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孙西河 王滨 +1 位作者 周茂义 李丽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其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材料和方法49例LPMN行CT检查,其中19例行MRI检查,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本组好发年龄20~40岁,以S1和L5后上缘最常见。...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其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材料和方法49例LPMN行CT检查,其中19例行MRI检查,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本组好发年龄20~40岁,以S1和L5后上缘最常见。软骨结节的形态以类圆形最多见,多有硬化边缘;裂隙形或边缘无硬化者可能为本病早期改变。软骨结节下多形成骨性突起,造成椎管矢状径变小。软骨结节常使椎体终板变形后膨,导致椎体侧隐窝狭窄。结论 CT是较好的检查手段,能清楚显示软骨结节和其后骨块的形态及大小。软骨结节与邻近椎间盘相连续且信号变化一致,是MRI的特征表现。本病可能是在椎体终板发育相对薄弱的基础上,加上扭曲外力使椎间盘疝入椎体终板内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软骨结节 CT NMR 成像
下载PDF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与分型 被引量:13
2
作者 秦东京 张培功 +1 位作者 张新明 李岩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LPMN的好发部位和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LPMN的CT表现、好发部位及其原因,重点讨论LPMN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影响。结果:根据LPMN的部位将其分为四型:(1)上缘后正中... 目的:探讨LPMN的好发部位和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LPMN的CT表现、好发部位及其原因,重点讨论LPMN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影响。结果:根据LPMN的部位将其分为四型:(1)上缘后正中型(46.1%),易压迫硬膜囊和双侧或单侧神经根。(2)上缘后外侧型(24.6%),主要引起同侧神经根受压,同时也易压迫硬膜囊外前部。(3)下缘后正中型(26.3%),主要造成硬膜囊受压。(4)下缘后外侧型(3.0%),易压迫硬膜囊和同侧脊神经。结论:CT能清楚显示LPMN的改变及其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影响,是LPMN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腰椎体后缘 软骨结节 椎间盘移位 CT
下载PDF
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3例CT-X线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来宾 曹庆选 +1 位作者 占阿来 王立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06-308,共3页
本文分析了13例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并对其X线和CT扫描表现作了对比观察,其发病可能与椎缘骨近似,系在某种解剖缺陷基础上,脊椎经受长期的外力作用,髓核经骨突环与椎体间的薄弱点向后疝出所致。
关键词 骨内软骨结节 腰椎后缘 CT
下载PDF
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胸椎管减压 被引量:5
4
作者 黑龙 袁海峰 +3 位作者 赵浩宁 乔永东 王自立 丁惠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经肋间隙胸膜外入路手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12年9月,对18例明确诊断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减压内... 目的:探讨侧前方经肋间隙胸膜外入路手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12年9月,对18例明确诊断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33~61岁,平均46岁。影像学证实均为单一节段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且不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及后纵韧带骨化。病变节段:T7/82例,T8/94例,T9/105例,T10/117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 分级:C 级6例,D级12例;JOA 评分6.6±1.3分。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用时3.5h,平均出血量420ml (350~620ml),术后无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1周发生肺炎,5例术后第2天复查胸片时发现邻近肋骨骨折,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年,平均6年。疗效参照Epstein标准评价,优1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4%(17/18)。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的患者1例无明显改善,1例改善至D级,4例改善为E级;12例D级患者均改善为E级。 JOA评分改善到9.4±1.6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复查CT见椎间植骨区表面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和植骨不融合现象。结论:对于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切除减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 胸膜外入路 疗效
原文传递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韩武师 马德东 +2 位作者 田本祥 李刚 李小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2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LPMN)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LPMN的临床表现、CT特征。结果 :典型的影像改变为 :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骨质缺损 ,边缘致密硬化 17例 ;②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 ,完全游离或部分与...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LPMN)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LPMN的临床表现、CT特征。结果 :典型的影像改变为 :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骨质缺损 ,边缘致密硬化 17例 ;②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 ,完全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 7例 ;③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 18例 ;④伴有椎间盘突出并造成椎管狭窄 18例。结论 :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软骨结节 椎间盘突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MSCT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树龙 张金坤 杜乃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95-297,30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CT诊断作用。方法回顾45例共48个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CT表现。结果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在椎管内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及与母椎的联系有一定特征,尤其软骨结节与母椎骨缺损同存、两者可匹配及髓核...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CT诊断作用。方法回顾45例共48个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CT表现。结果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在椎管内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及与母椎的联系有一定特征,尤其软骨结节与母椎骨缺损同存、两者可匹配及髓核阶的出现率均为100%。