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1
作者 龙馨 蒋成刚 +3 位作者 韩容 朱红锦 陈彦秋 杨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HR-HPV持续感染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随访监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BT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转归及心理量表评分。结果 随访6月及12月,HR-HPV感染消退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而HR-HPV持续感染率及进展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持续感染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HR-HPV感染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认知行为疗法 宫颈 转归
原文传递
湖南省2020年度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转归特点分析
2
作者 谢乐云 钟礼立 +2 位作者 黄寒 贺湘玲 曾赛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目的 调查2020年度湖南省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转归特点,探讨转岗培训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湖南省2020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相关信息,比较转岗成功与不成功的学员特点。结果 8... 目的 调查2020年度湖南省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转归特点,探讨转岗培训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湖南省2020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学员结业后相关信息,比较转岗成功与不成功的学员特点。结果 81名完成转岗培训,100%完成了本次调查。81名学员中,中位年龄33岁。男性18名,女性63名,男女比例0.29:1。58人(71.6%)来自二级医院,行政区域划分以县级为主。54人(66.7%)来自非儿科专业。2020年度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的转岗成功率为77.8%(42/54)。儿科医师转岗结业后转岗成功与否在性别、年龄、医院等级、转岗前专业、单位设立儿科、单位变动、薪酬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转岗成功学员较转岗失败学员培训后工作量的变化以及所属医院重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2),52.4%的学员认为转岗后工作量较转岗前增加。结论 在政府支持下的儿科转岗培训已有一定成效,对健全儿童疾病分级诊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根源上解决儿科医师工作量大、县级医院儿科重视度不够等问题仍是一个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医师 转岗培训 转归 继续教育 影响因素 基层医师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
3
作者 王岩英 刘海平 +2 位作者 王芳 刘晓宁 张光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 min静滴0.6μg/kg,以0.2~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穿刺完毕5 min(T_(1))、手术结束即刻(T_(2))与手术后12 h(T_(3))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手术前、手术后24、48 h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手术前、手术后6、12、24 h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后转归情况(气管拔管、ICU滞留、苏醒、定向力恢复与术后住院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SpO_(2)、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SpO_(2)、MA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48 h,观察组的cTnT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MoCA评分分别为(26.65±1.41)、(27.58±1.11)、(28.69±1.15)分,均高于对照组[(25.31±1.22)、(26.47±1.23)、(27.11±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86±3.36)h、(51.39±5.77)h、(11.39±2.48)d,均短于对照组[(19.75±3.41)h、(60.48±5.63)h、(13.65±2.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24、48 h,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45%、3.64%、1.82%,均低于对照组(21.82%、16.36%、1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中可稳定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损害,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同时可促进患者术后转归,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术后转归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医证型分布与病情转归的关系分析
4
作者 张永华 郭敏 +4 位作者 李合国 李春颖 朱沛文 聂文山 王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医证型分布,探讨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和入院14 d病情转归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医证型分布,探讨其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和入院14 d病情转归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结果10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医证型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腑实热结证[39.25%(42/107)]、肝胆湿热证[30.84%(33/107)]、瘀毒互结证[18.69%(20/107)]、内闭外脱证[10.28%(11/107)]、肝郁气滞证[0.93%(1/107)];不同证型病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8,P<0.05);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加重发生率为19.63%(21/1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瘀毒互结证[风险比(HR)=5.307,95%置信区间(CI)1.394~20.201,P=0.014]、内闭外脱证(HR=7.941,95%CI 2.204~28.614,P=0.001)、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HR=1.384,95%CI 0.732~2.617,P=0.008)、入院时兰森(Ranson)评分(HR=1.639,95%CI 1.165~2.305,P=0.005)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腑实热结证为主,瘀毒互结证、内闭外脱证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中医证型 病情转归
下载PDF
Th1/Th2细胞表达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5
作者 阎道博 张鹏 孙春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1(Th1)/辅助T细胞2(Th2)细胞表达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2例MDR-TB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左氧氟沙星、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氯... 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1(Th1)/辅助T细胞2(Th2)细胞表达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南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2例MDR-TB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左氧氟沙星、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氯法齐明、环丝氨酸联合治疗,强化治疗周期为6个月。根据强化治疗结束后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74例)和转归不良组(18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所测的Th1、Th2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Th1/Th2细胞表达对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结果转归不良组有既往吸烟史占比、Th2高于转归良好组,Th1、Th1/Th2低于转归良好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Th1、Th2、Th1/Th2细胞表达与MDR-TB患者治疗转归情况有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Th1、Th2、Th1/Th2细胞表达预测MDR-TB患者治疗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0.813、0.883,Th1/Th2预测价值最高。