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现为面部孤立结节的传染性软疣
1
作者 胡彩霞 赵璐 +3 位作者 韩晓梅 崔瑜 程毅 王文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侧颞部结节4个月。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右侧颞部出现米粒大丘疹,缓慢增大,未发生破溃,无疼痛及瘙痒,于2020年10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一黄豆大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侧颞部结节4个月。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右侧颞部出现米粒大丘疹,缓慢增大,未发生破溃,无疼痛及瘙痒,于2020年10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一黄豆大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图1),质韧,表面有针尖样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疣 传染性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陈俊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软疣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 复发率
下载PDF
美国FDA批准Zelsuvmi(Berdazimer)治疗传染性软疣
3
作者 夏训明(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6-66,共1页
美国FDA于2024年1月5日批准新药Zelsuvmi(有效成分berdazimer,Berdazimer sodium的CAS登记号为308075-87-8)用于治疗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据了解,Zelsuvmi剂型为外用凝胶(10.3%),研发商为Ligand药业公司(Ligand Pharmace... 美国FDA于2024年1月5日批准新药Zelsuvmi(有效成分berdazimer,Berdazimer sodium的CAS登记号为308075-87-8)用于治疗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据了解,Zelsuvmi剂型为外用凝胶(10.3%),研发商为Ligand药业公司(Ligand Pharmaceuticals),是FDA在2024年批准的第1种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登记号 外用凝胶 美国FDA 新药
下载PDF
皮肤镜在传染性软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熊峰 熊婧琳 +2 位作者 徐敏 杨文林 尹嘉文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皮肤镜在传染性软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传染性软疣患者67例,对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传染性软疣皮肤在皮肤镜下特征。结果:67例患者共109处皮损,皮损表现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的丘疹,部分皮损可伴有湿... 目的:分析皮肤镜在传染性软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传染性软疣患者67例,对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传染性软疣皮肤在皮肤镜下特征。结果:67例患者共109处皮损,皮损表现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的丘疹,部分皮损可伴有湿疹样红斑、脓疱和表皮剥脱;在所选的109处病灶中,软疣小体周边黄白色无定形结构,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圆形、多叶形、四叶草形、无定形型;部分皮损呈单一血管结构,部分皮损表现为混合血管。结论: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无痛及便捷的传染性软疣检查方法,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传染性软疣,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传染性软疣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误诊为传染性软疣的二期梅毒1例
5
作者 曾慧 欧阳飞 +1 位作者 黄容 蒋静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第3期223-22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汉族。肛周丘疹、结节无症状1月。1月前无明显诱因肛周处出现红色丘疹,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患者未予以重视及就医。随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形成结节,为进一步治疗,2022年08月19日于我科就诊。既往健康,否认不洁性... 1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汉族。肛周丘疹、结节无症状1月。1月前无明显诱因肛周处出现红色丘疹,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患者未予以重视及就医。随后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形成结节,为进一步治疗,2022年08月19日于我科就诊。既往健康,否认不洁性交史。皮肤科查体:肛周见散在大小不一的淡红色丘疹、结节,部分结节融合成条索状斑块,表面呈疣状增生并覆盖黄色痂壳,未见明显脐凹(见图1)。门诊拟诊为“皮疹待查,聚合型传染性软疣待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不洁性交史 红色丘疹 二期梅毒 肛周 状增生 无症状 脐凹
下载PDF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传染性软疣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邱翠清 蔡京京 许剑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8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传染性软疣患儿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进行治疗的170例传染性软疣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在门诊接受刮疣治疗,根据其治疗期间的护理方...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传染性软疣患儿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进行治疗的170例传染性软疣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在门诊接受刮疣治疗,根据其治疗期间的护理方式,将采用常规护理的8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应用舒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的8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参考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分标准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自干预首日至治疗结束当日不良反应(感染、色素沉着、瘢痕)总发生率,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随访3个月记录其症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当日,两组ISLQ认知部分及情感部分评分均高于干预首日,观察组ISLQ认知部分及情感部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当日水平(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低于对照组的12.9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53%,低于对照组的17.65%(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士护理服务、人文关怀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传染性软疣患儿治疗期间实施舒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可对疾病相关不良反应起到防控作用,减少复发,促进患儿生活质量改善,获得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舒适护理 健康宣教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5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延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2-,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触染性软疣 微波治疗 软疣小体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反应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甄莉 冯艳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9-79,共1页
