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SDCT2基因的两种不同转录产物选择性转录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白雪源 陈香美 +2 位作者 侯剀 朱晗玉 邱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5-622,共8页
为了克隆人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 (highaffinitysodium dependentdicarboxylatetransporter,SDCT2 ,或NaDC3)基因并研究其生理功能 ,用大鼠SDCT2基因序列作为电子杂交探针对人EST数据库进行电子筛选 ,得到了一系列与大鼠S... 为了克隆人高亲和力钠离子依赖性二羧酸转运蛋白 (highaffinitysodium dependentdicarboxylatetransporter,SDCT2 ,或NaDC3)基因并研究其生理功能 ,用大鼠SDCT2基因序列作为电子杂交探针对人EST数据库进行电子筛选 ,得到了一系列与大鼠SDCT2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的人EST序列 ,将它们拼接成 2个基因重叠群 ,设计特异性PCR引物通过RT PCR扩增得到 2条杂交探针用于筛选人肾cDNA文库 .从肾组织中同时克隆出了人SDCT2基因 2种mRNA变异体的全长cDNA(SDCT2α和SDCT2 β) ,两者 5′端前 3435bp序列完全一致 ,但 3′端长度不同 ,SDCT2 β在第 3435bp以后比SDCT2α多出了 5 85bp的序列 .Northern杂交和RT PCR显示 ,SDCT2α在人肾中的表达丰度最高 ,在肝、脾、胎盘、脑及结肠中也有低水平的表达 .而SDCT2 β主要在肾脏中表达 ,在脾也有低水平的表达 .基因组结构分析表明 ,虽然两种mRNAs均由 13个外显子组成 ,但是SDCT2α的第 13外显子含有 1个poly(A)加尾信号AATAAA ,而SDCT2 β的第 13外显子含有 2个poly(A)加尾信号 .这表明在肾脏和脾脏组织中 ,人SDCT2基因可能通过选择性使用位于第 13外显子不同位置的 2个poly(A)信号而转录出 2种不同长度的mRNA变异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CT2基因 选择性转录终止 选择性剪接 转录产物 变异体
下载PDF
滑膜肉瘤SYT-SSX融合基因转录产物的检测及其与病理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大森 郭卫 +2 位作者 沈丹华 唐顺 宋秋静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5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检测滑膜肉瘤新鲜冰冻标本中的SYT-SSX融合基因,分析融合基因亚型与病理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取19例2000年6月至2004年9月间在我院诊断为滑膜肉瘤新鲜冰冻标本,提取组织RNA,应用RT-PCR检测标本中SYT-SSX融合基因,明确不同融合基因... 目的检测滑膜肉瘤新鲜冰冻标本中的SYT-SSX融合基因,分析融合基因亚型与病理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取19例2000年6月至2004年9月间在我院诊断为滑膜肉瘤新鲜冰冻标本,提取组织RNA,应用RT-PCR检测标本中SYT-SSX融合基因,明确不同融合基因亚型所占的比例;再次确认各病例的病理诊断及病理表型,分析融合基因亚型与病理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5例(79%)标本含有SYT-SSX融合基因,其中11例为SYT-SSX1,4例为SYT-SSX2,后者中1例为罕见的SYT-SSX2变异类型。未发现其他融合基因亚型。经再次病理组织学确认,15例被确诊为滑膜肉瘤,其中双向分化型4例,单向分化型10例,分化差型1例。确诊为滑膜肉瘤的15例标本均检测到SYT-SSX融合基因。SYT-SSX2仅见于单向分化型和分化差型的病例。结论应用RT-PCR检测SYT-SSX融合基因对诊断滑膜肉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保留新鲜冰冻标本,应用恰当的引物检测融合基因,对滑膜肉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SYT—SSX融合基因 RT—PCR 变异型SYT—SSX2 新鲜冰冻标本 融合基因 病理诊断 检测标本 表型 转录产物
下载PDF
即刻早期和晚期基因的转录产物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陶然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近年来对于巨细胞病毒 (CMV)的即刻早期 (IE)基因和晚期 (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应用核酸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先进技术检测 IE- m RNA和 L- m RNA能在早期特异性地诊断 CMV活动性感染 ,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监测有... 近年来对于巨细胞病毒 (CMV)的即刻早期 (IE)基因和晚期 (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应用核酸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先进技术检测 IE- m RNA和 L- m RNA能在早期特异性地诊断 CMV活动性感染 ,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监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早期基因 分子生物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晚期基因 转录产物 巨细胞病毒感染 诊断
下载PDF
转录产物的加工
4
作者 祁国荣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2年第3期4-6,共3页
从“一个基因一个酶”著名论断,到遗传信息流向“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的提出和“遗传密码”的破译,对于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问题,已经大致上弄清楚了。其后的许多新结果和发现,深化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由此创立... 从“一个基因一个酶”著名论断,到遗传信息流向“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的提出和“遗传密码”的破译,对于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问题,已经大致上弄清楚了。其后的许多新结果和发现,深化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由此创立了基因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产物 加工
