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腺苷脱氨酶、GeneXpert MTB/RIF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王霞 张利利 +3 位作者 李晓阳 韩伟 谭磊 姜玉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腺苷脱氨酶(ADA)、GeneXpert MTB/RIF在结核性胸膜炎(TP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因渗出性胸腔积液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0例,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TPE 92例(TPE组),细菌性胸...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腺苷脱氨酶(ADA)、GeneXpert MTB/RIF在结核性胸膜炎(TPE)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因渗出性胸腔积液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0例,病理检查最终确诊为TPE 92例(TPE组),细菌性胸腔积液(BPE)68例(BPE组),恶性胸腔积液(MPE)60例(MPE组),测定胸腔积液TGF-β1、ADA,并对胸腔积液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分析胸腔积液TGF-β1、AD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TPE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截断值,分析TGF-β1、ADA、GeneXpert MTB/RIF单独及联合诊断TPE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三组胸腔积液TGF-β1及ADA水平比较,TPE组均为最高,其次是BPE组,MPE组最低(P<0.05);ROC曲线显示,TGF-β1、ADA诊断TP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155 ng/L、28.495 U/L,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5、0.934,联合诊断AUC为0.987;TGF-β1、ADA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6,GeneXpert MTB/RIF单独诊断Kappa值为0.71,联合诊断Kappa值为0.83。结论TPE患者胸腔积液TGF-β1、ADA均高于细菌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类型,GeneXpert MTB/RIF联合胸腔积液TGF-β1、ADA检测对TP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腺苷脱氨酶 GeneXpert MTB/RIF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2
作者 孟利军 郭晓鹤 +4 位作者 董戴源 杨艳 薛耀峰 周保林 秦咏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8-72,77,共6页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对照组给予IFX,实验组给予IFX联合沙利度胺,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肠道菌群紊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胶囊内镜评分指数(Lewis评分)、血清IGF-1、TGF-β1水平及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CDAI、Lew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IGF-1、TGF-β1和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道菌群紊乱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鼻黏膜干燥、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IFX治疗难治性IBD患者,可调节其血清IGF-1、TGF-β1水平,有效缓解临床表现,抑制炎症活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与肠道菌群紊乱,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英夫利西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营养状态
下载PDF
3-甲基腺嘌呤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大鼠肝脏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观察
3
作者 惠瑜 安红梅 +1 位作者 窦岚 曹可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3-MA(0.5 mg/mL)处理24 h,TGF-β+PBS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等量PBS处理24 h,空白组加入等量PBS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蛋白。结果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结论3-MA可抑制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腺嘌呤 肝脏星形细胞株 HSC-T6细胞 细胞活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自噬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姜琨 荆琼珊 +1 位作者 刘争 李文海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取81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IGF-1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及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取81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IGF-1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TGF-β1、IGF-1的表达情况。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TGF-β1、IGF-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深度为T_(3~4)、发生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TGF-β1、IG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浸润深度为T_(1~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T_(3~4)、发生淋巴结转移、TGF-β1阳性表达、IGF-1阳性表达均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TGF-β1、IGF-1阳性表达率较高,其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且是食管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浸润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血清青 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肖蓉蓉 胡燕 陈香苹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60例,同期纳人在妇科健康体检的...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水平及其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60例,同期纳人在妇科健康体检的女性志愿者50名为健康组,检测高危型HPV-DNA负荷量和血清IL-10、TCF-β_(1)水平,分析IL-10、TGF-β_(1)与宫颈病变程度、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组(73%)、宫颈癌组(92%)高危型HPV-DNA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INI级组(33.3%)(=4.821、10.155,P=0.028、0.001),宫颈癌组(92%)高危型HPV-DNA检出率高于CINIⅡI级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4,P=0.039);血清IL-10、TCF-β_(1)水平比较,宫颈癌组>CIN组>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内比较显示,癌前病变程度越高,患者血清IL-10、TCF-β_(1)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血清IL-10、TCF-β_(1)水平比较,HPV病毒载量>1000组、101~1000组、1~100组依次降低,且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94、7.539,P<0.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HPV-DNA病毒负荷量与血清IL-10、TGF-β_(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461、0.172,P<0.05)。