结论Th1/Th2细胞表达可对MDR-TB患者治疗转归的产生影响,其值越高,治疗转归不良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辅助性T细胞 转归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曾德福 沈世龙 《蛇志》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20例,收集患者28 d的临床转归数据,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92)和死亡组(n=28)。比...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20例,收集患者28 d的临床转归数据,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92)和死亡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脓毒症转归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对脓毒症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存活组的CRP、PCT、IL-6、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及PLR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IL-6、NLR及PLR水平是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危险因素(OR=2.340、1.024、1.155、1.016,均P<0.05);ROC曲线显示,PCT、IL-6、NLR及PLR单独预测和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临床转归的AUC分别为0.685、0.765、0.737、0.674、0.851,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转归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临床转归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七氟烷或丙泊酚在颅脑术中的应用及术后转归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樊勇 廖兴志 +2 位作者 刘宇芳 陆海波 肖骥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92-697,共6页
目的:探究七氟烷或丙泊酚在颅脑术中的应用,分析颅脑术后患者转归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每组72例。七氟烷组接受七氟烷吸入麻醉,... 目的:探究七氟烷或丙泊酚在颅脑术中的应用,分析颅脑术后患者转归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每组72例。七氟烷组接受七氟烷吸入麻醉,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RE)Ⅱ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GCS≤11分,21例)、转归良好组(GCS>11分,12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转归的因素。结果: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患者术前、术后1d CRP、IL-6、NSE水平及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术前、术后3d APACHEⅡ、GCS评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归良好组相比,转归不良组年龄更高,手术时间更长,入院GCS评分更低,入院瞳孔散大、低血压、合并消化道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占比更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是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在颅脑术中实施维持麻醉对患者术后转归不良无明显影响,年龄、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是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颅脑术 转归 麻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阴道菌群构成变化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恶性转归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价值
8
作者 金姣 刘云 +1 位作者 文志发 冯晓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08-913,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恶性转归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112例CIN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IN恶性转归组(n=56)和CIN组(...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恶性转归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112例CIN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IN恶性转归组(n=56)和CIN组(n=56)。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分析阴道菌群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N恶性转归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转化为风险评分系统;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风险预测效能;采用10-折交叉法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CIN恶性转归组加德纳菌属、普雷沃菌属、嗜胨菌属、解脲脲原体及纤毛菌属的菌群丰度显著高于CIN组,其特征菌群为解脲脲原体和普雷沃菌属;两组研究对象高危HPV持续感染、病变面积/宫颈面积比值、腺体受累情况、解脲脲原体以及普雷沃菌群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1、9.190、17.308、4.356、4.323,均P<0.05);高危HPV持续感染、病变面积/宫颈面积比值≥2/3、腺体受累、解脲脲原体以及普雷沃菌属感染是CIN恶性转归的风险因素(均P<0.05);模型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95%CI(0.724~0.877),P<0.001],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736~0.886),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数据显示模型组拟合度较好(χ^(2)=4.3283,P=0.2281),验证组拟合度较好(χ^(2)=6.3307,P=0.1758)。结论:基于阴道菌群构成变化构建的CIN恶性转归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宫颈癌的预防及干预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恶性转归 阴道菌群 预警模型
下载PDF
血清OSM、Trx-1及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研究
9
作者 周滟 李晓茜 汪思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抑癌蛋白M(OSM)、硫氧还蛋白-1(Trx-1)及肝素结合蛋白(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epsis-3.0脓毒症... 目的分析血清抑癌蛋白M(OSM)、硫氧还蛋白-1(Trx-1)及肝素结合蛋白(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对临床转归的预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epsis-3.0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82)和脓毒症休克组(n=38)。检测所有患者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比较2组患者及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层组间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OSM、Trx-1及HBP对脓毒症临床转归的预测效能。结果脓毒症休克组血清OSM及HBP水平分别为(503.68±123.54)pg/mL、(145.53±36.71)ng/mL,均高于脓毒症组[(300.12±56.26)pg/mL、(45.21±10.29)ng/mL],Trx-1水平为(3.23±1.01)ng/mL,低于脓毒症组[(6.89±2.5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升高,血清OSM及HBP水平随之升高,Trx-1水平随之降低;血清OSM、Trx-1及HBP水平在APACHEⅡ评分各分层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OSM及HB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rx-1水平呈负相关(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OSM及HBP水平分别为(600.23±156.86)pg/mL、(168.42±52.31)ng/mL,均高于存活组[(180.16±28.79)pg/mL、(25.09±7.15)ng/mL],Trx-1水平为(1.89±0.52)ng/mL,低于存活组[(10.45±3.8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OSM、Trx-1联合HBP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大于单项指标OSM的0.630、Trx-1的0.686和HBP的0.606(P<0.05)。结论血清OSM、Trx-1及HB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可以提高对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质类 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脓毒症 抑癌蛋白M 肝素结合蛋白 严重程度 临床转归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
