.448、0.242、0.339),与ALT负相关(r=-0.300);NF-κB与TGF-β1、TBIL、GGT正相关(r=0.733、0.472、0.682),与ALT、AST负相关(r=-0.624、-0.612);TGF-β1与TBIL、GGT正相关(r=0.549、-0.640),与ALT、AST负相关(r=-0.661、-0.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H、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IL-17、NF-κB、TGF-β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且与肝功能关系密切。应用其变化规律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重叠综合征 白介素-17 核转录因子-κβ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健脾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19
作者 何志伟 段树静 张拥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55-0057,共3页
观察健脾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ET-1、NO、肝功指标、24h尿量、体质量减... 观察健脾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β1、ET-1、NO、肝功指标、24h尿量、体质量减轻量、腹水消退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T-1及24h尿量、体质量减轻量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血清TGF-β1、NO、TBil、ALT、AST、腹水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TGF-β1、NO水平,提高血清ET-1水平,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利水汤 肝硬化腹水 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皮素1 一氧化氮N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