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1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散软弱围岩煤巷高效掘进及支护工艺优化研究
1
作者 徐钰斌 赵启峰 +5 位作者 耿宁 蒋大峰 马跃 彭瑞 庄通 杨学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5,共7页
针对芦岭煤矿9^(#)煤层松散软弱围岩煤巷掘进技术难题,分析松散软弱围岩煤巷高效掘进支护主要影响因素及优化关键支护工序,并实现松散软弱围岩煤巷挖底、控顶、护帮整体控制效果,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芦岭煤矿Ⅱ946回风巷掘进支护... 针对芦岭煤矿9^(#)煤层松散软弱围岩煤巷掘进技术难题,分析松散软弱围岩煤巷高效掘进支护主要影响因素及优化关键支护工序,并实现松散软弱围岩煤巷挖底、控顶、护帮整体控制效果,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芦岭煤矿Ⅱ946回风巷掘进支护方案及高效掘进工艺进行计算机模拟,设计松散软弱煤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措施,即“注浆锚杆(锚索梁)超前主动支护+协同柔性支护”工艺,现场试验表明芦岭煤矿Ⅱ946回风巷每日掘进从2.4 m增加到3.0~3.6 m,控制了松散软弱围岩的变形,提高了掘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软弱围岩 高效掘进 支护工艺优化 掘进效率
下载PDF
富水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超前管棚支护技术研究
2
作者 毕志刚 焦治豪 +1 位作者 王晓卫 李文杰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富水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的掌子面稳定性与超前管棚支护技术。首先,基于管棚Winkler地基模型分析了掌子面稳定性安全系数,并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模型;然... 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富水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的掌子面稳定性与超前管棚支护技术。首先,基于管棚Winkler地基模型分析了掌子面稳定性安全系数,并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模型;然后,分别分析了有、无超前管棚支护两种方案下的管棚弯矩、隧道围岩位移、衬砌应力以及特征断面掌子面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富水软弱围岩隧道超前管棚的施工控制技术,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超前支护与注浆加固后,可以减小裂隙水对围岩的侵蚀,提高围岩稳定性;施作超前管棚支护不仅能够改善掌子面的受力情况,使其安全系数增大了54.7%,且可减小隧道开挖时的拱顶沉降变形和有效控制掌子面塑性区发展,其中掌子面的挤出变形减小了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弱围岩 掌子面稳定性 超前管棚支护 数值模拟 施工监测
下载PDF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锚杆预加固参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洪龙 刘江 +2 位作者 晁晓辉 李铭 张宗磊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87-90,94,共5页
大断面浅埋隧道在软弱围岩中全断面开挖时,隧道掌子面核心土处于短暂稳定或不稳定状态,处理不慎便会造成核心土的失稳,因此采用玻璃纤维锚杆对核心土进行预加固是有必要的。结合格鲁吉亚某隧道工程实例,采用新意法理念,运用FLAC3D有限... 大断面浅埋隧道在软弱围岩中全断面开挖时,隧道掌子面核心土处于短暂稳定或不稳定状态,处理不慎便会造成核心土的失稳,因此采用玻璃纤维锚杆对核心土进行预加固是有必要的。结合格鲁吉亚某隧道工程实例,采用新意法理念,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全断面开挖时掌子面玻璃纤维锚杆加固长度l(5个工况)和加固密度β(7个工况)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l或β的增大,目标掌子面挤出位移和拱顶前方位移逐渐减小,目标掌子面拱顶前方应力逐渐趋于原始状态;当l>6 m或β>0.75时,掌子面锚杆对核心土的预加固效果不明显,综合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取l=8 m、β=0.75较为合理,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子面锚杆 核心土 软弱围岩 浅埋隧道
下载PDF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海鹏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为了解决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难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现场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及支护结构受力的监控量测情况,开展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为了解决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难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现场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及支护结构受力的监控量测情况,开展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微台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能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软弱围岩隧道 监控量测 施工方法
下载PDF
软弱围岩暗挖车站双侧壁导坑法优化施工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龙生 景伟 徐志润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9期101-104,108,共5页
