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相关参数鉴别诊断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价值研究
1
作者 梅文娟 李新 张昊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参数鉴别诊断肝细胞癌(HCC)与转移性肝癌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106例肝癌患者,均接受CEUS检查,记录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和上升斜率(RS)...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参数鉴别诊断肝细胞癌(HCC)与转移性肝癌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106例肝癌患者,均接受CEUS检查,记录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和上升斜率(RS)等TIC相关参数,均进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IC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在106例肝癌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HCC者44例(41.5%)和转移性肝癌者62例(58.5%);HCC病灶AT和PI分别为(9.1±2.2)s和(41.7±5.1)dB,均显著低于转移性肝癌病灶【分别为(13.4±2.6)s和(45.8±5.5)dB,P<0.05】,而TTP为(24.8±4.7)s,显著慢于转移性肝癌病灶【(18.9±3.4)s,P<0.05】;HCC患者血清AFP水平为(226.7±37.5)ng/mL,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患者【(73.1±14.6)ng/mL,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采用AT、TTP和PI联合诊断HCC的AUC为0.89(95%CI:0.83~0.96),其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70.5%和95.2%,显著优于血清AFP诊断【其AUC为0.78(95%CI:0.68~0.79),其Se和Sp分别为56.8%和78.8%,P<0.05】。结论使用CEUS检测的TIC相关参数鉴别诊断HCC与转移性肝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移性肝癌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造影剂到达时间 诊断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及血流参数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立群 黄国基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及血流参数对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3年6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科室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及血流参数对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3年6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科室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48例,转移性肝癌52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血流信号、血流参数差异。结果: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5.83%(46/48),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15,P<0.05),超声对转移性肝癌检出率为88.46%(46/52),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95,P<0.05);原发性肝癌组瘤周血流信号、瘤内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93.75%(45/48)、91.67%(44/48),明显较转移性肝癌组75.00%(39/52)、67.31%(35/52)高(P<0.05);原发性肝动脉直径、门静脉流速、肝动脉峰值流速、肝动脉最小流速、RI各项超声血流参数与转移性肝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多为单发性病灶,边界清晰,超声显示为等或低回声;转移性肝癌大小、形态不一,多为等回声,边界清晰,呈“靶环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精准反映两者血供分布情况,通过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有效鉴别诊断两者,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发肝癌 转移性肝癌 血流参数 血流信号
下载PDF
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转移性肝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徐健凡 俞静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21-0024,共4页
探析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转移性肝癌患者术后的干预结果。方法 抽选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8例转移性肝癌术后病人列为研究目标,通过数字列表法随机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 探析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转移性肝癌患者术后的干预结果。方法 抽选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8例转移性肝癌术后病人列为研究目标,通过数字列表法随机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延续性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状况(98.25±1.23)高于对照组(79.34±5.21);观察组研究患者护理后的生理状况评分(97.24±3.41)高于对照组研究患者护理后的生理状况评分(84.21±5.24);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45.83%)。结论 转移性肝癌术后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大幅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康复护理 转移性肝癌患者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免疫微环境调控转移性肝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驹 谢裕安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238-1243,共6页
转移性肝癌仍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和挑战。肝脏具有促转移、促侵袭等特性,包含了复杂的免疫系统,该系统对肠肝循环产生的新抗原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本综述以结直肠癌肝转移为背景,重点讨论转移性癌细胞在肝脏中遇到的免疫微环... 转移性肝癌仍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和挑战。肝脏具有促转移、促侵袭等特性,包含了复杂的免疫系统,该系统对肠肝循环产生的新抗原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免疫。本综述以结直肠癌肝转移为背景,重点讨论转移性癌细胞在肝脏中遇到的免疫微环境,分别从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方式阐述免疫微环境在转移性肝癌中的调控,既有利于新型治疗策略的制定,又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免疫微环境 先天免疫 获得免疫 结直肠癌肝转移
下载PDF
2023中国转移性肝癌肝移植多中心合作项目研讨会会议纪要 被引量:6
5
