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任甜甜 薛乐 张燊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5期2145-2146,共2页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RV )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将1500例患儿粪便进行常规及轮状病毒的检测。观察分析腹泻患儿年龄、季节及粪便性状对所检测的轮状病毒的情况的影响。结果患儿年龄在6~24个月内的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阳...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RV )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将1500例患儿粪便进行常规及轮状病毒的检测。观察分析腹泻患儿年龄、季节及粪便性状对所检测的轮状病毒的情况的影响。结果患儿年龄在6~24个月内的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冬季腹泻患儿中的轮状病毒阳性检测率最高,其次是秋、春季,夏季最低。结论轮状病毒的检测在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正确的检测可为患儿病情的诊断提供依据,针对轮状病毒进行针对性治疗,缩短患儿病程,避免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减少患儿因长期腹泻所导致的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医护人员也应对患儿的家长进行疫苗知识的宣教,指导其对婴幼儿的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轮状病毒检测 临床诊断 婴幼儿
下载PDF
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苗丽燕 曲政海 韩征利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5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应用胶体金方法对149例病毒性肠炎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对其临床分型、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患病儿童年龄3个月至4岁1个月,平均年龄(13.9±9.6)月,1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应用胶体金方法对149例病毒性肠炎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对其临床分型、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患病儿童年龄3个月至4岁1个月,平均年龄(13.9±9.6)月,149例患儿中,60例轮状病毒检测阳性,其中CK-MB升高23例(38.3%),ALT升高27例(45.0%);89例轮状病毒检测阴性,其中CK-MB升高18例(20.2%),ALT升高15例(16.9%),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利巴韦林、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及对部分患儿加用丙种球蛋白,改用腹泻奶粉喂养后均获痊愈。结论:轮状病毒检测对于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分型及诊断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临床特征 轮状病毒检测 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肺炎伴腹泻儿轮状病毒检测的意义
3
作者 颜引妹 杨咏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7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腹泻 轮状病毒检测 婴幼儿
下载PDF
探讨福田区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4
作者 杨志娟 李芬 徐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福田区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1000例急性腹泻患儿,采用免疫层析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调查统计轮状病毒的流行发病时间、患儿易感年龄、临床特征。结果 1000例急性腹泻患儿共检出270例轮状病毒,轮状... 目的探讨福田区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1000例急性腹泻患儿,采用免疫层析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调查统计轮状病毒的流行发病时间、患儿易感年龄、临床特征。结果 1000例急性腹泻患儿共检出270例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检出率为27.0%。其中急性腹泻患儿〈6个月、6个月~2岁、2~3岁、3~5岁的轮状病毒检出率分别为26.8%、31.8%、13.6%、8.3%,各年龄段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岁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患儿的轮状病毒在各季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秋冬季节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7.7%和42.1%。结论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年龄〈2岁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以秋冬季节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粪便 轮状病毒检测 福田区
下载PDF
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成 孙建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3期428-429,共2页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00例,收集患儿的粪便标本,给予轮状病毒检测,分析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分型、治疗转归。结果:100例患儿中,轮状...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00例,收集患儿的粪便标本,给予轮状病毒检测,分析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分型、治疗转归。结果:100例患儿中,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共40例,其中15例CK-MB上升,18例ALT上升;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共60例,其中12例CK-MB上升,10例ALT上升,和检测结果阳性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儿均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部分患儿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并选择腹泻奶粉喂养,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儿童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诊断中,轮状病毒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儿童病毒性肠炎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轮状病毒检测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春春 沈肖明 +1 位作者 徐明理 陈丽玲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2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检测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至2017年3月诊治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生化系统检测、血细胞分析检测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胶体金方法检查轮状病毒。记录所有患儿轮状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或阴性,比...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检测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至2017年3月诊治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生化系统检测、血细胞分析检测和C反应蛋白检测及胶体金方法检查轮状病毒。记录所有患儿轮状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或阴性,比较轮状病毒阳性和阴性患儿的重度脱水发生率、发热≥5 d发生率、谷丙转氨酶升高率、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率、急性C反应蛋白升高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本研究中78例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轮状病毒检查结果为阳性36例,阴性42例,轮状病毒阳性的病毒性肠炎患儿重度脱水发生率、发热≥5 d发生率、谷丙转氨酶升高率、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率、急性C反应蛋白升高率高于轮状病毒阴性的病毒性肠炎患儿,且住院时间长于轮状病毒阴性的病毒性肠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轮状病毒检测对病毒性肠炎患儿具有较为满意的诊断效果,有助于指导临床的分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病毒性肠炎 诊断