为在确保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并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功效,设计软弱围岩暗挖车站双侧壁导坑法优化施工技术,将传统双侧壁导坑开挖施工工法的上台阶曲型核心岩形状调整为直墙型,并将中下台阶核心岩柱加宽,提高核心岩柱自身... 为在确保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并有效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功效,设计软弱围岩暗挖车站双侧壁导坑法优化施工技术,将传统双侧壁导坑开挖施工工法的上台阶曲型核心岩形状调整为直墙型,并将中下台阶核心岩柱加宽,提高核心岩柱自身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减少临时支护投入,将临时工字钢支护调整为锚喷支护。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中、右三个小断面,每个断面再分成三个台阶进行施工;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其后;同一断面里程左下及右下台阶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核心岩柱拆除施工,逐步形成全断面,避免一次性开挖面积过大对围岩进行扰动而造成塌方。实践表明,所设计的车站施工形式更加灵活、多变,针对性明显提升,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双侧壁导坑法 核心 自身承载能力
下载PDF
破碎软弱围岩巷道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6
作者 周帆 李树建 +5 位作者 李锡斌 黄杰 张佳男 李重海 曾顺洪 丁文俊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6期245-248,256,共5页
受开采扰动破碎围岩巷道容易发生变形破坏,是矿山深部开采面临的重要支护难题。以昆阳磷矿二矿破碎、极破碎地段巷道破坏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巷道开挖后围岩位移、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范围。研究发现巷道开挖后两帮出现... 受开采扰动破碎围岩巷道容易发生变形破坏,是矿山深部开采面临的重要支护难题。以昆阳磷矿二矿破碎、极破碎地段巷道破坏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巷道开挖后围岩位移、应力分布特征、塑性区范围。研究发现巷道开挖后两帮出现拉伸破坏,拱肩部位产生大量的剪切塑性区,顶板区域发生贯通的变形破坏机理。因此,提出采用钢拱架、锁脚锚杆、钢筋网、连接筋、喷混凝土耦合支护形式防止巷道坍塌。通过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此耦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破碎软弱巷道围岩的变形,支护效果良好。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软弱围岩 巷道变形 耦合支护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的变形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印平 《散装水泥》 2024年第1期39-41,47,共4页
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隧道施工常面临软化程度和泥质含量高的软弱地层环境,受开挖扰动影响变形明显,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若开挖方法与控制技术不当,易导致围岩及周边土体变形。因此,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两种工法(双台... 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隧道施工常面临软化程度和泥质含量高的软弱地层环境,受开挖扰动影响变形明显,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若开挖方法与控制技术不当,易导致围岩及周边土体变形。因此,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两种工法(双台阶法和CRD法)开挖的隧道模型,通过分析模拟数据可知,CRD法对围岩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较好,同时,开挖对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的控制效果最好。文章从软弱地层隧道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出发,合理选择隧道开挖方法,并对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环境 隧道施工 变形分析 控制方法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支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
8
作者 穆永军 郭军 周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118-0121,共4页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问题是隧道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不仅影响着隧道施工的安全效率,而且关乎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长期稳定性。由于软弱围岩具有承载能力低、易发生大变形甚至失稳的特点,这对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严峻挑战,要...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问题是隧道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不仅影响着隧道施工的安全效率,而且关乎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长期稳定性。由于软弱围岩具有承载能力低、易发生大变形甚至失稳的特点,这对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更为精确的预测技术和高效的支护手段。本文先简单介绍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支护,然后分析主要的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预测方法,并就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支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论述,最后根据实际案例研究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支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隧道大变形支护 关键技术 研究与应用
下载PDF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探讨
9
作者 胡勇林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4期143-145,共3页