结论初步认为本文提出的"匹配征"对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CT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髓核 软骨结节 骨折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4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秦杰 梁会锋 刘家勇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报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复习 ,探讨及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所见、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病理机制等。方法 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共诊治了 14例经 X线、CT等诊断为 L PMN的患者 ,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报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复习 ,探讨及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所见、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病理机制等。方法 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共诊治了 14例经 X线、CT等诊断为 L PMN的患者 ,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 ,正确地诊断了 14例共 16个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其中发生在 L1 1例 ,L2 1例 ,L410例 ,L52例 ,以发生在椎体后下缘的居多 ,共 12例 13个 ,其中发生在 L4椎体后下缘的 9个。并详细地进行了诊断鉴别。 10例行手术治疗 ,4例行保守治疗。结论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 ,X光和CT检查有较强的诊断意义 ,和椎缘骨的病理机制类似 ,临床上不易和钙化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软骨结节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君蓉 林波 +2 位作者 叶家军 罗飞 陈兵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SCT容积薄层扫描6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患者,并行多断面重组(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将轴位及多断面重组图像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SCT容积薄层扫描68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患者,并行多断面重组(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将轴位及多断面重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8例患者共75个病变,61例单发,7例多发。其中中央型25个,旁中央型46个,椎间孔型4个;伴椎管轻度狭窄39个,中度狭窄31个,重度狭窄5个。病灶在L、S,椎体后上缘较其他部位更常见(76.0%)。MPR是对轴位的良好补充,可准确判断椎管内细节和椎管狭窄程度(r=0.927,P〈0.001;k=0.885,P〈0.001)。SSD对椎管狭窄程度的判断存在明显低估(r=0.505,P=0.02;k=0.234,P=0.087)。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病变,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及游离骨块和椎管内容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软骨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MRI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詹阿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并总结其病理解剖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典型病例的MRI表现 ,对比各种扫描序列在显示病变特征上的差异。采用GEVectraⅡ 0 .5T超导型MR机 ,常规行矢状面扫描 ,病变局部横断面GRET2 WI...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并总结其病理解剖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典型病例的MRI表现 ,对比各种扫描序列在显示病变特征上的差异。采用GEVectraⅡ 0 .5T超导型MR机 ,常规行矢状面扫描 ,病变局部横断面GRET2 WI扫描。 5例用GRE序列加作矢状面局部放大扫描。结果 MRI主要表现为病变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终板局限性浅弧形凹陷 ,凹陷区内充满椎间盘组织 ,凹陷终板的后缘均超出相邻椎体后缘连线 ,椎间盘后纤维环明显后凸 ,硬膜囊前缘受压。GRET2 WI对上述征象的显示较其他序列清楚 ,可明确显示凹陷的终板有不规则增厚 ,与CT上软骨结节周围骨质硬化相吻合 ;椎间盘后纤维环呈明显低信号 ,3例可见明显断裂。SET1WI在凹陷的终板下方可见带状高信号影。横断面GRET2 WI所见与CT基本相似。 16例中 4例合并髓核脱出。结论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GRET2 WI在显示其特征上优于其他序列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或“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均未能概括该病的主要特征 ,但目前尚无更恰当的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终板 软骨结节 椎间盘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荣茂 李廷泰 陈新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95-496,共2页
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Vertebral Posterior Marginalintra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VPMN)是青少年及成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多认为是椎间盘突出的特殊类型,或误为突出间盘钙化,CT和MR广泛应用以后才越来越多地诊断出来。... 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Vertebral Posterior Marginalintra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VPMN)是青少年及成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多认为是椎间盘突出的特殊类型,或误为突出间盘钙化,CT和MR广泛应用以后才越来越多地诊断出来。王全平组占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的3.2%,蒋位庄等16岁以下椎间盘突出9例中便有5例是VPMN。作者1986年1月~1995年1月收治VPMN12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手术250例的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MN 椎体后缘骨 软骨结节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腰椎软骨结节CT、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乃瑄 郭德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CT MR
下载PDF
腰椎软骨结节的多层螺旋CT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爱军 王进述 +1 位作者 张显忠 马得廷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702-704,共3页
