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现状
1
作者 张佳翔 谷欣权 +2 位作者 刘斌 韩健松 姜福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高发与致死率高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常被忽视,由此导致前列腺癌被发现时经常已处于晚期,虽然通过手术切除睾丸或使用药物抵抗雄激素的去势疗法能缓解前列腺癌的发展,但前列腺癌患者往...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高发与致死率高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常被忽视,由此导致前列腺癌被发现时经常已处于晚期,虽然通过手术切除睾丸或使用药物抵抗雄激素的去势疗法能缓解前列腺癌的发展,但前列腺癌患者往往最终发展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回顾已有文献发现缺乏对于mCRPC治疗方法的综合性报道,主要阐述目前常见的mCRPC的治疗方法包括: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核素治疗、多西他赛化疗及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NHT)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PARPi 免疫疗法 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转变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毛云 杨杰 +3 位作者 金坤 李晴 李树人 李文泽 《医学新知》 2025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前列腺癌被诊断时大多已发生远处转移。雄激素剥夺疗法是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的有效手段,但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 前列腺癌被诊断时大多已发生远处转移。雄激素剥夺疗法是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的有效手段,但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调控mCRPC进展的机制尚不清楚,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传导已被证明在mCRPC中通过基因突变、过表达、共调节因子、AR剪切变异体和雄激素从头合成等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非AR通路也被证明影响mCRPC的进展,包括Wnt和Hedgehog通路。此外,非编码RNA、免疫相关机制和表观遗传修饰同样在mCRPC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据此,本文对mHSPC转变为mCRPC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前列腺 去势抵抗 雄激素受体 信号通路 非编码RNA 免疫调节 表观遗传修饰
下载PDF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新型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明乾 苏佳豪 +1 位作者 梁朝龙 王坚 《安徽医药》 2025年第3期445-450,共6页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极大影响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一个疾病晚期阶段。此阶段,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与mCRP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治疗靶点,所以此阶段抗雄激素治疗仍是有效的。近些年,许多新型内分泌治疗(NHT)药物...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极大影响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一个疾病晚期阶段。此阶段,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与mCRP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治疗靶点,所以此阶段抗雄激素治疗仍是有效的。近些年,许多新型内分泌治疗(NHT)药物被陆续研发出来,给mCRPC病人提供了更多比传统治疗疗效更优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也有研究多次报道NHT药物因肿瘤异质性和耐药等原因,导致疗效欠佳,且对于NHT药物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和用药顺序尚存在争议。该研究就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NHT治疗、基于NHT联合治疗以及基于NHT序贯治疗的近年来研究现况和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 新型内分泌治疗 雄激素受体 转移前列腺 阿比特龙 恩杂鲁胺
下载PDF
PARP抑制剂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4
作者 刘琳 盛佳丽 +1 位作者 卢彦达 郑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70-157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PARPi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网络检索2015年1月~2023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Embace、Clinicial.gov中有关PARPi治疗mCRPC... 目的:系统评价PARPi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网络检索2015年1月~2023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Embace、Clinicial.gov中有关PARPi治疗mCRPC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RevMan5.4及Stata17.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18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非PARPi组比较,PARPi组(PARPi联合或不联合抗激素治疗)可提高mCRPC的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HR=0.52,95%CI=0.34~0.78)和总生存期(HR=0.72,95%CI=0.60~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PARPi组1~2级骨痛、背痛、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AR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上述不良反应中与非PARPi组比较,PARPi组中只有恶心和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痛、背痛、中性粒细胞减少、呕吐、腹泻、乏力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PARPi比较,PARPi联合或不联合抗激素治疗可提高mCRPC的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有效 安全 META分析
下载PDF
PARP抑制剂及基因检测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项方政 苏文惠 +1 位作者 张宇兵 郑伏甫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3期4539-4547,共9页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严重威胁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作为靶向治疗的代表药物,对DNA...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严重威胁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作为靶向治疗的代表药物,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突变的mCRPC患者有显著的治疗疗效。随着对PARP抑制剂作用机制和基因突变状态全面而深入的研究,mCRPC的精准诊疗方案不断得到改良与补充,以期为患者带来最佳生存获益和最轻不良反应。该文对近年来mCRPC阶段的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以及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PARP抑制剂单药及联治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基因检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派姆单抗联合阿比特龙对采用E/D/P治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马琳 任慧芳 郭凡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探讨派姆单抗联合阿比特龙对采用雌二醇氮芥/多西他赛/泼尼松(E/D/P)方案治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80例前列腺癌经D/P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派姆单抗联合阿比特龙对采用雌二醇氮芥/多西他赛/泼尼松(E/D/P)方案治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80例前列腺癌经D/P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E/D/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E/D/P治疗基础上给予派姆单抗联合阿比特龙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为1个周期,治疗10~12个周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CD3^(+)T细胞、CD8^(+)细胞毒性T细胞(CD8^(+)CTL)、自然杀伤细胞(NK)]、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反应及预后[中位PSA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T细胞、CD8^(+)CTL、NK细胞水平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乏力、高血压、低钾血症、发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脱发、水钠潴留、肝损害、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PSA、PFS及中位OS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E/D/P治疗基础上使用派姆单抗联合阿比特龙治疗可改善mCRPC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派姆单抗 阿比特龙 免疫功能 炎症