对13例软疣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因素、预防治疗作了介绍。经肌注病毒唑,口服扑尔敏。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软疣反应 豆病毒组 临床分析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护理
9
作者 汪丽 《齐鲁护理杂志》 1998年第5期30-31,共2页
传染性软疣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强。皮疹为直径2~4mm有蜡样光泽的珠状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本病多见于儿童,潜伏期约为14~50d,好发于躯干、四肢、肩部、阴囊和肛门等处。我们从1995年4月开始... 传染性软疣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强。皮疹为直径2~4mm有蜡样光泽的珠状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本病多见于儿童,潜伏期约为14~50d,好发于躯干、四肢、肩部、阴囊和肛门等处。我们从1995年4月开始,采用CO2激光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激光治疗 CO2 增生性瘢痕 软疣小体 手术器械 丘疹 瘢痕体质 手术部位 放射损伤
下载PDF
自制软疣酊及西咪替丁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40例
10
作者 宋宁静 许筱云 《皮肤病与性病》 2001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软疣 西咪替丁 传染性软疣 儿童
下载PDF
液氮冷冻治疗传染性软疣125例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建忠 石翠斌 《制冷》 1997年第2期65-65,共1页
液氮冷冻治疗传染性软疣125例临床疗效观察TheTherapeuticEfectofLiquidStateNitrogenonMoluscumContagionsumin125Cases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张建忠... 液氮冷冻治疗传染性软疣125例临床疗效观察TheTherapeuticEfectofLiquidStateNitrogenonMoluscumContagionsumin125Cases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张建忠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石翠斌传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软疣 冷冻治疗 液氮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61例患者皮损的皮肤镜下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可 孔祥君 +3 位作者 周璟 李倩男 刘媛媛 张峻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7-1138,1158,共3页
目的总结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4月本科确诊的61例传染性软疣患者计207个皮损的皮肤镜下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传染性软疣典型皮肤镜下表现:软疣小体边缘见黄白色高亮结构及周边有血管结构,黄白色结... 目的总结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4月本科确诊的61例传染性软疣患者计207个皮损的皮肤镜下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传染性软疣典型皮肤镜下表现:软疣小体边缘见黄白色高亮结构及周边有血管结构,黄白色结构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圆形、多叶型、四叶草型和非定形型;部分皮损为单一血管结构,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冠状血管、放射状血管和点状血管;部分皮损表现为混合血管,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冠状血管+放射状血管、冠状血管+点状血管和放射状血管+点状血管。结论传染性软疣皮损在皮肤镜下具有特征性结构,这可作为本病有效地无创性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皮肤镜 四叶草征 血管模式 偏振光
原文传递
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1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文俊 樊平申 +2 位作者 高天文 刘红娟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报告1例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患者男,71岁。鼻尖部出现一黄豆大红色丘疹4个月,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见一囊肿,囊壁细胞内见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病毒包涵体,囊腔内的角质物网眼内亦见病毒包涵体。组织病理诊断为传... 报告1例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患者男,71岁。鼻尖部出现一黄豆大红色丘疹4个月,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见一囊肿,囊壁细胞内见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病毒包涵体,囊腔内的角质物网眼内亦见病毒包涵体。组织病理诊断为传染性软疣伴发表皮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疣 传染性 囊肿 发表皮 诊断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4种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弘 吕俊元 +1 位作者 方军 张晖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 观察比较传染性软疣 4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 16 5 6例患者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采用刮除、冷冻、电灼和凝固治疗。结果 治愈率分别是 :电灼 96 %、刮除 95 %、凝固 92 %、冷冻 88%。局部不良反应以冷冻最重 ,电灼最轻 ,疼痛... 目的 观察比较传染性软疣 4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 16 5 6例患者随机分为 4组 ,分别采用刮除、冷冻、电灼和凝固治疗。结果 治愈率分别是 :电灼 96 %、刮除 95 %、凝固 92 %、冷冻 88%。局部不良反应以冷冻最重 ,电灼最轻 ,疼痛以电灼最明显 ,凝固治疗最轻。结论 电灼和凝固治疗最具临床实用性 ,前者适用于成人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刮除 冷冻 电灼 凝固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的共聚焦显微镜影像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兆伟 徐丽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3-224,共2页