结论血清IL-10、TCF-β_(1)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表达水平与HP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检测血清IL-10和TGF-β_(1)对评估宫颈病变病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 病毒载量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角蛋白1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艾冬冬 李丽芳 +1 位作者 刘丹 付艳群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99-301,305,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角蛋白19(CK1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随访4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角蛋白19(CK1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随访4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TGF-β1、CK19水平和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GF-β1、CK19、NLR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4个月,72例肝癌调强放疗患者中,预后良好43例,预后不良29例。放疗后,预后不良患者TGF-β1、CK19水平和NLR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TGF-β1、CK19、NLR联合检测预测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AUC为0.894(95%CI:0.799~0.954),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3.02%。结论TGF-β1、CK19、NLR联合检测预测中晚期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角蛋白19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调强放疗 预后
下载PDF
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文静 刘妍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81-83,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82例PNS... 目的 研究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82例PNS患者根据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27例)、部分缓解组(31例)和未缓解组(24例),同期选择潜江市中心医院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BMP-7、TGF-β1表达水平,分析PNS患者血清BMP-7与TGF-β1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疗效的PN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MP-7、TGF-β1表达水平。结果 PNS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MP-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NS患者血清BMP-7与TGF-β1呈负相关(r=-0.675,P<0.05)。不同疗效PNS患者治疗后血清BMP-7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完全缓解组治疗前后血清BMP-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部分缓解组和未缓解组,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部分缓解组和未缓解组(P<0.05)。部分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MP-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缓解组,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5)。结论 血清BMP-7、TGF-β1与PNS患者疗效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跟腱异位骨化的组织学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洋 杨莹骊 +6 位作者 高誉珊 王秀梅 杨永栋 赵丁岩 赵赫 仇子叶 俞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246-1252,共7页
目的:从组织学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跟腱异位骨化(HO)的影响,并基于转化生长因子-1(TGF-1)/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同源物2/3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1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高剂... 目的:从组织学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跟腱异位骨化(HO)的影响,并基于转化生长因子-1(TGF-1)/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同源物2/3信号通路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1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8只。HO造模术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PNS或对照西药或生理盐水灌胃2周。于术后2周、5周及10周分别行小动物X线及CT平扫评估HO发生情况。采用一般组织学染色,包括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番红O固绿软骨染色,观测HO病灶内组织学改变。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病灶局部TGF-β1、磷酸化Smad同源物2(p-Smad2)及p-Smad3表达的差异。结果:术后10周,X线检测可见各手术大鼠成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手术大鼠跟腱细胞显著增加(P<0.05),跟腱纤维排列紊乱;5周可见大量增殖肥大软骨细胞;10周可见大量成熟异位骨组织形成。中剂量组术后10周相对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假手术组TGF-β1、p-Smad2及p-Smad3表达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TGF-β1的表达在术后2周显著降低(P<0.05),表达峰值延后。结论:TGF-β1的表达在大鼠跟腱HO造模术后具有显著增加。一定浓度的PNS可降低异位骨组织的相对骨量,这可能与PNS延后TGF-β1的表达峰值并下调其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异位骨化 跟腱横断术 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和Mad相关蛋白 骨代谢 软骨内化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_(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表达及其与血糖、尿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东红 师晶晶 +4 位作者 刘云 侯玉龙 曹子彧 黎妞 郭明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表达及其与血糖、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健康雄性Sprague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表达及其与血糖、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n=32)和DN组(n=32)。DN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1)制备DN模型,DN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正常饮食饮水。对照组大鼠正常饮食饮水,经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于造模后第0、4、8、12周分批处死2组大鼠,于每次处死前称大鼠体质量;使用血糖仪及配套试纸检测大鼠血糖;收集尿液,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并计算UACR;于大鼠处死后立即取出双侧肾脏,其中一侧肾脏去除包膜后称肾质量,并计算肾脏指数(KI)。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大鼠肾组织中IL-6、IL-10、TGF-β_(1)、HDAC4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大鼠血清中IL-6、IL-10、TGF-β_(1)和HDAC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DN大鼠血清IL-6、IL-10、TGF-β_(1)、HDAC4水平与血糖、UACR的相关性。