下载PDF
阿比特龙、多西他赛分别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吴瑛月 刘孟雪 +1 位作者 王允武 许锦英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阿比特龙(ABI)、多西他赛(DOC)分别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mCR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分析阿比特龙(ABI)、多西他赛(DOC)分别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mCR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接受ABI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接受DOC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血清指标及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近期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T)、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剩余尿量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联合泼尼松对mCRPC的近期疗效优于DOC联合泼尼松,可更好地调节疾病相关血清指标,改善尿流动力学,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多西他赛 泼尼松 近期疗效 血清指标
下载PDF
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李思思 董亚娟 吴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414-2417,共4页
目的探究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多西他赛+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2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2例接受DP... 目的探究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多西他赛+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2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2例接受DP方案治疗,治疗组40例接受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睾酮水平、不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70.00%)高于对照组(47.62%)(P<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仅对照组发生2例Ⅲ级消化道反应(恶心),其余均为Ⅰ~Ⅱ级轻度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消化道反应(恶心)16例(40.00%)、白细胞降低11例(27.50%)、脱发8例(20.00%)、乏力6例(15.00%)、肝毒性4例(10.00%)、中粒性细胞减少2例(5.00%);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反应(恶心)14例(33.33%)、白细胞降低4例(9.52%)、脱发9例(21.43%)、乏力5例(11.90%)、肝毒性2例(4.76%)、中粒性细胞减少1例(2.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4个月(95%CI:11.87~13.88)、7.0个月(95%CI:10.57~12.72),治疗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睾酮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可延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鲁胺 多西他赛 泼尼松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阿帕他胺对于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疗效
9
作者 李胜斌 储永波 朱元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16-0019,共4页
分析对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实施阿帕他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1-2023.1月,1年内肿瘤科收治的36例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阿帕他胺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随访1-2年。观察治疗... 分析对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实施阿帕他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1-2023.1月,1年内肿瘤科收治的36例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阿帕他胺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随访1-2年。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此评价阿帕他胺治疗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后,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肿瘤疗效四个等级对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完全缓解为1例(2.78%),部分缓解为15例(41.67%),稳定13例(36.11%),进展7例(19.44%),临床缓解率为44.44%(16/36),疾病控制率为80.56%(29/36);其中全身乏力32例(88.89%),泌尿系统反应23例(63.89%),胃肠道反应21例(58.33%),皮肤反应10例(27.78%),神经精神系统反应8例(22.22%),心血管系统反应6例(16.67%);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癌胚抗原)、雄性激素水平(睾酮、二氢睾酮、雄激素前体)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实施阿帕他胺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也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属于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他胺 晚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疗效
原文传递
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丽丽 霍彬 +5 位作者 柳青 王磊 霍小东 王金焕 臧立 王海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45-850,共6页