作者 滕飞 宋少华 傅志仁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由浙江大学郑树森院士领衔,汇集全国28家肝移植中心的中国首个转移性肝癌肝移植多中心合作项目在上海启动,围绕转移性肝癌肝移植入组条件、转移性肝癌肝移植风险评估与预后判断、转移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用药、多中心合作项目实施细节... 由浙江大学郑树森院士领衔,汇集全国28家肝移植中心的中国首个转移性肝癌肝移植多中心合作项目在上海启动,围绕转移性肝癌肝移植入组条件、转移性肝癌肝移植风险评估与预后判断、转移性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用药、多中心合作项目实施细节四项议题,与会专家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并以调查问卷形式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致力于推动国内高质量规范化开展转移性肝癌肝移植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肝移植 临床试验 多中心 结直肠癌肝转移 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 免疫治疗 供肝分配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继发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娜 潘磊 +3 位作者 徐爱民 龚少娟 邢冬娟 陈佳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 探究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转移性肝癌介入治... 目的 探究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通路蛋白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87例,在介入治疗后,依据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166例),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TORC1分子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6、CD4及CD8分子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对m TORC1、CD36诊断腹腔感染的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21例腹腔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56.0%),革兰阳性菌11株(4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腹水情况、侵袭性操作、白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均为腹腔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P<0.05);感染组mTORC1、CD36、CD8分子表达及IL-6、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CD4分子表达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m TORC1截断值为1.36,诊断腹腔感染曲线下面积0.904,灵敏度90.5%,特异度89.4%;CD36截断值为82.6%,诊断腹腔感染曲线下面积0.805,灵敏度85.7%,特异度81.8%。结论 年龄、住院时间、腹水情况、侵袭性操作、白蛋白水平、糖尿病史均为转移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腹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腹腔感染患者的mTORC1、CD36分子表达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CD36/mTORC1信号通路活化,且mTORC1、CD36对诊断腹腔感染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预防、诊断及介入治疗后腹腔感染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腹腔感染 危险因素 白细胞分化抗原3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
下载PDF
单纯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闯胜 朱培欣 石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3年第5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中晚期且不具有手术指征的159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中晚期且不具有手术指征的159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原发性肝癌组(n=94)与转移性肝癌组(n=65)。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独使用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肿瘤血管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原发性肝癌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0.21%和84.04%,转移性肝癌组ORR和DCR分别为40.00%和80.00%;原发性肝癌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6.24±6.57)个月和(17.02±3.09)个月,转移性肝癌组PFS和OS分别为(8.87±3.09)个月和(9.21±3.77)个月;两组VEGFR-2、AFP水平均降低(P<0.05),且原发性肝癌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改善更为显著,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同病程效果对比可见,病程>24个月的患者VEGFR-2、AFP水平改善情况稍差,但与病程≤24个月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组和转移性肝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43%和47.6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对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血清中肿瘤血管因子与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伐替尼 靶向治疗 安全 原发肝癌 转移性肝癌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於丙然 王鲁 《肝胆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41-244,共4页
转移性肝癌是指从其他部位起源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并在肝脏形成单发或多发癌灶的肿瘤[1]。结直肠是转移性肝癌最常见的原发灶来源,其次是乳腺、胰腺、肺、胃以及其他部位[2]。当实体肿瘤转移到肝脏时,其侵袭性及转移能力更强,预后较... 转移性肝癌是指从其他部位起源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并在肝脏形成单发或多发癌灶的肿瘤[1]。结直肠是转移性肝癌最常见的原发灶来源,其次是乳腺、胰腺、肺、胃以及其他部位[2]。当实体肿瘤转移到肝脏时,其侵袭性及转移能力更强,预后较差。然而,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系统治疗的发展以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完善,转移性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但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外科治疗 系统治疗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治疗在多线治疗失败转移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彧夫 李芳 +4 位作者 张秀萍 张真真 程莉莎 苏志敏 李智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8期4-8,13,共6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治疗对肝转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的多线治疗失败、肝转移为主的恶性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疗效、...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治疗对肝转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的多线治疗失败、肝转移为主的恶性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疗效、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共23例患者纳入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11.2个月,疾病控制率(DCR)为78.26%;客观缓解率(ORR)为26.09%;中位PFS为4.10个月(95%CI:2.06~5.5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负荷、肝转移灶血供、疗效、治疗线数与患者的中位PFS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疗效、治疗线数、肝转移灶血供是影响肝动脉灌注化疗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为主,无介入手术相关穿刺并发症。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全身治疗,是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可选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全身治疗 疗效 安全
下载PDF