结果造模后第0、4、8、12周,DN组大鼠血糖水平及UA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0周,2组大鼠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4、8、12周,DN组大鼠的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0、4周,2组大鼠的K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8、12周,DN组大鼠的K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0、4、8、12周,DN组大鼠血清中IL-6、HDAC4、TGF-β_(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0周,DN组大鼠肾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8周,DN组大鼠肾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4、12周,2组大鼠肾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0、4、8、12周,DN组大鼠肾组织中IL-6、HDAC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第0周,2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_(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4、8、12周,DN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_(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N组大鼠血清IL-6、TGF-β_(1)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r=0.614、0.514,P<0.05),血清IL-10水平与血糖呈负相关(r=-0.448,P<0.05),血清HDAC4水平与血糖无相关性(r=-0.177,P>0.05)。DN组大鼠血清IL-6、TGF-β_(1)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r=0.405、0.470,P<0.05),血清IL-10、HDAC4水平与UACR无相关性(r=-0.134、-0.124,P>0.05)。结论DN大鼠IL-6、TGF-β_(1)、HDAC4表达上调,IL-10表达下调;DN大鼠血清IL-6、TGF-β_(1)水平与血糖、UACR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L-10水平与血糖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_(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下载PDF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成骨细胞分化及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维龙 吴晓沛 +1 位作者 何薇薇 安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TGF-β1低剂量组、rhTGF-β1中剂量组、r...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TGF-β1低剂量组、rhTGF-β1中剂量组、rhTGF-β1高剂量组。模型组、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各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龈黏膜下分别注射1.25、2.5、5 ng/mL的rhTGF-β1溶液0.1 mL,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每2 d给药1次,持续14 d。游标卡尺测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组织膜纤维拉伸变长,组织间隙变宽,基质增生,成骨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近乎消失,呈现病理损伤,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损伤逐步减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且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hTGF-β1可减轻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炎症反应,促使成骨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可能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 ERK/MAPK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分化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在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成森 刘锐 +2 位作者 鲍永辉 时金栗 李长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产生的左心室病理性重构可使心脏部分功能发生进行性减退,这也是导致心力衰竭产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常表现为心肌细胞发生代偿性增生、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形成以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功能遭到破坏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产生的左心室病理性重构可使心脏部分功能发生进行性减退,这也是导致心力衰竭产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常表现为心肌细胞发生代偿性增生、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形成以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功能遭到破坏等,尤其以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增多和胶原比例的改变最为显著。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可参与多种器官组织的调节,也是重要的促心室重构生长因子,其异常表达与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相关。TGF-β可通过调节Smads通路参与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对调控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改善心室重构均具重要干预作用。TGF-β且作为一类可对多数细胞产生刺激的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Smads所介导,并可在参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心力衰竭中抑制心肌纤维化形成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TGE-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确定相关治疗靶点和分子机制对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下载PDF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探讨紫草生肌膏对肛瘘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伟 闫丽霞 +1 位作者 常少青 刘振丽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究紫草生肌膏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对肛瘘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各20只,采用体表瘘管造模术建立大鼠肛瘘模型,模型组采用紫草生肌膏连续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 目的:探究紫草生肌膏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对肛瘘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各20只,采用体表瘘管造模术建立大鼠肛瘘模型,模型组采用紫草生肌膏连续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擦拭创面,14 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各项检测。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血流量、毛细血管数,HE染色对创面肉芽组织进行检测,ELISA对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和Smad3表达水平,并检测其磷酸化修饰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试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降低,血流量均显著降低,毛细血管数显著降低,试验组大鼠显著优于模型组(P<0.01)。HE染色结果表明试验组创面修复显著优于模型组,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试验组炎症因子显著上升,试验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VEGF显著降低,试验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Smad3及p-Smad3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试验组TGF-β1、Smad3及p-Smad3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生肌膏可促进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创面局部血运,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与TGF-β1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磷酸化修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紫草生肌膏 炎症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磷酸化修饰