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常规治... 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常规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后的影像学检查,根据最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癌痛评分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变化,回顾性分析阿帕替尼靶向治疗4个疗程(平均约112 d)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对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初步分析。结果:2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2(53~81)岁,病理类型均为腺癌,除3例失访,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ovtial response,PR)11例(44%),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8例(32%),疾病进展(progresive disease,PD)3例(12%)。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为4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6%。25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乏力22例(88%)、胃肠道反应15例(60%),血压升高7例(28%),手足综合征6例(24%),头晕不适、蛋白尿等其他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mCRPC近期疗效满意,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中度反应,需要积极对症处理。今后仍需进一步探索该药治疗mCRPC的机制,为更多患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多西他赛再挑战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丽群 张曲 +2 位作者 刘三河 邓康俐 魏少忠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19-824,共6页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再挑战治疗一线多西他赛治疗有效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终点为第一序列多西他赛化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SAPFS...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再挑战治疗一线多西他赛治疗有效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终点为第一序列多西他赛化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SAPFS)和多西他赛再挑战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RechallengePSAPFS)以及mCRPC患者总生存期(OS)。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患者PSAPFS、RechallengePSAPFS和OS相关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2.73(13.27~98.56)月,30例(25%)患者仍存活。中位PSAPFS13.89(7.67~39.00)月,中位RechallengePSAPFS5.29(1.25~20.00)月,中位OS27.13(12.40~60.50)月。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序列多西他赛化疗与多西他赛再挑战之间的治疗间歇期(>6月vs.≤6月)与患者的PSAPFS显著相关,对多西他赛再挑战治疗反应性(获得部分反应vs.未获得部分反应)与RechallengePSAPFS显著相关,mCRPC患者就诊时基础血清PSA值及对多西他赛再挑战治疗反应性(获得部分反应vs.未获得部分反应)与OS显著相关。结论多西他赛在一线使用多西他赛有效的mCRPC患者中再次使用疗效尚可,可作为此类患者后期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疗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未经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苏先旭 黄梦君 +1 位作者 高茜 曾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6期1749-1752,共4页
目的研究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未经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60例未经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目的研究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未经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60例未经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n=30)和研究组(联用泼尼松与阿比特龙治疗,n=30)。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睾酮及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睾酮及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剩余尿量、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剩余尿量、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未经化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与疾病进展,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泼尼松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荏钊 郑锐年 +2 位作者 梁镇锋 叶照华 李志雄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65-370,共6页
目的评估和比较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和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在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78例nm-CRPC患者资料,其中接受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的39例患者为治疗组、接受多西他... 目的评估和比较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和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在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78例nm-CRPC患者资料,其中接受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的39例患者为治疗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以病灶影像学出现转移为主要研究终点,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情况,同时监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变化,计算2组PSA反应率,并以原发病灶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作为次要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期间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8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3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个月,对照组无进展生存率为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个月,治疗组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SA水平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治疗组血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的PSA反应率为69%,高于对照组的46%(P<0.05)。治疗后,治疗组ORR为79%、DCR为92%,对照组相应为56%、74%,治疗组的ORR和DC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均无发生需停药情况,2组患者3级及以上主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nm-CRPC的效果优于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可考虑作为国人nm-CRPC治疗策略的其中一个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多西他赛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新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健男 程超 +3 位作者 陈锐 李葇 姜鸿媛 左长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7-384,共8页
姑息性手术、试验性局部治疗、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有限。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为靶点的放射性配体治疗(RLT)有望改变mCRPC患者生存... 姑息性手术、试验性局部治疗、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有限。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为靶点的放射性配体治疗(RLT)有望改变mCRPC患者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的现状。^(177)镥(^(177)Lu)标记的PSMA-617(^(177)Lu-PSMA-617)的理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优异,与其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治疗探针相比,已积累了较多临床研究数据和经验,有效性、安全性、易获得性高,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但尚存在一些局限。目前,^(177)Lu-PSMA-617 RLT仍以小样本单中心研究为主,但随着全球研究大数据的积累,其有望成为mCRPC临床常规治疗的延伸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放射配体治疗 ^(177)镥