下载PDF
转录产物MALA1的高表达:与早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转移有关
5
作者 王文兵 周密 +1 位作者 严丽荣 乌慧玲 《世界肿瘤杂志》 2008年第4期292-292,共1页
目的研究转录产物MALA1的表达水平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MALA1基因在70例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转录产物 非小细胞型肺癌 转移 PCR分析 表达情况 LC患者 A1基因
下载PDF
缺血神经元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转录产物mRNA的研究
6
作者 常履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修复相关基因 缺血神经元损伤 MRNA 转录产物 药物治疗 反义核酸治疗 基因治疗 基因转移 调节效应 动态变化
下载PDF
Mdm2转录产物对p53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阚清鹏 王欣宇 +3 位作者 栾厦 田国梅 姜廷军 赵长久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1期2090-2093,共4页
在肿瘤生物学中,p53是最重要的蛋白质之一,这种蛋白又称"基因守护者",作为一种细胞内应激反应的基础,在抑制肿瘤中有重要的作用。鼠双微体2(Mdm2)是一种肿瘤蛋白,有抑制p53肿瘤抑制因子介导的转录激活的作用,而且在肿瘤细胞... 在肿瘤生物学中,p53是最重要的蛋白质之一,这种蛋白又称"基因守护者",作为一种细胞内应激反应的基础,在抑制肿瘤中有重要的作用。鼠双微体2(Mdm2)是一种肿瘤蛋白,有抑制p53肿瘤抑制因子介导的转录激活的作用,而且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除全长Mdm2(mdm2-fl)高表达外,Mdm2其他转录产物,如Mdm2-a、Mdm2-b、Mdm2-c,在肿瘤细胞中也存在高表达。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与Mdm2和p53之间相互作用有关,在Mdm2与p53研究成为热点的同时,Mdm2其他转录产物对p53影响也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双微体2 P53 转录 转录产物
下载PDF
基因组特异性引物扩增细菌转录产物标记后用于DNA芯片分析
8
作者 张亚菲 王秀荣 《预防兽医学进展》 2001年第3期9-11,共3页
DNA芯片能够在一个载体上同时分析至少两种实验条件下,上千个基因的表达.但是,DNA芯片分析时要求有足够的RNA来产生探针,尤其是在进行细菌RNA杂交时(50μg细菌总RNA约含2μg mRNA).我们研制出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推测最小引物数量的方法... DNA芯片能够在一个载体上同时分析至少两种实验条件下,上千个基因的表达.但是,DNA芯片分析时要求有足够的RNA来产生探针,尤其是在进行细菌RNA杂交时(50μg细菌总RNA约含2μg mRNA).我们研制出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推测最小引物数量的方法,这些引物与假定基因组的全部基因都能特异性配对.例如,通过这个推测方法获得37个寡核苷酸片段,能够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的全部基因.我们检测了基因组特异性引物(Genome directed primers,GDPs)的有效性,并在DNA芯片上检测基因表达时与随机引物进行了比较性研究.我们用这两种引物制备荧光标记探针,并在芯片上与960个位点的细菌基因杂交.与随机引物比较,GDPs更敏感、特异,尤其是在从哺乳动物RNA样品中检测结核杆菌RNA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分析 基因组特异性引物 细菌转录产物 细菌RNA 标记 病原菌 诊断
下载PDF
基因转录产物作为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潜在诊断指征
9
作者 Hansen M.B Skov L +2 位作者 MennéT Olsen J 谱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52-53,共2页
The standard procedure for diagnosing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is to perform a patch test. Because this has several dis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in vitro test system would be of immense value. Gene trans... The standard procedure for diagnosing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is to perform a patch test. Because this has several dis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in vitro test system would be of immense value. Gene transcripts that distinguish allergies from non-allergies may have the potential to serve as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such a diagnostic tool.