10
作者 闫晓燕 司鑫 +2 位作者 权艳华 焦东菊 翟淑芬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医院收治并给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院时临床转归结局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03)。比较两组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8、CXCL12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水平升高、血清CXCL12水平升高、早产、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合并并发症是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早期反应则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28,大于血清CXCL8、CXCL12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62、0.714)。结论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升高与接受一氧化氮治疗的不良临床转归有关,且CXCL8、CXCL12水平升高是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治疗PPHN患儿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临床转归
下载PDF
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价值
11
作者 陈红惠 陆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80-684,共5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在本院产科就诊的GDM患者214例临床资料,依据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情况分为转归失败组、转归正常组。收集患者孕前、孕期、新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在本院产科就诊的GDM患者214例临床资料,依据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情况分为转归失败组、转归正常组。收集患者孕前、孕期、新生儿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独立危险因素预测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价值。结果: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FPG、HbA1c及孕期使用胰岛素均为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24 kg/m^(2)、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孕期使用胰岛素均对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2、0.590、0.638、0.858、0.651、0.609(均P<0.05)。结论: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失败与年龄大、孕前BMI高、糖尿病家族史、血糖指标高、孕期使用胰岛素有关,且上述因素均对转归失败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糖代谢转归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和胎球蛋白A水平与重症肺结核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
12
作者 王孔 吴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7-40,4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胎球蛋白A(Fetuin-A)与重症肺结核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estrin2、Fetuin-A水平。根据30 d疾... 目的探讨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胎球蛋白A(Fetuin-A)与重症肺结核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8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estrin2、Fetuin-A水平。根据30 d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2例和生存组86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estrin2、Fetuin-A水平对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组血清Fetuin-A水平高于死亡组,血清Sestrin2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estrin2、Fetuin-A预测重症肺结核疾病转归的AUC(95%CI)分别为0.752(0.712~0.797)、0.887(0.842~0.937),截断值分别为12.39 ng/mL、350.67μg/mL,特异度分别为55.64%、65.57%,灵敏度分别为92.73%、92.73%。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20(0.875~0.970),特异度为86.06%,灵敏度为88.21%。死亡组糖尿病史占比高于生存组,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50.00%(OR=3.777,95%CI:1.393~10.243)、Fetuin-A<350.67μg/mL(OR=3.031,95%CI:1.943~4.730)、Sestrin2≥12.39 ng/L(OR=5.709,95%CI:1.933~16.355)是重症肺结核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estrin2、Fetuin-A水平变化与重症肺结核患者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重症肺结核疾病转归的生物学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诱导蛋白2 胎球蛋白A 重症肺结核 疾病转归 生物学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殷将领 赵茗茗 +1 位作者 王尧 李红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程分为急性反应期(n=43)、全身感染期(n=55)和残余感染...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程分为急性反应期(n=43)、全身感染期(n=55)和残余感染期(n=52),分析不同时期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指标[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收集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合并基础疾病、高脂饮食、吸烟史、饮酒史以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水平。对1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院内随访,院内死亡的13例患者为预后不良,其余137例患者为预后良好。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反应期主要以腹痛/腹胀、低血压休克、全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少而弱、呼吸困难、少尿/无尿、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症状为主,全身感染期严重症状减轻,以持续发热、恶心/呕吐为主,残余感染期严重症状基本消失,以腹膜腔残余的脓肿为主。不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胰周积液、坏死感染、胰周脓肿、全身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反应期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为主,全身感染期为并发症高发期,以胰周积液、坏死感染、胰周脓肿为主,残余感染期以全身营养不良为主。不同时期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CRP、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IL-6、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反应期的血淀粉酶高于全身感染期和残余感染期,全身感染期的CRP、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IL-6均高于急性反应期和残余感染期,残余感染期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急性反应期和全身感染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并发症、血淀粉酶、CRP、降钙素原、IL-6、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APACHEⅡ评分是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同时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血液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合并并发症、血淀粉酶、CRP、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IL-6、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年龄、高脂饮食、APACHEⅡ评分为影响重症急性胰腺预后转归的独立因素,对患者病情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特点 预后转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40例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表现、手术选择及其转归评价