目的提高对腰椎软骨结节的认识,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本病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16层螺旋CT机容积扫描的腰椎软骨结节患者,并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后由2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进行评价。结果85例腰椎软骨结节分为... 目的提高对腰椎软骨结节的认识,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对本病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16层螺旋CT机容积扫描的腰椎软骨结节患者,并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后由2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进行评价。结果85例腰椎软骨结节分为椎体中央型、椎体前缘型和椎体后缘型(LMPN)三种类型。CT表现为椎体局部骨质缺损,其内有椎间盘密度充填,周边骨质硬化。椎体中央型46例70个结节;椎体前缘型15例15个结节;椎体后缘型(LPMN)24例24个结节,均伴发椎体后缘离断,硬膜囊及神经根容易受压,18例继发椎管狭窄。结论MSCT能明确腰椎软骨结节的分型与诊断,椎体中央型与椎体前缘型软骨结节多无临床意义,而椎体后缘型(LPMN)常继发椎体后缘离断与椎管狭窄,临床症状明显,MSCT对制订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结节 腰椎 多平面重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椎体软骨结节的CT、MRI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象新 董文蓉 +1 位作者 符致农 唐松生 《海南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笔者分析了60例不同部位椎体软骨结节的CT、MRI表现。典型表现:(1)CT表现椎体上下缘终板内的类圆形、三角形或分叶状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2)MRI表现为在T1WI及T2WI上与相连髓核等信号结节,结节周围表现为长T1短T2低信号环,... 笔者分析了60例不同部位椎体软骨结节的CT、MRI表现。典型表现:(1)CT表现椎体上下缘终板内的类圆形、三角形或分叶状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2)MRI表现为在T1WI及T2WI上与相连髓核等信号结节,结节周围表现为长T1短T2低信号环,几乎与椎体皮质相等;(3)发生于椎后缘的软骨结节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椎管和/或侧隐窝狭窄,也可促使椎间盘的突出而中重椎管和/或倒隐窝狭窄的程度。根据自家经验,并结合文献,笔者指出椎体软骨结节多形成于青少年时期,是由椎间盘组织破裂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松质骨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体软骨结节 CT MRI 诊断
下载PDF
腰椎后下缘软骨结节的X线与CT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禄明 姚辉疆 都基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X线诊断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 LPMN
下载PDF
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亿成 何敬 +1 位作者 杨忠敏 林玉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分析141例共157个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灶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确诊率.方法:用CT对患者的腰2~骶1椎间隙行轴位薄层扫描,整理其临床与CT表现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157个病灶中大多数位于腰5、骶1椎体后上缘,与文献报道相反... 目的:分析141例共157个腰骶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灶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确诊率.方法:用CT对患者的腰2~骶1椎间隙行轴位薄层扫描,整理其临床与CT表现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157个病灶中大多数位于腰5、骶1椎体后上缘,与文献报道相反.CT的典型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区、周围骨硬化边及后凸的骨壁.结论:本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好发于腰4~骶1,CT为确诊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代平 莫友发 +1 位作者 陈伟琼 陈国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4期50-52,共3页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认识,着重探讨LPMN对中心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的影响及其伴随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9例LPMN的CT表现。结果32个软骨结节,26例单发,3例多发;中心椎管狭窄27个,其中单纯中心椎管狭窄7个,伴一侧侧隐窝狭...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认识,着重探讨LPMN对中心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的影响及其伴随改变。方法回顾分析29例LPMN的CT表现。结果32个软骨结节,26例单发,3例多发;中心椎管狭窄27个,其中单纯中心椎管狭窄7个,伴一侧侧隐窝狭窄10个,伴一侧侧隐窝及椎间孔同时狭窄2个,伴双侧侧隐窝狭窄8个;单纯一侧椎间孔、侧隐窝同时狭窄5个。椎间盘突出13个,腰椎滑脱3例,双侧小关节半脱位1例,单侧小关节半脱位及黄韧带肥厚或骨化2例。结论CT不仅能准确反映LPMN对椎管的影响,而且还能明确伴随改变,并能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西河 王滨 +2 位作者 周茂义 常光辉 李丽新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 CT表现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观察 2 5 12例腰椎间盘突出和其中49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分析其临床和 CT表现特点。结果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好发年龄为 2 0~ 40岁 ,以 S1 和 L5 后上缘最常见 ,约占腰椎... 目的 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 CT表现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观察 2 5 12例腰椎间盘突出和其中49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分析其临床和 CT表现特点。结果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好发年龄为 2 0~ 40岁 ,以 S1 和 L5 后上缘最常见 ,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 2 %。软骨结节的形态以类圆形最多见 ,多有硬化边缘。裂隙形或边缘无硬化者可能为本病早期改变。软骨结节下多形成骨性突起 ,造成椎管矢状径变小 ;软骨结节常使椎体终板变形后膨 ,导致椎体侧隐窝狭窄。结论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与腰椎间盘突出相互促进 ,CT是本病较好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缘 软骨结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
下载PDF
浅谈CT检查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与术后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琳 白小华 袁瑞林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16期112-112,共1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4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者进行分析。结果: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区,均伴有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结论:CT确诊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关键词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体层摄影机 X线计算机 盘龙七片
下载PDF
CT诊断腰椎后缘软骨结节24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喜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终板 软骨结节 腰椎间盘突出 体层摄影机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附18例CT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朝桐 汤积耀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6年第5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椎体 X线片 VPMN 软骨结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