联合检测AFP和CEA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成桂 张瑞珍 +3 位作者 丁少川 马晋 吴春香 刘于嵩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对原发性肝癌(PHC)与转移性肝癌(MH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32例PHC,47例MHC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P和CEA。结果PHC患者AFP极度升高,达3685.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对原发性肝癌(PHC)与转移性肝癌(MH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32例PHC,47例MHC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P和CEA。结果PHC患者AFP极度升高,达3685.2±5964.3μg/L,明显比MHC组(25.2±81.6μg/L)和健康对照组(4.1±2.6μg/L)高(F=27.8,P〈0.01),81.8%的PHC患者AFP阳性,其中76.5%的患者AFP〉500μg/L;12.8%的MHC患者AFP阳性,但均〈200μg/L。AFP对PHC诊断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度(AC)分别为81.8%,87.2%,94.7%,63.1%,83.2%;CEA对MHC诊断的SE,SP,PPV,NPV,AC分别为72.3%,53.8%,35.8%,84.5%,58.7%。结论联合检测AFP和CEA能较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PHC与M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原发肝癌 转移性肝癌
下载PDF
含奥沙利铂方案动脉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钧华 李国安 +4 位作者 周振华 陈颢 程琳 陈震 孟志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7-338,共2页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氟尿苷和表阿霉素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 3例转移性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氟尿苷、表阿霉素和碘油 ,每例完成 2~ 3次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2 3例中部分缓解 11例 ,总...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氟尿苷和表阿霉素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 3例转移性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氟尿苷、表阿霉素和碘油 ,每例完成 2~ 3次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2 3例中部分缓解 11例 ,总有效率 4 7.8%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4 %和 4 1.7% ,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奥沙利铂方案 动脉化疗 治疗 转移性肝癌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多弹头射频治疗的疗效观察及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夏夏 柴福禄 +4 位作者 王怀禄 李荣梓 李红梅 史建华 常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9期915-916,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 18例转移性肝癌 2 2次射频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结果  18例于治疗后 10天、16例 6 0天、13例 6个月、5例 12个月进行B超及CT复查 ,结果 :10天后 80 %病人瘤...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 18例转移性肝癌 2 2次射频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结果  18例于治疗后 10天、16例 6 0天、13例 6个月、5例 12个月进行B超及CT复查 ,结果 :10天后 80 %病人瘤体缩小 30 %以上 ,6个月后瘤体缩小 40 % ,5例已存活 1年 ,90 %病人自觉症状改善 ,无手术死亡。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转移性肝癌杀伤肿瘤彻底 ,对机体损害小 ,疗效确切而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超声引导 多弹头射频 治疗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转移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发伟 冯蕾 +3 位作者 党亚正 曹玮 齐涛 蔡永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17-519,共3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转移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30例,通过全身麻醉、超声肿瘤定位进行HIFU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转移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30例,通过全身麻醉、超声肿瘤定位进行HIFU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的百分率及sIL-2R的变化。采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HIFU治疗后CD3+、CD4+、NK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NK细胞杀伤活性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IL-2R的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U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T细胞亚群 NK细胞 NK细胞杀伤活 可溶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善春 王建华 +1 位作者 颜志平 王小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6期414-415,共2页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全德 董灵 +3 位作者 李向东 杨波 李艳 柯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第1,8天;表柔比星60mg/m2,静脉推注,第1天,21天为一周期。连用2-3周期。结果:45例可评价疗效患者,共化疗113个周期,肿瘤完全缓解(...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第1,8天;表柔比星60mg/m2,静脉推注,第1天,21天为一周期。连用2-3周期。结果:45例可评价疗效患者,共化疗113个周期,肿瘤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34例,稳定(SD)7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为64.4%,其中鼻咽癌肝转移有效率为66.7%,胰腺癌肝转移有效率为83.3%,乳腺癌肝转移有效率80%,非小细胞性肺癌肝转移有效率52.9%,胃癌肝转移有效率62.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转移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胰腺癌及乳腺癌肝转移疗效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表柔比星 转移性肝癌 化疗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肝癌22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钱国军 吴胜沛 +1 位作者 王能 汤筱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7月~2002年12月转移性肝癌患者22例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肿瘤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及CT或MRI。结果:术后12个月存活率为81...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7月~2002年12月转移性肝癌患者22例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肿瘤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及CT或MRI。结果:术后12个月存活率为81.8%,术后18个月存活率为63.6%,术后24个月存活率为22.7%,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胸腔积液,1例腹腔局部积液,全部病例均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结论:美国CryocareTM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晚期转移性肝癌是一种微创、相对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且TAE疗效不好的中晚期转移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冷冻消融 氩氦刀