为分析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在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施工中应用的要点,以某山岭隧道为例,首先分析隧址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阐述施工技术难点;然后,对管棚支护力学机理展开研究,应用MIDASGTS/NX构建山岭隧道洞口管棚支护段三维有限元数值模... 为分析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在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施工中应用的要点,以某山岭隧道为例,首先分析隧址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阐述施工技术难点;然后,对管棚支护力学机理展开研究,应用MIDASGTS/NX构建山岭隧道洞口管棚支护段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管棚受力变形及支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最后,对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工艺要点进行探讨,可为浅埋软弱围岩山岭隧道开挖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软弱围岩 隧道 管棚 超前支护
下载PDF
邻近水库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案优化研究
10
作者 毕志刚 焦治豪 王晓卫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3,共7页
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依托,对邻近水库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案进行优化比选。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NX建立开挖方案优化前后2种方案的隧道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对隧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 以义东高速公路防军隧道为依托,对邻近水库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案进行优化比选。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NX建立开挖方案优化前后2种方案的隧道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对隧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力学角度出发,2种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相差不大。围岩条件较好时,留核心土法开挖对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均能起到较好效果。综合考虑施工地质条件及工法特点,采用变更后的留核心土法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水库 软弱围岩 小净距隧道 方案优化 施工监测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初支侵限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案
11
作者 谷成岳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2,18,共6页
以香草隧道出口段初期支护的变形侵限、结构开裂等工程问题为依托,对初支拱顶和边墙观测点进行监控量测,关注其最大累积变形量。根据初支变形情况及超前地质预报分析初支变形侵限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置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方案... 以香草隧道出口段初期支护的变形侵限、结构开裂等工程问题为依托,对初支拱顶和边墙观测点进行监控量测,关注其最大累积变形量。根据初支变形情况及超前地质预报分析初支变形侵限原因并提出相应处置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方案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表明:由于该区段岩体整体较为破碎,呈层状构造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拱脚水平方向约束不足,周边收敛变形较大,侵入二衬空间。将衬砌类型Vb型变更为Vc加强型,增强初支参数可有效控制隧道周边收敛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隧道工程 初支侵限 数值模拟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软弱围岩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支护结构参数比选
12
作者 朱铭 《山西建筑》 2024年第8期170-173,共4页
以乐汉高速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分别构建地层结构模型和荷载结构模型,研究不同支护参数下隧道围岩变形及结构受力特征,结合结构安全系数,比选出隧道最为合理的支护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支厚度下结构受力均呈现边墙>... 以乐汉高速为工程背景,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分别构建地层结构模型和荷载结构模型,研究不同支护参数下隧道围岩变形及结构受力特征,结合结构安全系数,比选出隧道最为合理的支护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支厚度下结构受力均呈现边墙>拱腰>拱顶的分布规律,围岩变形呈现仰拱>拱顶>拱腰>边墙的分布规律,随着初支厚度的增加,结构受力及围岩变形均逐渐降低,但跌幅较小,在15 cm厚初喷C25支护下结构受力及围岩变形均满足工程要求。对于软岩浅埋公路隧道,结构安全系数最小值位于隧道拱顶,且随衬砌厚度增加而逐渐提高,采用45 cm,55 cm,65 cm厚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系数及裂隙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为了节省经济,减少工程投资,二衬可选择45 cm厚C30钢筋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浅埋隧道 支护体系 参数比选 数值分析 安全系数
下载PDF
软弱围岩地区公路隧道铣挖与钻爆联合施工问题分析
13
作者 王世选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5期133-135,共3页
为探索软弱围岩地区隧道工程适用的开挖施工工艺,以某公路隧道为例,在原传统开挖方案下出现坍塌冒顶事故的基础上,提出铣挖和钻爆法联合的施工方法,并对开挖施工方案和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然后从超前支护、上台阶铣挖切槽及初支施作、下... 为探索软弱围岩地区隧道工程适用的开挖施工工艺,以某公路隧道为例,在原传统开挖方案下出现坍塌冒顶事故的基础上,提出铣挖和钻爆法联合的施工方法,并对开挖施工方案和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然后从超前支护、上台阶铣挖切槽及初支施作、下台阶铣挖切槽、钻爆开挖核心土、施作仰拱等方面对联合施工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铣挖和钻爆联合施工工艺能较好地克服新奥法扰动大、坍塌风险高以及机械掘进法施工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的弊端,具有适应性强、施工简便、扰动小、风险低等优势,对于软弱围岩隧道开挖较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公路隧道 铣挖 钻爆