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microarray technology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allergen-stimulate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rom 3 chromium-allergic patients versus 3 healthy controls. Using an Affymetrix GeneChip., the gene expression was analysed in PBMC cultures grown with 100 μg/ml CrCl3 or in media alone for 24 hr. A total of 26 gene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y more than twofold (P < 0.01) in allergen-activated PBMCs from patient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18 of these were upregulated, whereas 8 were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1 downregulated gene, CASP8, was also found specifically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an expanded population including 4 additional chromium allergic patients and 1 additional control subject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of 2 upregulated genes, ETS2 and CISH, correlated with a high-proliferative response following CrCl3 exposure. Additionally, real-time RT-PC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ame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are valid for nickel allergies, potentially making the expression profile more widely available. The 26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may potentially function as diagnostic markers for contact sen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变态反应 转录产物 基因表达变化 斑贴试验 基因芯片分析 外周血单核细胞 过敏患者 多聚酶链反应 差异表达 体外试验
下载PDF
前列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转录产物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党强 周小果 仝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录产物1(PCA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59例NSCLC的组织样本lncRNAPCAT-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录产物1(PCA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59例NSCLC的组织样本lncRNAPCAT-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PCAT-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7.10±1.93比2.13 ±0.28,P<0.05),PCAT-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组织的大小、临床类型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lncRNA PCAT-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前列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转录产物1
原文传递
竞争性逆转录PCR产物的流式细胞定量分析
11
作者 曾健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竞争性逆转录PCR产物 流式细胞 定量分析 微粒体
下载PDF
马传贫病毒基因组转录图谱的研究
12
作者 刘相冬 张宝山 +5 位作者 孙成群 刘永刚 周家喜 王凯波 刘建华 孔宪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68-,共1页
EIAV和HIV-1、FIV等病毒均属慢病毒属成员,这些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复制的分子机制、抗原漂移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都十分相似。在慢病毒基因转录过程中,首先形成一个与病毒基因组等长的mRNA,然后经过不同方... EIAV和HIV-1、FIV等病毒均属慢病毒属成员,这些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复制的分子机制、抗原漂移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都十分相似。在慢病毒基因转录过程中,首先形成一个与病毒基因组等长的mRNA,然后经过不同方式的拼接,得到长短不一的mRNA,进而出现核表达不同的蛋白。我们知道,慢病毒的基因表达受多种病毒蛋白及细胞核因子的复杂调控,这一过程的改变往往会影响病毒的致病力和繁殖能力。马传贫白细胞弱毒疫苗是目前唯一成功的慢病毒疫苗,因此比较 DLA EIAV的拚接位点及拚接方式与其他毒株的异同,对于揭示 DLA EIAV致弱的分子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首先鉴定了 DLA EIAV和 DA EIAV的几个拼接位点和几个转录产物,将这些拼接位点与已报道毒株相比较,发现 DLA EIAV和 DAEIAV外显子3上游拼接位点为新发现的位点信号。同时,Rev的靶序列RRE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未克隆到DLAEIAV的1、2、4外显子拼接产物及DAEIAV感染动物细胞的1、4外显子拼接产物,这可能由于样品采集时间及病毒体内外繁殖环境差异造成的假阴性结果,但也有一种可能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贫 转录产物 毒株 基因组 染色体组
下载PDF
体外转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探讨
13
作者 袁红梅 陶雷 +1 位作者 赵丽娟 王同昌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90-92,共3页