下载PDF
对腹泻婴幼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冬梅 杨玉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6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腹泻婴幼儿的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的结果。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2135例腹泻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这2135例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然后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婴幼儿感染A群轮... 目的 :探讨对腹泻婴幼儿的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的结果。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2135例腹泻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这2135例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然后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情况及其在不同季节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情况。结果 :(1)在这2135例婴幼儿中,有474例婴幼儿感染了A群轮状病毒,总感染率为22.2%。其中包括男性婴幼儿243例(51.27%),女性婴幼儿231例(48.73%)。男性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几率略高于女性婴幼儿,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这474例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婴幼儿中,1~2岁的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几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这474例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婴幼儿中,秋季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婴幼儿最多,明显多于其他季节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群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发生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且1~2岁的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几率最高,秋季是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因此,各医疗单位应根据A群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易感群体和流行的时间做到对此病早监测、早预防和早治疗,从而降低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幼儿 粪便 A群轮状病毒检测 结果
下载PDF
轮状病毒检测方法的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进琴 李蕾 《农垦医学》 2006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感染 RV感染 轮状病毒肠炎 常见疾病 秋季腹泻 发病高峰
下载PDF
绍兴轻纺城2005年至2008年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9
作者 寿叶女 甄国栋 +1 位作者 陈炜 徐小娟 《中国乡村医药》 2009年第11期60-61,共2页
为了解绍兴轻纺城婴幼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005年9月至2008年2月每年秋冬季节来本院就诊的门诊腹泻患儿粪标本进行了A群轮状病毒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A群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检测结果 绍兴 轮状病毒检测 感染情况 秋冬季节 粪标本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患者A群轮状病毒检测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苏燕 胡琼 《新疆医学》 2014年第11期76-77,共2页
腹泻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常有发生,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除了和饮食、卫生条件有关外,还有以A群轮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腹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腹泻的重要病原,季节性较强,多... 腹泻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常有发生,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除了和饮食、卫生条件有关外,还有以A群轮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腹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腹泻的重要病原,季节性较强,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一般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病情轻重因人而异,腹泻次数10~20次不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有些患儿可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甚至心源性休克等,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1].本文对286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了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汇总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采集本院门诊2011年6月~2012年8月接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86例,其中男性患儿164例,女性患儿122例,其中年龄2个月~6岁,小于6个月43例,6月~2岁141例,2~6岁10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腹泻患者 婴幼儿 临床应用 A群 电解质平衡紊乱 男性患儿 轮状病毒感染
下载PDF
2014年海拉尔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11
作者 刘欣荣 张国庆 敖敏高娃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5期87-88,共2页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是导致婴幼儿发生非细菌性腹泻和脱水的最常见病原体。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发生腹泻和脱水的感染率均较高,我国各个地...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是导致婴幼儿发生非细菌性腹泻和脱水的最常见病原体。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发生腹泻和脱水的感染率均较高,我国各个地区轮状病毒的流行性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婴幼儿腹泻 非细菌性腹泻 常见病原体 小肠上皮细胞 细胞损伤 轮状病毒阳性 轮状病毒 阳性数 腹泻症状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的比较
12
