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时间—空间转换叙事
1
作者 郝玲玲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53-57,共5页
城市是一个承载物质、精神、关系的空间容器,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分为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从而将空间突破物理和地理层面,拥有了精神、意识、观念、价值观、审美风格等价值。空间凝... 城市是一个承载物质、精神、关系的空间容器,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分为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从而将空间突破物理和地理层面,拥有了精神、意识、观念、价值观、审美风格等价值。空间凝结了物理、精神和社会要素,从而具有了时间的意义和价值。要看到文化时间的“凝聚”功能和文化空间的“存储”功能,用文化的力量弥合城市发展中物质与精神、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类的割裂,以空间来减弱时间的对抗,延续城市文脉,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实现自我发展与延续,让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文化发展 时间 空间 转换叙事
下载PDF
《仲夏夜之梦》的时空转换叙事解读
2
作者 李巧丽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
《仲夏夜之梦》的时空转换叙事模式推动剧情发展,既映射社会现实,又创造了一个非理性的他者世界空间。雅典公爵忒休斯利用政治话语权,对空间进行置换和吸纳,为重构自己的权力网络打下基调;在雅典城外的森林里,仙王奥伯朗就是雅典公爵忒... 《仲夏夜之梦》的时空转换叙事模式推动剧情发展,既映射社会现实,又创造了一个非理性的他者世界空间。雅典公爵忒休斯利用政治话语权,对空间进行置换和吸纳,为重构自己的权力网络打下基调;在雅典城外的森林里,仙王奥伯朗就是雅典公爵忒休斯在魔幻世界的投射,他用魔法实现了恋人们自由追求爱情的理想,浪漫爱情成为一种道德力量,从而取代父权专制制度对爱情的控制;森林又是一个非理性的他者空间,主人公经受各种命运的折磨与考验,最终完好如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转换叙事模式 权力转换 他者世界
下载PDF
从神话到银幕:电影的叙事转换与再创造
3
作者 蒋海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71,共5页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叙事工具,通过巧妙的调整叙事结构和重塑人物角色,成功地将复杂的神话故事转换成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期待的线性紧凑叙事。同时,利用视觉和音效技术,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在神话故事核心精髓得以保持的同时赋予...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叙事工具,通过巧妙的调整叙事结构和重塑人物角色,成功地将复杂的神话故事转换成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期待的线性紧凑叙事。同时,利用视觉和音效技术,为观众创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在神话故事核心精髓得以保持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神话”电影已成为全球文化景观中的重要一环,持续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和传播贡献力量。该题材电影的兴盛,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找寻、传承自身文化根源的热切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故事 “神话”电影 叙事转换 再创造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生成叙事学原理
4
作者 葛红兵 冯雁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4,共8页
乔姆斯基生成-转换语法学解释了人类语言的习得和生成原理,促生了计算机自然语义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研究。尽管生成-转换语法学主要焦点在句法,重点在句段的合法性,但依据其思路,形成一种生成叙事学,聚焦章法,重点在篇章叙事的合理性,... 乔姆斯基生成-转换语法学解释了人类语言的习得和生成原理,促生了计算机自然语义理解和自然语言生成研究。尽管生成-转换语法学主要焦点在句法,重点在句段的合法性,但依据其思路,形成一种生成叙事学,聚焦章法,重点在篇章叙事的合理性,揭示人类故事叙事的深层生成原理,为计算机人工智能叙事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是有可能的。对世界欠缺的认识和设定原理、脱胎于世界的人设生成原理、人物的行动序列生成原理构成了生成叙事学意义上的基础生成语法,在此基本框架下,不同类型叙事又可以形成转换叙事,是为生成-转换叙事学原理。在“叙事生成-转换语法学”视角看来,每个故事叙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句子,这是基于人物行动序列的基础叙事生成语法,而所有的具体故事则是这一基础语法的转换生成,对叙事生成-转换语法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既有小说作品的理解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叙事生成启示,为计算机人工智能叙事生成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叙事生成-转换语法 生成叙事 转换叙事
下载PDF
论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传统乐舞的叙事转换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健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09,134,共7页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破圈”,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撰述有关唐代乐舞生存和演出状况的《教坊记》《乐府杂录》两部著作。它们遵循儒家审美的政治伦理化原则,阐释了乐舞艺术的生成及其社会功能,揭示出乐舞表演的内在本质,为后世歌舞表演...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破圈”,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撰述有关唐代乐舞生存和演出状况的《教坊记》《乐府杂录》两部著作。它们遵循儒家审美的政治伦理化原则,阐释了乐舞艺术的生成及其社会功能,揭示出乐舞表演的内在本质,为后世歌舞表演艺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唐代表演艺术思想和审美风尚为蓝本,不少文化类综艺节目基于文化符号,挖掘场景蕴涵的美学内涵,拓展舞美叙事空间的艺术价值,将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信息融为一体,给观众营造深度沉浸式体验的感知,做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类综艺节目 传统乐舞 叙事转换 《教坊记》 《乐府杂录》