人们在做原位杂交、southemblots或northemblots时,RNA探针比DNA探针稳定且特异性强[1],产生的讯号比DNA探针强约10倍,因此通常RNA探针成为实验者的首选.本人在用SP6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史氏鲟B-actin基因的RNA探针时,转录产物电泳后... 人们在做原位杂交、southemblots或northemblots时,RNA探针比DNA探针稳定且特异性强[1],产生的讯号比DNA探针强约10倍,因此通常RNA探针成为实验者的首选.本人在用SP6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史氏鲟B-actin基因的RNA探针时,转录产物电泳后出现四条带,分别位于模板的上端和下端.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本人选择了可能影响转录产物长度的几个因素(RNA聚合酶、模板具有3′-凸头以及模板的长度)分别设计实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RNA聚合酶以及模板过短可能形成自连等都有可能影响转录产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转录 RNA聚合酶 RNA探针 northem DNA探针 转录产物 可能影响 原位杂交 设计实验 模板 特异性 n基因 史氏鲟 长度 电泳
下载PDF
生物制品中逆转录酶活性检查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竹石 杨会强 李玉华 《中国药事》 CAS 2012年第12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对造成生物制品中逆转录酶活性检查假阳性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查阅生物制品中逆转录酶活性检查方法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检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多种因素可造成逆转录酶活性检查结果的假... 目的对造成生物制品中逆转录酶活性检查假阳性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查阅生物制品中逆转录酶活性检查方法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检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多种因素可造成逆转录酶活性检查结果的假阳性,可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结论逆转录酶活性检查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对于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 转录 产物增强的逆转录酶活性测定法
下载PDF
邻近基因的连锁转录
15
作者 李红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46-2146,共1页
关键词 邻近基因 转录产物 编码蛋白质 连锁 日本京都大学 组蛋白H3 哺乳动物 即早基因
下载PDF
Werner综合征的一个新的复合杂合子突变导致WRN转录下降
16
作者 Müller Deuller F.B. +2 位作者 Tsianakas A. Kuwert C. 张宪旗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7-8,共2页
Background:Werner syndrome (WS) 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progeroid disorder caused by mutations of the WRN gene encoding a protein of the RecQ-type family of DNA helicases. Objectives:To develop a rapid and simpl... Background:Werner syndrome (WS) 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progeroid disorder caused by mutations of the WRN gene encoding a protein of the RecQ-type family of DNA helicases. Objectives:To develop a rapid and simpl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strategy for mutation analysis of the WRN gene, to identify pathogenic mutations in a German patient with WS 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he pathogenic mutations on WRN mRNA stability. Methods:Allele-specific RT-PCR, semiquantitative RT-PCR, DNA sequencing. Results:We describe a novel and rapid RT-PCR-based method for mutation analysis in WS and report a German patient with WS carrying a previously reported (1396delA) as well as a novel nonsense mutation (2334delAC)of the WRN gene.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we demonstrate that this compound heterozygous genotype leads to WRN transcript decay. Conclusions:In previous studies WS was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a loss of function of stable truncated WRN gene product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utations can also lead to markedly decreased WRN transcript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杂合子 WERNER综合征 WRN 等位基因特异性 早老症 无义突变 序列分析方法 解螺旋酶 杂合体 转录产物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ncRNA LUCAT1表达及其与左心室肥厚、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杰 罗瑞英 +2 位作者 林英娜 吴露楠 刘国兴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肺癌相关转录产物1(lncRNA LUCAT1)与心功能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本院18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Ⅰ~...