14
作者 刘罗海 李仕青 《肝脏》 2024年第1期102-104,109,共4页
目的分析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及预后转归。方法2017年6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手术治疗,并评价转归结局。结果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常以腹痛... 目的分析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及预后转归。方法2017年6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手术治疗,并评价转归结局。结果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常以腹痛、腹胀、脾脏肿大为临床症状表现,伴随多项肝功能指标改变,影像学检查可见食管静脉曲张。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实施Rex手术28例(70.0%),实施脾肾分流手术8例(20.0%),实施肝移植手术4例(10.0%)。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术后均存活,随访结果显示,28例接受Rex手术患儿中,25例(62.5%)搭桥血管通畅,血流速度正常,无血管狭窄,剩余3例(7.5%)术后出现血管闭塞;8例接受脾肾分流手术患儿中,3例(7.5%)术后未见脾脏缩小,食管静脉曲张未缓解,但未发生呕血、黑便;4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患儿中,1例(2.5%)术后早期发生肝动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再通。结论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可根据患儿肝内外门静脉发育情况进行术式选择,其中Rex手术能够恢复门静脉系统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改善肝脏灌注情况,避免术后不良情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 转归
下载PDF
血清CC16、sRAGE水平与ARD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研究
15
作者 张伟 王辉 张中兴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09-81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RDS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9例)、中度组(52例)和重度组(36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及不同疾病转归患者血清CC16、sRAGE水平、氧合指数(PaO_(2)/FiO_(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分析血清CC16、sRAGE水平与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16、sRAGE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对ARDS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ARDS不同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aO_(2)/FiO_(2)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均高于生存患者,而PaO_(2)/FiO_(2)低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与PaO_(2)/FiO_(2)均呈负相关(P<0.05),与APACHEⅡ、SOFA评分及疾病转归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CC16、sRAGE水平为ARDS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且两指标联合预测ARDS患者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各单项指标(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CC16、sRAGE表达上调,其水平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转归情况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疾病转归 联合检测 预测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补体C9、凝溶胶蛋白与肾功能及疾病转归的关系
16
作者 张福 韩碧翠 刘贞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06-1109,1115,共5页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补体C9、凝溶胶蛋白(GSN)与肾功能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73 ...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补体C9、凝溶胶蛋白(GSN)与肾功能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90 mL/(min·1.73 m^(2)),n=57]和肾功能不全组[eGFR<90 mL/(min·1.73 m^(2)),n=44]。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清补体C9、GSN,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补体C9、GSN与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功能的关系。随访后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分为恶化组(n=35)和好转组(n=66)。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补体C9、GSN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补体C9低于肾功能不全组,血清GSN水平高于肾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补体C9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呈显著负相关(r=-0.554,P<0.001),血清GSN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448,P<0.001)。恶化组血清补体C9水平高于好转组,GSN水平低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补体C9预测狼疮性肾炎疾病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95%CI:0.776~0.876);血清GSN预测狼疮性肾炎疾病转归的AUC为0.830(95%CI:0.780~0.880);二者联合检测预测狼疮性肾炎疾病转归的AUC为0.905(95%CI:0.855~0.9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补体C9(OR=3.480,95%CI:1.983~6.108)、GSN(OR=4.225,95%CI:2.050~8.708)及eGFR(OR=3.762,95%CI:2.069~6.840)、24 h尿蛋白(OR=1.939,95%CI:1.442~2.642)均为影响狼疮性肾炎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补体C9、GSN水平变化与狼疮性肾炎肾功能、疾病转归密切相关,且均可作为评估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转归的有效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补体C9 凝溶胶蛋白 肾功能 疾病转归
下载PDF
3.0T MRI多模态技术联合血清ERCC1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转归评估研究
17