皮肤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皮肤CT)是近几十年皮肤科新兴的检查手段,它通过点光源的激光束对皮肤进行横、纵向扫描.具有无创、动态、即时的优点。因此,其在皮肤科的应用有快速实质性进展。国内外学者利用皮肤CT对色素痣及黑素瘤、基底... 皮肤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皮肤CT)是近几十年皮肤科新兴的检查手段,它通过点光源的激光束对皮肤进行横、纵向扫描.具有无创、动态、即时的优点。因此,其在皮肤科的应用有快速实质性进展。国内外学者利用皮肤CT对色素痣及黑素瘤、基底细胞癌、接触性皮炎嗍、毛囊炎例、日光性角化等多种皮肤病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皮肤CT对传染性软疣进行研究,从而为临床上不典型的皮损提供快速的诊断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 传染性软疣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病毒MC148基因腺病毒重组粘粒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星慧 吴军 +3 位作者 易绍萱 罗高兴 陈希炜 贺伟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54-656,共3页
目的 构建传染性软疣病毒 (MCV )MC14 8基因腺病毒重组粘粒。方法 从软疣小体中提取病毒DNA ,经PCR扩增后构建于 pUC19克隆载体上。对克隆产物测序后 ,与粘粒pAxCAwt定向重组。 结果 克隆出MC14 8基因并构建了 pAxCAwt MC14 8粘粒重... 目的 构建传染性软疣病毒 (MCV )MC14 8基因腺病毒重组粘粒。方法 从软疣小体中提取病毒DNA ,经PCR扩增后构建于 pUC19克隆载体上。对克隆产物测序后 ,与粘粒pAxCAwt定向重组。 结果 克隆出MC14 8基因并构建了 pAxCAwt MC14 8粘粒重组体。结论 本方法建立为研究MC14 8基因转染对趋化因子的拮抗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病毒 MC148基因 腺病毒重组粘粒 趋化因子 免疫抑制 PCR
下载PDF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洁 林小敏 +1 位作者 徐贤挺 金永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84-85,共2页
传统的钳夹或刮除法虽是传染性软疣所有治疗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1],但对于儿童患者,常因疼痛、恐惧而影响疗效。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年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商品名:明欣利迪,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外涂治疗儿童传染性软... 传统的钳夹或刮除法虽是传染性软疣所有治疗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1],但对于儿童患者,常因疼痛、恐惧而影响疗效。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年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商品名:明欣利迪,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外涂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乳膏 传染性软疣 儿童患者 疗效观察 治疗方法 皮肤科门诊 外涂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样皮损表现的播散性隐球菌病2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超英 方栩 +1 位作者 李莉 怀有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2-453,共2页
报告2例播散性隐球菌病。除系统累及表现外,皮损为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组织液、血液及脑脊液检查找到隐球菌,皮损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孢子。提示当发热性疾病伴传染性软疣样皮损时,应警惕隐球菌感染。避免误诊和延误诊断的关键是提... 报告2例播散性隐球菌病。除系统累及表现外,皮损为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组织液、血液及脑脊液检查找到隐球菌,皮损和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孢子。提示当发热性疾病伴传染性软疣样皮损时,应警惕隐球菌感染。避免误诊和延误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对可疑病例做真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皮损 播散性隐球菌病 诊断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微波与血管钳挤压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建英 蒙秉新 +1 位作者 郑艳 黄丽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观察微波和传统血管钳挤压两种方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4例传染性软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微波(治疗组n=324)和传统的血管钳挤压法(对照组n=280)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微波组首次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均高于血管... 目的观察微波和传统血管钳挤压两种方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4例传染性软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微波(治疗组n=324)和传统的血管钳挤压法(对照组n=280)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微波组首次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均高于血管钳挤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患者感觉重度疼痛人数的比例、治疗后感染及留下疤痕及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人数的比例微波组明显少于血管钳挤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微波治疗 血管钳挤压治疗
下载PDF
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素莲 朱国兴 +2 位作者 区凤仙 赖维 陆春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方法应用匙刮术治疗325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精心做好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313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经用匙刮术治疗一次后均痊愈。结论操作者除技术熟练外,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技巧,能... 目的探讨匙刮术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的护理。方法应用匙刮术治疗325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精心做好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313例儿童传染性软疣经用匙刮术治疗一次后均痊愈。结论操作者除技术熟练外,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技巧,能使患儿主动接受治疗,保证了治疗的一次性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刮术 传染性软疣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