原文传递
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高危高瘤负荷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亚伟 汤磊 +3 位作者 马旺 李志坤 谢燚 李前跃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观察阿比特龙(A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高危、高瘤负荷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手术+内分泌治疗方案观察疾病演变,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经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6个月比卡鲁... 目的观察阿比特龙(A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高危、高瘤负荷m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手术+内分泌治疗方案观察疾病演变,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经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6个月比卡鲁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降至最低0.51 ng/mL,后逐月升高,遂于第8个月调整治疗予以国产阿比特龙(商品名:晴可舒)联合泼尼松+ADT治疗,4个月后tPSA持续升高至12.39 ng/mL,诊断为mCRPC。于第11个月再次调整治疗予原研阿比特龙(商品名:泽珂)联合泼尼松+ADT治疗,2个月后tPSA迅速下降至0.17 ng/mL。目前治疗14个月,tPSA维持在0.12 ng/mL左右,全身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检查提示骨转移灶范围减小或部分区域核素浓聚转为浅淡,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原研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ADT治疗mCRPC患者,PSA下降迅速,应答良好,不仅可显著降低PSA水平,而且明显减缓骨转移进展,减轻疼痛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前列腺特异抗原 治疗
下载PDF
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昊 辛鹏 张宇曦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依据现有的临床证据评价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以及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从建立至2019年7月有关177...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依据现有的临床证据评价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以及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从建立至2019年7月有关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回顾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出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12项关于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回顾性研究,纳入患者508例。其中经过一周期治疗后出现PSA下降的合并率为69.30%(95%CI,65.40%~73.30%),而经过一周期治疗后PSA下降超过50%的合并率为35.90%(95%CI,31.80%~40.00%)。在12项研究中,均无明显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77Lu-PSMA-617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癌过程中,未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PSMA-617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生存分析
17
作者 陈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17-021,共5页
通过进行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探索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72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患者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内分泌治疗和根治性治疗。根据年龄、分期、分级... 通过进行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探索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72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患者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内分泌治疗和根治性治疗。根据年龄、分期、分级、PSA水平、酸性磷酸酶、同位素骨扫描等因素对患者进行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析。结果 年龄、分期、分级、PSA水平显著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与单因素分析相同,多因素分析中分期(P=0.000)、分级(P=0.020)及PSA水平(P=0.002)显著影响患者预后。结论 新型内分泌治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患者具体因素,如年龄、分期、分级以及PSA水平等,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内分泌治疗 化疗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 生存分析 PSA水平
下载PDF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阿比特龙或恩杂鲁胺耐药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循环肿瘤细胞全基因组拷贝数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开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88-388,共1页
新一代组织基因测序的方法推进了现阶段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基因组的研究。这些测序显示了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基因组差异明显。
关键词 肿瘤 基因组改变 循环肿瘤细胞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或恩杂鲁胺耐药
下载PDF
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兰琳琳 鹿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699-701,共3页
目的分析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mCR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29例。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mCR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29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周期第1天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紫杉醇注射液。给予单一用药组患者泼尼松口服。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泼尼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比特龙。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睾酮、排尿功能[最大尿流率(MFR)、剩余尿量(PVR)]。结果联合用药组疾病控制率[86.21%(25/29)]较单一用药组[62.07%(18/29)]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SA、睾酮水平均降低,联合用药组血清PSA、睾酮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MFR高于治疗前,PV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MFR高于单一用药组,PVR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4%(7/29)]与单一用药组[27.59%(8/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有助于提高mCRPC的疾病控制率,下调血清PSA、睾酮水平,改善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泼尼松 疾病控制率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0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泼尼松治疗...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进展时间、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泼尼松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