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肺癌相关转录产物1(lncRNA LUCAT1)与心功能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本院18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Ⅰ~Ⅱ级组(67例)、NYHAⅢ级组(72例)和NYHAⅣ级组(48例);根据是否发生LVH分为非LVH组(119例)和LVH组(68例)。收集CH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LUCAT1相对表达量;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CHF合并LVH患者血清lncRNA LUCAT1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LUCAT1水平对CHF患者发生LVH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结果NYHAⅠ~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CHF患者血清lncRNA LUCAT1水平依次降低(P<0.05)。LVH组与非LVH组临床资料中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血清lncRNA LUCAT1水平显著低于非LVH组(P<0.05)。CHF合并LVH患者血清lncRNA LUCAT1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508,P<0.05),与心功能分级、LVMI呈负相关(r=-0.524、-0.512,P<0.05)。血清lncRNA LUCAT1水平预测CHF患者发生LV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814~0.917),敏感度为79.0%,特异度为83.8%。lncRNA LUCAT1是CHF患者发生LVH的保护因素(P<0.05),心功能分级是CHF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LUCAT1与CHF患者心功能及LVH间存在相关性,且对CHF患者发生LVH有重要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长链非编码RNA肺癌相关转录产物1 左心室肥厚 心功能
下载PDF
血清lncRNA在肺结核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意义
18
作者 张民 张新 +1 位作者 赵云 董广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7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31例结核潜在感染患者作为结核潜在感染组,另选取53例体检的体健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实...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7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31例结核潜在感染患者作为结核潜在感染组,另选取53例体检的体健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血清核富集常染色体转录产物1(NEAT1)、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ALAT1)表达水平检测。对比三组lncRNA(NEAT1、MALAT1)表达水平,肺结核组中抗酸染色阳性及阴性患者lncRNA表达水平。结果肺结核组NEAT1及MALAT1表达水平分别为(4.35±0.47)、(2.12±0.37),结核潜在感染组NEAT1、MALAT1表达水平分别为(1.12±0.34)、(1.07±0.35),健康对照组NEAT1、MALAT1表达水平分别为(1.08±0.31)、(1.02±0.41)。肺结核组NEAT1、MALAT1表达水平均高于结核潜在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潜在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NEAT1、MALAT1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中抗酸染色阳性患者NEAT1及MALAT1表达水平分别为(4.85±0.37)、(2.43±0.98),均高于抗酸阴性患者的(3.16±0.41)、(1.4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lncRNA中NEAT1、MALAT1表达水平均较高,在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核富集常染色体转录产物1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
下载PDF
本期英文缩略语名词解释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404,共1页
Lnc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UCAT1:肝癌组织中LncRNA肺癌相关转录产物1(lung cancer associated transcript 1)miR:微小RNA(microRNA)。
关键词 英文缩略语 肝癌组织 名词解释 转录产物 AT1
下载PDF
H19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邹瑞 林颖 +2 位作者 欧阳可雄 朴正国 廖贵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56-3258,共3页
H19在人体内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因,能够通过转录产生一种长链非编码RNAH19.且自身能与佑尼基因构成一对印记基因。正是由于其双重特性,因此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骨肉瘤、Wilms... H19在人体内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因,能够通过转录产生一种长链非编码RNAH19.且自身能与佑尼基因构成一对印记基因。正是由于其双重特性,因此在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骨肉瘤、Wilms瘤等全身多种肿瘤中均有讨论与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H19主要通过其转录产物——长链非编码RNAH19调控miRNA前体、P53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9基因 肿瘤发生发展 食管鳞状细胞癌 WILMS瘤 转录产物 MIRNA P53基因 印记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