下载PDF
文学与绘画:马萨乔《纳税钱》中的叙事转换
6
作者 郭涵玉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马萨乔的《纳税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之作。作品由文学叙事向图像叙事转换,借助热奈特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概念的三层含义出发,探究文学与图像两种叙事方式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图像叙事在叙事距离、角度的选择方面与文学叙事具有内在... 马萨乔的《纳税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之作。作品由文学叙事向图像叙事转换,借助热奈特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概念的三层含义出发,探究文学与图像两种叙事方式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图像叙事在叙事距离、角度的选择方面与文学叙事具有内在一致性,都以故事主要人物为情节载体。同时,两种叙事方式都涉及创作者、欣赏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然而,由于二者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在时间、空间方面遵循的叙事原则各不相同。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图像的叙事性,为图像叙事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萨乔 《纳税钱》 图像叙事 叙事转换
下载PDF
影视媒介建构文学形象的叙事转换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秋 魏波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影视与文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如何在影视叙事中转换文学形象,即从想象性、虚幻性的内心视象变为银屏上直观的视听形象,这样的形象转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必须把握文学与影视两者之间质的差异,把握文... 影视与文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如何在影视叙事中转换文学形象,即从想象性、虚幻性的内心视象变为银屏上直观的视听形象,这样的形象转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必须把握文学与影视两者之间质的差异,把握文学作品向影视剧转换过程中必然进行的移植、取舍、解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媒介 文学形象 叙事转换
下载PDF
《平原烈火》沙博理译本的叙事转换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东升 和瑶瑶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1-35,50,共6页
文章从中英小说叙事规范差异入手,探究沙博理《平原烈火》英译本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三个层次的转换,认为沙博理在国家翻译实践目的和英语读者取向之间做出巧妙平衡,其叙事层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了交际效果,并保留了原著的文学... 文章从中英小说叙事规范差异入手,探究沙博理《平原烈火》英译本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三个层次的转换,认为沙博理在国家翻译实践目的和英语读者取向之间做出巧妙平衡,其叙事层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了交际效果,并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对当今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烈火》 沙博理译本 叙事转换 平衡
下载PDF
试论“新革命历史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以《历史的天空》为例
9
作者 秦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在历史观念的意义表达、叙事模式等方面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模式,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新革命历史小说"在叙事模式的诸多方面发生了转换,它淡化或取消... "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在历史观念的意义表达、叙事模式等方面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模式,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新革命历史小说"在叙事模式的诸多方面发生了转换,它淡化或取消了"革命起源",消解了人物设置的"二元对立"模式,改写了"英雄"成长模式,以政委形象的变迁淡化了对革命理想性的追求。这种转换必然折射出写作者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主流意识形态的某种深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革命历史小说 《历史的天空》 叙事模式转换
下载PDF
迷茫·思索·选择——阿特伍德的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叙事视角转换研究
10