下载PDF
猴头菇多糖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微小RNA-302a的影响
13
作者 李兴海 邵建富 +3 位作者 刘仕杰 李萌 杨艳芳 严煜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408-414,共7页
目的研究猴头菇多糖联合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微小RNA-302a(miR-302a)的影响。方法培养胃腺癌细胞(低分化:BGC-823、SGC7901);设TGF-β1组、猴头菇多糖+TGF-β1组。并根据TGF-β1的剂量分为0 g/L对照组、1... 目的研究猴头菇多糖联合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微小RNA-302a(miR-302a)的影响。方法培养胃腺癌细胞(低分化:BGC-823、SGC7901);设TGF-β1组、猴头菇多糖+TGF-β1组。并根据TGF-β1的剂量分为0 g/L对照组、1 g/L组、5 g/L组、10 g/L组。噻唑蓝(MTT)法检测两组不同剂量TGF-β1培养6 h、12 h、24 h、48 h和72 h肿瘤细胞的作用后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mi R-302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AKT(p-AKT)、3-羧基磷脂酰肌醇激酶(p-PI3K)蛋白的表达;分别将TGF-β1转染到BGC-823、SGC7901细胞,记录TGF-β1和阴性对照(NC)组。结果两组BGC-823、SGC790细胞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TGF-β1剂量的增大,增殖抑制率也逐渐增加,猴头菇多糖+TGF-β1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TGF-β1组(P<0.05)。且5、10 g/L TGF-β1组作用48~72 h后对胃癌SGC790细胞的抑制作用相当,较其他作用时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g/L比较,两组1、5、10 g/L剂量细胞克隆数量均逐渐降低,10 g/L剂量组细胞克隆数量降低最明显(P<0.05);两组对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作用48 h后与0 g/L比较,1、5、10 g/L剂量TGF-β1对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凋亡率逐渐增长(P<0.05);猴头菇多糖各剂量组mi R-302a的表达均高于TGF-β1组(P<0.05);各组对p-AKT、p-PI3K的表达随着TGF-β1计量的增加而降低,猴头菇多糖+TGF-β1组降低更显著(P<0.05);蛋白印迹法表明mi R-302a的表达可能受到TGF-β1通过p-AKT、p-PI3K的负调控。结论猴头菇多糖+TGF-β1可更有效地抑制胃腺癌细胞BGC-823、SGC7901的增殖,抑制细胞克隆数量。mi R-302a的表达可能受到TGF-β1通过p-AKT、p-PI3K的负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猴头菇多糖 胃癌细胞 miR-302a 表达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甲胎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14
作者 陈璐 杨静 +3 位作者 祁晓星 姬海利 王占孔 郭浩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1期2348-235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甲胎蛋白(AF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收集82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治疗效果、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AFP、T...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对甲胎蛋白(AF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收集82例接受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治疗效果、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AFP、TGF-β1、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免疫功能指标(CD4^(+)、CD8^(+))水平。结果 8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CR)10例(12.20%),部分缓解(PR)31例(37.80%),稳定(SD)24例(29.27%),进展(PD)17例(20.73%),客观缓解率为50.00%(41/82),疾病控制率为79.27%(65/82)。治疗后,中晚期肝癌患者AFP、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晚期肝癌患者ALT、AST、TBIL、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3、6、9、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100%(82/82)、87.80%(72/82)、81.71%(67/82)、73.17%(60/82),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3.66%(44/82)。结论 将TACE应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及生存率,还可有效改善AFP、TGF-β1水平,抑制中晚期肝癌患者肿瘤细胞的增殖与生长,且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中晚期肝癌 甲胎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与抑郁症疗效相关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嫣然 王慧颖 +1 位作者 周建松 王长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6-652,共7页
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TGF家族成员中一组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应激和抑郁相关机制的发展进程,在抑郁症炎症反应调控和各类细胞因子失衡恢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抗抑郁药物干预前,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群与TGF-β水平相关,抑郁症... 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TGF家族成员中一组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应激和抑郁相关机制的发展进程,在抑郁症炎症反应调控和各类细胞因子失衡恢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抗抑郁药物干预前,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群与TGF-β水平相关,抑郁症的心理症状群与TGF-β基因多态性相关。抗抑郁药物干预可能通过神经免疫通路中各种神经递质和炎症因子的复杂相互作用上调TGF-β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进而调节细胞因子失衡,改善抑郁症状。此外,重组TGF-β1蛋白已在小鼠模型中产生有益的影响,基于TGF-β1设计的鼻喷雾剂具有起效迅速的独特优点。本文综述了抑郁症治疗前后TGF-β水平变化趋势以及与抑郁症症状改善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抑郁症疗效评估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转化生长因子-β 疗效 靶点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纤维化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华男 李佩芬 +4 位作者 李善义 张雪莹 董欣茹 杨明 沈维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4-604,共11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TGF-β1处理和未处理的肾成纤维细胞NRK-49F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DESeq2分析测序结果,以错误发现率低于0.05且log2FC绝对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差异表达...