下载PDF
吐温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汝复明 樊树峰 +5 位作者 奚顺法 童乾纲 叶强 张家兴 郑家平 顾伟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转移性肝癌 32例 ,分为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组 (15例 ,治疗组 )和常规化疗栓塞组 (17例 ,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加温至 6 2°C的吐温 80、化疗药液和碘油... 目的 探讨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转移性肝癌 32例 ,分为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组 (15例 ,治疗组 )和常规化疗栓塞组 (17例 ,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加温至 6 2°C的吐温 80、化疗药液和碘油进行化疗栓塞。对照组在室温下用常规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肿瘤生长率 (- 0 .4 1± 0 .2 5 )小于对照组 (- 0 .12± 0 .4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近期有效率于治疗组为 6 0 % ,对照组为 4 1/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中 ,不良反应轻度 3例(2 0 % ) ,中度 8例 (5 3.3% ) ,重度 4例 (2 6 .7% ) ;对照组中轻度 4例 (2 3.5 % ) ,中度 10例 (5 8.8% ) ,重度3例 (17.7% ) ,两者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的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 ,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术 转移性肝癌 肿瘤细胞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荣德 周泽健 +1 位作者 邵培坚 罗鹏飞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96-697,共2页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在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在CT定位下对 4 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肝肿瘤组织内激光治疗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肝肿瘤在CT片的坏死区及AFP值的变化情况 ,了解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在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半导体激光在CT定位下对 4 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肝肿瘤组织内激光治疗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肝肿瘤在CT片的坏死区及AFP值的变化情况 ,了解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 5例转移性肝癌 (12 5个癌灶 ) ,81个癌灶完全坏死 ,占 6 4 8%。治疗前AFP值高于正常值的患者 ,治疗后AFP值明显下降 ,肝功能无明显变化。 4 5例患者治疗后有 6例治疗后出现肝区疼痛 ,2例出现发热。结论 半导体激光治疗转移性肝癌具有高效、完全、并发症少等特点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治疗 转移性肝癌 并发症
下载PDF
大鼠Walker-256微小转移性肝癌CT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时高峰 王士杰 +8 位作者 彰俊杰 王琦 许茜 李如迅 杜煜 王亚宁 李月考 杨丽 刘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9-642,共4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观察大鼠微小转移性肝癌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肿瘤血管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2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细胞含量2×10^7)制备成肝脏微小转移癌的大鼠为实验组;10只大鼠经脾脏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实验...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观察大鼠微小转移性肝癌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肿瘤血管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2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细胞含量2×10^7)制备成肝脏微小转移癌的大鼠为实验组;10只大鼠经脾脏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实验组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CT灌注扫描后使用斜率法得到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肝灌注指数、总肝灌注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病理标本的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果实验组中有19只大鼠发现转移灶,直径在0.5~6.6 mm之间.各项参数值组间比较:实验组大鼠肝动脉灌注量、肝灌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别.实验组门静脉灌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无显著差别.总肝灌注量组间比较,三组之间没有差别.VEGF表达程度随着实验组大鼠肝动脉灌注量增高而增高.而且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转移癌之间MV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鼠微小肝转移癌表现为肝动脉灌注量的增加和门静脉灌注量的降低.肝动脉灌注量的大小与VEGF的表达程度和MVD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学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泽 周云丽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指标在鉴别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组,13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组及135例无肝转移的癌症患者组血清中ALT、AST、ALP、TBIL、DBIL、GGT、CHE、5'-NT、AFP、CEA、CA19... 目的:探讨血清学检测指标在鉴别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组,135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组及135例无肝转移的癌症患者组血清中ALT、AST、ALP、TBIL、DBIL、GGT、CHE、5'-NT、AFP、CEA、CA199的水平,采用方差析和Scheffe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AFP、CEA和CA199对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原发性肝癌组与转移性肝癌组之间血清AST、ALP、GGT、5'-NT、AFP及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原发性肝癌组和转移性肝癌组AFP、CEA和CA199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判断,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CEA、CA199对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检测血清AST、GGT、5'-NT、AFP、CEA、CA199水平可对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肝转移进行初步诊断,亦可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转移性肝癌 血清学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