作者 苗勇刚 贾宇萍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可以吃的女人》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探讨了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问题,生动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社会知识女性的迷茫、困惑与挣扎的生存状态。文章通过细读文... 《可以吃的女人》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探讨了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问题,生动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社会知识女性的迷茫、困惑与挣扎的生存状态。文章通过细读文本,解析小说的三个章节从第一人称叙事到第三人称叙事再转回到第一人称叙事的视角转换策略,印证了这一转换过程恰恰契合了小说中女主人公玛丽安从迷失自我到思索现实再到选择人生,追寻生命价值的心灵成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可以吃的女人》 叙事视角转换 心灵成长历程
下载PDF
李佩甫对叙事视角转换的探索
11
作者 邓小红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8-90,共3页
在《城市白皮书》等文本中,围绕"母亲"话题,李佩甫将叙事视角的转换与文本叙事肌理感的强化、文本结构的听觉化和人物显隐的调度结合起来,着重对视角转换的叙事修辞效应进行了个性探索,彰显出李佩甫浓厚的"垕土"情结。
关键词 李佩甫 叙事视角转换 修辞效应
下载PDF
海明威小说叙事视角的转换和多重叙事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美香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7-92,共6页
作为叙事艺术大师,海明威在其小说中运用了各种不同的叙事策略。他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来调动读者的鉴赏能动性,使叙事视角呈现出由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人物叙事转换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种视角功能各不相同,小说的主题呈现方式也... 作为叙事艺术大师,海明威在其小说中运用了各种不同的叙事策略。他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来调动读者的鉴赏能动性,使叙事视角呈现出由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人物叙事转换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种视角功能各不相同,小说的主题呈现方式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转移。海明威小说叙事视角的另一大特色是多重可变叙事视角,即在一般全知全能叙事的同时,使用戏剧式全知叙事和人物叙事,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呈现出对事件的不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小说 叙事视角转换 多重叙事视角 文体功能
下载PDF
浅析《芳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卉 《湘南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7-59,共3页
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极具个性化的精神作品,小说到电影中间存在着改编剧的叙事转换问题。从冯小刚导演改编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叙事转换入手,分析两种不同叙事类型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方面发生的转换,以及两者之间的微... 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极具个性化的精神作品,小说到电影中间存在着改编剧的叙事转换问题。从冯小刚导演改编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叙事转换入手,分析两种不同叙事类型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情节方面发生的转换,以及两者之间的微妙差异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剧 叙事转换 叙事视角 叙事时空 叙事 情节
下载PDF
《新娘来到黄天镇》叙事视角转换的透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颖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5-87,共3页
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新娘来到黄天镇》揭示了19世纪末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美国西部农业的影响,为解读美国西部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小说中的叙事艺术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而作为叙事技巧之一的叙事视角转换更是在... 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的《新娘来到黄天镇》揭示了19世纪末工业文明的发展对美国西部农业的影响,为解读美国西部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小说中的叙事艺术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而作为叙事技巧之一的叙事视角转换更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视角转换的两种模式间自由变化达到了以悬念为主要内容的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娘来到黄天镇 叙事视角转换 模式 修辞效果 悬念
下载PDF
由《云图》看文学改编电影的叙事转换
15
作者 孙丽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电影《云图》由沃卓斯基姐弟与汤姆·提克威联合执导,根据大卫·米切尔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这部由后现代主义小说改编的电影,一经上映便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对影片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对《云图》进行分析,可以窥探出文... 电影《云图》由沃卓斯基姐弟与汤姆·提克威联合执导,根据大卫·米切尔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这部由后现代主义小说改编的电影,一经上映便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对影片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对《云图》进行分析,可以窥探出文学在影像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文章以《云图》为切入点,从微观的叙事元素出发来分析文学改编电影中叙事转换的过程,具体论述分为三个方面,即叙事结构、叙事主题、叙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图》 大卫·米切尔 文学 叙事转换