作者 王兴林 郭志伟 +2 位作者 黄建儒 敬杰 李海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3.0T MRI多模态技术联合血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170例LARC患者,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人群(119例)、验证人群(51例)... 目的探究3.0T MRI多模态技术联合血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170例LARC患者,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人群(119例)、验证人群(51例)。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治疗,治疗前均行3.0T MRI多模态技术扫描和血清ERCC1 mRNA检测。新辅助治疗8周后行手术治疗,取术中病灶组织评估肿瘤退缩分级,比较不同肿瘤退缩分级患者治疗前多模态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表观扩散系数(ADC)]、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治疗前不同临床分期患者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治疗前临床分期、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各指标预测肿瘤退缩分级的价值。结果非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治疗前K^(trans)、V_(e)、K_(ep)、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高于pCR患者,ADC低于pCR患者(P<0.05);Ⅱ期患者K^(trans)、V_(e)、K_(ep)、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Ⅲ期患者,ADC高于Ⅲ期患者(P<0.05);K^(trans)、V_(e)、K_(ep)、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肿瘤退缩分级呈负相关,ADC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退缩分级呈正相关(P<0.05);建模人群中,治疗前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 mRNA联合预测患者肿瘤退缩分级为pCR的AUC最大;验证人群中,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 mRNA联合预测具有明显正向净收益。结论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退缩分级有关,且以上指标联合预测肿瘤退缩分级为pCR方面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和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模态技术 ERCC1 局部进展期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转归
下载PDF
术前常规MRI+颈椎矢状面参数预测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病情转归价值及对手术治疗指导意义分析
18
作者 吴迪 季雨晴 秦绪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常规MRI+颈椎矢状面参数预测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病情转归价值及对手术治疗指导意义,以期为临床早期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4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 目的分析术前常规MRI+颈椎矢状面参数预测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病情转归价值及对手术治疗指导意义,以期为临床早期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4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将患者分为病情转归良好组(n=211,JOA改善率>50%)、不良组(n=38,JOA改善率≤50%)。比较两组术前常规MRI+颈椎矢状面参数[受累节段数量、脊髓水肿/变性、C2~7 Cobb角、C1~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C2~7 SVA、T1倾斜角(T1S)、椎间孔宽度、T1倾斜角与颈椎前凸角的差值(T1S-CL)、节段前凸(SL)],Pearson分析C2~7 Cobb角、T1S、椎间孔宽度、T1S-CL与术后6个月JOA评分关系,偏相关性分析术后6个月JOA评分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前常规MRI+颈椎矢状面参数预测术后病情转归价值。结果不良组脊髓水肿/变性患者占比、T1S、T1S-CL高于良好组,C2~7 Cobb角、椎间孔宽度低于良好组(P<0.05);T1S、T1S-CL与术后6个月JOA评分呈负相关,C2~7 Cobb角、椎间孔宽度与术后6个月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脊髓水肿/变性、C2~7 Cobb角、T1S、椎间孔宽度、T1SCL均与术后6个月JOA评分相关(P<0.05);脊髓水肿/变性、C2~7 Cobb角、T1S、椎间孔宽度、T1S-CL预测病情转归AUC分别为0.647、0.797、0.802、0.767、0.750,各参数联合预测AUC为0.913,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78.67%。结论术前常规MRI+颈椎矢状面参数可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病情转归预测评估中,临床可通过其制定术前手术方案,以改善术后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颈椎矢状面参数 神经根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病情转归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授权赋能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转归的影响
19
作者 华海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组间基线匹配资料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组间基线匹配资料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授权赋能护理。两组均干预6个月。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病情转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及复查、避免接触复发因素、发现复发征象、饮食习惯、避免感染、活动与休息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低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G(IgG)、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赋能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病情转归,是一种有效的慢病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赋能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遵医行为 病情转归
下载PDF
LSD1和PIEZO1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转归关系研究
20
作者 罗昕骁 邱妮 +4 位作者 赵殊艺 何武书 肖晨亮 徐路 肖玉鸿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77,85,共6页
目的分析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和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PIEZO1)在口腔癌中表达及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口腔癌患者1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中... 目的分析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和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PIEZO1)在口腔癌中表达及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口腔癌患者1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中留取口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SD1、PIEZO1表达;分析口腔癌组织LSD1、PIEZO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口腔癌组织LSD1、PIEZO1表达情况分为LSD1阳性表达组、PIEZO1阳性表达组、LSD1阴性表达组、PIEZO1阴性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LSD1、PIEZO1阳性/阴性表达口腔癌患者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影响口腔癌患者预后转归的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口腔癌组织中LSD1、PIEZO1阳性表达率升高(χ^(2)/P=47.684/<0.001、43.929/<0.001)。LSD1、PIEZO1在分化程度低、浸润深度>5 mm、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升高(LSD1:χ^(2)/P=5.815/0.016、6.669/0.010、8.145/0.004、10.879/0.001,PIEZO1:χ^(2)/P=6.136/0.013、5.796/0.016、6.771/0.009、8.116/0.004)。113例口腔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6.64%(64/1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SD1阳性表达组、PIEZO1阳性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低于LSD1阴性表达组、PIEZO1阴性表达组(χ^(2)/P=12.097/0.001、9.795/0.002)。低分化、浸润深度>5 mm、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和LSD1、PIEZO1阳性表达为影响口腔癌患者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131(1.129~8.679)、4.011(1.426~11.283)、5.100(1.274~20.417)、8.357(1.800~38.795)、3.623(1.059~12.395)、3.454(1.191~10.019)]。结论口腔癌组织LSD1、PIEZO1高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转归有关,可能成为口腔癌患者预后转归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 病理特征 预后转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