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TGF-β1处理和未处理的肾成纤维细胞NRK-49F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DESeq2分析测序结果,以错误发现率低于0.05且log2FC绝对值大于1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中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并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的小鼠肾纤维化模型和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SE104954数据集对这些基因在肾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TGF-β1处理6、12和24 h后,分别有552、1209和1028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发育、细胞死亡和细胞迁移过程中显著富集。KEGG分析显示,在TGF-β1诱导早期(TGF-β1处理6 h)主要表现为Hippo、TGF-β、Wnt信号通路的变化,而在TGF-β1诱导晚期(TGF-β1处理24 h)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局灶黏附和黏附分子连接等相关通路的改变。在TGF-β1处理6 h时291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中,Snai1、Irf8、Bhlhe40、Junb、Arid5a、Vdr、Lef1、Ahr、Foxo1、Myc、Tcf7、Foxc2、Glis1等13个基因编码转录因子。在细胞模型中验证发现,TGF-β1可以诱导其中9个编码转录因子基因(Snai1、Irf8、Bhlhe40、Junb、Arid5a、Vdr、Lef1、Myc、Tcf7)的表达,其余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TGF-β1处理后无显著变化。在动物模型验证中发现,Snai1、Irf8、Bhlhe40、Junb、Arid5a、Myc和Tcf7显著上调,而Vdr显著下调,Lef1无显著变化。在GSE104954数据集中验证发现,IRF8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和IgA肾病患者的肾小管间质中显著高表达,MY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高表达,而其他7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对照组相似。结论:TGF-β1诱导肾成纤维细胞基因差异表达,Irf8和Myc可能是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 肾纤维化 机制 小鼠
下载PDF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老年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莹 薛芸 +1 位作者 陈霞 黄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0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老年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2... 目的 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老年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的1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前及术后1d检测血清MCP-1、TGF-β1水平,记录患者术后2周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尿路感染进行分组,将术后2周内发生尿路感染的32例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发生尿路感染的143例患者纳入未感染组,分析血清MCP-1、TGF-β1与老年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尿管留置时间长于未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结石部位、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血清MCP-1、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d,两组血清MCP-1、TGF-β1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d血清MCP-1、TGF-β1与老年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呈正相关(r=0.304、0.311,P值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尿管留置时间长、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血清MCP-1及TGF-β1水平高是老年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血清MCP-1、TGF-β1与老年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患者尿路感染密切相关,即血清MCP-1、TGF-β1水平升高可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 尿路感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宫月 邴伯东 +1 位作者 刘军 刘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Recombinant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Recombinant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健膜汤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息肉长、短径线长度,内膜厚度,血清TGF-β1、PAI-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与对照组78.00%(39/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长、短径及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PAI-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内膜增生,缩小内膜息肉,降低血清TGF-β1、PAI-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膜汤 屈螺酮炔雌醇片 子宫内膜息肉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邹瑞瑛 张旭 +3 位作者 王瑾 范婉钰 郭俊秀 滕懿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4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ial lesion,CAL)的相... 目的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ial lesion,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KD患儿105例,根据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分为CAL组(20例)与无CAL组(85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血浆TGF-β、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TGF-β、VEGF单独和联合检测在KD并发CAL预测上的差异。结果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前血浆TGF-β、VEGF和VEGFR1水平明显高于IVIG治疗后(均P<0.05)和对照组(均P<0.05);IVIG治疗后血浆TGF-β、VEGF和VEGFR1高于对照组(均P<0.05);CAL组TGF-β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CAL组(均P<0.05);CAL组和无CAL组的VEGFR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F-β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均P<0.05);VEGF与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和TGF-β呈正相关(均P<0.05),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F-β和VEGF联合检测预测KD并发CAL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7,高于TGF-β和VEGF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KD患儿TGF-β和VEGF水平均升高,与并发CAL密切相关,TGF-β和VEGF联合检测对KD并发CAL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内皮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