下载PDF
《呼啸山庄》电影改编中的叙事转换
16
作者 陈彦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99,共3页
电影作为一门镜像艺术,说到底,还是其叙事场域的构建。如果没有叙事参与组合,视听语言只是杂乱的画面汇合。著名小说《呼啸山庄》因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编排精巧等因素,一直备受电影导演的青睐,被屡屡搬上银幕。不同版本的改编均刻意地... 电影作为一门镜像艺术,说到底,还是其叙事场域的构建。如果没有叙事参与组合,视听语言只是杂乱的画面汇合。著名小说《呼啸山庄》因情节引人入胜、叙事编排精巧等因素,一直备受电影导演的青睐,被屡屡搬上银幕。不同版本的改编均刻意地在叙事改编上争奇斗艳、踵事增华,成为电影改编中的一道风景线。其中,尤其以2009年的改编版本因其叙事上的努力和成果而广受赞誉。本文试针对其在叙事转换上的特征做出论述,以期透析隐藏其中的"叙事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电影改编 叙事转换
下载PDF
小说到电影的叙事转换:谈小说《云图》的电影改编
17
作者 鲁嘉茜 鲁晓霞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1-43,66,共4页
小说《云图》由多条情节线组成,表现出极强的叙事风格,被评论界称为“有史以来最能挑战读者阅读想象力的小说”。电影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延续了原有的叙事主题,整体倾向于主题中心制的改编,即一切围绕着文本主题进行叙事转换。其叙事转... 小说《云图》由多条情节线组成,表现出极强的叙事风格,被评论界称为“有史以来最能挑战读者阅读想象力的小说”。电影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延续了原有的叙事主题,整体倾向于主题中心制的改编,即一切围绕着文本主题进行叙事转换。其叙事转换主要体现在叙事者、叙事时间、叙事结构的变化与叙事手段的运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图》 叙事主题 叙事转换 文学改编电影
下载PDF
基于自建语料库的《生死疲劳》叙事视角转换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畅 刘著妍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9期98-102,共5页
基于自建语料库,研究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叙事视角转换。叙事视角既可以来自叙述者,也可以是故事内人物,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视角的转换。基于语料库方法,以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视角为理论基础,通过中英文本对比研究,《生死疲... 基于自建语料库,研究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叙事视角转换。叙事视角既可以来自叙述者,也可以是故事内人物,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视角的转换。基于语料库方法,以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视角为理论基础,通过中英文本对比研究,《生死疲劳》中英文本间实现了全知视角、内视角以及外视角之间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建语料库 叙事视角转换 《生死疲劳》
下载PDF
传统叙事与电视叙事的转换
19
作者 张敏 《新闻世界》 2010年第12期60-61,共2页
叙事是对事件的叙述,一般分为传统叙事和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叙事。要完成故事的叙述和传播,实现叙事的价值,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媒介。不同叙事媒体之间、同一叙事媒体的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转换。叙事媒体转换就是将... 叙事是对事件的叙述,一般分为传统叙事和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叙事。要完成故事的叙述和传播,实现叙事的价值,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媒介。不同叙事媒体之间、同一叙事媒体的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转换。叙事媒体转换就是将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转换为另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实现由传统叙事向电视叙事模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叙事 电视叙事 叙事转换
下载PDF
从散文到电视剧--跨媒介叙事转换的困境与可能
20
作者 张伊扬 《河北画报》 202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文学不仅在内容上为影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更是在形式美学的基础上构建内涵。然而,文学与影像的互动中却隐藏着另一种可能——改编自散文文学体裁的电视剧作品。相比小说丰富的虚构题材、细腻的形象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建构,... 文学不仅在内容上为影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更是在形式美学的基础上构建内涵。然而,文学与影像的互动中却隐藏着另一种可能——改编自散文文学体裁的电视剧作品。相比小说丰富的虚构题材、细腻的形象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建构,散文则偏重记录现实和抒情,因而题材平实、重写意而弱叙事、故事结构片段化。散文也因其特殊性,在进行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散文却一次次地完成了超越其自身语言的媒介转换,抒写了从散文到影像的媒介转换的想象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 跨媒介 叙事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