作者 甘建玲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5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婴幼儿腹泻 生物制品研究所 金标免疫层析法 世界各地 腹泻性疾病 酶标试剂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轮状病毒检测在小儿肠炎中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中庆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841-842,850,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在小儿肠炎患者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为小儿肠炎病因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300例小儿肠炎患者,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95例患儿检测轮状病毒为阳性,阳性率为31.67%,其中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在小儿肠炎患者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为小儿肠炎病因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300例小儿肠炎患者,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95例患儿检测轮状病毒为阳性,阳性率为31.67%,其中9~12月份阳性率为46.09%(53/95),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岁及1~2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8.75%,44.21%,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次数〉6次、体温〉38℃、重度脱水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0.30%和43.50%,显著高于其他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肠炎主要是在秋季和冬季,6个月~2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轮状病毒检测对婴幼儿肠炎的诊断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小儿肠炎 阳性率
原文传递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2546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秋红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85-86,共2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JErk-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有病原学研究表明,婴幼儿腹泻病例的40.00%~60.0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其中婴幼儿死亡有6.0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中RV的感...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婴幼JErk-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有病原学研究表明,婴幼儿腹泻病例的40.00%~60.0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其中婴幼儿死亡有6.0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中RV的感染情况,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本文就2010-2011年来本院就诊的2546例腹泻患儿RV检测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细菌性腹泻 感染情况 病原体 病原学 RV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检测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张立新 刘权胜 宁平 《小儿急救医学》 2005年第4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检测 轮状病毒感染 婴幼儿 效果比较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腹泻轮状病毒 ELISA法 感染情况 沈阳地区
下载PDF
急性腹泻婴幼儿粪便检测A群轮状病毒的分析
16
作者 焦飞燕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3期73-73,共1页
目的:了解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儿科门诊603例腹泻婴幼儿的腹泻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60... 目的:了解A群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儿科门诊603例腹泻婴幼儿的腹泻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603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60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阳性率26.5%,急性患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较多,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11-1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分别为53.3%48.6%37.3%。轮状病毒阳性例数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最高,占阳性总数的80%。结论:11-1月为感染高峰期,尤其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为主要感染人群,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A群轮状病毒检测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28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毕金娥 张旭光 熊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516,共2页
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呈散发或小流行,多发生在6~24月龄婴幼儿,起病急,常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引起呕吐、腹泻,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无热惊厥 婴幼儿腹泻 后遗症状 电解质紊乱 轻度脱水 轮状病毒检测 脑脊液检查 轮状病毒抗原 蛋花汤样
下载PDF
9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
18
作者 赵淑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9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临床分析 轮状病毒检测 临床表现 婴幼儿腹泻 肠道感染 流行情况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呼吸道表现
19
作者 冯昭霞 廖华乐 《新医学》 1994年第S1期11-11,共1页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呼吸道表现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冯昭霞广东佛山市卫生防疫站廖华乐人类轮状病毒(HRV)是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在HRV肠炎中常伴有呼吸道症状,本文就HRV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对象与方法1....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呼吸道表现广东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冯昭霞广东佛山市卫生防疫站廖华乐人类轮状病毒(HRV)是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在HRV肠炎中常伴有呼吸道症状,本文就HRV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病例为1990年10月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人类轮状病毒 卫生防疫站 轮状病毒检测 肺炎病例 扁桃体红肿 大便镜检 等渗性脱水 湿性音 胸片报告
下载PDF
贵阳市1018例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调查
20
作者 王云芬 熊金凤 杨兴林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759-760,共2页
儿童腹泻病作为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而轮状病毒(rotavirus ,RV )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1],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腹泻具有季节性,多发于秋冬季节,俗称“秋季腹泻”,若治疗不... 儿童腹泻病作为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而轮状病毒(rotavirus ,RV )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1],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腹泻具有季节性,多发于秋冬季节,俗称“秋季腹泻”,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了解贵阳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我们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轮状病毒 感染调查 腹泻病 患儿 贵阳市 儿童腹泻 轮状病毒检测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