下载PDF
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双连拱隧道施工方案应用分析
14
作者 聂春波 《交通世界》 2024年第28期166-168,共3页
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难度较高、风险较大,采用双连拱隧道技术方案能够缩短靠山侧隧道长度、节约投资,但也面临工序复杂、扰动围岩等安全隐患。鉴于此,结合某地隧道工程实例,详细分析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开挖方案选择,并提出可降... 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难度较高、风险较大,采用双连拱隧道技术方案能够缩短靠山侧隧道长度、节约投资,但也面临工序复杂、扰动围岩等安全隐患。鉴于此,结合某地隧道工程实例,详细分析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开挖方案选择,并提出可降低行车安全风险的新型洞门施工方案,为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双连拱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双连拱隧道 洞门施工 开挖方案
下载PDF
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市政隧道施工分析
15
作者 许世豪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随着市政道路工程逐渐完善,隧道断面不断增大,常面临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的施工工况,对隧道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经过对常见施工方法的分析,结合某工程项目对隧道施工方法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建立双侧壁导坑法模型以及交叉中隔壁法模... 随着市政道路工程逐渐完善,隧道断面不断增大,常面临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的施工工况,对隧道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经过对常见施工方法的分析,结合某工程项目对隧道施工方法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建立双侧壁导坑法模型以及交叉中隔壁法模型,对两种工法进行比对,关注围岩位移的监测,控制支护变形以及地面沉降等问题,选择最佳施工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软弱围岩 市政隧道 施工方案
下载PDF
煤矿深井软弱围岩巷道锚架注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16
作者 董晓飞 张辛棋 赵翔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6期212-214,共3页
针对巷道在围岩应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移近量,提出煤矿深井软弱围岩巷道锚架注支护施工技术,分别从锚杆设置、金属网铺设、钢支架架设以及注浆施工等方面进行设计,明确了具体的施工材料、方式及操作要点,并利用实例验证技术的先进性,... 针对巷道在围岩应力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移近量,提出煤矿深井软弱围岩巷道锚架注支护施工技术,分别从锚杆设置、金属网铺设、钢支架架设以及注浆施工等方面进行设计,明确了具体的施工材料、方式及操作要点,并利用实例验证技术的先进性,结果显示,煤矿深井巷道两帮移近量和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始终稳定在较低水平,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深井 软弱围岩巷道 锚架注支护 金属网铺设 钢支架架设 注浆施工
下载PDF
金属矿山软弱围岩冒落突水治理技术研究
17
作者 朱承敏 孙茂贵 《采矿技术》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某露天转地下金属矿山平巷开拓揭露蚀变闪长岩时发生冒落突水淹没风井,突水水量约为600m3/h。为尽快地恢复风井建设,通过对突水水源与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疏干强排方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比地面定向注浆方案更适合的井... 某露天转地下金属矿山平巷开拓揭露蚀变闪长岩时发生冒落突水淹没风井,突水水量约为600m3/h。为尽快地恢复风井建设,通过对突水水源与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疏干强排方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比地面定向注浆方案更适合的井下工作面治理方案。方案拟在突水点另一侧30~50m位置处,施工两个水平钻孔,构筑一道水泥双液浆挡水墙,然后施工3~5个外偏角为5°的钻孔对突水点进行封堵。结果表明,井下工作面治理方案施工条件安全可靠,堵水效果良好、治理成本低、治理工期短,在金属矿山领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突水水源 突水治理 软弱围岩 超前管棚
下载PDF
坡录元隧道软弱围岩超前支护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李亮亮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管棚超前支护作为隧道施工一种重要的加固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为探究管棚超前支护参数对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坡录元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管棚超前支护控制机理,采用数值计算研究分析管棚直径、加固厚度和钢管布置范... 管棚超前支护作为隧道施工一种重要的加固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为探究管棚超前支护参数对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坡录元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管棚超前支护控制机理,采用数值计算研究分析管棚直径、加固厚度和钢管布置范围对隧道支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管棚钢管直径、注浆加固厚度和布置角度最佳值分别为108 mm、2 m、130°,并将确定的设计参数应用于现场。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拱顶沉降和拱腰收敛值最大值分别为9.07 mm、8.46 mm,实测值与模拟值较为相近,证实了管棚超前支护设计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管棚超前支护 支护参数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